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大观圆,最好是论文型式,急需

作者&投稿:有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有关红楼梦大观园研究相关的书或论文~

  《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大观园”。《红楼梦》以其瑰丽的文学语言塑造出来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形象-大观园,它是红楼人物活动的艺术舞台,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总结当时江南园林和帝王苑囿创作出来的世外桃源。大观园的园林设计手法对于后世的园林建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样一座小说中虚构的“文笔园林”,做一些探讨,找出大观园中各处建筑、院落、景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成图,表现成形象,应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下面笔者就来通过图示的方式表现出这座“世外桃源”-大观园的建筑意象,相信对于帮助读者阅读理解,对于深入了解《红楼梦》创作的实质,是会有帮助的。
  1.建造大观园的目的:大观园不同于一般的私家园林,它是为贵妃省亲而修建的行宫别墅。书中写道“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外,不妨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第十六回),这句话就明确地点出了大观园建造的目的-是为贾妃省亲而修建的一处行宫。
  2.建造大观院的过程:《红楼梦》从第十六回就开始了大观园的建造,到第十七回建造完成。书中是这样详细描述的:“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正经是这个主意才省事,盖造也容易,若采置别处地方去,那更费事,且倒不成体统……次早贾琏起来,见过贾赦贾政,便往宁府中来,合同老管事的人等,并几位世交门下清客相公,审察两府地方,缮画省亲殿宇,一面察度办理人丁.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曰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画起造.” (第十六回) “园内工程俱已告竣” (第十七回)。这几段文字详细地介绍了大观园的园址的大小、在贾府中的方位和建造过程。对于大观园的园址的大小,以前有许多文章都做了详细的探讨,这里就不再深究。在对于园址的许多观点中,笔者同意关于大观园面积的“三里半大”的描述是指大观园周边之总长代表面积的这一说法,但按照书中对于大观园的描述,大观园不是超大而广阔无边的,园中诸景诸院“究竟只在一隅。然处理得巧妙,使人见其千邱万壑,恍然不知所穷。所谓会心处不在乎远。大抵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全在人之穿插布置耳”(脂批)。对于大观园的方位应该是在宁、荣国府的后半部分,是充分利用荣国府的东大院和宁国府的会芳园的西半侧合并而成。计成《园冶》中写道“旧园妙于翻建,自然古木繁花”。大观园的建造正是利用现状园林院落进行的一项改造工程。这样做的妙处是省时、省力,又可以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因地制宜,巧妙构思,因此可以说大观园的选址、建造的构思是十分巧妙、十分成功的。按:难点分析:薛姨妈另迁的“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薛家客居贾府后就在荣国府的东北角的梨香院住下。梨香院坐落在荣国府的东北角,后面有门通后街,不必穿过荣国府就可以自由出入。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而到建大观园时,薛姨妈就“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 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这“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究竟位于荣国府的什么位置,历来就有争议,尤其是在作贾府院宇布局图时,更是一个难点。“东北上”的“上”字,在这里不能理解为“上面”的“上”,而因理解为“方位”,即“东北方向”。如第十三回“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第七十八回,宝钗道“三则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等,可见这里的“上”是一个表示方位的虚词,因此,“东北上”这句话应该理解为“荣国府东北方位一带某处”。那这一处神秘的住所究竟在哪里?书中没有直接表述,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书中的描述中探求到一丝信息。第五十九回,贾母与王夫人去送灵,书中写道“园中前后东西角门亦皆关锁,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两门因在内院,不必关锁”,这里明指出大观园的东面有直通薛姨妈家的角门。这里从文字上看决不可能理解为薛家客居的“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的东边的角门,但又有怪事,如果大观园的东角门通薛家,则薛宅应在大观园的紧东侧无疑,众所周知,大观园是荣国府东大院与宁国府的会芳园的西部合建而成,如果薛宅在大观园的紧东侧,岂不是跑到宁国府中去了?实在不通。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的贾府院宇图就把薛宅安排到了荣国府的西北角,而解释这“东边的角门”是薛宅的东边的角门,而不是大观园的东角门。可是如果按这种布局细校书中的描述,确有矛盾。第三十四回,薛宝钗在薛姨妈处受了其哥的气之后,回到蘅芜苑后直哭了一晚上,第二天从蘅芜苑到薛宅接薛姨妈进园探宝玉,而此曰一早,林黛玉站在怡红院附近的花荫里窥探。怡红院在大观园的东南方,这时薛宝钗从大观园的北侧的蘅芜苑走来,正碰见站在花荫里的黛玉,可知宝钗是从北面向东南走。书中第七十八回还有“三则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就图省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人盘查,设若从那里生出一件事来,岂不两碍脸面”一段,可以明确地肯定薛家是在大观园的东南方向无疑。那么这个在荣国府的东北方向大观园的东南方向的神秘薛宅究竟坐落在哪里呢?下面的贾府建大观园后总平面图给出了一种解释。它位于荣国府的王夫人院和贾赦院的东北方向,大观园的东南方向,大观园正园门的东侧,这一位置正好靠近宁荣府之间的私巷,薛家曰常可以自由进出,不必穿越荣府,因此这个布置从方位上和曰后薛宅的曰常活动上都还讲得通。那么可能又有人发问,大观园建造时,不是还用了一部分荣国府的贾赦所居的旧园吗?如果薛宅建在这个位置,正好卡在大观园和荣府旧园中间,那么大观园如何利用荣府旧园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细读书中关于大观园的建造过程了“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曰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从这一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大观园的建造是拆了宁国府会芳园的西侧的界墙与荣国府的东大院合并而成,而并没有拆贾赦所居的荣府旧园的院墙,从后文中可知,大观园建成后,贾赦仍旧居住在荣府旧花园中,并没有搬迁,可知大观园建造时,只有可能挪用了贾赦院中的部分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并没有把贾赦院合并到大观园中去,因此,贾赦院完全没有必要一定和大观园连属,因此中间夹一薛宅也是合理的。

