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

作者&投稿:杨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美国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的各项性能如何?~

主尺度(改装前)
全长171.60米,水线间长161.24米,最大宽度16.76米,水线宽16.76中部干舷高7.01米,首部干舷高15.5米,尾部干舷高4.27米,球鼻首伸至基线下3.05米,螺旋桨伸至基线下3.00米,前桅最高6距基线48.00米。
排水量与吃水(改装前)
空载排水量5770吨,满载排水量7700吨,改装后8040吨,满载时最大吃水(计入声呐罩)8.84米
主尺度比与主要船型系数
长宽比9.67,宽度吃水比2.90,方型系数0.482,中横剖面系数0.825,棱形系数0.584。
航速与续航力
试航时最高速度约34节,改装后全速33节,巡航速度20节,续航力6000海里/20节。
人员编制
改装前全舰编制为240人;改装后全舰编制为319~339人,其中军官20名。
海上补给
全舰设4个补给站。首尾部各设一个伸缩柱式的干货补给站,能进行弹药、粮食等干货的海上补给,首都与尾部还各设一台升降机,用来在各层甲板间搬运弹药和干货;中部两舷各设一个液货补给站。
此外,首尾均设有直升机垂直补给平台。
动力装置
DD963级采用COGAG方式全燃联合使用动力装置。主机为4台LM2500燃气轮机,总功率63.21MW,双轴,双舵,两个5叶变距桨。在每轴31.61MW的输出功率下,螺旋桨的转速为168转/分。
两个主机舱每个长14米,两个辅机舱在前后主机舱之间,每个长12.2米,机舱区域总长52.4米,占舰总长的30.5%。动力装置为14千克/千瓦。两个主机舱的总容积约4930m3。
动力装置的主要机动性能:LM2500燃气轮机启动60秒,LM2500燃气轮机加速30秒,变距桨改变整个螺距时间30秒。
动力装置的控制:主推进装置的控制有三个部位。一是机舱中央集控室;二是主机舱设有备用的机旁手动控制台;三是舰桥还设有舰桥控制台。
武备
“战斧”巡航导弹:24艘采用MK41型垂直发射系统,备弹61枚,其中某些舰带45枚“战斧”巡航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7艘装两座四联MK44型装甲箱式发射装置,配“战斧”导弹8枚。
它们发射带常规战斗部的射程133km或1853km的高命中精度的“战斧”,它们也可以发射带20万吨TNT当量核弹头的射程2500km的“战斧”,这两种“战斧”用于对陆攻击;还可以发射常规弹头的射程460km的“战斧”反舰型巡航导弹。
“鱼叉”反舰导弹:两座四联装的“鱼叉”反舰导弹装于前烟囱和后桅的02甲板上,配“鱼叉”导弹8枚,主动雷达制导,射程130km。
“海麻雀”舰空导弹:7艘舰设一座八联MK29型“海麻雀”导弹发射装置,布置于OI甲板的尾部,弹库备弹24枚,“海麻雀”导弹为半主动雷达制导,速度2.5Ma,射程14.6km,用于舰的点防御。
RAM舰空导弹:DD971舰的尾部右舷设一座四联RAM舰空导弹发射装置。RAM导弹是发射后不管的点防御导弹,射程9.6km,被动红外/反辐射制导,速度2Ma。其他舰也将装备。
“阿斯洛克”反潜导弹:7艘舰为原来的八联装MK16型发射装置,设在首部的主炮后面,弹库备反潜导弹24枚,惯性制导,射程为1.6~10km,战斗部为MK46-5型或MK50型鱼雷。
24艘改为由MK41型垂直发射,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射程为16.6km。
127mm舰炮:两座MK45-0型127mm舰炮,首尾各一座,射程23km,射高15km,发射率20发/min。半主动激光制导炮弹于1998年开始试验,其射程增大至37km。
“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两座六管MK15型20mm“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射程1.5km,发射率为3000发/min。
机枪:装备4挺12.7mm机枪。
舰载直升机系统:舰载直升机系统的主要用途是远程反潜,其次是空中警戒与搜索、超视距探测和目标指示、救援等。目前DD963级舰的直升机舰载情况有两种:一种是舰载2架LAMPSIII系统的SH-60B“海鹰”直升机;另一种是载两架LAMPSI系统的SH-2G“海妖”直升机。
SH-60B是美国的第二代舰载多用途直升机,其最大起飞重量为9.9t。直升机上装备APS-124型大功率全向搜索雷达、25枚声响浮标、ASQ-81V磁探仪、GPS全球定位系统、ALQ-142电子侦察机和ARQ-44数据链、MK46型鱼雷等。
SH-2G是美国的第一代舰载多用途直升机,其最大起飞重量为6.1t。直升机上装备:“培康”、定向仪等设备组成的战术导航系统、LN-66HP大功率全向搜索雷达,声呐浮标、磁探仪、数据链和MK46型鱼雷等。
直升机上配正、副驾驶员和设备操纵员共3人。正驾驶负责直升机的起飞和降落;副驾驶员负责领航、投放声呐浮标、收放磁探仪探头和投放鱼雷;设备操纵员负责操纵雷达、磁探仪、声呐浮标接收机等。
直升机起降平台位于02甲板的尾部,平台长约21.8m,宽约12m。机库长约16.0m,宽约6.4m,高约5.8m,平时停放1架直升机,需要时可首尾交错停放2架。
鱼雷:DD963级舰装备两座三联装的MK32型鱼雷发射管,布置在直升机库下一层的主甲板两舷的鱼雷发射舱内,通过压缩空气打开左右舷的发射窗口进行发射。发射MK46-5型或MK50型鱼雷,MK46-5型鱼雷4Okn时航程11km,MK50型鱼雷50kn时航程15km。
干扰火箭:4座六管MK36型SRBOC般外快速散放干扰弹发射装置,发射红外或箔条干扰弹,射程4km。1套SLQ-25“水精”鱼雷诱饵。
电子设备
雷达:SPS-40B/C/型对空警戒雷达三部:E/F波段,作用距离为320km,配MK23型TAS目标捕获雷达。SPS-55型对海警戒雷达一部。SPS-64(V)9型导航雷达1部。SPQ-9A型火控雷达一部:这是一部高分辨率、边跟踪边扫描、脉冲压缩的I/J波段的对海火控雷达,探测和跟踪135m至37km的水面目标。它与MK863型火炮火控系统接口。
SPG-60型火控雷达一部:这是一部单脉冲、I/J波段的脉冲多普勒雷达,能捕获和跟踪185km的空中目标。MK95型“海麻雀”导弹火控雷达一部。URN20或URN25“塔康”空中战术导航雷达一部。
声呐:SQS-53B/C型声响:装于球鼻首内,有主被动两种工作方式,能利用三种声波传播途径对水下多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跟踪。SQR-19型拖曳线列阵声响。
主要导航设备:主要导航设备配有:MK29-3型平台罗经,它是DD963级舰综合导航系统中的一种航向和姿态基准系统;SRN-12型和SRN-14型“奥米加”导航接收机;SRN-9N型卫星导航接收机,用于校正“奥米加”导航定位和推算的舰位;URN20型或URN25型“塔康”战术导航雷达,用于引导舰载直升机和其他飞机;UQN-4型回声测深仪、电磁计程仪等。
主要无线电通信设备:DD963级舰的主要无线电通信设备配有:URT-23型1kw单边带发射机,用于舰对岸无线电通信;SSC-3型5kw卫星通信终端,用于远程舰对岸和舰对舰通信;URT-23和24型100W短波单边带发信机,用于中程舰对岸和舰对舰无线电通信;WRR-3B型双变频超外差式接收机,用于接收通播信号;SRC-20型100W特高频通信电台,用于舰对空和舰对舰通信;SRC-31型100W特高频通信电台,用于舰对舰和舰对空之间海军战术数据的传递;SRC-34型甚高频无线电收发信机,用于对港口管理部门通信,进出港时用;UGC-49型电传打字机、UCC-l型多路调制器、UPA-59型译码器、保密机等终设备。
电子战设备:DD963级舰设SLQ-32(V)2型电子战系统一套,SLQ-32(V)2原只有电子侦察能力,现代化改装中加“伙伴”后增加了干扰和欺骗能力。
火控系统:SWG-3型“战斧”巡航导弹武器控制系统。SWG-1A型“鱼叉”反舰导弹发射控制系统。MK86-3型火炮火控系统。MK9l型“海麻雀”舰空导弹火控系统。MK116-7型反潜火控系统。
作战指挥系统:NTDS海军战术数据系统,设11号和14号数据诺、SRR-1、WSC-3(UHF)和USC-38(EHF)卫星通信系统、SQQ-28型直升机数据链、SYQ-17快速反舰导弹综合防御系统等。SQQ-89(V)6型综合反潜作战系统。

