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全文是什么?怎么鉴赏?

作者&投稿:敖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全文是什么?怎么鉴赏?~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词】
类别:【未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注释】: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
,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
:“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
,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
,词人以象征手法
,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
:“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
”,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出自宋代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原文如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扩展资料:

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寂的夜晚呀!

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又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

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

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物我同一,互为补充,使孤独的形象更具体感人。

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呢?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

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

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苏轼( 1037-1101) 年代:宋 体裁:词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
  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
  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鉴赏:
  苏轼曾在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突遭逮捕,险些被杀,这便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黄州是乌台诗案后苏轼的贬所。这首词是抒写苏轼贬居黄州后幽独寂寞,忧生惊惧的作品,大约作于神宗元丰三(1080)至是元丰五年(1082)期间(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清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首先营造了一个幽独孤凄的环境,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构成了一副萧疏,凄冷的寒秋夜景,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寥寥数笔,人物内心的情感已隐约可见,“谁见”两句,用一个问句将孤独寂寞的心明确的表达了出来。又由于古诗词独特的歧义句,使这句话表达了更丰富的意义:
  一.词人自叹,谁见我寒夜难眠呢?恐怕只有“飘缈孤鸿”了;
  二.寒夜深秋当夜独自往来的幽人正象那半夜被惊起的孤鸿一样。
  在此,幽人与孤鸿互相映衬,虽非同类,但其心相同。实际上幽人即孤鸿,孤鸿即幽人,这是一种互喻的关系,上,下阕所写孤鸿语语相关,词意高妙。再加上反问句的运用,使词的情感得到加强。
  下阕承前而专写孤鸿。描写了被惊起后的孤鸿不断回头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身的一系列动作。孤鸿的活动正是词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苏轼因乌台诗案几乎濒临死地,曾在狱中做了必死的打算,此时出狱,而惊惧犹存;异乡漂泊,奇志难伸,只另人黯然神伤,百感交集.“有恨无人省”是词人对孤鸿的理解,更是孤鸿的回头牵动了自己内心的诸多隐痛忧思。“拣尽寒枝”是对孤鸿的行动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光辉峻洁人格的写照,并暗示出当时的凄凉处境。苏轼为人正直有操守,为官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故新旧两党虽均将之排斥为异己,苏轼却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立场。这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孤鸿:即使无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曹操《短歌行》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苏轼此词化用曹操此意,虽然有乌鹊的凄凉境地,但更多的是面对逆境的自我选择,从而凸显人物内心寂寞中的孤傲孤寂中的奇志,使词人从自怜自叹中升华为另一种人格境界。
  本词明写孤鸿,而暗喻自己,鸿人合一,这首词的境界,确如山谷道人-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生动传神。
  另一种说法是苏轼写下本词为的是一女子,据《宋十名家词.东坡词》载: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两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看看你信哪种吧!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的最后两句歌词“仍然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 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就是以这首词的“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而来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作者:【苏轼】 年代:【宋】 体裁:【词】 类别:【未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注释】: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 ,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 :“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 ,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 ,词人以象征手法 ,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 :“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 ”,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轼的意思和组词
轼的意思: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凭轼,组词:轼车、回轼、轼辙、转轼、冯轼结靷、凭轼结辙、凭轼旁观、茵轼、轼庐、据轼、伏轼。轼,汉语二级字,读作轼(shì),本义指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凭轼。凭轼致敬:“魏文侯过其闾而轼之”。形声。

“轼”字读音是什么?
“轼”读音:shì。笔画数:10。部首:车。解释: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组词:(1)回轼:huí shì犹回车。(2)转轼:zhuǎn shì 回转车头,谓驾车回返。(3)伏轼:fú shì 亦作"伏式"。 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上。(4)封墓轼闾:fēng mù shì lǘ 增修坟墓﹐旌表里门﹐表示对...

轼的笔画顺序
横、竖折、横、竖、横、横、竖、提、竖提、点共十笔。“轼”字为左右结构,大方向是从左往右写。左边的“车”字由上往下写,先横后竖;右边的的“式”字为半包围结构,封口的竖提和点两笔一定要最后写。“轼”字为形声字,意思为古代马车上前方给乘客扶手用的横木,相关组词有“横轼”、“抚...

轼的拼音
轼的拼音[shì],本意:古代马车上前方的横木。典籍解释:形声字,从车,式声。《说文解字》注:车歬(qián,今“前”。)也,此当作车舆前也。不言舆者,舆人为车,车卽舆也。舆之在前者曰“轼”,在旁者曰“輢(yǐ)”,皆舆之体,非与舆二物也。戴先生曰:“轼与较皆车阑上之木...

