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的作品,不要是禅,要其他的 比如 不迁之类的 字数不要太多- -400~500差不多

作者&投稿:溥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丰子恺的资料不要太多实用就好~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名仁,又名婴行。自幼爱好美术。1941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19年毕业。1921年赴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等。

  《路上谈》
  《承教小记》
  《丰子恺漫画选择》
  《日影行》
  《不迁》
  《彤云笺》
  《香港文纵——内地作家南来及其文化活动》
  《香港文学散步》
  《纤夫的脚步》
  《香港家书》

  小思简介: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东番禺,一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六四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七三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八一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竹 谈

  “小斋洒洒颇宜贫,清有竹,静无尘。”
  闷热的夜里,读着竹的诗词,不禁又想起了京都嵯峨野。看竹,自然想起嵯峨野。
  那边的竹林,有一个叫筛月林,全是纤弱纤篁,没试过夜访看它如何筛月,只觉植在寺院里,还嫌可惜,潇湘馆伴着冷雨敲窗,倒十分配衬。
  天龙寺再过去一点,那参天的竹薮,是常去的地方。里面总有烟雾如萝带,清澈空气透着阵阵竹香,仿佛跟外边世界毫不相干地存在;几声鸟鸣响得就似发自耳畔。偶尔抬头,有一丝一丝阳光,经竹叶筛过才下来,闪亮着神秘如月的光芒,我常眯着眼,看这像夜空的奇象。有时,来一阵好风,萧萧索索,使人步步想到:衣袂飘然,持酒狂歌的七贤。
  当然,我一定说到直指庵。
  那藏在竹林中,洒洒小斋,有如隐者。小小木庵里,住了一个老尼姑和两只猫。向庭院一边的台阶上,铺着红毡。客来,可盘腿静坐,看雨后初晴下的苔痕白沙。几块钱,要来一盏茶,有人浸入禅思冥想中里。我总爱倾听完全寂静时,耳朵里响着的无声之声;也看老尼姑低头兀自拿着毛笔和了墨,在卷轴上正写些什么。更多时候,会全心看住那只纯白的猫,低眉闭目,似佛,在红毯上睡去。它真像佛,或该说似马致远。当它醒时,我看过它的眼——了解猫,应看眼,完全一派“物来不乱”的神态。对于这只猫,简单不敢动念去摸一摸它,甚至不敢当它是猫。想想:竹林丛中,红毡之上,它不吃人间烟火。
  爱竹,绝不是为了什么清俗——反正,我同时也爱分花拂柳的艳媚。而是,竹薮里真有一股幽深,叫人从淡中,洗涤了许多杂念。
  六月天,能到竹林里,然后,清凉得一心如洗回来,是此刻想做的事。
  1977年6月14日

  怀 旧

  怀旧,不该是一股潮流!
  怀旧之情,永远藏在我们生命里!
  多少过去了的人、事、物,无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美的丑的,都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跟我们乐过忧过。
  不是时刻缠在回忆里,但偶尔,在某一瞬间,会无由地泛起几乎在记忆中湮没了的一个名字、一节情景、一种滋味、一段对话,或者一件完全无关重要的旧事。清晰得如在目前,可是再仔细追查下去,它们又会变得朦朦胧胧,仿佛像梦的碎片,叫人无法捕捉得住。
  在匆匆的步伐中,只有回顾,才看得清楚自己走过多少路,留下多少笑和泪。
  现在,怀旧潮来,但愿它带着“不忘故旧”的温厚感情,回看我们今天铺路的昔日一切。又或者,不必计较什么成败得失,不把事情看得那么严肃,只在匆忙的今天生活中,稍作温馨的回望。


  思 索

  工作极度繁忙的五月过去后,我把积存下来的报纸杂志逐一看完,发现一口气要消化许多大问题小问题实在不容易,但毕竟那些都是必须思索的问题——尽管思索也未必找到答案,尽管有人摇首慨叹:社会已经坏到这个地步,一小摄人的力量和心愿没有什么作为,我们只好无可奈何地活一天过一天。
  人能从不同角度思索问题,又能自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可跟不同意见的人论辩,目的不在妖言惑众,而在寻求对人类有好处的结论,这样的社会,到底还有它的优点,这样的群体,还是有希望的。但思索和论辩的过程中,有一些原则是必须遵守,否则,既得不到圆满结果,也看不出问题的症结,甚至很易流于意气之争。
  激动的情绪最有碍于思索,而且往往会把问题局限或停滞在某一点上,这样便无法追根寻源,来来去去在中间层面转。
  不够客观和冷静,就看不见人家的优点,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争论下去,只有各走极端。最后,最不幸的就是演变成了私人恩怨。
  普通人的私人恩怨,顶多连累两人的一生一世,但遇上有权有位或具有无形影响力的人,就会连累许多无辜的人。
  原来的问题没有解决,却又横生了枝节,有时甚至枝节惹来的麻烦重重叠叠把原来的问题遮盖了。到头来,竟忘了原本要寻求的答案。这样的论争,对甚么人都没有益处。
  我很怕论争,因为怕自己不够冷静,更怕遇上诡辩或根本不守原则的对手,但我愿意思索,希望从思索中,能把问题看得更清楚。
  可惜,现在是一个热烈论辩的时代,有人告诉我:默默思索,已经不合时宜。这也是个值得我思索的问题。


  短调两章

  始

  读着古老的中国神话……
  盘古在一个大鸡蛋里孕育了一万八千年。当他突然睡醒了,只见四周黑漆一片,不禁闷得心慌,便抡起大斧,朝着混沌砍去,哗喇!混沌初开。轻清的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浊的沉沉下降,变成了地。于是,乾坤始奠。
  这一斧,使光明初露,让天地开始新的生命,并不简单啊!力量和勇气,孕育了一万八千年。要说这不过是个神话,倒不如说是壮伟、坚忍的开天辟地、人类历史故事。
  在博物馆里,看到原始人类用过的石球、古斧、石铲,就不禁想:人类从无到有,是多么的艰辛;而当第一个人懂得利用石器作工具,解决了一些生活难题时,那是多么重要的时刻!这个圆滑石球、锋利石斧,扁平石铲,背面可能含着始制人的许多血和泪——为了磨制石器,他也许已损破十指,但人类,从此有了工具。
  从茹毛饮血,到首次领略火的无穷妙用,相信这开始也不容易,一定有人受惊,有人牺牲。但从此,人类便世世代代有了火。
  始!真是一项壮伟,而需要勇敢和坚忍的行动。

  觅

  每次,看见这个字,就会想起《流浪者之歌》里的西达塔——那个聪明、渴求知识、毫不满足要探究自我的人。当他一生不断地寻觅理想,经历了苦修,繁华欢乐之后,还是觅不到令自己满足的路向时,竟来到了一条极平凡的河边,跟摆渡人学习最平凡的事;怎样照顾船,如何砍柴造桨……
  更重要的是向那条河学习,如何用一颗平静的心去聆听别人的话。终于,他就觅到了最高的境界。
  为了追寻理想,西达塔曾跑了许多冤枉路,受过许多苦,到头来,却在最平凡的坟觅得,那就是:认真生活和用爱来对待所有生命。


