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舞历史溯源

作者&投稿:孟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铜鼓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600多年前,起源于云南楚雄的出土铜鼓,据推测是由铜釜演变而来,最初的用途可能是炊具或礼器。明代文献《蜀中铜鼓舞风俗记》记载,婚丧、年节时,铜鼓舞蹈是当地的习俗之一。铜鼓舞与祭祀或巫术紧密相关,如宋代史书提到,人们用击铜鼓和铜沙锣来祭祀神灵,或者在疾病困扰时通过舞蹈和击鼓来祈福驱病。


在中国西南的彝族、苗族、壮族、瑶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铜鼓舞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民间舞蹈,以铜鼓击打为独特标志。例如苗族铜鼓舞,一人击鼓领舞,鼓点节奏有序,带动众人围绕舞蹈,形成独特的舞蹈场景。在云南东部的彝族地区,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有名为“妻丽”的铜鼓舞,以铜鼓伴奏而跳,是当地人民喜爱的传统艺术形式。


铜鼓早期不仅是生活用品,还是权力和信息传递的象征。在古代,人们会在重要的节日或礼仪场合,如婚丧,通过击鼓舞蹈来庆祝或哀悼。《唐书》和《蜀中风俗记》都记载了这类活动。即使在疾病困扰时,铜鼓也扮演了治疗和安慰的角色。新中国成立后,铜鼓舞更多地作为群众自娱的舞蹈在年节庆典中出现,成为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


扩展资料

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




苗鼓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
苗鼓舞是湘西苗族少数民族的舞蹈。苗鼓介绍:湘西的苗鼓有庆年、庆神两种,随着苗族人民审美情趣和鼓乐承传的变化,一般在农历四月八、每年春节前后、赶秋、椎牛、丰收喜庆、婚嫁、迎宾客等重大活动里,他们都以鼓乐相迎,以鼓乐作为抒发自己情感的特殊方式。缘由:苗鼓溯源,笔者赞同苗族学者石启贵的观点,...

腰鼓的起源与发展
腰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还得从鼓说起。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如果说《尚书·益稷》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了原始社会人们敲打着石器,模仿兽类的形象跳图腾之舞的话,那么《易·系辞》中“鼓之舞之以尽神”则说明鼓的出现,使舞蹈得到飞跃,成为农耕...

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意义
民族价值:苗鼓是湘西苗族的圣物,自古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包含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保护苗族鼓舞这一艺术形式,对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培养苗族人民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精神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艺术价值:历史上,苗族鼓舞产生于苗族的祭祀活动中,常与傩歌、傩戏交替表演或...

安塞腰鼓简介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

安塞腰鼓的资料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塞腰鼓的形式与发展,和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及民情习俗是分不开的。安塞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北部,地域辽阔,沟壑纵横,延河在境内蜿蜒流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

推鼓舞是什么?
1、 历史溯源 云南楚雄出土的铜鼓,距今已有2600多年。铜鼓可能由铜釜演化而来,原为炊具或礼器。明代《蜀中风俗记》中载,婚丧与年节时,当地都要"击铜鼓歌舞"。同时,铜鼓舞与祭祀或巫术(驱病祈福)活动也紧密相关,如宋代史籍上说:"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病不知医,尚跳鬼,数人为群,...

苗族的最大特点
舞蹈特点:苗族舞蹈,就是指苗族地区拥有和传承着中国历史文化的遗产。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体现着苗族“鼓舞”历史的悠久。歌曲的特点:苗族人民能歌善舞。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

安塞腰鼓的图片或资料
【历史发展】 安塞腰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还得从鼓说起。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如果说《尚书.益稷》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记述了原始社会人们敲打着石器,模仿兽类的形象跳图腾之舞的话,那么《易.系辞》中“鼓之舞之以尽神”则说明鼓的出现,使舞蹈得到飞跃,成为农耕...

有谁知道潮阳英歌舞的由来么?
寻根溯源 潮阳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在延续中有一定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为英歌舞,成为潮阳地区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艺术。潮阳英歌以豪放、遒劲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汉族男子汉典型舞蹈"。关于潮阳英歌的渊源,学者专家早已作了许多探究,虽至今未有...

巫舞的溯源
他们直接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指导国王的行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周官·司巫》载“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屈原的《九歌》,也是巫觋祀神的歌舞。王逸的《梦辞章句》说:“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出见俗人祭祀之礼、...

望城县13560025539: 从历史上看,铜鼓是由什么演化而来的 尔雅答案 -
柳琼大山: 铜鼓可能由铜釜演化而来,原为炊具或礼器.明代《蜀中铜鼓舞风俗记》中载,婚丧与年节时,当地都要“击铜鼓歌舞”.同时,铜鼓舞与祭祀或巫术(驱病祈福)活动也紧密相关,如宋代史籍上说:“击铜鼓、铜沙锣以祀神”;“病不知医,尚跳鬼,数人为群,击鼓鸣钲,跳舞呼号”.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RTFQbTZ-dMzkH1jvnn3T-By1skB-K2OFufKu7guJb0FDb9lhR4k9L1kXn3gQ3qDKBjPaGu3rM_jrh87dvKlra#2

望城县13560025539: 铜鼓舞的文化特征是什么 -
柳琼大山: 铜鼓舞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遗产.古代文献中有关铜鼓的记载关于铜鼓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我国南朝刘宋时代成书的《后汉书·马援传》,其中有一段写道:马援"好骑,善别明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

望城县13560025539: 壮族铜鼓的传说与风俗 -
柳琼大山: 铜鼓作为乐器,和舞蹈是难以分开的,自有铜鼓时就有了铜鼓舞.乐舞是古时人们祭祀仪式的主要内容.壮族先民每逢祭祀仪式,就跳铜鼓舞.在广西左江花山崖壁画上,就绘有壮族先民跳铜鼓舞敬神的祭...

望城县13560025539: 铜鼓舞是哪个民族的体育活动
柳琼大山: 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

望城县13560025539: 我国的铜鼓之乡,已有多年的历史,现在却被遗忘了 -
柳琼大山: 东兰铜鼓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保留铜鼓文化的“活化石”.目前,该县民间传承使用的铜鼓达612面,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铜鼓类型以麻江型最多,占世界传世铜鼓总量的四分之一.同时,还发展出以东兰为主要传承地的“壮族铜鼓习...

望城县13560025539: 荔波主要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哪些? -
柳琼大山: 荔波主要的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多彩. 荔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由布依、水、瑶、苗、壮、侗、汉等18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其中,民族风情以布依族、水族、苗族、瑶族最具特色. 布依族是荔波县的主体民...

望城县13560025539: 龙脊梯田为什么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柳琼大山: 龙脊梯田 1、开发时间长: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 2、自然景观和自然环境保护得好,溪流青山、角楼山寨,古朴清雅,画意十足 3、壮、瑶民族文化:龙脊铜鼓舞,师公舞,打扁担等

望城县1356002553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族风情简介】    苗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不仅拥有风格独特的吊脚楼,还有浓郁丰润民族风情.过苗年吹笙、跳铜鼓舞... -
柳琼大山:[答案]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

望城县13560025539: 三都水族有哪些文化 -
柳琼大山: 三都水族县境内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古朴迷离的民俗民风和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别具特色.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

望城县13560025539: 湖南花鼓戏的特点与来历? -
柳琼大山: 湖南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起源于清乾隆、嘉庆...云南花灯来历 云南花灯来自中原,起源于明朝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赣南客家摇篮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赣南采茶戏,是客家先贤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湖南花鼓戏,湖南各地地方小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