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皇权为线索概述唐明清三朝所采取的措施

作者&投稿:言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概括唐明清三朝中央机构演变的趋势~

中央集权是“地方分权”的对称,是国家统治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地方政府统一服从于中央,并根据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办事。
  君主专制通常指奴隶制和封建国家实行君主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拥有无限权力,他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以国家为其私有财产,依靠庞大的军事官僚机构维持其统治。
贯穿于中国古代政治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因其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而为人熟知,也使很多人把“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混为一体,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对学习和研究历史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专制主义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政权组织方式,其主要特征是:
 
 1.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等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在专制国家里,法律仅是君主的意志,皇帝集立法、司法、
行政等大权于一身,天下之事皆决定于上。君口一言,君言的好恶成为评是非、功过的最高原则。君主凌驾于一切之上,极易出现专横、残暴,而臣民则被剥夺了权
利和自由。
  2.无数的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统治。这些官僚是皇帝的奴仆,随时听从使唤。他们在辖区内代表王权统治百姓。
  二、中央集权
  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密切关系,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其主要特征有: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2.中央为控制地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中国自秦开始,地方官员的任用、升迁、调动,一律由中央决定。绝对地执行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
央,最后一切听命于君言的制度要求。同时君主在官职设置上有意造成职权重复,使之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无限制地将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
  三、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上述可以看出,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政体,体现君臣关系;一个是国家结构形式,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专制主义可行之于中央集权国家,也可以实
行于地方割据王朝,同时并非中央集权都导致专制主义。但在封建社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把两者完全分开是不可能的。凡是在专制主义皇权加强之时,往往是中央
集权比较有效之时,反之亦然。中国自秦汉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后经隋唐宋元王朝,形成一套严密完整的政权组织和行政制度,到明清时中央集权高度加强,其结果
是集地方三权于中央,又集中央之权于皇帝一个之手。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专制,专制主义也是愈来愈加强。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认清二者的区别,不至于在批判专制主义时,连中央集权合理性的一面也一起加以否定;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可以防止过分集权造成的弊端。

  1、措施:三省六部制。
  特点:通过分散相权,使之互相牵制,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皇权。
  2、三省六部制概述:
  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3、三省六部制在唐朝的发展演变:
  唐代三省制的特点是在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这种变化的动因在于皇权对于相权的控制、以及提高行政效率。
    首先、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体制,所以便于控制。渐渐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以及左右仆射这些宰相职务已经变成了一个崇高的虚衔,而真正的宰相却成为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这符合从汉代开始的相权不断下降的规律。

  三省合署议事、办公,三省职能逐渐趋向混同合一。
  三省分权,势必造成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等弊端。
  三省之间协调行动,三省首长定期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自武德年间开始,中书、门下集议于政事堂,政事堂设于门下省。(《通典》:“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由此,确立了中书省的中心地位。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从此,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
  尚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
  中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旧称。
  门下省在唐代一度改称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旧称。
  

唐:三省六部制
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
清:设立军机处


有人说,唐初政治是“皇权下的民主”,请从唐朝中央官制的变化角度分析...
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尚书,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每部又领四司,计24司。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他们议政的场所叫政事堂。尚书令位高权大,自隋以来,基本不设(炀帝曾封杨素为尚书令),加之唐太宗曾任此职,故此后,唐朝不再授人以尚书令之职。左、右仆射...

唐宋两朝中枢权力体系的基本特点
3、宋朝时期:此时皇帝和丞相的矛盾突出,为了加强皇权,限制宰相的权利,宋朝分别设置了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宰相的权利被一分为三,加强了皇帝的统治。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中国古官职名。原是临时差遣名目,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十一月,以李洎为黄门...

唐初历史
唐太宗洽遇时会,7世纪这初第二帝国这组成时,既有北魏以来之均田、租庸调、府兵,又有隋朝开设的南北运河和考试制度,上下都草创,内外的威胁既除,皇帝的行动比较自由,太宗将他执行专制皇权时,稍微参酌众议,因之其皇权比较合理化,对唐宋间保持其继续开放继续增长的趋势,有真切的贡献。 但是他的作为,不能做机构上的...

相权和皇权的关系、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封建社会是君权与相权相互争斗,并且君权逐渐高度集中的过程。唐太宗为防范相权过重的威胁,采取了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制度相权三分,防止权臣独揽大权的同时又提高了办事效率。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唐初,以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中书...

