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在文言文中有几种解释?

作者&投稿:主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文言文中“命”字有几种解释?~


在文言文中“命”字有6种解释
在文言文中,命字主要有以下用法:  
动词:差使;命令。《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名词:命令。《陈情表》:“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名词:命运;天命。《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论语?颜渊》:“死
生有命,富贵在天。”
名词:生命。《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动词:命名。《琵琶行》:“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动词:任用。《越妇言》:“天子疏爵以命之。”
命字的简体部首: 口 ,部外笔画: 5 ,总笔画: 8
释义
◎ 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救~。逃~。拼~。~脉。性~。相依为~。
◎ 迷信认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等:天~。~相(xiàng )。~运(a.迷信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b.喻发展变化的趋向,如“人民一定能掌握自己的~~”)。
◎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奉~。遵~。~令。使~。
◎ 给予(名称等):~名。~题。~意。
◎ 指派,使用:~官。

1. 通“情”。情况,实情 [the state of affairs;circumstance]
上下请通。--《墨子·尚同中》
四璧而知请。--《管子·白心》

〈动〉

1.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2. 同本义 [have an audience with]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3. 又如:请谒(拜见)
4. 请求;要求 [request;entreat]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
6. 询问 [inquire]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7.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8. 召;邀请 [invite;engage]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9.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
10. 宴请 [entertain;invite to dinner]。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
11. 问候 [extend greedings to]。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
12. 告诉 [tell]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13. 愿意 [be willing to]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
14.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please]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5.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
16. 请教,请示 [learn from;ask for instructions]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把”字在古文中的一般用法如下,其他几个字,你还是分开问吧,这里根本发不完。

  1.  把 [bǎ]2. 把 [bà]

把 [bà]

〈名〉

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 [handle]

左手承弣。——《礼记·曲礼上》。注:“弣把中。”释文:“把,手执处也。”

戾翳旋把。——《文选·潘岳·射雉赋》

又如:茶壶把儿;印把子

植物上支持着一个或多个叶片、花朵或果实的部分 [stem]

无把之枝。——《淮南子·缪称》

又如:花把儿;梨把儿

用于拉或操纵(如开、关、提起)的器件 [pull]。如:书桌抽屉的木把

另见 bǎ

把 [bǎ]

〈动〉

(形声。从手,巴声 。本义:握持;执)

同本义 [hold]

把,握也。——《说文》

其拱把而上者。——《庄子·人间世》

拱把之桐梓。——《孟子》。注:“以一手把之也。”

汤自把铖以伐 昆吾。——《史记·殷本纪》

无把铫推耨之劳,而有积粟之实。——《战国策·秦策四》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把其袖。——《战国策·燕策》

把酒话桑麻。——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又如:把杯(拿着杯子);把刀(掌刀,上灶烧菜);把卷(持卷);把玩(握在手中或置于手中赏玩);把腕(握住手腕)

把守;看守。站岗放哨 [guard]

街亭有兵把守。——《三国演义》

又如:把大门;把界军(守边军队)

掌管;控制 [control]

把脚不住,翻筋斗跌倒。——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又如:把稳(把持稳妥)

给 [give]

我一天杀一头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把与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嗑西北风。——《儒林外史》

又如:把与(送给)

按,诊 [feel]。如:把脉

〈名〉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小捆儿 [bundle]

二月山城无菜把。——杨万里《南雄邑外寄堂》

又如:草把

把手 [handle;grip]。如:自行车把;门把手

把式 [person skillful in a trade]。如:把势(精于某一技艺的行家;武艺)

〈形〉

大约 [about]——用在数词(如百、千、万)和度量衡单位(如公里、公斤、个)的后面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

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儒林外史》

又如:个把月;百把公斤;千把块钱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等关系的 [sworn]。如:把兄弟

〈介〉

用在直接宾语之前,宾语之后跟着及物动词。如:把门关上;这一趟可把他累坏了

表示处置。如:把头一扭

表示致使。如:把她羞哭了

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如: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引进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相当于“拿”、“用” [with]

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 李贺《嘲少年》

〈方〉∶用在动词后,表示交与、付出,相当于“给” [to]

侬东西呢?送把啥人了?——《中国地方戏曲集成》

引进对象,相当于“对”

吓怕了的,所以把二哥哥的事也疑惑起来。——《红楼梦》

表示经过,用在处所词前面,相当于“从” [from]

军师言:“夏侯惇败了必把你手内过也。”——《三国志平话》

在被动式里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相当于“被” [-ed by]

谁想走到人市处,把梅香迷了。—— 元· 杨景声《刘行首》

〈量〉

用于有柄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椅子

指一手抓起的数量。如:一把米;一把土

一握或一小捆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

又如:一把韭菜

用于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加把劲;出把力

用于手的动作。如:拉他一把;帮她一把




如在文言文里什么意思
3. 则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如题 一、连词 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与句,表示顺承或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

文言文是以
5.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

“以”字在语文版初中文言文当中翻译成“把”的情况多见吗?能否举例...
1、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2、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3、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童趣》4、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齐”字翻译成“把……看作相等”的意思是哪一篇文言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先是高中课文中的)里有一句:齐彭殇为妄作(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齐”的意思是:“把……看作相等”。

文言文将字意思
1. "将"字在文言文中的不同含义并举出例句来 将#jiāng【释义】 ①表示行为或情况不久以后会发生:将要|即将|大风将至。 ②把;用;拿:将车门打开|将计就计|将功折罪。③表示接近某种状态:带的干粮将够吃一天|他出去将近三个小时了。 ④调养;保养:将养|将息。⑤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将一军|再有一步...

