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规定的拜师礼“束脩”,是否是我们认知中的腊肉?

作者&投稿:孟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束脩是先秦时期早就有的一种相互馈赠礼物的方式,《礼记·少仪》有云:“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而郑玄又注:“束脩,十脡脯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孔子规定的拜师礼“束脩”是否是我们认知中的腊肉?
《论语·述而》有云:“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而所谓的“束脩”就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对于束脩,历朝历代的解释都各有所不同,但你可以将它理解为“十条腊肉”。不过,都说古人吃肉不易,当时的人们真的能够拿出十条腊肉来当做拜师礼吗?

对于这个疑问,南宋大儒朱熹是这样认为的,束脩便是十条腊肉,他还说道:“束脩其至薄者。”意思就是学生带着“十条腊肉”去拜师,实在是太便宜了,这样的束脩已经是属于“薄礼”了。(南宋朱熹撰《论语集注》注:“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曰:“修,脯也。十脡为束。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修其至薄者。)而“脯”也在《说文解字》中被意为:“脯,干肉也。”
至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腊肉,它也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周易·噬嗑》有云:“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此外,根据史书典籍的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东汉末年军阀张鲁兵败南下,途经汉中时,汉中的百姓就曾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不仅如此,宋人陈元靓所撰的《岁时广记》还详细记载了腊肉的具体做法:“腊日以豕肉,先糟熟,挂灶侧至寒食取食之。”

因此,综上所述,孔子规定的拜师礼“束脩”应当可以理解为我们认知中的腊肉了。虽说先秦时期,就有“肉食者鄙”的说法,但孔子并非一定要十条腊肉才肯收他人为弟子,其实只要来拜师的弟子是诚心的,他没有理由拒绝,所以不要将孔子的本意给本末倒置了。
最后,照例再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腊肉的诗词,南宋·王迈《腊肉》:霜蹄削玉慰馋涎,却退腥劳不敢前。水饮一盂成软饱,邻翁当午息庖烟。


古人拜师送哪六样礼
2、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3、红豆则含有“鸿运高照”之意;4、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5、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6、干瘦肉条用来表达弟子心意。束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修之礼并同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

求古代拜师礼仪的详细步骤,越细越好
古人认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课。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然后,“衣冠整齐”地排着队到学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后,才能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2、行拜师礼 步入学堂后,先要举行拜师礼。学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

古代开学拜师礼手势
其中“束脩”二字,有人解释为十条干肉。据《礼记·少仪》记载:“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郑玄注:“束脩,十脡脯也。”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论语·述而》中已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净手净心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净手”...

中国传统拜师礼是怎样的?
古代谢师礼一般指拜师礼,是一种传统的拜师礼仪,一般由徒弟师傅二人完成。也有一些由新入门弟子与已入门弟子,师母等人一起参加。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父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

古人拜师有哪些讲究?叩首、盥洗一个不少
在行完叩首礼之后,古代的拜师礼之中,学生还需要赠礼,以表心意。束脩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孔夫子就曾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意思为弟子拿着肉作为见面礼来拜见师父,自己也一定会传授知识的,后来就逐渐演变为六礼束脩,即行拜师礼时弟子赠与师父的六种礼物。六礼束脩分别是——芹菜(寓意...

求学之路任重而道远,古人开学第一天如何过?
在整个“束脩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表现了学生尊师重道的优良品德,也表现了老师尊重认可学生的品格,老师的回礼表示在师徒关系中,老师并不是完全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互相尊敬,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以礼相待的优良传统。 开笔礼 “拜师礼”是整个开学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最为隆重和盛大的部分还是接下里的“开笔...

中国传统拜师礼是怎样的?
尽管拜师无专门礼仪,但孔子曾说“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表明师徒关系的建立较为朴素,仅需心意相承和简单的礼物,如束修。汉代以后,国家设学,博士员生弟子从师,可能仍然遵循此法,或由国家分配,不另设拜师之礼。直到《通典》提及拜师礼,这种礼仪才逐渐受到重视,并确立了正式的拜师礼...

拜师的礼节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第三,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

古代拜师的时候挂谁的像
:一、弟子向老师赠送六礼束修 古时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心苦,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干瘦肉条以表达弟子心意。二、行跪拜,双手献茶之礼。三、老师回赠礼品。可参照一古代学堂的拜师礼仪一、拜学堂师(此...

