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有哪些

作者&投稿:弘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吕氏春秋的寓言有哪些~

《〈吕氏春秋〉两则》与《察今》中的三则寓言故事
《〈吕氏春秋〉两则》一课摘选自《吕氏春秋》一书中的《察今》一文。
《察今》在《吕氏春秋》中是艺术性较高的一篇。“察今”是“明察现在社会情况”的意思,《察今》一文从分析“时”与“法”的关系论述变法的重要性。
《察今》一文说:“法”是人们审察时代形势的客观存在而制定出来的,是人们对客观情况认识的产物,时代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法也必须随之而变。古今情况不同,所以古法不可死搬,而应明察现在社会形势来立法,随后运用“引婴投江”、“刻舟求剑”、“循表夜涉”三个具有深刻寓意的寓言故事,阐明法令制度必须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观点。
在《察今》一文中,这三个寓言的排列和我们学习的顺序相反,是按“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的顺序列举的,这个顺序其实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顺序。
“引婴投江” 、“刻舟求剑”、“循表夜涉”这三个寓言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各有侧重,它们分别从人(对象不同)、地(地点不同)、天(时间不同)三个角度举例,分别说明“对象变了,法令也应该改变,否则就是‘悖’”;“地点变了,法令也应该改变,否则就是‘惑’”; “时间变了,法令也应该改变,否则就是‘悲’”。
《〈吕氏春秋〉两则》中的“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与“循表夜涉”一起告诉读者(其实是想告诫秦国的统治者),时代变了,社会变了,情况变了,法令制度也应该随之变化,以求治理国家,进而统一天下。这就是《察今》一文的写作目的。
现在,《察今》一文对我们的提示则是:要根据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视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与时俱进”。
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是《察今》一文的突出特点。因为寓言用简单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能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具体;这些带有夸张性的故事往往给人以启迪,使人们引以为戒。

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画蛇添足——源于《战国策》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亡羊补牢——出自刘向《战国策楚策四》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杯弓蛇影——出自汉应劭《风俗通义·怪神》不得要领——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骞传》抛砖引玉——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尔虞我诈——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班门弄斧——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大笔如椽——出自《晋书·王珣传》打草惊蛇——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雕虫小技——出处《隋书·李德林传》拔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后人无从取法它。先王的法令制度,是经历了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减它,也还是无从取法它的。
  【原文】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已亦人也。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脬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译文】
  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的条文)一同存在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还保存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先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那就是从人出发,自己本来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别人,明察现在就可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未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寒暑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里的味道,全鼎中调味的好坏。
  【原文】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译文】
  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上,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照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是他们为什么惨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象这种情况。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原文】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译文】
  所以说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下药也要千变万化。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所以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完成功名,这才是古代帝王追求的目标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从船上掉到水里,就急忙用刀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宝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就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打捞宝剑。船已经走了,但剑没有动,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岂不太难了吗!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
  【译文】
  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在拉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尽管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象这种情况。

刻舟求剑、循表夜涉、引婴投江
知人不易、掩耳盗铃、生木造屋、其父善游、良狗捕鼠、利令智昏

引婴投江

有过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循表夜涉: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馀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引婴投江、刻舟求剑、循表夜涉、骥遇伯乐、掩耳盗钟、澄子亡缁衣、唐雎不辱使命
、生木造屋、其父善游、良狗捕鼠、利令智昏、孔甲好龙、伊尹辅商、傅说拜相、伯禽封鲁、昭王南征、厉王虐民、存亡继绝、齐桓泄密、假道伐虢、桓公之死、曹沫劫盟、宁戚封爵、骊姬乱晋
等等

刻舟求剑、循表夜涉、引婴投江 、利令智昏

知人不易、掩耳盗铃、生木造屋、其父善游、良狗捕鼠


《吕氏春秋·察今》都写过什么寓言故事
《吕氏春秋察今》写过的寓言有《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自相矛盾》、《拔苗助长》、《亡羊补牢》。《吕氏春秋·察今》出自秦国 作者: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察今...

吕氏春秋察今都写过什么寓言故事
1、刻舟求剑。写了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船停了,他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的故事。比喻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办事刻板,不知变通;2、循表夜涉。写荆国想要偷袭宋国,但要到宋国必须过水,于是他...