  3.大观园的园林布局:我们知道园林布局的四要素是建筑、山石、水体、植物,而园林的设计也就是这四个要素的布局,下面笔者就从这四个方面来一一分析:
  (1)大观园的建筑布局:大观园中的建筑被一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分为东西两部分。中轴线上一路从南到北是,正园门、翠幛大假山、沁芳亭桥、玉石牌坊、省亲别墅;这条轴线的东半区从南到北有怡红院、嘉荫堂等祭月赏月建筑群、佛寺道院建筑群(含栊翠庵)、沁芳闸桥等;这条轴线的西半区是红楼诸钗的居住区,从南到北有潇湘馆、紫菱洲(缀锦楼)、秋爽斋、稻香村、暖香坞、蘅芜苑、植物园景区(含红香圃、榆荫堂),其中滴翠亭在潇湘馆附近,藕香榭在暖香坞蓼风轩附近,芦雪庵与藕香榭相通。大观园正园门附近还有花厅(议事厅)和茶房。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大观园西侧诸钗的院落实际上是沿河(即沁芳溪)布置的,园中几个重要的景点也是沿河而设,而跨河的交通联系是桥。大观园中的桥品种并不多,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沁芳亭桥了。这座桥位于交通要道上,宝黛互往,均要经过这座桥。沁芳亭桥是一座亭桥,即桥上建亭。此外在蘅芜苑附近有一座折带朱栏板桥,这是一座平板折桥。大观园的东北角还有一座大桥,即沁芳闸桥,桥下有水闸,位于全园水源口处,提高水位。在从怡红院到蘅芜苑,到稻香村的路径上,有一座桥名为“蜂腰桥”;从怡红院到潇湘馆的路上,有一桥名“翠烟桥”,形式不详,还有就是有的建筑本身也带有桥,如藕香榭有竹桥暗接,滴翠亭有曲桥相连。由此可见,大观园中的建筑形式繁多,布局错综复杂,但是如果我们抓住了“沁芳溪”这一“水”的骨架,那么就豁然明了了。这一点可以从周汝昌先生在漫长的红学研究生涯中对于大观园理解中看出。周先生写道“大观园全部的主脉与‘灵魂’是一条蜿若游龙的‘沁芳溪’。亭、桥、泉、闸,皆以此二字为名,可为明证。一切景观,依溪为境。”“大观园的一切池、台、馆、泉、石、林、塘,皆以沁芳溪为大脉络而盘旋布置。”这段话点出了大观园建筑布局的关键和灵魂。
  (2)大观园的筑山:统观书中对于大观园山石的描述,可见大观园中的山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岩石堆成的山,即石山;另一类是土山。这种石假山园中有两座,一座是位于园正门口北的众所周知的“翠幛”,这是一座用白石堆起来的大假山,其主要作用有如四合院一进门处设的影壁,挡住入者的视线,增加入口处的空间层次;第二座是位于大观园西北部的萝港石洞。这是一座由怪石堆起来的大假山石洞,此石洞是水洞,“沁芳溪”穿洞而过,洞可过船。这两座石山上均长满了爬山虎之类的藤类植物。另一大类就是土山,即堆土而成的丘陵。这些山主要集中在园的北部,其所分之脉向东西两侧向南延伸到园的各处。这些山中有位于“省亲别墅”北的大主山,所分之脉向西穿蘅芜苑的院墙,其中怡红院后有山,稻香村旁有山,还有一组赏月建筑“凸碧山庄“就建在一座小山的山脊之上
  (3)大观园的理水:大观园的水系实际上是比较简单的。从第十七回贾珍的叙述中已经点明,贾珍的原话是“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这段话可以解为大观园的水源头是从会芳园的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引到大观园东北角的沁芳闸桥处,通过闸口提高水位,然后水再从东北向西流,流过萝港石洞,再流到稻香村,在稻香村处分出一股水流,这股支流流到西南方向。最后主流与支流在怡红院的后院处汇合成一股水流,从怡红院附近的大观园院墙处流出去,这就是大观园水系的总体情况。总观《红楼梦》前八十回并未见有中心大湖式的水系布置,所见只有“清溪”、“河”、“池”等语,可知大观园中并没有巨大的水面,只有小小的河流经过。河流在流经过程中,河面时宽时窄,形成不同的水池。园中建筑不少是依河临池而建,如紫菱洲、秋爽斋临水而建,滴翠亭、藕香榭建在水池中,等等不一而足。
  (4)大观园的植物配置: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因人设置、因景设置植物,以不同的植物烘托人物的性格,塑造环境,烘托气氛。例如以大观园中主要的三个著名的院落为例来分析:怡红院是大观园内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院内外的植物配置从书上可知,院外有碧桃花、蔷薇花、宝相花、玫瑰花、垂柳等,院内有一株海棠花树,有芭蕉、松树。因此怡红院总的色调是以红色为主的暖调子,衬以绿色。色彩鲜艳明快,富丽清新,很好地烘托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潇湘馆是《红楼梦》另一主人公林黛玉的住所。院中最著名的就是竹子了,因此潇湘馆以翠竹为主,后院还有梨树和芭蕉,色调是绿白的冷调子。这样的植物配置体现出林黛玉孤洁的性格特点。竹是潇湘馆的标志,也是林黛玉品格的象征。在这里,馆的形象、人的形象、竹的形象融为一体。蘅芜苑是贾宝玉的姨表姐薛宝钗的住所。院中一株花木全无,配上各色香草。香草虽不艳丽,但有沁人心脾的芳香,这种表面无华而暗香浮动的植物配置,很好地衬托出薛宝钗朴素大方的外表,而其周身却散发着动人的人格魅力。一如深受孔子赞誉的空谷兰花,外表质朴无华而馨香远播。此外还有稻香村一片田园风光,以各色农家植物配置景色,体现出李纨丧偶寡居,潜心教子的人生追求。紫菱洲一带以水生植物为主,蓼花苇叶,荇草香菱。水生植物多半柔弱,顺水而漂,与迎春懦弱的性格倒是很相吻合。秋爽斋以芭蕉、梧桐为主,体现出秋天的“爽”字。芭蕉、梧桐均宽枝大叶,衬托出探春的豪爽的性格。栊翠庵中红梅冒雪而开,傲霜斗雪,是孤傲性格的象征,也是妙玉性格的物化。等等,不一而足。为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配以各具特色的植物,例如龄官画“蔷”字,配以蔷薇架;秋天螃蟹宴而配以桂花:诗社吟诗配以白海棠、菊花;湘云醉酒则配以芍药花;晴雯病逝而化身为芙蓉花神等等。由此可见,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真正体现了中国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按:难点讨论:怡红院与大观园正园门之间的关系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怡红院是位于大观园的正园门的东侧,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书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思考。书中第十七回,贾珍引导贾政、宝玉和众门客游览大观园,从怡红院的院门进去,来到怡红院的上房中迷了路,此时贾珍的一段话颇耐人寻味。原文是这样的:“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是后院,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于是众人从上房的后门出到怡红院的后院中,从后院到大路出了大观园的正园门。但这就有问题了!为什么从怡红院的后院到大观园的正园门反而比从怡红院的院门出去更近呢?如果怡红院与正园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那就断没有文中所写的这种关系。而符合这种关系的布局只能是怡红院痹积园门更靠南,才会出现这种从后门比从前门走更进的关系。如图所示。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怡红院比大观园的正园门更靠南。基于这一点的分析,本文的大观园平面图的形状布局呈现东南多出一块的形状,以体现“怡红总一园"(脂批),这一立意。由此我们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假想,曹雪芹在创作大观园时应该画有一张大观园平面形状图,而这张图中曹公肯定是对各院落的布局进行了精心策划。我们知道大观园是曹公心中的“净土”,而作为大观园中唯一的男性-贾宝玉,是这一女儿世界的守护者、观望者,是不属于这一清净的女儿世界的,因此作为贾宝玉的居所的怡红院位于沁芳溪的最下游,所以理应突出于大观园方形平面之外,从而使大观园平面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刀把形平面。而作为曹公忠实的批阅者的脂砚斋肯定看到过这张大观园平面图,但她却自以为是地认为大观园平面之所以成为这一奇怪的刀把形,是因为大观园西北部多出一带而成。正是这一误断,导致后世企图复大观园之原的研究者都根据这一条脂批,创作出许多只在西北多出一块的大观园平面图来。
  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对于大观园中诸院落、建筑、景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下面我们就要根据上面分析的结果绘制出大观园的平面布局图来。对于大观园的平面布局的设计,除了要符合上面通过对原著分析归纳而得出的空间关系,还要对原著中的各景点进行整合,使景点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而不是一盘散沙。基于上述的考虑,本文在进行大观园的平面设计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同类景点集中布置。例如在大观园中有不少建筑物和景点是以“翠”作为主题的,这些建筑景点有翠烟桥、晓翠堂、滴翠亭等,而这些建筑物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又都在潇湘馆的附近。我们知道潇湘馆遍植翠竹,自然青翠欲滴,因此这些以“翠”为主题的景点建筑,必是以此为借景而得名的。还有就是稻香村是以田园自然风光为其置景特点,而芦雪庵、薜萝石港也是以自然景色为主,因此这类景点就应该成片相对集中,方体现出景物之间相互因借的关系。这样布局的好处就是在整个平面布局上,景点主题突出,景色成片出现,完整而不散落;第二个特点就是以沁芳溪为大观园的骨架,沿河布置红楼诸芳的各院落,体现贾宝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的著名论断。从对于原著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沿河布置的院落就有蘅芜苑、稻香村、缀锦楼、秋爽斋、潇湘馆、怡红院等,沿河的建筑景点有凹晶溪馆、藕香榭、滴翠亭、沁芳亭桥等,大观园中诸院落空间关系复杂,但是有了沁芳溪这一骨架,则大观园中诸院落之间的关系就明确多了。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沁芳溪在稻香村分为一主一辅的两股水流,而这两股水流中间夹着的陆地正好就形成一个“水中之洲”,我们知道缀锦楼位于紫菱洲,既然命名为“洲”,则必有出处,所以把紫菱洲放置在这“二水中分的陆地”之上是再合适不过了,所以迎春居住的缀锦楼就安排在了这水中之洲上。上面两点是本文大观园布局的两个显著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两点,使得本文大观园的布局更加紧凑,也更好地体现了原著中所描绘出的大观园“究竟只在一隅。然处理得巧妙,使人见其千邱万壑,恍然不知所穷。所谓会心处不在乎远。大抵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全在人之穿插布置耳”的私家园林的布局特点。还有就是本文大观园平面图的布局不同于过去以往的大观园图,以往的大观园图都是根据一条脂批“想来此殿在园之正中。按园不是殿方之基,西北一带通贾母卧室后,可知西北一带是多宽出一带来的,诸钗始便于行也”,布置成西北多出一块的刀把形状,而本文的大观园的布局则是基于对怡红院位置的分析,而布置成东南多出一块的形状,以体现“怡红总一园”(脂批),这一立意。

