小学生常见错误句法

作者&投稿:戢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生常犯的汉语句法错误?~

重复 矛盾 不符合逻辑

1、战士们热烈地讨论着明天的报告。
2、波浪不断地向树干冲刷,至于把树连根拔起。
3、在那块混浊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4、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5、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摸算来,大约总有一万年了。
6、这座巍峨宽敞的大楼是爸爸单位的职工宿舍。
7、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奋勇前进。

改:
1、战士们热烈地讨论明天的报告。

2、波浪不断地冲向树干,甚至把树根都拔起了。

3、在那混浊的琥珀中,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4、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就毕业。

5、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摸算来,大约有一万年了。

6、这座宽敞的大楼是爸爸单位的职工宿舍。

7、我们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奋勇前进。

语法错误具体分类如下:
1. 主谓关系中人称和数量不一致性(person/number agreement)错误
由于汉语的动词不受主语的人称和数的影响,英语的谓语动词要和主语保持一致,谓语动词要随着主语而变化。而学生主要用汉语思维,因此他们往往没有习惯去考虑主语是第几人称,是单数还是复数。例如:
a. A number of students is going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b. He go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
分析:
a句中a number of +复数名词做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b中 He是第三人称单数,在一般现在时态中谓语动词go应该加es。
2.时态(Tense)
高中生在写作中经常在时态方面犯错误。英语时态种类繁多,动词的构成形式随着时态的变化而变化。中文里没有时态区分。动作或动词的时间由跟在动词后的诸如 “着”、“了”、“过”等副词小词来表示,对高中生来说,掌握英语的时态不是很容易。实际上,学习者在头脑里很清楚语法规则,但经常混淆或忘记改变动词的词形。例如:
a. A baby can cry as soon as it was born.
b. I spend 50 yuan buying the clothes.
c. I will not come here if it will rain tomorrow.
正确的句子:
a. A baby can cry as soon as it is born.
b. I spent 50 yuan buying the clothes.
c. I will not come here if it rains tomorrow.
分析:第一句是一个常识问题,应该用一般现在时态。第二句“我买这件衣服花了50元”应该是过去时态。第三句主句是一般将来时,从句是一般现在时态。
3.语态错误
动词的被动式在英语中比比皆是,学生由于汉语思维的影响,很少考虑到用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虽然中文里也有被动式的含义,但与英语里被动式表达方式完全不同。英语里的被动式要求有助动词be和一个变异的过去分词形式,其中这个助动词带有时态和人称数量信息,中文里需要使用诸如“被”、“使”、“让”等词语,不需要有不规则的动词形式。

句 法

除了使用“结构”、“框架”之类的隐喻外,很难准确表述语法在语言结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是,没有任何达意的比喻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语法分析所揭示的、纷繁复杂的各种形式模式和抽象的关系。

语法研究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要判断在话语(或书写、符号)链中的单位——诸如词、句子。其次,综合这些单位所归属的模式,以及这些模式所传达的意义关系。语法的定义会因为我们在研究之初认可的单位形式而有所不同。多数的研究方法始于对“句子”的认识;因而,语法最普遍的定义是:对句子结构的研究。依照这种观点,一种语言的语法就是语言中所有可能的句子结构的集合,这些句子是按照某种普遍规则组织起来的。例如: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1928— )在目前最有影响的语法论文中,开宗明义地写到:语法就是写出了在分析之中的语言的句子的某种类似精巧装置的方法。另外需补充的是:所生成的句子必须是合乎语法、被本民族的说话者所接受的。

在此共同的认识前提之下,可能有着不同的见解。尤其是对“语法”这一术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运用,形成了它的特殊含义和一般含义。特殊含义是较为传统的:把语法视作语言结构中的一个分支,与语音学和语义学相区别。这也是这本百科全书所采用的说法。

“语法”这个术语的一般含义,同由乔姆斯基推广开来;它泛指句子模式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学和语义学;另外,又引入了作为较特殊概念的“句法”这一术语。

六种“语法”

描写语法 一种描写语言中使用的语法结构的方法,不对它们的社会作用进行价值判断。这类语法在语言学中很普通,它是调查所有的口语、书面语材料、并对其所包含的模式进行详细描述的标准的实践活动。

