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世纪的欧洲国家都是教会操作一切?

作者&投稿:商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般来说是的,因为751年矮子丕平的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与教会的联系,更使教会有理由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 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西北角的一块高地上有个“梵蒂冈城国”,它是天主教教皇的驻地,是一个以教皇为首的政教合一的国家。面积仅0.44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人,其中85%是意大利人;四周有高墙与罗马城分隔,惟东面的圣彼得广场向外敞开,步行环绕一周只需45分钟。公元4世纪,教皇康斯坦丁为控制基督教,在这块教会所称谓的耶稣门徒圣彼得的殉难处建立了教堂,称君士坦丁大教堂。公元15世纪起改建为圣彼得教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教堂前面有可容纳10万人的圣彼得广场,两翼的回廊有240根大理石巨柱,回廊顶端屹立着140座雕刻巨像。别看它如今占地不过0.44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千数,上溯1000年,它可是中世纪历史舞台上一个颇为重要和显赫的角色呢!
那么,教皇国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教皇拥有自己的领土又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故事还得从法兰克王国国王矮子丕平献土说起。
公元7世纪至8世纪上半期,在亚平宁半岛上存在东罗马帝国、伦巴德王国的和教皇三种势力。751年,伦巴第人攻陷中东罗马帝国控制的意大利拉文那总督区,直接威胁教皇统治的罗马公国。此时,东罗马帝国的注意力集中于东方,且远离罗马,无力为教皇提供保护。于是,教皇便不得不在“蛮族”国家中寻求支持力量,他转向了当时比较强大的法兰克王国,要求与法兰克王国结成政治和宗教联盟。宫相丕平、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独裁者就成为罗马教皇争取的对象。
丕平的家世颇为显赫。当年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之后,法兰克人在高卢地区定居建国,最初的统治者乃是墨洛温王朝诸王。但是这些克洛维的子孙远远没有其先祖的胆识才能,不学无术、贪图安逸、慵懒懈怠,顶多选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乘坐牛车巡游一番,国家大事是一概不管,文治武功半点也无,直搞得国家四分五裂、干戈扰攘。史书上记载:“王室久已失去了一切权力,除了国王的空洞称号以外,什么都没有了,因为国家的财富和权力都入于宫廷长官——宫相之手,他们操纵全权。”宫相一职,原来不过是国王的大管家,负责宫廷财务和王室地产。后来随着诸“懒王”的衰败,宫相权力日重,逐渐掌管了王室法庭、官员任免、土地封赏等事务,甚至能统帅军队,将“懒王”作为傀儡操纵,到七、八世纪之交,宫相俨然已是国家实际统治者。
公元741年,矮子丕平继承父位,担任了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掌握了实权。但他并不满足,还想获得王国最高荣誉,篡夺王位。丕平不想使篡位显得名不正言不顺,惹起他人反感,他也需要勾结教皇,寻求教皇方面的支持,使自己篡位称王披上合法的外衣。公元751年,矮子丕平派出使臣去见罗马教皇扎恰里(741—752),切实了解教皇对丕平夺取墨洛温王朝的王位的态度,然后决定对教皇的取舍。使臣来到罗马谒见教皇,并向教皇提出了如下问题:“是徒有虚名的人做国王好,还是让真有实权的人做国王好?”教皇面对使者的提问,自然懂得矮子丕平的用意,于是讨好地答复道:“在我看来,让真有实权的人当国王要好些,掌权者应为王。”得到教皇的认可,矮子丕平便马上动手,在法兰克贵族及其附庸的苏瓦松会议上,“根据全体法兰克人的拥戴,众主教的奉献和贵族的宣誓”,废黜墨洛温王朝的末代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把他关进修道院作僧侣,终于在这年11月达到篡位称王的目的,建立起了加洛林王朝。新即位的教皇斯提芬三世(752—757)则亲自到高卢为新国王举行宗教仪式。教皇模仿圣经上所载以色列——犹太国创始人大卫王(前1013——前973)的榜样,将丕平和他的妻、儿涂上圣油。这一仪式使新王朝的国王具有一种神圣的色彩,表示国王是“蒙上帝之恩当选”的神权国王,从而使丕平担任的国王成为上帝在世间统治的代表,反对国王就是反对至高的神。
