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

作者&投稿:东方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一历史的资料~

初一上学期历史复习资料
(历年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
一. 选择题
1.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因治水有功而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黄帝 B荛 C禹 D舜
2.下列制度中哪一项存在于原始社会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均田制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西周 B东周 C夏朝 D商朝
4.以下哪一项制度在我国产生的时间最早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5.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实际是
A禹传位给儿子启 B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C封建制代替奴隶制 D私有制代替公有制
6.“武王伐纣”中的纣王是哪一朝的君主
A商朝 B西周 C东周 D夏朝
7.商朝的开国之君是
A桀 B启 C纣 D汤
8.我国的封建社会开始于
A公元前4世纪 B公元前5世纪 C公元4世纪 D公元5世纪
9.春秋时期,周天子依附于诸侯,主要是因为
A诸侯的强大 B周天子不喜欢管理国家 C周天子是由诸侯选举产生的 D周天子喜欢依附于诸侯
10.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 B齐 C秦 D燕
11.春秋五霸中首先建立霸业的是
A宋襄公 B晋文公 C齐桓公 D楚庄王
12.经过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
A楚 B齐 C秦 D燕
13.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改革和变法,其中比较彻底而又确立封建制度的是
A李悝变法 B吴起变法 C管仲变法 D商鞅变法
14.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刀刻 B用毛笔写 C用铅笔写 D用炭笔写
1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荛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6.李冰修建都江堰主要是为了
①造旅游景点 ②防洪 ③给缺水的成都平原供水 ④灌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7.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A广西省 B重庆市 C四川省 D陕西省
18.下列几种主张,哪一种是孟子的思想
A历史是向前进步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 B“民贵君轻”,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
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不能转化 D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
19.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韩非
20.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
A黄帝 B孔子 C屈原 D李白
21.秦朝开始,在全国统一使用
A金币 B圆形方孔钱 C银币 D纸币
22.秦灭六国后即统一文字,规定全国一律使用笔画简单的
A大篆 B小篆 C行书 D楷书
23.“皇帝”这一称谓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
24.秦长城由东到西的起止点是
A临洮、河套 B河套、咸阳 C咸阳、辽东 D辽东、临洮
2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西汉 B夏朝 C西周 D秦朝
26.以下哪一种字体出现的最早
A小篆 B甲骨文 C隶书 D楷书
27.一个生活在秦朝的郡守,可以用哪两种书体书写奏章
①篆体 ②隶书 ③楷书 ④行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8.我国的封建社会形成于下列哪个时期
A夏朝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29.古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
A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代 D三国时期
30. 下列与张骞有关的是
A出使西域 B实行“推恩令” C发明造纸术 D讨伐匈奴
31.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沿途的正确路线是
A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B西亚、河西走廊、今新疆C河西走廊、西亚、今新疆D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
32.西汉时期,什么东西的出现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
A用于书写文字的丝帛 B纸张 C竹简 D毛笔
33.“麻沸散”是一种药剂,用于
A治头疼 B治疟疾 C治跌打 D全身麻醉
34.我国古代最早发明全身麻醉药剂的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35.我国古代被尊称为“医圣”的医生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语出自
A《史记》 B《汉书》 C《论衡》 D《神灭论》
37.道教兴起于
A战国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三国时期
38.《史记》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断代史 C编年史 D古代小说
39.三国时,吴国位于东南,其都城建业就是今天的
A洛阳 B长沙 C广州 D南京
40.三国之前是
A东汉 B西汉 C东晋 D西晋
41.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是
A刘秀 B刘邦 C刘备 D刘裕
42.关于赤壁之战的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的
A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B发生在三国鼎立形成前的东汉末C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D赤壁位于长江边
43.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
①官渡之战 ②赤壁之战 ③巨鹿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4.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北方人民大量南迁,造成
A长江以北都为少数民族占领 B北方经济从此衰败 C 江南的战乱 D江南地区迅速开发
45.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46.在我国古代,最早计算出圆周率数值在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刘徽 D张蘅
47.农学家贾思勰写的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水经注》 B《脉经》 C《齐民要术》 D《水经》
48.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主要反映了什么宗教文化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49.东莞作为县级建制开始于
A秦朝 B西晋 C东晋 D南朝
50.参加武昌起义的两名东莞籍的革命志士是
①蒋光鼎 ②李章达 ③李文甫 ④陈炯明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1.19世纪末,企图扩大界区而遭到东莞雁田人民激烈反对的是
A英国 B日本 C德国 D法国
52.明末名将袁崇焕是我市哪里人
A石碣 B石排 C石龙 D企石
53.东莞最早的书院是
A宝安书院 B力瀛书院 C龙溪书院 D余荫书院
54.今天东莞的范围基本确定于何朝
A北宋 B南宋 C明朝 D清朝
55.坐镇靖远炮台坚守虎门要塞,受伤十多处,仍坚持指挥战斗,最后壮烈牺牲的清军将领是
A林则徐 B琦善 C关天培 D陈连升
56.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A晚500年 B早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0年
57.以下关于秦汉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神医”华佗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C“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D《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5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佛教在西汉初年传人我国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民间 ④秦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二. 填空题
1.春秋五霸中最早称霸的是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大教育家 。
2.写出三国时期任意两位历史人物 、 。
3.明清时期,东莞著名的书院有莞城的 书院和石龙的 书院。
4.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 发展而来的。当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5.战国时期在秦国实行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的改革家是 ,西汉时期受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域的是 。
6.秦始皇统一文字,规定一律使用笔画简单的 ,以后在民间又流行更为简单的 。
7.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的著作是《 》,《水经注》一书的作者是 。
8.1830年出版的《 》是东莞茶山人 编著的,被认为是广东的百科全书。被誉为广东第一宗大型水利工程的是北宋时修建的 。
9.在纸发明以前,我国通常以 和 作为书写材料。东汉时期, 改进了造纸术。
10.南北朝时期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 石窟和 石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宝库。
11.元初和清初东莞著名的抗元、抗清将领分别是 和 。
12.东莞于 年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负责人是 。
(附:参考答案)
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C A D A D B A B C C D A C B C B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C D D B A C C A A B D C B A C A D A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C A A D C A C B C A A A B C C C A B
二.1.齐桓公,孔子; 2.任意写两个:刘备,孙权; 3.宝安,龙溪; 4.甲骨文,司母戊鼎;
5.商鞅,张骞; 6.小篆,隶书: 7.《九章算术》,郦道元;8.《岭南丛述》,邓淳,东江大堤
9.竹木简,帛,蔡伦 10.云冈,龙门; 11.熊飞,张家玉 12.1924,莫萃华