  仲夏小令

  一
  我常常渴念,那些晴朗的日子。无一事,阳光肆意洒落在年轻的草树身上。
  一双初遇的小蝶偶然停翘于小篱笆,它们一定不知道世间有过“梁视”的故事。
  蓝天挥一挥长袂,使燠热下午奕得温柔。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缘由,我遗失了那些日子。
  二
  诗人赶一百里路,去看想看的向晚天空。
  他想找寻如散落桃花的晚云,他想展开一卷彩云笺,读西风写下的名句。他想饮一勺夕照细酿的流水,他想目送金色鸽子回到天边。他想聆听黄鹂说一个遥远的爱情故事。
  可是,他看见——晚云如山,渐渐暮色沉落,天地宛似自梦魇中醒来,怔仲而迷朦。
  他慌张得不能自持,忽然想起宋词半阕:“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三
  每逢想起纤夫,我就总不免忧伤。
  船不是注定由桨由帆来主宰的么?为什么岸上的人会跟船结下这段缘?
  两岸的石子给纤夫的脚磨得圆了,两岸的草给纤夫的汗浸枯了。
  两岸的路是一生走过的路,一船重担是一生的功业,可是,谁会记得起纤夫的面貌?
  1982年8月31日


  翠拂行人首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当年,湖畔有香尘十里,春风把柳陌的碧绿都凝住,映着半湖闲闲春色。
  那时,我还年轻,总爱过着雕鞍顾盼,有酒盈尊的疏狂日子,等闲了春的殷勤,柳的依依。
  有一天,我向江南告别,只为自信抵得住漠北的苍茫。我对拂首的柳说:“你别挽留,我有出鞘宝剑,自可不与人群。”
  蓦地,我从梦中醒来,发现了雨雪霏霏,发现了满头华发,发现了四壁空虚。我已经很累了,甚么都不愿想,只想念曾拂我首的柳丝。


  一肩担尽古今愁

  丰子恺有一幅画,远处半轮冉冉下沉的太阳,倚在山树之间,一行曲折足迹,近景是个弓背老者,担负着有伞有帽,重甸甸的行囊。
  一肩担尽古今愁!是这画的题目。人世间,有人背一肩担尽——担尽古今愁!是何等的气慨,又是何等的悲壮!但又该是多么无奈,因为无论不自觉还是毅然挑起这一担子,必须有齐天的气慨。这一担子一旦承受了,有生之日又难以卸下,怎不悲壮?亘古以来,为了人类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喷发的火山熔岩,层层堆叠,凝住冷却沉重。担尽?行吗?明明白白知道担不尽的仍无反悔的担起来,我们应体察那种无奈。
  也许,在功利尺度下,这是傻瓜才会干的事,但毕竟,就有人干。也许,最初,担子里装的并不那么多,可是,却在日后,一点点加重了,当挑者蓦然回首,原来是一担子古今愁。那时候,已经不容仔肩暂卸,只为人人倚望着,自己也深感担子和生命连成一体,放下来又不知道谁能承受,就必须,如期啊!
  默默地肩负下去,直到一天,步履停在一个遥远而寂寞的尽头,在人们纷纷用自己以为得体、了解的议论中,放下担子,(有时,担子的影子还会覆盖在身上。)向遥遥的路告别,让沉重的身体,化成灰尘、成尘。
  如今,世界的步伐太急促,快得有点混沌,再没有一个站得稳、挑得动的人物。人慨叹:“英雄的时代消逝了!”我们并不希罕英雄,但却深深忧虑,傻瓜的时代也随着逝去,只有傻瓜,担了古今愁,实实在在走过几步路。
  我不写英雄的赞歌,但请接受发自心底的敬礼;那沉默负担的远行者!
  1977年1月25日


  中庭树老阅人多

  我已经很老很老了。
  历史的红尘冷雨覆我,我听过渔樵的对话。冯异在我身旁默然独立,只为不贪功禄,于是人叫他作大树将军。陶潜徘徊不去,告别了折腰生活,人叫他田园诗人。有人折我以遗所思,有人借我系住征人瘦马。人忧、人乐,人乐、人忧,全都容在我心。
  没有泪,也没有笑,只有守了千年的沉默。年年,我青青若此。
  从前,有一个词人,竟怀疑了,就如此说:“树若有情时,哪得会青青如此。”
  我依然沉默,非因蔑视,只因——惟其沉默,才容得下更多。


  绣帘一点月窥人

  一沙可见世界,一花可证天国!
  那就千万别小觑窗外一点月。因为,那一点月是月的自己,是月的整体。远在天外,亿万年前,先于人类,它已负荷了圆缺,在宇宙间永恒奔波。
  这一点月曾照古人,今回也来窥我。这一点月曾印千万悠悠,古人、湖山都在我思中。也许,我更在古人、湖山思中。
  常自觉所见的一点,就真的只是一点,那会迫使自己面临闷局。尝试相信:天地含情,万物化生,皆自一点始,大宇宙便在眼前。


  衔泥带得落花归

  春来,春尽,本是无比平凡的事,但年年,总惹来无数的兴奋、叹息,只为她曾灿烂得如此动人心弦,又曾零落得一去无迹。
  竞夸轻俊的燕子,该是细意营巢,却又带来片片落花,惜春者便另有怀抱了。那边,有人袖手轻喟,为的是“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这儿,有人凄然下泪,是因“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尽管竭力留春,她还得要去!
  就只好,留了点点残英,记取许多回忆。也让她洁来洁去,漂流处,莫趁潮汐。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古来圣贤皆寂寞!那只为那情操那襟怀,少人领受得了!在高处,悠悠茫茫,古人足音渐远,应来者未来,那岂只是寒?
  遣怀、遣闷、遣闲,有酒有酒!
  陶潜低吟:“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刘伶一笑:“枕曲藉槽。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传说鬼为夜哭,只为仓颉造字透露了天地机微。那么,鬼应再哭,因为人造了酒,也透露了人性的机微。醉眼中,定有一片苍茫!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门前溪一发,我作五湖看

  "一发”是最小境界,“五湖”是广大境界。
  能把一发溪水,当五湖般观看,那个“作”的工夫,就不等闲。千万不要以为是“做作”的“作”,也不要残忍解为“自我欺骗”,而是处于狭窄拘促的现实里,心境的恒常广大。
  在荒谬的世代,静土何处?五湖何处?谁能天天安躲静土?谁能日日浪游五湖?于是只有“作”了。
  心境是自己的,可以狭窄得杀死自己,杀死别人,也可以宽广得容下世界,容下宇宙。是忧是乐,由人自取。市尘蔽眼处,我心里依然有一片青天,喧声封耳地,我心里依然有半帘岑寂。狭如一发之溪,能作五湖看,则对现今世界,当作如是观,当作如是观。