  《红楼梦》建筑意象
  绪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中国的古典建筑在世界的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发源于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历经五千多年的漫长发展道路,一脉相承,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体系。中国古典建筑从个体建筑、建筑组群到城市规划,都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成为人类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红楼梦》是一部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书中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由兴到衰的演变和主人公贾宝玉的爱情悲剧的描写,深刻而多角度地刻画了一部18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画卷,而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的《红楼梦》,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可以说涉及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各个层面,书中对于当时的文史哲理、琴棋书画、工艺美术、风流游戏、服饰宴饮、保健医药、园林建筑等各个方面无不做了深入精确的描写。无怪乎《红楼梦》被认为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全息图像。书中的贾府更是中国古典建筑规划布局的集中体现,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府邸的规划布局原则和园林设计的高超手法。尤其是那个令人叹为观止、耐人追寻的人间仙境“大观园”更是激起人们探究的巨大兴趣。因此自《红楼梦》问世以来,两百多年研究探讨者有增无减,推测考察者经久不衰,溯源问津、撰文绘图者乐此不疲,尤其是书中所描绘的大观园,鬼斧神工,逼真如画,虽不是某个具体的古典园林,但“梦”中的“园”却比现实中的任何一座园林更典雅、更美妙、更理想。笔者试图从《红楼梦》的建筑这一层面切入,以图像的形式表现出书中所反映的建筑形象,使这座存在于书中的文笔封建豪门巨宅、华丽典雅的花园能够准确、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读过《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红楼梦》中的故事主要是发生在贾府中的大观园里。而大观园又是贾府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其建筑同整个贾府紧密联系,而且园中诸人的曰常生活及许多事件都与整个贾府密切相关,所以在表现大观园的布局的同时,必须同时考虑整个贾府的布局概况,才能准确地反映出大观园的全貌。因此我们先从介绍贾府府邸的布局入手。因为书中对于贾府的院宇描写细腻,生动准确,有许多地方大家已成共识,限于本文的篇幅,所以在下文中就不再展开探讨,只做一般性的介绍。而对于有争议和难点的地方,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再提出自己的见解:
  贾府的总体构成:书中的贾府是由宁国府和荣国府两府构成,两府位于街的北侧,座北朝南开大门。两府相联,中有小巷隔断。宁国府在东,荣国府在西,二府之门相隔不远,不足一箭之地,即二百米左右。
  宁国府的院宇构成:宁国府分为府邸和花园两个部分,花园名“会芳园”。文中对各建筑院落均泛泛而谈,方位不详。只知道宁国府花园(会芳园)中有建筑“天香楼”,“凝曦轩”,“登仙阁”,“逗蜂轩”等。有溪流通过,可知是后面建大观园时所提的引外河之活水,照应后面建大观园时,从会芳园的“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一语。园中西北是水面,依水建轩,东南有假山。傍山建榭。府中各房各院均泛泛而提,方位不详,但从后面的文字分析,应该集中在东路和中路,书中着重提出有“三间一所抱厦”,应是正堂前的抱厦。在宁国府中路正院的西侧有一院落是贾氏宗祠;此外宁国府中路从大门到正堂的各层次构成,书中写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 一路正门大开”,作者在这里意在渲染宁国府的广宇重门,庭院深邃,但实际上建筑布局不会这样一连串从南到北地布置,这句话实际上是表现了三个进深的院落,第一进院落是从“大门”到“仪门”,第二进院落是从“仪门”到“内三门”,这一进院落中有大厅,及其左右的暖阁和后面的内厅,第三进院落就是从“内三门”到“正堂”,其中“内三门”实际上应该就是“内仪门并内塞门”的组合,“内塞门”可以理解为“内仪门”即垂花门的一道屏门较合当时建筑的做法,统观宁国府的布局可知这和当时王府的布局是相似的;再有会芳园在建大观园后仍残存部分园林,园中天香楼仍在,还有紧邻贾氏宗祠的丛绿堂等建筑残存。
  荣国府的院宇构成:书中对于荣国府的描述比宁国府要深入细致得多。因为从全书看,《红楼梦》一书描述的重点在荣国府,而荣国府的重点又在位于西路的贾母院中。可见全书荣国府是主,宁国府是宾衬。书中对于荣国府的主要院落和交通路线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其目的是为书中人物创造出一个具体的活动场景。关于荣国府内各院落的关系可以总结为:荣国府的院落主要是四路,中间一路是荣府正院,其西路是贾母院,其东路紧邻是王夫人院,这个院是带有东跨院的,荣国府最东边一路就是荣府的旧花园,目前是贾赦居住,凤姐院在贾母院后院旁。主要的交通枢纽有两个:一个是位于贾母院后院和王夫人院后院之间的“南北宽夹道”。这条夹道联系着《红楼梦》中的三个重要人物,贾母、王夫人、凤姐;另一条是位于王夫人东跨院与梨香院之间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夹道,联系着王夫人和薛姨妈。《红楼梦》中的人物主要就是在这两条路线上走动,到达各院的。在贾府建大观园后,荣国府又新盖了贾母的大花厅,此花厅应在贾母院之后。按:这里主要要讨论的是“一条南北宽夹道”的理解,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词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南北的宽夹道”,即南北走向的宽的夹道,另一种理解是“南北宽的夹道”,即是南北方向上宽的夹道,笔者认为书中所指“南北宽夹道”应该是第二种解释较为合理。理由是,第一,如果是南北走向的夹道,那么在这夹道的南端有倒座抱厦厅,北段又是影壁的建筑布局是很奇怪的,从后面第六回可以看出实际上倒座抱厦厅和影壁是挨得很近的,因此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之所以凤姐院门前出现影壁,实际上是为了挡住对面倒座的抱厦厅的门。在中国古代建筑布局中,大部分院门是布置在走道的南北两侧,所以这种南北走向的夹道两端是很难布局的;第二,书中人物在荣府后面的走向大部分是东西走向的,因此作者既然点出这一夹道,可见应该是一条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通过这两点的分析,这条“南北宽夹道”应该理解为“南北方向宽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夹道”为宜。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在荣国府中路正院与后面辅院之间隔着这条横街—“南北宽夹道”,这一“横街”把贾母后院、王夫人后院、凤姐院给连接起来。这条横街的位置十分像宫殿之中前朝、后寝之间用以分隔的“永巷”,但这种“永巷”是宫廷专用,包括王府在内都不允许出现这种封闭的横巷。但《红楼梦》却运用了这么一条横巷作为贾府后宅的主要交通枢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红楼梦》建筑群的构思是集合了当时建筑群布局多方面特点甚至皇宫的某些特点而完成的。
  从上面的概述我们可以看出,贾府府邸部分的布局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布局的基本原则。我们知道中国古代重视礼法,建筑的布局更是体现了一个“礼”字。作为府邸,区分内外是最重要的。这一点从贾府的布局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来。贾府同当时的贵邸巨宅相同,也是分为外宅和内宅两大部分。外宅在前半部,是主人延接宾客和起居之所,还具有礼仪和办公区的性质,其主要建筑称之为“厅”,如书中写的“大厅”“向南大厅”等,均指此建筑;内宅在后半部分,是主人及其眷属居住之所,其主要建筑称为“堂”,女主人亦可延请女宾于此,如书中所写“上面五间大正房”“正堂”等。前厅、后堂是宅中的主建筑,四周又有许多附属建筑和院落围绕,例如“贾母院”“王夫人院”“凤姐院”“贾赦院”等等,构成了整个贾府中荣国府的巨大宅邸。而以上的布局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建筑布局的基本原则。
  大观园的院宇构成