  契丹族!
  关于契丹族兴起的传说,在关于青牛白马的故事里已有体现。其实,契丹族的兴起远不像故事里讲的那样简单。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关契丹族兴起的历史。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很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原来属于东胡族系,论起源则是源自东胡的一个支系:鲜卑。而鲜卑中又有一个宇文部,契丹就是这个宇文部的分支之一。契丹这个名称最早在我国史书中出现是在公元四世纪的北魏时期。在当时分布在辽水流域以北的潢河(今西拉木伦河)与土河(今老哈河)一带,过着渔猎畜牧的氏族部落生活,以逐水草游牧为主。在北魏后期,契丹形成了古八部,八部之间互不管辖,也没有什么联系。各部独立地和北魏政府保持着朝贡关系。到了隋朝,由于突厥势力扩张,对各部族征伐不止,契丹各部为防卫突厥,开始互相联系,互相支援,后来形成了初期较为松散的部落联盟。到了唐初,契丹就形成了以大贺氏为首的部落联盟。其体制是在八部酋长中共同选举一人为首领,或者叫盟主。任期三年,到期改选,但大贺氏的人有世选的特权,这时的首领,已经有了管理权力。契丹首领后来率部归入唐朝,唐太宗授予旗鼓,以表示对首领权威的承认。唐朝又在契丹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即松漠都督府,任命其首领为都督。

  唐玄宗时期,大贺氏部落联盟瓦解之后,重建了遥辇氏部落联盟,在被回纥统治一段时期后,又趁回纥内乱之机重新归附唐朝,而唐朝后期的衰落又给契丹的独立发展提供了良机。

  遥辇氏联盟后期,由于唐朝末年的中原混战,使得北方汉族人纷纷逃入契丹地区,躲避战乱。汉族的先进生产及其他技术对契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在契丹八部中迭剌部又离中原较近,所以发展最快,势力超过了其他七部。迭剌部的夷离堇(即部落的酋长或联盟的军事首长)一直由耶律氏家族世袭担任,这个家族从阿保机的八世祖耶律雅里重新整顿契丹部落联盟,担任夷离堇之后,就进入了契丹社会的上层,而且从七世祖开始就掌握了联盟的军权,地位仅次于联盟首领。到了阿保机的祖父匀德实担任迭剌部的夷离堇时,本部落已有了发达的牧业和农业,势力强大,社会的发展也很快,开始由氏族制度向阶级社会的国家过渡。

  到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的首领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关于契丹第一次改称辽的时间,说法不一,今从《辽史·太宗记》,947年改契丹为辽,983年辽复称契丹,1066年又称辽)

  契丹建国后,势力不断南扩,辽太宗时,占领了幽云十六州。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下面还有一段更为详细