  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

  好一个聪明快乐的舟子。
  好山好水,本该依依才对。他却偏不肯住,还说他聪明?是因他心不旁骛直奔前程吗?是因他快去快回,能多赚几个铜板吗?都不。根据佛家说,世上好的坏的都是虚幻。过眼云烟,看看倒不妨事,否若执着地要住、要占有、要属于,那就是把心托在虚幻上,仿似想站在云端,自然到头来了无着落,痛苦烦恼便由此而生,因此,《金刚经》说:“应无所住生其心。”
  从前听说僧人不会在阴凉桑树下住上三晚,为的是怕生了感情,伤了静心,觉得十分不对劲,但自己失落得太多之后,就只能说服了,服了。


  细 雪

  满窗吵闹的阳光,我却想起《细雪》。
  那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也许,有它迷人的地方。譬如沉默微带忧郁的窗下少女,侧首凝视神态,仿似竹久梦二画中精灵。譬如嫩红似醉的垂樱,瓣瓣轻然飘落,既动魄又缠绵。譬如西阵锦缎纷阵的和服,一针一剌交织成的眩目华丽,不是衣服,而是少女待嫁的美梦。譬如闪着柔光黑发之下,斜掀衣领之上,如德化窑月白釉般的颈项。譬如烧山似的红叶,投影在游人衣袂,有挥不去的放荡。譬如……但,我想起的却不是这些。
  要重述那个故事,是很困难的。也许,里面的确有些情节:弄不清的不是善不是恶的人间矛盾,难于避免的恋情,甚至有人疏忽地以为那是个姊妹争产的恶俗故事,又或者以为不务正业阔少爷和倔强女孩子才是主角,又或者……但,我想起的却不是这些。
  在春意迷离又还未暖的季节里,不撑一把伞,不穿风衣,在没遮拦的小径上走,你会明白细雪。细雪,不成丝不成片,却无声地浓浓锁住你。头发没有水滴,衣履不见湿痕。可是,水意已渗得满身满心。从外边回来,别人并不会发现你遇过细雪,也不会迎上一句:“啊!你湿透了!”只有你自己知道,满身有抖不落的水意。拨一拨头发,盈掌是粘缠感觉,你实在惊讶,连呼吸里都有细雪的味道了。在细雪中,中年男人喝完一杯又一杯清酒,对着一个无关痛痒的人说:“她嫁人了!”然后,眼中一滴泪缓缓流在脸庞上。她——那个女孩子,叫作雪子。他好像没有爱过,却原来深深爱着的雪子,永远获得这个男人这一滴泪。窗外细雪如初,雪子并不知道遥远角落里,有一滴如期的泪。这是个淡然而忧伤的故事,我想起了。
  1984年5月10日


  不 再

  假如:时光倒流七十年,假如:时光倒流四五年,假如时光倒流二十四小时,你会再怎样过日子?
  是谁想出来的假如?那一定是个存心开人生玩笑的智者。是谁会认真地编造令人安心答案的?那一定是个天真的傻瓜。
  一点雨水晶莹悬在垂枝末梢,浑然如与枝端连成一体,难得的是像没牵连,却又如此相依。
  你就凝神看住它们罢,多一分钟,那浑圆的水点,会微微变了形。
  地面有一种力,毫不显露地力拉它,它支持一阵,弱得你不察觉风的拂过,它似乎挣扎了一下,就猝然掉下来了。从此,它不再在枝头。假如,时光倒流一分钟,你要那水点仍上枝头。但你明白,这是只是假如。
  也许,很快就会有另一水点在那枝梢出现,那已经属于另一个故事了。
  这叫做“不再”。
  一天早上,你从窗楞上看见一只稍作勾留的小鸟。出门时讶然遇到一片久违的阳光。一瓣不知名的落花飘在你的襟上。车厢里,邻座小孩无意地拉一拉你的衣袖,喔喔说了些你不懂的话。
  那种心情,那种景况,是独一的。
  这叫作“不再”。
  朋友相聚,适合的时间,协调的心情,一个毫不重要的话题。一丝体谅的微笑,一次颔首,一瞥默许的眼神,一下轻轻扶持,一回情意相遇的讶异。凡此种种,都不会再重现。
  这叫作“不再”。
  世间没有倒流这回事,不紧握此时此刻,等一切去后,追寻也是徒然,天地间,一切不再。
  1983年3月20日


  月上柳梢头

  今夕何夕?依旧垂柳,依旧冷月压人。
  眼中没有火树银花,并不晓得金吾不禁。只道倚暖了弱柳,拍遍了栏杆。不要问我为何冷落了满城的欢乐,不要怪我垂下头来,辜负了好月的情意殷殷。
  心里记取的灯月交辉,印象犹新,就伴我渡过这漫长的等待。柳条啊!别轻拂。好几次,惹得我既惊又喜,满以为有人分花拂柳来了。
  黄昏已逝,是该走的时分,因为今夕是今年的今夕,但让我多伫立一回,让我多伫立一回。


