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伯牙绝弦的诗句

作者&投稿:局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伯牙绝弦的古诗三首~

关于伯牙绝弦的古诗有以下几首:

1、《伯牙》——王安石(宋代)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译文:
年流传的朱弦没有这种悲哀,想弹孤绝之曲连鬼神都凝住了。故人舍我而去归于黄土,你我之间一曲高山流水,现在也就只有我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啊!
2、《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译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3、《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唐代)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译文:
清静的夜里坐在明月下,听着幽人卢先生弹奏起古琴。忽然听到《悲风》的曲调,又好像是《寒松》的声音。《白雪》的指法使您纤手忙乱,《绿水》的音节确实让人养性清心。可惜钟子期早已死去,世上再也找不到那样的知音。
4、《寄张元夫》——薛涛(唐代)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译文:
屋前屋后的小溪独立流淌,河边的白鹭已经熟识了穿红色衣服的人。
为什么人间这么哀愁寂寞?是因为知音难觅,伯牙琴弦早已断绝。
5、《哭王元裕》——温庭筠(唐代)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译文:
听说子期逝世了,伯牙因此断弦不再抚琴。柳树边白马的影子还记忆犹新,坟头已经长满碧草青烟。箱子里的诗书应该是谢灵运的,梦中的样子如潘安。日后如果到相遇的时候,绿树红楼也是自然。

1、唐·薛涛《寄张元夫》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译文:屋前屋后的小溪独立流淌,河边的白鹭已经熟识了穿红色衣服的人。借问人间什么是忧愁寂寞,好象俞伯牙断了琴弦,再也没有琴声。
2、唐·李白《送杨少府赴选》
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空谷无白驹,贤人岂悲吟。大道安弃物,时来或招寻。
尔见山吏部,当应无陆沉。
译文:
我唐朝是天下泱泱大国,人才选拔有很公允的标准如明镜悬天,公平核准天地良心。
朝廷群贤聚集,没有邪心坏肠之人,明鉴民情,深入民心。
当今皇上具有穿华服,咏《南风》,弹鸣琴无为而天下大治的美德。
天下太平,高手云集,你这次有幸与他们共聚京国长安与高官会晤。
现如今是贤哲上庸者下,是小草就落涧底,是幽松就出高山顶。
夫子你有才华突出,你的上司像得到宝玉一样得到了你。
你如高山流水一样高洁,并非那些靡靡之音可比,尽管前行,一定可以找到知音。
官场一定要谨慎,犹如服装设计师设计华美礼服,一不小心,损失惨重,何止千金?
不过有机会也给我美言几句,用那些剩下的布料为寒女缝制几件衣服。
我不是那种结党营私之人,因为我们要分别了,所以敞开心扉说几句。
现如今朝廷开明公正,没有贤哲骑白马逃回深山隐居,用不着太伤心。
大道公允,不会舍弃贤人,时来运转之时,也许我也会被招寻。
等到你见人事部长官的那天,天下应当再无贤人隐居了,你一定会推举我李白的。

3、唐·温庭筠《哭王元裕 》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译文:听说萧郎已经去世,我也如通伯牙一般失去了知音。
4、唐·钱起《美杨侍御清文见示》
伯牙道丧来,弦绝无人续。
译文:伯牙听到知音去世的消息,摔断琴弦,无人能让他再续。

5、宋·薛能《春日书怀》
伯牙琴绝岂求知,往往情牵自有诗。
译文:伯牙断琴岂是为了寻求知音,往往情深而成诗。

[编辑本段]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编辑本段]字面解释: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字面解释:
绝:断绝.
绝弦:割断琴弦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峨峨:高。
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念:指伯牙心里所想的,所要表达的内容。
善:擅长,善于。
若泰山:就好像泰山一样。若:好像。
曰:说.
善哉:语气词,表示感叹.意为“好啊”,“妙啊”。
洋洋:广大
谓:认为,觉得
之:他
必:一定
所念:(心中)所想到的。
得之:知道,明白。必定准确的知道。
知音: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课文中是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近义词:知己、知交、知友。
破琴绝弦:摔琴断弦
不复鼓:复:再,重新。再也不弹琴。
[编辑本段]译文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了奔腾不息的江河!”总之俞伯牙心里想的,钟子期就一定能知道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觉得很伤心。于是摔破了琴,挑断了琴弦,决定一生不再弹琴。
这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俞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此后,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寻或乐曲美妙,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心意,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因为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专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编辑本段]诗句链接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编辑本段]伯牙介绍

