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如何走向繁荣

作者&投稿:成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文化如何实现自身繁荣并走向繁荣~

中国文化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是谁在限制和阻碍文化发展,有些东西动不动就河【蟹,怎么会繁荣?

首先,作为中国人我们自己要了解们自己的文化;另外,我们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辨别;再则,希望多一些像于丹一样的人。
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本身必须具有相应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底气,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价值要求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在世界上和平崛起的时代,正在成为现实,正在成为发展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文明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而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则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本身必须具有相应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底气。
要有自己严整而又富有吸引力的价值系统,这个价值系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全球化时代,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首先要有自己的严整而又富有吸引力的价值系统。这个价值系统,不是往古的回音,不是异国的投影,而是立足当代而又批判继承历史传统、扎根本国而又面向世界,为海内外中华儿女所衷心认同并自觉实践的充满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新型文化价值系统。在当代中国,这个价值系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在全社会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光大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要求。自觉坚持这些价值准则,以这些价值准则引领社会思潮,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会失去精神支撑,就会迷失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但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如何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共同理想的有机构成,则是我们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应当认真研究并努力完善的重大课题。
必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没有根基的文化是不能与世界文明平等交流、对话的文化
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在价值内涵和发展视野中必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向世界彰显本民族的独特的优秀文化传统。人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认真发掘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给以批判性的总结,创造性的转化,使其活泼的生命力“日新又日新”,成为我们当代文化的有机构成,成为世界文明宝库中的瑰宝,是我们文化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向世界展示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理性自觉,昭示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以及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不断自强。一个没有深厚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支撑的文化,是没有根基的文化;而没有根基的文化是不能与世界文明平等交流、对话的文化,是缺少底气的文化。因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文化基本精神,以民为本的传统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协调精神,彰往察来的历史精神,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应当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引领下,得到创造性地生发,成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典型而又生动的表现,进而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价值底蕴。
必须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便于创建外国人了解、接受中华文化的有效平台
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应当具备良好的形象。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形象如何,直接影响着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从而也影响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因此,必须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以便创建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接受中华文化的有效平台。长辫子、抽大烟、娶小妾,这些“传统”的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形象,应当逐渐用文化的方式予以消解,要让外国人真切地看到当代中国人生气勃勃的精神面貌,看到当代中国改革创新精神的价值所在。同时,还要让外国人看到当代中国人是奋发有为、遵纪守法、和平友好、真诚互助、举止优雅的现代文明人士,而不是相反。要达到这些目标,当务之急是要大幅度提升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在国外,中国公民更应严于律己,尊重他国的法律道德风俗民情,谦虚豁达,行为优雅,避免出现语言粗俗、行为卑污的现象,避免给人暴发户的恶俗感觉。在国内,不仅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要体现出高度文明,而且在网络上表达意见的时候,注意分寸,遵法守纪,既坚持爱国主义的立场,又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反对盲目排外、莫名自卑或盲目自大。
要有融入并引领世界文明的能力
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要有融入并引领世界文明的能力。近代以来屈辱的中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已经实现了彻底的民族独立,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的信念和能力,空前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跨越式发展使得中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从而为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融进世界文明体系奠定了基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特别是国际文化事务,为中国树立新的世界形象创造了条件。国际上过去在被误导的情况下形成的不正确的中国文化形象和能力,逐渐得到矫正。中国在全球范围开办孔子学院,为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开辟了便捷而又正当的途径。但是,孔子学院往往只是给外国人讲汉语,从语言文字到建筑艺术,从四合院到黄包车,停留于表象描述的层面。质言之,就是只讲术,不讲道,缺乏精神气质的阐释,缺少中华文化先进价值理念的引领。而中华文化中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的思想,是已经被西方有眼光的思想家和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肯定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这类中华优秀文化,值得我们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给以创造性的阐释,并与当代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相结合,用中华智慧与外国文化进行对话,化解“文明冲突”的偏执。我们要通过生活化、人文化、民族化的方式,自然而又平和地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提升我们的宣传技巧和凝聚能力。如果能够这样,则我们就能真正融入世界文明的主潮,在学习外国特别是学习西方的同时,挺立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的价值自我,在文化领域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它必须是在对以往文化成果批判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
