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的一个小介绍

作者&投稿:逄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时期的简介~

春秋时代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代。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公元前379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是为“田齐”。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原是各国国史的通名,如《国语·晋语七》说:“羊舌肸习于《春秋》”,意思就是羊舌肸(又叫叔向)这个人,熟悉各国史书。《楚语上》也说:“教之《春秋》”,就是说,对太子,用史书教授他。《墨子·明鬼篇》有“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齐之《春秋》”,就是指周朝、燕、宋、齐诸国都有史书,墨子曾读过。

  《春秋》又是鲁国史书的专名。各国史书有专名的,如晋国史书叫《乘》,楚国史书叫《梼杌》(见《孟子·离娄下》)。鲁国史书专名《春秋》,所以《左传·昭公二年》叙述晋平公派遣韩宣子(起)出使鲁国,看到《易》《象》和《鲁春秋》。不过韩起所看到的《鲁春秋》,一定是从周公姬旦叙起,才能说:“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而现存的《春秋》,才从鲁隐公叙起。隐公父亲惠公以上的鲁国历史原始记载已经完全亡佚。
  至迟自西周起,就有太史记载国家大事;在每一季的开始,一般要写“春”到“秋”四季的季节。但古人重视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国史记载叫做《春秋》,这可能是“春秋”作为史书名的来由罢。
  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

  相传《春秋》之书出于孔子之手,旧时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但后世亦有不同说法,清人袁谷芳《春秋书法论》说:《春秋》者,鲁史也。鲁史氏书之,孔子录而藏之,以传信于后世者也。石韫玉《独学庐初稿·春秋论》也说:《春秋》者,鲁史之旧文也。《春秋》共十二公之事,历二百四十年之久,秉笔而书者必更数十人。此数十人者,家自为师,人自为学,则其书法,岂能尽同?虽然春秋之作者有争议,但其经过孔子之手修而改之,则无大异。

  事实上,春秋作为一鲁国的史书,其作用早已超出史书范围,春秋用词遣句“字字针贬”成为独特的文风,被称为春秋笔法,为历代文代史家奉为经典。

  《春秋》所记,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目前所存全文,不过一万六千多字,但据曹魏时的张晏和晚唐时人徐彦引《春秋说》,都说是一万八千字(张说见《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徐说见《公羊传·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见《春秋》原文,从三国以后脱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漏记。

  因为《春秋》是粗线条的笔墨。为补这一遗缺,后来又出现以春秋为主本的《传》,即现今流传下来的《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三种,并称春秋三传。《传》的《春秋经》文字基本上相同,也有一些差异,传文按年合并,先经后传。本栏春秋为单行本,其他三传请到本书馆十三经栏目阅读或下载。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1
  历史
  [编辑] 周平王迁都
  主条目:平王东迁
  前770年,因周幽王宠信褒姒,废申后,申侯联合曾侯、许文公及犬戎推翻周幽王,宗周(镐京)被毁坏,周平王被迫将国都从镐京迁至成周(洛邑)。因洛邑在镐京之东,此后的周朝史称东周。

  [编辑] 周室衰微
  首先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师,害死女婿周幽王,恢复外孙周平王的太子地位,拥立平王,使平王有弑父之嫌,因而使周天子在诸侯间的威望下降,其次各诸侯国势力逐渐强大,互相攻伐,故平王东迁后,周室渐渐衰落。周室只有一小块小地盘,而失去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另外,由于卿士郑庄公连打胜仗,势力越来越大,于是逐渐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周平王看到郑国太骄横了,不愿把处理朝政的大权都交给郑庄公,想将一半的权力交给另一个卿士虢公翰,郑庄公知道后很不满。而且,周平王不敢得罪郑庄公,就将王子狐作为人质让他住到郑国去;而郑国公子忽也作为人质住到都城雒邑,史称“周郑交质”,此两事使周天子的地位大为降低。

  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年),由于边境问题与郑国争执,周桓王率军讨伐郑国,郑庄公不仅敢于领兵抗拒,而且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说明周王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只是还保存着天下共主的虚名罢了。

  春秋诸侯[编辑] 齐桓公称霸
  前685年,齐国齐桓公继位,以管仲为相,实施变法,废除井田制度,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年),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陈兵“蛮夷”楚国边境,质询楚国为何不向周王室朝贡,迫使楚国签订召陵之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自此,齐桓公建立了会盟霸主的制度。