  红山人--东胡人-契丹人---赤峰人


  (赤峰历史一万年)
  一、新石器时期 1、 距今约一万年前 赤峰地区人类最早的活动遗迹在翁牛特旗山嘴子乡上窑村一个洞穴中发现。洞穴地处距地面高100余米的老虎洞山顶,洞穴附近发现了人类使用过的原始打制石器,以及经过烧烤、食用过的肿骨鹿骨骸。经考古学界鉴定,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活动遗存,距今约一万年至八千年。这一发现揭开了赤峰地区人类历史的序幕。 2、距今约八千年前 在今赤峰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就有人类聚落。考古界和史学界定名为新石器时代“兴隆洼文化”。兴隆洼聚落是一处规模壮观、构筑严密的原始建筑,在180余米的椭圆形围壕内,整齐地排列着十余排100余座房屋,座落在聚落中心位置的大房子,面积达140平方米。兴隆洼文化时期的出土遗物极其丰富,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独具特色,其中陶器器表,大多压印,刻划3~5种不同纹饰,从口、肩、腹三个部位分列,极为雅致大方。渔猎所用的鱼镖,多带“倒刺”,刃部镶有细石器,坚实锋利。 兴隆洼文化遗址除敖汉境内发现外,考古人员还在林西县白音长汗、克什克腾旗南台子等地发掘了相应的遗存,所有这些,表明八千年前西辽河上游今赤峰地区,正处在中国远古社会由氏族阶段向国家进化的转折点,社会组织、防卫设施、意识形态、宗教礼仪也正在按着国家的要求孕育、发生。这是赤峰先民对中国八千年文明史的卓越贡献。1982年进行首次发掘。1983年秋至1984年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兴隆洼文化遗址进行7次大规模发掘。1992年和“八·五”期间被列入全国10大考古新发现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000年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而永载史册。 3、距今约七千年前 赵宝沟文化先民生息、定居于今赤峰市敖汉旗境内。赵宝沟聚落址,位于今敖汉旗赵宝沟村西北约1公里的漫岗上,占地9万平方米。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正式进行发掘,清理房址17座,对祭坛也作了局部解剖。从发掘所获得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显示了当时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在北方诸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中居领先地位。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指出:“在距今7000年的赵宝沟文化遗址,发现刻有猪龙、凤鸟和以鹿为原型的麒麟陶尊,充分说明社会分化已很明显,而在中原,这类最早的‘艺术神器’,是距今6000年的河南濮阳西水坡的龙虎堆塑,要比内蒙古地区晚上一千余年。” 4、距今约六千至五千五百年前 红山文化先民遗存,在今赤峰红山后(北)发现。海拨750余米的红山,位于英金河畔,面积近10平方公里。红山文化先民遗迹主要分布于红山后一带,除居住聚落址外,尚有墓葬等遗存。 红山文化有着广阔的分布范围,以西辽河上游赤峰为中心,西至张北,南抵京津,东越辽河,北跨大兴安岭。近年周边地区陆续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存,大大丰富了红山文化的内容,为复原红山文化的社会历史提供了更多的考古材料。在这些新发现中,"玉器"的发现尤为引人注目。地处西拉木伦河南岸的翁牛特旗,从1972年以来,先后出土、发现早期的玉石龙、黄玉龙和碧玉龙,圆雕精细,造型古朴,被誉为“华夏第一龙”,是中国尚玉文化和崇龙传统的发端地。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数十件成组玉器,除龙型器外,尚有玉蚕、玉鸟、猫头鹰等,这又表明赤峰地区远古时期就是产玉、制玉的基地,玉文化从北国草原播撒华夏各地,形成了数千年博大精深的玉文化传统,这是赤峰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赤峰后人的骄傲。 5、距今约五千三百年前 我国北方森林、草原文化先民遗迹,在今巴林左旗乌尔吉木伦河畔富河沟门发现,学术界定为富河文化。在富河沟门聚落建筑中,共发掘房址37座。这些房屋均顺山坡地势而建,平面布局呈簸箕形,各房之间有土坎相连。 富河文化首次在巴林左旗发现后,在西拉木伦河以北其他地区,以及近邻哲里木盟也有发现,据地下发掘的碳化物经C14测定,距今约5300余年,是继红山文化以后,赤峰北部草原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原始文化类型,它和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一样,都是新石器时代氏族成员创造的远古文化,共同推进着北国远古文明的历史进程。6、距今约四千五百余年前 小河沿文化。1974年敖汉旗小河沿遗址开始发掘。小河沿文化有一组特征明显的陶器群,陶质细腻、质地坚硬、表面磨光、平整光滑的"黑陶"在这里首次被发现。考古界认定为小河沿文化、距今约四千五百年前。 7、距今约四千三百年前 中国北方早期青铜时代先民遗存,在今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发现,其年代相当于中国历史纪年的商朝早期或夏代,考古学界命名为赤峰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约43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以赤峰为中心,有着广泛的分布范围,东至辽河,西抵张家口,南达京津,北越西拉木伦河,处在赤峰的居民,当与燕、山戎先祖有关,他们是中国北方早期青铜文明的开拓者,也是商、周中国青铜器鼎盛时期的奠基者。 敖汉旗大甸子乡夏家店下层文化,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载入史册


  二、夏商时期
  1、距今约四千三百年前 早商时期,西辽河上游赤峰地区存在一个城邦奴隶制社会形态。考古人员在今敖汉旗,松山区阴河、英金河流域等地发现大批规模宏伟、建筑坚森、布局严密的石筑城堡,大多建在高山顶或山坡间,今民称“城子山”(或城子地),城内大小住房密布,城垣石筑,辟有多道城门和城楼(敌鲁)。敖汉旗石匠沟、松山区水地八家、迟家营子、孤山子等城堡最为典型。这些高山型城寨,已引起考古界、史学界的广泛注意。 2、距今约四千二百多年前 夏、商之际,西辽河上游赤峰地区当为商世侯国或方族封地。在今克什克腾旗土城子天宝同、松山区五三乡以及翁牛特旗梧桐花头牌子等地,先后发现早商时期大型青铜礼器--铜鼎。中国考古界鉴定距今约4200年左右。 3、公元前21世纪 商族先民“邑于紫蒙之野”(今老哈河流域),至公元前20世纪初,迁居于“砥石”(今西拉木伦河上游克什克腾旗南部山川)。至夏代,商族先民由西辽河上游,越过内蒙古高原,进发中原,灭夏建商,开创了先秦时期鼎盛历史文化,为中华文明作出重大贡献。 4、公元前19世纪前后 “天之骄子”东胡族发祥在今赤峰老哈河一带,并以土方、屠河、徒河不同称谓见诸于中国史籍。

