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诗歌(日本、中国)

作者&投稿:昔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哪些读起来很美或者有哲理的日本诗歌~

人身(ひとのみ)も 惯(な)らはし物(もの)を 逢(あ)はずして 去来心(いざこころ)みむ 恋(こひ)や死(し)ぬると
在(あり)と见(み)て 赖(たの)むぞ难(かた)き 浮(う)つせ身(み)の 世(よ)をば无(なし)とや 思成(おもひな)してむ

  黄遵宪
  黄遵宪(1848-1905) 字公度,清末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1848年生于广东嘉应(今广东梅州市)(今梅城东区下市角),卒于1905年。他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读书应试阶段(1863~1876);出使阶段(1877~1894);参加变法阶段(1895~1898);乡居阶段(1899~1905)。1877年十月(光绪帝三年)黄遵宪应邀任参赞,随何如璋出使日本。光绪帝八年,黄遵宪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光绪帝十三年,黄遵宪成书《日本国志》,书中以大量篇幅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情况,并批判秦汉以后的专制主义,肯定西方的立法制度,提出一系列学习西方的主张。光绪帝二十一年,黄遵宪参加强学会成为维新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光绪帝二十二年黄遵宪邀请梁启超到沪创办《时务报》鼓吹变法。光绪帝二十二年十月黄遵宪入京受到光绪帝皇帝和帝党官僚接见,次年被任命为湖南长宝盐法道等职,积极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光绪帝二十四年八月,光绪帝帝任命黄遵宪为出使日本大臣。戊戌政变失败后,黄遵宪被清政府列为“从严惩办”的维新乱党,但由于外国驻华公使等干预,清政府允许黄遵宪辞职还乡。黄遵宪回乡后仍热心推进立宪、革命等工作,并潜心新体诗创作,被誉为“诗界革命巨子”。同时,他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自任会长,积极兴办新学堂。黄遵宪的著作生平自定的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人境庐诗草》等3种。
  论诗主张“我手写吾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长于古体诗,有《日本杂事诗》及《境庐诗草》。
  多年来黄遵宪的历史地位被不少人局限性地理解,后人往往从文学或诗界革命的领域去理解他,而忽视其作为爱国者、思想家、变法维新者、政治家的本来面目,对黄遵宪历史地位全面深刻认识,是直到近年来才开始出现的。”且看:
  ———影响中国近代思想界的达尔文进化论和卢梭民约论,最早是由黄遵宪介绍到中国来的,中国士大夫最早是从黄遵宪撰写的《日本国志》了解到人权、民主、平等的概念。《日本国志》中的维新变法思想,使当时的康、梁乃至光绪帝皇帝都受到很大启发,其“分官权于民”的思想明显地启发了一代伟人孙中山形成民权主义的思想。
  ———黄遵宪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严复等“书生议政,坐而论道”不同,他有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与斗争经验,他在戊戌政变前的湖南创立了保障社会治安的保卫局等措施在政变失败后仍能保留下来,就说明黄遵宪的改革是切中国情的,他在湖南协助陈宝箴推行新政的卓越成效是他把变法理论灵活运用于中国实践的结果。
  ———黄遵宪在漫长的外交生涯中,深知国家主权的重要性,沉痛指出:“弱为万国役,治为天下强。”他致力保护华侨、侨工的权益,抵制排华运动,联络侨商组织商会;在新加坡又创立保卫华工的南洋护照制度。
  ———黄遵宪被公认为晚清“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其“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的呐喊成了诗界革命的口号;其《人境庐诗草》的清新之风,一扫旧体诗的陈腐暮气;其诗作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晚清绝大多数重大历史事件,因此生前即有晚清“诗史”之誉。