丕平如此顺利地实现了称王的心愿,自然对教皇满怀感激。754年,伦巴德人入侵罗马,威胁到教皇领地,教皇亲往法兰克,向丕平求援。丕平出迎教皇于庞帝翁,让教皇乘马,自己徒步行走,装出一副恭谦的样子。教皇赐给丕平以“罗马贵族”的头衔,使加洛林王朝的君主成为罗马教皇的武力支持者。756年6月,法兰克王丕平应教皇的请求,出兵征服了伦巴德人,并把从伦巴德人手中夺回的土地——罗马城及其原东罗马帝国在意大利的拉文那总督管区划归教皇管辖,这便是教会史上称谓的“丕平献土”。也是教皇国的起始。
“丕平献土”后,东罗马帝国曾要求收回在意大利的这些失地,但是却遭到矮子丕平的严词拒绝。他的理由是:他来意大利是“出于爱圣彼得,而不是出于爱拜占庭皇帝之情。”向法兰克王国求援的教皇,虽然称矮子丕平是“意人利的摄政和保护者”,但又感到从“蛮族”国王那里接受献土,终归不光彩,于是又杜撰了一段所谓发现了“君士坦丁的恩赐”的档案文件,来为“丕平献土”一事蒙上较为光彩的法理根据。这个伪造的文件说,早在四世纪,罗马君士坦丁大帝就把拉特兰宫、罗马以及帝国的西部交给教皇塞尔维斯特(314—335)统治,而他自己在希腊旧城拜占庭建立新都,号为新罗马,定名君士坦丁堡。这个伪造文件暴露了罗马教皇渴望扩张领土的野心。为了给自己的领土野心和世俗权力辩护,历代教皇都把这个捏造的故事作为护身符、遮羞布。
丕平献土以后,罗马教皇因掌握土地,所以他既是天主教会的领袖又是教皇国的世俗君主,权势日增。11世纪时在发动十字军东征中教皇势力逐渐强大,13世纪时达到鼎盛,罗马成为西欧教会和政治生活中心。往后随着西欧各国民族教会的兴起,罗马教皇的势力才逐渐削弱。14世纪初,教皇受法王腓力四世控制,教廷设在靠近法国南部的阿维农。1377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将教皇驻地迁回罗马。
19世纪中叶,教皇的领土曾扩展到4万平方公里。19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统一运动兴起,教皇的驻地仅限于罗马城内,受拿破仑三世军队的保护。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的军队撤回巴黎。意大利王国于当年9月20日下令占领罗马。1871年,意大利政府发布对教皇的《保障法》。但当时的教皇庇护九世拒不投降,坚持认为意大利的暴力占领和《保障法》都是非法的。他认为,教皇受基督的委托,不必由任何国家认可,也不受任何约束。他及其后继者,在几十年中,既不承认《保障法》,也不进入被占领的区域,自称“梵蒂冈囚徒”。教皇还规定,凡信奉天主教的外国元首,如果要到罗马来晋见教皇,不得与意大利国王和意大利政府发生任何关系。此外,教皇还禁止意大利天主教徒参加意大利国会。意大利政府针锋相对,解散了几千个修道院,没收了他们的财产,禁止在学校内进行宗教教育等等。意大利政府和教皇之间的这个对峙局面一直相持到墨索里尼上台。
墨索里尼本是一个极端的反教权主义者。但是他上台后,觉得搞好与教皇的关系有利于推行法西斯主义。因此,于1929年开始与教皇进行秘密谈判。1929年2月11日,在双方互相妥协的情况下,签订了《拉特兰条约》。
1929年7月,新的梵蒂冈城国正式成立。现在,教皇有130余个“外交代表”,分别驻在各国或国际组织中,同时有100多个国家在这里驻有外交代表。根据《拉特兰条约》,梵蒂冈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教皇拥有“充分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梵蒂冈有自己的国旗、国徽、行政机关、法庭;有自己的机关报《罗马观察家报》和官方通讯社国际费特通讯社。
据教会的说法,罗马教皇共有266任,不包括被打入另册的对立教皇。其中任期最长的是第257任庇护九世,从1846年6月至1878年2月,任期达32年之久;而任期最短的是第230任乌尔班七世,从1590年9月12日至9月27日,一共才13天。在罗马266个教皇中,有30余人死于非命。据教会说,1517年一些红衣主教企图毒死利奥十世,事败后,这些红衣主教或被处死,或被监禁。按规定,新教皇必须由选举产生,但事实上一般都逃脱不了受世俗政权控制的命运。如在位将近20年的教皇维吉利(537—557)是由东罗马帝国皇后狄奥多拉扶立的。维吉利原是教皇西尔维驻君士坦丁堡的代表,因与皇后发生了暧昧关系,故被立为罗马教皇,而原教皇西尔维则被废黜,并发配充军。约翰十世(898—900),和塞吉阿斯二世(904—911)都是由在罗马掌握实权的情妇扶立的。教皇也废黜过几个国王,并把他们革除出教门。如11世纪中叶,德意志国王亨利四世就被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逐出过教门。
教皇的权力象征是三重冠、权戒和权杖。权杖与一般主教教杖相同,但在杖的上端有一个横条,象征教皇三种权力:司训(对教徒教诲)、司祭(行祭礼)、司牧(为上帝放牧教徒)。现在梵蒂冈城墙、庭院仍由瑞士卫兵守护。

