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建国以来对外发动过几次战争?

作者&投稿:端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美国建国以来发动了多少次对外战争?~

美国历史上的战争与经济发展

美国自独立以来,所参与的战争和对外的军事行动多达二百多次,对印第安人的掠夺战争就多达百次以上,仅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九零年,进行的海外战争就有一百二十四次,从一九九一年到二十一世纪,又参加了四十多次的海外战争[1],在二十一世纪初又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局部战争,通过这些战争的胜利来扩大领土,扩大势力范围,并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但是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全局性影响的战争经历了八次,即独立战争(1775——1781);美墨战争(1846——1848);南北战争(1861——1865);美西战争(1898);“一战”(1917——1918);“二战”(1941——1945);朝鲜战争(1950——1953)和越南战争(1964——1973)。

这八次重大战争的军事行动时间总共只有三十年,这种情况和同期世界列强比较,美国的战事是最少的。比如德国从一六一八年开始的战争到一七二一年的北方战争就经历了一百年的混战,从一七四零年开始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到“二战”的结束就经历了七十年的战争,其中多次在德国本土进行;法国从七年战争到阿尔及利亚战争累计的时间也有七十年,其中法国先后遭到德入侵七次,这里还不包括近代史上侵略阿尔及利亚、越南、中国的殖民战争;在英国,从七年战争到苏伊士运河战争也有六十多年的时间,这里还不包括多次现代史上的殖民军事行动;俄国也是久经战乱的,从普加乔夫农民起义到阿富汗战争累计也有五十多年,其中多次在俄本土进行;日本从甲午海战到“二战”,不到九十年时间也经历了二十年之久的战争,至于中国,就更不用说了,从一八四零的中英鸦片战争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越战争结束,其间战争和冲突不断。由此可见,在世界大国中,美国影响全局的战争是最少的,所经历的战争时间也是最少的,因此相对来说,美国具有一个长期和平的环境。和平稳定的环境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


〈二〉相对较小的战争损失


一场战争是要造成交战双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不同损失,就美国的八次重大战争中,前六次相对来说,损失不是很大,前六次战争中损失较大的也只有“一战”和“二战”[2],这两次战争中的损失要比前四次大得多,但和别国相比,损失又要小得多,在“一战”中,所有交战国中共花费了军费二千零八十亿美元,而美国只占了一百九十八亿美元,十分之一还不到,而英国占了四百零九亿美元,法国占了三百三十六亿美元,德国占了四百七十亿美元[3],也就是说它的物资消耗在几个大国中是最少的,相反它在战争中捞到的利益比所损失的又要大得多,战争期间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一九一三年的三百九十亿美元增长到一九一八年的七百七十一亿美元,贸易顺差导致的黄金储备从一九一四年的十五亿美元增加到一九一八年的二十八亿美元[4],而在“二战”中,所消耗的财产和造成的破坏高达四万亿美元,直接军费开支是九千二百五十亿美元,其中美国占了二千五百一十三亿美元,这之中很大一部分是在“租借法案”项下支出的,这笔开支高达四百四十亿美元,也即是美国的直接军费为二千零七十三亿美元,而德国就超过美国为二千七百二十亿美元,英国为一千二百亿美元意大利为九百四十亿美元,日本为五百六十亿美元[5],相对于美国巨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其直接军费开支在“二战”中并不是最高的。由于美国远离战场,使得美国在“二战”中所耗费的财产和所造成的破坏就只是二千多亿美元,占总耗费的二十分之一,而几乎所有其它大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德国都遭到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整个经济倒退了几十年。