  黄遵宪在短短的58年生涯中,游历日、英、法、意、比、美及新加坡等西方国家以及香港等共13个年头,亲身感受到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浪潮,他站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高度,理性地把握世界的潮流和中国的国情,积极主张维新变法,在维新变法失败后,他却矢志不渝,坚信“滔滔江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的革新之道。100多年过去了,今天缅怀起这位客家先贤的远见卓识,仍然令人肃然起敬!
  黄遵宪所著《日本国志》是近代中国系统介绍日本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的重要专著,其诗作《日本杂事诗》等反映了近代中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诗史”。
  杂感
  黄遵宪
  六经字所无,不敢入诗篇。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
  赠梁任公同年
  补充:生平详记
  寸寸河山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字公度, 1848 年 4 月 27 日 (清道光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出生在广东嘉应州 (今梅县)。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卓越的爱国诗人,也
  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活动家和外交家。
  黄遵宪的祖上原是中原人,大约在元朝的时候渡江南下,经闽江流域,
  最后在广东东部东江流域的嘉应州定居下来。 (广东人称他们为 “客家人”)
  黄遵宪的祖父叫黄际?N,据地方志记载, “性和易,处事练达”,是一个开
  明的士绅。有一年嘉应州闹大饥荒,米卖到一千五百钱一斗。黄际?N和州中
  一些人士捐款救济饥民,受其惠者甚众。他在地方上还提过不少好的建议,
  如向地方长官提出 “设粮房于堂皇侧”,方便贫民百姓,使 “州人至今称道
  弗衰”。黄遵宪的父亲叫黄鸿藻,科举考试中了举人以后,由户部主事调任
  知府,分派到广西省。先后在南宁、梧州一带办理粮食调拨工作。 1884 年,
  中法战争期间,我国军队源源开出镇南关,粮食所需,十分急迫。黄鸿藻能
  及时把大批粮食从南宁等地调运到前线去,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对鼓舞军
  士的战斗精神,起了很大作用。以后黄鸿藻升任思恩府知府,任职期间 “办
  农桑,修书院,教养兼施,政声卓著”。他曾这样表示过自己的抱负: “士
  大夫平日读书修养,应以天下为己任,当官做事,不应首先考虑个人祸福,
  而应以国家大计 为重。”黄鸿藻不仅是一位有才干的政务家,还是一个喜欢
  诗歌的人。他在广西任职期间,政事余暇,常与同僚们游山赏水,饮酒吟诗,
  写过一些很有才情的诗篇。父亲的思想品质,以及对诗歌的偏爱,对黄遵宪
  自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在黄遵宪童年的生活中,给他更大影响的
  是他的曾祖母李氏。
  黄遵宪出生在一个四世同堂,成员多达 70 余人的大家庭里。黄遵宪的曾
  祖母李氏德高望重,是大家庭里的中心人物。在众多兄弟姐妹中,李氏特别
  偏爱黄遵宪。黄遵宪才 1 岁多,弟弟又降生了,两人在母亲怀中争乳。为给
  黄遵宪母亲解围,高龄的李氏负起了带养黄遵宪的任务。她亲手为小曾孙裁
  制衣裳,烹调食物,体贴得无微不至。她还故意把曾孙打扮成女孩子模样,
  梳个盘云髻,穿上红衫红裙,惹得邻里们都笑。
  黄遵宪的家乡不仅山青水秀,而且是远近闻名的山歌之乡。还在黄遵宪
  呀呀学语的时候,李氏就教他唱儿歌: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
  后来,李氏又教他唱山歌,背诵 《千家诗》。在李氏的影响下,黄遵宪自幼
  就受到了文学的熏陶。 1856 年,黄遵宪 9 岁时,他父亲中了举人。喜报传来,
  全家庆贺,李氏兴奋地抚摸着黄遵宪的头说: “这孩子属猴,可比猴子还伶
  俐,长大后定会比他父亲更有出息。”话语间充满了对小曾孙的厚望。
  黄遵宪 10 岁的时候,开始学写诗。有一天,塾师以唐代大诗人杜甫 《望
  岳》中的名句 “一览众山小”为题,让黄遵宪作诗, 他思索片刻,提笔写下:
  “天下犹为小,何论眼底山。”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站得高,看得远,连
  整个世界大势都能看得清楚,不会觉得世界太大,更何况那些一目了然的眼
  底群山呢!这诗句口气很大,出语不凡,意境比杜诗更进一层,使塾师惊异、
  赞叹不已。
  科举路上徘徊
  在家庭的影响下,在塾师的指导下,黄遵宪的学习不断有长进。在封建