教学语法 为教授外语、或为加强对母语的了解而特别设计的书籍。这样的“教授语法”在学校中甚为广泛,以致许多人对“语法”这一术语,仅知其一个意思:语法书。

规范语法 重点讲述用法不一致的结构,综合归纳社会上正确的语言用法规则的手册。这种语法在18、19世纪对欧美的语言学的观念具有建设性的影响。其影响在今日的许多书籍中仍随处可见,例如:亨利·沃森·福勒(1858—1933)所著《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参考语法 旨在尽可能广泛的语法说明,以便能成为那些醉心于证实语法事实的人们的参考书(与词典作为“参考词汇”颇为相似)。20世纪初期,一些北欧的语法学家编著了一些此类型的手册;最著名的有:丹麦语法学家奥托·叶斯泊森(1860—1943)的七卷本的《现代英语语法》(1909—1949)和伦道夫·夸克(1920— )的《英语综合语法》等。

理论语法 研究的不是个别语言,并且,它要确定为了进行任何一种语法分析哪些概念是必要的,以及它们怎样能在人类语言研究中前后一贯地运用。因而,在语言共性的研究中,它是中心概念。

传统语法 这一术语常用来概括语言学成为科学之前、语法研究那一阶段的方法和观念。这里所说的“传统”已有2000多年之久,包括了古希腊和罗马语法学者、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及18世纪的规范语法学者们的著作。要总括如此众多的研究方法是困难的,可语言学家们总是取这一术语的贬义,即指对语法研究来说是不科学的研究方法:依照拉丁语来分析语言而无视经验的事实。但是,现代研究方法中使用的许多基本概念,在那些早期著作中已能发现;另外,作为语言学思想史的一部分,传统语法的研究,在今天,又引起了新的关注。

★ ?

现代语法分析中两个重要的符号。星号置于一个句子之前,表示其结构不合语法。问号则表示其结构有语法问题。例如:

★ Who and why came in?(谁?为什么进来?)

★ That book looks alike.(那书看去相似。)

这样的句子无疑是不合语法的。但下列句子的情况却不好确认。它们都在使用,可也存在非议。

? Don’t Forget yours and my books .(别忘了你我的书。)

? This is the car of the Family.(这是这家的汽车。)

语言分析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揭示出能使我们判定句子合乎语法的规则。

语言中如此多的语法

或许,为一种语言编出的最大部头的语法书是《英语综合语法》(1985),编者是伦道夫·夸克、悉尼·戈林鲍姆、杰弗里·利齐和简·斯瓦德韦克。因为传统的看法主要把语法视为词尾变化的问题,此书1779页的内容却会使他们大吃一惊,很多人因此转而认为英语缺乏语法。但是,此书是立足于对语言领域更加精密的分析之上,例如,分别对a和the两词以200页的篇幅进行了研讨。(据P·克里斯托弗森,1939)

分析与创造

传统语法通过句子中一系列的划分教人们“分析”或组合一个句子。例如:这位男子看到一头牛。这个句子划分为:“主语”(这男子)和“谓语”(看到一头牛)。谓语部分又划分为动词(看到)和宾语(一头牛)。还可继续分析,直到句子的所有特征都被判明。它是很多人不喜欢的一种研究方法。语法在人们看来是一门枯燥、无聊、令人沮丧的科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呢?

有几个原因。传统语法中,对一个特别的句子分析,经常并无充分的理由。其结果常是:学习语法分析和定义,孩子们心猿意马,他们对所进行的分析并没有真正理解。特别是,他们还必须掌握繁琐的拉丁词根的语法术语(诸如:accusative〈目的格〉、complement〈补语〉、apposition〈同位语〉),并把它们运用于那些即兴写出的、或选自深奥的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例子的分析。这些与孩子们生活中的谈话或其他交流媒介中的真实的语言世界有着相当的距离。无论在学校内还是校外,很少有人想到去说明语法分析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并且,也无意把这种分析同作为语言整体中的语法模式的普遍原则相联系。因而,大多数在学校中学过语言分析教学的人,并不能理解练习的要点,而仅在记忆中留下了语法僵死的、毫无实际目的的印象。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

