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人名问题

作者&投稿:无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国人名问题~

古时妇女社会地位低啊 男人一般都会三妻四妾老婆们只能在家里看家.有个称呼就不错了.三国所有女性称呼:
王美人(献帝母)
何后(灵帝妻)
唐妃(少帝妻)
董太后(刘苌妻)
吴夫人 吴国太(孙坚妻)
糜夫人 甘夫人 孙夫人 吴夫人(刘备妻)
貂蝉 严氏 曹氏(吕布妻)
邹氏(张济妻)
伏后 董妃 曹贵人(献帝妻)
刘氏(袁绍妻)
蔡夫人(刘表妻)
徐氏(孙翊妻)
王氏(赵昂妻)
杨氏(马超妻)
刘氏 卞氏 丁氏(曹操妻)
甄后 郭贵妃(曹丕妻)
李氏(庞德妻)
张后(刘禅妻)
毛后 郭夫人(曹睿妻)
刘氏(曹爽妻)
徐夫人 王夫人 潘夫人(孙权妻)
张后(曹芳妻)
全后(孙亮妻)
胡氏(刘琰妻)
李氏(马邈妻)
崔夫人(刘谌妻)
何氏(孙和妻)
大乔(孙策妻)
小乔(周瑜妻)
朱太后(孙休妻)
冯氏(袁术妻)
刘氏(潘举妻)
黄氏(诸葛亮妻)
夏侯令女(曹文叔妻)
祝融夫人(孟获妻)
云英(董承妾)
李春香(黄奎妾)
蔡琰(蔡邕女)
舞阳君(何进母)
樊氏(赵范嫂)

枭姬,孙尚香 刘备的夫人、孙权的妹子。
性别:女
籍贯:扬州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家族资料:父亲:孙坚
母亲:吴国太
配偶:刘备
兄弟姐妹: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

这个女人,其实并不简单。三国里面,和其中两个势力的最高领导人有这样密切关系的,只有她一人了。但孙夫人在三国志里不见经传,只在其他人的记载里提到。在三国演义里面,罗贯中却是刻画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孙尚香,让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孙夫人在以三国题材的文学戏曲里面是个不可缺少的脚色,没有她,甘露寺、刘郎浦、截江夺阿斗都演不成了。

经过罗贯中、毛宗岗的演绎,孙夫人是个富有爱心的刁蛮公主。她被孙权、周瑜作为工具加害刘备,但却忠心耿耿一往情深,处处维护这个比她大很多的丈夫,替刘备帮了大忙。到最后在东吴听说蜀军在虢亭战败,讹传刘备死于军中,“驱车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以身殉节,是一个完满的正面人物的形象。

相比之下,刘备就太对不起孙夫人了。刘备当皇帝以后,把已经逝去的妾甘氏追谥为皇思夫人,继室吴氏为皇后。而孙家小姐作为刘备的正式夫人,居然到最后连个名分也没有。以至一代巾帼英雄,在正史里面成不了传。

老牛在这里尝试还原这位夫人的真实面目。

首先,是孙夫人的姓名身世。

三国演义第七回提到“却说孙坚有四子,皆吴夫人所生: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吴夫人之妹,即为孙坚次妻,亦生一子一女:子名朗,字早安;女名仁。”这就是说,孙尚香(为行文方便,这里就用这名字。当然,孙尚香是后世好事者起的名字,当不了真)是孙坚次妻所生,和孙权同父异母,大名叫孙仁。

这个资料和正史却对不上号。三国志说:“孙破虏吴夫人,吴主权母也。。。生四男一女”;而另一条资料:“志林曰:坚有五子:策、权、翊、匡,吴氏所生;少子朗,庶生也,一名仁”。由此可知,孙尚香是孙权的同胞妹妹,她的名字不是孙仁。孙仁是孙朗的别名。

我们不能一口咬定,汉代的女人就没有名字。汉光武的皇后阴丽华,名字就见于正史。但以孙夫人的身份,名留青史的机会就不大了。罗贯中在以后所有场合只是称之为孙夫人。由于孙权兄妹的生母吴夫人在刘备招亲以前已经逝世,罗贯中为了配合剧情需要,把孙尚香写成为吴夫人的妹妹吴国太所生。