  社会里,知识分子大都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挤进官僚阶层。明清以后,适应
  封建制度的发展,建立了一套比唐宋时期更完备的科举制度。为培养驯顺的
  奴才,统治者特别看重八股文、试帖和楷法。所谓八股文,指的是考试中 “代
  圣贤立言”的文章。全文除首尾外,分八段,每两段必须逐字成对。题目都
  是出自 “四书”、 “五经”,考生对题目的理解只能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依
  据。所谓试帖诗,也同八股文一样,必须按一定的格式,可以说就是在做一
  种没有实际内容的文字游戏。这种考试分为三级:院试,考中了是秀才;乡
  试,考中了是举人;会试、殿试,考中了是进士。
  黄遵宪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不可能不走科举仕途的道路。然而,黄遵
  宪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处在剧烈变化的时代。就在黄遵宪出生的前 8
  年,即 1840 年,爆发了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
  清政府签订了一 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丧失,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民族矛盾
  的加深,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黄遵宪出生后第三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最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太平天国政权存在了 14 年,太平
  军纵横 18 个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社会动荡不安,使人们的生活和
  思想意识开始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了解世界,并提
  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认为不能以天朝大国自居。他们对于清朝政府的腐败,
  深恶痛绝,呼吁强国强兵,抗击外来的侵略。
  面对民族危机、社会动荡,黄遵宪也认真思索起来。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世儒诵诗书,往往矜爪嘴。昂头道皇古,抵掌说平治。”诗中批评了只知
  道熟读古书高谈阔论的人,认为想用古代的办法来治理国家是行不通的。诗
  中又写道: “儒生不出门,勿论当世事、识时贵如今,通情贵悯世。”进一
  步说出了他的主张:要治理好国家,必须了解当今世界的情况。
  1867 年,黄遵宪参加院试,入州学,当了秀才,取得了参加乡试考举人
  的资格,同年秋即赴广州应考,没有考中。 1870 年,黄遵宪第二次去广州应
  考,结果又名落孙山。广州是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军事要地,
  又是林则徐禁烟、关天培等爱国将领抗击外国侵略的地方。黄遵宪在广州的
  逗留,使他写下了 《羊城感赋》的组诗,其中一首极力赞扬了关天培 的英勇
  和将略,歌颂了这位光荣殉国的英雄。由广州回家的途中,黄遵宪到香港作
  了一次短期旅行。他看到昔日祖国的海岛,今已是外国人的乐园,香港的中
  国人受着殖民统治。更可悲的是,英国殖民者已把香港作为进一步侵略中国
  的基地。大批的鸦片烟,正准备运往内地。黄遵宪心情十分沉痛,他写了 《香
  港感怀十首》,字里行间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愤懑情绪。
  屡次考试不中,使黄遵宪精神上非常痛苦。以后几年中,黄遵宪一方面
  对埋于案头,作八股吟诗赋,消磨宝贵的生命,心有不甘,鄙弃科举的念头来越强烈;一方面又抱着一种渺茫的希望,几乎是无可奈何地进行准备,
  参加下一次的考试。
  1873 年黄遵宪 26 岁时,考取了拔贡生,按当时考试的办法,凡得到 “监
  生”、 “贡生”头衔的,都可以参加顺天 (清朝沿用明朝旧制。以北京为顺
  天府)乡试。 1874 年春,黄遵宪启程去北京。当时他父亲正在户部任职,也
  在北京,于是爷儿俩生活在一起。由于黄鸿藻的薪俸不多,所以他们的生活
  很简朴。在北京,黄遵宪交了一些朋友,还结识了一些官场上的人物,这对
  他以后的政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 1876 年,他随父亲到山东烟台
  作了一次漫游,见到了洋务派官僚张荫桓、李鸿章等人。所谓洋务派,是第
