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0年的巨变

作者&投稿:示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发生历史巨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二,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实行改革开放,利国利民.
第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保持稳定发展.
第五,始终加强党的建设,执政能力不断增强.

“柴”的变迁折射60年百姓生活巨变
中国有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被摆在了七件事之首,充分表明了它在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开门七件事中变化最大的,也许非“柴”莫属。
日常做饭、取暖用的“柴”的变迁,折射出这60年国家经济、百姓生活出现的深刻而可喜的历史巨变。
从短缺到充裕
在福建漳州从事电器销售业务的王洪林,至今也没忘记当初点煤油灯上晚自习的学习生活。“那时农村基本上天天晚上停电,大家只能用墨水瓶做的简易煤油灯上晚自习,经常熏得脸上黢黑。”想起过去的日子,他一脸感慨。
王洪林上学的时代,已经是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子正在变得一天天好起来。但是,在能源供应方面,变化也只是近些年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地区基本没有电,城市中也只有大城市有电力供应。在许多城镇,居民家里也往往只点一盏三五瓦最多15瓦的电灯,而且要遵守“晚上9点半必须熄灯”的规定,到了关灯的时间会有人来检查。1949年,全国人均生活用电不足1千瓦时。
王洪林学习时点的煤油,在改革开放之前供应更是紧张。长期以来,中国石油严重匮乏,家家户户晚上必用的煤油灯里的煤油都是进口的,所以又被称为“洋油”。由于供应不足,人们点个煤油灯都需要“精打细算”。
弹指一挥间,过去不可想像的事情成为了现实:农村很少停电了,农民做饭也开始用上液化气了;在城市里,使用蜂窝煤也基本成为了历史记忆,用电的日常器具更是日益增多。
这些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能源工业迅猛发展带来的相对充裕的能源供应:与1949年相比,2008年中国的煤炭产量增长了87.2倍,原油产量增长了1627倍,年发电量增长了806.3倍。
从黑脏到清洁
“改革开放以前,北京大多数人家里是用蜂窝煤做饭、取暖,在家里洗个热水澡根本就别想,要洗只能去公共澡堂子。”谈起60年百姓日常用能的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感受颇多。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电力、油气供应都比较紧张,尽管煤也需要凭票供应,但煤炭在城镇居民生活中一直处于“当家”的地位。据统计,改革开放前,居民生活用商品能源中煤炭所占比重在90%以上。在农村,做饭只能是烧柴禾。
“煤炉子用起来太脏了,家里、楼道里到处熏得黑黑的。每次点炉子的时候,我都把它搬到楼下,免得弄得到处乌烟瘴气。”家住北京崇文区的刁文凯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物资的供应开始丰富起来,城市里逐渐开始使用煤气做饭。但是,无论是买煤还是换煤气罐,都是家庭里的一个力气活,人们用起来总是不那么方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用能在质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柴火和煤炭为主体的能源,逐步转变到电力、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炭、沼气等多种能源并存,优质能源在生活用能中的比重大幅上升。
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与1952年相比,2008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所占比重从95%下降到68.7%,而石油、天然气的比重从3.37%、0.2%分别提高至18%和3.8%。能源,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清洁化”。
从低效到高效
上个周末,山东济南市居民李卫华一下子买了20只节能灯,用来替代原来使用的普通灯管。“家新装修了一遍,家里的灯也要全面节能。”李卫华的节能生活理念,正在不少中国百姓中传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能源基础设施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彩电、空调、洗衣机和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即使是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私人汽车,也正越来越多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据统计,我国民用汽车拥有量已经从1949年底的5.09万辆增长到2008年底的5099.61万辆。
“过去,因为供应跟不上,人们不得不省着用。现在,能源供应比较充裕了,但整体上能源依旧比较匮乏,必须更多考虑节能的问题。”周大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节能减排已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指标。除了工业节能外,国家接连出台措施促进生活节能,包括通过财政补贴方式推广1亿只节能灯,推进汽车、家电“以旧换新”以回收资源和节约能源等。
“60年来,我们国家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节能减排成为每个人自觉、自发的意识时,我们的社会会向前迈进更大一步。”李卫华说。


