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法如何修行

作者&投稿:澹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学佛教每天如何修行~

初学佛教,最好有一位僧人指点。然后开始从“三皈五戒十善”做起。师父会具体指点你更多。如果没有师父,建议可以依照以下步骤开始进行:
1、每天持诵《劝发菩提心文》一遍、《心经》七遍;
2、自己搭个简易佛台:在客厅或书房摆一张小桌子,请一尊佛像(如果手头拮据可以从网上下载一张佛像,黑白彩色不拘,打印成相片摆放)+香炉(手头拮据可以用大碗代替,里面装满大米,便于插香),买一捆香,早晚各上三枝香,礼佛(向佛磕头)三个。这是培养恭敬心的起步。
3、每天早晚打坐15-30分钟(打坐若不懂,我另外再教);这是培养自己的清净心;
4、尝试把“五戒十善”运用到生活中(这个要展开就多了)。
学佛其实是一个“信、解、行、证”的过程,这四大过程没走完,无非就是一些理论在空谈,辩的是理论和逻辑,但没有实践在支撑,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就像一个单凭书本成才的游泳教练,论口才和理论天下无敌,一下水就马上淹死。我们学佛之人,首先就倒在“信”字一途,不明白何谓信仰,何谓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仅仅因好奇和学佛,因探究而学佛,因功利而学佛,心不正,又如何产生真正的信仰?以人眼人心观粪便,臭不可闻,污秽难忍;以狗眼狗心观粪便,香甜可口,你说是人错了,还是狗狗错了?
其次是“解”,目前末法时代,邪师如恒河沙,如果没有一位正信的法师为我们解释佛教义理,连基础都打错,自然每一步都错了。
但是前两项固然难得,第三步才是最难的,因为“行”,就是自己要按照法师吩咐的去做、去实践,这一步是很多人学佛的分水岭,因为没有实践,哪来真实的感知呢?又如何去“证”?也就是验证了法师传授的佛的真理是真实不虚的呢!

