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又“三影”“三瘦”之说,分别指得是什么,和所在的诗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宿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词里的3影 3瘦是什么!~

张先(990~1078) 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判官。皇□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任为通判。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四年(1059),知虢州。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家居。此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赵□、苏轼、蔡襄、郑獬、李常诸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直至逝世之年,尚有词作。
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这些"影"字句,往往动中显静,以朦胧飘忽的景物反映出幽冷宁谧的意境。宋祁很赞赏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斋闲览》)。他自己也很得意于"云破月来花弄影",以及〔归朝欢〕的"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剪牡丹〕的"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因而自称"张三影"。清人李调元以为:"尚有一词(即〔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中'无数杨花过无影',合之应名'四影'。"(《雨村词话》)其他还有"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青门引〕),也写得不错。


一代词人李清照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雅称别号,比如易安居士、正宗第一、婉约宗主、李三瘦等,其中,“李三瘦”是较为奇特且不好理解的一个。

所谓“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

在《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之句,清代文人陈廷焯评价为“婉转曲折,煞是妙绝”;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称“‘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

在《如梦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句,黄蓼园在《寥园词选》中说:“‘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在《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据说,李清照写好《醉花阴》一词后,寄给了两地分居的丈夫赵明诚,“明诚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便3天3夜闭门写作,得15阕,与李清照的词混在一起请友人陆德夫赏鉴。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

李清照的“三瘦”诗句:
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自:《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出自:《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一、《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释义: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二、《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李清照(宋)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
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
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释义:狮子造型的铜炉里熏香冷透,床上棉被翻卷起江色的波浪,清晨勉强起来还是倦怠梳头。妆镜台随它铺满了厚厚尘垢,太阳光尽管能够照到那帘钩。就怕分别时刻心里十分难受,很多心事说不清难以张口。
最近一段时日身体日渐消瘦,完全不是因为喝酒过量伤身,也不是因为看到景物而悲秋。这回离别一走就这样算了吧,千万遍地唱起那首阳关三叠,也终究还是难以再次挽留。
你离开桃源仙境一去难回头,我这里凤去楼空烟雾锁空楼。我整日对着楼前流水望不休,应该看我钟情的眸子泪双流。今后我只能呆望流水泪不休,寄托着我不断的相思与悲愁。
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释义: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张先(990~1078) 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父张维,好读书,以吟咏诗词为乐。张先于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明道元年(1032)为宿州掾。康定元年(1040)以秘书丞知吴江县,次年为嘉禾判官。皇□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任为通判。四年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嘉□四年(1059),知虢州。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家居。此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赵□、苏轼、蔡襄、郑獬、李常诸名士登山临水,吟唱往还。直至逝世之年,尚有词作。
张先词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善于以工巧之笔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以善于用"影"字著名。这些"影"字句,往往动中显静,以朦胧飘忽的景物反映出幽冷宁谧的意境。宋祁很赞赏他〔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斋闲览》)。他自己也很得意于"云破月来花弄影",以及〔归朝欢〕的"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剪牡丹〕的"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因而自称"张三影"。清人李调元以为:"尚有一词(即〔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中'无数杨花过无影',合之应名'四影'。"(《雨村词话》)其他还有"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青门引〕),也写得不错。

一代词人李清照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雅称别号,比如易安居士、正宗第一、婉约宗主、李三瘦等,其中,“李三瘦”是较为奇特且不好理解的一个。

所谓“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

在《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之句,清代文人陈廷焯评价为“婉转曲折,煞是妙绝”;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称“‘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

在《如梦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句,黄蓼园在《寥园词选》中说:“‘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在《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据说,李清照写好《醉花阴》一词后,寄给了两地分居的丈夫赵明诚,“明诚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便3天3夜闭门写作,得15阕,与李清照的词混在一起请友人陆德夫赏鉴。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

三影指张先,他好用“影”字
帘压残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无数杨花过无影
一代词人李清照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雅称别号,比如易安居士、正宗第一、婉约宗主、李三瘦等,其中,“李三瘦”是较为奇特且不好理解的一个。

所谓“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

在《凤凰台上忆吹箫》有“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
悲秋”之句,清代文人陈廷焯评价为“婉转曲折,煞是妙绝”;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称“‘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

在《如梦令》中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之句,黄蓼园在《寥园词选》中说:“‘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在《醉花阴》中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之句。据说,李清照写好《醉花阴》一词后,寄给了两地分居的丈夫赵明诚,“明诚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便3天3夜闭门写作,得15阕,与李清照的词混在一起请友人陆德夫赏鉴。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

宋代:张先,雅称“张三影”。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堕轻絮无影”。

毛先舒,雅称“毛三瘦”。有:“不信我真如影瘦”,“书来墨淡知伊瘦”,鹤背山腰同一瘦“。


“三瘦”之说,分别指得是什么,和所在的诗句是什么
所谓“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即“新来瘦”、“绿肥红瘦”、“人比黄花瘦”,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联想,给人以不同凡响的新鲜体验。在词人笔下,“瘦”具备着不可言传的魅力!可谓花瘦人瘦,怜花自怜,任你是铁石心肠,...