事实却恰恰相反。语法分析的技巧可以展示出语言无穷的创造——就有限的一组语法模式来看,即使是一个幼稚儿童也可组织表达出无穷多的句子。语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中诱人的“临界”:合乎语法怎样会变为不合语法;还可以发现文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幽默和戏剧效果之所在。

由于我们更多地发现了每个人都把语法作为日常语言存在的一部分来使用,我们每个人的文体感觉必然变得敏锐,从而提高了听、说、读、写中把握更加复杂结构的能力。我们会更敏感地注意到语义不明的句子和松散的结构,并对其做些修正。此外,语法分析的原则是对任何语言学习都适用的普遍原则;因此,我们就会对不同语言的异同有了敏锐的感觉。很多特殊的问题也可通过语法研究得以阐明——例如,关于失语、外语学习或翻译等方面的难题。语法未必是枯燥、僵硬、晦涩的,它可以是生动的、互相联系的和令人愉快的。既然语法有这样多的功能目的,问题就在于怎样体现它们了。

语法本质漫谈

设想以下列方式来教授孩子关于花的结构:在黑板上画一株假定的植物,标明其各个部分:雄蕊,雌蕊,茎柄等,解释每个名词术语,让孩子们都写在他们的本子上,直到把它们记住后,孩子们才能观察和接触真正的植物。

当今的生物学课并不是以这种方式来教授这一课题的。老师会带着活的植物,把它们分发给孩子们,然后让孩子们找出各个部分。在此过程中,一旦有疑问就做上标签。然后,教师让他们在本中记下所学的一切。之后,要他们记住一些名词。

这是现代的方式:发现在先,然后才以术语来定义。但语法学却还是老样子,在许多学校仍以完全类似前一种的方式来教授(如果在教授的话):在黑板上写一个虚构的句子,接下来就记规定的语法术语;而不是去努力探讨掌握现实中真实的句子。甚至更为通常的是:根本就不去寻找有趣的、真实的例句。这就好像孩子们只从黑板上得到植物的知识一样。没人会容忍这种愚蠢的教授生物学的方法。但几百年来,语法学运用的恰恰就是这种研究方法——至今,这种方法还未结束呢!

基本语法概念

语法所研究的句法范围是很广泛的,语法学家们常把它们划分为若干亚层次。最古老和最广泛运用的划分方式在于形态学和句法。

形态学

语法的这一分支研究的是词的结构。下面列出的一组词,除了最后一个,其他的都可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自身独立的意义。

unhappiness un- -happi- -ness

horses horse- -s

talking talk- -ing

yes yes

yes(是)没有内部语法结构。我们可以分析其语音组成/j/、/e/、/s/,但它们各自并无意义。相反,horse(马),talk(谈话)与happy(幸福)显然都有意义,与其相结合的成分(词缀)也一样:un-表示否定意义;-ness表示状态或性质;-s表示复数;而-ing则帮助传达持续性:一个词可分析到的最小的、具有意义的成分叫词素;词素在语言中起作用的方式是形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将上述的词分析至词素是很容易的,因为它们都包含了明显的成分序列。正因如此,即使像antidisestablishmentarianism这样一个不大可能见到的词,也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分析。许多语言(所谓“粘着语”)中,通常一个词都包括着较长的词素序列,它们同样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来进行分析。例如:在爱斯基摩语中,angyaghllangyagtuq一词的意义是:他想得到一只大船。操英语的人初见这样的词会觉得非常复杂;但当我们将它分析至其各组成的词素后,它就清楚多了:

angya- 船

-ghlla- 表“大”义的词干

-ng- 得到

-yug- 表意愿的词干

-tuq- 表第三人称单数的词干

英语中很少这种类型的词的结构,但诸如土耳其语、拉丁语这样的粘着语和曲折语,便有很多的形态变化,非洲的比林语中,一个动词可能会有1万种以上的变化。

词素问题

并非所有的词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划分至词素。如英语中的不规则名词和动词就难以分析:Feet(脚)是Foot的复数形态,但如何判断该词内部的复数词素就不像-s是horses(马)的复数词尾那样明显。土耳其语中,evinden意为:来自他/她的家,从其词形来看,却有着明显的问题:

ev 家,屋子

evi 他/她的家

evden 来自家

似乎词尾-i表示“他的/她的/它的”,-den意为“来自”——这样的话,它俩的组合应是eviden。但土耳其语这个词中,还另外有个n,这个n似乎并无从属。可是它却自然地用在这个词中(很大程度上类似于英语中Child〈孩子〉一词的复数Children里的r)。这种情况使得语法分析变得复杂化,也增加了其诱惑力。对那些关注语言学的人来说,再也没有比从一堆明显的不规则的词素资料中寻找出规律性更为迷人的探讨了。

另一种复杂的情况是:词素有时依其所出的语境会有数个语音形式。如英语中,表过去时态的词素(-ed),依照它前面语音的发音情况,会有三种不同的发音方式:(1)前面的音素是/t/或/d/,词尾读为/id/,如spotted。(2)前面是不发音的字母,词尾读作/ t /,如:walked。(3)前面的音素是不发音的字母或是元音字母,词尾读为/d/,如rolled。词素这些不同的形式叫做词素变体。

屈折变化和引申派生

传统认为形态学有两个主要领域:第一,曲折变化形态所研究的是为表达句中语法区别的词的变化(或屈折)的方式。如单数/复数,或过去时态/现在时态。旧的语法书中,这一课题的这个分支称为“语形变化规则”。如boy(男孩)和boys(男孩们)是“一个词”的两种形式。它们的单数或复数选择是语法问题,是屈折变化形态学的研究内容。第二,派生形态学所研究的是支配新词结构的原则而不涉及一个词在句子中所能起的特殊语法作用。例如:由drink(饮、喝)构成drinkable(可饮用的),由infect(传染、感染)构成disinfect(不传染),连同其不同的语法性质,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词的组成。

词汇

词汇介乎形态学和句法之间,悬若游丝。在某些语言——诸如越南语这样的“孤立”语——中,它显然是较低一级的单位,很少、甚至没有内部结构。而在另一些语言——诸如爱斯基摩语这样的“复合”语中,“词”的形式却很复杂,甚至相当于整个句子。因而,词的概念很泛,有的很简单,像英语中的冠词“a”;有的很复杂,像澳大利亚西部边陲语言中的“palyamunurringkutjamunurtu”(他/她肯定没有变坏)一词。

在书面语中,词通常是最容易判断的单位。在多数语言里,它们是前后两端都有间隔的单位,少数语言使用词间隔号(如安哈里卡的宫廷贵族的语言),而有些语言则根本就不把词独立开来(如桑斯科里特语)。因为在一个能写会读的社会,其成员从孩提时代起就了解了这些词的单位,所以谁都知道该在何处间隔——所剩的只是少数与连接线有关的问题。如:该写作“Washing machine”(洗衣机)还是“Washing-machine”?是该写作“Well-infordmed”(消息灵通、知识广博的)还是“well-informed”?是“no one”(没人)抑或“no-one”?

较为困难的是在语流中判定哪些是词,尤其是在那些从不书写下来的语言中。但即使在英语或法语中,也有此问题。当然,可以把一个句子读得很慢,使人能够“听出”词之间的间隔;可这是人为的做法。实际说话中,每个词之间不会有停顿,这点在人们谈话的任何录音中都可见到。即使在很犹豫的讲话中,停顿通常也只是出现在短语、从句这样较主要的语法单位间。因此,假如毫无可听见的“间隔”,我们怎样知道那些是词?语言学家们进行了长期探索,试图设计出可行的标准——但还没有一个完全成功的。

词类

从语法研究初期,词就被归为词类,传统称作“话语部分”。大部分语法把词分为下述8类,以英语为例:

名词: boy(男孩),machine(机器),beauty(美丽)。

代词: She(她),it(它),who(谁)。

形容词:happy(快乐),three(三),both(两者都)。

动词: go(走),frighten(惊吓),be(是)。

介词: in(在……中),under(在……下),with(与,同)。

连词: and(和),because(因为),if(假如)。

副词: happily(快乐地),soon(不久、马上),often(经常)。

感叹词:gosh(呸),alas(唉),coo(啊)。

有些分类还将分词(looking〈看〉、taking〈取拿〉)和冠词(a、the)也独立出来。

现代划分词类的方式依然如故,但使用“词类”这一名称而不是“话语的部分”的名称则表明了强调重点的变化。现代语言学家们已不愿再使用传统语法中形成的概念定义——诸如名词是事物的名称。这种定义的模糊性已常遭诘难:beauty(美丽)是一种“事物”吗?难道形容词red(红)不也是一种颜色的名称吗?替代基于意义的定义现在注意的焦点转移到了各类词在语言中起作用的方式的结构特征方面。以英语为例,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已成为判定其后所根从的是名词的一个标准(如the car〈小汽车〉)。与此相似,罗马尼亚语中,冠词ul表明其前面是个名词(如avionul〈飞机〉)。

现代语法的最重要目标是建立功能连贯的词类划分:同属一类的词其作用相同。如jump(跳)、walk(走),cook(做饭)形成具有连贯性的一类词。因为适用于其中一个的所有语法规则同样也适用于另一个词:它们在现在时中都有第三人称单数(be jumps/walks/cooks);它们都可以-ed词尾表明过去时态(jumped/walked/cooked),等等。其他许多词也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活动状态,我们由此便可划分出英语中一个重要的词类:动词。与此相仿,其他语言中也会建立起类似的词类。最终导致形成这样的假说:认为动词是所有语言分析所需的词类(就像“表示存在的普遍原则”,)。

渐变 词类划分应该是一致的。但若我们不想得到数百种繁杂的词类,那就只得让某些不规则的词也进入各个词类。如:对许多人来说,house(房子)是英语中以/s/结尾的一个名词,当加上复数词尾时,/s/就读作/z/。虽然,在理论上复数的它仍在“自己的类”中,但实际中,它却同与它有着相同点的另外一些名词归为一组。

由于语言的不规则性,因而词类也就不像理论上所描述的那样,类别界限泾渭分明。按语法的观点,每一类词中都有一些核心词功能一致。但每一类词也都有一些“临界”词,呈不规则状态,它们也许与其他类的词的功能相似。有些形容词有类似名词的功能(如the rich〈富人〉),而有些名词与形容词相似(如railway〈铁路〉在station〈站〉之前用作形容词)。

由具有稳固的语法功能的中心逐渐转移到更不规则的临界功能的过程叫“渐变”。形容词类的渐变功能很明显。判断英语核心类形容词的标准有以下5种:

(A) 出现在to be之后。如:He is sad.(他是忧伤的。)

(B) 常出现在冠词之后、名词之前。如:the big car.(大轿车)

(C) 在very(很)之后。如:very nice.(很好)

(D) 有比较级、最高级的变化。如:sadder/saddest(较忧伤/最忧伤),more/most impressive(印象较为/最为深刻)。

(E)在-ly之前、与之构成副词。如:quickly(很快地)。按照这些标准,我们就可以检验一个词在多大程度上是一个形容词。在下面的矩阵中,被测的词竖排在左边,五条标准横列于上方。一个词若复合一个标准,就标上一个“+”。例如:sad(忧伤)一词很显然是个形容词(he’s sad〈他忧伤〉,the sad girl〈忧伤的姑娘〉,very sad〈很忧伤〉,sadder/saddest〈较忧伤/最忧伤〉,sadly〈忧伤地〉)。如果一个词不合标准,就标上“-”(如下面例子中的*want〈想〉就不是形容词:*he’s want,*the want girl,*very want,*wanter/wantest,*wantly)。

A B C D E

happy(幸福的、快乐的) + + + + +

old (老的、旧的) + + + + -

top (顶端) + + + - -

two (两个) + + - - -

asleep(睡着) + - - - -

want (想、要) - - - - -

当然,这个表格完全是人为制定的,因为它是由5条标准的排列顺序所决定;可它确实有助于显示一个词逐渐离开词类核心(这里以happy〈快乐〉为代表)的情况下渐变的实质。某些形容词似乎比其他形容词更具有“形容词性”。