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推进文化创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此,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因为,正如全会所指出的:“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而文化的创新发展,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路径就是“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不仅是文化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还有其他特殊要求
文化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就其本源来说,来之于社会存在特别是社会经济基础。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然而,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它不仅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实践,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而且它还有自己相对独立发展的规律,这就是:它必须是在对以往文化成果的批判继承基础上创新发展。因而,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发展,不仅要批判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遗产,还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以推进文化创新,不仅是文化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还有其他特殊要求。这种特殊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之所以“优秀”,就在于它是“真理”,我们积极吸收借鉴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助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就有助于我们进行文化创新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二,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仍然是“现代化”,而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先发国家,在其先行过程中产生和积累了一系列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优秀文化成果,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积极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成果,不仅可以走“跨越型”的后发之路,更快更好地建设现代化,而且可以站在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肩膀上,更好地推进我们的文化创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三,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之所以“优秀”,不仅包括其内容上的优秀,而且还包括其形式上的优秀。我们对这些优秀形式的积极吸收借鉴,也有助于推进我们的文化创新。
要做好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以推进文化创新这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必须注意科学的方法。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以推进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以推进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是真理,是先进文化,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理性的结晶,反映了宇宙运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而且也是价值理性的结晶,反映了人类解放、文明进步的根本利益和根本要求,从而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根本潮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才能保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以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正确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才能保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以推进文化创新发展不仅有正确的价值立场,还有科学的方法。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以推进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二为”方向。而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决定了我们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守“二为”方向。然而,在“淡化意识形态”、“去意识形态化”等口号下,一些文化单位和文化人,公然或偷偷地抛弃“二为”方向,使文化为一己私利服务,为金钱服务,为富豪服务,为官员服务,从而使相当一批精神文化产品庸俗化、下流化、空壳化、粗陋化、无聊化,造成了思想道德的混乱和下滑,对道德滑坡与社会风气的不良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双百方针”反映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只有顺应这一客观规律,才能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发展。“双百方针”与“二为”方向必须相结合,只有在坚持“二为”方向下的“双百方针”,才能真正做到百花满园,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以推进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今中国,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已是不争之事实,然而,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必定有其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它反映着该社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反映着该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它对于整合与引领整个社会力量的有序健康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唯此,才能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也只有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发展,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顺利健康科学发展。
岭南文化浓郁的创新性、包容性、世界性特点曾使广东引领现代中国的精神气质,岭南文化特色的拓展与提升必将继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新鲜经验
弘扬岭南文化激发中华文化活力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先导和旗帜。没有文化的引领和民族精神力量的激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今天,站在民族复兴征程的起点,更加应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挖掘、弘扬民族文化的特色和潜力,进一步激发民族文化的活力。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的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并以其独有的创新性、包容性、世界性特点,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占有无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具有鲜明特色的岭南文化气质为民族复兴奠立了精神基础
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广东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历程,塑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岭南文化气质,深刻地、长远地影响了广东人乃至国人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
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广东人最早睁眼看世界,广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提供了一方大舞台。无论是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大革命均在此酝酿或启动。广东迅速实现了与近代西方的接轨,肩负起中华民族启蒙的历史重任。中国近代化大剧也在岭南大地拉开了序幕,并由此蹒跚起步走向远方。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不断的历史巨变中,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岭南人在不盲目排外的理性的爱国精神支配下,既不甘落后挨打,又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在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植入了西方现代人文的成分,培育了挑战传统、敢为人先、率先创新的现代气质。