  在乎的,天长地久

  朋友说,你分明跟大众过不去,人家正流行说什么不在乎天长地久。你却说什么一生一世,现在哪有一生一世的事?
  我说:他们都没有用心看那套电视广告,只用了耳朵去截取两句说话,然后再用一般薄情心态去诠释,于是演变成一种似是而非的“哲理”,来为自己的不能一生一世作解释。
  火车站,曾是一个美丽爱情故事的开场,也是一个哀伤爱情的终结。一列火车的来去,时空就在转移了。温馨的许诺——天长地久,并不虚假,刻在一个人心中。哀伤,因为有人不守这许诺,也许出于误会,也许他真的不懂得什么叫天长地久,如果不是这样,世间就不会有那么多伤情故事了。我们看到那不忘天长地久的人,那曾经拥有的人,惘然遥望,想起一件又一件叫人心碎的往事——往事越温馨,如今想起越苦涩。她在乎的,她在乎那天长地久。说不在乎,是另一种凄然。看她惘然而沧桑的脸上那一滴泪吧!她在乎的,天长地久,哪怕梦也生疏,那一个故事已铸就,擒住她一生一世。
  情薄的人,不必说天长地久,就是连曾经拥有也并不在乎。在乎曾经拥有,那拥有过的就会在心中天长地久,只可惜太多人不明白“在心中天长地久”的道理,太多人看不见那一滴泪。两句话,说在口中,信在心中,变成都市人情薄的“真理”。
  我不是跟大家唱反调,而是深深相信,人间有情,就是最情薄的人,终会遇上一个人,一件事,他在乎曾经拥有,也在乎天长地久。
  1988年8月30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从前,满腔疏狂,便常笑王粲。要剪要理,也觉只不过是后主多情。偶尔,爱上层楼,就坦然说:“哦,那是年青。”
  今夕,风静得像一根系舟的缆,把时间系住。月也无言——能说甚么?在这缺得如钩的夜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该谢过诗人的怜念。
  今夕,夜深得似一口无底的井,把时间困住,月也无言——对谁说呢?在这缺得如钩的夜里。
  夜深了,怎还不睡?那只为:
  我爱造一个归去的梦,但又怕煞,怕那醒后的无凭!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不见灿烂,没有摇曳, 当我踩着黄昏, 去访那荒凉庭苑, 在刚受火烙的石墙边, 就看到了如此黄花!
  读诗念词, 人家说这"瘦"字最具神韵.思索多少遍,我依旧摇头,为的是捕捉不住迢遥的隽茂.看看在阴郁的墙影下,她果然带了微微佝偻,肩负了无比岑寂,却有一面傲风欺霜的颜色.我终恍然:她傲,她瘦!
  这个染污的时代,纵得见南山,也不再悠然.东篱寂寞,渊明也许折腰去了.只有她,在那儿瘦了一个秋,又一个秋.
  一阵西风,我瞥见你,比黄花更瘦!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人的一生,遇上过多少个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夜?
  此夜,可能是良朋对酌,说尽傻话痴语。
  此夜,可能是海棠结社,行过酒令填了新词。
  此夜,可能是结队浪游,让哄笑惊起宿鸟碎了花影。
  此夜,可能是狂歌乱舞,换来一身倦意,却是喜悦盈盈。
  但,谁会就在当下记取了这聚的欢愉,作日后散的印证?蓦然回首,人散了,才从惘然中迫出一股强烈的追忆,捕捉住几度留痕。
  聚、散、聚、散,真折煞人了。
  今夕,人散后,夜凉如水,请珍重加衣。


  今夜故人来不来 教人立尽梧桐影

  来?不来?在那一弹指顷来?在千万劫后才来?还是日换星移了也不来?
  如果肯定是不来了,我会痛痛快快一走了之,虽然很苦,但也很痛快。或许,我会哭着哭着,吊那逝去的梧桐影子。偏偏就碰上这“不可预料”。不能走,因为恐怕刚走开,便来。也不能哭,生怕来了,赶不及抹去泪光。更也不能生气,只为没谁说过来或不来。
  是谁?是果陀还是撞树的兔子?
  “若有所待”!是它描绘了整个人生!


  触目横斜千万朵 赏心只有两三枝

  乘一阵寒波,侵晓无言,春已彩化了天地.人虽然后知后觉,幸仍赶得及策杖而来.
  疏影幽香,只是古人的吟咏.但触目动情,又岂限在这些字句?仰首处,枝头朵朵竟遮住了云淡风轻的日子.别笑痴傻,真有人呆得穿红着绿,妄想与她竞艳,指指点点,也有人说我爱上整座梅林.
  爱梅林,可以.爱三两枝,可以.这算是随缘随分.大千世界,满目繁花.有时候,就单只爱上那两三枝--于是,两三枝就是目中心里的整座梅林.
  花中有你,你中有花,缘便如此定了。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big_lazzy/blog/item/2752e8f8d3adbb0fd9f9fd9d.html

  顺手放过来,真是一举两得~

  《路上谈》
  《承教小记》
  《丰子恺漫画选择》
  《日影行》
  《不迁》
  《彤云笺》
  《香港文纵——内地作家南来及其文化活动》
  《香港文学散步》
  《纤夫的脚步》
  《香港家书》

  小思简介: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东番禺,一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六四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七三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八一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竹 谈

  “小斋洒洒颇宜贫,清有竹,静无尘。”
  闷热的夜里,读着竹的诗词,不禁又想起了京都嵯峨野。看竹,自然想起嵯峨野。
  那边的竹林,有一个叫筛月林,全是纤弱纤篁,没试过夜访看它如何筛月,只觉植在寺院里,还嫌可惜,潇湘馆伴着冷雨敲窗,倒十分配衬。
  天龙寺再过去一点,那参天的竹薮,是常去的地方。里面总有烟雾如萝带,清澈空气透着阵阵竹香,仿佛跟外边世界毫不相干地存在;几声鸟鸣响得就似发自耳畔。偶尔抬头,有一丝一丝阳光,经竹叶筛过才下来,闪亮着神秘如月的光芒,我常眯着眼,看这像夜空的奇象。有时,来一阵好风,萧萧索索,使人步步想到:衣袂飘然,持酒狂歌的七贤。
  当然,我一定说到直指庵。
  那藏在竹林中,洒洒小斋,有如隐者。小小木庵里,住了一个老尼姑和两只猫。向庭院一边的台阶上,铺着红毡。客来,可盘腿静坐,看雨后初晴下的苔痕白沙。几块钱,要来一盏茶,有人浸入禅思冥想中里。我总爱倾听完全寂静时,耳朵里响着的无声之声;也看老尼姑低头兀自拿着毛笔和了墨,在卷轴上正写些什么。更多时候,会全心看住那只纯白的猫,低眉闭目,似佛,在红毯上睡去。它真像佛,或该说似马致远。当它醒时,我看过它的眼——了解猫,应看眼,完全一派“物来不乱”的神态。对于这只猫,简单不敢动念去摸一摸它,甚至不敢当它是猫。想想:竹林丛中,红毡之上,它不吃人间烟火。
  爱竹,绝不是为了什么清俗——反正,我同时也爱分花拂柳的艳媚。而是,竹薮里真有一股幽深,叫人从淡中,洗涤了许多杂念。
  六月天,能到竹林里,然后,清凉得一心如洗回来,是此刻想做的事。
  1977年6月14日

  怀 旧

  怀旧,不该是一股潮流!
  怀旧之情,永远藏在我们生命里!
  多少过去了的人、事、物,无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美的丑的,都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跟我们乐过忧过。
  不是时刻缠在回忆里,但偶尔,在某一瞬间,会无由地泛起几乎在记忆中湮没了的一个名字、一节情景、一种滋味、一段对话,或者一件完全无关重要的旧事。清晰得如在目前,可是再仔细追查下去,它们又会变得朦朦胧胧,仿佛像梦的碎片,叫人无法捕捉得住。
  在匆匆的步伐中,只有回顾,才看得清楚自己走过多少路,留下多少笑和泪。
  现在,怀旧潮来,但愿它带着“不忘故旧”的温厚感情,回看我们今天铺路的昔日一切。又或者,不必计较什么成败得失,不把事情看得那么严肃,只在匆忙的今天生活中,稍作温馨的回望。