古代谢师礼的由来,
中国人尊师重道,是久远的传统,周代已有释奠尊师之礼。后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这就是谢师礼的开始由来。古代人对于老师很是尊敬,有“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说法。如今一般通过“拜先师、三拜尊师、敬谢师茶、行‘释菜礼’”等形式,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恩...

海淀区18985075873: 束脩怎么读 -
独孤柴康斯: shù xiū 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修”.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修之礼并同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修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海淀区18985075873: 束修之礼”指的是什么? -
独孤柴康斯: 是束脩、 束脩是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学费即是“束修数条”,束脩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并同国家...

海淀区18985075873: 说说古代开学有什么讲究和礼仪?孔子时期?孔子之后? -
独孤柴康斯: 后世的学子,继承了孔子时的一个传统:给老师送“束脩”---就是一捆肉干. 弟子初来,送给孔子一捆肉干,作为见面礼. 后来老师的工资也就叫做“束脩”了. 蒙童初入私塾、童生县考、秀才乡试、举人会试,叩拜孔子是必须的一个礼节仪式.

海淀区18985075873: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注释说的是,这我知道,不用答,不知道的是这句话到底是说:①孔子注重礼法,认为拜师必须要送上十条... -
独孤柴康斯:[答案] 束脩是古人初次拜见别人时常用的礼物,学生登门拜师,看来当时的见面礼就是束脩.不知道古代一条干肉有多少重,姑且算一斤湿肉吧,晒干了也就细细的一条,那么一束就是十斤.据说孔子有过三千学生,算起来他光第一次的见面礼...

海淀区18985075873: 孔子收的学费是什么? -
独孤柴康斯: 《礼记·少仪》说:“其以乘酒壶、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这里的“乘壶酒”是“四壶酒”;“束脩”则是十条绑在一起的干肉,古代诸侯大夫拿这些东西互相赠送,学生入学时也向老师进献这种礼物.孔子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什么意思呢?“只要人家能送我十条肉干儿做见面礼,我不会拒绝收留他做学生的.”朱熹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说:“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其至薄者.”原来,几条肉干儿算不得什么值钱的东西,而是“至薄者”,带一点儿这个,有聊胜于无吧.看来,泗洙书院的门槛并不高,学费近乎象征性的,简直就是一所平民学校.

海淀区18985075873: 束脩的介绍 -
独孤柴康斯: 束脩,古代汉族民间上下、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一种礼抄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脩”2113.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5261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脩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如: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礼记·少仪》4102.受新生之束脩,频为改换.——张鷟《监尹勤奏学生多1653无经业举送至省落第并请退还本邑以激励庶望生徒进益》(《全唐文》卷一七三).

海淀区18985075873: “束脩”投师的礼俗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
独孤柴康斯: “束脩”投师的礼俗春秋时期开始的. 束脩,古代汉族民间上下、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一种礼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脩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如: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礼记·少仪》.受新生之束脩,频为改换.——张鷟《监尹勤奏学生多无经业举送至省落第并请退还本邑以激励庶望生徒进益》(《全唐文》卷一七三).

海淀区18985075873: 束脩怎么读音是什么 -
独孤柴康斯: 束脩 [shù xiū]基本释义 送给教师的报酬(脩:古时称干肉)百科释义 束脩,古代汉族民间上下、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一种礼物.古代学生与教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脩”.早在孔子的时候已经实行.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脩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脩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如: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或献人.——《礼记·少仪》.受新生之束脩,频为改换.——张鷟《监尹勤奏学生多无经业举送至省落第并请退还本邑以激励庶望生徒进益》(《全唐文》卷一七三).

海淀区18985075873: 束修钱是什么? -
独孤柴康斯: 束修是古代学生与教师初次见面时为表示敬意所奉赠的礼物.早在孔子的时候就已经实行.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修之礼并同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

海淀区18985075873: Q﹕古代学生拜师要送礼吗﹖ -
独孤柴康斯: 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父”、“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父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一般拜师礼仪分成四个程序. 第一,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 第二,行拜师礼.一般是师父、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跪献红包和投师帖子. 第三,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在第二阶段就需要送礼.论语中有记载,孔子收徒是要收礼的,那时候叫做“束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