至于美国在这八次战争中的兵员损失;独立战争中阵亡二点五万;美墨战争是一点二八万人;南北战争总阵亡二十三点五万人;美西战争是四千二百人;“一战”中阵亡五点二万人;“二战”是四十点五万人;朝鲜战争为三点三六万人;越南战争为四点五万人[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独立战争到“二战”的一百七十年历经的战争中,美国直接死于战斗的一共是七十二点七万人,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一百七十年的战争中,仅只是阵亡七十多万人,在这世界各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死伤比例也是很小的,在“一战”中交战国共死亡人数共一千万人[7],美国仅占千分之五,仅相当于德国阵亡人数的二十五分之一,法国的二十分之一,英国的十分之一[8],在“二战”中因战争死亡的军人和平民高达一亿人,其中军人达六千多万人,苏联红军牺牲达八百八十六万人,军民总伤亡在六千多万人以上,英国战死官兵三十七点五万人,德国战死和伤亡的达一千三百六十万人,日本战死的也有二百七四点七万人,中国也军民伤亡有二千一百多万人,而美国仅战死官兵四十点五万人,百分之一都不到[9]。

从上面可看出,相对于其它各大国来说,美国在战争中的本土战争是最少的,在战争中的人力和物力所蒙受的损失是最小的,因此, 相对于其它各大国来说,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发展的速度要比其它各大国快得多。

〈三〉相对较少的本土战争和军费开支


在美国历史上八次重大战争中,在本土进行的战争只有两次,即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前后不过十年,这种情况这各大国中是罕见的。俄国、德国、法国在本土都有连年的战火,其中不少战争对该国经济的发展都产生过消极的影响,而美国在这两次战争中虽然对经济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它的战争结果和影响却是积极的,是进步的战争。正如列宁所说:“历史上常常有 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伤痛,但是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也就是说,它们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有助于破坏特别有害的和反动的制度[10]。

美国自南北战争以来,从未在大陆本土上发生过战争(九一一事件不算战争,夏威夷的珍珠港事件也只限于夏威夷岛,而夏威夷真正归于美国还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事),到今天已有一百多年了,也就是说在美国大陆有一百年以上的和平环境。这是任何一个大国所没有的,我们知道,“二战”给德国、日本、法国、俄国以及中国都带来了很大的灾难,英国本土虽没有发生直接的战争,但英国在“二战”也遭到了很大的损失,英伦三岛受到空袭而造成重大的破坏;而美国不但没有受到损失,还反而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美国不仅一百多年来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而且从独立战争以来,再没有一个外国士兵能在美国大陆为所欲为,这也是任何一个大国所不能比拟的,应该承认,美国领土长期没有发生战争和军事行动,也就没有因战争而遭到破坏的后果,这些积极的因素这对美国的经济发展是起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战争对美国的威胁较小,在“二战”前,美国的军费开支和其总兵力是比较少的,有美国的史学家评论说:“目前诸大国之制度,常年耗费无数资金,以筹军费,惟我国则兵力矫其弊”。“我国兵额,不过二万五千多名,故军费甚少[11]”。美国直到一九一七年才有海军六万人,陆军十万人,加上常备军也只不过是三十六万人,军费开支仅仅只是六亿美元[12],到了一九三九年也才有正规部队共记三十二万人,军费开支是三十五亿美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点六[13],平均每人出钱十元。只是在“二战”后军费和兵力才陡然增加,一九四四年军费开支就高达一千七百八十四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十五点六[14],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里直接军费开支增加超过了一万二千多亿美元,这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美国军事费用开支和武装部队数量在世界各大国中比例小的这种情况,是非常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纯经济的角度来说,军费开支意味着物资和人力的破坏,它没有为生产者或个人消费创造任何有用的东西,军事活动从总体上说是经济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马克思曾指出,从直接的经济后果来说,战争就和一个国家把自己的一部分资本扔到水中的情况一样[15]。因此相对较小的军费开支,能使美国将国内财力最大限度的投入到国民经济建设上,这对经济的发展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 各次战争的影响


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弱国打败强国,小国打败大国的战争,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它推翻了英国在北美十三州的殖民统治,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列宁指出:“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与那些因帝王、地主、资本家瓜分夺得的土地或利润而引起许多掠夺的战争比较起来,这种战争是很少见的”[16]。通过这次战争,美国摆脱了经济上对英国的依赖,由半殖民地经济变为独立自主的经济,从次以后,美国进入了发展资本主义时期。