孙尚香是个美女,这一点是不必怀疑的。后来吕范提亲的时候,对刘备说:“吾主吴侯有一妹,美而贤,堪奉箕帚”。替人家一方诸侯对亲家,吕范就是夸大,也总有个谱。孙尚香是贤还不贤,是不是婉顺体贴,吕范可以说假话;但美不美,就假不了。

孙尚香嫁给刘备的时候,是多大年纪?老牛以为不超过二十岁。古人早婚,孙尚香以贵族女子,没有明显的缺点,不可能标梅已过嫁不出去的。如果真的没人要,孙权也不好把她嫁给刘备。话说回来,以古人眼光看孙尚香出嫁的时候也确实有点大龄。孙坚是在初平三年(公元191年)为黄祖军士所射杀,而过江招亲发生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就算孙尚香是遗腹子,也该17岁了。不管怎样,她和刘备的年龄还是很不相称,以致刘备自己也说“吾年已半百,鬓发斑白;吴侯之妹,正当妙龄:恐非配偶。”老夫少妻,也就伏下了以后悲剧的原因。

做成悲剧,说到底,还是因为这段姻缘本来就是政治婚姻。但是两个人性格不合,应该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国志在法正的传记里面提到:

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

以至刘备“每入,衷心常凛凛”“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这和演义里面孙夫人的性格是吻合的。孙尚香生长在将门,自幼好观武事并不出奇。“极其刚勇”,“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也就罢了,偏偏还弄得“诸将皆惧”,这里就有点问题了。说不定就是孙尚香幻想要冲锋陷阵带兵厮杀,每每参谋军事,才叫哥哥的部下怕了她。

好了,孙尚香成了孙夫人,跟刘备到了荆州。看来她就并不甘心当个归家娘。她现在不但是老板娘,还是盟国最高领导人的妹妹,荆州上下谁不看她三分面色。三国志在《云别传》里提到“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说孙夫人到荆州来,不仅随带了武装丫环,而且随带了私人卫队。这些东吴官兵,依杖主子高贵,常有不端行为,滋事寻衅,使刘备大伤脑筋,在恐惧的基础上进而加上了恼怒。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孙尚香身上。刘备怕了她,后来干脆在公安大本营以西另筑一城别居,让她和她的男女卫队们集中到了那里。这样一来,麻烦是少了。夫妻之间看来也没有什么话可说了。公安的孙夫人城遗址,是刘备与孙夫人失和的见证。

老板尚且如此,老板的下属又怎样?会不会也弄得“诸将皆惧”?毕竟,荆州对东吴孙家不大感冒,刘备把事情交给老成持重的赵云处理,“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究竟赵云有没有为了东吴官兵要吃毛蟹、臭豆腐操心,老牛木宰羊。还好时间不长,刘备在建安十六年出兵益州,孙权知道后,“大遣舟船迎妹”。

孙权接妹妹回去,并不是像演义里面说的要“尽起东吴之兵,一鼓而下荆襄”,因为我们看下文,孙尚香回去以后,即使是诸葛亮、张飞、赵云他们也增援西征去了,东吴没有动兵进攻荆州;孙尚香离开刘备回到东吴,也不是被孙权骗回去的,前面说了,孙夫人的母亲早已逝世(建安七年),母亲病重就没有了理由。何况在过江招亲那一段,孙权已经下了狠心,把配剑交给蒋钦、周泰,“汝二人将这口剑去取吾妹并刘备头来!违令者立斩”,这时又何须被吴国太一闹而大费周章呢?其实孙权把妹妹接回去,平心而论,不是没有道理。在公,刘备不让孙权出兵益州,现在自己动手了,把这个亲家兼盟友视如无物;在私,妹夫把妹妹留在荆州,以妹妹那个脾气,还真会弄出什么乱子来,出了事情连个中间人也没有,倒不如接她回娘家。而在孙尚香而言,也是先回家看看,说不定她还想着什么时候回来。但是,任性的她做错了两件事,一是没有通知刘备,二是打算把阿斗带走。

后来的变化就不是她能想象的了。蜀汉和东吴之间的矛盾越闹越大,连表面上的同盟也破裂了。孙权偷袭了荆州,两家兵戎相见。刘备在西川另娶了吴夫人。这段婚姻,自孙夫人回吴起,便事实上结束了。

