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君不可夺三军之帅,匹夫不可夺个人之志

作者&投稿:倪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军可得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什么意思~

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出自《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句话的重点应当是匹夫之志。这个匹夫之志可是不得了,三军之帅都能夺,你这个匹夫之志不可夺。这就浮现出一个问题,匹夫之志这么厉害,何谓匹夫之志?
我们就是匹夫匹妇,那我们这些人有什么志向不可夺?还是什么志向都可夺,没有什么不可夺的?这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不可夺的志,由于这个不同,人和人才有真正的差别,人和人外在的差别实际很少,内心的差别才是真正的差别。
内心的志,有的人有,有的人没有,有些人是这样的,有些人是那样的,这实际上是一个自省的功夫。
真正确立了这样的志向,才有那样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就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三军的将帅,是外在的,如果碰上比之更强的三军,当然可以夺其帅了,而匹夫之志是内在的,如果他意志坚定,别人无法夺其志,大不了一死而已,历史上为国家、为民族、为道义而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许多许多。这点,似乎很容易理解。
值得我们去认识的是,这里三军和匹夫被放在一起形成对比,可能会被认为:是为了突出和强调匹夫之志、以让说教变得更鲜明生动而采取的一种修辞,而现实中一介匹夫跟三军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可是我觉得并非如此,论外在的力量,一介匹夫是敌不过三军,但是论内在的气势,一介匹夫有可能盖过三军。当一个人无私无我时,他会无畏无惧,视三军若无,此时他身上充盈着一股正气,什么正气呢?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塞于天地之间”。如果在给他提供一些适当的条件,他完全有可能凭弱势击败貌视强大的三军。这种内在的气势,不要认为是精神上自大的狂想,或者精神胜利法而已,这是一种境界。什么是境界?比如说快乐的猪是一种境界,而痛苦的人又是一种境界。
《孟子/公孙丑上》有一段文字: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夫子面前听到过大勇的理论:回头反省一下,如果自己没有道理,虽然面对的是身穿粗布宽衣的平民,我也不会发威吓唬他;经过反省证明道义在我,即使面对千千万万的敌人,我也勇往直前。”)这里,孔子向我们揭示了儒家大勇者的大无畏气概及其所遵循的法门。什么法门?中庸。中,即不偏不倚,即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亦即看到事物对立的两方面而不偏执于任何一端,偏执于任何一端都会产生偏颇,从而不能以事物的本来面目看待事物,从而不能保持平常心。庸,即平常也。这里,孔夫子不偏执取布衣平民相,因此不以平民之弱势为弱,故曰: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另一方面,也不偏执取千万人相,因此不以千万人之强为强,故曰:虽千万人,吾往矣,而是从自性出发,循道义之路,因而能不威亦不惧,内心如如不动。非常值得主义的是,千万不要把中庸简单地理解为“折衷调和主义”,以至失去是非善恶的原则性,就跟儒家所提倡的道义大相径庭了。
对于这种内心如如不动的气慨,孟子还有段非常精辟的定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縢文公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篇第九·二十六)  无须多言,帅之于三军的重要性。帅被夺,轻则一败涂地,重则全军覆没。所以三军夺帅,难则难矣,不过,三军之勇在人。在人,也就是说外在于物于人。若遇超绝勇之对手,帅之被夺却也并非不可能之事。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是一个勇者。其自述:可以于“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旍(jīng)旗缤纷,下蟠(pán)于地”之时,“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qiān)旗执聝(guó)”,可谓勇冠三军。套用《三国演义》中一句话,“有万夫不当之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尔”!   匹夫,也就是说普通老百姓。《论语注疏》说,“士大夫已上有妾媵(yìng),庶人贱,但夫妇相匹配而已,故云匹夫”,呵呵,只有一妻与之相匹,称为匹夫,在当时,可谓贫贱矣。但匹夫之志仍不可夺,为什么呢?因为匹夫之志在己。在己,也就是说成也由己,败也由己。立志在己,一个人的志气、志向根植于这个人的灵魂之中。不可夺,在我看来,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无法夺,立志坚定,矢志不悔,虽造次之时,虽颠沛之中,虽临大节之日,毫不动摇,坚守其志,而不可夺。二是指不可丧失。志向是人的主心骨,是他的独立人格。若志被夺,失魂落魄,那就是爬行着的人,苟且偷生罢了!“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就是把一个人的志向看得比三军之帅还重要。  所以,孔子谆谆劝人立志之重要。钱穆说得好:“有志则进,如逝川之不已。无志则止,如为山亏一篑”(《论语新解》)。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先秦·佚名《论语十二章》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先秦的《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怎样看待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出自《论语·子罕》。三、《论语·子罕》原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夺”的解读:从“三军可夺帅也”的“夺”说起《...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哪里?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出自: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男子汉;夺:改变,换;志:(某人的)...