因为君权神授,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君权的统治力,竭力推广宗教,并将教权和君权合二为一,罗马帝国覆灭后,教廷才独立出来,并且利用在信徒中的绝对影响力干涉世俗权力,甚至发动远征。而随着罗马帝国覆灭,欧洲中世纪再没有一个拥有足够力量和教廷对抗的帝国,所以不得不接受神权高于君权,国王和王后的加冕都必须由教皇或者教皇的使者完成,这一现象直到拿破仑从罗马教皇庇护七世手中抢过皇冠。
至于教会操纵一切倒不至于,为了缓和与贵族阶级的矛盾,教会并不过分干涉行政事务

倒也不至于教会操作一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世纪教权王权和皇权是在互相竞争的。教会依靠的理论是来自于教父时代的宗教学说以及历史依据,来证明教会和教皇权利的合理性。同时也依靠当时封建社会领主阶层和城市的离心力以及各国间的矛盾来制衡王权和皇权。
在理论上,国王的权力不如教会,教会的权利与皇帝的权力相当,国王低于皇帝。

这关于人们的信仰,那时候的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已经超越对王权控制,简单说就是国王没有教皇的民心高,那时候的教皇是上帝的带言人

因为连皇帝都信


中世纪时的欧洲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以,原来的“中世纪黑暗时期”现被改为专指公元四一零年(或四五五年)到公元七五四(或八零零年)这段欧洲历史。历史中世纪的城堡随着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相继出现了一批蛮族国家。先后有法兰克、伦巴德、奥多亚克、勃艮第、汪达尔-阿兰、东哥特、西哥特、盎格鲁·萨可逊等王国建立。王国之间战争不断,其中盎格鲁·...

欧洲中世纪的历史
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历史 随着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相继出现了一批蛮族国家。先后有...

欧洲中世纪时期最强大的国家是哪个
507至510年,南征西哥特,占领阿奎丹(今法国西南部),六世纪后,先后征服易北河以西图林根(今属德国)和勃艮第,合并普罗旺斯和加斯科尼(今法国西南部),成为西欧最强大的国家。以后封建贵族势力发展,王权日益微弱,751年,宫相丕平(矮子)篡夺王位。墨洛温王朝灭亡,开始加洛林王朝的统治。丕平之子查理...

我想问中世纪的欧洲
是当时服装改革的推动者;但当时的服装上仍然有不少缺陷,如无衬衣、睡衣,且男女衣服样式区别不大 还有一个关于中世纪欧洲的服装的学术讨论,太多了!(主要的欧洲国家的都有)但是很全,楼主可以参照一下http:\/\/bbs.qukanshu.com\/viewthread.php?tid=9488 希望我找到的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欧洲中世纪是大概什么年代,从多少年到多少年?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中世纪史也叫中古...

欧洲通常讲的中世纪是指什么时候?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它给欧洲文化、政治、社会、宗教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欧洲各国开始出现了分裂,由一个统一的政权转变为由多个国家组成的政治结构,政治体系也从王权君主制向民主政体发展,社会结构也从封建社会逐渐发展为资本主义社会,宗教文化也从基督教信仰发展为科学...

中世纪的欧洲是怎么回事儿?
西方的诸多王国还依然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习俗。同时,人们广泛建立修圌道院,意在使欧洲基圌督教圌化。在卡洛林王朝统圌治圌下的法兰克王国控圌制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在内忧和外患(维京人、马扎尔人和撒拉森人入侵)的压力下,卡洛林帝圌国还是崩溃了。到了中世纪中期,亦即公元...

欧洲中世纪是什么?
中世纪城堡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里,国王、贵族和骑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但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和东方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不一样。各国统...