语法范畴

许多语言通过词形变化表示诸如数、性、时态的差别。这些范畴是所有语法概念中最常见的,可对它们的分析却会令人吃惊;特别是会出现词形的语法变化和其赖以传达的意义之间并无纯粹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复数名词并不总是表示“多于一个”的意思,第一人称代词并非总是指说话人;阳性名词并不总指阳性。

句法

句法是在句子中(有时是句子之间)排列词序表达意义关系的方式。这一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yntaxis,此词本指“排列”。多数句法研究集中于句子结构,因为最重要的语法关系正表现在其中。

句子

传统上,语法把句子定义为:一种独立想法的完整的表达。由于很难确定什么是“想法”,因而现代研究避开了这种说法。“一个鸡蛋”能表达一个“想法”,但不能认为它是个句子。“因为天冷,我关了门”是一个句子,但它显然可以分析为两种“想法”。

一些传统语法对句子下了个逻辑定义。最通常的研究认为:一个句子有一个“主语”(=话题)和一个“谓语”(=对话题的说明)。这一看法对某些句子是很适用的,如:“书在桌子上。”我们可以认为“书”就是句所谈论的。但对许多特征来说,这种提法并不清楚。“下雨了”是一个句子,但“话题”是什么?而在“米歇尔向玛丽要一支钢笔”这一句子中就很难说,米歇尔、玛丽或钢笔,哪个是“话题”——或者是否有三个“话题”?

在书面语中,联系我们在学校中所学的标点符号,可能会得到关于“句子”的一个很有效的定义。那就是对许多人来说,一个英文句子就是“始于一个大写字母,终于一个句号(或某些其他表终结的标点符号)”。问题是:许多语言(如亚洲语言)并没有这种特征;甚至在有这种特征的语言中,标点符号也并非总是个清晰的标志,它或许会被省略(如警告牌上或法律公文中)。并且,除了“熟练地运用”外,很难描述其使用规则。因此,人们常对一篇课文的“最佳标点方式”持有异议。一些文体手册认为连词(and〈和〉、but〈但是〉)之前不能结束句子,但有的作者觉得有必要,这样的例子也常有——或许是为了表示强调。

在话语中,判断一个句子就更难。节奏和语调的单位常与书面语中句号该出现的地方不相吻合。尤其是在一些非正式谈话中,句子结构常缺乏像书面语中严密的组织。不能说谈话缺少语法,这仅说明遇到特别难以划定界线的句子,语法有了不同的形式。在下面的一段摘录中,就很难判断是否句子是在停顿号(——)处结束。或者可以说它整个是一个结构松散的句子:

“当他们喂猪时/他们都要往后站/——他们可以带筐/——但他们不许挨近猪/你知道/——因而他们不快乐……”

语言学研究方法 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沿用了“句子”这一概念,当代语法学家们努力合理地使用它。但他们并不立即着手寻求“句子”的完美的定义——那并不易求得,起码有200种以上这样的定义纪录在案。相反,他们力图分析现有的语言结构,辨识它们作为句子的最为独立之处。因此,由于下列句子都可独立说出,并可以作为一种句法结构,就可以把它们都看作句子:

she asked for a book/ (她要本书)

come in/ (进来)

the horse ran away because the train was noisy/

(火车声很大,马跑开了)

然而,下列单位的组合却不能称作句子:

will the car be here at 3 o’clock/it’s raining/.

(3点钟时汽车会到这儿吗/下雨了/。)

第一部分的句法和第二部分的句法构成并不能组合成一个固定形式。它还可能是这样:

it’s raining/will the car be here at 3 o’clock/

(下雨了/汽车3点钟会到这儿吗/)

或者,两部分各自单说。然而,各部分之内却显然有一些语法规则和选择。我们不能说:

*will be here at 3 o’clock the car/

(将到这儿在3点钟这汽车/)

*will be here the car/

(将到这儿汽车/)

car at 3 o’clock/.

