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是人也?

作者&投稿:怀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斯”还是“是”~

是“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意思: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
出处:先秦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节选: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扩展资料这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作者简介: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继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孟子曾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但由于当时诸侯国忙于战争兼并,其观点被认为是“迂阔”,几乎无人采纳。
孟子晚年回邹国与弟子著书立说,作《孟子》7篇,共269章。《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又极富感情,具有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鼓动力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
【作者】《孟子》 【朝代】先秦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 ”发展为“ 仁政 ”的学说 ,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

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3、出处

出自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告子下》

扩展资料

1、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2、创作背景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

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3、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和《寡人之于国也》被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古文原文就是 是人

只是 现在 被人们改成 斯人

纯属今人乱弹琴!孟子原文分明是写作“斯人”,况且几年前的课本也是这么写的。虽然两字的意思一样,但我们也应尊重原书的“原始性”。文言文中即使是所谓“通假字”的错别字也是不可以随便改动的,况且此字并无不妥!只能说现在人对待学问不严谨、耍小聪明。抑或是钻牛角尖?还是古文也讲究普通话?拜托编书有点儿规范性好不?

我学的是全国统一教材,

“斯”,绝对没错。
意思是“这”或“这个……”
当然“是”的意思也有“这”或“这个……”的解释。
如“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都能忍下来,什么忍不下来?
如“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唉!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由此,当和“人”相连的时候,我还是觉得“斯”比较可靠。

都可以的
苏教版上也是“是”,考试的话肯定是以教材为准
大概历史记录中出现了偏差
两个字意义是相同的,读音也有些像,是否同原文一样并不重要

我的书上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意思是:上天将要降下重任给这个人。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自《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

…故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服…此语出自...
出自:孟子[先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篇文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意思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哪篇文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意思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原句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下一句是什么?
全文为: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这句话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全文和意思
全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出处:《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什么意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意思是“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这是出自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中一句话。这首诗的原文如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上天将要降下重任给这个人。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自《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

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句话什么意思_百...
释义: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出处:战国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大通区17869043266: 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斯人也”? -
暨融轻舒: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大通区17869043266: 是"天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
暨融轻舒: 都是这个人的意思没什么不同很平常的现象

大通区17869043266: 天将降大任与是(斯)人也 -
暨融轻舒: 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原本即是这样写的.意为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而所谓的“于是人也”是以讹传讹.我记得初中的语文默写题还考过这句默写.

大通区17869043266: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是人”还是“斯人”? -
暨融轻舒: 是“斯人” 斯人,这里是这个人、这样的人的意思

大通区17869043266: 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斯”人也?《孟子》二章中有一句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暨融轻舒:[答案] 2个版本的都有,就教材上也是2种都有的 而当时的文字和现在的是不一样的,有很多都是靠意思传下来的 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无所谓对错的

大通区17869043266: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是人也”还是“斯人也” -
暨融轻舒:[答案] 书本上好像是是人的吧 你自己回去看看的们的教材,考试是根据教材为准的. 如果纯粹是为了知识的话,更不需要咬文嚼字了,这两个字都是这样的意思,怎么都可以.古文因为时间问题,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所以这些无伤大雅的问题不用深究.

大通区17869043266: 是天将降大任与"是"人,还是"斯"人? -
暨融轻舒: 两个都对,因为都解释为“这”.在传抄的过程中,后人抄出来结果.

大通区17869043266: "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斯'还是'是'? -
暨融轻舒: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常被写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是人”的意思是:这样的人.而“斯人”的意思是:此人.原文中为“是人”.

大通区17869043266: 初中课本上写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私人也!”? -
暨融轻舒: 天将降大任于( 斯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大通区17869043266: 《孟子·二章》中,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暨融轻舒:[答案]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