近代广东人“放眼向洋”和融合中西的气质不仅给危难重重的近代中国增加了鲜活的血液与强劲的动力,而且也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立了精神基础。
岭南文化特色的拓展与提升继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新鲜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以岭南文化为底蕴,不仅吹响了广东起步的号角,而且吹响了民族腾飞的号角。岭南文化浓郁的创新性、包容性、世界性特点曾经使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引领了现代中国的发展状态与精神气质。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岭南文化敢为人先的特质再次被激发。在改革开放中,广东“先行一步”启动了中国人的现代思维,引领了整个民族的现代走向;通过广东这个窗口,岭南文化的包容性、世界性特点再次发挥作用:岭南人通过吸收外来的观念和技术,结合我们的母体文化,使广东较快实现了与世界现代文化的接轨,迅速跻身于中国经济发展排头兵行列。正是以这种融海洋性与开放性于一体的引领时代的先导文化为底蕴,使广东形成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并引领全国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伟业。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继承、维护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文化多元融合,已成人类进步的题中之义。岭南文化特色的拓展与提升,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的要求。在“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实践中,岭南文化的包容性、世界性、创新性特点之于广东进一步改革开放,继续勇立潮头,激发广东人乃至全国人民放眼世界的胸怀与气度,继续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新鲜有效的经验,意义深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就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充分发挥广东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弘扬岭南文化包容性、世界性的特点。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化发展成果及经验,促进引领民族文化为主体、同时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的形成,不断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就需要大力弘扬岭南文化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创新性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旧思想、旧框框,以观念更新推动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加强民族文化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同时要善于和外来文化抢占文化市场,尤其是要在青少年中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使民族文化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发挥独特的更大的作用。
文化强省离不开道德诚信建构
如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道德责任感,克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手段化、片面化、角色化、抽象化、冷漠化,这是中国现代化以至幸福广东建设和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大难题。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道德责任感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精神空虚、价值观念混乱的表现。但是,道德诚信和责任感问题只有放到一个更为长久、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从整个民族经历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事件中去思考,才可能得出全面的认识,找到治疗病症的根本途径。
反思五四以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吸收其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人们在“打倒孔家店”这一观念的支配下,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以致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人传统道德的文化基础,其结果导致民族虚无主义泛滥,成为当今人与人关系冷漠的重要因由。《决定》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如何形成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的和谐关系,这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儒家要求人们返省内求,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目的在于强调互相为对方承担责任和义务。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若己”,“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法家主张通过法律抑制人们的私心。道家反对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作为统治者一定要“少私寡欲”,为百姓着想,“以百姓心为心”。就是因为这些思想,中国成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文明古国,为世界各国所钦慕。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吸收其处理人际关系的思想观念,对于增进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情感,建设幸福温暖的家庭,形成和谐和睦的社会风尚,必然是有益的。
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然而,长期以来,受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及苏联模式的影响,在人们的思想中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简单化理解,将马克思主义诠释为“斗争哲学”,社会形态演进中的单线论和直线论,革命实践中你死我活的专政策略。受这种理解方式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斗争状态,其结果导致政治极权主义泛滥,见风使舵、阳奉阴违、得过且过、明哲保身成为很多人的人生哲学,“老实人吃亏”成为人们深刻的思想观念,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正本清源,提出了“回到马克思,发展马克思”的口号,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原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次生态、再生态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做了认真清理,取得了大量可喜的成就。《决定》强调,要引导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疑具有主导性的意义。
反思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市场经济的观念,建设社会主义良好道德风尚,必须端正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市场经济是西方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建国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们对市场经济一直采取了抵制的态度,以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水火不能相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认识并确立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然而,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出于狭隘的认识视野,一些人简单地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尔虞我诈、“一切向钱看”的经济,以致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盛行。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实践告诉我们,成熟的市场经济不但强调经济效率,更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帮助和爱护,把市场经济等同于尔虞我诈、惟利是图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建设社会主义良好的道德风尚,必须端正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同时把道德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广泛的舆论监督,为社会普遍的“诚实”和“信任”提供一个广阔的环境。