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夫人投江殉夫,这是毛宗岗增写的情节,还提了一首诗:“先主兵归白帝城,夫人闻难独捐生。至今江畔遗碑在,犹着千秋烈女名”。现在的论者大都对毛宗岗的做法持批评的态度,认为是提倡了封建糟粕。但是,应该看到,读者从孙夫人这一投江,把她彻底当成为刘备一方的人,也通过她的不幸为她增加了同情分,这才成为了今天大家印象中“千秋烈女”的孙尚香。
参考资料:http://club.chinaren.com/bbs/index.jsp?boardid=700&hotmsgid=98974213

以下是转贴,比较好玩。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王莽这个人对“名”特别重视,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弄得人不知所措。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民族战争。王莽对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汉书·王莽传》又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是说,匈奴单于依顺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个字。可见,当时不但有禁止使用双字名的法令,而且还影响到了匈奴。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三国时的人名,告诉我们,人名有极强的阶段性,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命名特点。知道了这些,有的人一看名,他是什么时代的,也就能估摸个差不多。

“司母戊鼎”是我国最著名的青铜器,其中的“戊”就是商代的一个人名。商周两代人好用天干、地支作为人名。商汤王之后的商王有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等等。辅佐周文王的傅丁,及后来的庖丁,秦国名将白乙丙,也以天干、地支为名。天干、地支,其实就是现在的数字,跟一二三四一个意思。

春秋战国人,姓名中间常加一个“不”字,如任不齐、韩不信、申不害、陈不古、吕不韦、萧不疑等,这个习惯一直沿续到东汉,那时更有直不疑、高不识、公上不害等。这里的“不”只是发声词,并没有实在意义。春秋时还有个习惯,有姓名之间加“之”,如介之推、烛之武、孟之反。春秋战国之前,取名很随意,常常是指物为名,孔丘、颜回、孔鲤、司马牛、李耳、墨翟,这些名都是出生那一刻,大人见到了什么,就以什么取名。

汉代人名非常重视排行字,名或字中常有“孟”、“伯”、“仲”、“季”、“叔”、“元”、“长”、“次”等字。汉代人的字中还多用“子”,如,司马迁字子长,苏武字子卿,赵云字子龙,韩安国字子长。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我国兴盛起来。人名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吕叔湘先生在《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一文中论及,时人以瞿昙、悉达、菩提、菩萨、罗汉、弥陀等佛教人名或术语直接用于人名的就达36种之多,而用与佛教有关的一个字如“佛、僧、昙、法、道”等同其他字配合成名的,就更是多了。《南北史表》载,当时,“僧”字在命名上的流行,仅次于“之”字。这时候,字常是名加一个字组成的,如,谢安字安石,杨秉字秉节,范宣字宣子,颜延之字延年,侯景字万景。名中带“之”也是这个时期的特点,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裴松之、顾恺之、刘牢之。

魏晋南北朝还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北方十六国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所建。北魏时,鲜卑族的孝文帝拓跋曾下令鲜卑人改汉姓,并首先将自己的姓“拓跋”改为“元”。一共有144个鲜卑姓改为汉姓。改贺葛为葛,是类为高,去斤为艾,屈突为屈,独孤浑为杜等。鲜卑人宇文觉建立北周后,又令所有改为汉姓的鲜卑人恢复原姓,并以鲜卑姓赐汉族功臣。于是,出现了一批新姓,如长孙、宇文、徒河、普六如、大野等。

唐代人名更多地承接了南北朝的习惯用法,自身的突出特点是喜欢用排行称呼,在唐诗标题中就能见到:元二、卫八处士、张十八员外、刘十九、丘二十二员外,公孙大娘、黄四娘。因古人是大家族一起排行,就有了“李二十五”、“赵三十二”。唐代人名中“己”、“予”、“彦”,也比以前多了起来。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异族外邦争相来朝。如李白之父来自西域,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胡人,但他们全用的是汉族姓。许多外族人姓了“李”,有的是自己想沾皇帝的光,有的是皇帝赐给的。

唐人和宋人不但喜爱用排行称呼,民间取名也常用数字,如一个人名“四六”,原来是出生时,父亲24岁,母亲22岁,加在一起是46。如果娘23,爹25,生下孩子就叫“四八”。从宋代开始,双字超过了单字名,以后双字名越来越多。

辽、金、元是少数民族政权,这是我国命名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一是,名中多用“哥”、“奴”等字;二是许多人有两种语言的名,如,辽太祖,一名阿骨打,又有汉名;金代的兀术,又名宗弼;金世宗名哈喇,又名。同时,也有一些汉族人取了少数民族名。