美墨战争就其性质上来说是一次领土扩展的战争,是一次不义战争,是美国大资产阶级想兼并墨西哥的大片领土而发生的战争,美国想兼并得克萨斯、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州。战争的结果是美国战胜了墨西哥。就经济影响而论,战争的结果扫清了美国大陆扩张道路的障碍,推动了美国的西进运动,对美国经济大国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否则美国大陆的发展仍将是障碍重重。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获得了大西南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促进了美国农业的资本主义化,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进程。在战后不久,就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增加了流通手段,很短的时间内在太平洋沿岸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并进而建立了城市,开辟了轮船交通,铺设了横穿美国大陆的铁路,使美国西部发展了现代文明。

美墨战争从国际影响来说,还是美国第一次参于对外掠夺领土、扩张势力范围的开始,从此,美国就开始染指美洲,美洲开始成为它的势力范围。这场战争也是美国迄越南战争为止所打过的一场最便宜的战争,所花费的代价最小,而所获得的利益最大。而墨西哥则从此一蹶不振。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内战,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战争的结果,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战胜了南方的奴隶制,有力的排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从此美国经济走上了迅速发展的崭新阶段。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美国经济的快速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内部解放了生产力。在一八六零年,美国的工业产量世界第四,而到一八九四年已上升到第一位,许多新兴的部门,如电气、化学、汽车等开始发展起来,从一八五九年到一八九九年,美国的工厂数增加了两倍多,工人则增加了六倍多[17],美国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度。

美西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它是由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一个标志,战争的结果美国战胜了西班牙,自此以后,美国名副其实地步入了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从次真正的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这场战争对美国方面来说比较理想,两个月内结束战争,伤亡人数极少,战费也不大,而战利的收获却使美国人的口袋涨满了;美国的海外地位得到提高,世界强国地位首次得到了肯定,从国际影响来说,美国的势力,开始走出美洲,伸入到亚洲的东部,开始在东亚扩大张势力,加入到帝国主义争夺的行列。

“一战”的爆发,美国初期中立,直到战争的末期才参加战争,它的动机是显而易见的。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讲对美国最为有利。先是借战争大做军火交易,然后乘两败俱伤坐收渔利。在战争期间,同交战国做军火生意就获得了三百八十亿美美元的利润,从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18];工业总产值由二百三十亿美元增加到二百六十亿美元,工业年产值在一百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从一九一四年的三千八百一十九家增加到一九一九年的一万多家[19];国民生产总值从一九一三年的三百九十亿美元增长到一九一八年的七百七十一亿美元,贸易顺差导致的黄金储备从一九一四年十五亿美元增加到一九一八年的二十亿美元,占世界储备的百分之四十[20]

由于伤亡少,物资消耗也少,所以美国统治者们在战争中捞到的利益比较大,战争给美国金融寡头带来了惊人的利润。并开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财政资本输出国,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起的经济作用显著增强了,经济中心由欧洲转到了北美。从经济角度来讲,美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所出现的经济繁荣,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一战”为美国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外条件。战争完全改变了美国在世界的地位,除了日本外,其它欧洲列强国都被削弱了,美国不但未受损,反而强大了许多。从国际影响来看,“一战”使美国的势力开始伸入欧洲,并进而影响和控制欧洲,美国开始以领导者身份出现在欧洲的政坛上,是美国的势力向世界进军的重要一步,由此,成就了美国世界大国的地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借“租借法案”和民主国家兵工厂的作用仍大做军火生意,并通过资本输出来扩充自己的实力。先是军火生意就获得了一千一百多亿美元的暴利,从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五年,美国的资产增加了一倍多,达到一千多亿美元,战后初期,美国拥有资本主义工业产量的百分之五十三点四,出口贸易的百分之三十二点四,黄金储备的百分之七十四点五,世界谷物产量的三分之一[21]。“二战”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战爆发前,美国垄断资本一直没有消除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三年可怕的经济危机,一九三九年美国工业产量为一九二九年的百分之九十八,加工工业设备的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七十,战争一打响,美垄断集团马上利用军火的巨大需求,展开商业活动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夺取了世界经济的统治地位。战争刺激了美工业的发展,一九三九年建设投资为一百一十九亿美元,到一九四二年就上升到一百八十一亿美元,军品外贸从一九三九年的三十二亿美元上升到一九四二年的一百三十亿美元[22]。美国又通过“租借法案”向别国提供援助,使世界各国欠美国债务就超过了五百亿美元,美国继续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二战”给美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战后美国崛起而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当上了世界霸主,战争期间,战时经济的繁荣使美国不仅未受到创伤,反而取得了重大进步,光是一九四八年美国的工业生产就是西欧和日本之和的两倍多,黄金储备的四倍多,使得一九四五年四月杜鲁门宣称:“美国已经取得了世界的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拿破仑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相比拟”[23]。美国通过“二战”酝酿并发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成为最先进是科技大国,也因此具备了这样的物质基础二继续赢得了力量领先的优势,直到今天,也因此成就了“美国世纪”的到来。

