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五马分尸的商鞅,到底是得罪了谁?

作者&投稿:偶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患病去世。自此,商鞅失去了他变法的唯一强有力支撑,被诬陷谋反,秦惠王由此下令让全国上下来逮捕他。百般无奈之下,商鞅回到自己的封地,准备与秦惠王对抗到底,但不幸兵败,被杀,尸体也被“车裂”示众,五马分尸,血溅当场,异常惨烈。
一代改革大家落得如此下场,倒真是令人叹惋。不过,其实商鞅本来是有机会不至于落得如此惨烈的下场的,但他自己没有把握住。
曾经有一人劝过商鞅,但商鞅全然当作了耳旁风,没有理会。现在仔细想想,如果商鞅当初没有不把那人的话当回事,而是真正将那人的规劝听进了心里,是不是根本就不会落得个被五马分尸的悲惨下场呢?但可惜啊,世界上没有如果,生命终究是一去不复还。
那么这个人究竟对商鞅说了什么,商鞅又为什么不把他的话当一回事,最后还是被五马分尸了呢?
直击要害的规劝
其实,这个人就是赵良,一个普通的小官。
商鞅当上秦国丞相的第十年,听闻了赵良的名声,就非常想见他。于是通过孟兰皋的引见,赵良就去见了商鞅。商鞅一见到赵良吧,就显得有点热情了,直接说:“今鞅请得交,可乎?”。
面对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一见人家面就要交朋友,普通人早已欣喜若狂了,这可是野鸡变凤凰的良机。
但赵良不是普通人,在商鞅的热情相邀下,他很淡定,说“仆弗敢愿也。孔丘有言曰:‘推贤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退。’仆不肖,故不敢受命。”
赵良搬出孔子当背书,硬是说自己不敢奢望,估计赵良是真的不想跟商鞅交朋友。
而赵良这话,传到商鞅耳朵里,问题就严重了,这样百般推辞,莫不是“子不语吾治秦与?”商鞅也是直接,就问出口了。赵良一听也是不慌,说“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这意思,您直接遵循虞舜的话,就别问我了呗。这赵良也着实是聪明。
不过,商鞅并不打算就这样推皮球,既然见到赵良了,就要问点有意思的,把自己和五羖大夫比一下。于是他就问:“孰与五羖大夫贤?”
赵良一听,心想既然你都问了,那我就说实话了。“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这评价着实有点高了,但是一般情况下吧,两个人比较,盛赞一个人,就代表另一个人的评价就不是太好。
但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赵良居然这样直白,“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
一一细数过错,感觉赵良已经把商鞅的面子给下了个干净。然而这居然还不算完,赵良紧接着又说:“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说完这些建议,赵良就告辞了。
说实话,在人家风头正劲,仕途蒸蒸日上的时候,说什么放弃一切,回归田园,死期不远了,这赵良也忒煞风景了。但是不得不说,他说的确实很在理,商鞅本就是靠秦孝公一个人撑着变法的,秦孝公要是死了,商鞅可不就是众人攻击的对象吗。
但是很明显,对于赵良这直击要害的建议,商鞅根本就没把它当一回事,不然怎么着也不会落得那个下场。
商鞅必死
那么有着变法之功的商鞅,为何就真的被赵良说中,死期不远了呢?
首先,赵良总结得很到位,商鞅变法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其中最致命的就是得罪了太子一党。商鞅刚刚开始实行变法的时候,恰恰就遇到当时太子不小心杀了人,这对商鞅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灾难。
机会在于,他可以用太子犯法这件事来立威,震慑其他人,以便快速推行变法;灾难在于,得罪了太子,想必秦孝公也不会太高兴,这样实在是太不理智了。于是,百般纠结之下,商鞅选择折中的办法,处置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公孙贾,彻彻底底地把太子党得罪了。据说公子虔被行刑后,整整八年没出府,估摸着都在想怎么搞死商鞅了。
除此之外,在商鞅推行变法期间,触动了太多贵族的利益,加上过于严苛的法令,短短时间内,简直是把秦国官吏给惹了个遍。而这正是他必须死的重大原因之一。
其次,支持者太少,自己本身也没有任何势力。商鞅到秦国变法,背后只有一个秦孝公支持,自己身单力薄,没有任何势力,一旦秦孝公死去,商鞅的下场如何,自是不必我多说了。
最后,不肯放弃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功名,作法自毙。在赵良劝说商鞅之时,他没有当回事,不甘愿放弃自己的功名。再加上,由于商鞅推行连坐之法,刑法严苛,导致自己落难之时,没有任何人敢帮助他,最后被“车裂”,着实是太悲惨了。
悲惨结局
回顾商鞅的一生,真的是令人叹惋。
几次三番在几个国家之间流转,怎么也得不到重用,空有变法之志,而无赏识之人。好不容易到了秦国,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开启了自己的变法之路,迎来自己人生的巅峰时刻,却好景不长,得罪了太多人,最终落得个被五马分尸的下场。
不得不说,身处那样一个战火连天,贵族势力强大的时代,从推行变法之初,商鞅的命运几乎就已经注定了会以悲剧结尾,五马分尸的悲惨归宿令人叹息不已。


