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点古文词组的意思,麻烦尽量说

作者&投稿:别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盼望,期望.在古文中有类似意思的字或词组吗~

在古文中就是“望”这个字表示这个意思

1.看,往远处看:~见。眺~。张~。~尘莫及(喻远远落后)。~风捕影。
2.拜访:看~。拜~。探~。
3.希图,盼:期~。欲~。喜出~外。
4.人所敬仰的,有名的:~族。名~。声~。威~。
5.向,朝着:~东走。
6.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
7.埋怨,责备:怨~。
8.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
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靠近边塞的人中,有一位精通术数的人。他家的马自己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都来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
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祸端呢?”家里有钱又有骏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大家都慰问他,这位父亲说:“为什么就知道不是福运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男子健壮的都拿起弓箭参战,塞上参战的人,十个死九个,不死的都是重伤。
唯独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了的缘故,父子得以保全性命。所以福可变为祸,祸可变为福,这其中的变化难以捉摸,深不可测。
扩展资料: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寓言寓意
“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事物的福和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要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间隔:隔绝,隔断。
交通:1.彼此通达,连接。2.交往,勾结。
节目:难点,关键。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问津:探问渡口。
无论:不用说。
鸿儒:大儒,泛指学识渊博的人。
其实:它的实际情况。

应该有具体的句子。不然意义很难确定。

间隔=>隔断
遂与外人间隔。——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交通 jiāotōng
(1) [traffic]∶往来通达
阡陌交通。——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叶叶相交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association]∶交往
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节目 jiémù
(1) [program]∶文艺演出或电台、电视台播送的项目
(2) [story]∶情节
大关节目
(3) [item]∶事项
(4) [knot]∶树木枝干相接的地方和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

绝境 juéjìng
[desperate situation] 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
来此绝境。——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问津 wènjīn
[make inquiries;have interest in] 打听渡口,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无论 wúlùn
(1) [no matter what]∶不论;不管
无论天气多么冷,每天早晨他都要到江河去游泳
(2) [don’t say]∶不要说;不用说
无论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论数十辈。——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弃者无论。——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鸿儒 hóngrú
[great Confucian scholar] 博学的人。鸿,大。儒,读书有学问的人
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唐· 刘禹锡《陋室铭》

其实(其实)
(1).实际情况;实际上,事实上。《孟子·滕文公上》:“ 夏后氏 五十而贡,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北史·萧大圜传》:“及 于谨 军至, 元帝 乃令 大封 充使请和, 大圜 副焉,其实质也。”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 长妈妈 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2).实在,确实。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帝召学士 马裔孙 谓曰:‘ 在德 语太凶,其实难容。’”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三折:“折末斩便斩敲便敲剐便剐,我其实不怕。”《儒林外史》第十四回:“他其实不在家,我又不是先知了风声,把他藏起,和你讲价钱。” 洪深 《赵阎王》第二幕:“一根一根竖挺着的老树,一堆一堆蹲踞着的磔石,其实凶恶。”


古文中“移封本生父母者 ”是啥意思
移封本生父母:通过向皇帝请求,同意后,将亲生父母改换封地。《涌幢小品卷》之三记载:大臣移封本生大父母者,国朝仅大学士杨士奇、少保朱衡与太宰张瀚。瀚以兵部左侍郎得之,尤为异数。(意思是:大臣得以将亲生父母改变封地的人,明朝仅仅只有大学士杨士奇、少保朱衡和太宰张瀚。而张瀚是以兵部左...

古代文言文乎的意思
3. 古代文言文中于的意思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文言文中其实的意思?
(13)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尝试。用同“...>> 文言文中,者 都有那些意思?者 zhě 1. 代词。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数词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指代人或事物。例:《老子》:「知人...

文言文时的意思是什么
(13)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 (14)表示适合 [be suit]。如:放的是地方 (15)尝试。用同“...>> 问题二:"属"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本义:特殊动物种类。引申义:种类,类属。 种类,类。亦特指牲类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左传・庄公十年》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者在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1. 者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助词 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例子:强~、老~、读~ 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 例子: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书面语)用在数词或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

文言文多所像类的意思
“所”和“以”结合,构成“所以”这样一个粘连较紧的名词性短语,表示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或行为赖以实现的手段和对象。后来成为文言文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词。 它的具体意义和用法要看“以”应该表示什么意思,如果“以”当“因”讲,“所以”就表示“……的缘故”或“……的原因”;如果“以”当“依靠”、“凭借”...

如何快速记忆文言文?
读第三遍,同时在空白处写各段概括。写概括是为了弄清楚各段在说什么,这样在背全文的时候,以各段概括为线,就不会背了一段忘记下一段是写什么的了,这一步极其重要。逐一背诵各段落,然后以各段概括为线,背诵全文一遍。通过这四步,你就学习了「字词含义,文章大意,各段内涵,牢记全文。」...

“典故”什么意思?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典制和成例。故,故事,成例。典故[diǎngù]引证:老舍《茶馆》第三幕:“‘青是山,绿是水,花花世界’,又有典故,出自《武家坡》!”不要滥用成语典故。这是一个视觉上的双关,利用典故和错觉,美的慑人心魄。其中有个典故,谈不上很粗鲁,但却有点庸俗。指法典图籍等重要文献。典故是一个汉语...