  三、西周至春秋时期 周惠王十一年 (公元前666年) 林西县官地镇,开始了对铜矿的开采、冶炼。考古发现的遗存表明,它与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并列为中国南、北地区时代最早、规模最大、采冶工序完整的两座铜矿,在中国古代矿产采冶和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四、 西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一)战国秦汉时期 1、燕昭王十二年 (公元前300年)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地处北方,国弱地小,常受邻国、邻族,特别是东胡的军事威胁。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国国君昭王招贤纳士,富国强兵,转守为攻,派大将秦开率军北伐,一举击破东胡,东胡却地千里,退居西拉木伦河流域草原地区。燕国屯田戍守,修筑长城并设右北平郡(郡址即今宁城县甸子乡黑城村。也是赤峰历史上首次设立郡县)。燕国长城东起襄平(今辽阳)西止造阳(今张北),经赤峰南部,境内长300余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修筑的长城之一。 2、秦始皇帝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设立郡县,推行统一措施。今赤峰属秦国辽西、右北平郡所辖。 3、秦始皇帝三十二年 (公元前215年) 一统天下的秦国,为继续巩固政权,扩大统一事业,开始修缮、扩建、连接“三国(秦、燕、赵)边于匈奴(东胡)”的长城--秦国万里长城。西起临洮(甘肃)、东止辽东(辽阳),经赤峰南部松山区的当铺地、王家店、水地、安庆沟及敖汉一带,境内长250公里,沿线有多处烽火台、戍守城堡。 4、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209年) 活动在黄河河套、阴山山脉一带的匈奴再度崛起,并于公元前209年举兵东征,大破东胡。生息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的东胡部落联盟,迅速瓦解,残部分为两支,一支退居乌桓山,称乌桓部;一支退居鲜卑山,称鲜卑部。此后,今赤峰大部分地区属匈奴左地。 5、西汉元朔元年 (公元前128年) 汉武帝为安定北疆发动了长达10年的汉匈战争,小战数十次,大战十余次,辽西、右北平(今朝阳、赤峰)一线战事尤为激烈,今宁城南部山区是当时重要的战场。汉先后出兵百余万击匈奴,匈奴伤亡近30万众。 6、西汉元狩四年 (公元前119年) 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5万骑,出右北平,击破匈奴左地。西汉王朝为了阻止匈奴再度南下,修筑了东起辽宁丹东西止甘肃以西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万里长城”。今赤峰地区正扼汉长城中段,在喀喇沁、宁城南部山区,烽火台密布,遥遥相望,城堡坚森。在赤峰境内汉长城约150公里。 7、新王莽始建国元年 (公元9年) 王莽新政开郡国铸钱之例,今宁城县甸子乡黑城,成为东汉初期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郡国铸钱基地,主要铸造“大泉五十”和“小泉直一”流通币,由中央主管铸钱的官吏(钟官工)主持监造,并有郡国铸钱编号。 8、东汉建武二十五年 (公元49年) 乌桓部众部分南迁,另一部分留居原地归属鲜卑。是时,五郡塞外地遂为鲜卑所据。直至三国时期,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率千余人,内附接受汉帝册封。汉廷在其辖境复置护乌桓校尉。 9、东汉建武三十年 (公元年54年) 鲜卑内附,汉廷令居乌桓故地。鲜卑大人入朝,接受汉帝封赏。 10、东汉延熹九年 (公元166年) 鲜卑首领檀石槐分其地为三部,今赤峰为东部宇文鲜卑居地,亦即契丹先祖,《耶律羽之墓志铭》在追述契丹先祖时明确记载:“其先出石槐,历汉、魏、隋、唐以来世为君长”。(二)、西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1、西晋初期 (公元220年前后) 南迁的东部鲜卑,先后崛起段部、慕容部和宇文部三个强大部落,其中宇文部系鲜卑化的匈奴人,建牙帐于紫蒙川(今老哈河流域),地域辽阔,部众强劲。其居地东抵柳城(今朝阳)、西至濡水(今滦河上游)。今赤峰地区为宇文部活动的中心。
  2、东晋康帝建元二年 (公元344年) 魏晋之后,赤峰地区先后崛起库莫奚和契丹两部族。库莫奚,后单称奚,为东部宇文部之别种。契丹,原为鲜卑部种,曾长期与宇文、库莫奚部杂处游牧。由于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部族日众,于公元344年从鲜卑部族分离独立,自号"契丹"。其地在库莫奚以东、和龙以北数百里(今西拉木伦河下游南部)。这是契丹民族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契丹将自立于民族之林。 3、东晋隆安四年 (公元400年) 游牧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土河(今老哈河)流域的契丹族,由原来的青牛、白马两个部落,逐渐发展壮大为八部落(徂皆利部、乙室活部、实活部、纳尾部、频没部、内会鸡部、集解部、奚 部),今翁牛特旗东部海尔金山(辽称木叶山)为其发祥地。