您好,
一个普通人应该如何学佛:
)
 今天在博客中有朋友问到:我很喜欢佛学,我也想学,但是初学从什么开始?就此问题,白伞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
  我是从2006年开始学佛的,在此之前我对佛教、佛法的认识是一张白纸,没有什么概念,之后因遇到了一位好师傅,一个好师兄我才开始对此慢慢了解和学习。到现在虽然自己也是一个初学者,而且学得也不好,但我自己已经明白了该怎么学,怎么修,我该要干什么,怎么让自己沉下心干下去。我确实经历了由初学到入门的这样一个过程,大致可以给问我此类问题的朋友一些帮助。
  学佛要学好,学成,最重要的是要有好老师、好道友帮你改变观念,坚定信心。这是很关键的,这就好像一个站在桌子上的人要把这个桌子举起来一样,要外力辅助他找到一个新的、正确的、牢靠的立足点,才能摆脱旧的依靠。而初学者最难的就是找到好老师、好道友。比如在陈念萱著的《寻找上师》一文中,就提到好多人为了学佛,为了寻找好的师傅,费尽千辛万苦,几十年如一日不曾放弃,有些“运气好”的找到了,有些“运气差”的不但没找到,甚至还被骗财骗色,虚度光阴,引入邪教,凄惨无比。现实的问题是,初学佛的人有热情,有激情,但自己还要人指点迷津,哪有一下子就能辨别谁是谁非,哪能那么顺利的,在不颠覆现有的生活环境和思维观念的情况下找到明师明友呢?这不是空谈么?不要紧,也不要急,一个一个问题来。首先我要说明的是那些“运气好”找到了明师的,不是什么运气决定的,这些人可能看上去普普通通,和你没什么两样,甚至在某些方面还不如你,但这些人肯定是累生累世诚心诚意学过佛、供过佛的,不管业力让他今生如何破落,他都能不费劲或者是很费劲、却最终能找到好师傅的。那些不费劲或者是很费劲、却最终被骗了的,被带到歧途上的,肯定是在过去很多世中,由于对佛或佛法产生过歧义、恶口、不真心供养等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个问题:“我又不知道我前世有没有什么不好,那我去找师傅还是不找?我现在确实想学佛,想学好,该怎么办呢?”确实,我们都不知道过去,但我想把握现在,把握今生,这是非常重要的,又该怎么做呢?白伞认为,如果自己还是一个初学者,对佛教的理念、概念、历史、文化等等还不是了解的话,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去找一个师傅。从很多佛教经典以及大德开示中我们都可以看得出,佛教基本的理念是善!基本规律是因果轮回!最终方向是解脱身心断烦恼。作为一个初学者,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开始,以一种敢于转变自己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勇气来认识和了解佛教,看一些著名的佛教书籍如《西藏生死书》、《前世今生论》,著名的佛教经典如《心经》、《金刚经》等等,相信善恶因果,相信生命轮回,以一颗善心来付诸于善行:比如你某天心血来潮想吃口味虾时,想想因为满足自己一时口腹之欲,这么多活蹦乱跳的虾子要剥皮抽筋,不可不可。比如你看到小孩不懂事在踩死一堆堆的蚂蚁时,你心头一紧,连忙拉住他,并对他说它们也有爸爸妈妈,也会痛苦流泪。比如你做生意完全可以弄虚作假、瞒天过海多赚钱,但你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绝不干昧良心的事等等。这就是一个初学者最因该做的。
  在保持一颗善心,坚持做这些善行的时候,初学者始终要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所有的善举、功德均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我不为此要得到丝毫的利益和回报,我只求佛菩萨保佑,让我今生能遇到一位适合自己的,能带我走上正确的学佛道路的明师!如果有可能,最好在我国四大佛教名山的四位菩萨面前发此愿。只有如此,才不是把学佛最重要的一条--寻明师—交给自己未知的过去,而是积极地、有效的把握在自己可以决定的当下。
  第三个问题:作为一个初学者,不可能像已经皈依的佛子一样毫无顾忌的学佛、念佛、拜佛等等,还有来自家庭、工作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自身性格、习惯、爱好、惰性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何能两头兼顾,不造成麻烦?如何能循序渐进,坚持长久?
  一个人学佛,最重要的修心,心修好了,自然会体现在行动上,也就是修行了。初学者有激情,但这种激情请不要表现在外面,比如脖子、手腕要戴各种佛珠,要家人都来吃素,见到同事朋友就说自己学佛,学佛怎么怎么好,你要不要学。见到貌似居士、和尚的人就搭讪,问有没有好师傅,见到佛教交流学会、集会、共修等就钻,见到各类貌似佛教书籍的就看,看了也罢,自己没有主见和实修体验,跟着各种论调跑,大肆帮着宣传等。这其实给初学者学佛带来了很大阻力,给各种违缘和各种不良个人、团体提供了利用的机会,而初学者这时的定力、包容力、信心都还不是很深,最终导致学不下去、学偏甚至反对学佛,诽谤学佛的后果。
  

  在家人的修行方法
  来源:给孤独园林

  有很多人误会学佛就是要吃素,或者不可追逐财富名利,硬是把自己搞得僧不僧、俗不俗,整个人看起来怪异。其实,出家人的生活与在家人是截然不同的,比丘应守的戒律至少有270条之多,而在家人生活在五欲世界,有其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佛陀从不否定在家人所享受的快乐,只是告诉我们这些快乐本质上都无常变易不定,不值得迷恋。但他也很明白要在家人立即放弃这些享受是不可能的事,因此他教导我们应循正道追求(也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不择手段,不可以伤害他人的方式满足私欲,因为我们对别人所造成的伤害,都已经为自己做好了准备,就算今生算不了帐,终有一天会连本带利的回到自己的身上。

  佛陀最诃斥的就是不僧不俗的伪君子,换言之,在家人应有在家人的样子,享受财富、情爱、亲情、名声等快乐并不是罪恶,与修行也不冲突,只要建立在「将心比心」的前提上,一样可以迈向解脱大道,品尝清凉的法味。
  选译自南传《巴利英译相应》
  乔正一译于农历大年除夕夜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与许多大比丘一起来到古印度拘萨罗国,并住在该国的一处村子。村内有一位信奉婆罗门教的在家人,名叫鞞纽多罗,他听说佛陀难得来到此地,已久仰佛陀的圣名,便慕名前往佛陀的住处,并且请教一些问题。