  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官僚主张利用
  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与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
  洋事物不同,提出 “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掀起了洋务运 动,先后创办
  了一些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对处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黄遵宪在他们面前侃侃而谈,引起了他们对这位年轻人的兴趣和注意。
  李鸿章竟当着别人的面称道黄遵宪为 “霸才”。以李鸿章当时权势和地位,
  能如此推重黄遵宪这样一位初出茅庐的后辈,使黄遵宪大有 “知遇”之感。
  这是黄遵宪和洋务派发生联系的开始。
  同年秋,黄遵宪犹豫再三,还是参加了顺天乡试。结果这一次被录取为
  第 141 名举人。
  1877 年,黄遵宪的同乡、翰林院侍讲何如漳,被任命为中国第一任驻日
  公使。他熟悉黄遵宪并了解他对时务的见解,所以邀请他一起去日本。黄遵
  宪考取举人后,家人都希望他再考进士,加上当时中国是一个屡战屡败的弱
  国,处在列强虎视眈眈之下,清朝的许多大臣对国际形势又茫然无知,造成
  外交活动的困难,所以参与外交活动是很不利的,对个人来说甚至是危险的。
  为此家人反对他去日本。黄遵宪没有胆怯畏缩,爱国主义的思想使他充满着
  信心和勇气,去担负艰巨的外交工作。他不顾家人和亲友的反对,毅然抛弃
  科举仕途,选择了到海外从事外交工作的职业。经过何如漳的推荐,黄遵宪
  被任命为驻日参赞官,随行出使日本。
  出使前夕,黄遵宪的心情非常激动,多年来,科举考试的 折磨给他带来
  的痛苦,似乎都消除了。他对着自己的像片,写道: “如此头颅如此腹,此
  行万里亦奇哉,诸公未见靴尖??,待我扶桑濯足来。”中国古籍里称日本为
  扶桑,黄遵宪风趣地表示要去扶桑洗脚,表达了他希望在对日外交工作中施
  展才能,实现抱负的心情。
  外交生涯
  1877 年 11 月 26 日傍晚,黄遵宪随何如璋由上海乘轮船启程,一行 30
  余人,最后在神户登陆,开始了在日本的外交活动。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自 17 世纪开始,遭到荷兰殖民者的侵略,
  引起社会的变化,民族矛盾加深,其情形与当时中国相似。 1868 年,日本发
  生了明治维新,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渐
  强大起来。 1874 年,发生了日本武装侵略台湾的事件,中国人在感到震惊的
  同时,迫切要求了解日本,想知道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究竟它是怎样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黄遵宪的心情也正是这样。
  黄遵宪作为一个友好的使者,到日本后,漫游各地,参加各种集会,结
  交各方面的人士,与许多日本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异国的风土人情,增
  加了他的创作激情,他写下了大量的反映日本历史、现状、自然景色和风情
  民俗的诗歌,后来编 成了 《日本杂事诗》刊行。 1880 年,日本友人源辉声先
  生在征得黄遵宪同意后,把 《日本杂事诗》的部分原稿,埋藏在东京墨江畔
  的家里,由黄遵宪题写了 “日本杂事诗最初稿冢”九个字,刻石竖碑,作为
  中日两国人民永久友谊的象征。碑石上还刻着黄遵宪的两句诗:
  一卷诗兮一?g土,诗与土兮共千古。
  同时还有源辉声先生和的诗:
  诗有灵兮土亦香,我愿与丽句兮永为邻。
  源辉声先生逝世后,安葬于东京都北部的平林寺,诗冢也被迁到该处。
  这件事成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段动人的佳话。
  在日本期间,黄遵宪开始接触从西方传播到日本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学
  说。他刚到日本时,听到关于民主自由的说法是很惊讶的,当他读了法国启
  蒙运动先驱卢梭、孟德斯鸠的著作后,思想有了明显的转变。根据在日本的
  亲身体验,使他认识到民主政治比封建专制政治要好,而且认为民主政治代
  替封建专制政治是必然的趋势。有一次他对何如漳说: “中国必变从西法。”
  如果不像日本那样维新自强,必遭奴役、瓜分之祸。正是这种思想的形成,
  使他后来成为我国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倡导者。