  下面我们来说说《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大观园”。《红楼梦》以其瑰丽的文学语言塑造出来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典型形象-大观园,它是红楼人物活动的艺术舞台,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总结当时江南园林和帝王苑囿创作出来的世外桃源。大观园的园林设计手法对于后世的园林建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样一座小说中虚构的“文笔园林”,做一些探讨,找出大观园中各处建筑、院落、景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绘制成图,表现成形象,应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下面笔者就来通过图示的方式表现出这座“世外桃源”-大观园的建筑意象,相信对于帮助读者阅读理解,对于深入了解《红楼梦》创作的实质,是会有帮助的。
  1.建造大观园的目的:大观园不同于一般的私家园林,它是为贵妃省亲而修建的行宫别墅。书中写道“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外,不妨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伦中之至性.”(第十六回),这句话就明确地点出了大观园建造的目的-是为贾妃省亲而修建的一处行宫。
  2.建造大观院的过程:《红楼梦》从第十六回就开始了大观园的建造,到第十七回建造完成。书中是这样详细描述的:“老爷们已经议定了,从东边一带,借着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一共丈量准了,三里半大,可以盖造省亲别院了……正经是这个主意才省事,盖造也容易,若采置别处地方去,那更费事,且倒不成体统……次早贾琏起来,见过贾赦贾政,便往宁府中来,合同老管事的人等,并几位世交门下清客相公,审察两府地方,缮画省亲殿宇,一面察度办理人丁.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曰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画起造.” (第十六回) “园内工程俱已告竣” (第十七回)。这几段文字详细地介绍了大观园的园址的大小、在贾府中的方位和建造过程。对于大观园的园址的大小,以前有许多文章都做了详细的探讨,这里就不再深究。在对于园址的许多观点中,笔者同意关于大观园面积的“三里半大”的描述是指大观园周边之总长代表面积的这一说法,但按照书中对于大观园的描述,大观园不是超大而广阔无边的,园中诸景诸院“究竟只在一隅。然处理得巧妙,使人见其千邱万壑,恍然不知所穷。所谓会心处不在乎远。大抵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全在人之穿插布置耳”(脂批)。对于大观园的方位应该是在宁、荣国府的后半部分,是充分利用荣国府的东大院和宁国府的会芳园的西半侧合并而成。计成《园冶》中写道“旧园妙于翻建,自然古木繁花”。大观园的建造正是利用现状园林院落进行的一项改造工程。这样做的妙处是省时、省力,又可以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因地制宜,巧妙构思,因此可以说大观园的选址、建造的构思是十分巧妙、十分成功的。按:难点分析:薛姨妈另迁的“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薛家客居贾府后就在荣国府的东北角的梨香院住下。梨香院坐落在荣国府的东北角,后面有门通后街,不必穿过荣国府就可以自由出入。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而到建大观园时,薛姨妈就“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 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这“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究竟位于荣国府的什么位置,历来就有争议,尤其是在作贾府院宇布局图时,更是一个难点。“东北上”的“上”字,在这里不能理解为“上面”的“上”,而因理解为“方位”,即“东北方向”。如第十三回“凤姐还欲问时,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第七十八回,宝钗道“三则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等,可见这里的“上”是一个表示方位的虚词,因此,“东北上”这句话应该理解为“荣国府东北方位一带某处”。那这一处神秘的住所究竟在哪里?书中没有直接表述,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书中的描述中探求到一丝信息。第五十九回,贾母与王夫人去送灵,书中写道“园中前后东西角门亦皆关锁,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门,东边通薛姨妈的角门,这两门因在内院,不必关锁”,这里明指出大观园的东面有直通薛姨妈家的角门。这里从文字上看决不可能理解为薛家客居的“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的东边的角门,但又有怪事,如果大观园的东角门通薛家,则薛宅应在大观园的紧东侧无疑,众所周知,大观园是荣国府东大院与宁国府的会芳园的西部合建而成,如果薛宅在大观园的紧东侧,岂不是跑到宁国府中去了?实在不通。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有的贾府院宇图就把薛宅安排到了荣国府的西北角,而解释这“东边的角门”是薛宅的东边的角门,而不是大观园的东角门。可是如果按这种布局细校书中的描述,确有矛盾。第三十四回,薛宝钗在薛姨妈处受了其哥的气之后,回到蘅芜苑后直哭了一晚上,第二天从蘅芜苑到薛宅接薛姨妈进园探宝玉,而此曰一早,林黛玉站在怡红院附近的花荫里窥探。怡红院在大观园的东南方,这时薛宝钗从大观园的北侧的蘅芜苑走来,正碰见站在花荫里的黛玉,可知宝钗是从北面向东南走。书中第七十八回还有“三则自我在园里,东南上小角门子就常开着,原是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就图省路也从那里走,又没人盘查,设若从那里生出一件事来,岂不两碍脸面”一段,可以明确地肯定薛家是在大观园的东南方向无疑。那么这个在荣国府的东北方向大观园的东南方向的神秘薛宅究竟坐落在哪里呢?下面的贾府建大观园后总平面图给出了一种解释。它位于荣国府的王夫人院和贾赦院的东北方向,大观园的东南方向,大观园正园门的东侧,这一位置正好靠近宁荣府之间的私巷,薛家曰常可以自由进出,不必穿越荣府,因此这个布置从方位上和曰后薛宅的曰常活动上都还讲得通。那么可能又有人发问,大观园建造时,不是还用了一部分荣国府的贾赦所居的旧园吗?如果薛宅建在这个位置,正好卡在大观园和荣府旧园中间,那么大观园如何利用荣府旧园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细读书中关于大观园的建造过程了“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荣府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尽已拆去.当曰宁荣二宅,虽有一小巷界断不通,然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连属.会芳园本是从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今亦无烦再引.其山石树木虽不敷用,贾赦住的乃是荣府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如此两处又甚近,凑来一处,省得许多财力,纵亦不敷,所添亦有限”,从这一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大观园的建造是拆了宁国府会芳园的西侧的界墙与荣国府的东大院合并而成,而并没有拆贾赦所居的荣府旧园的院墙,从后文中可知,大观园建成后,贾赦仍旧居住在荣府旧花园中,并没有搬迁,可知大观园建造时,只有可能挪用了贾赦院中的部分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并没有把贾赦院合并到大观园中去,因此,贾赦院完全没有必要一定和大观园连属,因此中间夹一薛宅也是合理的。