(汽车在3点钟时/)

序列中的各部分都是个句子,但结合起来却不成为一个“更大”的句法单位。

因而,句子是句法规则适用的最大单位——独立的语言形式,不由任何更大的语言形式的语法结构所包容(据L·布隆菲尔德,1933)。但这项研究也遇有例外。尤其我们应允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中可能依赖前一个句子而省略其结构中某部分(省略句)。如:

A:你去哪儿?

B:城里。

在更完备的语法描述中,也能见到一些其他形式的例外。

小句子形式

每种语言都有许多不同于常规组成形式的、与句子一样的单位。下边是从英语中选出的例子:

Yes. (是)

Gosh! (啊呀!)

Least said, soonest mended. (别多说,马上改正。)

How come you’re early? (你怎么来这么早?)

Oh to be free! (噢,自由了!)

All aboard! (快开车了!)

Down with racism! (打倒种族歧视!)

No entry. (不得入内。)

Taxi! (出租车!)

Good evening. (晚上好。)

Happy birthday! (生日快乐!)

Checkmate. (将!〈象棋用语〉)

例外 这两条告示——第一条来自学校操场,第二条来自一座办公楼——大抵也是句子,但它们都没遵从原定的标点规则。

句法的观念

层级 “希拉里打不开窗户。”分析句子的第一件事是寻找其中的词组——连在一起的词组(或“短语”)。在上例中,我们可以初步划分如下:

希拉里/打不开/窗户。

(Hilary couldn’t open the windows.)像“打不开”和“窗户”,这样的单位就叫短语。前者也可叫动词短语,因为它的中心词是动词;后者叫名词短语,

”什么人干什么”
”什么东西怎么样”

基本上是 主语+谓语+宾语

常见错误句法是 用词不当

23 COMMON MISTAKES AND HOW TO AVOID THEM



用词不当吧

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反问句.


大学生英语作文常出现的十大语法错误
5.非谓语动词错误 由于学生对非谓语动词的概念不清楚,对不定式、分词、动名词的用法不明白,对句子结构分析不正确,常把非谓语动词误用作谓语动词。学生不知道在英语句子中谓语动词只能有一个,如果有另外一个动词出现,这个动词有三种情况:一是并列谓语,但是这时候必须有连词,如and, but等;二是出现在从句里面;三就是...

请大家帮忙:句子运用中常见的语法错误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例(1)-(4)孤立地一个分句一个分句看,语法上都没有错,但整个句子一看,会发现毛病都出在句中某些成分放得不是位置这上面。例(1)第一个“就会”放在“使……”的头上,第二个“就能”放到“使……”后边去了,第三个“就会”又放在“使……”头上,这就破坏了表达上句法格式的对称性,让人读着不顺。应该把...

句法错误 请帮我解决 谢谢啦 写出理由
1、呼兰县物价局对这家违价经营的旅店除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外,还给予罚款一百元的处罚。病句类型含糊不清。后半句出现了歧义。 改为给予……的处罚。2、香瓜子、南瓜子、松子、小核桃等炒货,是很受家家户户欢迎的小食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把“很受”调至“家家户户”前。3、去年5月25日下午...

常见的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具体分类如下1 主谓关系中人称和数量不一致性personnumber agreement错误 由于汉语的动词不受主语的人称和数的影响,英语的谓语动词要和主语保持一致,谓语动词要随着主语而变化而学生主要用汉语思维,因此他们。第十节 常见的语法错误 一 句法成分搭配不当 所谓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密切相关...

备考雅思写作的句法错误你犯了吗
这些学生句子常见问题如下:①习惯用中文思维写英文句子,经常写出:graduates find a job is hard 这样中国式英语的句子。②复杂句驾驭能力差。③主谓不一致、动词词态滥用、名词单复数不分、句子标点滥用等错误频繁。相应提高方法:①多读外文,培养英文思维。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建议考生平时多阅读英文...

常见的句法失误有哪些?
主语是第三人称时,谓语动词未用单数 一些介词后未接动词ing形式 句子成分残缺不全 句子成分多余 主谓不一致 动词时态、语态的误用 词类混淆 名词可数与不可数的误用 动词及物与不及物的误用 介词to和不定式符号的混淆 情态动词的误用 There be句型的误用 动宾搭配不当 ...