伯牙 :
bó yá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最擅长弹琴。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俞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
[编辑本段]伯牙学琴的故事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
俞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
学习了三年,俞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但是俞伯牙常常感到苦恼, 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俞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他现住在东海的一个岛上,我带你去拜见他,跟他继续深造,你看好吗?俞伯牙闻听大喜,连声说好!
他们准备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东海进发。一天,船行至东海的蓬莱山,成连对伯牙说:“你先在蓬莱山稍候,我去接老师,马上就回来。”说完,连成划船离开了。 过了许多天,成连没回来,伯牙很伤心。他抬头望大海,大海波涛汹涌,回首望岛内,山林一片寂静,只有鸟儿在啼鸣,像在唱忧伤的歌。 伯牙不禁触景生情,由感而发,仰天长叹,即兴弹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满了忧伤之情。从这时起,俞伯牙的琴艺大长。 其实,成连老师是让俞伯牙独自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感受。
俞伯牙身处孤岛,整日与海为伴,与树林飞鸟为伍,感情很自然地发生了变化,陶冶了心灵,真正体会到了艺术的本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传世之作。 后来,俞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师,但真心能听懂他的曲子的人却不多。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沿江旅游。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时,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 边避雨。伯牙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动景象,琴兴大发。伯牙正弹到兴头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异样的颤抖,这是琴师的心灵感应,说明附近有人在听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见岸上树林边坐着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请到船上,两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说:“我为你弹一首曲子听好吗?”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听。伯牙即兴弹了一曲《高山》,子期赞叹道:“多么巍峨的 高山啊!”伯牙又弹了一曲《流水》子期称赞到“多么浩荡的江水啊!”伯牙又 佩服又激动,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两个人结拜为生死之交。
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 拜访他。 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闻 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在《吕氏春秋》和《列子》中,记载有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知音钟子期: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琴操》、《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成连说自已只能教弹琴技艺,而其师万子春善移情,便带伯牙去东海找万子春请教移情之法。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编辑本段]钟子期介绍
钟子期 ,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
史载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书中记载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
钟子期墓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汉阳知县华某并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80年修复。墓为圆形,封土高1.5米,底径8米,环以石垣。碑高1.5米,宽0.7米,上刻“楚隐贤钟子期之墓”。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四柱,歇山式顶,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栏杆。墓与亭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青松葱茏,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绿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凤鸣水声,宛若琴音。
[编辑本段]思想感情
文章记叙了伯牙喜欢弹琴,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不管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绝弦,终生不再弹琴。表明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一种真知己的境界。
[编辑本段]写作精华
写出了他们之间的知己情谊,也写出了知音难觅的情感。
[编辑本段]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①伯牙鼓琴,
“善哉”,太好了。“若”,好像。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
读了这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鼓琴,钟子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期善听”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教学时,可通过反复吟诵,体会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
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伯牙精妙的乐曲,只有通晓音律的钟子期能真正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钟子期能真正理解。情投意合,这才是知音啊!
③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破琴”,把琴摔碎。“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这里指伯牙把钟子期当做他的知音。“复”,再,重新。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黯然神伤,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这是何等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千百年来,“知音”典故不但在华夏大地传为美谈,而且名扬海外。
(2)对词语的理解。
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编辑本段]二、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编辑本段]三、教学建议
1.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学习本文首先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如: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1)学生尝试读文,根据读文情况教师可示范读文,指导学生恰当停顿,读好两个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哉、兮”,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2)课文读通顺后,请学生根据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加以点拨,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交流对“知音”的感受和体会。有条件的,可安排学生聆听《高山流水》,欣赏浑厚、流畅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4.拓展交流古今中外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句,体会人们对友情的珍视。
5.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自读自悟。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文章的韵味。人文内涵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强行灌输。
[编辑本段]四、教学案例
1、揭题导入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伯牙绝弦》。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
2、整体读文
(1).自由读,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再读,随机点评,必要时教师范读或带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3、初解绝弦
(1).理解文章的题目:“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
(2).文章还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绝弦?这里的“绝弦”意味着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着终身不再弹琴,向世人宣告了彻底地放弃弹琴。)
4、再解绝弦
(一)何为知音。
将文章再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学生研读课文后交流。
预设的几个教学生成点:
(1).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
(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
(3).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
(4).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5).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6).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而不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还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风,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
(二)相遇相知。
1.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
2.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情吗?
3.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他一定忍不住在心里无数次地发出呼唤,他呼唤什么?
4.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
5.知我者,子期也!这时的伯牙与子期,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
6.知音欢聚,一定非常欢乐、非常融洽,再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三)知音之死。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学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3.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5、深悟绝弦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读课文。
(3).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6、回味绝弦
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乐曲,请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教学设计: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闫学)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 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诗句链接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编辑本段]伯牙介绍

伯牙 :
bó yá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最擅长弹琴。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俞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拜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为老师。


与“伯牙绝弦”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唐·薛涛《寄张元夫》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译文:屋前屋后的小溪独立流淌,河边的白鹭已经熟识了穿红色衣服的人。借问人间什么是忧愁寂寞,好象俞伯牙断了琴弦,再也没有琴声。2、唐·李白《送杨少府赴选》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群贤无邪人,朗...