  3.大观园的园林布局:我们知道园林布局的四要素是建筑、山石、水体、植物,而园林的设计也就是这四个要素的布局,下面笔者就从这四个方面来一一分析:
  (1)大观园的建筑布局:大观园中的建筑被一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分为东西两部分。中轴线上一路从南到北是,正园门、翠幛大假山、沁芳亭桥、玉石牌坊、省亲别墅;这条轴线的东半区从南到北有怡红院、嘉荫堂等祭月赏月建筑群、佛寺道院建筑群(含栊翠庵)、沁芳闸桥等;这条轴线的西半区是红楼诸钗的居住区,从南到北有潇湘馆、紫菱洲(缀锦楼)、秋爽斋、稻香村、暖香坞、蘅芜苑、植物园景区(含红香圃、榆荫堂),其中滴翠亭在潇湘馆附近,藕香榭在暖香坞蓼风轩附近,芦雪庵与藕香榭相通。大观园正园门附近还有花厅(议事厅)和茶房。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大观园西侧诸钗的院落实际上是沿河(即沁芳溪)布置的,园中几个重要的景点也是沿河而设,而跨河的交通联系是桥。大观园中的桥品种并不多,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沁芳亭桥了。这座桥位于交通要道上,宝黛互往,均要经过这座桥。沁芳亭桥是一座亭桥,即桥上建亭。此外在蘅芜苑附近有一座折带朱栏板桥,这是一座平板折桥。大观园的东北角还有一座大桥,即沁芳闸桥,桥下有水闸,位于全园水源口处,提高水位。在从怡红院到蘅芜苑,到稻香村的路径上,有一座桥名为“蜂腰桥”;从怡红院到潇湘馆的路上,有一桥名“翠烟桥”,形式不详,还有就是有的建筑本身也带有桥,如藕香榭有竹桥暗接,滴翠亭有曲桥相连。由此可见,大观园中的建筑形式繁多,布局错综复杂,但是如果我们抓住了“沁芳溪”这一“水”的骨架,那么就豁然明了了。这一点可以从周汝昌先生在漫长的红学研究生涯中对于大观园理解中看出。周先生写道“大观园全部的主脉与‘灵魂’是一条蜿若游龙的‘沁芳溪’。亭、桥、泉、闸,皆以此二字为名,可为明证。一切景观,依溪为境。”“大观园的一切池、台、馆、泉、石、林、塘,皆以沁芳溪为大脉络而盘旋布置。”这段话点出了大观园建筑布局的关键和灵魂。
  (2)大观园的筑山:统观书中对于大观园山石的描述,可见大观园中的山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岩石堆成的山,即石山;另一类是土山。这种石假山园中有两座,一座是位于园正门口北的众所周知的“翠幛”,这是一座用白石堆起来的大假山,其主要作用有如四合院一进门处设的影壁,挡住入者的视线,增加入口处的空间层次;第二座是位于大观园西北部的萝港石洞。这是一座由怪石堆起来的大假山石洞,此石洞是水洞,“沁芳溪”穿洞而过,洞可过船。这两座石山上均长满了爬山虎之类的藤类植物。另一大类就是土山,即堆土而成的丘陵。这些山主要集中在园的北部,其所分之脉向东西两侧向南延伸到园的各处。这些山中有位于“省亲别墅”北的大主山,所分之脉向西穿蘅芜苑的院墙,其中怡红院后有山,稻香村旁有山,还有一组赏月建筑“凸碧山庄“就建在一座小山的山脊之上
  (3)大观园的理水:大观园的水系实际上是比较简单的。从第十七回贾珍的叙述中已经点明,贾珍的原话是“原从那闸起流至那洞口,从东北山坳里引到那村庄里,又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这里,仍旧合在一处,从那墙下出去”,这段话可以解为大观园的水源头是从会芳园的北拐角墙下引来一股活水,引到大观园东北角的沁芳闸桥处,通过闸口提高水位,然后水再从东北向西流,流过萝港石洞,再流到稻香村,在稻香村处分出一股水流,这股支流流到西南方向。最后主流与支流在怡红院的后院处汇合成一股水流,从怡红院附近的大观园院墙处流出去,这就是大观园水系的总体情况。总观《红楼梦》前八十回并未见有中心大湖式的水系布置,所见只有“清溪”、“河”、“池”等语,可知大观园中并没有巨大的水面,只有小小的河流经过。河流在流经过程中,河面时宽时窄,形成不同的水池。园中建筑不少是依河临池而建,如紫菱洲、秋爽斋临水而建,滴翠亭、藕香榭建在水池中,等等不一而足。
  (4)大观园的植物配置: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因人设置、因景设置植物,以不同的植物烘托人物的性格,塑造环境,烘托气氛。例如以大观园中主要的三个著名的院落为例来分析:怡红院是大观园内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院内外的植物配置从书上可知,院外有碧桃花、蔷薇花、宝相花、玫瑰花、垂柳等,院内有一株海棠花树,有芭蕉、松树。因此怡红院总的色调是以红色为主的暖调子,衬以绿色。色彩鲜艳明快,富丽清新,很好地烘托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潇湘馆是《红楼梦》另一主人公林黛玉的住所。院中最著名的就是竹子了,因此潇湘馆以翠竹为主,后院还有梨树和芭蕉,色调是绿白的冷调子。这样的植物配置体现出林黛玉孤洁的性格特点。竹是潇湘馆的标志,也是林黛玉品格的象征。在这里,馆的形象、人的形象、竹的形象融为一体。蘅芜苑是贾宝玉的姨表姐薛宝钗的住所。院中一株花木全无,配上各色香草。香草虽不艳丽,但有沁人心脾的芳香,这种表面无华而暗香浮动的植物配置,很好地衬托出薛宝钗朴素大方的外表,而其周身却散发着动人的人格魅力。一如深受孔子赞誉的空谷兰花,外表质朴无华而馨香远播。此外还有稻香村一片田园风光,以各色农家植物配置景色,体现出李纨丧偶寡居,潜心教子的人生追求。紫菱洲一带以水生植物为主,蓼花苇叶,荇草香菱。水生植物多半柔弱,顺水而漂,与迎春懦弱的性格倒是很相吻合。秋爽斋以芭蕉、梧桐为主,体现出秋天的“爽”字。芭蕉、梧桐均宽枝大叶,衬托出探春的豪爽的性格。栊翠庵中红梅冒雪而开,傲霜斗雪,是孤傲性格的象征,也是妙玉性格的物化。等等,不一而足。为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是配以各具特色的植物,例如龄官画“蔷”字,配以蔷薇架;秋天螃蟹宴而配以桂花:诗社吟诗配以白海棠、菊花;湘云醉酒则配以芍药花;晴雯病逝而化身为芙蓉花神等等。由此可见,大观园中的植物配置真正体现了中国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按:难点讨论:怡红院与大观园正园门之间的关系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怡红院是位于大观园的正园门的东侧,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书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思考。书中第十七回,贾珍引导贾政、宝玉和众门客游览大观园,从怡红院的院门进去,来到怡红院的上房中迷了路,此时贾珍的一段话颇耐人寻味。原文是这样的:“老爷随我来.从这门出去,便是后院,从后院出去,倒比先近了”。于是众人从上房的后门出到怡红院的后院中,从后院到大路出了大观园的正园门。但这就有问题了!为什么从怡红院的后院到大观园的正园门反而比从怡红院的院门出去更近呢?如果怡红院与正园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那就断没有文中所写的这种关系。而符合这种关系的布局只能是怡红院痹积园门更靠南,才会出现这种从后门比从前门走更进的关系。如图所示。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怡红院比大观园的正园门更靠南。基于这一点的分析,本文的大观园平面图的形状布局呈现东南多出一块的形状,以体现“怡红总一园"(脂批),这一立意。由此我们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假想,曹雪芹在创作大观园时应该画有一张大观园平面形状图,而这张图中曹公肯定是对各院落的布局进行了精心策划。我们知道大观园是曹公心中的“净土”,而作为大观园中唯一的男性-贾宝玉,是这一女儿世界的守护者、观望者,是不属于这一清净的女儿世界的,因此作为贾宝玉的居所的怡红院位于沁芳溪的最下游,所以理应突出于大观园方形平面之外,从而使大观园平面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刀把形平面。而作为曹公忠实的批阅者的脂砚斋肯定看到过这张大观园平面图,但她却自以为是地认为大观园平面之所以成为这一奇怪的刀把形,是因为大观园西北部多出一带而成。正是这一误断,导致后世企图复大观园之原的研究者都根据这一条脂批,创作出许多只在西北多出一块的大观园平面图来。
  从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对于大观园中诸院落、建筑、景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下面我们就要根据上面分析的结果绘制出大观园的平面布局图来。对于大观园的平面布局的设计,除了要符合上面通过对原著分析归纳而得出的空间关系,还要对原著中的各景点进行整合,使景点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而不是一盘散沙。基于上述的考虑,本文在进行大观园的平面设计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同类景点集中布置。例如在大观园中有不少建筑物和景点是以“翠”作为主题的,这些建筑景点有翠烟桥、晓翠堂、滴翠亭等,而这些建筑物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又都在潇湘馆的附近。我们知道潇湘馆遍植翠竹,自然青翠欲滴,因此这些以“翠”为主题的景点建筑,必是以此为借景而得名的。还有就是稻香村是以田园自然风光为其置景特点,而芦雪庵、薜萝石港也是以自然景色为主,因此这类景点就应该成片相对集中,方体现出景物之间相互因借的关系。这样布局的好处就是在整个平面布局上,景点主题突出,景色成片出现,完整而不散落;第二个特点就是以沁芳溪为大观园的骨架,沿河布置红楼诸芳的各院落,体现贾宝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的著名论断。从对于原著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沿河布置的院落就有蘅芜苑、稻香村、缀锦楼、秋爽斋、潇湘馆、怡红院等,沿河的建筑景点有凹晶溪馆、藕香榭、滴翠亭、沁芳亭桥等,大观园中诸院落空间关系复杂,但是有了沁芳溪这一骨架,则大观园中诸院落之间的关系就明确多了。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沁芳溪在稻香村分为一主一辅的两股水流,而这两股水流中间夹着的陆地正好就形成一个“水中之洲”,我们知道缀锦楼位于紫菱洲,既然命名为“洲”,则必有出处,所以把紫菱洲放置在这“二水中分的陆地”之上是再合适不过了,所以迎春居住的缀锦楼就安排在了这水中之洲上。上面两点是本文大观园布局的两个显著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两点,使得本文大观园的布局更加紧凑,也更好地体现了原著中所描绘出的大观园“究竟只在一隅。然处理得巧妙,使人见其千邱万壑,恍然不知所穷。所谓会心处不在乎远。大抵一山一水,一木一石,全在人之穿插布置耳”的私家园林的布局特点。还有就是本文大观园平面图的布局不同于过去以往的大观园图,以往的大观园图都是根据一条脂批“想来此殿在园之正中。按园不是殿方之基,西北一带通贾母卧室后,可知西北一带是多宽出一带来的,诸钗始便于行也”,布置成西北多出一块的刀把形状,而本文的大观园的布局则是基于对怡