  川路柳虹

  川路柳虹(1888—1959),东京生,白话自由诗创始人,“主知主义”诗歌的先驱者。在五十多年的诗歌生涯中,他以旺盛的诗情写下了十多部诗集,并先后主持过《伴奏》、《现代诗歌》、《火炬》、《诗作》等诗刊。代表诗集有《路旁之花》、《行路人》、《彼方的天空》、《波》等。《波》是诗人的最后一部力作,曾获l957年日本艺术院奖。

  --------------------------------------------------------------------------------

  秋思

  秋光似我昔日的恋人,
  依依涌上我忘却的心,
  眼前浮上忘却的脸孔,
  朦胧的夕月之光,
  映着他那变了的瞳仁。

  秋光在芙蓉色的梦里,
  在融融乳白色的空中,
  微风吹动荒凉的树丛,
  送来凄凄的笛鸣。

  从你那迷人的眼里,
  我看到了忘却的往昔,
  纤细手指的僵硬关节,
  冻乳般的眸子,
  还有我耽思中燃起的艳丽。
  在愈来愈苍白的月影下,
  沐着秋光,
  我陶醉于欢乐的梦里。
  (《彼方的天空》)
  罗兴典译
  骆驼

  你那温柔的目光,
  送我进入神奇的梦境。
  你那深邃的眸子,
  把无边无涯的沙海照映,
  坠入地平线的如血残阳,
  伸向遥远天际的椰子树林,
  绿洲啊!绿洲,就在前程。
  然而,这里的栅栏,
  意味着什么?
  这里的土地,
  为什么如此陌生?
  你吞食孩子投来的面包,
  竟是这么一本正经。
  隐匿在你躯体之中的
  可是思念故土之情?
  还是因为人们从你的记忆里
  夺走了狮身人面像,
  打碎了你梦中的金字塔影?
  (《动物园》)
  陶振孝译
  录自《外国文学》(1983.7.)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20年曾留学英国。1923年加入新月社,成为新月社诗派的代表诗人。
  “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 --- 冰心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 飞扬, 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 飞扬, 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在花园里探望--
  飞扬, 飞扬, 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任凭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相逢是缘
  萍水相逢,相识即是有缘,
  今宵别后,重逢不知何处,
  对酒当歌,往事依然清晰,
  人生如梦,但愿长醉不醒,
  过客匆匆,早晚拱手一别,
  今又秋风,昨日黄花安在,
  古道长亭,且将金樽斜满,
  岁月如星,吾情似水缠绵,
  心已望月,何时龙吟九霄.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此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错 误
  郑愁与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地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地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的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过 请你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的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而是我凋零的心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文/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有的人》


小林秀雄"美を求める心"的翻译!!急!!在线等!!
注2:中国人讲的是“诗铭志,歌咏情,诗无形而有魂,歌无态而有魄”,日本人讲的是“歌の姿、诗の形”,这也许是中日文化的差异吧。把“姿、形、情、志、 魄、魂”中的哪一个词用在这里,均感中日文化不相融合。这实际上是外形美、内质美、内外和谐美的命题,译文中尽量回避了“形”与”姿” ,只突出内外和...

现代诗歌精选
1.《一切》 作者:北岛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

什么是俳诗?汉俳又是什么?
俳诗是一种源于日本的短诗形式,具有固定的格式和韵律。汉俳则是结合了中国古典诗歌和日本俳句风格的一种诗歌形式。俳诗,也称为俳句,是日本古典短诗的一种形式。它起源于日本古代,逐渐发展成为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俳诗具有固定的格式和韵律,通常包含三个音节,分为五、七、五的音序排列。它...

《繁星》中的短诗,越多越好?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它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二】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三】万顷的颤动——深黑的岛边,月儿上来了!生之源,死之所。【四】小弟弟啊!我灵魂中三颗光明喜乐的星,温柔的 无可言说的 灵魂深处的孩子...

关于日本早樱花的诗句
当时,诗人流落在异国他乡的日本。尺八是日本的箫,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这两样都是对处境的点明。日本的箫,在式样上与中国的不尽相同,但一样是作诗的好材料。箫与笛,在中国诗歌里有着神奇的魔力,它们是乡愁的催生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云:“...

关于日本樱花诗句
当时,诗人流落在异国他乡的日本。尺八是日本的箫,樱花是日本的国花,这两样都是对处境的点明。日本的箫,在式样上与中国的不尽相同,但一样是作诗的好材料。箫与笛,在中国诗歌里有着神奇的魔力,它们是乡愁的催生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云:“...

有哪些让你惊艳的诗歌(中外诗歌皆可)?
韵律思想,同仁语,此岸浮生的叙诗情。在这些诗歌中,韵律成为连接情感与思想的桥梁,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共鸣与思考。综上,这些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与深邃的内涵,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震撼与心灵的触动。它们是诗人对生活、自然、时间以及自我探索的深刻感悟,也是...

帮我写一篇关于"美"的诗歌.(悬赏50分)
我们美的时代哟,风卷旗飞,怎样努力学习,才能与之相配?告诉我吧,亲爱的同辈,理想应该怎样成为行动的鞍辔 我们美的国家哟,战鼓频催,怎样努力工作,才算没有掉队?火热的生活啊,金鼓猛擂,战斗中评论美更有滋味。青山美、绿叶美、百花美……哪一样能赶上阳光美?给万物生命,让花红叶翠,阳光的...

以“美”为话题,写一篇诗歌
你喜欢白色吗,你喜欢黑色吗。是的,我钟爱白色的纯净,空灵。是的,我欣赏黑色的高洁,典雅。你是否想像过,当黑与白在不经意间,相融时,会是什么样。是的,---如此奢华,绝不奢侈。如此纷争,绝不纷扰。这就是我心中最美的意境。美得自然,美得朴实。没有斑斓的喧哗,没有缤纷的夺宠。一切...