中国文化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 世界进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20世纪以来,世界各种文化纷纷在中国亮相。中国文化先后出现了五种主要范式:“中体西用”范式,“全盘西化”范式,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范式,“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化专政论”范式,“综合创新”范式。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新世纪伊始,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主导多元,综合创新。呈现这种态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主导多元文化双向互动综合创新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文化 发展态势 主导多元 综合创新 繁荣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自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舞台,五彩缤纷,世界各种文化竞相纷呈。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儒、道、释文化,无不登台亮相。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各种不同性质、色调的主义、理论、学说、思想和主张,都在顽强地表现自己,争夺和占领阵地,尽力扩大自己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什么?这不仅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而且也是世界中国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想围绕这个中心命题,重点谈谈当代中国文化曾经出现的几种主要范式和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问题。由于水平所限,自己的看法是否得当,还希国内外专家、学者批评教正。

中国现代文化的起始,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
1840年英国帝国主义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清王朝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迅速解体,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的失败,敲响了封建主义文化的丧钟,同时也促使中国人民的觉醒。“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救亡与图存成了全民族的头等大事。无数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在各个战线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展开了前赴后继的顽强斗争。恩格斯在1857年就科学地预见到:“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世纪的曙光。”
从鸦片战争开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五种文化范式。
一是中体西用范式。清末张之洞最早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里所说的“体”是指原理原则,“用”则是指原理原则的应用。“中体西用”的思维范式,其实质是以封建主义文化的思想体系为“体”、为“本”,以西学即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思想体系为“用”、为“末”,其目的在于维持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种思维范式,反映在文化领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复古主义理论流派。
二是“全盘西化论”范式。系统提出这种主张的是陈序经(1903-1967)。他认为“中国文化根本上既不如西洋文化之优美,而又不合于现代的环境与趋势,故不得不彻底与全盘西化”。 而创造新文化的唯一出路,则是“全盘西化”。如果不“全盘西化”,则必然为西洋文化所压迫,其结果则是“国家灭亡”,“连了种族也许灭亡”。 “全盘西化”论不时在我国以不同形态浮现出来,在一些提倡者和鼓吹者看来,中国的一切不如人,甚至连中国的月亮都没有西方的圆。在理论上则是不加分析和消化,照抄、照搬西方的理论、学说,成为十足的洋人的“传声筒”。
三是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范式。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间接性。“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在一段时间内成了权威的思维模式。苏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列宁主义艺术概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文学原理”、“文艺学引论”等等,成了高等学府必修的教科书。但是无可否认,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范式,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和教条主义倾向,并留有庸俗社会学的痕迹。这种思维模式自然要突出意识形态性。因此,文化的党性、阶级性、人民性、思想性,在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相反对各民族文化本身的特点规律的研究和论述就显得相对薄弱。在文艺领域独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结果,必然要排斥世界各民族文艺中出现的新理论流派。斯大林时代主管意识形态的日丹诺夫,对西方现代主义一概斥之为反动颓废的文艺思潮就是重要佐证。前苏联文化领域的这种“马克思主义”范式对中国的影响,我们绝不能低估。
四是中国“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文化专政论”范式。这种范式的代表作是林彪委托江青炮制出的“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这个“纪要”以毛泽东晚年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大批“人性论”、“真实论”、“现实主义深化论”、“中间人物论”,鼓吹“根本任务论”。它披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外衣,掩盖着“四人帮”阴谋篡党夺权的实质。因此“纪要”所代表的是一条形“左”实右的极“左”文艺路线,它所产生的严重后果,直接成为毁灭文化的那场“大革命”的前奏曲。