从土坯屋到高楼感受时代骤变迁
从土坯屋到砖瓦房,又从砖瓦房到楼房,“现在我们村也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了。”说起老百姓这些年最大的变化,住在姜家居委会住宅小区的索大爷、赵大爷告诉笔者,当属居民生活条件的变化,看原来的老农民都住上了高楼,这是几十年前都不敢奢望的事情,现如今,他们也成了地道的城市人了。
土坯屋年代:一年一修
今年67岁的索大爷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告诉笔者,记事时,家中的房子是用土坯建造成的。所谓的土坯是用麦秸打碎后和泥,再晒干成的一块块土坯。
那时的房子就是用这土坯一块块垒起来的,屋里的地面也是坑坑洼洼的黄土地。当时的土坯屋还没有屋脊,屋顶是平的,经常会出现积水现象,每年,家人都要上屋顶挂泥,防止漏水。如果再碰上多雨年,一年就要补修两次。
“下雨时我们经常把家中的瓶瓶罐罐拿出来接雨水。”索大爷说,不然大家都要挨淋了。之后,土坯屋也发生了一点变化,平屋顶有了小小的屋脊,再往后,生活条件好点,土坯屋的屋顶变成了瓦垒成的,村民再也不用经受风吹雨淋了。
赵大爷说,那个年代,弟兄姐妹多,都挤到一个屋子里,有的还要打地铺,孩子们长大了,住房也没有得到改善,亲戚来家中做客,不是和他们挤到一块便是让其另觅住处,很难的。“那时,吃饭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别的了。”赵大爷说,五六十年代,砖瓦房、楼房,那时连想都不敢想。
砖瓦屋年代:喜忧各半
索大爷介绍,他在1976年盖了砖瓦房,当时村子有200来户人家,而盖有砖瓦房的不足十家,所以他盖的房子在那时已是很了不得了。“当时家中有老人有孩子,想再盖土坯屋已不现实,所以就建了砖瓦房。”索大爷说,那时建的砖瓦房砖瓦都暴露在外面,不像现在建的砖房,都刮上水泥,有条件的还贴上瓷砖,干净又漂亮。“有了砖瓦房,屋里就不再漏水了,墙壁也不会再像土坯墙那样裂缝,不用再忙着修房子了。”索大爷笑着说。
虽然那时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有的还不能满足一家人的居住需求。赵大爷说:“虽改变了打地铺的条件,但兄弟们也是同住一间房,共用一张床。”80年代,砖瓦房才大幅度建造,建筑面积也有限,再碰上孩子结婚,房子就更紧张了。赵大爷称,他一个远房亲戚的儿子结婚还是住在自家的老房子中,其他姐妹更是挤在一块。
高楼年代:生活真幸福
9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生活也越来越好,墙皮斑驳、低矮阴湿的土坯房已难以寻觅,幢幢楼房林立于街巷,索大爷家的砖瓦房也被淘汰了,变成了一幢幢漂亮的楼房。
索大爷告诉笔者,他是1993年搬入楼房的,刚开始住楼房还不习惯,“就是感觉什么都变了,回家还得爬楼梯,当时感觉很别扭,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厨房那么干净,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去挑水吃,方便多了,现在要是再让他住平房他又会觉得不习惯了。
赵大爷也接话说:“谁想到能住上楼房呢,滨州最早的楼房是五十年代新华书店建的三层小楼,当时都觉得很新奇,现在经济发展这么快,建座楼房也不是什么新奇事了,你看看周围,高楼林立,哪还有小砖瓦屋的影子。”赵大爷称,自己和老伴有套房子,儿女们在外也有自己的房子,现在家里闲置的房子很多呢。
最后,索大爷回忆说,他们小区建的楼房处以前都是平房,也就是几年的功夫,都成了小高楼了,当年地地道道的老农民们也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城市人了。