  他见到了佛陀,恭敬的向佛陀顶礼后,便坐在一旁,他问道:「瞿昙啊!我是一名在家人,也是一名凡夫俗子,有七情六欲,我有妻妾,有儿女成群,我住在繁华热闹的都市里,身穿华服锦衣,享受美食。我希望能保有这一切,但也很希望够跟您学习修行,死后来世能够生天,我不知这样子会不会跟您的教义冲突?」

  佛陀说:「居士啊,其实并不会冲突,在我的教法里是有方法,可以让您在享受世间快乐的同时也提升您的心灵。」

  鞞纽多罗听到佛陀这麽说,感到很兴奋,他请求佛陀为他解说该怎麽做。

  佛陀说:「居士啊,我现在就为您解说能帮助自己的修行方法,请您仔细的听好,并牢记在心。」

  鞞纽多罗说:「谢谢您,我一定会专心听您讲解。」

  佛陀说:「身为一名在家人,他应培育同理心,时时刻刻保持以下的思惟,便能兼顾世间快乐与修行,在家人应这麽思惟:『我清楚知道,如果有人想要杀害我,我一定不快乐,我会心生恐惧,我如果不喜欢如此,别人一定也是这样,所以我怎可以去杀害别人的生命。』

  当他如此正确思惟后,便会至诚受持不杀生戒,心中也不乐于杀生。

  同上开情形,『我若不喜别人偷盗我的财物,别人一定也不喜欢如此,我又 岂可去偷盗他人财物?所以我愿持不盗戒,不乐于偷盗。』

  如同上开道理,『我既不喜欢别人勾引、骚扰、侵犯、强暴我的妻女(或丈夫),别人一定也不喜欢受到如此对待,我今又岂可去勾引、骚扰、侵犯、强暴别人的妻女(丈夫)?所以我愿受持不邪淫戒。』

  如上所述,『我不喜欢被别人所欺骗,别人一定也是如此。我又怎可欺骗他人?所以我愿受持不妄语戒。』

  如上所说,『我不喜别他人挑播离间我与亲人及朋友的感情,别人一定也是跟我一样的想法。我今又岂可去挑拨离间离别人与其亲友的感情?所以我不能去做挑拨离间的事。』

  如上所述,『我不喜欢别人对我粗言辱骂,别人一定也是这样。我 又怎可去辱骂别人?所以我不应对别人恶言相向。』

  如上所述,『我不喜欢别人对我虚情假意或说些毫无意义的杂秽语,别人一定也是这样。我又怎 能对别人说绮语?所以我不该对别人说那些虚情假意的甜言蜜语或无益的杂秽语。』

  以上就是七种帮助自己修行的正道,我们姑且称之为七圣戒。又如果这位在家人能对于佛陀、佛法、僧伽产生正确的认识及坚定的信仰,那麽这位在家人便已证得四不坏净,他已可确定他自己未来的命运,对自己这麽说:『今后的生死轮回我已不会再堕入地狱、畜生、饿鬼道中,一切的恶趣因缘都已消失灭尽,我已得须陀洹果(初果),不堕恶趣法,必定正向解脱,今后的轮回次数只剩七次天上或人间的生死,必可抵达究竟解脱烦恼的目的。』」

  鞞纽多罗听完佛陀的解说,心生无比的喜悦,他对佛陀表示:「实在太难得了!世尊!从今起我愿归依佛陀、归依您的教法以及比丘众,终生做一名标准的在家佛弟子,直到我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为止。」

  http://hi.baidu.com/%BC%D3%C4%DA%C9%B3/blog/item/8c46c4df71b62114632798aa.html

  标准优婆塞(在家居士)

  来源:给孤独园林
  该具备什麽样的条件才算是一位标准的在家居士?佛陀在本经里明白地教示应具备信仰、持戒、布施、听闻正法、受持观察、了达深义、随顺行法次法向等条件,才称得上是标准的优婆塞。

