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字的由来

作者&投稿:枝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两字的由来~

汉字的由来小故事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 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 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 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狄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关于“中国”一词的含义,大致有两种解释

1.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

2.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中国第一部官方史书——《尚书》的“梓材”篇中,原文讲:“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意思是指“天神已经把中国的人民和他们的土地托付给周朝的先王”。此文作者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周公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西周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

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时非常年幼,由周公摄政。由此推断,《尚书·梓材》创作于西周第三代王——周成王时代,这是我们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中国历史文献记载,据今已有三千余年。可见,“中国”一词至少在周朝已经开始正式使用。


扩展资料: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几篇提到“中国”,分别为:

1、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译文:惠及中国的百姓,以安抚中国四方的人民。

出处:《诗经·大雅·民劳》

2、哀恫中国,具赘卒荒。

译文:哀痛中国,发生如此多荒灾。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

3、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

译文:你这个殷商的国君,你在中国作恶。

出处:《诗经·大雅·荡》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 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 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 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狄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关于“中国”一词的含义,大致有两种解释

1.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

2.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中国”一词的历史含义与变迁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京城”,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
中国卫星地形图,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中国”的由来是什么?
“中国”二字在古代其实是指代中原,而这二字的由来则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刻于“何尊”上的铭文“宅兹中国”。根据《周礼》这一古籍的记载,古人建立邦国主要是通过土圭法来择选地域。借助土圭法,古人能够确定地中所在。所谓“地中”,在古人看来是“天地...

中国的由来
“中国”二字在古代其实是指代中原,而这二字的由来则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刻于“何尊”上的铭文“宅兹中国”。根据《周礼》这一古籍的记载,古人建立邦国主要是通过土圭法来择选地域,借助土圭法,古人能够确定地中所在。中国,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

中国的历史由来
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

姓国的来历
源流一 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公子发,字子国。子国的儿子公孙侨字子产,在郑国执政三十多年,是春秋时著名政治家。子产的儿子以祖父的字命氏,称国氏。源流二 出自姜姓,以赐姓为氏。据《广韵》、《姓氏考略》和《姓苑》载,春秋时齐国有上...

“中国”这个称呼的由来?
恍若支那二字,代表华人之万恶也者。此皆由倭人“对支那根本政策”作成之教育,非一朝一夕之故,况现在倭人正事推广此种教育,以增长其国人之侮华程度。 不过考证一下“支那”一词的由来,就会发现最早把中国称为“支那”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自己。古时印度人称中国为cina,据说cina是来自“秦”的音译。古...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字的由来
第四小组把关于国名的意见归纳了三种名称,留待政府组织法起草委员会去斟酌。经8月17日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修正通过为组织法的初步草案。在这个初步草案里,新的国名去掉了“民主”二字。9月22日,董必武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草拟经过及其基本...

日本国名的来历
日本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阳之处”,即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时也被称为日之国。早于日本与中国接触前,日本人称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为“やまと”和“ひのもと”,意思就是太阳之本。而在中国的三国时期,中国人使用倭去代表日本。由于“倭”字有 “矮”的意思,因此在汉字传入日本以后,...

中国汉字的由来是怎样的?
于是仓颉想到,龟壳很常见,不但很轻,而且刻的字很清楚,是很好的记录材料。他把创造的字,都记录在龟壳上,串起来。黄帝大为赞赏,并颁布天下。成了现在所说的甲骨文。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国汉字的由来。二、考古发现:据考古发现,在汉字产生以前,有“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方式...

汉字来历的资料100字
如“车”“上”“明”等,“车”“上”“明”用字的形体来直接表达语言里的词义;“问”既能表意又能表音,“门”表音,“口”表意。 汉字由最原始的石刻字符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汉字七体”,即: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

China的由来
汉字的由来小故事

鄱阳县17277868452: 中国两个字的由来历史的中国,中国两个字的由来 -
子翰环磷:[答案] 伏羲分四方地域,自己居中央,故后来在中国文化中,就以中央为大,所以就把自己的国家就中国了

鄱阳县17277868452: 中国两字的由来 -
子翰环磷: 据于省吾教授考订:"商代甲骨文没有或,国二字".至周初,金文才出现"或"字,与国字相通,是指城邑.中国的名称出现于西周初期. 商代虽然没有出现"中国"的名称,却已形成了以"中商","大邑商"居于中,称"土中"或"中土",...

鄱阳县17277868452: 中国 这两个字的由来
子翰环磷: 中国是汉朝里提出来的

鄱阳县17277868452: 中国这一名词何时由来
子翰环磷: 中国”一词的由来Erwin-Rommel2005-2-27, 02:52 AM 作为伟大祖国名称的“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她牵动着无数炎黄子孙的心;在人类文明史上,很多文明都因和...

鄱阳县17277868452: "国家"一词的由来~ -
子翰环磷: 关于“中国”一词的含义,大致有两种解释 1.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

鄱阳县17277868452: 中国一词最早谁提出的?什么时候成了所有朝代的代名? -
子翰环磷: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外交文献始于1842年的《南京条约》. 中国正式作为国家名称是中华民国,简称中国,也就是叫作中华的国家. 现在的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

鄱阳县17277868452: 中国历史的起源我想知道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为什么叫中国,中国
子翰环磷: 据《辞源》:“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我国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成为我国的专称.”可见,“中国”名称的...

鄱阳县17277868452: “中国的意思是什么?中国”的含意是什么?是不是说明我国自古以
子翰环磷: “中国”这一命名绝非是随意. 据《辞源》:“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而把周围我国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成为我国的...

鄱阳县17277868452: 英文CHINA(中国)来源与瓷器对吗? -
子翰环磷: 对, China是中国, 小写china就是瓷器

鄱阳县17277868452: “中华两个字起源于夏朝吗?为什么?中华”两个字起源于夏朝吗?
子翰环磷: 不是“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合称,自古有之,又称中原、中土,在古代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和地区,又代表着创造这一先进文明的汉民族.1912年,中华民国将其加进国号,从此“中华”又有了现代国家的涵义;而在地理方面“中华”已经不只是指代中原地区,而是整个中国的疆域;民族方面也不只是指代汉民族,而是生活在中国疆域内的所有民族,还包括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裔. “中华”一词,是公元300年魏晋时期钟信“天人合一”观念的哲人从“中国”和“华夏”两个名称中各取一字复合而成的.“中”侧重自然(天),寓意天下之中;“华”侧重民族(人),寓意为华夏族群(汉族的前身).国外常将中华作为中国大陆、港澳特区及台湾地区的合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