美海军发展“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简称DD963级)的初步设想是在1966年未向国会正式提出的,当时称为DX计划。
1967年下半年海军开始招标,1968年初利顿等六家公司参加竞争,最后利顿工业公司中标获胜。1970年6月海军把设计建造30艘DD963级的任务全部给了利顿公司,由它负责指导和组织70家以上的分合同承包商来完成DD963级的设计。
美海军当时提出研制DD963级,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当时美海军驱逐舰面临着超龄的严重危机。自50年代以来,美海军造舰的重点一直是航母和核潜艇。对驱逐舰的发展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建造新舰,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66年新建导弹驱逐舰43艘;二是大规模现代化改装老舰。
美海军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实施了“舰队更新和现代化计划”,对126艘驱逐舰进行了广泛的现代化改装。但是,改装只是为了避免现役驱逐舰大批退役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补救措施,这种改装的驱逐舰也只能延长5~8年的服役期限。
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在1969年1月1日的统计材料指出:“美海军的171艘现役火炮驱逐舰中,153艘已超过了20年的舰龄。”驱逐舰的超龄已成为美海军的严重问题,迫切需要建造新一代的驱逐舰来替换老舰。
反潜战的需要。战后潜艇的技术有了飞跃发展,苏联海军出现了装备巡航导弹和双平面自导鱼雷的潜艇,尤其是核潜艇的出现,对美海军的航母编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航母编队的反潜护卫变得更加重要和艰巨了。
这样的任务决非那些老驱逐舰所能胜任,必须研制一代能担当此任务的新一代驱逐舰,它们必须具备快速、机动、安静,有很强的编队反潜探测和攻击能力。
与苏联海军争夺海上霸权、保持海上优势的需要。当时苏联海军的驱逐舰的数量只有美海军的一半弱,但是舰龄都比美国的小得多。为了保持美海军的海上优势,美海军也必须研制新一代的驱逐舰。

