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言文中关于“于”这个字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高中)

作者&投稿:蓍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语文文言文要掌握哪些?~

其实,高中课本中的文言文是帮助你积累文言文知识的。像一些实词,虚词的意思 ,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这个是让你以后做课外文言文的题,更加的有经验。而你做题也应该会发现,那种描述人物事迹的文言文最多,所以,课外的就倾向于这种的。至于课内的,我觉得你只要掌握一些名篇就行了,还有,要重视课后的注释,记住。还有我建议你,有《古代汉语词典》,这个,在你做课外文言文时,遇到不会的就查一查,并且要刻意去记。

注意到最后一个选择题没,让你判断以下说法哪个是错误的,那就是,其中三个都是正确的,根据这几项就可以大致判断文章大意,然后再去读课文,词语一般考动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技巧就是,如果这个词按照现汉语理解翻译的,那一定是错的。比如妻子,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没关系,但是如果他翻译成男人的配偶,那么他一定是错的(正解是妻子和儿子)另外文言文中会有很多把名词用作动词的地方,例如军,就是驻军,而不是名词。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关键词,就是动词,连词。就这些了,祝你好运!!

摘自网络

⑴对,对于。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③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⑵在。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②乃设九宾礼于庭。③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⑶与,跟,同。例:①幻者而同于真邪?真者而同于幻邪?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③燕王欲结于君。④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⑷到。例: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⑸从,自。例:①子墨子闻之,起于鲁。②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⑹在......方面。例: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⑺比。例: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②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③青,取之于蓝,而青而蓝。(本义项是指后一个“于”。)
⑻被。例:①君幸于赵王。②受制于人。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⑼受。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前一个“于”。)
⑽向。例:①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后一个“于”。)②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11)给。例: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
「于是」
⑴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⑶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⑷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⑸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
⑹从此。例: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于路」沿路。例: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日却在这里撞见。
「于是乎」于是。例: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于用文言文
3. 文言文中于的用法有哪些 因语境不同,“于”这个词往往有多种含义。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可译为“在”“到”“从”等。例如: (1)能谤讥...

文言文于的解释
3. 文言文中 于 的意思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

“于”字在文言文中有几种意思?
◎ 于 yú 〈动〉(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2) 往;去 [go]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3) 取 [take]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4) 如;好像...

文言文于有哪些意思
1. 文言文中于有哪些意思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文言文中于的含义和用法
于 yú 〈动〉(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往;去 [go]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取 [take]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如;好像 [look]《易》曰:“介于石,...

于字的文言文用法
4、汉武帝于子下令发兵,消灭了匈奴的侵略,维护了边疆安全。5、唐玄宗于子召开“开元盛会”,各路文人墨客的到来,使得唐代文化较为繁荣。6、诸葛亮于子提出了“草船借箭”的计策,化解了战争的危机,为三国时期的巨变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古代文言文中,使用“于子”来表示时间的开端是一种常见的...

“于”字在文言文中有几种意思?
◎ 于 yú〈动〉(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2) 往;去 [go]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3) 取 [take]昼尔于...

初中文言文中带“于”字的所有句子
例: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三)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 ...

文言文虚词于
4. 文言文虚词“于”和“焉”的用法有哪些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就在朝廷上设了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

有关“于”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你要的答案在文中,请找相应的解释。第1个是“在”,第2、3个是“被”。【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

伊春市15127666243: 在文言文中关于“于”这个字有哪些知识点需要掌握?(高中)在线等答案,谢谢 -
家砖平消:[答案] 摘自网络于⑴对,对于.例:①贫者语于富者曰.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③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⑵在.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②乃设九宾礼于庭.③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

伊春市15127666243: 文言文中, 于 的主要意思有哪些? -
家砖平消: 因 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

伊春市15127666243: 古文一词多义初中文言文中“于”这个字的多种解释有哪些? -
家砖平消:[答案] 一、介词“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⑵引进行为动作的起始处所或来源.“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

伊春市15127666243: 速求“于”字在文言文里的用法 -
家砖平消: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

伊春市15127666243: 带“于“字的文言文” -
家砖平消: 于①<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泓.”《出师表》:“受任~败军之际.”②<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

伊春市15127666243: 文言文中于的用法有哪些? -
家砖平消: 因语境不同,“于”这个词往往有多种含义. 一、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一)、在文言里,“于”经常与名词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一种状语后置的特殊句式.这也是|“于”作为介词的常见用法. 1、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

伊春市15127666243: 文言文中含知的句子 -
家砖平消: 知 zhī1. 晓得,了解. 例:《孟子 梁惠王上》:「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认识;辨别. 例:汉刘向《列女传 阿谷处女》:「五音不知,安能调琴?」3. 闻,听到.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

伊春市15127666243: 在古文中“于”是什么意思 -
家砖平消:

伊春市15127666243: 在文言文中,“知”字的用法 -
家砖平消: 知 〈动词〉 (1) 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知,识也.——《玉篇》 知汝远来应有意.——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史记·留侯世家》 不知何氏女.——《后汉书·列...

伊春市15127666243: 知字在古文中的意思 -
家砖平消:[答案] ①知道.《论语-为政》:之为~之,为不~,也.”王充《论衡-知实》:“不学自~,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未之有也:没有这样的事.)【又】知觉,感觉.范缜《神灭论》:“手等有痛痒之~.”②见解,知识.《商君法-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