“三瘦词人”是指什么?
三瘦词人李清照文/苏发元 早年的李清照生活安定幸福,词作清新脱俗,明丽雅致。她的《点绛唇》就描绘了一副少女生活的剪影:“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露浓花瘦”,刚荡罢秋天,因为劳累,脸上洒满了汗珠儿,...

“三瘦词人”是指什么?
三瘦词人李清照文/苏发元 早年的李清照生活安定幸福,词作清新脱俗,明丽雅致。她的《点绛唇》就描绘了一副少女生活的剪影:“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露浓花瘦”,刚荡罢秋天,因为劳累,脸上洒满了汗珠儿,...

“三瘦词人”是指什么?
回答:三瘦词人李清照文\/苏发元 早年的李清照生活安定幸福,词作清新脱俗,明丽雅致。她的《点绛唇》就描绘了一副少女生活的剪影:“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露浓花瘦”,刚荡罢秋天,因为劳累,脸上洒满了汗珠儿,...

“三瘦词人”是指什么?
三瘦词人李清照 文/苏发元 早年的李清照生活安定幸福,词作清新脱俗,明丽雅致。她的 《 点绛唇》就描绘了一副少女生活的剪影:“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 瘦 ,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露浓花瘦”,刚荡罢秋天,因为劳累,脸上洒满了...

明末的顾黄王三位大儒是指哪三位?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古人的名、字、号体制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的?
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

请问古人的"号" "自号" "字"
名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在看古书,、古典戏剧时往往会碰到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号的情况,...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

三国时期的"字"是怎么会是啊?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字的,一般来说,文人、贵族或至少有点文化的人才会有。比如汉高祖刘邦就没有字,因为他当年出身贫寒,也没有文化,朋友都直接叫他刘邦或刘季,而这个“季”并不是他的字,而是因为他在家里排行第三,季就是第三的意思。又如韩信也没有字。而张飞给大家的印象好像有点暴燥粗俗...

金华市13779241461: 宋词里的3影 3瘦是什么!
董贸硝普: 宋三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堕絮飞无影.宋三瘦诗:!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3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金华市13779241461: 在宋代诗人中、谁因写词善用“影”字,且被人称“张三影”?他的三“影”指的是哪三句诗? -
董贸硝普: 张先,字子野,是与欧阳修、晏殊同时代的词人.他以登山临水、创作诗词自娱.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题材大多为男欢女爱、相思离别,或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很有情韵.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之三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一丛花令》中有「沉思细想,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之句,刻划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极为细腻生动.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此词尤为「无理而妙」.诗歌在当代也享有盛名.

金华市13779241461: 李清照的诗词(三瘦) -
董贸硝普: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金华市13779241461: 关于“宋词"的知识 50字左右 -
董贸硝普: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

金华市13779241461: 李清照的词中是不是只有三个瘦字? -
董贸硝普: 李清照含有“瘦”字的词句: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新荷叶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殢人娇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临江仙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点绛唇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其中以“人比黄花瘦”“绿肥红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三句最为经典,固有“李三瘦”之名】

金华市13779241461: [宋词和诗词的分别是什么?宋词的特点是什么? -
董贸硝普: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它始于梁代...

金华市13779241461: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苏轼的狂有哪些? -
董贸硝普: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词的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苏轼此时40岁便自称“...

金华市13779241461: 比较唐诗与宋词的相同不同 -
董贸硝普: 简单地说,唐诗除古风外,一般每一句字数相等,排列整齐 而宋词每一句长短不一,错落有致,被称为长短句 唐诗一般不合乐歌唱 而宋词都是有现成曲谱或自创曲谱填写,可以歌唱

金华市13779241461: 苏轼词和辛弃疾词有什么区别? -
董贸硝普: 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同被称为豪放派词人,苏轼于花间词、南唐词及柳永以来一脉相承的婉约派外另开豪放词派,并全面革新词体,彻底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局面;南宋词人辛弃疾继...

金华市13779241461: 唐诗和宋词的不同区别 -
董贸硝普: 唐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写诗不讲究平仄,不要求对仗,押韵也比较自由,第首诗的句数和字数句式没有严格规定;近体诗在句数句式平仄对仗押韵等到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宋词是由诗歌和音乐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律诗,它分为小令、中调、长词三类.词的篇幅长短不一,差异极大,最短的是《苍梧谣》,只有十六个字,最长的是《莺啼序》,有二百四十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