现代人名时代特征更为明显。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与山西大学利用计算机对全国7个地区的人名用字作了统计,女性人名用字频率最高的四个字分别是:

北京淑、秀、英、玉

上海英、华、芳、明

辽宁玉、桂、英、华

陕西英、芳、秀、玉

四川华、秀、英、明

广东亚、英、华、明

福建丽、秀、华、明

新中国之前使用频率最高的六个字是:英、秀、玉、珍、华、兰,而1949年到“文革”则是:华、英、玉、明、秀、国。“文革”中是:红、华、军、文、英、明,“文革”后却成了:华、丽、春、小、燕、红。从人名用字的变化,完全可以看出社会的变革及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
参考资料:http://bbs.book.qq.com/cgi-bin/bbs/show/content?from=t&groupid=108:11102&messageid=361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王莽这个人对“名”特别重视,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弄得人不知所措。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民族战争。王莽对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汉书·王莽传》又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是说,匈奴单于依顺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个字。可见,当时不但有禁止使用双字名的法令,而且还影响到了匈奴。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三国时的人名,告诉我们,人名有极强的阶段性,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命名特点。知道了这些,有的人一看名,他是什么时代的,也就能估摸个差不多。

“司母戊鼎”是我国最著名的青铜器,其中的“戊”就是商代的一个人名。商周两代人好用天干、地支作为人名。商汤王之后的商王有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等等。辅佐周文王的傅丁,及后来的庖丁,秦国名将白乙丙,也以天干、地支为名。天干、地支,其实就是现在的数字,跟一二三四一个意思。

春秋战国人,姓名中间常加一个“不”字,如任不齐、韩不信、申不害、陈不古、吕不韦、萧不疑等,这个习惯一直沿续到东汉,那时更有直不疑、高不识、公上不害等。这里的“不”只是发声词,并没有实在意义。春秋时还有个习惯,有姓名之间加“之”,如介之推、烛之武、孟之反。春秋战国之前,取名很随意,常常是指物为名,孔丘、颜回、孔鲤、司马牛、李耳、墨翟,这些名都是出生那一刻,大人见到了什么,就以什么取名。

汉代人名非常重视排行字,名或字中常有“孟”、“伯”、“仲”、“季”、“叔”、“元”、“长”、“次”等字。汉代人的字中还多用“子”,如,司马迁字子长,苏武字子卿,赵云字子龙,韩安国字子长。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在我国兴盛起来。人名也受到佛教的影响。吕叔湘先生在《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一文中论及,时人以瞿昙、悉达、菩提、菩萨、罗汉、弥陀等佛教人名或术语直接用于人名的就达36种之多,而用与佛教有关的一个字如“佛、僧、昙、法、道”等同其他字配合成名的,就更是多了。《南北史表》载,当时,“僧”字在命名上的流行,仅次于“之”字。这时候,字常是名加一个字组成的,如,谢安字安石,杨秉字秉节,范宣字宣子,颜延之字延年,侯景字万景。名中带“之”也是这个时期的特点,如,王羲之、王献之、祖冲之、裴松之、顾恺之、刘牢之。

魏晋南北朝还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北方十六国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所建。北魏时,鲜卑族的孝文帝拓跋曾下令鲜卑人改汉姓,并首先将自己的姓“拓跋”改为“元”。一共有144个鲜卑姓改为汉姓。改贺葛为葛,是类为高,去斤为艾,屈突为屈,独孤浑为杜等。鲜卑人宇文觉建立北周后,又令所有改为汉姓的鲜卑人恢复原姓,并以鲜卑姓赐汉族功臣。于是,出现了一批新姓,如长孙、宇文、徒河、普六如、大野等。

唐代人名更多地承接了南北朝的习惯用法,自身的突出特点是喜欢用排行称呼,在唐诗标题中就能见到:元二、卫八处士、张十八员外、刘十九、丘二十二员外,公孙大娘、黄四娘。因古人是大家族一起排行,就有了“李二十五”、“赵三十二”。唐代人名中“己”、“予”、“彦”,也比以前多了起来。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兴盛时期,异族外邦争相来朝。如李白之父来自西域,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胡人,但他们全用的是汉族姓。许多外族人姓了“李”,有的是自己想沾皇帝的光,有的是皇帝赐给的。