朝鲜战争对美国的影响在政治上是失败的,在军事上也没有取得胜利,反而付出了战死三万多人,伤残三十六万多人的代价,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美国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在战争中大约花去了军费五百多亿美元。但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朝鲜战争对美国是有利的。军需的采购最终刺激了美国经济在五十年代的繁荣。当时军事拨款猛增,现代化的军火工业已重新建立起来,在这些年代,军费的增加确实扩大了国家的总需求,因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动力。一九五零年到一九五三年间,美国垄断组织获得的利润为七百二十七亿美元,提供给外国的美式武器装备就值七十五亿美元,超过了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五零年间该项费用的五倍。政府采购军用品的数量从一九五零年的二百零七亿美元增加到一九五三年的六百五十一亿美元,一九五零年军用品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百分之五点六,而一九五三年则上升到百分之十四点八,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则增长了百分之二十[24]。尽管这些刺激经济的办法,由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原因,只是暂时的,但毕竟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经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和损失。

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由于军需的旺盛而刺激了美国六十年代的经济繁荣。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九年,美国一直没有发生经济危机,成为战后经济最长的持续增长期。在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六六年,随着军事采购的扩大,就业人数也相应增加,全国平均就业率一年增长了百分之五点六,而卷入军事生产的劳动力就增长了百分之三十四点四,这说明国民经济进一步军事化。在整个战争期间,军火企业雇佣了一百零四万人,约占民用生产雇佣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三[25]。这些数据证明,在战争升级初期军工企业中就业的增长速度比就业总数的增长要快得多,在这段时间,军工生产已成为扩大生产规模的一个重要刺激因素,在一九六五年工业产量虽然要高于前几年,一九六六年的工业产量比一九六五年还要高百分之九,总之,国防需求的迅速增长是一九六六年经济活动进程的最大因素。到一九七零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已接近一万亿美元。由于新兴军事工业主要集中于南部“阳光地带”,国民经济的军事化使新兴的加利福尼亚财团和德克萨斯财团崛起,使整个西部和南部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最终都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越南战争也给美国留下了隐患,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沉重的军费开支消耗了大量可以投放在民用生产上的建设资金,军工经济的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更加畸形,在整个战争期间直接的军费开支高达三千五百亿美元,比朝鲜战争还多一倍以上,在尼克松的第一个任期内,联邦政府税收中有百分之六十二是用于军事或军事有关的开支,联邦政府用于所采购的商品和劳务常常占整采购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最终,庞大的军用开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给美国留下了严重通货膨胀的后遗症。长期大量的军费开支使得美国长期处于国际收支逆差状态,结果黄金储备日益减少,一九五六年的黄金储备是二百一十八亿美元,到一九六七年已下降到一百一十亿美元,一九六九年又下降到一百零三亿美元,一九七一年再下降到九十亿美元[26]。使得一九六九年十月爆发经济危机后,又于一九七三年十二日到一九七五年四月再次爆发了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一九七一年的外贸首次出现了逆差,加上欧洲、日本资本和商品打入美国,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面临严重的挑战,另外,越南战争对美国来说在政治上和社会影响上是失败的。这实际上成了美国超级大国开始下坡的一个标志。美国为此付出了五万五千多人死亡,三十多万人残废和远远超过一千五百多亿美元的代价。这场战争左右了美国的注意力,在国内它激起了日益增长的反对意见,在国外,使美国为适应变化的情况所作的努力搞复杂了。对整个美国的影响是深刻的,最终促使了美国在国际战略上处于收缩阶段,经济上日本和欧洲崛起并超过美国,军事上苏联则处于扩张阶段,军事实力超过美国,最终多种原因促使了美国走进中国,并进而使中美得以建交。