做人大气的语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志当存高远。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孔子为什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注释】1.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3.夺:改变,换。4.志:(某人的)志气。【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读解】长平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改变,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改变。【出处】《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注释】1.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人为一军。2.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男子汉 3.夺:改变,换。4.志:(某人的)志气。【译文】孔子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回答:用一个成语概括: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词语解释是:两军交战,能够俘虏对方军队的首领,君主切不可强行的改变对方的志向(劝降比较妥当)。 此语出自《论语·子罕》。三军是指军队的通称。匹夫是指驾驭马车的赶车人(寓意:国王。古时候把能人比喻为千里马)。 ...

三军可夺帅也中的三是什么意思
【成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拼音】sān jūn kě duó shuài yě,pǐ fū bù kě duó zhì yě 【解释】两军交战,能够俘虏对方军队的首领,君主切不可强行的改变对方的志向.(劝降比较妥当)【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

孔子经典名言?
“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选自于《论语.子罕》解读:数百万军队的主师可以被俘获,而一个普通人的坚强意志却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使他改变的。引申为:大丈夫无论何时何地豪情壮志不可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选自于《论语.泰伯》解读;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高,意志坚,因为责任...

天台县13837543811: 怎么理解“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方时卡瑞: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谓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出自《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天台县13837543811: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用意是什么 -
方时卡瑞: 长平之战,廉颇坚守不出,赵王中计,派赵括代替廉颇,导致大败. 这是“三军可夺帅也.” 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 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你好,望采纳.

天台县1383754381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为什么会有这句话?
方时卡瑞: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原文】 子曰: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 【注释】 ①三军:军队的通称.②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

天台县13837543811: 孔子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请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知道的希望能给予答案.谢谢! -
方时卡瑞: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将可杀而不可辱.这是因为,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受不住诱惑或经不住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 所以,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是儒家修身的基本内容之一.

天台县13837543811: 为什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方时卡瑞: 因为三个军队可以秒杀将帅,而匹夫再多也抵不过将帅的兵马

天台县1383754381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方时卡瑞: 三军:军队的统称.匹夫:一个人,泛 指平常人.军队的统帅可以被强夺,一 个人的意志不可被强迫.指征服人心是 最难的.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天台县1383754381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翻译 -
方时卡瑞:[答案] 【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评析】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两千五多百年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的中华儿女,...

天台县13837543811: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用意是什么 -
方时卡瑞: 【成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解释】两军交战,能够俘虏对方军队的首领,君主却不可强行的改变对方的志向.(劝降比较妥当)【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

天台县1383754381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是什么意思? -
方时卡瑞:[答案]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原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评析】“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两千五...

天台县13837543811: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意思是什么?
方时卡瑞: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意思是军队的主帅可以更换,但男子汉的志气不 能改变.指人应意志坚定,不可动摇.三 军:军队的通称.匹夫:泛指男子.夺:改 变.出处:《儿女英雄传》九回:“姑娘,不可 如此!'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我安骥宁可负了姑娘,作个无义人;绝不敢 背了父母,作个不孝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