唐人和宋人不但喜爱用排行称呼,民间取名也常用数字,如一个人名“四六”,原来是出生时,父亲24岁,母亲22岁,加在一起是46。如果娘23,爹25,生下孩子就叫“四八”。从宋代开始,双字超过了单字名,以后双字名越来越多。

辽、金、元是少数民族政权,这是我国命名史上的一段特殊时期。一是,名中多用“哥”、“奴”等字;二是许多人有两种语言的名,如,辽太祖,一名阿骨打,又有汉名;金代的兀术,又名宗弼;金世宗名哈喇,又名。同时,也有一些汉族人取了少数民族名。

三国时期古汉人为啥都是单字名?
看了《三国演义》之后,有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王莽这个人对“名”特别重视,他一上台就闹起了一股改名风。首先把中央各级官名改了,然后是大改地名。今天改了,明天又改回来,弄得人不知所措。后来,甚至将“匈奴”改成“降奴”,“单于”改成“服于”,由此引发了民族战争。王莽对姓名更是大下功夫。他对自家的“王”看得特别重,对许多刘姓皇族和有功部下赐姓“王”,以示恩宠。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出了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汉书·王莽传》又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是说,匈奴单于依顺王朝的法令,去掉二字名中的一个字。可见,当时不但有禁止使用双字名的法令,而且还影响到了匈奴。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三国时的人名告诉我们,人名有极强的阶段性,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命名特点。知道了这些,有的人一看名,他是什么时代的,也就能估摸个差不多。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所谓的“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也涉及到了人名。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靠死爷爷和爹爹,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水平有限,事情暴露了。虽然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本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了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半径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东汉的名字分姓,名,字三部分,另外还有别号,职位,爵位也可以出现在名字中。具体如下
一,,,意义!!,,,如刘(姓)备(名)字玄德(字),但是那个时代的名和字必须意义相同或相似,如备字在当时是厚道的意思,玄德2字是有很高的德行的意思。再如刘禅字子嗣,禅本身就有继位的意思,子嗣是后代的意思,也是相近的
二,,,那个时代,同级别的人之间,朋友之间都不能直呼对方的名!这是不礼貌的,。但是每个人自称的时候都会用名来自称,表示自谦。如:诸葛亮经常说亮怎么怎么样,而别人都称他为孔明,或是卧龙(号)等等
三,职位和别号也是敬语的一部分,比如别人称刘备为刘皇叔,刘豫州,其实都有这个意思,就跟现在的刘处,张局,一个意思,大概我理解的就是这样,名字的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作用,有什么不懂得可以再问我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名都是一个字的?
是从王莽篡权的时候改革了一字名字的!虽然汉朝开国时就有不少人用一字名,比如项羽、刘邦、项伯等等,但是真正严格规定用一字名是从王莽那时候传下来的!学历史这么多年,包括后来看历史的故事、文献,我都觉得王莽是个奇葩的人。这样奇葩的人能做皇帝也是牛,他一辈子蛰伏就是为了篡权当皇帝。西汉末年...

三国里面为什么所有人名字都是两个字?三个字的名字是“贱民”?_百度知 ...
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在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中有这样一句话:“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三国时期里为什么人名都是一个字,是巧合还是有原因?
古人以字少为尊,比如尧舜禹汤,都是一个人占用一个字,然而以一字为名必竟有限,后人只能退而求其次,以二字为姓名,古人看来,字越多身份越低下,越是蛮夷名字字数越多!

为什么三国里都是单字名
《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乳名,如刘盆子、郑小同;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分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名的。这真是怪事。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所谓...

关于欧美国家人名的问题
大多数欧美国家男女结婚后,女性会改姓丈夫的姓,小孩是跟爸爸姓的,所以一家人都是一个姓。举个例子,成长的烦恼中 爸爸叫杰森。西弗,杰森是名,西弗是姓 妈妈叫麦琪。西弗 他们的大儿子叫迈克。西弗 大女儿叫卡罗尔。西弗 小儿子叫本。西弗 小女儿叫克丽丝。西弗 姐妹兄弟名字之间没什么联系的 但是...