五是“综合创新”范式。在我国较早倡导“综合创新论”的是张岱年、王元化先生。在20世纪的30年代中期,张岱年先生就主张哲学发展的一个新路,“当是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解放后他又明确提出“文化的综合创新”论,他说:“我反对‘中体西用论’、国粹主义,更反对‘全盘西化论’,提出‘文化综合创新论’。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是一个新的创造,同时又是多项有价值的文化成果的新的综合。”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王元化先生呼吁学术界应重视综合研究法,认为综合研究是科研工作的必然趋势,并提出应注意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 蒋孔阳先生在《美学新论》中,进一步强调在美学、文艺学研究中应走综合创新之路,他认为不仅在观点上应综合创新,而且在研究方法也应综合创新。这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古今巨变、中外汇合的时代,各种思想和潮流纷至沓来,我们面临多种的机遇和选择。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我们要把古今中外的成就,尽可能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各取所长,相互补充,以为我所用。学者有界别,真理没有界别,大师海涵,不应偏听,而应兼收。综合比较百家之长,乃能自出新意,自创新派。”
历史是最好的镜子。经过一个世纪的曲折、反复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社会实践和文化实践表明前四种范式都不可取,而综合创新才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术的发展,有益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范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转瞬已成为历史。中国文化将以什么样的态势呈现于21世纪?未来学家在作着种种预测,浪漫主义诗人正在构思自己梦幻般的畅想曲,现实主义不忘自己是从哪里来的,现在站在哪里,脚步又要迈向何方?站在新世纪伊始的门槛上,面对20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考虑到时代挑战,社会的转型与发展的机遇,我认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主导多元,综合创新。
冷战时代结束后,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向。就全世界范围来讲,意识动态领域(包括文化艺术领域)出现多元化景观,很难说有哪一种哲学观、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能够成为全世界的主导理论。那么,我们是否能据此同意如某些学者所说的中国现在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是多元化呢?我认为这仅仅是说明了部分特征,不能概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总趋向。
主导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方向。历史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化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和价值取向的文化整体,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我们所说的主导,具体来讲又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要求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理论体系,并以此去指导我们的文化建设;二是要求我们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中外古今的一切文化现象,去从事理论研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丰富和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多元与多样是有区别的。多样是指同一种性质的文化体系中,可以有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形态。如同是儒家学说,既有孔孟为代表的正统的儒家学说,又有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还有以朱熹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等等。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中,也有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心理学、马克思主义艺术学、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学等不同形态。它们虽然研究的内容、表现的形态不同,但其理论基础则是共同的,都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形式。多元是指建立在不同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美学观基础上的不同的文化形态。就文艺学来讲,我们看到的有: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波斯彼洛夫的《文学原理》;英伽登的现象学的文学理论;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弗洛伊德、荣格的文学理论;什克洛夫斯基的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瑞恰兹和美英“新批评”派的文学理论; 巴赫金的文学理论;尧斯、伊瑟尔的接受美学理论;德里达及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赛义德的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及美国的詹姆逊、英国的伊格尔顿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等等。这些不同文学理论派别的倡导者,他们的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和美学观是大相径庭的。但这些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学派的学者们,追求的学术目的又有其共同性,即在探讨和研究文学艺术活动的 特点与规律方面又可以走在一起,取得共识。