  在家人又该如何自利利他呢?请参考以下的经文。

  选译自北传《杂阿含经》第三十三卷第九百二十九篇

  译于西元2005/8/21八关斋戒日

  我是这样听说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迦毘罗卫国尼拘律园林中。当时,释族在家居士摩诃男来拜访佛陀。

  他对佛陀稽首顶礼后,退坐一旁,对佛说:「世尊,请问什麽是优婆塞【在家居士】?」

  佛陀告诉摩诃男:「所谓优婆塞【在家居士】,就是在家人过著清白的生活,乃至尽一生的寿命,归依三宝,就是优婆塞。」

  摩诃男问佛:「世尊,该具备哪些条件才称得上是一位标准的优婆塞?」

  佛陀说:「如果优婆塞只有信仰却不持戒,就不是标准的在家居士,所以应当努力学习,具足净戒;若具足信与戒却不肯布施行善,仍然不是标准的在家居士。因为在家居士的条件不齐全,便应精勤学习,修习布施,令条件圆满。

  然而信仰、持戒、布施的条件虽圆满,却不能常常前往参访沙门,听受正法,也不算是标准的在家居士,所以应精勤修行,时常前往参访塔寺,拜见诸沙门,否则如果不能专心听受正法,仍不能算是标准的在家人;

  信仰、持戒、布施、闻法的修习条件虽已满足,但听闻正法后不依法奉行,仍不是标准的在家人,所以应精勤学习,时时前往参访沙门,专心听法;

  但是闻法后虽能受持修行,却不能观察诸法深义(法、义的精髓),仍不算是标准的在家人,所以应精勤修行。

  如果虽具备信仰、持戒、布施、听闻正法、闻法后能依法奉行、依法奉行后能观察甚深妙义等条件,但却不能随顺知法次法向(按部就班向解脱道迈进),仍不能是标准的在家人,既然条件仍不齐全,便应精勤学习;

  最后,当信仰、持戒、布施、听闻正法、受持观察、了达深义、随顺行法次法向等条件一应俱全,摩诃男,此时才算是具备了一位标准的在家人应有的条件。」

  摩诃男继续问佛:「世尊,在什麽样的情况下是指优婆塞只能帮助自己,却不能帮助他人?」

  佛陀说:「如果在家人自己归信三宝,却不能引导他人归信三宝;仅自持净戒,却不能令他人持戒具足;仅自行布施,不能影响他人一起布施;自己参访塔寺礼见诸沙门,不能劝他人一起参访塔寺礼见沙门;自己专心听法,不能劝人乐听正法;自己闻法后能受持,却不能令他人受持正法;自己能观察甚深妙义,却不能劝他人观察深义;自知深法后能按部就班走向八正道,却不能劝人按部就班走向八正道。摩诃男,以上八种情形,就是优婆塞只能自利,却不能利他。」

  摩诃男又问佛:「世尊,优婆塞应成就几法自安安他?」

  佛说:「优婆塞若能成就以下十六法,就是优婆塞能自安安他。是哪十六种呢?摩诃男,如果优婆塞具足正信,也能引导他人归信三宝;自持净戒,亦以净戒教授他人;自行布施,亦教人行施;自行前往塔寺见诸沙门,亦能教人前往礼见诸沙门;自己专心听法,亦教人听法;自己受持法义,亦教人受持法义;自己观察法义,亦教人观察法义;自知深义,按部就班走向八正道,亦能教人解了深义,按部就班走向八正道。摩诃男,若能成就以上十六法者,就是优婆塞能自利亦能利他。

  摩诃男,若是优婆塞能成就以上十六法者,大众眷属都会前来亲附,受他的影响,这名在家居士在婆罗门众、刹利众、长者众、沙门众、及其馀诸众中能发挥他深远的影响力,威德显曜。就如同太阳在一天当中的初、中及后时,都能光明显照。
  就是这样,优婆塞若能成就十六法者,便能于初、中及后时,威德显照。就是这样,摩诃男,若优婆塞能成就以上十六法者,可说是世间难得。」