  五、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1、隋开皇元年 (公元581年) 契丹始祖涅里,首次在契丹部族内部实行卓有成效的社会改革。 2、唐贞观二年 (公元628年) 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长摩会叛突厥,率各部降唐。其后,奚、室韦等十余部众,先后降唐。 3、唐贞观四年 (公元630年) 突厥衰落,唐营州(今朝阳)都督薛万淑遣契丹酋首摩会说服奚、室韦等10余部降唐。 4、唐贞观十九年 (公元645年) 唐太宗征高丽,大军从长安逶迤东北,出卢龙口经今赤峰地区,曾宿营于奚王牙帐(今宁城县老哈河畔),奚族首领率部从征。 5、唐贞观二十二年 (公元648年) 唐在契丹地设松漠都督府(故址在今林西县双井店乡樱桃沟),以契丹大贺氏酋长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松漠都督,封无极男,赐姓李。在奚地设饶乐都督府(故址在今宁城县大明镇),以奚可度为右领军将军兼饶乐都督。这是唐王朝对北方草原地区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设置的建制。 6、唐显庆五年 (公元660年) 十二月 唐遣大将薛仁贵、辛文陵等,率军攻伐契丹,大军进入草原,战于黑山(今巴林右旗小罕山),俘松漠都督阿不固,解至洛阳。 7、唐仪凤元年 (公元676年) 唐高宗时期,西方佛陀波利来到中国,并首次到今巴林左旗召庙传播佛教,这是赤峰地区最早关于寺院和游僧的记载。 8、唐开元四年 (公元716年) 契丹王李失活、奚王李大酉甫,率所部附唐。唐玄宗封失活为松漠郡王兼都督,大酉甫为饶乐郡王兼都督。翌年,玄宗赐奚王李大酉甫妻辛氏固安公主号。以东平王外孙女杨氏为永乐公主,下嫁契丹王李失活。这是唐王朝首次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首领推行“羁縻”性质的联姻。 9、唐至德元年 (公元756年) 契丹再次附唐,在白雨别部之地设居延州(今巴林右旗查干木伦河上游)。 10、唐天复二年 (公元902年) 契丹第一座私城、农业和民族手工业聚落建成,故城在今巴林左旗查干哈达伊斯营子(今查干哈达中学所在地)。为契丹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辽朝时期 1、辽太祖神册元年 (公元916年) 春,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自称皇帝,国号契丹,后改“大辽”,亦称“大蕃”、“上国”。建元“神册”,表示自己的国家是接受了上天神的册封,建都临潢(今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南北朝局面。 2、辽太祖神册三年 (公元918年) 以汉官礼部尚书康默记为“版筑使”,由韩延徽、贾去疑等人共同主持,营建草原上第一座皇都临潢府。其后在辽天显元年(公元926年)又展郛郭、建宫室,起开皇、安德、五銮三大殿,扩建天雄寺、新建断腕楼,至辽天显七年(公元932年),新建昭德、宣政殿,以及寺院和后妃住宅等,至辽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太宗得燕、云16州,正式定名皇都为上京临潢府。 3、辽太祖天赞年间 (公元922~925年) 契丹立国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巩固新生政权。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深远影响的改革,是契丹的创举。 4、辽太祖天显元年 (公元926年) 年初 耶律阿保机采用佐命功臣韩延徽建议,“分市里,以居汉人之降者”,扩大并完善头下州组织,在辽国推行部族奴隶制与中原封建制相结合的“头下制度”。“头下制度”显示出:(一)头下州为合法的地方奴隶制集团,直属王室或宗室贵族,奴隶及财产归于私有;(二)相对集中,采用奴隶制生产方式,保持着严密的奴隶制残余;(三)头下州主要成员、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奴隶,多为汉民(迁徙者或受降者),尤以燕、蓟汉民为多;(四)生产技术较高,是辽国主要经济支柱。 春 由述律后主持营建祖陵(今巴林左旗石房子),翌年“治祖陵毕”。 5、辽天显八年 (公元933年) 西域回鹘第一个使团到达辽国,其后使团不断到辽,交往逐渐扩大。宗教、文化、艺术乃至西域土副特产传之辽地,丰富了北方草原居民和契丹人的物质精神生活。 6、辽天显十二年 (公元937年) 上京开悟寺塔(今巴林左旗古城南塔子沟塔)峻工落成,八角七级密檐式砖筑,通高25米,须弥式座,朴素典雅。塔身每面嵌有赭色石质浮雕立佛、飞天、加陵频迦、菩萨、小塔等,雕刻粗犷有力,造型生动,是辽国早期塔构、雕刻艺术珍品。 7、辽会同元年 (公元938年) 十一月,太宗下诏,契丹国改国号为大辽,改元会同,改皇都为上京,府仍为临潢。 8、辽会同三年 (公元940年) 辽国从中原将唐代历法引入契丹后,即在上京临潢府南面朝官中设立了司天监,下有太史令、司历、挈壶正、五官正、丞、主薄、五官灵台郎、保章正、监候、司辰、刻漏博士、典钟、典鼓等,其规制与唐、宋相近。天文机构的进一步健全、完善,推动了辽国天文学的发展。 9、辽会同四年 (公元941年) 东丹国中台右平章事、太尉、太傅、东平郡开国公、东丹国左相、上柱国兼东京太傅耶律羽之卒,安葬于今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朝克图裂缝山之阳。1995年耶律羽之墓葬挖掘是近年国内考古重大新发现之一。 10、辽应历三年 (公元953年) 太祖述律后病殁,安葬于今巴林左旗哈达英格石房子村辽祖陵。 11、辽统和元年 (公元983年) 契丹北部的游牧腹地潢水(今西拉木伦河)、土河(今老哈河)流域部分地区开始了农耕,分布在上京的临潢府、定霸县(今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北),中京的恩州(今喀喇沁旗西桥乡)、松山州(今赤峰市松山区西南)。是研究游牧的契丹族发展农业的重要史料。 12、辽统和五年 (公元987年) 辽圣宗母承天太后肖绰率军南下,大破宋军,除在上京开龙寺做佛事月余,饭僧万人外,并在中京大定府所在地首建感圣寺(今宁城大明附近),以贺大捷。 13、辽统和二十二年 (公元1004年) 燕、云16州入契丹后,宋朝把“收复失地”作为基本国策,但屡次对北用兵均遭失败。是年,辽圣宗及其母肖太后,转守为攻,率军南进,大军进逼"澶渊"(今河南濮阳),兵临城下,宋、辽之间签订了"澶渊之盟"。宋朝每年向辽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作为辽军北撤的条件,结束了两国间长期对峙的战争状态,使中国北部边境出现长达100余年的安定局面,“四方无事,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子孙共守”,“传之无穷”,在中国古代史上堪称佳话。 14、辽统和二十五年 (公元1007年) 辽国最大的陪都、中后期首都中京大定府在七金山下落成。这是一座规模宏伟壮观、建筑布局严谨、城市设施齐全、人文内涵丰富的大都市。在辽国中后期契丹民族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 15、辽统和二十七年 (公元1009年) 辽圣宗母萧太后卒。 16、辽景福二年 (公元1032年) 辽在庆云山下营建庆陵(今巴林右旗索布日嘎苏木北),同年建庆州于庆陵南为奉陵邑。分别葬圣宗、兴宗、道宗及其皇后。庆陵分东、西、中三个陵区,规模宏伟,构筑华丽,陵中保存的汉文、契丹文哀册及大量壁画,是契丹人留给后代的珍贵文化遗产。 17、辽重熙十三年 (公元1044年) 十一月 北宋监察御史、龙图阁学士包拯(俗称包公、包青天)奉命出使契丹,贺辽正旦节。 18、辽重熙十八年 (公元1049年) 位于庆州城内的释迦如来舍利塔峻工落成,八角七级、楼阁式砖木混合建筑,塔高73.27米。全塔造型玲珑优美,外观挺拔秀丽,时为漠北草原一大人文景观,也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优秀的艺术杰作。