  红楼梦》的大观园图正解
  ------易学象数的艺术积淀探秘之一

  Helix 詹石窗

  摘要: 《红楼梦》一书深具梦的特征,典型化的人物历历分明地活动在模糊的空间地域。模糊的表面“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本文在解开大观园的设计者“山子野”名字之谜的基础上,通过对《红楼梦》进行“细按”和梳理,再现了大观园的设计图。大观园依太极图模式,以山为骨架组建而成,其建筑按曹氏九宫八卦方位分配于园中。水在沁芳闸,当提高水位之后,太极建构随山而转,形成山泉飞瀑,在山下南北二区分别汇合成有河流相连的南北两池。大观园的太极建构,除了在有限的空间变化出了广袤景观的园林设计精妙外,它还是《红楼梦》全书主要人物故事的哲理指南图。本文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妙玉、贾家三春为例,分析了他们在大观园中居住的九宫八卦方位、各自的个性特征、命运设计、故事等,发现这些因素与《周易》八卦的义理密切吻合。据此,笔者提出“大观园太极九宫八卦图是《红楼梦》全书的纲要以及《红楼梦》是《红楼梦易经》”的学说。

  关键词: 大观园;园林设计;太极图;九宫八卦;周易

  一、引言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之所以引起人们巨大的探索兴趣,是因为它以符号象征的表达方式为后人留下了无穷的奥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进行种种解读,力图揭开批它的神秘面纱。然而,至今为止,那神秘的面纱并没有真正被揭开,就连那个为该书众多人物提供活动空间的“大观园”也依然摆着道道问号。“大观园”的真面目是什么?其设计理念与《红楼梦》的精神旨趣是一种什么关系?笔者作为文学的业余爱好者,并没有全面破解《红楼梦》奥秘的企图;不过,探索的热情无疑激发了我们“漫步”《红楼梦》的大观园。如果说长期以来在“红学”领域已经造就了许许多多的“大观园导游者”,那么笔者只是普通的精神游览者。既然是“精神游览”也就有所感知或认识,现在笔者就将几度游览之后的感知、认识写下来,与同好诸君共为趣谈。

  (一)问题的缘起

  大观园是《红楼梦》的主要舞台,也是十二钗活动的主要场所。该书的第十七、十八、四十、四十一和七十四回曾借贾宝玉、贾元春、刘姥姥等三人游园和凤姐带人抄检大观园的情节,对此园作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描述。脂砚斋在《红楼梦庚辰本》的第十七、八合回的双行夹批中说:“此回乃一部之纲绪,不得不细写,尤不可不细批注。盖后文十二钗书,出入来往之境,方不能错乱,观者亦如身临足到矣。”[1] 脂砚斋虽认识到该章的重要性,并且力所能及地加以批注,但他最终对该园的蓝图,仍是不甚明了。两百四十多年来,学人虽然曾经多加努力,但仍然没有解决该难题,大观园图仍然是一笔糊涂账,无人能够绘出一张正确的园图来[2]。

  根据第十七回的游园叙述,潇湘馆是“第一游幸处”,而怡红院则是游园的终点。起终点之间,有大量的景观,从潇湘馆开始,计有稻香山庄、暖香坞、藕香榭、荼蘼架、木香棚、牡丹亭、芍药圃、蔷薇院、芭蕉坞、山川河流、蓼汀花溆、蘅芜苑、大观楼、水闸桥梁、清堂茅舍、石垣、花牖、山下幽尼佛寺、林中女道丹房、长廊曲洞、方厦圆亭,最后才达怡红院,令人觉得两者间的空间距离十分遥远。但在第十八回中,贾元春游完潇湘馆后接着就游了怡红院,二者似乎相邻。这个“似乎”在第二十三回中有直接的证明,宝玉在知道林黛玉想住潇湘馆后说:“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从后文宝玉与黛玉频繁的交往中也可看到,二者确是近邻。难怪《红楼梦三家评本》[3]在认识到这些难以索解处评论说:“欲画大观园图者,心可歇了。”
  综观后人推想的的大观园设计图,均采用圆形设计,园中以一个大湖或中央大道将各景点分隔开[2],虽然这样可使始点与终点相邻,但潇湘馆和怡红院就不得不被分别置于大门邻近处的两侧,而大观楼建筑群则被置于园子的北区,以解决上述难题。但这样做显然与书中实际的大观园的设计相悖,没有反映出作者关于大观园设计的真正思想和意图。例如,在第四十一回中,刘姥姥在大观楼门前感到内急腹泻,被一个婆子带到东北方向去方便。出来时她因醉迷了路,就近进了怡红院。袭人也推测刘姥姥可能因醉了迷了路,顺路往怡红院的后院子里去了。一众人中只有袭人害怕忖度的原因,是由于怡红院与大观楼东北处的厕所相离不远的缘故,故怡红院应在园子的北区,而不是在近正门处的南区。又如,第二十三回凤姐说让贾芸管在东北角山上种松柏树的工程,而该工程在第二十五回由贾芸监管施行,书中叙述林红玉在从怡红院通往潇湘馆的翠烟桥上,“抬头一望,只见山坡上高处都是拦着帏(巾莫),方想起今儿有匠役在里头种树。”明确表明潇湘馆的位置在东北角上。以上事实均证明圆形方案是乖谬的,圆中含有大缺,是不能解决大观园空间安排之谜的。

  大观园的设计,是作者的得意之笔。他让该园的大门一开,就赢得了满堂彩,“众人道:‘非胸中大有邱壑,焉想及此。’”当游完园将出园门之时,作者又让人们对该园的设计发出由衷的赞叹,“众人都道:‘有趣,有趣,真搜神夺巧之至也!’”这“大邱壑”、“真搜神夺巧之至”等赞语提示:大观园不是“梦幻中的梦境”,真有这种巧妙的设计图,只不过由于其设计的巧妙,而我们没有认识到其中的关窍而已。对于如此精妙的园林设计,我们后人的确不可等闲视之,任其藏匿于《红楼梦》的梦中。该园的设计不但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智能遗产,而且还是一份有巨大潜在价值的经济宝藏。当我们将曹雪芹的大观园设计赋予实施后,她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旅游景点,为我们创造具大的经济财富。

  大观园起始处与终结处二者间有大量的景观。这些景观,均由山水相互隔离开。这隔离的空间有一转折处,那就是蓼汀花溆。从该处的山上盘道进去,就从前一空间进入了另一空间。故在给蓼汀花溆命名时众清客提出了“武陵源”和“秦人旧舍”这两个世外桃源式的名字。这两个名字的典故,均出自晋陶潜的《桃花源记》,其文说:“晋太元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见其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老少怡然自乐。村人自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遂与外界隔绝。后渔人复寻其处,谜不复得。”故“武陵源”和“秦人旧舍”均指避世隐居的藏匿空间。众清客在这里异口同声地说出这两个名字,提示该园有由山水造成的“空间折叠”,隐藏空间的情形存在,而蓼汀花溆就是其秘密入口处。正是由于这个空间折叠的存在,遂造成了起始处潇湘馆与终结处怡红院相邻而中间有大量景观的奇特现象。然而,大观园空间究竟是如何折叠的,答案可以很多。曹雪芹在书中专门有此提示,使我们对大观园的实际图案,有一个明确肯定的认识。他的这个提示,就暗藏在大观园设计者的名字之中。

  (二)大观园设计者的名字之谜

  大观园设计者的名字在《红楼梦》中两见。第十六回说:“(大观园)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画起造。”(见脂本)又说:“凡堆山凿池,起楼竖阁,种竹裁花,一应点景等事,又有山子野制度。”
  “老明公山子野”六字,各有其多重含义,一为表面的浅义,一为暗藏的深意。“老”在这里一指设计者的年龄,二指老字的古老、年代久远的本义。“明”在这里一是指设计者的姓氏,二是指明字有阴阳的含义。明,由日月二字合成,贾惜春在咏大观园诗《文章造化》中就有“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一句。以日与月分别代表阴阳、以阴阳作为生化万物之本乃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说文解字》[4]引《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庄子》[5]说:“《易》以道阴阳。”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6]说:“日月为易,刚柔相当。”明在这里显然有《周易系辞传》[7]“天地之 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以及“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的深层含义。
  “公”的多重含义,一是指设计者的男性性别,二是表达对他的尊敬,三则是指公字的共同、公共、同一、合一的本义和引申义。
  至于“山”字,也有其多重含义。一是山的指物义,即指山本身;二是指山乃设计者所善长布置的事物;三则指大观园的主景和巧妙处就在山的布置上。
  “子”的多重含义更为明显和重要。一为对设计者的尊称;二指地支的起始支??子;三指其哲学含义??太极。在中国哲学中,子时为阴至极而转为太极一阳的时刻,故地支子也代表太极混一之时,如《汉书律历志》[8]说:“太极元气,函三为一,行于十二辰,始动于子。”《正义》孟康云说:“元气始起于子。未分之时,天地人混合为一, 故子数独一。”故子支表现的是阴阳二气合一、将分而未分之时,而其形象表述就是阴阳太极图。
  “野”字的含义谐中含庄。从表面上看,“野”指设计者的狂诞不羁,异于常俗;实际上,这是作者应用俗语来对设计者的天才思想和艺术风格发出由衷的赞美。“野”还有区域、图象之意。如《吕氏春秋有始》[8]中就有“天有九野”之说,“野”在那里代表着天区和区中的星象图。
  综上所述,“老明公山子野”六字,实际上暗藏着“古老阴阳合一山太极图”这十个字。因此,太极图就是大观园的设计哲学蓝图;换一句话来说,大观园实际上就是按太极图来建造的。难怪作者对太极图大加崇尚,要诗而咏之,用尽“一先”的韵。宝钗在第五十二回中说:“下次我邀一社,四个诗题,四个词题。每人四首诗,四阕词。头一个诗题《咏太极图》,限一先的韵,五言律,要把一先的韵都用尽了,一个不许剩。”