史普鲁恩斯级驱逐舰
国籍:美国
排水量:8040吨。
规格:全长563.3英尺(171.7米),全宽55.1英尺(16.8米),吃水19英尺(5.8米)。
搭载机:一架卡曼SH-2F海妖式LAMPSⅠ或一架塞考斯基SH-60B海鹰式LAMPSⅢ反潜直升机。
装备:DD 974、976、979、983-984、989-990七艘:Mk 44四联装BGM-109战斧巡弋导弹发射器2具(导弹8枚)、RGM-84A鱼雷反舰导弹四联装发射器2具、Mk 32 324毫米鱼雷发射管6具(Mk 46鱼雷14枚)、Mk 29八联装海麻雀导弹发射器一具(导弹24枚)、Mk 16八联装ASROC发射器一具(反潜火箭24枚)、Mk 45 Mod 01 327毫米炮2门、Mk 15方阵近迫武器系统2具、12.7毫米机枪4挺。
主机:4通用电气LM-2500燃气涡轮机(86000轴马力),双轴,航速32.5节。
在60年代,大批服役于美军中的二次大战型驱逐舰已渐陈旧过时,美国海军急需一种能大量替换旧型舰只的驱逐舰,史普鲁恩斯级就是在这种前提下设计建造的,其主要任务是反潜,且较上一代驱逐舰大了许多。由于史普恩斯级被要求以有限有经费尽可能增加建造数量,因此虽然是一种大且耐航性极佳的驱逐舰,但却只配置了少量的武器,与其舰身大小有不相称之感。
史普鲁恩斯级成功的设计也反映在后来的纪德级驱逐舰及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这三种军舰皆使用相同的舰体,这种舰体在设计之初即被要求不使用稳定装置而使舰身的横摆与纵摆减至最低。同时这三种军舰也采用相同的推进系统,主机皆为4具通用电气LM-2500燃气涡轮机,这也是此种主机首次使用于美国的主要作战舰只上。LM-2500在必要时仅需一人在控制室即可操作,经服役后证实了拥有极佳的静音性与高度的效率,由12节加速至32节只需53秒。
史普鲁恩斯级的武装与感测器也经历了多次的改变,这点可由舰上乘员数量的变化略知一二,设计时每艘乘员为什么232人,而目前已增至315人,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六!此外,常有单独一艘史普鲁恩斯级被实施了“仅有一次“(one-off)的新武器系统测试,因此,史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即使在同一时期也常有各舰武装不相同的情况。

斯普鲁恩斯 SPRUANCE DD963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2.11.17 1973.11.10 1975.9.20
保罗.福斯特 PAUL F FOSTER DD964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3.2.6 1974.2.23 1976.2.21
金凯德 KINKAID DD965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3.4.19 1974.5.25 1976.7.10
体伊特 HEWITI DD966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3.7.23 1974.8.24 1976.9.25
埃利奥特 ELLIOTT DD967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3.10.15 1974.12.19 1976.1.22
阿瑟.雷德福 ARTHUR W RADFORD DD968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4.1.14 1975.3.1 1977.4.16
彼德森 PETERSON DD969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4.4.29. 1975.6.12 1977.7.9
卡伦 CARON DD970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4.7.1 1975.6.24 1977.10.1
戴维.雷 DAVID R RAY DD971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4.9.23 1975.8.23 1977.11.19
奥尔登多夫 OLDENDORF DD972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4.12.27 1975.10.21 1978.3.4
约翰.扬 JOHN YOUNG DD973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5.2.17 1976.2.7 1978.5.20
孔太.德.格拉塞 COMTE DE GARSSE DD974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5.4.4 1976.3.26 1978.8.5
奥布赖恩 O`BRIEN DD975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5.59 1976.7.8 1977.12.3
梅里尔 MERRILL DD976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5.6.16 1976.9.1 1978.3.11
布里斯科 BIRSCOE DD977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5.7.21 1976.12.15 1978.6.3
斯顿普 STUMP DD978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5.8.25 1977.1.29 1978.8.19
康诺利 CONOLLY DD979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5.9.29 1977.2.19 1978.10.14
穆斯布鲁格 MOOSBRUGGER DD980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5.11.3 1977.7.23 1978.12.16
约翰.汉科克 JHON HANCOCK DD981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6.1.16 1977.10.29 1979.3.1
尼科尔森 NICHOSON DD982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6.2.20 1977.11.11 1979.5.12
约翰 .罗杰斯 JHON RODGERS DD983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6.8.12 1978.2.25 1979.7.14
莱夫特科威奇 LEFTWICH DD984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6.11.12 1978.4.8 1979.8.25
库欣 CUSHING DD985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6.12.27 1978.6.17 1979.9.21
哈里.希尔 HARRY W HILL DD986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7.1.3 1978.8.10 1979.11.17
奥帮农 O`BANNOA DD987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7.2.21 1978.9.25 1979.12.15
索恩 THORN DD988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7.8.29 1978.11.14 1980.2.16
戴约 DEYO` DD989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7.10.14 1979.1.27 1980.3.22
英格索尔 INGERSOLL DD990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7.12.5 1979.3.10 1980.4.12
法伊夫 FIFE DD991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8.3.6 1979.5.1 1980.5.31
弗莱彻 FLETCHER DD992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78.4.24 1979.6.16 1980.7.12
海勒 HAYLER DD997 英格尔斯造船厂 1980.10.20 1982.3.27 1983.3.5

美国“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

“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是美国海军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陆续建成的一代大型驱逐舰。原型舰以反潜为主,其后美国海军为适应现代海战要求,先后对其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装,加装了多型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垂直发射系统,使之成为一级反潜、反舰、对地和防空能力都很强的驱逐舰,与“阿利·伯克”级一起,构成了美国海军驱逐舰的主战阵容。