  19、辽重熙二十三年 (公元1054年) 八月二十八日 北宋著名文学家、翰林学士、吏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纂欧阳修出使契丹,贺辽道宗即位,先后到达中京、上京。期间作《虏中诗》若干,其中《奉使契丹道中五言长韵》、《边户》等最有文学史料价值。《边户》云:“家事为边户,年年常备胡;儿童习鞍马,妇女能弯弓……自从澶州盟,南北结欢娱。” 20、辽咸雍八年 (公元1072年) 秋 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苏颂出使辽国。苏颂考证了历代盟誓、聘使、礼币、仪式等制度,写成了有关外交方面的专著《鲁卫信录》。使辽后除有《行程录》传世外,还有《使辽诗》(或《北语诗》),是研究辽地历史的珍贵资料。其中《过土河》、《契丹帐》、《游中京镇国寺》、《牛山道中》广为传颂。《契丹帐》诗:"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生动描绘了辽地风光和契丹人豪放的游牧生活。 21、辽大康元年 (公元1075年) 北宋著名科学家、史学家、考据家沈括(存中),以“回谢国信使”出使辽国。他由河北白沟河(今拒马河)出发,经古北口、富峪馆(今宁城县甸子乡)、到辽中京、松山州(今松山区城子乡),过潢水(今西拉木伦河),直达单于庭(道宗行在兔儿山,今巴林左旗乌兰坝一带)。这是一次使命庄重的出使,直接目的是为代北蔚、云、应三州(今山西境内)重划地界。回国后撰写了著名的《熙宁使虏图抄》(《永乐大典》卷10877),凡辽国山川之夷险远近,卑高纵横之殊,道途之陟降,纡曲南北之变,乃至风俗、车服、名秩、政刑、兵民、货食、都吧、音译(语言)觇察变故之详,集上之外另为图抄二卷,转相补发,以备行人,以周知天下。《图抄》记述详备,考证精确,史料价值极高,是研究宋、辽关系、辽朝历史地理的珍贵史料。 22、辽大安元年 (公元1085年) 权臣耶律乙辛与宰相张孝杰,预谋演出了一场辽国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年轻贤惠、多才多艺的懿德皇后,被诬告与宫中乐人赵惟一私通,道宗恼羞成怒,赐皇后自缢,皇子被害,一批敢于直谏陈事的忠臣遭贬、流放,受诛迁连,一时?quot;宫廷内外,朝野上下,鸦雀无声,震惊辽廷"。著名学者、观书殿学士王鼎,秉笔直书,在其《焚椒录》中作了如实的记述和公正的评论。道宗感悟,处死乙辛。至天祚(皇孙)时期,彻底为乙辛所诬者平反昭雪,并以国礼改葬追谥宣懿皇后。 23、辽大安四年 (公元1088年)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使辽。回国后除著有《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这份重要的外交文件外,还根据沿途所见辽地风光,作《虏帐诗》28首,其中《出山》描绘辽地奚和契丹人的生活情景:“燕强不过古北阙,连山渐少多平田;奚人自作草屋住,契丹骈车依水泉。” 24、辽寿昌四年 (公元1098年) 中京大定府感圣寺塔(今宁城县大明塔)峻工落成。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筑,塔高80.22米,是辽代最高大的建筑,为今国内第二高塔。全塔建造端庄、凝重,浮雕刀法简洁有力,线条流畅自如,神态优美逼真。塔身内自上而下,安置网状木拉筋,并有垂直柏木枋和横梁,塔体以抗高压的沟纹砌筑,白灰浆砌,磨砖对缝,工艺精湛,具有极好的抗震性能,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科学、艺术价值。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约70——20万年前,已具备了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四肢),但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特点(头部)。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使用打制石器(被称 为“旧石器”)。食物来源于打猎和采集,住山洞,会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3、山顶洞人:约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已经掌握磨制、钻孔技术,能人工取火,缝制兽皮衣服。
  二、 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1、河姆渡遗址: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长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耒、耜,从事原始农业生产,种水稻,饲养水牛,定居(干栏式建筑)。
  2、半坡遗址: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村(代表北方黄河流域),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麻、蔬菜,纺麻织布,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
  3、大汶口遗址,有随葬物,出现贫富分化。
  三、 远古的传说
  1、黄河流域两大部落: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黄帝打败炎帝,结成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它是汉族的前身,所以中华民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
  2、禅让制: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先后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有尧、舜、禹。
  3、大禹治水:用疏导的方法。
  四、 夏朝和商朝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奴隶制)。禹的儿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最后一个夏王是桀(暴君)。
  2、商: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成汤在鸣条打败桀,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河南安阳)。商东到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到长江流域,北达辽河。最后一个王商纣(暴君)。
  五、 西周的兴亡
  1、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建都于镐京(西安)。
  2、分封制: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统治者叫国君,或诸侯),叫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的统治。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财物,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
  3、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六、春秋争霸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都城到洛邑,即洛阳)——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齐桓公首霸的原因:①管仲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齐桓公称霸的标志:葵丘会盟。
  4、晋楚争霸: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败,晋文公成为霸主。 楚庄王(一鸣惊人、问鼎中原)
  5、吴越争霸:吴王阖闾任用孙武打败楚,成为霸主。吴王夫差打败越王勾践。
  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七、战国争雄
  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韩赵魏由晋分裂而成。
  2、战国时著名战役:围魏救赵(齐国孙膑)、长平之战(秦将白起)
  3、合纵与连横: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以苏秦为代表,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以张仪为代表。
  八、商鞅变法:
  1、背景:①战国时生产力发展,标志为铁器普遍使用和牛耕推广。②秦国相对落后。③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2、变法: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有:①改革土地制度。②重农抑商。③奖励军功。④迁都咸阳,推行县制。⑤严明法令。
  3、性质:商鞅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影响:①废除了旧制度,建立了新制度,秦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秦国战斗力提高。③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4、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
  九、秦朝的统一:
  1、“秦王扫六合”(统一全国)的原因:①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②秦王赢政制定了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
  2、秦统一全国:公元前221年,都咸阳。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皇帝制度的建立:内容:①确立皇帝的称号,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③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建立起来。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统一货币(秦国圆形方孔“半两”铜钱)。②统一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③统一文字(小篆,后来是隶书)。
  十、秦末农民起义
  1、原因:秦的暴政。表现在:①“焚书坑儒”(这是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②残酷地剥削。③严酷的刑罚。④秦二世更加昏庸残暴。
  2、开始: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曾攻到咸阳附近的戏。
  3、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破釜沉舟)。
  4、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刘邦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降,秦朝灭亡。
  十一、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都长安(西安)。汉武帝(刘彻)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汉武帝的文治武功:①思想方面:尊儒术兴太学。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政治方面: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③经济方面: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④军事方面:北方打败匈奴,设置“河西四郡”,管辖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南方控制海南岛和“西南夷”。