商鞅是被五马分尸而死的吗
车裂商鞅的真相就是古代帝王们的权利恐惧症,害怕手中的权利被旁人分走。商鞅变法,律法严苛,其中以战功作为评定等级标准的内容,严重动摇了宗亲皇室的利益,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拥有与生俱来的高贵身份,而且如果不努力作战、奋勇杀敌,还有失去这个尊贵出身的危险。商鞅在秦国做了十年的宰相,宗亲皇室贵族们...

历史中被五马分尸的商鞅是否死得亏?
至于商鞅的死,无论是五马分尸也好,还是车裂也罢,只能说他是罪有应得。他的思想对后人的毒害,绵延2000多年。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华罪人,今天的每位父母,都应该让自己的子女清醒这个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商鞅不懂。他写的那本著作,更是千百年来封建帝王时代的“治国宝典”...

聪明一世的商鞅,为什么会作茧自缚?
但是这次他却是没有了好运气。在他到了秦国边疆之时,他想住在旅店,店主说住店的人如果没有证件,那么是不能住店的。因此商鞅也就无法投宿。后来商鞅好不容易逃到了魏国,魏国却是痛恨他当年帮助秦国打败魏国,因此就将他送回了秦国。在商鞅他回到秦国之后,便是被秦惠文王处以了五马分尸之刑。

盘点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几个英雄,五马分尸死于伯乐被清君侧_百度...
所谓大英雄,一者最富正义感,二者为国家为民族建功立业。但善始不能善终者,必为千古遗憾!中国历史上总有那么一些英雄,善始不能善终,他们的死因,内因或刚愎自用或优柔寡断,外因却皆为错过了历史千载难逢的机遇所致!怎一个冤字了得———一、变法图强却遭五马分尸的商鞅 死因:战国期的商鞅变法...

中国历史上死得轰轰烈烈的九个英雄:都有谁上榜
一、变法图强却遭五马分尸的商鞅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异军突起,军事力量日益强大,一步步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改革触动了既得利益者,商鞅遂遭到政敌的迫害,车裂而死,全家亦被杀害。 点评:秦国因改革强大了,统治者一边享用着改革果实,一边为了平息既得利益者的怒气而把改革者五马分尸,中国历代改革者的命...

商鞅最后被五马分尸,是因为什么?
或许在商鞅的内心深处,也不甘自己最终落得如此的结局,他毅然决然的起兵来反抗秦惠文王当然这次起兵并没能获得成功,还给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最后导致自己拥有了一个五马分尸的结局。在这种封建朝代里面触动到了贵族的利益的时候,往往都很难。因为毕竟一个朝代的诠释都是卧在这些贵族手中儿商量差不多...

商鞅是五马分尸吗?
商鞅曾被“车裂”,“车裂”,一般的解释就是“五马分身”或“五马分尸”,所以许多人说,商鞅是被五马分尸的。只是《东周列国志》说商鞅是“五牛分尸”,不过,那意思也没有太大的分别,只是“马”换成了“牛”而矣。

商鞅变法的大功臣商鞅真的被五马分尸而死吗?
被撕裂的新老世族,还要用商君的血来粘合……” 于是,秦惠文王下令通缉商鞅,商鞅逃亡,鉴于他坑过的人太多,也鉴于他自己定的犯罪连诛连坐制度,他逃到哪里,国外没人收留,国内没人敢收留。最后,前338年,秦孝公撒手人寰同一年,商鞅在自己的封地商,被杀。死后,尸身被五马分尸,而非活着被...