从这八次战争的具体分析可看出,美国经济的发展同历史上这八次重大战争的影响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影响。战争的经济影响不仅受到战争规模、战争频率、战争性质的制约,而且还和战争的胜败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当时经济的发展和其后所起的作用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地研究美国历史上各次重大战争及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我们研究历史所应该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参阅:
http://210.40.132.140/informationdep/ReadNews.asp?NewsID=2155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建国后发生了6次对外战争,其中有和邻国发生的战争,也有在邻国和第三国发生的战争。具体如下:
1、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2、1962年对印反击战,原因是领土争端;
3、1965年春,抗美援越;
4、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领土争端;
5、1971年对南越的收复西沙战,领土争端;
6、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领土争端。



扩展资料: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和平而战,为正义而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维护和平的决心和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

大致有如下几场大规模的战争:

1. 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从而,激起巴基斯坦方面严重不满。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印度参战部队有2个师及若干土邦部队约4000余人,从东、南和西南三个方向巴军发起进攻。巴基斯坦参战的多为部落武装约5万人,从西、西南和北三面进军克什米尔。印、巴军队经过1年多的争夺战,双方伤亡惨重,胜负难分,后在联合国干预下于1949年1月停火。印度方面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三分之二的土地和四分之三的人口,其余为巴方控制。这次战争没有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2. 中印边境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即1962年6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为瓦弄之战。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约2000公里,分西、中、东三段。 到1951年前后,印军向北扩张取得麦克马洪线以南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占得部分印中两国争议领土。1959年,印军越过双方实际控制线建立了43个据点。中国政府提出谈判解决边境问题,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

中国政府认为,“麦克马洪线”是英国人自己定的,任何时候的中国政府都没承认过,是西方肢解中国的一部分。就像英国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所作所为一样。由于中方认为麦克马洪线是英国殖民政府强加于西藏南部的分界线,故拒绝承认“麦克马洪线”。并且直到1951年之前,印度政府也未公开承认麦克马洪线。因此,中国表示上述争议领土应该属于中国。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认为他们有权利继承原来的英属印度领土。因此,他们认为上述藏南地区属于印度。美国、苏联在当时支持印度,并向印度提供武器、物资援助,助长了印度的嚣张气焰。

1962年6月起,印军向中国边防军开枪攻击,死伤数十人。10月20日,中国军队开始对印自卫反击战,战争开始。

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东段,中国西藏的边防军暂时攻占了藏南和达旺地区;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军驱除了37处据点的印军。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停止冲突、重开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印度表示无法接受,宣布印北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并在东线的藏南及达旺地区大力增援士兵。

11月16日至21日为战争的第二阶段。11月14日和16日,印军再次于中印边境发动进攻。在东线,中国西藏边防军在东、西段对印军施以反击,至11月21日,中国西藏边防军占领了印军的16处据点。在西段,中国新疆边防军则占领了印军在班公洛地区的据点。由于印度军队在东线藏南、西线新疆失败,印度朝野一片恐慌。随后中国边防军突然宣布停火,并从1959年实际控制线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而印度方面则公然将藏南和达旺纳入版图,两国关于边境的争议并未就此平息。

3. 第二次印巴战争

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巴方在停火线南部展开反击,并攻入印度防守薄弱的旁遮普邦。双方展开激烈的空战,巴基斯坦地面部队在坦克的配合下,给印度军队以重创。随后,双方陷入僵局。最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使印、巴双方于9月23日正式停火。