该级舰从1967年开始进行概念设计,1972年11月,首舰“斯普鲁恩斯”号开工,1975年9月建成服役。到1983年5月,该级舰共31艘全部完工入役。1982年,美国海军在“梅里尔”号等7艘舰上加装了“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这7艘舰将在2005年服役期满30年后陆续退役。1986年至1995年,美国海军又对其余24艘进行了改装,为每舰加装了一座61单元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它们的服役期将超过35年,直至2018年前后,可以说是美国海军跨世纪的一代导弹驱逐舰。

需要指出的是,改进后的该级舰虽然装有MK-41垂直发射系统,但由于没有“宙斯盾”相控阵雷达,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装“标准”防空导弹,而只装“战斧”和“阿斯洛克”两种导弹,所以不具备远程防空能力。

★总体性能

该级舰全长171.7米,宽16.8米,吃水5.8米,满载排水量8040吨。动力装置为四台LM-2500燃汽轮机,总功率86000马力。最大航速33节,续航力6000海里/20节。全舰编制319-339人。

该级舰为长首楼型,首部具有很大的前倾度,两舷明显外飘。舰首呈V型剖面,舰尾呈很宽的U型剖面,舰中部设有减摇鳍装置。它是美国海军首次采用模块化技术建造的军舰,具有建造速度快、质量好、费用低等优点,也极大地方便了以后的改装工作。舰体采用高强度钢制造,上层建筑由耐腐蚀铝合金制成,全舰分为13个水密隔舱,损管和三防能力较强。

作为反潜型战舰,该级舰在降噪方面卓有成效。主要措施为:主、辅机首次采用双层弹性支撑安装和隔音封装;主机进气道设置高效消音器,机舱区设置气幕降噪系统;螺旋桨为大直径、低转速、低噪声的五叶变距桨。

★武器装备

·反舰:2座四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该弹0.9马赫时射程130公里)和2座127mm全自动炮(辅助对陆、对海或对空),这已成为美国海军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标准反舰武器。

·对陆:“战斧”导弹的上舰使美国海军的水面战舰普遍具备了对陆攻击能力,这可以使美国海军承担以前只有陆军和空军才可以完成的使命,适应了冷战后美军的战略调整。该弹由MK-44四联装箱式(前7艘)常规发射或MK-41系统(其余24艘)垂直发射,分为对地攻击型和反舰型。其中对地型又分为核装药型和常规弹头型。核装药型射程为2500公里,命中误差为80米;常规弹头型射程为1300公里,命中误差仅为10米。

·反潜:这是该级舰的主要使命,因此其反潜火力系统十分强大。改装后的该级舰在反潜作战时分为三个层次。远程反潜由2架SH-60B“拉姆普斯Ⅲ”型反潜直升机担任。该机装有先进的“拉姆普斯”反潜系统、声呐浮标、磁异探测仪、MK-46型反潜鱼雷和深水炸弹等设备。它与SQR-18声呐配合,大大提高了该级舰的远程反潜能力。中程反潜由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实施,该弹射程20公里。内层反潜由MK-46-5型管装轻型鱼雷完成,该雷从MK-32三联装鱼雷发射管发射,航速40节时射程11公里。

·防空:1座八联装“海麻雀”近程点防御系统。该弹射程14.6千米,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全舰备弹24枚。另有2座“密集阵”末端近防系统,有效射程1.5千米。如果今后该级舰能加装“改进型海麻雀”,采用MK-41系统垂直发射,将大大加强其近程防空能力。

★电子装备

·雷达:对空为1部SPS-40B/C/D搜索雷达,对海为1部SPS-55搜索雷达,火控雷达有1部SPQ-9A(用于127mm炮)和SPG-60(用于“密集阵”),另有1部MK-95用于“海麻雀”。

·电子设备:1部NTDS战术数据系统用于作战控制。1部SWG-3火控系统(用于“战斧”巡航导弹)、1部SWG-1A火控系统(用于“捕鲸叉”导弹)和1部TDSS战术决策支援系统(用于反潜作战)。电子战设备为1部SLQ-32(V)2电子对抗/支援系统,另有1部SLQ-25A“水精”式鱼雷诱饵和2部MK-36型6管干扰弹发射装置。

·声呐:总称为SQQ-89水下作战系统,其核心由SQS-53C舰首声呐和SQR-19拖曳式线列阵声呐组成,后者最大探测距离可达130公里,可有效对付新一代安静型核潜艇。

美国海军还计划在2000年前后改装“斯普鲁恩斯”级的C4I系统,使其指挥控制能力和信息战能力基本达到“阿利·伯克”级的水平。通过新一轮改进,“斯普鲁恩斯”级将昂首驶入21世纪。

研制国家:美国
名称型号:“斯普鲁恩斯”级(Spruance Class)
研制单位:美国利顿工业公司英格尔斯造船厂
造价:每艘3.9亿美元(1980财政年度价)
现状: 全部退役