  思 索

  工作极度繁忙的五月过去后,我把积存下来的报纸杂志逐一看完,发现一口气要消化许多大问题小问题实在不容易,但毕竟那些都是必须思索的问题——尽管思索也未必找到答案,尽管有人摇首慨叹:社会已经坏到这个地步,一小摄人的力量和心愿没有什么作为,我们只好无可奈何地活一天过一天。
  人能从不同角度思索问题,又能自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更可跟不同意见的人论辩,目的不在妖言惑众,而在寻求对人类有好处的结论,这样的社会,到底还有它的优点,这样的群体,还是有希望的。但思索和论辩的过程中,有一些原则是必须遵守,否则,既得不到圆满结果,也看不出问题的症结,甚至很易流于意气之争。
  激动的情绪最有碍于思索,而且往往会把问题局限或停滞在某一点上,这样便无法追根寻源,来来去去在中间层面转。
  不够客观和冷静,就看不见人家的优点,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争论下去,只有各走极端。最后,最不幸的就是演变成了私人恩怨。
  普通人的私人恩怨,顶多连累两人的一生一世,但遇上有权有位或具有无形影响力的人,就会连累许多无辜的人。
  原来的问题没有解决,却又横生了枝节,有时甚至枝节惹来的麻烦重重叠叠把原来的问题遮盖了。到头来,竟忘了原本要寻求的答案。这样的论争,对甚么人都没有益处。
  我很怕论争,因为怕自己不够冷静,更怕遇上诡辩或根本不守原则的对手,但我愿意思索,希望从思索中,能把问题看得更清楚。
  可惜,现在是一个热烈论辩的时代,有人告诉我:默默思索,已经不合时宜。这也是个值得我思索的问题。

  短调两章

  始

  读着古老的中国神话……
  盘古在一个大鸡蛋里孕育了一万八千年。当他突然睡醒了,只见四周黑漆一片,不禁闷得心慌,便抡起大斧,朝着混沌砍去,哗喇!混沌初开。轻清的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浊的沉沉下降,变成了地。于是,乾坤始奠。
  这一斧,使光明初露,让天地开始新的生命,并不简单啊!力量和勇气,孕育了一万八千年。要说这不过是个神话,倒不如说是壮伟、坚忍的开天辟地、人类历史故事。
  在博物馆里,看到原始人类用过的石球、古斧、石铲,就不禁想:人类从无到有,是多么的艰辛;而当第一个人懂得利用石器作工具,解决了一些生活难题时,那是多么重要的时刻!这个圆滑石球、锋利石斧,扁平石铲,背面可能含着始制人的许多血和泪——为了磨制石器,他也许已损破十指,但人类,从此有了工具。
  从茹毛饮血,到首次领略火的无穷妙用,相信这开始也不容易,一定有人受惊,有人牺牲。但从此,人类便世世代代有了火。
  始!真是一项壮伟,而需要勇敢和坚忍的行动。

  觅

  每次,看见这个字,就会想起《流浪者之歌》里的西达塔——那个聪明、渴求知识、毫不满足要探究自我的人。当他一生不断地寻觅理想,经历了苦修,繁华欢乐之后,还是觅不到令自己满足的路向时,竟来到了一条极平凡的河边,跟摆渡人学习最平凡的事;怎样照顾船,如何砍柴造桨……
  更重要的是向那条河学习,如何用一颗平静的心去聆听别人的话。终于,他就觅到了最高的境界。
  为了追寻理想,西达塔曾跑了许多冤枉路,受过许多苦,到头来,却在最平凡的坟觅得,那就是:认真生活和用爱来对待所有生命。

  仲夏小令

  一
  我常常渴念,那些晴朗的日子。无一事,阳光肆意洒落在年轻的草树身上。
  一双初遇的小蝶偶然停翘于小篱笆,它们一定不知道世间有过“梁视”的故事。
  蓝天挥一挥长袂,使燠热下午奕得温柔。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缘由,我遗失了那些日子。
  二
  诗人赶一百里路,去看想看的向晚天空。
  他想找寻如散落桃花的晚云,他想展开一卷彩云笺,读西风写下的名句。他想饮一勺夕照细酿的流水,他想目送金色鸽子回到天边。他想聆听黄鹂说一个遥远的爱情故事。
  可是,他看见——晚云如山,渐渐暮色沉落,天地宛似自梦魇中醒来,怔仲而迷朦。
  他慌张得不能自持,忽然想起宋词半阕:“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三
  每逢想起纤夫,我就总不免忧伤。
  船不是注定由桨由帆来主宰的么?为什么岸上的人会跟船结下这段缘?
  两岸的石子给纤夫的脚磨得圆了,两岸的草给纤夫的汗浸枯了。
  两岸的路是一生走过的路,一船重担是一生的功业,可是,谁会记得起纤夫的面貌?
  1982年8月31日

  翠拂行人首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当年,湖畔有香尘十里,春风把柳陌的碧绿都凝住,映着半湖闲闲春色。
  那时,我还年轻,总爱过着雕鞍顾盼,有酒盈尊的疏狂日子,等闲了春的殷勤,柳的依依。
  有一天,我向江南告别,只为自信抵得住漠北的苍茫。我对拂首的柳说:“你别挽留,我有出鞘宝剑,自可不与人群。”
  蓦地,我从梦中醒来,发现了雨雪霏霏,发现了满头华发,发现了四壁空虚。我已经很累了,甚么都不愿想,只想念曾拂我首的柳丝。

  一肩担尽古今愁

  丰子恺有一幅画,远处半轮冉冉下沉的太阳,倚在山树之间,一行曲折足迹,近景是个弓背老者,担负着有伞有帽,重甸甸的行囊。
  一肩担尽古今愁!是这画的题目。人世间,有人背一肩担尽——担尽古今愁!是何等的气慨,又是何等的悲壮!但又该是多么无奈,因为无论不自觉还是毅然挑起这一担子,必须有齐天的气慨。这一担子一旦承受了,有生之日又难以卸下,怎不悲壮?亘古以来,为了人类的智慧、愚笨,愁便似喷发的火山熔岩,层层堆叠,凝住冷却沉重。担尽?行吗?明明白白知道担不尽的仍无反悔的担起来,我们应体察那种无奈。
  也许,在功利尺度下,这是傻瓜才会干的事,但毕竟,就有人干。也许,最初,担子里装的并不那么多,可是,却在日后,一点点加重了,当挑者蓦然回首,原来是一担子古今愁。那时候,已经不容仔肩暂卸,只为人人倚望着,自己也深感担子和生命连成一体,放下来又不知道谁能承受,就必须,如期啊!
  默默地肩负下去,直到一天,步履停在一个遥远而寂寞的尽头,在人们纷纷用自己以为得体、了解的议论中,放下担子,(有时,担子的影子还会覆盖在身上。)向遥遥的路告别,让沉重的身体,化成灰尘、成尘。
  如今,世界的步伐太急促,快得有点混沌,再没有一个站得稳、挑得动的人物。人慨叹:“英雄的时代消逝了!”我们并不希罕英雄,但却深深忧虑,傻瓜的时代也随着逝去,只有傻瓜,担了古今愁,实实在在走过几步路。
  我不写英雄的赞歌,但请接受发自心底的敬礼;那沉默负担的远行者!
  1977年1月25日