1966年1月,在前苏联斡旋下,印巴双方签署《塔什干宣言》。巴基斯坦承诺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使用武力而采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和“互不干涉内政的义务”,不过克什米尔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4. 第三次印巴战争

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7月,印度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与此同时,印度积极进行大国外交,为发动战争做好充分准备。1971年8月9日,印度与苏联签定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这一条约的签定既表明这次战争得到了苏联的积极配合,又限制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涉行动。与此同时,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于10月23日启程开始对美、法、英、西德、比利时、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

进行为期三周的访问,以摸清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底牌。对于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的印巴双方都从共同边界撤军并由联合国观察员小组予以监督的建议,印度表面上说可以考虑是为了稳住美国,但内心是绝对不会接受的,因为这样以来就失去了发动战争的最佳时机。而对于中国,印度更是进行了精密的分析:当时中国正处在进入联合国的关键时期,还有国内的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出兵援巴的可能性极小。这样以来,排除了外界的干扰,单凭印巴双方各自的力量进行较量,印度获胜的希望极大。到1971年11月为止,双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毕。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个军部、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巴基斯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个步兵师,空军两个中队,作战飞机17架,约9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个师6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0余艘,约25万人。双方兵力对比,在东巴方向,印军占有明显优势,巴军处于劣势;在西巴方向,两军旗鼓相当,印军略占优势。

1971年11月21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12月3日下午,巴基斯坦总统被迫宣布对印度的不宣而战发动反击。对于印度来说,这一宣战正中下怀。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兴高采烈地向全国宣布:“孟加拉的战争已经变成对印度的战争了。”至此,第三次印巴战争全面爆发了。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印度的战略企图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巴基斯坦的战略指导方针则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以此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在三个作战方向的印军先后完成对达卡合围攻击的作战准备后,印军开始向达卡发起总攻。印军第50伞兵旅首先在距达卡30公里的东北要点纳西格迪实施空降作战,一举切断了巴军退路,向南直逼达卡。12月15日,印军完成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对达卡的合围,海、空军则从海上和空中实施严密封锁,完全切断了东巴与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东巴守军于12月16日向印军投降,东巴战场的攻防作战遂告结束。

在西巴战场,双方进行了以空战为主的交战。印军凭藉其空军力量的优势,力图重创巴空军于基地,破坏巴交通运输线,孤立巴军各战场的相互联系,阻止巴地面部队机动和集结,达到削弱与钳制西巴地面部队的目的。巴军则努力加强要地防空,钳制与削弱印空军作战力量,阻止或限制印空军的空袭行动,保障地面作战的进行。交战结果,双方均未取得决定性战果。在空中较量的同时,双方也进行了有限的地面作战行动。两军各有攻势行动,其中印军以多路发动进攻,先后占领了西巴信德省和萨克加尔地区3600平方公里的领土。此时,印军已在东巴战场取得胜利,因此印度于12月17日宣布,在西巴地区实行“单方面停火”。巴基斯坦接受了印度的停火建议,西巴战场的作战行动至此结束。

战争的后果:

首先,这场不到一个月的战争将巴基斯坦一分为二,占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孟加拉国。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从此,南亚次大陆上各国力量对比发生明显的变化,被肢解后的巴基斯坦进一步拉大了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印度成为南亚唯一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地区大国。

其次,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期间,美国担心苏联在南亚起到支配作用,因而在战争中采取了偏向巴基斯坦的政策。尽管美军并未直接参与战争,但战后印度同美国的关系还是降到了最低点。由于印度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南下战略的前哨基地和对抗中国的战略伙伴,印苏关系持续升温。美国清楚的看到,苏联正在利用同印度的关系进入南亚次大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影响和势力。美国在南亚的战略收缩态势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苏联实施南下印度洋战略,为苏军进入阿富汗埋下了伏笔。

第三,孟印巴三国关系的曲折变化。孟加拉国建立两年多后,1974年4月,印、巴、孟三国外长就遣返战俘问题达成协议,三国关系趋于正常化。1975年10月孟巴两国正式建交。1975年,孟加拉国发生军事政变。新政府一反对印度的亲密态度,大力发展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并开始恢复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之后孟印两国之间又相继发生了关于法拉卡河水分配纠纷、印度停止对孟军援、两国边界冲突、非法移民问题等一系列事端,孟印关系发生严重逆转。

以上4场算是大的战争,此外在克什米尔地区,一直是小规模的冲突不断。

  四次.