一、概述:
“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是美国海军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陆续建成的一代大型驱逐舰。原型舰以反潜为主,其后美国海军为适应现代海战要求,先后对其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装,加装了多型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垂直发射系统,使之成为一级反潜、反舰、对地和防空能力都很强的驱逐舰,曾经与“阿利·伯克”级一起,构成了美国海军驱逐舰的主战阵容。
1.研发背景:
自1950年以来,美海军在二战后造舰的重点一直是航母和核潜艇,对驱逐舰的发展并不十分重视,尽管自50年代中期起美国海军实施了“舰队更新和现代化计划”,对126艘驱逐舰进行了广泛的现代化改装,但这只是为了避免现役驱逐舰大批退役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补救措施,改装后的驱逐舰也只能延长5~8年的服役期限,到1969年时,在美国海军的171艘现役驱逐舰中,153艘已超过了20年的舰龄。
到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夺海上霸权时,大批服役于美军中的二次大战型驱逐舰凸显陈旧过时,驱逐舰的超龄日益成为美海军的严重问题,而当时前苏联海军的驱逐舰的数量虽然比美国海军的一半还要少,但是舰龄都比美国驱逐舰年轻得多;与此同时,战后潜艇的技术有了飞跃发展,前苏联海军出现了装备巡航导弹和双平面自导鱼雷的潜艇,尤其是核潜艇的出现,对美海军的航母编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航母编队的反潜护卫变得更加重要和艰巨了,这样的任务决非那些老驱逐舰所能胜任。为了保持海上优势,美国海军必须研制一代能担当此任务的新一代驱逐舰,它们必须具备快速、机动、安静的特点,有很强的编队反潜探测和攻击能力,“斯普鲁恩斯”驱逐舰因此应运而生。
2.研发历程:
美海军发展“斯普鲁恩斯”(Spruance)级驱逐舰的初步设想是在1966年末向美国国会正式提出的,当时称为DX计划。1967年下半年海军开始招标,1968年初利顿(Litton)等六家公司参加竞争,最后利顿工业公司投标获胜。1970年6月海军把设计建造30艘“斯普鲁恩斯”级的任务全部给了利顿公司,由它负责指导和组织70家以上的分合同承包商来完成“斯普鲁恩斯”级的设计。
由于美国海军急需一种能大量替换旧型舰只的驱逐舰,“斯普恩斯”级驱逐舰被要求投入有限经费,但要尽可能增加建造数量,因此虽然它是一种体积大且耐航性极佳的驱逐舰,却只配置了少量的武器,与其舰身大小有不相称之感。斯普鲁恩斯级的武器装备与感测器也经历了多次的变化,这点可由舰上乘员数量的变化略知一二,设计时每艘乘员仅为232人,而目前已增至315人,增加了36%。此外,还经常出现单独一艘“斯普鲁恩斯”级被拉出去“单练”的现象,动不动就实施一回“仅有一次”(one-off)的新武器系统测试,因此,“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即使在同一时期,也常有各舰武器装备不相同的情况。

该级舰从1967年开始进行概念设计,沿用美国海军以人名命名驱逐舰的惯例,首舰采用二次大战中扬名立万的美国海军名将“斯普鲁恩斯” 之名,1972年11月,首舰“斯普鲁恩斯”号开工。1975年9月建成服役。首舰的研制周期历时8年9个月。美国海军原计划建造30艘“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后来又追加1艘,共建31艘),其中1970财政年度批准3艘,1971财政年度批准6艘,1972财政年度批准7艘,1974财政年度批准7艘,1975财政年度批准7艘。到最后一艘“海勒”舰于1983年3月服役时,“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建造计划全部完毕,历时共11年。
二、性能指标: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全长171.7米,宽16.8米,吃水5.8米,满载排水量8040吨。动力装置为四台LM-2500燃汽轮机,总功率86000马力。最大航速33节,续航力6000海里/20节。全舰编制319-339人。
三、结构特点: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舰体采用长首楼型,首部具有很大的前倾度,两舷明显外飘。舰首呈“V”型剖面,舰尾呈很宽的“U”型剖面,舰中部设有减摇鳍装置。它是美国海军首次采用模块化技术建造的军舰,具有建造速度快、质量好、费用低等优点,也极大地方便了以后的改装工作。舰体采用高强度钢制造,上层建筑由耐腐蚀铝合金制成,全舰分为13个水密隔舱,损管和三防能力较强。作为反潜型战舰,该级舰在降噪方面卓有成效。主要措施为:主、辅机首次采用双层弹性支撑安装和隔音封装;主机进气道设置高效消音器,机舱区设置气幕降噪系统;螺旋桨为大直径、低转速、低噪声的五叶变距桨。
四、使命演变: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原始使命是用于执行航母编队、水面和两栖作战编队、海上补给编队和运输船队的护卫任务,是一级以反潜为主的多用途驱逐舰。
如果单就反潜水平而言,“斯普鲁恩斯”级称得上是一款编队区域反潜能力优秀的驱逐舰,但是从它开始服役起,就因为对空作战能力和对海作战能力低下而倍受批评。因此,在1976年中期至1978年中期,对头13艘DD963级舰交付后不久赶快补装了“海麻雀”舰空导弹、加装了2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第14~22号舰在船厂时就进行了补装和加装,其余的舰都纳入了开始的建造计划。1982年,美国海军在“梅里尔”号等7艘舰上加装了“战斧”巡航导弹发射装置,1986年至1995年,美国海军又对其余24艘进行了改装,为每舰加装了一座61单元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现代化改装后,其作战能力比初始服役时要大得多,除了执行原来的任务外,对陆攻击、反舰能力和防空能力大大增强,可以用“战斧”巡航导弹对滨海的重要目标实施常规打击或核打击,也可以用“战斧”对舰攻击型或“鱼叉”导弹攻击敌水面舰艇或运输编队,还可以用“海麻雀“导弹为护航编队提供对空护卫。
改进后的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虽然装有MK-41垂直发射系统,但由于没有配备“宙斯盾”相控阵雷达,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装“标准”防空导弹,而只装“战斧”和“阿斯洛克”两种导弹,所以不具备远程防空能力。因此,“斯普鲁恩斯”级服役后最常见到的任务,是作为作战编队和反潜编队护卫者的角色,偶尔也承担一下对陆攻击任务,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该级舰中的“法伊夫”(Fife)号是向伊拉克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最多的舰艇,共发射了60枚。