  中庭树老阅人多

  我已经很老很老了。
  历史的红尘冷雨覆我,我听过渔樵的对话。冯异在我身旁默然独立,只为不贪功禄,于是人叫他作大树将军。陶潜徘徊不去,告别了折腰生活,人叫他田园诗人。有人折我以遗所思,有人借我系住征人瘦马。人忧、人乐,人乐、人忧,全都容在我心。
  没有泪,也没有笑,只有守了千年的沉默。年年,我青青若此。
  从前,有一个词人,竟怀疑了,就如此说:“树若有情时,哪得会青青如此。”
  我依然沉默,非因蔑视,只因——惟其沉默,才容得下更多。

  绣帘一点月窥人

  一沙可见世界,一花可证天国!
  那就千万别小觑窗外一点月。因为,那一点月是月的自己,是月的整体。远在天外,亿万年前,先于人类,它已负荷了圆缺,在宇宙间永恒奔波。
  这一点月曾照古人,今回也来窥我。这一点月曾印千万悠悠,古人、湖山都在我思中。也许,我更在古人、湖山思中。
  常自觉所见的一点,就真的只是一点,那会迫使自己面临闷局。尝试相信:天地含情,万物化生,皆自一点始,大宇宙便在眼前。

  衔泥带得落花归

  春来,春尽,本是无比平凡的事,但年年,总惹来无数的兴奋、叹息,只为她曾灿烂得如此动人心弦,又曾零落得一去无迹。
  竞夸轻俊的燕子,该是细意营巢,却又带来片片落花,惜春者便另有怀抱了。那边,有人袖手轻喟,为的是“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这儿,有人凄然下泪,是因“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尽管竭力留春,她还得要去!
  就只好,留了点点残英,记取许多回忆。也让她洁来洁去,漂流处,莫趁潮汐。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古来圣贤皆寂寞!那只为那情操那襟怀,少人领受得了!在高处,悠悠茫茫,古人足音渐远,应来者未来,那岂只是寒?
  遣怀、遣闷、遣闲,有酒有酒!
  陶潜低吟:“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刘伶一笑:“枕曲藉槽。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传说鬼为夜哭,只为仓颉造字透露了天地机微。那么,鬼应再哭,因为人造了酒,也透露了人性的机微。醉眼中,定有一片苍茫!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门前溪一发,我作五湖看

  "一发”是最小境界,“五湖”是广大境界。
  能把一发溪水,当五湖般观看,那个“作”的工夫,就不等闲。千万不要以为是“做作”的“作”,也不要残忍解为“自我欺骗”,而是处于狭窄拘促的现实里,心境的恒常广大。
  在荒谬的世代,静土何处?五湖何处?谁能天天安躲静土?谁能日日浪游五湖?于是只有“作”了。
  心境是自己的,可以狭窄得杀死自己,杀死别人,也可以宽广得容下世界,容下宇宙。是忧是乐,由人自取。市尘蔽眼处,我心里依然有一片青天,喧声封耳地,我心里依然有半帘岑寂。狭如一发之溪,能作五湖看,则对现今世界,当作如是观,当作如是观。

  前面好青山,舟人不肯住

  好一个聪明快乐的舟子。
  好山好水,本该依依才对。他却偏不肯住,还说他聪明?是因他心不旁骛直奔前程吗?是因他快去快回,能多赚几个铜板吗?都不。根据佛家说,世上好的坏的都是虚幻。过眼云烟,看看倒不妨事,否若执着地要住、要占有、要属于,那就是把心托在虚幻上,仿似想站在云端,自然到头来了无着落,痛苦烦恼便由此而生,因此,《金刚经》说:“应无所住生其心。”
  从前听说僧人不会在阴凉桑树下住上三晚,为的是怕生了感情,伤了静心,觉得十分不对劲,但自己失落得太多之后,就只能说服了,服了。

  细 雪

  满窗吵闹的阳光,我却想起《细雪》。
  那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也许,有它迷人的地方。譬如沉默微带忧郁的窗下少女,侧首凝视神态,仿似竹久梦二画中精灵。譬如嫩红似醉的垂樱,瓣瓣轻然飘落,既动魄又缠绵。譬如西阵锦缎纷阵的和服,一针一剌交织成的眩目华丽,不是衣服,而是少女待嫁的美梦。譬如闪着柔光黑发之下,斜掀衣领之上,如德化窑月白釉般的颈项。譬如烧山似的红叶,投影在游人衣袂,有挥不去的放荡。譬如……但,我想起的却不是这些。
  要重述那个故事,是很困难的。也许,里面的确有些情节:弄不清的不是善不是恶的人间矛盾,难于避免的恋情,甚至有人疏忽地以为那是个姊妹争产的恶俗故事,又或者以为不务正业阔少爷和倔强女孩子才是主角,又或者……但,我想起的却不是这些。
  在春意迷离又还未暖的季节里,不撑一把伞,不穿风衣,在没遮拦的小径上走,你会明白细雪。细雪,不成丝不成片,却无声地浓浓锁住你。头发没有水滴,衣履不见湿痕。可是,水意已渗得满身满心。从外边回来,别人并不会发现你遇过细雪,也不会迎上一句:“啊!你湿透了!”只有你自己知道,满身有抖不落的水意。拨一拨头发,盈掌是粘缠感觉,你实在惊讶,连呼吸里都有细雪的味道了。在细雪中,中年男人喝完一杯又一杯清酒,对着一个无关痛痒的人说:“她嫁人了!”然后,眼中一滴泪缓缓流在脸庞上。她——那个女孩子,叫作雪子。他好像没有爱过,却原来深深爱着的雪子,永远获得这个男人这一滴泪。窗外细雪如初,雪子并不知道遥远角落里,有一滴如期的泪。这是个淡然而忧伤的故事,我想起了。
  1984年5月10日