  十二、张骞通西域
  1、 西域的范围: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区。
  2、 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8年,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公元前119年,目的是联络乌孙国。意义: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3、 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十三、两汉时期的外交
  1、“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另有“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铁器制造技术传到朝鲜,在平壤出土有汉朝蜀郡制造的漆器。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赠给日本倭奴国使者“汉委奴国王” 金印。
  3、汉与欧洲的往来: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罗马帝国),到达波斯湾。公元166年,大秦人从海路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十四、三国鼎立
  1、 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之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2、 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操,之后,三分天下局面实际形成。
  3、 三国鼎立:①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②221年,刘备建汉(蜀汉或蜀),都成都。③229年,孙权建吴,都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十五、南方的初步开发
  1、 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工具、技术和种子。
  2、 吴国的经济: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是织造麻布(越布),青瓷,三大造船中心(侯官、临海、番禺)。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今台湾)。
  3、 诸葛亮治蜀:堰官,锦官,平定南中地区(四川南部、云南和贵州一带)。
  4、 西晋都洛阳,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都建康(南京)。江南经济发展原因:①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②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③社会相对安定。④自然条件优越。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
  十六、北魏孝文帝改革
  1、 少数民族内迁:东汉末年起,匈奴、鲜卑、氐、羯、羌内迁到黄河流域。
  2、 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民族融合趋势增强。②鲜卑贵族用落后方式统治人民。③北魏政权面临危机。
  内容:①借鉴汉族政治经济制度。②迁都洛阳。③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改用汉姓、改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学说汉语、推行汉族教育制度)。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十七、青铜工艺
  1、 青铜:是以铜为主要成分(铜、锡、铅)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青铜时代:是指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铁器时代。
  2、 主要青铜器:①司母戊大方鼎: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商朝后期铸造,特点是雄伟端庄,气势凛然,代表商朝残品的典型风格。②四羊方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③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立人、青铜人头像和青铜树: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十八、卓越的工程包括:
  1、 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修建,位于成都附近岷江上。特点: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影响: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 郑国渠:战国后期秦国建于咸阳附近,由郑国主持修建,灌溉了关中平原。
  3、 秦长城:秦朝为防御匈奴,在秦、赵、燕三国北方防御工程基础上修筑而成,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
  4、 灵渠。秦朝修建,联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十九、科技成果
  1、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世界最早),用麻造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产量增加,成本降低,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意义: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2、 数学:①《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初期,书中关于负数的概念、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以及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②“圆周率”:南朝时,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比欧洲早1100年。
  3、 医学:①“医圣”张仲景,东汉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②华佗,东汉人,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麻沸散),编制了五禽戏。
  4、 农学:贾思勰,北魏时期,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
  5、 地理学:郦道元,北魏时期,著有《水经注》。
  二十、汉字的演变
  1、 文字的起源: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可能就是原始的文字。
  2、 甲骨文:商朝时人们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是由它发展而来。意义: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情况,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文字材料。
  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3、 金文:商朝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铭文和钟鼎文。为后人研究商周历史留下了宝贵资料。
  4、 小篆和隶书: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流行于秦。后发展为隶书,汉时广泛使用。
  5、 草书、楷书和行书:出现于汉朝后期,三国两晋时趋向成熟。
  二十一、学术思想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①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②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扩大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编订了《诗》、《书》、《春秋》作教材,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因材施教。③孔子的言行记录在《论语》里。
  2、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①原因:战国时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众多的学派,历史上称为“诸子百家”。②最重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还有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和农家。③代表人物:儒家:孟轲(邹国,《孟子》)、荀况(赵国,《荀子》)。道家:庄周(宋国,《庄子》)。墨家:墨翟(鲁国,《墨子》)。法家:韩非(韩国,《韩非子》)。兵家:孙膑(齐国,《孙膑兵法》)。
  二十二、文学、史学与宗教
  1、 诗歌:屈原,战国时楚国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作品《离骚》、《天问》。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
  2、 史学:司马迁,西汉汉武帝时期,我国古代伟大史学家,著有《史记》,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30篇,分为“本纪”、“世家”、“列传”等,它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对后来史书的编写有深远影响。
  3、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经西域传入我国内地。对我国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正式创立,尊老子为教主。
  二十三、艺术
  1、 战国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制作于战国时期,说明当时我国音乐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2、 秦始皇陵兵马俑:在秦汉时期的美术中,雕塑的成就最为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
  3、 王羲之:“书圣”王羲之,东晋,作品《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 顾恺之:东晋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把重点用记号笔画好,并且折叠这样就会方便一些