在一个多极化世界,某一国家的文化艺术发展中,主导与多元能否统一,多元文化之间能否共存,国内外学者们的认识并不一致。美国哈佛大学塞缪尔·亨廷顿 (Samuel P·Huntington) 教授在1993年发表在《外交》双月刊上的《文明的冲突 ? 》一文中说:后冷战时期的冲突的主要原因不是经济,也不是意识形态,而是不同的文化。他认为,“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 对于亨廷顿先生的观点,国际上曾引起激烈的争论。按照亨廷顿教授的看法,由不同民族和宗教构成的多元文化国家,必然是一个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地区。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总编林任君博士以新加坡文化发展的成功典型,有力地反驳了亨廷顿的观点。他说,新加坡是世界的一个缩影。移民是我们的共同历史,世界各民族与各种文化是我们的共同资产。由于新加坡是个多元的种族社会,又处于不同文化潮流的要冲,我们有幸继承了世界的四大文明:中国文明、马来伊斯兰教文明、印度文明和西方文明。换句话说,“亨廷顿预言会发生冲突的那些文明正在新加坡并存。然而,文明在新加坡小岛范围内的相互影响并没有导致冲突,也没有破坏我们国家的团结,相反地,却产生了美好的成果。” 耳闻为虚,眼见是实。1997年春本人经去新加坡实地观察和体验,我深深感受到新加坡腾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正确处理和利用了多元文化的资源。新加坡文化发展和繁荣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现代化与传统相结合。新加坡人清醒地懂得,随着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和交通的革命,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向西方学习,借鉴和选择西方文化的优点,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制度经验。他们强调学习西方的现代化,但不是全盘西化,反对盲目接受西方文化。新加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一度沦为日本殖民地。西方文化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他们独立后坚决摈弃了西方文化中的那些平庸的、消极的、对青少年有害的成分,而借鉴和吸取了西方文化中有价值有成分,保持和发扬了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性和 独立性。因此,在新加坡出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相融合的现象。竞争的观念、民主、自由的观念与透明的法律、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民族文化传统得到了比较好的结合。
第二,主导与多元统一。价值观是任何一种文化的核心。在新加坡并存的多元文化中,东方文化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共识,起着主导作用。政府力倡以群体利益为重的价值观,批判和抵制西方的那种极端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新加坡的街道上、地铁中、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和文学作品中,随时可见儒家的一些著名格言。1997年春节期间,新加坡与山东省联合举办的“春到河畔迎新年”活动,孔子成了最受尊敬的中心人物。滨河湾广场在孔子的高大的站立塑像周围,还塑了五个小学生的像,他们分别代表了新加坡存在的五大 价值观。这组群雕具有审美的象征意义,它形象地蕴含着新加坡 文化的主导多元的基本特征。新加坡这种文化发展的模式,、综合创新不仅给我们以启迪,而且也给我们观察中国文化问题提供了一个参照。
中外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在一定时代某个国家存在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平衡的关系,由于历史的、社会的、文化传统的原因,不同文化之中,往往由于一、二种文化适用于当时社会的进步和人民大众的需要,而成为主要的或主导的文化。它之所以成为主导文化,是历史的必然,不是某些人可以主观杜撰的。国学大师张岱年对此说得很明确,他说:“每一时代,应有一个主导思想,在社会生活及学术研究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又容许不同的学术观点存在。有同有异,求同存异。《周易·系辞》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又《睽卦·象传》云:‘君子以同而异’ 。同而且异,这是学术发展的规律。” 我们说在新的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主导多元,这首先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从空间来讲,中国的主体即大陆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作为中国的一个省的台湾和香 港、澳门地区,则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港、澳、台文化的多元性和体现不同性质、不同价值观念的文化思想体系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从时间来讲,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必然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主导多元的形态。事实也正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国产生的各种各样的体现不同价值趋向不同哲学基础和审美观点的文化理论著作纷纷介绍、翻译到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20多年的时间,20世纪西方出现的种种 理论学派几乎都在中国文化舞台上亮了相。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打破了前苏联的僵化模式,清除了形“左”实右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影响,开始真正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轨道。同时我们又兼容并包,广泛吸取和融合了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允许不同学派和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和发展。因此,从一元走向多元,呈现主导多元的态势,成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