  二、大观园的结构形态与太极曲线

  从设计者名字的解读之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红楼梦》的大观园与易学太极图式存在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不过,设计者名字对于大观园与太极图之间相互关系只是一种表层的暗示,如果我们步入“大观园”去领略一下它的无限风光,那就可以对其易学太极旨趣有更深的了解。

  (一)山水的空间分布与走向

  大观园以山为主要风景线,从南进门即立马见山,东南主山之高处有凸碧山庄。东北有山,水源从东北山坳里引到稻香村庄。自东北潇湘馆出来前行,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坡,有稻香村,再转过山坡,路过暖香坞、藕香榭,就到了傍山依水河滩之上的芦雪庵。花溆有山上盘道。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蘅芜苑墙而过。脂砚斋庚辰本双行夹批说:“两见大主山,稻香村又云怀中,不写主山,而主山处处映带连络不断可知矣。”自沁芳闸行来,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房。从北方怡红院出门,又见大山。实际上,进入大观园中,如入山中盆地,处于或阳或阴的太极怀抱中,或者说处在山的“反S”曲线怀抱中。李纨咏大观园诗《文采风流》说:“秀水明山抱复回”,这指的就是这个“反S”曲线。反S曲线的两个转弯处,一在东北山坳水的分流处,一在西南花溆山上盘道通幽处。这种处于“怀抱”中的感受,书中时有透露,如刘姥姥在迷路后张惶焦急,“四顾一望,都是树木山石”。(第四十一回)冬天下雪时,“宝玉出了院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盆内一般”。(第四十九回)所以,只要进了大观园,就进入了盆地,投进了山的怀抱。
  值得注意的是,太极图的两条阴阳鱼,头尾衔接,本身就构成了“S”的曲线。《红楼梦》“大观园”的山形布置,不论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还是按照反时针方向,都蕴含着“太极”曲线的原理,体现了阴阳回复的基调。
  大观园的水随山转,也呈“反S”曲线,故元春咏《大观园》诗说:“衔山抱水建来精”。水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山间水是暗水,其源“从沁芳闸起,一支流至南大门处的山洞口,又从东北山坳里引一支到稻香村庄,然后再开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总流到怡红院,仍旧合在一处,从此外出。下层山下水是明水,其流在南区汇成南池,池水自藕香榭处流出,经芦雪亭,到蓼汀花溆处转弯,流经蘅芜苑、翠锦楼、秋爽斋,到达荇叶渚处的北区主池。水自北池再流向怡红院,从此外出。由此可见,大观园的大门南开,怡红院是园子的北后大门。大观园的水呈明暗上下双反S设计,上层暗反S随反S山形分布,下层明水的“反S”曲线的不同处在于其曲线两端分别有南池和北池,相当于翠流绿水联系着阴阳鱼的两只眼睛。
  这不禁使我们想起《庄子》的首篇《逍遥游》中那“北冥鲲鱼化鹏南徙于南冥天池”的哲学神话故事。贾宝玉是《庄子》的爱好者,书中屡次提及。庄子的这个故事,暗述的是在北的阳气经春东生而南行,在夏南而假大、茂盛万物的“道理”。大观园的水流方向,自南终北的布置,可能体现了作者的述衰亡之道的主旨。因此,从南至北、先南后北的排列顺序,遍见于《红楼梦》中。如“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第三回);“南北九宫之限”(第五回);“如今(将冷香丸)从南带至北”(第七回);“南北皆是大房墙”(第十二回);“山南海北”(第五十七回);“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江南江北一般同”(《第七十回》);南安太妃赏赐礼物后,北静王妃也有五样礼物(第七十一回)等等。这一切均说明了这一点。以北方作为终结点,这在书的第一回就很明确:“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在四季中,从夏南至冬北的时道是阳极转阴的衰亡之道。换句话说,《红楼梦》作者的大观园在这里阐明了《庄子逍遥游》中的阳极转阴之道,描述阳气从南盛极转阴,经西杀,终复归于北池黄泉之根的“道理”。《红楼梦》称《庄子》为《南华经》可能有其深意,指《庄子》描述的主要是自北混沌太极一阳状态向南运行的阳气南华之道,对于阴阳道中的阴道则叙述甚为隐晦。关于《庄子》对于“阴道”的说明,《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特地加以摘录,该回中宝玉读了《南华经?外篇?□箧》一则: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师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此段文章,讲的就是在盛极亢过之时,万物万事会行阴道走向事物的反面;在复归于“混沌”元初状态后,一切才能重新走上阳升发展之路。《红楼梦》讲的则是这个阳极复归于“混沌”的过程,在衰亡阴道主导情况下的故事。因此书中的东阳生气殆尽,东府衰亡而西府西风(熙凤)主事。在《红楼梦》中,东府中的人首先开始死亡,计有秦可卿、瑞珠、秦钟、贾敬、尤二姐、尤三姐等人,最后东府的画大观园的明道者惜春也只能仅求自保:“我只要保住我自己也就够了!”“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选择了出家做尼姑的自救之路。不仅如此,在《红楼梦》故事中,死神从东往西发展,继东府之后,住在西府东侧的贾赦之家又被涉及,先后计有司棋、迎春等人死亡,连强盛的熙凤也难以幸免,她先流产,后又得了“血山崩”。死神西迁,王夫人的丫环金钏投井自杀,晴雯死亡、黛玉死亡、元春死亡、贾母死亡、鸳鸯自杀等接踵弹-32756而至,形成自东向西的死亡行进路线。这个衰亡败落的过程,曹雪芹称之为阴阳太极图的“冷太极”之道。他在第二回的回目标题中就表述的很清楚,说:“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前文已经说过,子表太极,故冷子兴就是冷太极兴,而“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是冷太极兴演说荣国府的故事。冷太极之道,是《红楼梦》一书的哲学纲要。
  知道了《红楼梦》这个纲要后,对书中的难解之谜,就霍然而悟了。例如,第五回在凤姐的“命运设计诗”中有“一从二令三人木”的短语词谜,此谜迷惑了红谜们两百四十余年,至今未被完全解译。人们提出了十几种解释,但仍然不得要领。比较公认的谜底是“从冷来”。此解的提出可追踪到1850年(清道光30年),太平闲人(张新之)在凤姐的“命运设计诗”下批注说:“王熙凤终局。二令三人木,冷来也。”一九二九年,化蝶在《金陵十二钗册》一文中,再次说关于凤姐的这句谜语的谜底应该是“从冷来” 三个字。但“从冷来”三个字的意义解释,化蝶没有答案,只说:“这个谜语实在难猜”(见北京《益世报》)。实际上,此谜的表面谜底应该是“一从冷来”。 一,哲学含义是太极,古人称太极为“大一”(见郭店楚简《大一生水》[10])或“太一”(见《黄帝灵枢经.九宫八风篇》的“太一下九宫”循行路线。[11])。故该谜的深层谜底是“太极从冷来”,即从冷太极图来,所行的是冷太极之道(故关于凤姐的配画“是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该谜语的深意指:凤姐的命运从冷太极图的运动规律中来推的话,其结局是“哭向金陵事更哀”。金,在中国传统五行哲学中代表西方,主秋季。陵,是墓陵,死亡归宿地,“黄土陇头埋白骨”之所:在五行哲学中,北方为藏和归宿地,主冬季。“哭向金陵”,讲的就是自秋至冬地沿冷太极道一路啼哭行走,“履霜,坚冰至”,故“事”一步“更哀”于一步。这种情形的发生,原因在于贾府所处的是冷太极道主宰的时期,冷太极道,就是坤阴终结之道。坤卦初六爻说:“履霜,坚冰至。”孔子解释此句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 。’盖言顺也 。”(《周易坤卦文言》) 贾府是名符其实的“积不善之家 ”,作为贾府的当家主管人的凤姐,贪婪恶行,倒行逆施,“必有余殃”是必然的事 。
  这个网站的有参考意义


真的有《红楼梦》中描述的大观园吗?
深入探索曹雪芹笔下的瑰宝——《红楼梦》中神秘的梦幻世界大观园。这并非现实中的实体建筑,而是作者精心构想的艺术殿堂,是小说情节的核心舞台,承载着无数人物的悲欢离合。荣国府,繁华背后的基石:大观园坐落在荣国府内,这不仅是贾宝玉父亲贾政和伯父贾赦显赫地位的象征,也是大观园故事的起点。贾府的尊贵...