  不 再

  假如:时光倒流七十年,假如:时光倒流四五年,假如时光倒流二十四小时,你会再怎样过日子?
  是谁想出来的假如?那一定是个存心开人生玩笑的智者。是谁会认真地编造令人安心答案的?那一定是个天真的傻瓜。
  一点雨水晶莹悬在垂枝末梢,浑然如与枝端连成一体,难得的是像没牵连,却又如此相依。
  你就凝神看住它们罢,多一分钟,那浑圆的水点,会微微变了形。
  地面有一种力,毫不显露地力拉它,它支持一阵,弱得你不察觉风的拂过,它似乎挣扎了一下,就猝然掉下来了。从此,它不再在枝头。假如,时光倒流一分钟,你要那水点仍上枝头。但你明白,这是只是假如。
  也许,很快就会有另一水点在那枝梢出现,那已经属于另一个故事了。
  这叫做“不再”。
  一天早上,你从窗楞上看见一只稍作勾留的小鸟。出门时讶然遇到一片久违的阳光。一瓣不知名的落花飘在你的襟上。车厢里,邻座小孩无意地拉一拉你的衣袖,喔喔说了些你不懂的话。
  那种心情,那种景况,是独一的。
  这叫作“不再”。
  朋友相聚,适合的时间,协调的心情,一个毫不重要的话题。一丝体谅的微笑,一次颔首,一瞥默许的眼神,一下轻轻扶持,一回情意相遇的讶异。凡此种种,都不会再重现。
  这叫作“不再”。
  世间没有倒流这回事,不紧握此时此刻,等一切去后,追寻也是徒然,天地间,一切不再。
  1983年3月20日

  月上柳梢头

  今夕何夕?依旧垂柳,依旧冷月压人。
  眼中没有火树银花,并不晓得金吾不禁。只道倚暖了弱柳,拍遍了栏杆。不要问我为何冷落了满城的欢乐,不要怪我垂下头来,辜负了好月的情意殷殷。
  心里记取的灯月交辉,印象犹新,就伴我渡过这漫长的等待。柳条啊!别轻拂。好几次,惹得我既惊又喜,满以为有人分花拂柳来了。
  黄昏已逝,是该走的时分,因为今夕是今年的今夕,但让我多伫立一回,让我多伫立一回。

  在乎的,天长地久

  朋友说,你分明跟大众过不去,人家正流行说什么不在乎天长地久。你却说什么一生一世,现在哪有一生一世的事?
  我说:他们都没有用心看那套电视广告,只用了耳朵去截取两句说话,然后再用一般薄情心态去诠释,于是演变成一种似是而非的“哲理”,来为自己的不能一生一世作解释。
  火车站,曾是一个美丽爱情故事的开场,也是一个哀伤爱情的终结。一列火车的来去,时空就在转移了。温馨的许诺——天长地久,并不虚假,刻在一个人心中。哀伤,因为有人不守这许诺,也许出于误会,也许他真的不懂得什么叫天长地久,如果不是这样,世间就不会有那么多伤情故事了。我们看到那不忘天长地久的人,那曾经拥有的人,惘然遥望,想起一件又一件叫人心碎的往事——往事越温馨,如今想起越苦涩。她在乎的,她在乎那天长地久。说不在乎,是另一种凄然。看她惘然而沧桑的脸上那一滴泪吧!她在乎的,天长地久,哪怕梦也生疏,那一个故事已铸就,擒住她一生一世。
  情薄的人,不必说天长地久,就是连曾经拥有也并不在乎。在乎曾经拥有,那拥有过的就会在心中天长地久,只可惜太多人不明白“在心中天长地久”的道理,太多人看不见那一滴泪。两句话,说在口中,信在心中,变成都市人情薄的“真理”。
  我不是跟大家唱反调,而是深深相信,人间有情,就是最情薄的人,终会遇上一个人,一件事,他在乎曾经拥有,也在乎天长地久。
  1988年8月30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从前,满腔疏狂,便常笑王粲。要剪要理,也觉只不过是后主多情。偶尔,爱上层楼,就坦然说:“哦,那是年青。”
  今夕,风静得像一根系舟的缆,把时间系住。月也无言——能说甚么?在这缺得如钩的夜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该谢过诗人的怜念。
  今夕,夜深得似一口无底的井,把时间困住,月也无言——对谁说呢?在这缺得如钩的夜里。
  夜深了,怎还不睡?那只为:
  我爱造一个归去的梦,但又怕煞,怕那醒后的无凭!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不见灿烂,没有摇曳, 当我踩着黄昏, 去访那荒凉庭苑, 在刚受火烙的石墙边, 就看到了如此黄花!
  读诗念词, 人家说这"瘦"字最具神韵.思索多少遍,我依旧摇头,为的是捕捉不住迢遥的隽茂.看看在阴郁的墙影下,她果然带了微微佝偻,肩负了无比岑寂,却有一面傲风欺霜的颜色.我终恍然:她傲,她瘦!
  这个染污的时代,纵得见南山,也不再悠然.东篱寂寞,渊明也许折腰去了.只有她,在那儿瘦了一个秋,又一个秋.
  一阵西风,我瞥见你,比黄花更瘦!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人的一生,遇上过多少个一钩新月天如水的夜?
  此夜,可能是良朋对酌,说尽傻话痴语。
  此夜,可能是海棠结社,行过酒令填了新词。
  此夜,可能是结队浪游,让哄笑惊起宿鸟碎了花影。
  此夜,可能是狂歌乱舞,换来一身倦意,却是喜悦盈盈。
  但,谁会就在当下记取了这聚的欢愉,作日后散的印证?蓦然回首,人散了,才从惘然中迫出一股强烈的追忆,捕捉住几度留痕。
  聚、散、聚、散,真折煞人了。
  今夕,人散后,夜凉如水,请珍重加衣。

  今夜故人来不来 教人立尽梧桐影

  来?不来?在那一弹指顷来?在千万劫后才来?还是日换星移了也不来?
  如果肯定是不来了,我会痛痛快快一走了之,虽然很苦,但也很痛快。或许,我会哭着哭着,吊那逝去的梧桐影子。偏偏就碰上这“不可预料”。不能走,因为恐怕刚走开,便来。也不能哭,生怕来了,赶不及抹去泪光。更也不能生气,只为没谁说过来或不来。
  是谁?是果陀还是撞树的兔子?
  “若有所待”!是它描绘了整个人生!

  触目横斜千万朵 赏心只有两三枝

  乘一阵寒波,侵晓无言,春已彩化了天地.人虽然后知后觉,幸仍赶得及策杖而来.
  疏影幽香,只是古人的吟咏.但触目动情,又岂限在这些字句?仰首处,枝头朵朵竟遮住了云淡风轻的日子.别笑痴傻,真有人呆得穿红着绿,妄想与她竞艳,指指点点,也有人说我爱上整座梅林.
  爱梅林,可以.爱三两枝,可以.这算是随缘随分.大千世界,满目繁花.有时候,就单只爱上那两三枝--于是,两三枝就是目中心里的整座梅林.
  花中有你,你中有花,缘便如此定了
  请给分

贝壳


韩朝兴:反思玉雕创造,用光作玉谱新篇
我看到画上的山连绵起伏、峰峦叠嶂,他笔下山的山石肌理、脉络非常清晰,但是看不出半点儿线条的痕迹。当时就心想,此番效果倘若能出现在我的玉雕作品上,那该有多好。看着那些山,我陷入了沉思,它们是怎么出现的?是怎么被画出来?我百思不得其解,便问:“你这个峰峦叠嶂的山,没有线条痕迹是怎么...