  [编辑] 宋楚之争
  齐桓公死后,五公子夺位,齐国内乱不止。据说,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互相战争,箭矢射到了齐桓公的尸体上,都没有人顾及。南方的楚国兴起,自称为王,消灭了其北方的几个小国之后将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试图效法齐桓公,以抵抗楚国进攻为名,再次大会诸侯以成为霸主,但宋国实力与威望都不足。宋襄公十五年(前638年),宋楚两军交战于泓水。楚军渡河时宋大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半渡击之”,宋襄公称趁敌渡河时攻击是为不仁不义拒绝建议;楚军渡河后子鱼建议趁楚军列阵混乱之时攻击,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义为由拒绝。楚军列阵完毕后发起攻击,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伤重而死。楚国楚成王称雄一时。 古人所言的春秋五霸的理论,楚成王可被考虑在里面。

  [编辑] 晋文公践土之盟
  在北方的晋国,与周室同宗。晋献公时期晋国向四面扩张,领土和国力大增。但献公宠信爱姬,废嫡立幼,导致使国政大乱。前636年,晋献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军队护送下继承晋国君位,是为晋文公。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国(秦晋之好),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然后会盟于践土,成为中原霸主。

  [编辑] 秦穆公称霸西戎
  晋文公死后,秦晋联盟被瓦解,秦穆公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所阻。秦晋肴之战(前627年),秦全军覆没,大将孟明视被俘虏,隔年在彭衙之战再败,虽然以后也有胜利,但终没法挑战晋在中原的地位,惟有转而向西发展,吞并了一些戎狄部族,宽地千里,称霸西戎。

  [编辑] 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国在城濮战后,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兴修水利,国力更为强大,在攻克陆浑戎后,竟陈兵周郊,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 - 九鼎的大小轻重,意在灭周自立,此即“问鼎”一词的来源。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楚与晋会战于邲(邲之战),大胜晋,晋人谓然叹曰:“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前594年,楚围宋,宋告急于晋,晋不能救,宋遂与楚言和,尊楚。这时中原各国除晋、齐、鲁之外,尽尊楚庄王为霸主。

  [编辑] 晋楚大战与弭兵会盟
  主条目:春秋弭兵会盟
  晋楚两大国之间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于是由宋国发起,于周简王七年(前579年)举行第一次“弭兵”会盟,是为华元弭兵。但是不久之后,会盟破裂。晋楚两国再度爆发两次大规模战役(前576年的鄢陵之战、前557年的湛阪之战),虽皆以晋国获胜收场,但楚国在中原地区仍与晋国保持势均力敌的态势,很多中原小国都备受到影响,疲惫不堪。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年),出于地缘政治的影响,宋国再次出面斡旋,邀请晋楚和各诸侯国举行第二次“弭兵”会盟,此后战争大大减少。史称‘向戌弭兵’。

  [编辑] 吴越雄霸东南
  当中原诸侯争霸接近尾声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吴军攻进楚都郢,伍子胥为父兄报仇,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吴军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勾践求和,贿赂吴臣伯嚭并送给吴王珍宝和美女西施,自己亲自为夫差牵马。吴王拒绝了伍子胥联齐灭越的建议,接受越国求和,转兵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最后一个霸主。

  [编辑] 三家分晋
  主条目:三家分晋
  在晋文公回晋即位的时候,有不少随从随他回国,结果这些人渐渐在晋国成为贵族,而晋国的国政亦落入这些贵族的手上。前455年,晋国贵族只余下智、赵、韩、魏四家。智氏出兵攻赵氏,并胁迫魏韩两氏出兵。战事持续两年后,赵氏游说魏韩两家倒戈,灭智氏,瓜分智地并把持晋国国政,史称三家分晋。到晋幽公仅余绛、曲沃两地。前403年周威烈王册立韩赵魏三家为侯国,即为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

  [编辑] 统计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鲁国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编辑] 政治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实际上和一个中等诸侯国地位相近。各国之间互相攻伐,战争持续不断,小国被吞并。各国内部,卿大夫势力强大,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春秋》和《左传》中记载的弑君事件达43起之多,主要集中在春秋前期,这也反映了西周东周交替时权力的急剧变化。“春秋战国之时,已渐由封建而变为郡县。”“周初千八百国,至春秋之初,仅存百二十四国。春秋诸国,吞并小弱,大抵以其国地为县。因灭国而特置县,因置县而特命官,封建之制遂渐变为郡县之制。”[2]