描写红楼梦大观园的诗句
大观园,原名蓬莱仙境,元妃省亲时亲笔提名为大观园。大观园内主要建筑有:怡红院、潇湘馆、蘅芜苑、稻香村、秋爽斋、暖香坞、缀锦楼。 描写诗句: 1、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2、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3、深庭长日静...

是现写的《红楼梦》还是先有的大观园
先有《红楼梦》这部小说,清朝曹雪芹的作品。小说里的主要场景是大观园,但当时只是小说里场景,现实中没有的。84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电视剧《红楼梦》,便在北京宣武区南菜园建造了大观园,园里的楼台水榭全部依照《红楼梦》里的描述所建。因此,现有《红楼梦》,后有大观园。

《红楼梦》诸家大观园图一览
杨乃济、戴志昂先生的模型图,细腻地展现了园中亭台楼阁的错落有致;徐恭时先生的“红楼梦大观园平面示意新图”,则从宏观视角勾勒出园子的恢弘气度;葛真先生的大观园平面示意图,精细到每一寸土地,仿佛能听见园中花草的呼吸;伯齐绘制的大观园图,犹如诗画交融,充满诗意;张良皋先生的“大观园匠人图样意...

红楼梦大观园在哪里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贾府为袁春省亲而建的别墅,位于小说中提到的京城。袁春的园林通称“大观园”,正殿匾额写着“顾恩思怡”。袁春省亲后,袁春命宝玉、朱钗住在园中。在小说的叙事体系中,它有一半皇家园林血统,成为元、春命运的晴雨表,无形中关系到贾府的命运。因此,要建造大观园,就必须扩建...

后楼梦 刘姥姥几次进大观园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次进荣国府,向贾府求助要钱;第二次进荣国府,也进了大观园,送新鲜果蔬的;第三次进荣国府,带走巧姐的,帮她避难。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园林建筑艺术及匾额、楹联研究
大观园:红楼梦中园林艺术的瑰宝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这座古典园林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布局和深意丰富的匾额楹联,生动展现了曹雪芹的才情与世态人情。这里,每一处景观都蕴含着寓意,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作者的匠心独运。怡红院,原名红香绿玉,后改名怡红快绿,犹如宝玉的内心世界,色彩斑斓,...

红楼梦与北京的大观园是什么关系?
大观园-红楼梦众人 ———在红楼梦中, 大观园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为贾元春省亲修的别墅,元春看了后作诗形容:“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大观园是一个大型仿古建筑群和现代园林。位于淀山湖的东岸,分东、西两大景区。东部以上海民族文化村、梅花园、桂花园...

红楼梦抄检大观园的经过
经过:王熙凤带领周瑞家的等奴仆挨个地方搜查大观园,到怡红院时并没有搜查出晴雯等人有什么不安分之物,但晴雯态度不好。到迎春那里后,搜出迎春的丫鬟司棋箱子里有男人的靴子等物,致使司棋和她的表兄私会之事被揭穿。到惜春那里后,发现惜春的丫鬟入画有她亲哥哥暂寄在她那里的物品,凤姐也说了,...

北京大观园,赏春好去处 看花、逛红楼博物馆、拍古装照,莱斯够
对照着书中的各个情节各个人物,想着他们在大观园里发生的各种名场面,能够加深印象,产生具象的感受,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部名著。看过《红楼梦》,再春游大观园,会有梦回的奇妙感觉——怡红院、潇湘馆、蘅芜院、缀绵楼和秋爽斋,藕香榭、滴翠亭、稻香村,栊翠庵;还有元妃省亲时的行宫大观楼,有暖...

东源县19886208012: 关于 红楼梦 的作文 800~1000字左右 -
阙阙天罗: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

东源县19886208012: 大观园何时及为什么要建,与红楼梦有什么关系 -
阙阙天罗: 它是为了贾元春省亲而建的,是红楼梦大部分主要故事情节的发生地.贾元春第一次省亲时建的.是清朝,因为曹家就是清朝时期.

东源县19886208012: 红楼梦1500字论文 -
阙阙天罗: 纵观人类情恋的演变史,大体可分为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现代情感史三个阶段.如果文学史正是人类情感史的一种反映再现,那么《红楼梦》一书在时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宛若一座拱桥,她正好横跨在古代情感史的终结和现代情感...

东源县19886208012: 搞设计的朋友们,大家帮帮忙啊!“红楼梦大观园与室内设计”的论文要怎么写啊. -
阙阙天罗: 《红楼梦》建筑意象绪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而中国的古典建筑在世界的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发源于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历经五千多年的漫长发展道路,一脉相承,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体系.中国古典...

东源县19886208012: 请你根据红楼梦著作的内容和大观园的景区布置 -
阙阙天罗: 大观园是一座有思想主题的园林.它的主题思想只有四个自----“天仙宝镜”.这四个字是天上区玉石牌坊上的题辞.后来元妃认为不妥,改题为“省亲别墅”.“天仙宝镜”和“省亲别墅”,指的都是大观园.[按:此处“省亲别墅”与本文中...

东源县19886208012: 大观园的由来 -
阙阙天罗: 在曹雪芹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 大观园是贾府为贵妃省亲而修建的行宫别墅,它不仅是红楼人物活动的艺术舞台,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总结当时江南园林和帝王苑囿创作出来的世外桃源,大观园的园林设计对后世的园林建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源县19886208012: 大观园意思 -
阙阙天罗: 基本介绍:在曹雪芹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 大观园是贾府为贵妃省亲而修建的行宫别墅,它不仅是红楼人物活动的艺术舞台,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总结当时江南园林和帝王苑囿创作出来的世外桃源,大观园的园林设计对后世的...

东源县19886208012: 急求有关《红楼梦》的论文 -
阙阙天罗: 位列红楼梦副十二钗中第一名的就是这位睛雯. 一头乌丫丫的头发,一双含嗔的媚眼,天生一副美人坯子. 她被王夫人逐出大观园时,也只因为一头篷松的头发,一付病厌厌的样子,眼皮似抬非抬看着王夫人,很有些病西子遗风,所以王夫人...

东源县19886208012: 简要说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建造来历 -
阙阙天罗: 为的是元妃被册立为妃,回家省亲,而建造了大观园.大观园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为贾妃省亲修的别墅,元春看了后作诗形容:“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在曹雪芹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 大观园是贾府为贵妃省亲而修建的行宫别墅,它不仅是红楼人物活动的艺术舞台,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总结当时江南园林和帝王苑囿创作出来的世外桃源,大观园的园林设计对后世的园林建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源县19886208012: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为元妃省亲特意建造的,在此处圆林的修建中突出了哪些 -
阙阙天罗: 1、大观园的布局.大观园的总体布局我叫它自由放纵的,不是很拘泥的.它有平坦宽阔的大道, 也有曲折多姿的小路,如果我们寻着路走的话,异彩纷呈,目不瑕接,是中国园林最大的特点,叫移步换景,你换一个角度一个景. 2、建筑,这是大观园集中了中国园林建筑的大成,集大成的东西.因为园林里边的建筑设计是园 林里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各有各的特色.如果以休闲的来讲,那么淡雅、简为主的;如果是以行礼、宴会来讲,那么要浓、丽、繁为主.所以曹雪芹在设计各组建筑的时候,完全按照了这样的要求来做的,非常合适做的.尤其是人物的居住的地方,都是切人切景的,来符合他人物文学作品里来塑造人物形象需要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