我们摄影生活的六十年变迁
将人生每一段路的精彩瞬间都用相片记录下来,在现今已不再是奢望了,但新中国前二三十年我们普通百姓那时想照张相只有到照相馆去,因此照相也就成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往往大家都穿着最漂亮的衣服,怀着激动和虔诚的心,走进照相馆,希望照相师能给我们留下的形象。打开我们的老相册,存念的照片多数是一寸工作证照,也有少量的家庭节庆日合影,家里挂的镜框里竟是些一两寸的黑白照片,由于很少照相,大家的脸部表情都显得有些紧张,使劲儿将眼睁着,生怕照出来是“瞎子”。
印象中,家里第一台照相机是80年代后期买的,虎丘牌的,跟个砖块似的笨重,需要对焦,调光圈,调快门,稍不留神就拍虚了。拍完了还要手动倒胶卷,要是一不小心忘了——一打开盖子,整卷都报废了。买胶卷要花钱,洗相片还要花钱,那时工资不高,玩摄影仍然是一种奢侈。
2000年以后,傻瓜相机真正的成了傻瓜横行。我家买了第一个数码相机,柯达的,最普通的那种,用SD卡。256M的储存卡,可以存200多张照片。但是很快我就开始不满意了,象素太低,储存速度太慢,调焦太烂等等。
很快,数码相机悄悄出现在我们身边, 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还没用到半年,600万的又出来了,刚刚换了600万像素的,1000万像素的又推出来了……数码相机不但能即时成像,同时也省去了胶片,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相机对于普通老百姓家庭来说已不再是一件奢侈品。
这几年,我们外出旅游的机会、次数都多了。看看周围的游客大都带着照相机。尼康的、佳能的、索尼的……品牌多种,款式、像素各异,大都是数码的。不用对焦距光圈,不用安胶卷,不用怕跑光,一照完就能看,不就删掉,回来还能放在电脑上观赏保存。真是太方便了!
一次次的旅游,一回回的拍照,留下了人生中不同年龄的风采。我们的摄影生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新中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949年-1959年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土地必革 1950年6月30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15日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950年6月
红旗轿车诞生 1958年

1959年-1969年

大庆油田开发 1959年9月26日
征服珠峰 1960年5月25日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 1964年10月16日下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1965年9月17日
第一颗氢弹试爆 1967年6月17日

1969年-1979年

东方红卫星 1970年4月24日
重返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
陕西临潼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坑 1974年7月10日
恢复高考 1977年9月

1979年-1989年

改革开放

杂交水稻诞生 1981

奥运史第一金 1984年

南极第一站 1985年2月15日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1988

1989-1999

北京亚运 1990年9月22日
邓小平南巡讲话 1992年1月18日
京九铁路铺通 1995年11月16日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1999年-2009年

申奥成功 2001年7月13日
加入WTO 2001年11月10日
三峡工程
雅典刘翔夺冠 2004年8月28日
青藏铁路 2006年7月1日
嫦娥1号 2007年10月24
北京奥运 2008年8月8
神七升空 2008年9月25日

下面参考资料带图,带视频,有祥细解说。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进出品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提高到2173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15282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0年来,我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用60年的时间把贫困人口从两亿减少到2000多万。一国两制的成功,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载人飞船升天的壮举,西部开发的激情,奥运会的圆满成功,两岸三通的“团团圆圆”……无数伟大成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激励着我们迈向下一个60年!

一、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1)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破译牛胰岛素基因后,成功地人工合成了该胰岛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对此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 (2) 1998年4月15日,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又成功地运用基因方法重组人胰素。 (3) 1984年3月9日,我国青年学者旭日干与日本学者合作,培育出世界上第一胎“试管山羊”,1989年,“试管绵羊”被成功培育。 (4) 被世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称育成籼型杂交水稻。直到90年代,杂交水稻的影响还在继续。 ——基因工程 (5) 从1980年开始,由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与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合作进行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IX的转基因羊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使我国的转基因羊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6) 一种生长耗料低、肉质好、抗病力强的转基因猪,已由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培育成功,其基因导入总效率2.1%,比国外高出一倍多,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7) 在基因药物方面,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1992年又研制成功治疗甲肝和丙肝有特殊疗效的合成人工干扰素等一批基因工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市场。