五、武器装备与电子系统
1.武器装备
反舰武器:2座四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该弹0.9马赫时射程130公里)和2座127mm全自动炮(辅助对陆、对海或对空),这已成为美国海军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标准反舰武器。
对陆攻击:“战斧”导弹的上舰使美国海军的水面战舰普遍具备了对陆攻击能力,这可以使美国海军承担以前只有陆军和空军才可以完成的使命,适应了冷战后美军的战略调整。该弹由MK-44四联装箱式(前7艘)常规发射或MK-41系统(其余24艘)垂直发射,分为对地攻击型和反舰型。其中对地型又分为核装药型和常规弹头型。核装药型射程为2500公里,命中误差为80米;常规弹头型射程为1300公里,命中误差仅为10米。
反潜武器:这是该级舰的主要使命,因此其反潜火力系统十分强大。改装后的该级舰在反潜作战时分为三个层次。远程反潜由2架SH-60B“拉姆普斯Ⅲ”型反潜直升机担任。该机装有先进的“拉姆普斯”反潜系统、声呐浮标、磁异探测仪、MK-46型反潜鱼雷和深水炸弹等设备。它与SQR-18声呐配合,大大提高了该级舰的远程反潜能力。中程反潜由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实施,该弹射程20公里。内层反潜由MK-46-5型管装轻型鱼雷完成,该雷从MK-32三联装鱼雷发射管发射,航速40节时射程11公里。
防空武器:1座八联装“海麻雀”近程点防御系统。该弹射程14.6千米,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全舰备弹24枚。另有2座“密集阵”末端近防系统,有效射程1.5千米。
2.电子系统
雷达:对空为1部SPS-40B/C/D搜索雷达,对海为1部SPS-55搜索雷达,火控雷达有1部SPQ-9A(用于127mm炮)和SPG-60(用于“密集阵”),另有1部MK-95雷达用于“海麻雀”。
电子设备:1部NTDS战术数据系统用于作战控制。1部SWG-3火控系统(用于“战斧”巡航导弹)、1部SWG-1A火控系统(用于“捕鲸叉”导弹)和1部TDSS战术决策支援系统(用于反潜作战)。电子战设备为1部SLQ-32(V)2电子对抗/支援系统,另有1部SLQ-25A“水精”式鱼雷诱饵和2部MK-36型6管干扰弹发射装置。
声呐:总称为SQQ-89水下作战系统,其核心由SQS-53C舰首声呐和SQR-19拖曳式线列阵声呐组成,后者最大探测距离可达130公里,可有效对付新一代安静型核潜艇。

五、改进演变:
“斯普鲁恩斯”级大规模现代化改装是从1986财政年度的大修期开始的,改装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改装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前甲板八联“阿斯洛克”反潜导弹部位改装为8个模块组成的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改装垂直发射系统的舰为24艘,“斯普鲁恩斯”(DD963)号于1986财政年度的大修中,成为第一艘改装垂直发射系统的”斯普鲁恩斯”级舰。
②改装箱式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对不改装垂直发射系统的7艘舰进行这样的改装,在首部“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两侧加装2座四联装的装甲箱式“战斧”导弹发射装置。1985年对其中的“梅里尔”号进行了这样的改装试验,1986~1987年完成了全部改装。
③改进电子战能力。增加“伙伴”(Sidekick),升级SLQ-32(V)2系统,使其增加了干扰机和迷惑系统。
④提高直升机系统的能力。改进直升机设施,使之能载SH-60LAMPS III直升机;直升机平台加装直升机安全回收与搬运系统;机库增设“哈龙”1301灭火系统。
⑤改进反潜探测能力。1982~1984年间在DD980号舰上试验了AN/SQR-19战术拖曳阵声呐,然后全部加装这型声呐。
⑥提高反潜作战指挥能力。1985和1986年DD980号舰试验了SQQ-89综合反潜作战系统,该系统把舰上的SQS-53声呐、SQR-19拖曳阵声呐、SQQ-28直升机数据链、SIMAS声呐工作方式就地检测系统和MKll6反潜火控系统有机地综合在一起。”斯普鲁恩斯”级在1986财政年度大修开始装备SQQ-89综合反潜作战系统。
⑦加强反舰攻击能力。1994年9月和1995年11月间”斯普鲁恩斯”级的11艘舰的直升机装备了反舰导弹。
此外,“斯普鲁恩斯”级中的1艘舰作为RAIDS快速反舰导弹综合防御系统的试验舰进行了评估,并于1996~1997年间装备了全部“斯普鲁恩斯”级舰。
⑧尾部加装“拉姆”(RAM)舰空导弹发射装置。
⑨“斯普鲁恩斯”级完成了使用猎雷用的遥控半潜器,半潜器装VDS变深声呐,“斯普鲁恩斯”级舰都能使用这种装备。