古代文言文之的用法
太多了内容,这里有文言文十八个虚词的详情用法\/gwxx\/wywxc。 2. 古汉语中,“之”的用法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 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

文言文有它这个字
3. 这几个字在古文中有哪些意思 戒 #jiè【释义】①提防;防备:戒备|警戒|戒骄戒躁。②去掉嗜好:戒除|戒酒|戒烟。③佛教约束教徒的规定;泛指禁止做某些事的规定:戒律|杀戒|戒酒。④教训:引以为戒。⑤指环:戒指|钻戒。【戒备】 #jièbèi ①警戒防备。②对人有戒心而加以防备。〖例句〗...

语文文言文以字的表修饰
4.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以”字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以在文言文中可以用作介词、连词。可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因”、“由于”、“在”、“从”、“率领”、“带领”、“和”、“跟”、“而”、“来”、“用来”、“以致”等。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所...

高中语文文言文兼词有哪些
1. 文言中有哪些“兼词” 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常见的兼词有"诸","焉","叵","曷","盍","旃".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词"之"和介词"焉"的合音,"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

尤溪县17756168177: “把”字在文言文中有几种解释? -
藤宽达福: “把”字在古文中的一般用法如下,其他几个字,你还是分开问吧,这里根本发不完. 1. 把 [bǎ]2. 把 [bà] 把 [bà] 〈名〉 柄.器物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 [handle] 左手承弣.——《礼记·曲礼上》.注:“弣把中.”释文:“把,手执处也.” 戾...

尤溪县17756168177: 在语文的文言文中题中说解释下列加点词 用把字也解释上么 -
藤宽达福:[答案] 对于文言文而言,“词”或“词语”基本与现代汉语的“词”和“字”差不多,因为文言文单音词占绝对优势,双音词非常少见.所以,如果考查的是双音节词,那就是作为一个词语来考查的,不用再分开来解释两个“词”.

尤溪县17756168177: 文言文中以有几种解释 -
藤宽达福:[答案] 1、因为,由于: 2、而,来. 3、把,拿,用. 4、以为,认为. 5、凭,靠. 6、按照,依照. 7、根据. 8、通“已”,已经. 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10、在. 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12、为. 13、通“已”,止. 14、任用. 15、此,这.

尤溪县17756168177: “安”“把”“比”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藤宽达福: 安:(1)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养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怎么.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把:(1)持,握.手把文书口称敕(《卖炭翁》)(2)介词,将.如:欲把西湖比西子. 比:(1)1、并列,挨着.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2、勾结.君子周而不比(《论语》)3、近来.比得软脚病(《祭十二郎文》)4、等到.比至南郡,而琮已降(《赤壁之战》)

尤溪县17756168177: 文言文中“或”字的解释 -
藤宽达福: 或 #huò【释义】 ①表示选择关系:或早或晚|或多或少|星期六逛书店或在家睡觉.②也许,表示不能肯定:或许|或者.③相当于“ 有人 ” 、“ 有的 ”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④稍微:不可或缺....

尤溪县17756168177: 在古文言文中有哪些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有”的意思 -
藤宽达福: 有没有的“有”,在文言文中是个常见词,如“有备无患”、“有德者居之”.所以,其它词用于“有”的并不多.接近的有“具”.如《核舟记》:“罔不因势像形,各具情态.”但它们之间仍有差别.“具”在表达“具有”时,含有“表现出来”的意思.

尤溪县17756168177: 登或射猎中的或字是什么意思? -
藤宽达福: “或”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具体有以下几种:1、表示虚词 ∶表示选择或列举.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状况或行动之间的一个抉择.例句:(1)或尽粟一石.――唐·韩愈《杂说》(2)君实或见恕.――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2、表...

尤溪县17756168177: “之”在文言文中的几种解释 -
藤宽达福: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尤溪县17756168177: 在文言文中,“既”字有多少种意思? -
藤宽达福: 在文言文中,“既”【jì】字的意思是:1. 尽;完;终了.韩愈《进学解》:“言未~,有笑于列者曰.” 2. 后来;不久.《左传?成公二年》:“~,卫人赏之以邑.” 3. 已经,……以后.《廉颇蔺相如列传》:“~罢,归国,以相如功大,...

尤溪县17756168177: “之”字、“为”字在文言文中的多种意思 -
藤宽达福: 之 1.做代词: ①一般:第三人称的人、事、物 ②特殊: (1)第一人称:君将哀而生之乎 (2)指示代词:表复指,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故为之说 2.做助词: (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2)语气助词:调节音节,无意义.久之,蛇竟死/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填然鼓之 (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虽我之死/人之立志/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4)提宾句的标志:何陋之有/今子是之不察 3.做动词:到、往.子将安之 为 1.做介词:给、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做动词 (1)做、成为 (2)表判断“是”具为一体/中轩敞者为舱 3.表疑问的语气词:何哭为 4.表被动: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不为人所窥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