花道禅意诗句
他的绝命诗,反映了自己这种心情:自己没有什么可留做纪念,也不想留下什么,然而,自己死后大自然仍是美的,也许这种美的大自然,就成了自己留在人世间的唯一的纪念吧。 这首诗,不仅充满了日本自古以来的传统精神,同时仿佛也可以。 6. 寻找有关日本樱花的诗词 以下都是樱花的诗作:【樱花花下作】 仙云昨夜坠庭...

寿阳县18095792829: 最美的诗句,要中国的和日本的. -
底琰恒孚: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

寿阳县18095792829: 日本现代诗 -
底琰恒孚: 船舶旅馆晨歌鲇川信夫 (日本)当倾盆大雨开始降落的时候, 你要去远方, 为寻求死亡的守护神, 离开这悲哀的市街去远航. 当我紧抱你濡湿的肩头时, 带有腥味的夜风吹过街巷, 令我联想起海港. 船主的灯火一盏盏点燃着, 就象哀魂的...

寿阳县18095792829: 有哪些读起来很美或者有哲理的日本诗歌 -
底琰恒孚: 一、日文原文:思へばこの世は常の住み家にあらず.草叶に置く白露、水に宿る月よりなほあやし.きんこくに花を咏じ、栄花は先つて无常の风に诱はるる.南楼の月を弄ぶ辈も月に先つて有为の云にかくれり.人间五十年、下天のうちを...

寿阳县18095792829: 求日本的优美诗歌.越多越好.谢谢! -
底琰恒孚: 古今和歌集》是日本平安朝初期(十世纪初)由纪贯之、纪友则、凡河内躬恒、壬生忠岑共同编选而成.日本短歌到平安朝,已基本取代了长歌,成了单独的短歌形式.《古今集》中有作者不详的歌.著名的歌人有纪贯之,他是平安朝初期的和歌圣手.与纪贯之一起参加编选《古今和歌集》的歌人在当时也有代表性

寿阳县18095792829: 有哪些日本的诗歌啊~~~ -
底琰恒孚: 1.いしのうへあはれ花びらながれをみなごに花びらながれをみなごしめやかに语らひあゆみうららかの足音そらにながれをりふしに瞳をあげてひさしに风铎のすがたしづかなれはひとりなるおが身の影をあゆまするいしのうへ石...

寿阳县18095792829: 求关于月亮的日本诗,越优美越好,越全越好,很急!! -
底琰恒孚: 日本有“月亮诗人”美称的大诗人明惠上人,大概生活在宋朝那样的年代.他写月亮,从不涉及哲理,而是动情的表达与月亮无猜的亲密.他写过一首诗,是很短的俳句:“山头月落我随前,夜夜愿陪尔共眠.”和月亮一起共同睡觉,这在日本...

寿阳县18095792829: 日本人所写的诗词歌赋 -
底琰恒孚: 山部宿祢赤人望不尽山歌并短歌 粤自天地辟溟蒙,矗立巍巍此神峰. 富士雄踞骏河国,崇岳仰止蔽苍穹. 白云凝伫失通道,日月为之色朦胧. 四时大雪纷纷舞,不辨春夏与秋冬. 伟哉富士垂万世,代代传说无尽穷. 反歌 行出田儿浦,银光泻...

寿阳县18095792829: 日本诗歌 -
底琰恒孚: どうせならもう ヘタクソな梦を描いていこうよ ●反正会这样 那就将拙劣的梦做下去吧 どうせならもう ヘタクソで明るく愉快な爱のある梦を ●反正会这样 那就将拙劣的明朗的愉快的梦做下去 「気取んなくていい かっこつけない方がおまえら...

寿阳县18095792829: 日本文学中有哪些经典的现代诗作? -
底琰恒孚: 日本文学指的是以日本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横跨的时间大约有两千年.早期的文学作品受到中国文学一些的影响,但在后来日本也渐渐形成自有的文学风格和特色.19世纪日本重启港口与西方国家贸易及展开外交关系之后,西方文学也开始影响日本的作...

寿阳县18095792829: 求代表悲伤的日本古诗词 -
底琰恒孚: 建议参考《小仓百人一首》摘录 第九首 小野小町花の色は 移りにけりは いたづらに わが身世にふる ながめせし间に忧思苦逢雨 ,人世叹徒然. 春色无暇赏 ,奈何花已残.参考的是 刘德润编著《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