二、农业技术 (8) 早在1956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就培育出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籼良种。此后,随着一系列矮秆品种的育成和推广,1965年,我国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每亩产量由200—2 50公斤提高到300—350公斤。 (9) 90年代,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大面积的试种中,表现出高产、优质和多抗等特性,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11250公斤。 (10) 1995年11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 (11) 1997年7月,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黄大年和他的科研合作者经过多年攻关,成功地将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水稻,并应用于杂交水稻。 (12) 1997年10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郭三堆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双价抗虫棉。 (13) 1998年9月,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教授高明尉等带领课题组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螟虫品系克螟稻。 此外,我国在激光育种、辐射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等先进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三、工业技术 (14) 1956年7月,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5) 1957年7月,昆明机床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 (16) 1957年10月,鞍钢第二初轧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150毫米初轧机。 (17) 1958年6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 (18) 1961年4月,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四、通信技术 ——大型计算机 (19) 1983年12月,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研制出被命名为 “银河”的大型计算机系统。从此,我国踏进了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20) 1993年10月,“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 ——微电子技术 (21) 自1965年研究开发成功第一块单片集成电路以来,建立了几个集成电路重点科研和生产基地。现在每年可生产2.5亿块电路,增长幅度达45%。“九五”末期集成电路批量生产的水平为1—1.5微米,研究水平为0.8微米,并在0.5—0.6微米工艺技术预研取得成果。 ——智能机器人 (22) 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有:核工业移动作业机器人;壁面爬行机器人;室外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移动机器人;水下1000米和6000米无缆机器人…… ——激光技术 (23) 经过10余年的研究,我国在X光、氧碘化学激光、自由电子激光、高功率固体钛玻璃激光和准分子激光方面的研究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 (24) 80年代,我国陆续建设了三大高能物理研究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和合肥同步辐射装置。 ——新材料技术 (25) 继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后,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了微合金钢。 (26) 我国现已能够拉制出直径为300毫米、重量达81公斤的大直径硅单晶。实际信息写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7) 能源、陶瓷、超导等材料方面的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四、两弹一星及航天技术 ——两弹一星 (28)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全世界为之震惊;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著名的“两弹”。 而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着《东方红》飞出地球,进入了太空。自此,“两弹一星”被写入新中国科技史册。 (29) 1960年,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对地导弹研制成功。 ——长征系列火箭 (30) 6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研制大型运载火箭技术。1980年5 月,向太平洋海域发射大型运载火箭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1) 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使用一枚大型火箭将3颗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成功地实现了一箭多星的壮举。 (32) 根据航天运载的需要,我国研制成功了“长征一号”、“ 长征二号”、“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等4种“长征”系列火箭。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家族已发展为有9种型号的火箭系列,使国外认识到中国航天的运载能力和水平,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具有坚实的基础。 ——人造地球卫星 (33) 1970年4月24日,我国进行了首次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地将第一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972年3月3日,我国又发射了第二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1975年11月1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五、能源技术 ——核能的和平利用 (34) 1966年10月,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35) 1971年8月,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36) 1958年6月,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位于浙江省的秦山核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它采用世界上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压水堆型,并采用经过实践检验的安全设计标准。1984年动工,1991年12月建成并首次并网发电。 迄今,我国已拥有秦山和广东大亚湾两座核电站,国家拟在近期再建设4个核电项目。 (37) 此外,我国还在研制的其他几种核反应堆:1、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已研制成功5兆瓦核供热反应堆;2、60万千瓦的先进压水堆核电站AC600,目前正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制;3、10兆瓦高温气冷堆实验堆开发研制,目前正在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进行;4、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预计在2020年左右投入商业运行;5 、聚变反应堆核电站的厂家自1958年起,现已列入“863计划”。 ——其他新能源 (38) 磁流体发电自60年代开始研究,80年代已经建立了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基地,目前此项目已列入“863计划”,计划在本世纪末建成一座2兆瓦燃煤磁流体发电一蒸汽联合循环实验装置。 (39) 太阳能发电的研制始于1958年,目前全国约有38个单位和大学从事光伏的研究和与发展工作。自1976年开始地面用太阳电池商品化生产以来,现在已共有12条地面用太阳电池的生产线或工厂。 (40) 风力发电在三北北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发展迅速,19 86年山东荣成市引进3台发电机组,组成我国第一个风力电站,1991 年与德国共同完成了浙江嵊泗风力发电站的建设,并网发电均运行良好。 (41) 生物质能源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合理利用,讲求效益”的政策,大力发展的农村能源,目前已取得明显的效果。 (42) 地热能方面,我国西藏地区已建成利用地热发电的羊八井地热电站,发电容量为2.7万千瓦。 (43) 我国在东南沿海地区建有数座实验性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40—640千瓦。
六、科学考察 ——青藏科学考察 (44)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一直没有间断。60—70年代珠穆朗玛峰地区的两次科学考察与70年代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对西藏自治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出版了46部共56册著作。 自1973年以来,几代中国科学家先后8次赴大峡谷进行科学考察,对大峡谷形成历史、资源环境及其与人类和自然资源之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远洋和极地科学考察 (45) 1970年,“向阳红5号”船首次进行太平洋特定洋区的综合调查,获得海洋重力、磁力、水深、地质、水文等多学科珍贵资料。1980年5月,“向阳红5号”船再赴太平洋执行任务,为探索“厄尔尼诺”现象,为我国海洋事业、国防建设和国际海洋合作做出了贡献。 (46)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极地考察。1984年12月30日,中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登上乔治岛,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1985年2月20 日落成。1989年9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在南极大陆落成。 (47) 1999年6月,我国首次赴北极考察。 ——古生物化石考察 (48) 1984—1995年,我国科学家在云南澄江发现大批动物群化石,揭示了生物进化的突发性,向传统的“渐进论”为代表的达尔文进化理论提出了挑战,被国际科学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49) 1997年,我国科学家在贵州瓮安考察前寒武纪含磷地层,发现大量微型多细胞动物及礤胚胎化石,将动物起源时间向前推进50 00万年,再次取得早期动物研究的重大突破。 ——夏商周断代工程 (50)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项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相结合解决三代纪年问题的大型项目。工程设置9个课题、40个专题、170名学者经过联合考察,在文献学、天文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就将成为迈向21世纪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新的起点。 上述各方面的科技成果回顾,难免挂一漏万。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50年只是短短一瞬,而中国科技50年却在寻求国富民强的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中国科技走过了50年,它还将创造更加辉煌的50年。