  [编辑] 经济
  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开始普及,春秋时期除使用块炼铁外,还掌握了冶炼生铁的先进技术。铁器的使用使大规模开垦荒地成为可能,促进了私田的发展,同时也为手工业提供了锐利的工具,牛耕渐趋普遍起来,牛耕技术的发展,只有与铁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发挥出它的功能。在青铜冶铸方面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侯马大批铸造陶范的出土,显示出这一时期青铜冶铸业和采矿业的规模很大、水平很高。春秋中期以后,各诸侯国已经大量使用货币。金属货币的流通,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编辑] 文化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周天子及其诸侯政治权威的动摇与衰落,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随之而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又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某种改变,这些变化正是春秋时期思想文化转型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

  老子(约前600年-前470年)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
  军事家、兵家 孙武(前535年-?)
  [编辑] 宗教
  请协助扩充此章节。
  更进一步的讯息可能会在或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章节后将此模板移除。

  春秋时期道教渐渐兴起。以老子为首的道教大家诞生。 其时老子著有《道德经》,其言论为其弟子记述为《老子》。道德经阐述了中国古代朴素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对后世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春秋时的中国只有鬼神之论,还谈不上有宗教。]

  [编辑] 艺术

  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春秋时代的艺术,主要是青铜器上面的雕刻。著名的三足羊首鼎就是春秋时代的青铜艺术品。1923年,在新郑市出土了大量春秋时代的青铜鼎、爵,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相比之下工艺已经大大发展。青铜器上的纹饰也很讲究。

  请协助扩充此章节。
  更进一步的讯息可能会在或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章节后将此模板移除。

  [编辑] 科技

  春秋时代的三足羊首鼎铁器和牛耕在春秋时期得到推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方面,春秋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中国传统农业在春秋时期才开始形成。春秋时期的人们发明了以前没有的铁犁铧、铁锄、连枷、石磨等新农具。

  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铸造也是这一时代的特征,以曾国和楚国、徐国的青铜器为代表。

  请协助扩充此章节。
  更进一步的讯息可能会在或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章节后将此模板移除。

  [编辑] 建筑
  请协助扩充此章节。
  更进一步的讯息可能会在或讨论页或扩充请求中找到。请在扩充章节后将此模板移除。

  春秋时期诸侯国渐强盛,兴建大量城市和宫殿。其时多为以阶梯形夯土台为基的台榭式建筑。以夯土台为中心,附建木质结构房屋,形成多层次宫殿。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6/Chunqiu_map-zh-classical.png

①在古代是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一年中春秋是重要的两个季节,春种秋收,以春秋做为一年最重要的交替,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称。因此《春秋》的字面意思就是历史。也泛指岁月和光阴。一说在古代怀疑最初没有四季而只有春秋,故在古书中“一春秋”指一年。
②泛指历史:甘洒热血写春秋。
③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这个时期。
④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⑤古代史书的通称。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5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介绍秋天的一段话
介绍秋天的话如下;1、秋天来了,绿油油的银杏叶开始变黄,银杏树被金黄点缀,高贵而美丽。2、深秋时节,枝头的黄叶一夜之间被秋风吹走,漫山遍野,仿佛铺上了一张黄色的地毯。3、秋天,小草脱下所有衣服,毫不吝啬地交给大地,让大地更有力地哺育万物。4、校园里,飘来一阵阵清香。你看,桂花头上...

秋天有什么东西可以描写介绍如下?
秋天景物描写:1、枫叶的叶子红得像映山红,那么美,好像要给人们最美的印象。来到花园里,看见菊花竞相开放,有红的、有黄的、有紫的……许多菊花聚集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露出了粉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五...

从秋天的哪三方面来描写
1、秋天的清晨,秋高气爽,风儿很凉爽。铺面吹过,很是舒服。秋风伴着鸟儿的叽喳声,小虫子的叫声。树上的叶子随着秋风飘落,飘到了这里,落在了地上。拾起一片秋叶,写着冬春夏秋,自然的美丽。2、一阵乌云飘过,雨水滴落下来,叮叮咚咚,随秋风落在树枝头,随秋风落在湖水中。很美。你看湖水中...

描写秋天的一段话 三段话内容介绍
1、秋天正在悄悄走来,树叶有了黄的味道。白天也不是那么炎热了,向窗外望去,阳光金灿灿的,仿佛在诉说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凉爽的风儿飘进窗户,很舒服,任思绪飘很远。2、秋天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好像用刷子刷洗过,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优哉游哉地漂浮着,充满了秋高气爽的情调。各种...