  释族在家人摩诃男听佛说完后,心中欢喜,便从座位起身,礼佛后离去。

  http://hi.baidu.com/%BC%D3%C4%DA%C9%B3/blog/item/d825adf0515704c47931aab1.html

《佛教修行法》
1 持戒。以戒入定,以定生慧﹝慧可觉悟、觉悟即佛﹞。
2、佛教有五种修行法:即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
一、――人乘道的修行法为,以三归(皈依身外三宝佛法僧;归依内三宝佛·觉——觉而不迷、理智处事,·法·正——正而不偏、正行求真,僧·净——净而不染、修心不邪);五戒为主(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可以不失人身,得到吉祥福乐康寿。
二、——天乘道的修行法为,即修十善道业的不杀生而慈悲护生;不偷盗而清廉;不邪淫而贞洁自爱;不妄语而讲实话;不恶口而全讲良言;不绮语而满口善文;不贪心而热心布施;不瞋怒而祥和慈悲;不痴迷而无所执着;不邪见而正见断惑。再结合人乘道的三皈五戒,如此修行可生天界。
三、声闻乘、缘觉乘的修行法合称就是小乘佛法。——小乘佛法的修行入门为,先发愿出离心【感切欲界六道轮回之苦,发志求超脱出轮回之愿】。接着修禅定观识四谛【乃苦集二谛染缘因果及灭道二谛净缘因果】。进入道谛后用三法印灭却无明。然后在定中修观修慧【先修习五停心观、接着进入修四念住观、直至入正定观之七贤位的修行】。
苦谛——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
集谛——由自心所起见惑贪爱瞋痴等相集而成的烦恼;
灭谛——息灭烦恼即入涅槃,不生不灭,寂静自在;
道谛——修三学、八正道而实现神通及解脱轮回业力的牵引。
四、——菩萨乘、佛乘的修行法合称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修行方法为,先发愿具足菩提心【愿普渡众生皆趋于最究竟圆满的大觉之域~~佛境】。接着修三学、三十七道品、四摄六度。信、受、行、证,直至修成佛果。
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度。
3、修行过程的五果位:佛法修证过程分十住、十行、十回向为资粮位;四加行为加行位;初地为见道位;二地至十地为修道位。十地之上立等觉、妙觉为佛位。
4、南传上座部另外有一个捷径:一心持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号,秉承阿弥陀佛的愿力,可以直接进入佛域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法门】。
5、无上瑜伽部有即身成佛的密宗法门,属高深佛法。如活佛转世、尸解外游等等。

一心念佛.如果有时间,可以制定早晚课.阿弥陀佛!善愿合十!
问:怎么样算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呢?
答: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在这个世界的西方,离这个世界很远,有一个世界叫作极乐世界,也叫作西方净土。学佛的人应该乞求死后生到那个地方去。所以说求生西方净土。
问: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既是经上说的,这一定有个所以然的道理在里面吧?还须请你说明一下!
答:这个道理很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现在我把《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给你听。经上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这就是念佛的人将来一定成佛的的道理。
问:上面你既然说,凡事都是自作自受,佛管不着。现在又说临终佛来迎接,不是自相矛盾吗?
答:我说的何尝矛盾呀。那还是要靠自己种因,自己得果的。这怎么说呢?就是先要自己肯学佛、肯念佛作为因,然后临终才能感到佛来接引的果哩。假使你自己不肯学佛,不肯念佛,佛虽有大愿力也不能强拖你去的。这还不是自作自受的道理吗?
(六) 怎样念佛

问:念佛不就用嘴念吗,还要注意什么呢?
答:有些人口里虽然不住的念佛,心里却尽管胡思乱想。这种念法只种远因,利益不大。必须口里念佛,心里想佛,心口如一,然后才易成功哩。

问:那不是很难吗?
答:你看,你一会嫌念佛太容易,一会又嫌太难。实在说,念佛一法,说易极易,说难很难。不过不管难易,只管耐着心多念,日子久了,心自然慢慢地不会乱了。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就怕心不专。”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了。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念佛的时候要使每个字都从心里经过。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每个字都从心里发出来,再听到心里去,一个字也不可把它放松。这样时间久了,乱想杂念自然少了,心也就安定了。这是最好的一个方法,千万不要忘记。