吕氏春秋常用的寓言故事
知人不易、掩耳盗铃、生木造屋、其父善游、良狗捕鼠、利令智昏

吕氏春秋的寓言有哪些
吕氏春秋的寓言有:引婴投江、刻舟求剑、循表夜涉、骥遇伯乐、掩耳盗钟、生木造屋、其父善游、良狗捕鼠、利令智昏、孔甲好龙、伊尹辅商、傅说拜相、伯禽封鲁、昭王南征、厉王虐民、存亡继绝、齐桓泄密、假道伐虢、桓公之死、曹沫劫盟、宁戚封爵、骊姬乱晋。

吕氏春秋察今都写过什么寓言故事 吕氏春秋里面有哪些寓言故事
《吕氏春秋察今》写过的寓言故事有:《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自相矛盾》、《拔苗助长》、《亡羊补牢》。滥竽充数的故事 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

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故事
1、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逮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3、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出处:《吕氏春秋·自知》:“范...

吕氏春秋常用的寓言故事
1、刻舟求剑: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2、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会听不见,比喻自欺欺人;3、循表夜涉:告诉我们当时间发生变化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

来自氏春秋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郑人买履》《滥竽充数》,也出自《韩非子》。比如:郑人买履,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更是一则寓言。说的是郑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

下面是《吕氏春秋》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请你读一读,然后按要求写作_百 ...
【译文】春秋时代的宋国,地处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泽,而且干旱少雨。农民种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浇灌。当时有一户姓丁的农家,种了一些旱地。因为他家的地里没有水井,浇起地来全靠马拉驴驮,从很远的河汊取水,所以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地头用茅草搭的窝棚里,一天到晚专门干这种提水、运水和浇地的...

《吕氏春秋》察今篇里包括《刻舟求剑》的三个寓言故事是什么?_百度...
《吕氏春秋》里以刻舟求剑、循表夜涉、引婴投江三个寓言讲述了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应该随着变化.刻舟求剑不用讲了,循表夜涉:荆国人想要偷袭宋国,而要到宋国必须经过水,于是他们便派人先在水上作了标记,以便“循表”而“夜涉”。但是,夜里渡河时,却没能安全通过,且有...

青山区17810811277: 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有哪些请帮我写出五个出自《吕氏春秋》的寓言(刻舟求剑不算) 非常急! -
向艺马来:[答案] 【原文】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译文】 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后人无从取...

青山区17810811277: 吕氏春秋的寓言有哪些 -
向艺马来: 引婴投江、刻舟求剑、循表夜涉、骥遇伯乐、掩耳盗钟、澄子亡缁衣、唐雎不辱使命 、生木造屋、其父善游、良狗捕鼠、利令智昏、孔甲好龙、伊尹辅商、傅说拜相、伯禽封鲁、昭王南征、厉王虐民、存亡继绝、齐桓泄密、假道伐虢、桓公之死、曹沫劫盟、宁戚封爵、骊姬乱晋 等等

青山区17810811277: 吕氏春秋 里有那些寓言故事 -
向艺马来: 刻舟求剑、循表夜涉、引婴投江 知人不易、掩耳盗铃、生木造屋、其父善游、良狗捕鼠、利令智昏

青山区17810811277: 《吕氏春秋》中的寓言故事 -
向艺马来: 《〈吕氏春秋〉两则》与《察今》中的三则寓言故事 《〈吕氏春秋〉两则》一课摘选自《吕氏春秋》一书中的《察今》一文. 《察今》在《吕氏春秋》中是艺术性较高的一篇.“察今”是“明察现在社会情况”的意思,《察今》一文从分析“...

青山区17810811277: 《吕氏春秋·察今》都写过什么寓言故事 -
向艺马来: 《吕氏春秋察今》写过的寓言有《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狐假虎威》、《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自相矛盾》、《拔苗助长》、《亡羊补牢》. 《吕氏春秋·察今》出自秦国 作者:丞相吕不韦主...

青山区17810811277: 下面是《吕氏春秋》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 -
向艺马来:[答案] 丁的视角:自幼孤苦一人,家里穷的响叮当,连一口井都挖不出来,实在是因为没银子请人帮忙挖啊.每天天还没亮就得跋山涉水去挑水!累啊,可是呢,要是到邻居家去打点水,又有点没面子,想我堂堂七尺男儿,又是单身汉,是何等威...

青山区17810811277: 《吕氏春秋》一则寓言的译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且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 -
向艺马来:[答案] 【掩耳盗铃】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

青山区17810811277: 下面是《吕氏春秋》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请你读一读,然后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 -
向艺马来:[答案] 丁的视角:自幼孤苦一人,家里穷的响叮当,连一口井都挖不出来,实在是因为没银子请人帮忙挖啊.每天天还没亮就得跋山涉水去挑水!累啊,可是呢,要是到邻居家去打点水,又有点没面子,想我堂堂七尺男儿,又是单身汉,是何等威...

青山区17810811277: 出自[吕氏春秋]这部作品的寓言有哪些?
向艺马来: 郑人买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