  1.  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时,蒙巴顿方案规定让克什米尔人自由选择归并印、巴一方或宣布独立。印度利用其分治时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该地区归属印度。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了第一次战争。

  2. 2. ZY边境战争,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3. 3. 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8月初,克什米尔游击队和印度军队在印巴停火线附近发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规军队也卷入冲突,印度军队于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攻占巴方控制线内的多处山岭.

  4. 4. 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利用和苏联结盟来牵制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国和中国,向孟加拉地区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并成功占领该地区并扶植自治政府,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实现了在南亚称霸的目标。




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1947年10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

1949年1月双方正式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

1953年8月,印巴两国总理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克什米尔争端应通过克什米尔公民投票来解决。

1959年,印度军队强行占据兼则马尼,1960年4月,印度拒绝中国方面稍前即已提出“双方武装部队从中印边境全线各自后撤20公里,并停止巡逻”的建议。中国单方面停止了巡逻。1962年开始占据的扯冬、绒不丢、扯果布、卡龙、章多、克宁乃、日挺布、汤、娘巴等地,仍然在麦克马洪线以北,即中国境内。

1962年10月20日开始,历时一个月的中印边境战争在东、西两段大规模爆发。战争以印度全面失败而告结束。中国边防部队主动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以内地区,并于1963年5月26日前释放了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312名全部被俘人员,退还全部缴获的武器装备及军用物资。

1965年6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战争。

1971年12月,在因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而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又占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部分土地。

为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领导人和部长级官员数次举行会谈,但一直没能达成协议。1989年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交火,两国均蒙受巨大损失。

2003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宣布,巴军队将从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开斋节(26日)开始,在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的巴方一侧实现单方面停火。24日,印度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并于25日作出了积极回应。两国军方25日经磋商决定,自当天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国际边境”、“实际控制线”和“锡亚琴实际接触线”(印方称为“实际地面位置线”)一带实现停火。

大战基本就这几次,小战不断。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再参见,百科的中印冲突和印巴冲突。

一次对中国的,一次是印巴战争,大战就这两次,小冲突不断。


中国近代的被迫开放与改革开放的比较
2、主动权利不同。前者是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更好地向中国倾销商品,进行殖民略夺;后者是中国主动对外开放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3、实质影响不同。前者有利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不利于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后者有利于中国引进...

入党申请书这么写 谢谢
共青团坚决响应党的号召,积极组织和发动中国青年,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同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战斗,无数革命青年用自己的鲜血和卓著的功勋,为共青团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

中东为什么局势一直动荡?
然而这还算不上是中东战争,自从以色列建国之后,中东已经发生了5次中东战争了。中东地区的这些国家都是非常的好战的,其中以色列国家在建国以来发动了多次的战争。通过战争以色列这个国家不断的扩大自己的领土,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伊朗也是发展自己的核武器,来对抗西方的国家。

孙子兵法里面的“形”“势”“虚实”详细解释。
在我看来,我军目前实力,在“国土防御”的战略前提下,无疑是优秀的,建国以来无宵小之辈胆敢对我国本土发动大规模进攻足以证明这点。然而在保卫我国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我军目前状况实在不容乐观,虽然不断有歼20,瓦良格等高精尖武器研制成功,但从整个体系来说,我军信息化进程才刚刚起步,且进步缓慢,最为...

这是一场扭转乾坤的战役,每一场战斗都是经典、传奇
作为一个打过二战的四星上将,还有“菲律宾元帅”头衔,麦克阿瑟居然一点不怀疑志愿军大踏步后退有什么“阴谋”,他命令自己的部队大踏步前进,准备发动圣诞节前的攻势。 我国建国以来,有两件事一直让人想不通:一是印度为什么非要打一战;二是朝鲜战争这么明显的态势,美国就是不相信中国会出兵,第二次战役这么明显的诱敌...