问:念佛应该在什么时候呢?
答:应该在每天早晚两个时间立一个课程,限定念佛多少,或几百声,或几千声。可以照各人的情况规定。规定以后,无论忙闲,非念完这个数目不可。此外,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可以念。念的遍数越多越好,念的时间越长越好。

问:在工作的时候也能念佛吗?
答:是的,搬柴挑水的时候可以念佛,刷锅洗碗的时候可以念佛,耕种除割的时候可以念佛。不论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总之,除了用心的事情,其余工作都是碍不着念佛的,而且一面工作,一面念佛,能使杂念不生,心志专一,头脑清醒,工作做得更好。

问:念佛要大声念,还是小声念呢?
答:大声念也好,小声念也好,口里不念心里默念也好。只有睡在床上的时候和不干净的地方,只可心里默念,不可念出声来。念出声就不恭敬了。但是遇着危急的时候,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可以出声念的。
问:你说,早晚两时念佛要立一个课程,就烦你替我立一个好不好呢?
答:说到课程,原该各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忙闲规定的。现在你既找我,我就只好写一个最简单的仪式给你。倘你有工夫,肯加紧行持,可以向各地佛经流通处,请一部《早晚功课》来修习。
那简单的仪式是:每天早晨起床以后,和晚间就寝以前,洗手漱口,到佛前焚香献水,合掌恭敬,或跪着,或站着,用至诚心,照着下面的次序念:(以下括弧内的字不要念。)
(一) 南无十方常住三宝。(念一声,拜一拜。)
(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一声,拜一拜。)
(三)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一声,拜一拜。)
(四)南无阿弥陀佛。(百声,千声,二、三千声,越多越好,虽各人的忙闲自己定数。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无论念多少声,可不必拜,也可坐着念,站着念)念毕,接念。
(五)南无观世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六)南无大势至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七)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念一声,拜一拜。)
(八)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这八句叫作回向偈,念完以后,拜三拜。这一课就算完了。)
问:如果念经,应该念什么经呢?
答:佛教里的经论有八千多卷,很少有人把它全都读完的。学净土的人,常念的是《佛说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药师经》、《地藏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离垢地章》、《华严第一回向章》、《普贤行愿品》、《普门品》、《金刚经》、《心经》等。其中,以《佛说阿弥陀经》为最重要。如果不能念,也不要紧,只要念佛号也就尽够了。

《觉海慈航》
发愿、学佛、修善,能够改变未来的命运。当然,其中有佛法不可思议的力量在;经中说,皈依三宝即有三十六位大善神来做护持,求愿消灾、延生的人,既皈敬三宝,当然也有善神护持。由于无始以来,善恶因果循环不已,而且复杂之至,恩恩怨怨,彼此交错,谁先欠谁,一般众生乃至于罗汉都难辨明;若以佛法的力量和护法善神的庇佑,应受的果报,也不一定非受不可。例如富贵者不会和贫贱之人计较小债而急求偿还,当宿世的冤亲,超生离苦之后,心头的怨恨消除了,便不再以冤报冤了.
再深一层说,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为了满足不同的愿望,而经常变换修行的方法和崇拜的对象,便会失去中心的目标。正信的佛教徒,信仰三宝是为学佛、修法,是学佛的慈悲与智能,以佛法的正确指导,修行专一的法门,以达成持戒、修定、发慧等一贯的目标。只要不离三宝的原则,日复一日地,以看佛书、做佛事、持戒、布施、礼诵、忏悔等为日课,纵然不求现实利益,现实的利益也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自然成就。

阿弥陀佛!