中世纪的欧洲
此后在十五、十六世纪黑死病多次再次侵袭欧洲;但死亡率及严正重情度逐渐下降。 有人认为,这场黑死病严重打击了欧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削弱封建与教会势力,间接促成了后来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中世纪的科技发展几乎停滞,不扩大范围到15世纪的话几乎找不到科学家。1.哥白尼:意大利著名天文学家,著有《...

中世纪的欧洲 大概是什么年代?那时的中国正属于哪个朝代呢?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 欧洲的中世...

玉溪市15871632057: 为什么中世纪的欧洲国家都是教会操作一切?
莱泳力得: 这关于人们的信仰,那时候的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已经超越对王权控制,简单说就是国王没有教皇的民心高,那时候的教皇是上帝的带言人

玉溪市15871632057: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特点 -
莱泳力得: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主要是天主教,占绝对的统治地位.主宰欧洲大陆各族民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所有层面.一方面,由于具有绝对的权利,所以产生了相当程度的腐败,使教会后来的声誉日渐式微.最终导致路德与加尔文的叛离与革新.另一方面,由于教会的绝对权威,使欧洲在基督宗教的严格规范中,形成了具有基督宗教文明特征的价值观,即使后来的宗教改革者,也是因为秉承这种价值观,才有勇气对旧教进行抨击、革新.教会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珍贵史料与艺术品,使欧洲后来有了文艺复兴运动.因为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就是对古代文明的重新发现.

玉溪市15871632057: 中世纪教会拥有怎样的政治权力 -
莱泳力得: 中世纪的教会掌握中世纪欧洲归家的三分之二的实际权力,中世纪的教会可以任免国王和一切国家的官员,而且,中华世纪教会有权利处死“异端”,中世纪的黑暗大部分是没有监察机关监管的叫会造成的

玉溪市15871632057: 为什么说欧洲的中世纪是黑暗的? -
莱泳力得: 因为欧洲的中世纪完全被教会统治,教主的地位高于了国王的地位,人们的思想完全被教会束缚着,没有自由而言,中世纪的黑暗又是与文艺复兴以后的自由世界做比较而言的.

玉溪市15871632057: 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势力占据了支配地位,其原因是 ①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 ②天主教不断拓展势力,与封建王权争夺势力 ③欧洲封建割据... -
莱泳力得:[选项]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玉溪市15871632057: 为什么欧洲中世纪受到封建神学的钳制 -
莱泳力得: 因为教会的敌人都被打败了,中世纪开始的几个国家,法兰克王国的继承者洛泰尔尼亚,法兰西,德意志.洛泰尔尼亚分裂成几个国家,而且迅速的被德意志和法兰西瓜分,德意志成了神圣...

玉溪市15871632057: 欧洲古时候教会权力为什么比王权大 -
莱泳力得: 这个比较复杂了,要从君士坦丁说起了,本来是个小教派,被他承认做了国教后,教会的地位就一直增加,但还没到比王权大的地步.后来野蛮人(德、英、法等)打败了罗马,但不会管理国家,经济民生上不了,教会趁机建议协助管理,而且奇怪的是野蛮人还同意了,把教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从牧师到教皇一级级管理,还可以自己收税).加上本就是部落性质,打仗的人都分了土地,自己可以拥兵,有城堡,仅国家要求的时候派兵去帮助打仗,所以王权进一步减小,而信仰进一步洗脑.最终教皇比国王还牛.

玉溪市15871632057: 中世纪教会在西欧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从哪些方面体现 -
莱泳力得: 有强大的精神号召能力,比如发动十字军东征.先后有数百万人卷入,上至国王贵族,下至隐士农夫,无不狂热.再者,教权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凌驾于王权之上,比如德...

玉溪市15871632057: 西欧中世纪教会法对当时及后世产生影响的原因 -
莱泳力得: 中世纪西欧的统一是文化上和宗教上的统一,在人们观念中的统一.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它形成了多元的政治秩序.与古希腊城邦时代相比,它的多元主义更加复杂多样,或者说,...

玉溪市15871632057: 中世纪,欧洲处于教会的黑暗......的作用.试以 史实证明 -
莱泳力得: 主要是当时迷惑人心.认为人死了就可以到天国.为了上帝而战.发动了两百多年十字军东征.而且教皇可以凌驾于每个君主之上.每个皇子继位都是要是教皇.大主教亲自加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