六、技术特点分析与述评
1.在降低噪声方面倾注了全力
“斯普鲁恩斯”级主要是为反潜战而设计的,要求能对付核潜艇的威胁。因此,它力争要做到先敌发现,而不被敌潜艇先发现。为此,“斯普鲁恩斯”级必须是一级安静的水面舰艇,所以在该级舰的设计中广泛地应用了各种降低噪声的技术,降低噪声是其设计建造中头等重要的大事。美海军当时曾声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是其最安静的水面舰艇。
2.应用模块化的设计概念
模块化设计在今天已不是新的概念,德国的模块化设计与建造在MEKO护卫舰系列的出口中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最早引用模块化设计概念的是美国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60年代末期的”斯普鲁恩斯”级的设计中作了最早的应用。从以反潜为主的“斯普鲁恩斯”级成功地演变为以防空为主的“基德”(Kidd)级驱逐舰,又顺利地发展为“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导弹巡洋舰,这都都得归功于“斯普鲁恩斯”级舰设计中模块化概念的运用。
“斯普鲁恩斯”级舰设计时考虑了基本型、现代化型和防空型。基本型是以反潜为主的“斯普鲁恩斯”级舰,现代化型是“斯普鲁恩斯”级舰的现代化改装型,防空型是以基本型发展演变的以防空为主的“斯普鲁恩斯”级。
为了便于“斯普鲁恩斯”级舰将来的现代化改装和发展演变,首先把“斯普鲁恩斯”级舰全舰按功能区域进行划分,模块化设计应尽可能把功能体包含在一组模块内。例如首部的声呐模块内包含有首声呐的22个电子设备柜、电源、监控系统和换能器。又如“阿斯洛克”武器模块,其发射装置和弹库的大小要考虑将来与多用途MK26导弹发射装备及其弹库的互换,尾部的“海麻雀”导弹模块也要考虑与MK26型发射组模块的互换。
“斯普鲁恩斯”级舰模块化设计中模块概念的另一个重要引伸是底盘化概念,级利用底盘装几种互相靠近在一起的设备,把电的、机械的几种设备在装舰之前先在底盘上装为一个整体。这样有利于舰的建造及以后系统或分系统的变化。
美国海军的4艘以防空为主的“基德”级(DDG993)就是由“斯普鲁恩斯”级基本型发展演变来的防空型,除了前甲板的127mm舰炮没有用203 mm舰炮置换以外,其他方面基本与原来没想的防空型一样。由于原来就有模块化的发展演变方案,因此“基德”级的设计与建造能以最少的时间与费用来完成。
由于技术上的发展与成熟,从1986年开始的“斯普鲁恩斯”级基本型的大规模现代化改装的内容有了新的变化,但是,原先的模块化的现代化改装的方案无疑给”斯普鲁恩斯”级舰的大规模现代化改装带来了必要的前提与极大的方便。

“斯普鲁恩斯”级舰是美国海军战后大批量建造的驱逐舰,也是美国海军第一级采用全燃动力装置的军舰,装备了远、中、近三个层次的反潜武器和性能一流的反潜探测设备、以及在降低噪声方面所倾注的全力,使它成为世界上具有优秀编队区域反潜能力驱逐舰的佼佼者,为世界各国海军所注目。
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规模现代化改装,不仅提高了“斯普鲁恩斯”级舰的编队区域反潜能力和对舰攻击能力,而且将大大提高“斯普鲁恩斯”级舰的对空作战能力, “战斧”巡航导弹的装舰使“斯普鲁恩斯”级舰在局部危机中成为新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前苏联红色舰队的消亡使美国海军失去了昔日势均力敌的对手,按照美军制定的舰队规模压缩计划,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开始逐渐退出美国海军史的历史舞台,2005年9月27日报道,美海军舷号为DD985的驱逐舰于9月21日在26岁生日之时退役,该舰是美海军最后退役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退役之后,航母编队内的佩里级护卫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都拥有很强的反潜能力,斯普鲁恩斯级的退役并不会影响航母编队的各种作战能力。


诺曼底号导弹巡洋舰
该级舰的舰体实际上与美国海军“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大同小异,只是没有稳定鳍,在重要部位加装了"凯芙拉"装甲。4、电子系统 SPY-lA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对空和对海搜索;多目标跟踪;多枚拦截导弹的跟踪并向它们发送中段制令;为最终拦截阶段的照射雷达指向;杀伤效果鉴定。四个阵面,尺寸为3.65×3...

请问所有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退役时间
列表:(对应为编号,英文舰名,中文舰名,服役时间,退役时间)DD963 Spruance 斯普鲁恩斯 服役:1975.9.20 退役:2005.03.23 DD964 Paul F Foster 保罗·福斯特 服役:1976.2.21 退役:2003.3.29 改为试验舰 DD965 Kinkaid 金凯德 服役:1976.7.10 退役:2003.1.7 2004.7.14作为靶舰沉没 DD966 He...

基德级驱逐舰有哪些作战经历?
在1998年10月,希腊与美国展开交涉,试图以“租购”方式取得四艘“基德”级,但最终由于美国不肯出售标准sm-2防空导弹而告吹;随后美国又向澳大利亚推销基德级,但澳大利亚海军正将力量集中在本国新一代sea-4000防空舰艇计划上,对“基德”级一点也不感冒。台湾原先一直想租借退役封存的“斯普鲁恩斯”级...

基德级驱逐舰的介绍
该级别的四艘驱逐舰原本是为售给友好时期的伊朗海军所建造的,在美国海军的战舰中非常独特,它结合了弗级尼亚级巡洋舰的作战系统与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反潜作战能力。四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与斯普鲁恩斯级相似,但却增大了排水量并提高了作战系统性能。该舰以斯普鲁恩斯的舰体为基础建造,但却没有后者强大...