历史好的朋友们请帮忙看一下吧!(历史题)。
一、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正走向工业化。二、先是第二个五年计划,后来便是浮夸风和文革时期。三、改革开放,正走向强大。

卫青和霍去病的戎马一生的介绍。
汉朝自高祖刘邦建国以来,屡屡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夺羞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吕后受冒顿单于书信之辱,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万骑大入关,斥候一度略至长安附近的甘泉,以及匈奴频频对汉朝边郡和百姓的烧杀劫掠等,可谓汉朝的心腹大患。龙城的胜利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

唐朝和清朝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分别产生了什么影 ...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原因:(唐朝)只有对外友好往来,才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不断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清朝)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影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清朝)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影响:与世隔绝...

党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

1983年我国开展了什么运动?
一度曾宣传“治乱世,用重典”,力主采取重刑主义,厉行严刑峻法。这是一个蕴涵着政治陷阱的荒谬提法:一面宣传“现在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另一方面又提出“治乱世”,岂不自相矛盾?无异于否定了当前的大好形势,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从严治罪”并不错,但不能乱来,应当严之有理,严之有据,严之适度,...

新沂市19477021069: 印度建国之后和什么国家打过仗 -
陈没包欣力: 跟巴基斯坦打了三次,分别是: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1949),目的是争夺克什米尔地区,结果是印度占了五分之三,巴基斯坦占五分之二.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还是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

新沂市19477021069: 印度历史上发动过侵略别的国家的战争没有? -
陈没包欣力: 印度本土土著太弱,性格散漫,先被穆斯林国家侵略统治,后又成英国殖民地,现在的印度人大部分应该都不是古代印度土著人,现在的话就侵略过巴基斯坦了,包括中国(藏南地区,印度叫阿鲁纳查尔邦,不信的话去看看geogle earth,上面显示现在成印度的了)还有就是1975年吞并了边上的一个叫锡金的小国家,其他的基本没有了.

新沂市19477021069: 历史上印度跟哪个国家发生过战争 -
陈没包欣力: 巴基斯坦 一共打了2次印巴战争,打的都很激烈,每次都是巴基斯坦惨败,虽然有中国的援助,但是印度获得西方的援助更多.

新沂市19477021069: 1971年印巴战争 - 介绍1971印巴战争?
陈没包欣力: 第三次印巴战争 1971年3月,印度政府又一次粗暴地干涉巴基斯坦内政,通过了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7月...

新沂市19477021069: 中国自建国以来共发生过几次战争,分别是那几次? -
陈没包欣力: 对外战争有四次半:四次是朝鲜战争(1950-1953)、中印边境战争(1962)、中苏边境冲突(1969)、中越边境战争(1979-1989);开玩笑说的半次是抗美援越(1965-1973),主要是我国官方从来没有正面承认过出兵,也没有宣战,但...

新沂市19477021069: 印度历史上发动过侵略别的国家的战争没有? -
陈没包欣力: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吞并锡金.如果把藏南也算上,那中国也被他们入侵过.

新沂市19477021069: 新中国成立后发生过哪几次对外战争? -
陈没包欣力: 中国建国后发生了6次对外战争,其中有和邻国发生的战争,也有在邻国和第三国发生的战争.具体如下: 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 1962年对印反击战,原因是领土争端. 1965年春,抗美援越 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领土争端. 1971年对南越的收复西沙战,领土争端.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领土争端.

新沂市19477021069: 印巴为什么老打仗? -
陈没包欣力: 因为克什米尔地区在1947年8月分治前是印度的最大土邦之一,居民近五分之四以上的穆斯林,五分之一以上为印度教徒,面积19万平方公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印巴分治时英殖民地主义者有意埋下这个祸根,使印巴都竭力要争取到手.印度...

新沂市19477021069: 新中国和印度打过仗吗?
陈没包欣力: 有过,名字就叫做中印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中印边界全长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