与伯牙绝弦有关的诗句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这是薛涛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悲壮故事的名句,知音钟子期死去后,俞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表达的是那份知音难觅的凄绝忧伤 牟融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白发颠狂尘梦断,青毡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

《伯牙绝弦》的故事联想到哪两句诗句?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

伯牙绝弦写交友和反映友谊的诗句
5.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则以激昂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沉执着和无私牺牲。6. 这些诗句不仅重现了伯牙绝弦的友谊主题,也表达了人们对友情的共鸣和珍视。7. 它们以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情感,提醒我们在珍视友情时要学会包容、理解和珍惜。8. 友情的光芒在岁月的长河中璀璨夺目...

关于“伯牙子期成为知音”诗句有哪些?
1、唐代:薛涛《寄张元夫》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2、明代:冯梦龙《高山流水》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3、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4...

学霸们伯牙绝弦的故事让我想起了一句什么诗句
(高适:《别董大》)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王维:《夏日南亭怀辛大》)伯牙绝弦图 宋郑思肖 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1)海内存知己(2)欲取鸣琴弹(3)桃花潭水深千尺 (4)又送王孙去(5)春草明年绿(6)劝君更进一杯酒 ...

伯牙绝弦写交友和反映友谊的诗句
伯牙绝弦的故事表达了知音难寻、友谊深厚的情感,而反映这种友情的诗句有很多,如“知音世所稀”和“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等。伯牙绝弦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关于知音难寻、友情深厚的经典传说。在这个故事中,伯牙因失去知音钟子期而选择了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表现了对...

《伯牙绝弦》诗句的意思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

读了《伯牙绝弦》》这个故事,我联想到什么诗句
高山流水觅知音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抚鼓琴 够了吗?

关于伯牙与子期的诗句李白
李白关于伯牙的诗句 1.关于伯牙绝弦的古诗三首 关于伯牙绝弦的古诗有以下几首: 1、《伯牙》——王安石(宋代)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译文: 年流传的朱弦没有这种悲哀,想弹孤绝之曲连鬼神都凝住了。 故人舍我而去归于黄土,你我之间一曲高山流水,现在也就只...

温州市15018685309: 伯牙绝弦完整诗句 -
贲孔瑞芝:[答案] 寄张元夫 薛涛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这是薛涛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悲壮故事的名句,知音钟子期死去后,俞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表达的是那份知音...

温州市15018685309: 推荐几句赞美伯牙绝弦的诗句 -
贲孔瑞芝:[答案]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

温州市15018685309: 关于《伯牙绝弦》的诗句 -
贲孔瑞芝: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俞伯牙心里想的,钟子期一...

温州市15018685309: 与《伯牙绝弦》有关的诗句 -
贲孔瑞芝: 寄张元夫 薛涛 前溪独立后溪行,鹭识朱衣自不惊.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这是薛涛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悲壮故事的名句,知音钟子期死去后,俞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表达的是那份知音难觅的凄绝忧伤 牟融 寂寥荒馆闭闲门,苔径阴阴屐少痕. 白发颠狂尘梦断,青毡泠落客心存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萧萧华发满头生,深远蓬门倦送迎. 独喜冥心无外慕, 自怜知命不求荣. 闲情欲赋思陶令.卧病何人问马卿. 林下贫居甘困守,尽教城市不知名.

温州市15018685309: 有关伯牙绝弦的诗句 -
贲孔瑞芝: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温州市15018685309: 纪念伯牙子期的诗文 -
贲孔瑞芝: 1,《伯牙绝弦》明代:冯梦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

温州市15018685309: 关于伯牙绝弦的古诗三首 -
贲孔瑞芝: 关于伯牙绝弦的古诗有以下几首: 1、《伯牙》——王安石(宋代)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译文: 年流传的朱弦没有这种悲哀,想弹孤绝之曲连鬼神都凝住了. 故人舍我而去归于黄土,你我...

温州市15018685309: 伯牙绝弦可以让人想到哪一句故古诗词急 -
贲孔瑞芝:[答案] 1.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2.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3.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4.暂别直需饮仙露,重逢不必话长途.5.莽红尘,唱高山流水,同归路.6.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温州市15018685309: 关于伯牙绝弦的诗文 -
贲孔瑞芝: --------原创--------- 《一友已足》伯牙绝弦哀友逝,管仲割席厌朋弃.知己难寻一生觅,深情厚谊祈一已.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