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导多元与综合创新,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主导多元的文化形态,不是一种并行不悖、相互隔绝的静止形态,而是一种开放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发展形态。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本身,即可充分说明这个问题。对此,英国哈佛大学著名中国学专家杜维明先生有一段很好的说明,他说:

最近十年国内考古学所取得的成绩显示,中国文化并不像以前所想的那样,是一种辐射性的文化,即从渭河流域、黄河流域,开始一点逐渐地向四方扩展开来。中国文化在新石器时代就是一个多样性的、多源头的。有齐鲁的,有燕晋的,有荆楚的,有西秦的,这些文化慢慢地汇集成波澜壮阔的中国文化。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在古代中国的图腾时期,出现了最有象征意义的形象――龙。这个形象在自然物中是找不到的,它是由虎头、蛇身、鱼鳞、鹰爪、羊角等多种动物图腾、所集合起来的一个整合图形,是很多人的想象所汇集成的一个特殊的形象。一方面表明它的源头很多,另一方面又表明它是整合统一的。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我们比较强调汉族在中国文化塑造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但实质上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集合体,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它特殊的价值,有它特殊的价值趋向。不可否认,少数民族的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文化既是多源头、多侧面的,又是统一的整合体。

杜维明先生还从思想史的角度,说明中国文化的思想流派也是多元的。在公元前六世纪,世界是各种不同的轴心文明产生的时代,中国文化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流派。以后在不同朝代,依据社会的需要,而往往以某一学派的思想为主导。大一统的秦代以法家思想为主;汉初出现了“黄老之术”,汉武帝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魏晋玄学时代,则有老、庄、易各种不同的传统。后来,从印度传入佛教,从蒙古输进伊斯兰教,西藏带来喇嘛教,17世纪从西方传入了天主教。这些宗教对中国传统思想影响很大。“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大势趋向来看,它的思想是多元的,是各种思想互相撞击、融合的过程。”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走向综合的时代。伊·普里戈金和伊·斯唐热合著的《从混沌到有序》中写道:“我们相信,我们正朝着一种新的综合前进,朝着一种新的自然主义前进。也许我们最终能够把西方的传统(带着它对实验和定量表述的强调)与中国的传统(带着它那自发的、自组织的世界观)结合起来。” 对于来自不同文化、不同理论学派的思想体系,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尽可能地加以综合。在综合中分析,在分析中综合,只有在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特点和中国的国情,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才有可能推进中国新文化的建设。
综合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任何文化上的创新都不是空穴来风,总是有所继承,有所借鉴,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和发展。因此,综合不仅在内容上要批判地吸取古今中外各种文化体系中的一切有益的成份,而且在方法上也要善于吸取不同文化中存在的那些被实践所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先进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和创造新的科学范式,从而引起理论上的革命和文化事业的创新。
综合不是混合和凑合。“我们主张综合中西文化之长以创造新文化,并不是说对于中西文化可以东取一点、西取一点,勉强拼凑起来;综合的过程也即是批判、改造的过程,也就是创造建设新文化体系的过程。” 我们既反对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又反对复古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综合创新论’要求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古代文化以及近代文化,正确认识人类文化的全部成就,同时更要发挥创造性的思维,进一步探索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的奥秘,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建立新的文化体系。” 理论依赖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综合创新,只有紧密结合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才能获得强大的动力,真正走上创新之路。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主导多元文化不断的双向互动综合创新的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各种不同文化和各种不同理论学派之间,既有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相互斗争的一面。它们之间是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优胜劣汰,推陈出新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只有那些适应时代要求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而又被实践证明的合乎真理的理论观点和学说,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那些背离人民的需要、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学说、观点和成分,自然将逐渐被历史所抛弃。这正如毛泽东所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 比较而存在 , 相斗争而发展的。当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 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

  全球化和多样性时代我们何去何从

  全球化作为一种事实和趋势,正在向我们走来。不难看出,全球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限于经济生活领域,也涉及到文化生活领域。但是,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不同,并不形成文化上的全球化或趋同化。相反,文化却因具有各民族文化相异这一特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形成文化的多样性。
  人类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在世界历史上,从来不存在单一的“全球”文化模式。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各个民族多元文化发展的历史。几千年来,希腊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伯来文化、非洲文化,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等等,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是各个民族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才使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色彩缤纷的多样性。这是整个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文化的起源也是多元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为中国文化的形成做出了贡献。最初的华夏文化通过与周边的民族进行内容广泛的交流和融合,汲取了各个民族的文化成果,形成了绵延数千年经久不衰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所以不曾中断,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是加快文化交融的强大动力。在“地球村”中,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更加频繁,使自己的文化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中不断获得新的动因,从而使各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表现出更加鲜明的文化多样性。由此人们完全有理由说,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才进一步表现出具有各自民族特征的多样性,而不是相反。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所以能够交流、交融,表明文化具有同一性,而文化的同一性又是和文化的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文化的世界性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种世界性存在于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出来。如果文化的民族性失去了,世界性也就不复存在。世界文化由具有各自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组成,世界上不存在超然于民族文化之上的所谓独立的“世界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什么体现出单一价值体系的“文化的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怎样才能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呢?首先要自觉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使本民族文化发展通过不断汲取异质文化的有益营养,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总之,既不是把自己与世界隔绝开来,实行文化孤立主义或文化封闭主义,盲目地把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排斥在外;也不是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将自己的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更不能鼓吹文化的极端民族主义,狂热地宣扬某一种文化,而把其他文化视做异端。反对文化帝国主义,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同积极汲取异质文化的优秀成果,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是一致的,或者说接受文化的多元性,是维护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前提。因为这种“承认”和“接受”,是对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差异性的承认和接受,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充分尊重和理解。
  现代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广泛的中外文化交流、交融的背景下,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培育中国文化的特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努力寻求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汇点”,并使之和谐发展。在多样性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文化只有在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才能显示出它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魅力,朝气蓬勃地走向世界。但无论是交流还是交融,都不再是简单的“移植”或“同化”,而是在创造着与时代相适应的更加辉煌的中国新文化。