身为初一学生,我告诉你。。。。其实没啥,把大致事情串下来就行!没必要积极那么多,初一历史也就那么回事!

复习第一单元要把年代背下来;第二单元也要背年份,其中第9课要把商鞅变法背下来,第11课要把每个代表人物和主张的内容,还有第10课要把屈原写的离骚的有关资料背下来。

别扯了...- -!初中学的那点儿东西都是基础,没有重点难点..更何况是历史,你好好背背书,乖,小朋友!如果真有重点难点的话,也都是老师给划的..


高中必备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七国之乱 1、原因:①历史原因:汉高祖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 (郡国并行,上次青岛市摸底考试有一个郡国并行的看图题) ②直接原因:面对诸侯国尾大不掉之势,贾谊、晁错等人上书,主张消减封国 2、过程: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

请问何为“第一历史”,何为“第二历史”?
易中天说在史学界里面有所谓的“第一历史”--即真实发生的历史,和“第二历史”--即史书上面记载的历史。其中“第一历史”是无法直接掌握的,所有的历史研究都是基于“第二历史”的研究。

高二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
(4)产生的途径: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4、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原因)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5.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

高二历史选修一的重要知识点
高二历史选修一的重要知识点1 一、秦汉 文化 的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气势恢弘。 二、科技: ①天文:汉武帝时,“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开始以正月为首;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作...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里定义了第一历史和第二历史,具体是什么?谢谢。_百度...
第一历史是真实的无法还原的历史.第二历史是人们从历史文献记载以及一些历史古籍,文物而了解的历史,第二历史只可能接近第一历史,但是不可能完全代表第一历史.我们现在学习的历史全部是第二历史.当然这些都是听易老师说的,呵呵

初一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归纳总结
1、名词五点法 即用五个要点概括名词 即: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内容;⑤评价或意义。此法适合于人物、事件、着作等类别的名词。 如:《孙子兵法》可这样概括:①春秋时期;②吴国;③军事家孙武所著;④总结了前人及自己作战经验写成《孙子兵法》;⑤世界闻名的古代兵书。 2、数学代表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

什么是第一历史?要详细答案。
第一历史就是历史上发生的真实的事,第二历史是别人的记述或转述,可能和原来第一历史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举个例子吧,就像项羽当时干了一件事,实际上他是这样干的,而别人却转述和记述成了另一个样,并且流传下来了,那么我们永远不知道第一考历史是怎样了,只知道第二历史。(除非时光转换器能被...

历史第一课ppt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最高统治者...

中国历史上的 第一部 史书 是哪部??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最早书名为《书》,约成书于前五世纪,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考证为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

历史参照系第一章
第一章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人口流动现象做了总体的概述,特别总结了人口流动发生的经济原因,以及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些经济、社会和人口特征。第二章通过对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口迁移历史的回顾,为讨论当前人口流动的方式与途径提供了一个历史参照系。第三章从描述现代化的特征出发,试图把人口流动这个现象置于中国...

原阳县15283691031: 初一历史知识点 -
油供艾达:[答案] 初一历史知识点小结 真诚为您服务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2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家.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

原阳县15283691031: 初一历史 -
油供艾达: 31.(1):北筑长城;反击匈奴(2)促进西汉与匈奴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我也是初一的,做过.望采纳,谢谢.】

原阳县15283691031: 求一些初一上册历史题一定要初一上册的 -
油供艾达:[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检测一下吧! 祝大家好运!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第I卷(选择题 40分) 一、选...

原阳县15283691031: 初一历史上册选择题100题...最好附加答案 -
油供艾达:[答案] 1、推翻秦朝统治的决定性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2、汉武帝的“罢黜百家”... 初一级历史复习题纲(选择题) 初一级历史复习题纲(选择题) 初一级历史复习题纲(选择题) 初一级历史复习题纲(...

原阳县15283691031: 初一历史 -
油供艾达: 1.元谋人是在云南发现的,也不是类人猿,是早期猿人.2.北京人不可能人工取火,只能说能够保存火种,使用火和管理火了,原始社会在古人阶段以后,即山顶洞人氏族社会时期以后的,以公社形式的出现为界.3.山顶洞人距今一万八千年,而且可能已经会人工取火.4.黄河流域是半坡,长江流域是河姆渡.两个换了一下,另外早期文字出雏形,还会纺线和织布也是半坡的,半坡是石铲骨铲.半坡人挖井好像没有.耒耜是河姆渡的.栏式房子同居住也不对,河姆渡时期是新石期时代,是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才同居住5."人文初祖"是黄帝,禅让制度尧舜禹.第一夏朝启建立,现在以大禹为建立者. 半坡人挖井好像没有,如有你问你老师,在哪本书上有.然后告诉我好吗?

原阳县15283691031: 关于历史,初一的 -
油供艾达:没分别人不会这么辛苦帮你做这么多的,我是正好顺便回忆下历史,顺便帮下你 鸦片 虎门 虎门销烟 国际禁烟日 1840年6月~1860年10月 葛云飞 王锡朋 郑国鸿 关天培 林则徐 危害清...

原阳县15283691031: 初一历史复习 -
油供艾达:是人教版的吗?不是请写问题补充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石器时代) 一、人类的起源 1、 地球上出现人类的时间大约在300万年前. 2、 19世纪初...

原阳县15283691031: 初一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
油供艾达: 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

原阳县15283691031: 初一历史,怎么写😊? -
油供艾达: 1:顺治,达赖五世,达赖喇叭2:班禅额尔德尼3:维吾尔族,伊斯兰教4:白山派,大小和卓,乾隆5:伊利将军,巴尔喀什湖6:沙皇俄国,渥巴锡1—4:BBBD

原阳县15283691031: 初一历史...... -
油供艾达: 封建制度,国家体制,医学,农业,商业,手工业,瓷器O(∩_∩)O,互相帮助,祝共同进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