“轼”的读音是?
试【shì】:(考试)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考查知识或技能。拭【shì】:(擦拭)擦抹;揩拭 弑【shì】:(弑君)弑父 轼【shì】:(凭轼) 亦作"凭式"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现存最早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

轼怎么组词 轼的组词有哪些
1、轼的组词:轼车、回轼、轼辙、转轼、冯轼结靷、凭轼结辙、凭轼旁观、茵轼、轼庐、据轼、伏轼。2、轼的本意:古代马车上前方的横木。3、轼车,读音为shì chē,汉语词语,意思是在车上凭轼致敬。4、冯轼结靷,汉语词语,拼音ping shi jie yin,释义为谓驾车奔走。

轼的组词是什么
轼柜、轼车、据轼、熊轼、横轼、抚轼、轼辙、冯轼、伏轼、转轼、回轼、泥轼、轼庐、轼蛙、轼鼃、轼闾、凭轼、茵轼、轼怒蛙、轼怒鼃、熊轼轓、封墓轼闾

“轼”的组词有哪些?
伏轼【fú shì】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上。转轼【zhuǎn shì 】回转车头。谓驾车回返。凭轼 【pínɡ shì 】指靠在车前的横木上,表示敬意。封墓轼闾【fēng mù shì lǘ】是增修坟墓,旌表里门,表示对贤者的礼遇和尊崇。凭轼结辙【píng shì jié zhé】形容车马络绎。驾车奔走,不绝于道...

轼怎么读?
轼读音shì,是整体认读音节,声调是四声。部首:车 笔画数:10 笔顺:横、撇折、竖、提、横、横 、竖、提、斜钩、点。字义:古代车厢前面 用做扶手的横木。

轼的组词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但是要注意的是,组词时不能组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等。下面是我收集的轼的组词,欢迎阅读参考。基本信息 发音:轼[shì]繁体:轼 郑码:HEHB,...

川汇区14747851368: 苏轼的卜算子 -
寸虏昊迪: 年代】:宋 【作者】:苏轼——《卜算子》 【内容】: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 ,释放后被贬谪黄州时所作.词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孤鸿的形象,它孤傲、自甘寂寞,正反映了作者幽愤寂苦的心情.黄庭坚称其“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尘俗气.

川汇区14747851368: 卜算子 苏轼 -
寸虏昊迪: 一:卜算子·咏梅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卜算子·感旧自京口还钱塘道中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川汇区14747851368: 卜算子苏轼写的
寸虏昊迪: 卜算子(苏轼)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川汇区14747851368: 苏轼的卜算子的意思 -
寸虏昊迪: 你好!这是一个词牌名.没有具体意思.卜算子、卜算子慢,词牌名.卜算子的来历: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希望帮到你!望采纳!O(∩_∩)O谢谢~~~·------------来自知道团队《八千里路云和月》;团队贴吧《史志不渝》吧.很高兴为您答疑解难!

川汇区14747851368: 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中的名句及赏析. -
寸虏昊迪: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名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赏析: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引用了百度百科词条中的赏析,见谅!望采纳

川汇区14747851368: 苏轼的《卜算子》翻译只要翻译 -
寸虏昊迪: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川汇区14747851368: 苏轼的《卜算子》解析 -
寸虏昊迪:1、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①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②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③.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残缺的月亮...

川汇区14747851368: 苏轼的卜算子黄山定惠院寓居作文中的谁见有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是什
寸虏昊迪: 意思是:谁看见闲居的人在月下独自徘徊?只有那]若隐若现的孤鸿懂得我的惆怅. 而“惊起”那一句:惊起的孤鸿回头探望, 充满悲伤却无人理解.这首诗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作者通过描写孤鸿的孤傲、寂寞来反映自己 幽愤寂苦的心情.

川汇区14747851368: 苏轼的卜算子咏梅``
寸虏昊迪: 苏轼没有写过卜算子.咏梅,作者是陆游.这是苏轼的一首卜算子,原词如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要卜算子.咏梅也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川汇区14747851368: 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词人以什么为意境,表到自己的思想 -
寸虏昊迪: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出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译:残月弯弯挂在稀疏的梧桐上,夜深人静,漏壶的水已滴光.谁看见闲居的人在月光下独自徘徊?只有那时隐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