你好,关于问题的回答要经过深思熟虑和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象美国,其本身不具有悠久的历史,没有中国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思踏八他们生活中的大众文化向全世界大力推广,结果大家应该知其一二。
要向全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和汉语,首先得提高中国得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英语就是很好的例子。
以上是鄙人一点观点,希望更多的朋友指教!

坚持三个代表,坚持三个有利于。

慢慢 的 就能走向。速度和稳定发展很重要


如何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最后,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需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要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繁荣。

如何在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复兴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之,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文化教育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才能让中华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如何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着眼于挖掘文化价值,着眼于优化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着眼于优化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实力,要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

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着力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坚定不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五、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着力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文艺是时...

如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落实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加快形成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运行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要着力解决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

国家该怎样做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
同时,审计文化建设也离不开一些现代审计较为成熟的西方国家的理念和经验做法,只有看到别人的优点,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批判中继承,在发展中创新,同样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如此,开展好自身审计文化建设,也是审计机关对丰富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积极贡献。

如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文化繁荣的前提条件就是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鼓励民间资本办文化产业。文化繁荣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表现,精神文明除了弘杨传统民族文化以外,还必须让民族的走向世界。我们的教育必须改革,得摈弃应试、拔苗助长的功功近利。

为什么中国文化会走向世界?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丰富多彩的客观样貌,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人类社会实践具有共性和规律,因此,中国文化也具有人类文化共性。所以一定会有许多外国人喜欢中国文化元素。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丰富发展繁荣了世界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继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自由开放。(4)提升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力量和竞争力是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哲学和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电影和电视,文学和艺术。

如何使中华文化更好的走向世界
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既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充分展示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努力让世界准确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中国是一个对其他国家和人民有着强大吸引力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群众生活 水平...

黔江区17774265678: 中华文化如何实现自身繁荣并走向世界 -
致侧复方: 文化弘扬很重要,如何去实现,要靠所有中华儿女去努力,网上流传得很多的,一个女孩儿穿汉服在伦敦街头吹竹笛,很感人,这就是中华文化弘扬的一种..如果这样的人多了,就不愁文化的自身繁荣和走向世界了.

黔江区17774265678: 如何实现中国文化复兴发展才是硬道理 -
致侧复方: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支撑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交流能够展现各民族丰富的文化现象,文化差异不会成为文化传播的绊脚石.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共性.实现文化交流和传播可以超越民族隔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在文化交流中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可以促进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黔江区17774265678: 我国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
致侧复方: 我国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是创新.

黔江区17774265678: 怎样才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致侧复方: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 (1)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2)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坚持科学发展观,发扬与时俱进的经社; (4)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

黔江区17774265678: 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因 (文化生活) -
致侧复方:[答案] 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2.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3.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

黔江区17774265678: 从内外因角度,分析如何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
致侧复方: 重点研究和解决“三个不适应”问题,才能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一是文化水平与综合国力不适应,二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不适应,三是文化发展与国民素质要求不适应.

黔江区17774265678: 要使中国文化真正繁荣,充满活力,国家和个人层面应该怎么做 -
致侧复方: 要使中国文化真正繁荣,充满活力,国家和个人层面应该:个人需要提高素养 国家需要为民着想

黔江区17774265678: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怎样才能繁荣我国的文艺 -
致侧复方: ①繁荣我国的文艺,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中华秀传统文化.②繁荣我国的文艺,要坚持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会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繁荣我国的文艺,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要立足于实践进行文化创新,坚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黔江区17774265678: 一个国家怎样才能使其文化繁荣?对于国家,政府,个人应该怎么做
致侧复方: 国家: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个人:做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