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司马迁要忍辱著《史记》?

作者&投稿:徐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司马迁要忍辱著史记?~

司马家就是做史的!司马谈病重,司马迁答应父亲,继承他的遗志,完成父亲编撰史书的心愿~考虑到父亲交给自己的伟大事业,在生与死的斗争中,也悟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道理,并以古人前贤虽身处逆境、历经艰辛磨难,最终成就大业的事例来激励、鞭策自己。因此,虽然腐刑给司马迁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但他忍辱负重,用心血和汗水撰著《史记》的!

司马迁是西汉的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最优秀的史学著作,文学水平也极高。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为了歌颂汉王朝。司马谈在临死时,曾对司马迁说,作为一名史官,别忘了著书歌颂西汉的“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司马迁自己也认为,对汉武帝的“盛德”和王侯将相大臣的功绩,作为史官如果不能记载、宣扬,是“罪莫大焉”。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现陕西韩城县)。生于公元前145年,死于公元前87年左右。从小受过良好教育,20岁时曾漫游全国。后当官,虽只是一个小官郎中,但负责保卫、扈从皇帝,接近武帝机会比较多,并因此得到汉武帝赏识;以后接父亲司马谈的班,充当太史令。太史令在当时是一个中下级官吏,负责天文历法,掌管、整理国家的图书资料。官虽不大,作为一般士人,能有这个位子,已经相当满足了。正因此缘故,司马迁对汉武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一心想通过拼命工作“亲媚于主上”。司马迁遭宫刑后,担任中书令,相当于今天的机要秘书,天天在皇帝身旁。可见与汉武帝的关系非同一般。司马迁以“古贤臣”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一直是“尊宠任职”。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建元”是汉武帝的年号。“隆在建元”就是说汉武帝的功德达到了西汉诸帝的最高峰。
二,为了宣扬儒家思想。《史记》全书130卷,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达汉武帝之时,前后约三千年,共52万多字。司马迁于公元前104年开始写《史记》,花了十多年时间才完成。司马迁说,他之所以要写三千年的通史,主要是为了探讨历代统治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
艺,是指儒家经典。拾遗补艺,是指弥补儒家经典的不足之处。儒家经典发展到汉武帝时,数量庞大,内容烦琐,而且多半是一些抽象的原则,很难为一般人所吸收。司马迁感到,如能继承孔子著《春秋》的传统,撰写一部系统的通史,通过具体的历史事实,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就能更好地宣扬儒家思想,而弥补已有经典的不足。这是“拾遗补艺”实质所在。在宣扬儒家思想上,《史记》确实成为前无古人,独具特色的“一家之言”。
应该看到,由于当时汉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儒家思想是为巩固这一王朝服务的,所以《史记》虽说是歌颂汉王朝,宣扬儒家思想的,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伟大,相反,这正是高度评价它的一个前提。
此为原因.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话说苏武被匈奴单于扣留以后,汉武帝大为震怒,立刻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征讨匈奴。李广利带三万汉军在酒泉附近与匈奴右贤王的军队交战,双方互有胜负。
第二年,武帝又派骑都尉李陵率步军五千深入匈奴的领土作战。李陵是李广的孙子,他年轻力大,箭法精熟,又十分爱护士兵,因此他带领的军队战斗力很强,汉武帝也极看重他。不幸的是,由于他孤军深入,终于被匈奴抓住了弱点——匈奴王且侯单于召集左右贤王共七、八万的骑兵将李陵的五千士兵团团围住了。尽管战士们英勇奋战,以步战杀死了数千敌人的骑兵,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只剩下了几十人,李陵又让战士们将汉军的旗帜及身上的贵重物品埋入地下,作最后一次拼杀。
眼看自己周围只剩下十几个战士了,而且大家都已筋疲力竭,再也无力抵抗了,李陵才含着眼泪对仅存的几个士兵说:“我们已经没脸回去了,大家留条性命待以后寻机会报效大汉皇帝吧。”于是他便投降了匈奴。
李陵投降的消息使汉武帝大怒。他在朝堂上让官员们议论这件事。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谴责李陵贪生怕死、叛国投敌,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他说:“李陵面对十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仍带领兵士浴血奋战,杀死的敌军比自己军队的人数还多。他战斗到弹尽援绝,不得已而降敌,也许日后他还会找机会报效朝廷的。”
不料司马迁的这番话触怒了武帝。因为他知道司马迁与李陵是好友,因此认定司马迁是在为李陵的叛国投敌辩解,说他是存心对抗朝廷。于是他一声令下,将司马迁下了监狱。