乎在古文中的意思
问题一:古文中的“乎”是什么意思 1.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2.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3.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无须~。异~寻常。4.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郁郁~。5. 古同“呼”,呜呼。问题二:文言文中“断乎”...

古文中若是什么意思?
“若是”在古文中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看法。比如“若是王孙故来,何必踌躇滞留?”这句话就是问王孙为什么到这里而不走。另外,“若是”还可以表示假设条件,意为“如果是这样的话”,比如“若是天气好,我们去爬山吧。”表示天气是否好将影响去不去爬山。“若是无人知晓”这个词...

迪庆藏族自治州13391625697: 想请教下文言文常用几个词的意思 -
桑林昔芬: 答:一、讳 这个字在古文中 有两个基本意思 ① 避忌 ,有顾忌的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避忌的食物②封建社会城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 与其是说 翻译成不幸 不如说是延伸意思 二、悖(bèi) 三、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这句吧 应该翻译为:本来是因为 满意采纳 好么 谢谢~~

迪庆藏族自治州13391625697: 求两句古文加点字的解释1.《西湖杂记》则以心飞湖上也 也2.《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也两个“也”的意思 -
桑林昔芬:[答案] 1.《西湖杂记》则以心飞湖上也 也:语气助词,表示陈述的语气. 2.《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也: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的语气.

迪庆藏族自治州13391625697: 急求古文加点字的解释
桑林昔芬: 加:夸大 (2):增加,施加 (3):更,更加 假:虚假 (2):借 注意不是问 是间:中间 (2):会意字 (3):片刻,一会儿 (4):参与,夹杂 简:用于书写的狭长竹片,竹木简 见:看到,看见 (2):接见 (3):了解,知道 尽:竭尽,完 (2):达到,全部 进:向前移动,前进 (2):出来做官 (3):进献,献上 具:准备,特别是指准备饭菜酒席 (2):具备 (3):"全部","尽"的意思 类:种类 (2):相似,类似 论:议论,分析和说明真理 (2):言论,主张 灭:灭,尽也 (2):除尽,除绝 (3):暗,不亮 纯手工制作 非复制~

迪庆藏族自治州13391625697: 问俩文言文虚词的意思啊,望不吝赐教~能扩展一点更好 -
桑林昔芬: 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中以的解释:1.用 2.率领 3.认为,以为 4.原因 5.介词因为 又表目的相当于以便 6.介词 用 7.介词 凭借……身份,按照 8.介词 在……时候 9. 连词 相当于而 10 .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 11.通已,已经 二.你这两句的解释,我认为:“第一句的以翻译为什么什么的原因,第二句是连词而且.” 三.有些文言虚词是要凭语感的,有时候和工具书是不能完全对应的,也就是现在的意译. 四.我文言功底也不怎么好,互相学习吧……

迪庆藏族自治州13391625697: 求、文言文解释!在10点以前回答!有急用…1、天下土崩瓦解2、解衣以活友3、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4、33 -
桑林昔芬:[答案] 1、国家崩溃,不可收拾( 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2、脱下自己的衣服使朋友活下来(活字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3、少年大惊,急忙分开,使它们停止扑斗; 4、三十有三(有通又)

迪庆藏族自治州13391625697: 文言文常用语如:你怎么知道(你如何得知) 为什么这么说(何出此言)等等.麻烦按照我的格式,前面是现代语,后面用古文.谢谢~~给点常用的就行了,问... -
桑林昔芬:[答案] 有什么罪过?--何罪之有 安的是什么心?--是何居心 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善莫大焉 相互都一样.--彼此彼此 哪有这种道理?--岂有此理 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迪庆藏族自治州13391625697: 古文加点字解释 -
桑林昔芬: 这两句都是出自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 1、全句为: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然而表转折,有却,但是之意.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其意思是用天下人都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背叛的一方;所以君子要么不去发动战争,要发动战争一定会胜利的.故,之字在这句中有调节语气的作用,无译!

迪庆藏族自治州13391625697: 预初文言文解释带点字 急1.人不知而不愠.(愠)2.可谓好学也已.(好)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4.默而识之(识) -
桑林昔芬:[答案] 1.生气 2.喜欢,喜爱 3.同"悦",高兴 4.认识

迪庆藏族自治州13391625697: 文言文《鹦鹉灭火》答案问:1、解释加点字.(1)虽乐不可久也,边去 去:(2)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为:2.天神嘉感,即为灭火3.请你简要说说鹦鹉这样做... -
桑林昔芬:[答案] 去:离开 为:是 听了很感动,为表嘉奖,便把山火灭了. 帮助他人,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显示一片诚心.我们要知恩图报,不要忘恩负义.

迪庆藏族自治州13391625697: 解释古文加点字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 - ②用讫再火令药熔___③诎右臂支船__ - 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__. -
桑林昔芬:[答案] ①想要跟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等:等同,一样. ②使用完毕再用火烤,使药物熔化.火:用火烤. ③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诎:同“屈”,弯曲 ④其中夹杂着用力拉扯崩塌倒下的声音.间:夹杂. 答案: ①等同,一样 ②用火烤 ③同“屈”,弯曲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