禅是什么
“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这种披荆斩棘的创发宏愿,在禅门中可说是教学的基本宗旨。不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在修持上独立承担,自我追寻,自我完成,这是禅的最大特色。 (二)禅与知识 禅不讲知识,因此,不受知识的障碍,也更视知识为最大的敌人。知识教人起分别心,在知识领域里,人们会因此迷失了自我,...

求巴金先生任意一作品的语录不少于20条,谢谢!
他们也许幼稚,也许常常犯错误,他们的努力也许不会有点效果。然而他们的牺牲精神,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的洁白的心却使得每个有良心的人都流下感激的眼泪 青春是无限地美丽,青年是人类的希望,也是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希望,这样个信念,贯穿着我的全部作品。 我宁愿个人孤独地去经历人世的风波,去尝切生活的苦味,我不要安慰...

孟浩然《题义公禅房》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古诗《题义公禅房》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作品赏析 [注释](1)义公:唐时高僧。(2)习禅寂:习惯于禅房的寂静。(3)结宇:早房子。(4)空翠:树木的阴影。(5)莲花:《莲花经》。[译文]义...

禅悟女人花基本信息
沁兰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在不同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女性在面对生活、爱情、亲情等复杂情感时的思考与挣扎。同时,书中融入了禅学的元素,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领悟生活真谛,实现心灵的升华。《禅悟女人花》不仅是一本描绘女性人生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引导读者探索...

禅宗与书法艺术的关系
中国历代的诗词、文人画、书法作品、禅画、禅书等等的创作无不受到禅宗美学思想的影响,而这些影响的因素即是禅宗美学思想的特征,那它到底是什么呢?一、空灵之美 宗白华云,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这即是美学上所谓“静照”。静观万象,光明莹洁,各得其所,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所以周济说...

宋词与禅内容简介
近二十年来,"槛外人"的禅学探讨作品层出不穷,这些被称为"禅外说禅"的作品的一大特色是,它们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广泛探讨禅与哲学、文学、思想伦理学的交织,而非专注于纯宗教性的禅修体验,因为那个境界往往是难以言说、难以用文字完全描绘的神秘领域。从宏观层面探讨,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在禅...

书禅默证 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证”是佛教用语。参悟,修行得道的意思 如:禅师后证果,居于林虑山。——唐·张鷟《朝野佥载》又如:证果(修得妙道);证圣(证入圣果);证悟(修行得道);证业(证悟业果)“书禅默证”的意思应该是:用书参禅,默然参悟。黄一鸣的意思可能是自己的作品里面带有佛家“禅”、“证”的意味。

“集云不会禅不会道”的出处是哪里
年来老且病,转见不唧{左口右留}。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偈颂一百三十六首》释惟一 翻译、赏析和诗意《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是宋代释惟一所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思想,同时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自我修行的追求。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集云不会禅不...

思辨的禅趣作者简介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2011) - 他以庄子的哲学为视角,探讨了哲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2011) - 熊逸凭借对《坛经》的独特见解,揭示了禅宗思想中的智慧与趣味。他还计划推出两部未出版的作品:《自私的正义:正义观念的心理根源、经典谎言...

会宁县18266666199: 小思《蝉》的写作背景和席慕容《贝壳》写作背景和席慕容的简介 -
枞冰科赛: 不同点: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 :不管生命的成功与否,也要好好的活着,《贝壳》: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很仔细,一丝不苟.《蝉》:作者对生命意义的匣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明确提出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要给诗人留下珍惜的惊叹和愿望.《贝壳》:托雾延致.相同点:1.都有以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2.对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3.对物的描写细致入微,比较清新自然......

会宁县18266666199: 仿写小思的《禅》,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 -
枞冰科赛: 蜘蛛吐丝在他的生命中除了捕猎以外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那就是生命的延续. 非洲有一种 用粘粘的蛛丝严严实实的裹成一个卵包.母蜘蛛整日守护着卵包,等待着小蜘蛛的诞生.大约一个月后,卵包裂开了一个小口子,小蜘蛛一只只爬出来.这些小蜘蛛一出生就要吃东西.母蜘蛛产下十几粒食物团,足够小蜘蛛吃三天.三天后,小蜘蛛长大了许多,就开始第一次脱皮.这时母蜘蛛用她的蛛线把小蜘蛛聚拢在一起,然后趴在小蜘蛛上面.饥饿的小蜘蛛骚动着 的爬到母蜘蛛的身上,开始有点犹豫,可不知哪只小蜘蛛先咬下一口,母亲的皮被咬破了,其他的兄弟姐妹闻到血腥味,纷纷咬象母亲.一会儿,母亲的身体就被儿女爬满,每个儿女都有一根尖锐的 上百根 刺穿母亲的表皮,捅入母亲的身体.

会宁县18266666199: 小思的《蝉》的全文是什么? -
枞冰科赛: 《蝉》—小思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有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抖没有声响.它就是在树上知知不休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声音却那么的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一个夏天罢了!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里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土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的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要好好的活过. 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聒聒!

会宁县18266666199: 关于作者小思写《蝉》这篇作品的时代背景 -
枞冰科赛: 最佳答案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会宁县18266666199: 《蝉》 作者小思,出自哪本书?只要都回答上就给分 -
枞冰科赛: 1.《蝉》是选自《承教小记》中的 2.、《承教小记》简介: 写景散文 《不追记那早晨》, 《推窗初见雪》,《山景》, 《京都短歌》,《怀旧十题》 说理文 《忧天》,《鸡仔蛋》, 《孤雏》,《盆栽》,《蛾》 怀念,纪念和悼念散文 《告吾...

会宁县18266666199: 求小思或席慕容散文(除了蝉和贝壳外) -
枞冰科赛: 小思的:竹 谈“小斋洒洒颇宜贫,清有竹,静无尘.”闷热的夜里,读着竹的诗词,不禁又想起了京都嵯峨野.看竹,自然想起嵯峨野.那边的竹林,有一个叫筛月林,全是纤弱纤篁,没试过夜访看它如何筛月,只觉植在寺院里,还嫌可惜...

会宁县18266666199: 求小思或席慕容的作品3~5篇 什么类型都可以 越短越好 最好有感想
枞冰科赛: 一棵开花的树 作者: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

会宁县18266666199: 小思和席慕容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急!!!! 好加分!!!! -
枞冰科赛: 小思的写作风格1、写作题材广泛,有说理、悼念、写景等;2、文笔清幽雅淡,给人清风徐来的沁凉感觉;3、探讨民族国情时,又自然流露出严肃的哲理,发人深省;4、喜从日常生活中选择素材,令读者产生共鸣;5、钟情中国文化,从文章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席慕容的写作风格 .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席慕容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希望能帮到你哈~o(∩_∩)o

会宁县18266666199: 香港作家小思的诗歌作品有哪些
枞冰科赛: 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呵呵 有的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