建国60年成就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政府和人民面对一个满目...

祖国60年变化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 一九四九年 中国人民终于挺直了腰杆 就在十月一日那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了 普天同庆的开国大典 毛主席带领劳苦大众 历经了千辛万苦 爬雪山 过草地 万里长征 不怕远征难 终于创下了自己的一片蓝天 和平鸽飞翔在祖国的上空 四化建设刷新了历史的史篇 改革开放的春风 传播着...

祖国60年巨变 文章
美国的一名火车旅行家保尔?泰鲁在《游历中国》中曾经写道:“有昆仑山在,青藏铁路就永远也到不了拉萨!”可是,他错了。勤劳而充满智慧的中国人靠着自己的力量,修建了这样一条天路。青藏铁路由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区段1979年铺通,并于1984年投入运营。可是由格尔木至拉萨段...

61年中国的变化
震惊世人的中国六十年沧桑巨变 震惊世人的中国六十年沧桑巨变 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世界,中国人民自己的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全国亿万人民群众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英勇不屈,艰苦创业,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

祖国辉煌六十年作文
回望过去,60年的辉煌成就令我们满怀骄傲与自豪;此时此刻,60年的辉煌成就让我们更确定要充满自信地阔步往前进;展望未来,60年的辉煌成就让祖国插上腾飞的翅膀,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翱翔吧,腾飞吧!祖国我爱你!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

中国是如何富裕起来的
60年,把一个民生凋敝、经济严重落后、国家事业百废待兴和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变成了一条腾飞的巨龙,以一个大国的身份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 光阴如水,岁月如梭。60年的沧桑,60年的巨变,数不尽道不完。别的不说,就我们这一代、正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长大的一代,见证、目睹和享受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

求体现祖国60年变化的小故事
60年,光辉岁月弹指一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60年啊,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祖国前进的脉搏。我深深的感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和承继他后代的领导人的共同努力,就没有今天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也没有中国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这些成就来之不易,这些...

60代表着什么意义(国庆60周年)如题 谢谢了
国庆60周年的意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六十年成就辉煌; 60年弹指一挥间,华夏大地沧桑巨变,焕发勃勃生机,几代中国人的强国之梦、复兴之梦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辉煌成就,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

中国成立60周年每十年的变化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历史凝聚了宏伟, ...

求助以《建国60周年长春取得哪些成就》为题2000字的文章,谢谢了_百度...
长春旅游用她60年的巨变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长春旅游“三级跳” 越来越美越飞越高 60年拼搏进取,开拓创新,长春旅游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60年辛勤培育,开发建设,长春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其发展历程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三大步”、“三级跳”。 1978年-1995年...

洪雅县13936499917: 弹指一挥间,60年沧桑巨变.回望历史,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立足今天,60年来,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 -
无毅尤脱:[答案] (1)①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②神州系列(五、六、七、八号)发射成功、“嫦娥一、二号'探月成功;③青藏铁路建成通车;④成功举办2010上海世博会;⑤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免除了持续2600多年的农业...

洪雅县13936499917: 关于祖国60年的变化 -
无毅尤脱: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一样,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

洪雅县13936499917: 中国成立60周年取得巨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紧急啊! -
无毅尤脱:[答案]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推翻了腐朽落后的社会制度,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生产关系从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改变为基本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上层建筑从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改变为基本适应社会主义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