秋天是怎么样的 关于秋天的特征介绍
1、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五颜六色的菊花像一位位仙子,婀娜多姿。2、秋天是一个秋高气爽、芳香四溢的季节。瓜果瓢香,走进果园苹果、橘子、梨、葡萄的香味一阵阵地迎面扑来。公园、路两旁的桂花树散发出迷人的香味...

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
01、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是一个秋高气爽、芳香四溢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快乐的季节;秋天是一个忙碌的季节。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从气象意义上划分,北温带的秋季在8月23日(处暑)~11月20日(小雪);南温带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雨水)~5月21日(北半球小满)。秋季最明显的变化在...

秋天有哪些美景
桂花生长势较强、叶表光滑、叶缘稀疏锯齿或全缘、花呈淡黄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10月与上列品种同时开花外,还可每2个月或3个月又开一次的四季桂。秋季介绍 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

介绍秋天的一段话
黄了,风一吹,大片大片的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满地都是干枯的叶子,走在上面,发出“嘎嘎”的 声音。秋天的雨水特别多,总是滴滴答答下不完,害 得我哪也去不了。不过空气变得清新了,不再干燥 了,雨一停,秋高气爽,很美丽。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水果特别多。有红红的苹 果,香香甜甜的梨,...

描写秋天景色优美的句子
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如下:1、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一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冬一样迷人。2、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3、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金黄色,或者竟是朱红绀赭罢。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

描写秋天的优美段落
5、秋天的清晨,秋高气爽,风儿很凉爽。铺面吹过,很是舒服。秋风伴着鸟儿的叽喳声,小虫子的叫声。树上的叶子随着秋风飘落,飘到了这里,落在了地上。拾起一片秋叶,写着冬春夏秋,自然的美丽。 6、秋天的天空很高,很蓝。阳光没有夏天那么酷热,没有冬天那么寒冷。望着秋天的天,宽阔舒畅。满是自然,满是美丽。秋天...

扎赉特旗13797289465: 介绍一下春秋时代的历史 -
扈哪疏痛: 春秋,指前770年-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

扎赉特旗13797289465: 春秋一书是按什么记事的(春秋介绍)
扈哪疏痛: 1、755-79000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35卷.它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十三经中最长的一部,在四书中被列为经典部.现存的版本是孔子修订的.2、755-79000被鲁国官方以当时其王公、博士、国人的大量不敬之事记录下来;鲁国官员还会收集其他诸侯国医生等失礼不雅的事情,记录诸侯国医生之间的书信内容,如金叔写给郑的一封关于书面处分的信,里面记载了齐国官员因如实记录而被杀的事件,等等.3、公元《春秋》年,记载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历经十二代君主,计244年(从《春秋》、《春秋》到公丧十四年,共242年,比《公羊传》多两年).它基本上是鲁史书的原文.本文,春秋一书是按什么记事的,春秋介绍到此就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扎赉特旗13797289465: “春秋”“战国”简介 -
扈哪疏痛: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

扎赉特旗13797289465: 春秋的含义.(请细说) -
扈哪疏痛: 别看那些从字典那里复制黏贴的内容了,得把你看死... 春秋,最初的意思当然就是季节.上古时候的历法一年只有两个季节,就是春季和秋季,夏季和冬季是后来才有的.因为一个春秋交替就是一年,所以“春秋”也可指代时间,进而有了...

扎赉特旗13797289465: 春秋战国——朝代简介 -
扈哪疏痛: 春秋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由秦.晋,齐.楚,鲁.越.吴为主要的大国,外加一百多个小国组成,战国以秦.魏.韩,赵.楚.齐,燕为七雄,和十几个小国组成,周天子已成为一个小城国的城主,不在是天下共主

扎赉特旗13797289465: 《春秋》的主要内容? -
扈哪疏痛: 《春秋》全书大约17000字,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如日蚀、月蚀、地震、山崩、星变、水灾、虫灾等;经济文化方面,记载一些祭祀、婚丧、城筑、宫室、...

扎赉特旗13797289465: 春秋战国简介100字,概括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简介,要在100字左右 -
扈哪疏痛: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扎赉特旗13797289465: 简述《春秋》的特点.求解? -
扈哪疏痛: 《春秋》最大的特点是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1] 之一.第一部华夏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

扎赉特旗13797289465: 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
扈哪疏痛: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第一部华夏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成为经书比《诗》、《书》、《礼》、《乐》这四经为晚. 《春秋》经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扎赉特旗13797289465: 春秋战国历史简介50字 -
扈哪疏痛: 唐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