最初商鞅变法是得到当时秦王支持的,最后为何落得被分尸的结局呢?
商鞅变法实行后,使得秦国一跃成为了强国,为之后的统一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单看这一点,这次变法还是成功的,然而,变法带头人商鞅在最后却落得个五马分尸的车裂之刑,那这其中究竟是有怎样的因由呢?我们接着往下看。投奔魏国却没遇到伯乐商鞅自幼便聪慧好学,长大后更是想要找一片天地可以让他一展...

中国古代的时候什么叫五马分尸?
商鞅相秦期间,商鞅因执法较严引起秦贵族的怨恨。孝公卒后,太子惠王立。公子虔之徒为报夙怨,告商鞅有谋反企图,派官吏逮捕他。商鞅打算逃入魏国,魏人因公子昂曾中其计而丧师,故拒不接纳。商鞅不得已而归秦,乃与其徒属发邑兵攻郑(今陕西华县),兵败被俘。惠王车裂商鞅,并灭其族。 这是最...

万秀区13169932262: 秦国的商鞅到底是怎么死的? -
掌达太可: 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商鞅推辞不接受.五个月后,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君继位.商鞅想要告老退休,有人向秦惠文君说:“大臣功高盖主就会危害国家社稷,对身边的人过于亲近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万秀区13169932262: 商鞅是死前被车裂(五马分尸)的嘛? -
掌达太可: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秦国贵族多怨.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嬴驷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万秀区13169932262: 商鞅如何受到屈辱?为什么收到屈辱? -
掌达太可: 1.商鞅在秦孝公时期受到重用,变法强国,史称“商鞅变法”.变法期间,太子驷犯法,商鞅为了法令执行,认为太子犯法也要处以刑罚,但是太子作为储君,不能致刑,就把太子的师傅公子虔执行劓刑,就是把他的鼻子割掉.在秦孝公死后,...

万秀区13169932262: 《商秧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但商秧本人却落得五马分尸的下场,为什么? -
掌达太可: 首先是历史因数,商秧的改革是带有封建性质的,这就不可避免地触犯了当时的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仇视, 再者,商秧的个人因数也很重要,由于变法时商秧依仗孝公的信任,得意忘形,得罪了很多人,特别是得罪了当时太子(后来的秦王),这就为后来他 的死埋下了伏笔. 其实大凡历史改革,既维护了某个阶级的利益,就不可避免地要损害另一个阶级的利益.冒着流血牺牲的危险是少不了的!

万秀区13169932262: 商鞅怎么死的
掌达太可: 商鞅因为执行变法,最后落得个五马分尸. 现在想来,变法是皇帝要求的,杀商鞅也是皇帝下令的.因为商鞅变法,皇朝的财政危机得到了解放,因为商鞅变法,得罪了许多朝廷大臣,皇帝的江山受到了威胁.所以,皇帝在财政危机解除后,为了不丢社稷,就杀了商鞅. 其实,商鞅受命变法是死,不受命也是死.

万秀区13169932262: 商鞅是被谁杀死的?犯了什么罪?请不要复制百度资料,直接说人名和具体事件 -
掌达太可: 商鞅是造反战死的.秦孝公死后,公子虔诬陷说商鞅要造反.商鞅想要出逃,没走成,于是回到自己的封地,扯旗造反.结果打仗不行,死在战场上了.因为写下,谋反确凿,尸首被车裂.

万秀区13169932262: 商鞅是怎么死的?
掌达太可: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发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国去,但魏国因他生擒公子昂,拒绝他入境.他回到自己的封邑,举兵抵抗,结果失败,被车裂而死.

万秀区13169932262: 商鞅变法成功了,但商鞅失败了. 辩题
掌达太可: 因为商鞅得罪了秦朝贵族,秦孝公一死,那些贵族反而诬陷商鞅,最后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五马分尸).

万秀区13169932262: 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句子是 -
掌达太可: 对楼下的说法,我有些看法.商鞅不是得罪秦惠文王,而是秦惠文王畏惧关内贵族实力.试想,一个刚登上王位的太子而言,根据不稳,他需要得到谁的支持?当然是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关内实力.正在这时侯,商鞅因为被诬陷谋反,商鞅逃走...

万秀区13169932262: 商鞅是被谁害死的 -
掌达太可: 惠文王嬴驷即位,公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