以政治制度为线索秦朝宋朝元朝和明朝是如何加强皇权的?
四个朝代在政治制度上加强皇权的具体措施和特点如下:1. 秦朝:皇帝秦始皇在政治制度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皇权,如一统天下、统一文字、建立郡县制度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实行县制,统一了各地的行政管理,强化了皇权的中央集权。2. 宋朝: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使士人能够通过考试成为官员。为了加强...

为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唐朝北宋和明朝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唐朝采用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的人数,达到分割宰相权力的目的;宋朝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等官职,分割宰相的权力;明朝初年,朱元璋废除了宰相职位。以上三朝,通过这些措施,皇权得到了加强。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在汉,唐,宋,明,清分别表现在什么制度上?
汉代:设立中外朝制度,丞相是外朝官员,负责执行,内朝由皇帝亲信担任,有决策权,实际上是皇权的加强 唐:三省六部制,设立三省,均为宰相,直接对皇帝负责,分割了相权,相互牵制 宋:设立中书门下,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就做过此官),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户部、...

唐太宗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而采取的措施?
秦汉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以丞相指挥九卿执行,自尚书台上升为综理政务的中枢机关以后,其下分曹治事,至晋时,尚书台已备六曹,为六部之前身。隋确立三省六部制,以吏、礼、兵、民、刑、工六部为尚书省之下的政务执行机关。唐沿置,惟为避太宗李世民之名讳改民部为户部。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

概述古代中国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强化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_百度知 ...
包括皇帝制、官像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这为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采取“杯酒释兵权”等举措,收回朝...

秦、汉、唐、北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作用各是什么
- 政治上:确立皇权至高无上,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推行郡县制)。- 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 文化上:统一文字。- 思想上:焚书坑儒。2、历史影响: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以高压政治和严酷刑法为...

三山区13824994132: 请以皇权为线索概述唐明清三朝所采取的措施 -
江洪捷宁: 唐:三省六部制 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内阁 清:设立军机处

三山区13824994132:        明清是封建社会的晚期,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起,专制皇权更显重要.请你简述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 -
江洪捷宁:[答案] (一) 加强皇权: 1、 明朝:(1)废除丞相制度 (2)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3)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等特务统治机构 (4)实行廷杖制度 2、清朝:雍正时,建立军机处 (二)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1、 八...

三山区13824994132: 简述汉唐是如何处理皇权矛盾的? 那明朝呢? 谢谢了 -
江洪捷宁: 希望对你有帮助: 理论上讲,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从形式上消失,可事实上,明朝有内阁大学士,相当于丞相,而清朝雍正后设军机大臣,又有丞相性质.可以说相权始终伴随君权于整个封建社会,是一对不可更改又不可调和的矛盾.不过按人教中学历史课本观点,好像到明朝这一矛盾已解决.

三山区13824994132: 历史简述明、清(前期)加强君主集权统治的措施和影响
江洪捷宁: 封建君主专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体.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封建君主专制的演变,大体可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和两种形式.从秦到元,是有宰相制的君主专制,而明清时...

三山区13824994132: 请你简述明朝初期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江洪捷宁: 楼主你好.主要有两点,一、裁撤宰相,皇帝独揽大权 二、设立锦衣卫,实行特务政治,维护君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山区13824994132: 汉武帝,宋太祖,明太祖他们实行了什么样的共同政治体制?简述为维护这一制度他们各采取得措施! -
江洪捷宁: 共同政治体制: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或中央集权体制) 采取的措施:汉武帝建立中朝、设置刺史,实行推恩令等;宋太祖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明太祖废丞相,亲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大事.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取得的效果: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三山区13824994132: 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外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江洪捷宁: 简单概述: 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以御史大夫和太尉来分权. 汉武帝:典型的就是设立内朝来分丞相的权利. 唐太宗:就是设立政事堂了,一朝设立十几位宰相,以相互制约. 宋太祖:就是在中央事理参知政事,以分宰相的政治权利.设立枢密使,以分宰相的军事权利,设立三司使,以分宰相的财政权利 共同点:就是各君王采取措施加强君权,分割相权.巩固皇帝手中的权利.

三山区13824994132: 简述汉.唐.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史实.据此概括说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 -
江洪捷宁:[答案] 汉时汉武帝在汉景帝“削藩”的基础上,又颁布了“推恩令”;后来又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彻底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 清朝沿用明朝官制,后又增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组成.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三山区13824994132: 简述汉唐宋明是如何加强君权而消弱相权的,简洁! -
江洪捷宁: 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相当于宰相;宋设立同平章事(相当于副丞相);明废除丞相.

三山区13824994132: 概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发展,强化的过程 -
江洪捷宁: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