一、在家如何修行

大德可修「特别法门——净土法门」,可以先念诵「净土五经一论」,修学方面可参见《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大安法师《净土教程》

简单来说,大德需要「真心切愿」相信「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并且发愿往生,每日专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并且回向。

平时持「五戒十善」、「普贤十大愿行」等等

具体怎麼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二、如何速证佛果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 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般若波罗蜜(多)】,可以理解为「世出世间大智慧」,是六度(六波罗蜜多)中为眼,若无「般若」则其馀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为盲;乃成佛前行菩萨道时最重要的修行之一。

《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观世音菩萨是「大等觉菩萨」,自然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而观照「诸法空相」(真空法界)的境界
末法众生根性低下,一般众生即便知道「诸法空相」、「一切法为心造」,仍无法达到「彼之境界」,六度万行亦是为难

2、因此,释迦牟尼佛因材施教,随机(缘)应变「不请自说」开示「特别法门之净土法门」,还在《佛说阿弥陀经》中拣选四种念佛法门中,最殊胜简便的「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即是修「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念佛三昧」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即开示修行佛法之精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印光大师开示如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念佛时能摄耳谛听,即都摄六根之法。

以心念属意根,口念属舌根,耳听则眼不他视,鼻不他齅,身必不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

摄六根而念,则杂念渐息,以至于无,故名净念。

净念能常相继不间断,便可得念佛三昧。三摩地,即三昧之异名。

吾人随分随力念,虽未能即得三昧,当与三昧相近。切不可看得容易,即欲速得,则或致起诸魔事。

得念佛三昧者,现生已入圣位之人也!

1.看大成佛经 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 首先明理 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 《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等
2.看修行的书 明理不求实证 则无意义 目前时代 最好最易成就的 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 能即生开悟 大圆满法 天赐众生福泽 能修习 当累世修的机缘 甚难得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大手印即大圆满),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 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 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 不仅仅是开悟 且证量足 能够灌顶加持 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 能即生开悟


佛教修行有哪些
一、禅定修行 禅定修行是佛教修行的核心,包括坐禅、行禅等多种形式。坐禅是通过静坐的方式,使身心达到一种平静、无杂念的状态,以便更好地领悟佛法。行禅则是在行走中保持禅定的状态,通过行走的实践来修行身心。二、戒律修行 戒律修行是佛教修行的基础,目的是约束行为、净化心灵。佛教徒需要遵守诸如五戒...

怎么才能修行佛法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四部《阿含经》、《净土诸经》、《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圆觉经》、《楞伽经》等。(千万不要以为看了四本五本的佛经,就差不多了解佛法了。另外经过修行,和没有修行的,...

佛法怎样去修持呢?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能即...

佛法的基本知识入门
末法时期,想修行就是先从戒律开始,先持戒,把戒律持好了,上早晚课。等到有了一定基础以后,自己有智慧了,再选择法门,这时你已经知道修行应该怎么走了。不然刚开始就匆忙的进入一个法门,修一修自己又觉得不太合适,不太合适但又修了这么长时间,有时候没法退出来。这是佛教的基础入门。1.戒律 末...

要想修行佛法应该怎么做?给个具体步骤吧!
如上而言,学佛人先发菩提心,而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忏悔罪障,广行六度以积累福德资粮。是为修学佛法之根基。具体步骤,略述如下:一 深信佛法 “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根未具而研究佛法,名为“学者”不名“修行”,不得实际利益。菩萨五十二阶位,最初即是“十信位”。二 发...

怎样修行佛法
《佛教修行法》1 持戒。以戒入定,以定生慧﹝慧可觉悟、觉悟即佛﹞。2、佛教有五种修行法:即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一、――人乘道的修行法为,以三归(皈依身外三宝佛法僧;归依内三宝佛·觉——觉而不迷、理智处事,·法·正——正而不偏、正行求真,僧·净——净而不...

佛教怎样修行才能涅槃
1、信解行证:首先要有信仰,有愿意跟随佛祖的脚步去修行、按照佛祖指导的方法去做的决心,这叫“信”,佛教也称之为“发菩提心”;然后要有真正出家的僧人为你讲解佛法,即“解”;然后你要按照僧人教你的方法去做,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这叫“行”;最后从实践中验证所学是真实不虚的,这叫“证...