司马迁是史官世家。他的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他们的祖上在周朝时就当过太史。司马谈是一个学识十分渊博的人,他曾掌管汉朝的天文、历法和负责记录历史文献。趁此机会,他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计划写一部全面记述中国历史的“史书”。但由于工作量巨大,他自己又年老多病,已经不可能全部完成这项工程了,因此,他在临终前郑重地嘱咐儿子一定要完成自己的这个遗愿。
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从年轻时便开始博览群书,积累资料,而且还不断地到全国各地去游历,通过访人问古,考察各地的历史名胜与古迹,从民间了解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获得了历史典籍上所没有的大量翔实丰富的史料。他曾三次大规模出游,南至今天的江、淮、湘、浙,以至四川、云南,北至长城内外,东至今河南、山东直达滨海,西至陇西,足迹踏遍了整个长江和黄河流域。
正当司马迁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知识积累,开始写作这部历史巨著的时候,李陵事件发生了。当时朝廷专管刑法的廷尉杜周,为了迎合和讨好皇帝,竟给无辜的司马迁判了“腐刑”(就是残害人的生殖器官)。按照当时汉朝的法律,被判了刑的犯人是可以用钱来赎罪的。但是,司马迁只是一个穷书生,他家虽世代为官,却又十分清廉,根本拿不出赎金。因此,他只能屈辱地受刑。
遭受如此的酷刑,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这对于一个正直清高的知识分子来说,他本来已经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了。但是,父亲的遗志还没有完成,自己用一生的精力所搜罗的材料,以及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难道就这样付之东流了吗?他又不甘心。
经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痛苦煎熬,他终于想通了——周文王被纣王关在里,纣王还残酷地杀害了文王的儿子,并且将他儿子的肉做成肉酱让他吃,文王仍能忍受这么巨大的痛苦而在牢中写下了《周易》这部书;孔子一生困厄不得志,但他却孜孜不倦地教育学生,并且写下了《春秋》一书传于后世;左丘明两只眼睛全瞎了,还以巨大的毅力写成了《国语》;屈原遭人排挤诬陷,楚王一点也不理解他的一片爱国之心,反而将他流放,他却写出了名著《离骚》;孙膑遭朋友庞涓陷害,被砍掉了两脚的膝盖骨,他还能忍辱负重,写出了《孙子兵法》。中国历史上的这些伟人,都能不顾自己个人的不幸而发愤著述,完成自己的人生志愿,自己为什么不能呢?于是他决心抛弃个人的悲痛与屈辱,效法这些古人,去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汉武帝让他当了中书令。他以巨大的毅力忍受着从朝廷上下投来的鄙视与嘲讽的目光,又经过了十数年坚韧不拔的艰苦努力,终于以自己的生命与血汗,完成了这部空前伟大的历史巨著。这部著作,当时称做《太史公书》,后人便称它为《史记》。
《史记》记述了从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开始直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历史。全书有五十多万字,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历史的记述,既翔实细致、严格地忠于历史,又爱憎分明,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鞭挞黑暗、表彰正义、反对贪暴、同情弱小。与此同时,《史记》里的人物描写和情节叙述也形象鲜明、生动活泼,使它不但在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其实宫刑可以掏钱免刑的,可能司马迁他家没那么多钱只好挨那一刀了。置于为什么司马迁要忍辱著《史记》?第一点 子承父业,他爸就干这一行的 第二点 当时关于历史方面的书大多不全或不真实,所以他为了后人了解真正的历史立志要写《史记》,后来因李陵事件得罪汉武帝而身受宫刑,命运的挫折并没有把他打倒反而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父亲死后,点击浏览下一页他继承了父亲的官职。司马迁饱览史书,游历全国,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素材, 在他继任太史令后, 就开始着手写一部记录中国历史的巨著。但就在这时, 由于公开为战败而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 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残酷的腐刑(阉割)。司马迁多次想自杀。但是,他从历史上许多发愤成就事业的例子中受到了鼓舞。他想,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 ,左丘明眼睛瞎后,写成了《国语》 ;孙膑被砍了膝盖骨,写出了《兵法》 ,我为什么不能把这部史书写出来呢?司马迁辛辛苦苦十几年,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史记》 ,详细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计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03篇,50多万字,史学价值极高。