请问这是美国的什么驱逐舰啊?
您好 这个是BB-62 "新泽西"号 战列舰 衣阿华级的2号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建成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世界上最后一级退出现役的战列舰。排水量: 标准44,560吨、满载55,710吨(1981年-1989年满载57,256吨)舰长:270.4米,舰宽:33米,吃水:10米,水线长:262.1...

斯普鲁恩斯在美军取得中途岛大捷的战役中有怎样的重要决策?
尼米兹还命令紧急抢修“约克敦”号航空母舰并以此为核心组建第17特混舰队,由弗兰克·弗莱彻海军少将任司令。尽管尼米兹明令资深的弗莱彻负责中途岛战役的战场指挥,但在实际作战中两支舰队始终是独立指挥和独立作战的。5月28日斯普鲁恩斯率2艘航空母舰(“企业”号和“大黄蜂”号)、6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

美军航空母舰编队都有什么舰艇?
美军航空母舰编队分为一般航母编队和远征打击航母编队二种。一般航母编队包括1艘航空母舰、2艘导弹巡洋舰、2艘导弹驱逐舰、1艘驱逐舰、1至2艘核潜艇和1艘供应舰等组成。远征打击群航母编队包括1艘两栖攻击舰(过去称之为直升机航母)、2艘坞式两栖船坞运输舰或两栖登陆舰(这3艘两栖舰搭载有2000多名...

斯普鲁恩斯,他能堪称是二战中美国最优秀的海军将领吗?
如果我们必须定义斯普鲁恩斯 ,我认为他是二战期间美国最好的海军将领之一。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卷入了这种漩涡。日本人袭击了日本的珍珠港后,美国成功说服群众向日本宣战。在与日本的战斗中,他的想法总是奇怪而可靠的。当时,为了让国内媒体宣传美军的英雄主义,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

雷蒙德·斯普鲁恩斯的二战岁月
5月28日斯普鲁恩斯率领第16特混编队,包括两艘航空母舰:企业号和大黄蜂号、6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离开珍珠港,于6月3日与弗莱彻在中途岛东北的预定海域会合, 等待与日本联合舰队交战。他的任务是守住中途岛并用强烈的消耗战术使敌军受到最大的损失。在另一封密函中,尼米兹又指示;你应遵重冒一定危险的原则?(其含意就...

垂直发射系统的国外应用
MK41目前已装备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和“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日本“金刚”级驱逐舰和加拿大“易洛魁人”级驱逐舰也安装了MK41垂直发射系统。除了美国以外,以色列“巴拉克”导弹、英国“海狼”导弹和俄罗斯SA-N-6 、SA-N-9导弹都已采用垂直发射系统。

汕头市19255325566: 美国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 -
衡司小儿: 史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国籍:美国排水量:8040吨.规格:全长563.3英尺(171.7米),全宽55.1英尺(16.8米),吃水19英尺(5.8米).搭载机:一架卡曼SH-2F海妖式LAMPSⅠ或一架塞考斯基SH...

汕头市19255325566: 美军965 是什么军舰 -
衡司小儿: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弦号965,舰名 KINKAID(金凯德号), 英格尔斯造船厂制造.

汕头市19255325566: 请问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从哪年开始退役 -
衡司小儿: 美海军于2003年3月23日在佛罗里达州的梅波特港举行仪式,宣布“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首舰“斯普鲁恩斯”号正式退役.美国“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海勒”号(DD997)于2003年8月25日在诺福克海军船厂退役.美国海军“库欣”号导弹驱逐舰(USS CUSHING,DD 985)于2005年9月21日在26岁生日之时退役,该舰是美国海军最后退役的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

汕头市19255325566: 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军备隐身能力吗 -
衡司小儿: 斯普鲁恩斯级是70年代设计建造的老舰,从外型上看没有考虑减少雷达的反射面积,也就是说没有采用隐身设计.

汕头市19255325566: 这艘军舰的型号?
衡司小儿: 应该是美国海军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后期型 判断有三点: 1.MK-45 127mm舰炮位于舰尾,一艘上装两门主炮的美国海军现代战斗舰艇应该是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等; 2.停机坪后方的“海麻雀”防空导弹锁定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 3.在舰尾装备了“拉姆”近程防御导弹,应该是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的新型号.最后退役的是“库欣”号导弹驱逐舰(USS CUSHING,DD 985),2005年9月21日退役.

汕头市19255325566: 美国自二战以来有哪些级的驱逐舰?
衡司小儿: 诺福克级、米切尔级、孔兹级、谢尔曼级、亚当斯级、斯普鲁恩斯级、基德级、伯克级.

汕头市19255325566: 世界十大顶尖驱逐舰是哪些呢?
衡司小儿: “伯克”级:美国在90年代以后建造的唯一一级水面主战舰艇,舰上有“宙斯 盾”系统、MK-41垂直发射系统(VLS);“金刚”级:日本版的“伯克”级驱逐舰,但它比...

汕头市19255325566: 二战后美国造的导弹驱逐舰有哪些??? -
衡司小儿: 福雷斯特·谢尔曼"级是美国二战后设计的第一代驱逐舰,主要为执行反潜任务而设计,在外形布局上仍与二战末期的"基林"级相似. 孔茨级驱逐舰是美国海军大型导弹驱逐舰,首制舰1957年开工建造,1958年下水,1960年服役,本级舰共...

汕头市19255325566: 红圈里的军舰是什么?只说型号就可以
衡司小儿: 是美国海军斯普鲁恩斯级反潜导弹驱逐舰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