小明同学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修改病句。
1、常见的病句类型:语法错误:包括词法错误、句法错误等。例如,“个”和“一只”等单位词混用,“已经”和“曾经”等表示时间的词误用,“至于”和“关于”等表示范围的词误用等。2、语义错误:包括意义不明、逻辑不清等。例如,“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努力程度不够”,这句话中“虽然”和“但是”的...

左看看右看看,拿起这个又想要另一个 病句
病句的常见原因:1、语法错误:这是病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语法错误包括词法错误和句法错误。词法错误包括词类混淆、词序颠倒、词义混淆等。句法错误包括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等。这些错误都可能导致句子不符合语法规范,影响语言表达和理解。2、逻辑错误:逻辑错误也是病句的常见原因之一。逻辑错误...

英语语态错误你知道多少
book has to be returned at the end of the week.很明显,这些句法结构己经被确认为未能正确使用英语中的被动式。学生还会犯一些其它方面的错误,其中之一是,常常把英语里没有被动语态的词(组),如 take place, occur, happen, belong to,appear, break out, rise, die等用作被动语态。

如何判断书面语言中语法错误的原因?
一、常见的书面语言语病表现 1、单词记忆错误: 这里包括单词本身、单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等各种转换形式未 记准确,以及词性的误用。 2、固定用法错误: 这里包括介词、短语的以及句型的误用等。 3、不一致的错误: 所谓不一致不光指主谓不一致,还包括数的不一致、时态不一致 以及代词不一致等。 4、...

银海区17131203164: 小学语文作文中常见的语法错误 -
辉尤普鲁: 语法错误具体分类如下: 1. 主谓关系中人称和数量不一致性(person/number agreement)错误 由于汉语的动词不受主语的人称和数的影响,英语的谓语动词要和主语保持一致,谓语动词要随着主语而变化.而学生主要用汉语思维,因此他们往...

银海区17131203164: 病句语法错误有哪些 -
辉尤普鲁: 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词序颠倒;(2)前后矛盾;(3)成分残缺;(4)指代不明;(5)标点错误;(6)关联词用错;(7)重复啰嗦;(8)搭配不当;(9)归类有误;(10)不符合事实等

银海区17131203164: 中小学语文语法错误 -
辉尤普鲁: 小学生语法错误:1、主语不明确,如: 同时叙述俩三个人的一段话,句子中都用他、他、他,读起来分不出是那一个人. 2、 同词前后颠倒,如: 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已经学会的成语.

银海区17131203164: 病句有几种类型小学常见的 -
辉尤普鲁: 用词不当 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语序不当 句式杂糅(有时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把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使意思表达不清.) 不合事理(有的句子从语法结构上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在意义的表达上不合理,前后矛盾,或者前后不一致,这就是不合事理.)

银海区17131203164: 病句常见的几种形式 -
辉尤普鲁:[答案] 1、成分残缺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去掉“通过”,让“学习”作主语... 2、动宾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 ...

银海区17131203164: 帮忙找下小学英语几个简单的语法错误
辉尤普鲁: He works very hard . I was fat then. My hair is very short

银海区17131203164: 小学生怎样修改病句 -
辉尤普鲁: 1.词语搭配不当;2.句子重复;3.句子顺序颠倒;4.关联词语用错;5.缺少句子成分.1.前后矛盾6.语序错误 7.字词错误 修改方法: 1.用修改符号修改(用于前后矛盾、语句重复、语序错误、字词错误、语句顺序颠倒、关联词应用错误、用词不...

银海区17131203164: 句子运用中常见的语法错误有哪些 -
辉尤普鲁: 第十节 常见的语法错误一 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所谓句法成分搭配不当,是指句子中密切相关的句法成分,如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等,在组织句子时,由于没有注意照顾它们之间的配合,结果造成了搭配不当的...

银海区17131203164: 小学生常见病句 例句 没有答案 快!!! -
辉尤普鲁: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1 语序不当 (1) 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