为什么古代(隋唐以前,比如三国)时人们的名字都是一个字的?
古代 姓名和现在的姓名是有区别的古代有学问的人往往有以下几个个人识别符号姓名字再往后还有 号 甚至有很多号所以不会出现姓名识别的困难加之当时有学问的人毕竟是少数 所以 不需要注意到 姓名冲突的问题 所以汉朝时期基本上都是两个字的姓名到了唐宋年间 人口增长 出现了重名的问题 所以出现了号 和双字名一、姓...

关于美国人名的问题
第一,有关系,父辈的名字可能作为家族名字一直流传下来,很像中国人的字辈。布什家就是这种情况,真正区分出小布什的,是沃克这个名字。很多名人都以有个中间名,平常家人就叫他的中间名,比方说迈克尔·杰克逊的中间名是约瑟夫,于是他父母兄弟就叫他约瑟夫。第二,看不同的人群怎么称呼了,有的人还是说...

为何汉末三国时期名人都是单字名?
的确如此,整个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尽管《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间或有两个字的,但这些人,有的是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有的是以字行世,如黄承彦、苟巨伯。知识份子、官员、显要是找不出双字的。这真是怪事!问题出在哪里呢?就...

...三国时期,除了几个小人物,大人物没有三个字的名字。
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汉书·王莽传》又有:“匈奴单于,顺制作,去二名”之语,意思...

为什么中国在古代较早时期的名字多为2个字,而现在多为3个字。春秋战国...
直到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国进入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出现五胡乱华十九国,少数民族纷入中原,避讳制度遭受严重冲击。避讳既无定制,宽严随意而异,这一来,取名字也就不必再顾虑便不便于避讳。于是,神州大地复名又逐渐多了起来。另外,魏晋以后,人们逐渐又把表示行辈的字从字转向名,这就是现在的...

花都区13759082930: 三国时期人名问题 -
赖雄强力: 因为那时候人都是有“字”的,字一般是两个字,所以“名”一般是一个字,应该是一种习惯用法. 如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什么与古人...

花都区13759082930: 三国时期起名有没什么规则啊为什么人都是姓+名(一个字)+字(两个
赖雄强力: 为什么三国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的确是这样,翻开历史看看,整个的东汉、三国这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极少的.《后汉书》、《三国...

花都区13759082930: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姓名 -
赖雄强力: 三国时期,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清一色的都用单名,这种现象与两点有关.一是避讳礼制.先秦的《礼记·曲礼》规定“二名不偏讳”,意思是说:如果两字为名,只讳言其一字,另一字可不讳.随着避讳制度的渐趋严密,“二...

花都区13759082930: <三国演义>中的名字问题 -
赖雄强力: 阿会喃 程远志 曹安民 曹文叔 淳于琼 淳于导 淳于丹 崔州平 董荼那 傅士仁 郭攸之等等~ 比起2字名的 三国演义中3字名少得可怜~ http://wenwen.sogou.com/z/q778631589.htm 为三国演义人物表~ 加分吧~

花都区13759082930: 三国人物为何都是单字名 -
赖雄强力: 三国中的人物,为何绝大多数都是单字为名?从整个东汉以来到三国几百年来的人名,也大抵都是单字.这的确是个有趣的现象.查找资料,一切都与王莽有关.在历史上,王莽是个篡夺政权的短命皇帝,是他,把大汉历史划分成了西汉与东...

花都区13759082930: 三国时期人名问题
赖雄强力: 只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王莽篡权时期,常常有人起两个名的(绝非字、号等),比如王莽又叫王起.如此一来,户籍管理就非常混乱,王莽就下令“人不可双名”,百姓误以为不可以两个字的名,如叫王小莽就行.结果在东汉时期众大多起的是单字的名,如王X、李X,但字、号等就不受限制

花都区13759082930: 汉末三国时期历史人物为何都是单字名?哪位高人给解答一下?
赖雄强力: 在古代,尤其是汉魏晋时期,取单名之风很盛.主要原因有两个:1、“二名非礼”是儒家礼教的一部分,是与儒家思想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且在春秋时期至秦汉很多著名人物也是取单字为名;2、西汉末年王莽改制,“行二名之禁”.

花都区13759082930: 三国时期人物字号有哪些?
赖雄强力: 刘备字玄德 诸葛亮字孔明 曹操字孟德 孙权字仲谋 关羽字云长 张飞字翼德 赵云字子龙 乐进字文谦 李典字曼成 曹仁字子孝 曹洪字子廉 夏侯惇字元让 夏侯渊字妙才 荀彧字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