因为司马公 已经身遭迫害 成了一个不能人事的不完整男人 按说以他的身份背景就可能要把脖子一抹 但是因为人家还有个理想 有个很牛掰的志向 那就是 写下铭传天下的《史记》所以忍受着其他人的非议与白眼 将就着活了下来

不为什么。。。因为人家是史学家,人家有志向要写《史记》,所以即使身受宫刑,依旧不能动摇他写史记的信念。。。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的故事
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天文星象家司马迁不仅是太史令,还是神奇的预言家,你知道吗?
提起司马迁,大家都知道是《史记》作者,其实司马迁不仅是史学家,他还是个天文学家,而且还是汉历的创始人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走近司马迁。一。 学游天下,冤受腐刑,忍辱著《史记》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十岁时就能熟读并背诵《尚书》、《左传》、《国语》、《系本》 等书;二十岁...

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原因是什么?
肆虐专横的本性和当时上流社会的冷酷。提出了比较进步的生死观,并表现了他为实现自己的著述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这对于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文中还提到古代一些圣贤发愤著书的例子,指出了作家的生活经历对创作的影响,这对后人也有很大启发。

司马迁忍辱写了史记你怎么看?
天汉二年,司马迁47岁的时候,因为“李陵事件”受了宫刑。我们可以想见这对一个男人是多么大的痛苦和耻辱?我也一直想弄明白:为什么司马迁能忍辱写下了这部对后人影响深远的经典不朽大作!于是我读了《史记》。感受到了司马迁的治学严谨与人格伟大!其实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在支撑着他在艰苦的条件下...

谈谈对司马迁“忍辱著书”的认识 (急)
司马迁是一个很不幸的史学家,他受刑之后仍忍辱著书,评判历史,褒善贬恶,以客观公允的笔调冷静地记录人世间的真相,寄寓悲天悯人的情怀,表达了自己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史记》通篇洋溢着“良史”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当时的一些大人物如汉高祖刘邦,在司马迁笔下也被擦掉了神圣的光环,还原为...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史记》是司马迁的忍辱负重之作吗?
司马迁青年时期四处游历。所到之处,他考察风土人情,参观名胜古迹,访问耆老故旧,收集整理资料,扩大了胸襟和视野,增加了对社会现实的了解。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著作《史记》。不幸的是,司马迁著书后的第七年,遇到了“李陵之祸”。这一年,李陵兵败匈奴而降,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而...

“腐刑”之下的司马迁经历了什么样的事?
…现在

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史记的启示
公元前104年,司马迁与唐都、落下闳等人编订《太初历》,代替了自秦以来的《颛顼历》。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不久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他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史,终于完成不朽的《史记》。司马迁的祖上几代都做太史令,这个职位不是很显要,但司马迁和他的父亲...

司马迁发愤写 史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共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司马迁受父亲影响,努力学习历史。第二自然段写司马迁牢记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每天认真整理史料。第三自然段写横祸降临,司马迁忍辱写史。第四自然段写司马迁用毕生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故事简介: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

行唐县19477621519: 司马迁为什么忍辱著《史记》?
储姚柴胡: 司马迁从幼年时起就熟读各种书籍,搜集史料.青年时期,他游历了中国许多风景优美、古迹众多的地方,不但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为他日后创作《史记》搜集...

行唐县19477621519: 为什么司马迁要忍辱著《史记》? -
储姚柴胡: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他的父亲死了以后,由于有时被父亲执着的精神所感动,所以子承父业.此后他兢兢业业的干自己的实际工作,努力搜寻古人的社会工作,他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努力的搜寻资料,不顾危险与重重困难,有一次她因为大胆的评判汉武帝,结果被判处了宫刑但他立志做好一个史官,永不放弃做好时史记的工作,最终完成了史记,被我们后人所景仰.

行唐县19477621519: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是应为什么呢?
储姚柴胡: 司马迁的祖祖辈辈都有人在朝廷里当史官,虽然史官的职位并不显赫,不过,司马迁 的族人都以此为骄傲.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父亲...

行唐县19477621519: 司马迁为什么要忍辱著《史记》?
储姚柴胡: 苏武被匈奴单于扣留以后,汉武帝大为震怒,立刻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征讨匈奴.... 完成了这部空前伟大的历史巨著. 这部著作,当时称做《太史公书》,后人称它为《...

行唐县19477621519: 为什么司马迁要忍辱著《史记》? -
储姚柴胡: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父亲的官职.司马迁饱览史书,游历全国,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素材, 在他继任太史令后, 就开始着手写一部记录中国历史的巨著

行唐县19477621519: 司马迁忍辱写史记为了什么
储姚柴胡: 为了完成他爸爸的梦想,并想为后人留下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为证明自己,为祖国... 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著作《史记》.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对...

行唐县19477621519: 《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忍辱苟活写《史记》的原因是什么? -
储姚柴胡: 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

行唐县19477621519: 简单谈谈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的用意何在 -
储姚柴胡: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盖西伯拘演《周易》;仲尼厄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语》;孙子膑脚《兵》修列;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氐贤圣发愤所作.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后来,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后来,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当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 史记写完

行唐县19477621519: 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为什么说史记是前无古人的巨著? -
储姚柴胡: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就是景帝武帝的史官.父亲临终时对他寄予厚望,司马迁继承付清的公职,成为一个史书官.他从父亲那学到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所以在他遭受腐刑之前,他就开始从事从远古时期到武帝年间的历史材料的...

行唐县19477621519: 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的忍辱负重之作?
储姚柴胡: 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