学佛人如何在生活中修学?
”佛陀说过:在所有佛法的修行中,修无常是最殊胜的。所以我们应当时时观想行住坐卧的一切行为,都是这一世最后的作为;口中所说的,是今生最后要说的话;内心所想的,也是今生最后能想的。只有时时观修无常,才算一个真正的修行人。1、对于轮回的出离。认知轮回,要有坚强的出离心,经常地慎念无常...

佛教的修行是什么?
将修行和现实生活相结合,法法是心,尘尘是道。随缘修行,随机参禅证悟,如果离开现实生活而寻道觅法,反而会离道更远。佛法就在你的烦恼之中,是离不开你在世间烦恼中的觉悟,你觉悟到世间如幻如化,必然是在世间才能觉悟到,觉悟与世间是不能相离的,没有世间,你又哪儿去求觉悟呢?哪儿去找菩提呢?要知道,从体上...

佛教!如何初学净土修行
1. 初学净土修行者应当首先研读《大成佛经》,以深刻理解佛法的核心要义。起点是理论认知,建议阅读《楞严经》,同时参考对照着文言文和白话文的版本。《金刚经》、《大般涅槃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等经典亦应涉猎,以获得更全面的教义理解。2. 理解佛法教理...

二道区15025803915: 如何才能把佛修好 -
羿红羚羊: 各位高论已阅,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楼主可参阅之.说说我的己见. 佛祖慈悲度化世人,完全是慈悲心,无条件的度化,只要想修能修就来.世俗因果不是凡人可以参透的,何谓善事何谓坏事,仅凭表面之象难以界定.所以积德行善是世俗...

二道区15025803915: 佛教怎样修行才能涅槃 -
羿红羚羊: 学佛成佛,简单而言,就是要通过“信、解、行、证”四个步骤、采用“六度波罗蜜”六种途径,经历过“戒、定、慧”三个层次的境界,最终才能修成正果、立地成佛的.我依次给你简介一下:1、信解行证:首先要有信仰,有愿意跟随佛祖...

二道区15025803915: 学佛人应该怎样修行 -
羿红羚羊: 很多学佛的人都是追求解脱,不再被红尘所束缚.但是很多人学习佛,学习偏了最该学习的内容.烧香拜佛 送点礼物等等均不是真正的佛道.那是外求之道,而释迦摩尼在般若金刚经中就反复提醒世人学佛不能够外求,只能够内观自求,否则就...

二道区15025803915: 佛法修行的几个基本上步骤 -
羿红羚羊: 佛法不是练武,没有所谓的步骤.去除心中的贪嗔痴慢疑是修行,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是修行,放下自我是修行.

二道区15025803915: 究竟应该如何修习佛法 -
羿红羚羊: 《大般涅槃经》说:“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 ,意思就是说修习佛法,最关键是要受持戒律. 在家居士,一般是受持五戒_——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能够严格地受持戒律,然后修念佛、诵经、拜忏等等各种法门,都很容易入门.

二道区15025803915: 学佛该如何修行? -
羿红羚羊: 那要看你学佛的目的是什么.佛法中有五乘佛法之说,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菩萨的极至即是佛. 学人乘,则要持五戒. 学天乘,要加修十善. 学声闻乘,修四圣谛. 学缘觉乘,则修十二因缘. 学菩萨乘,则修六度波罗密.

二道区15025803915: 初学佛者应该如何学修 -
羿红羚羊: 达真堪布解答:现在学佛人有几种情况,要看自己属于哪一种.有的人只想求世间的福报,那你就种一点善根,做一般的善事,积一点福报就可以了.有的人把佛法当成一种学问来研究,那你就看一看,听一听就可以了;但是这只能增长知识,...

二道区15025803915: 如何在尘世中修行佛法? -
羿红羚羊: 佛法的修行,就是要在尘世中修行.首先,用心要“无住生心”.对人接物要“无相布施”.平时生活,要以戒为师.思维判断要依教奉行.《金刚经》是我们在世间修行,生活的基础智慧.《药师经》可以为在尘世修行铺垫财富良田.《地藏经》让你知道发愿救度众生.《法华经》让你认识成佛的勇气.在世间修行,福慧双修.方能成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