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的语言特点

作者&投稿:夷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插秧歌的语言特点:这首诗将乐府长于叙事和对话的特点与山歌俚曲流畅清新的风格相结合,融进诗人善于谐谑的幽默感,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诗歌意境。

赏析:
这是杨万里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它生动地表现了农村插秧劳作的情景。

诗的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全家老少齐上阵,一家其乐融融的干农活,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插下,有抛有接有拔有插,忙个不停。

三、四句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全副武装与天斗,与地斗,与雨斗,而“雨从头上湿到胛”又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急迫与艰辛。总之,前四句诗人以朴素通俗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紧张插秧劳动的图画。

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诗中的“只不答”,不是对农妇的呼唤一声不吭,而是说没有答应她“歇半霎”的请求,更妙的是农夫还用别的话岔开:“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莳”指栽种,“匝”指完毕,这是说,秧苗刚种下,尚未挺拔,况且也没有种完,我怎么能歇得下?然后话题一转嘱咐妻子要管好小鹅小鸭,免得它们到田里糟蹋庄稼。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吃苦耐劳的品格,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里。




陕北秧歌有怎样的艺术风格?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流行地域主要是陕西北部各县。艺术风格奔放、质朴、欢快、活泼,语言通俗易懂,内容风趣诙谐。声腔多为民间小调、小曲,花样繁多,优美动听,多用弦乐伴奏。表演风格与扭秧歌相似,边舞边唱,动作潇洒大方。

隆尧秧歌戏定州秧歌
定州秧歌在艺术表现上独具特色。语言和唱腔方面,戏文通俗易懂,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方言俚语丰富,使得观众能够轻易理解。男女演员的唱腔主要以宫调式为主,采用本嗓、真嗓大喊的方式,极具地方特色。早期的演唱并不依赖文乐伴奏,调值为D调,演员自由起调。在现代版本中,增添了管弦乐伴奏,使得旋律更...

伞头秧歌唱词
这段唱词体现了伞头秧歌的典型特点:节奏明快、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唱词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述了人们欢乐的心情和对丰收的期待。通过“手把花伞轻轻摇,脚踏节拍步步来”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伞头秧歌表演时那种轻松愉悦、载歌载舞的氛围。伞头秧歌的唱词通常是由民间艺人根据当地的生活习俗和...

隆尧秧歌戏的艺术特色
隆尧秧歌的主要特点,一是表演舞台性,行当齐全,唱念做打完善,不同于民艺舞蹈扭秧歌。二是地域乡土性,表演风格饱含乡土气息。三是剧目丰富,据统计达二百余出。四是语言通俗,唱词道白朴实生动,口语民风浓,唱腔简单明快。五是伴奏简易,徒歌干唱,前期只有武场,以鼓锣镲梆为主。后期增添弦笙笛等文...

隆尧秧歌的特点
借髢髢》、大戏 《闹大厅》、《山东歉》、《跑沙滩》等;4、语言通俗性。隆尧秧歌的文字语言,汲取提炼于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语言。因此,唱词道白朴实生动,口语民风很浓,唱腔简单而明快,通俗易懂;5、伴奏简易性。隆尧秧歌伴奏形式,前期只有武场没有文场,以鼓锣钗梆为主,伴奏简单但独具特色。

秧歌戏的艺术特色
秧歌戏历史悠久绵长,唱腔雄浑厚重,本地的方音俚语和生活习俗的融入使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明清俗曲和地方曲调、语言融合的风格代表。秧歌戏是声腔式戏曲,其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之说,此非确数,极言其多,主要有:水胡、娃娃、头行板子、哭糜子、还魂片子、大清阳子、二清阳子、甩炮、秃爪龙...

祁县秧歌的特点
几百个秧歌曲调各有特点,韵味也各不相同,有的以曲调优美 、秀丽 ,节奏舒展、抒情性强见长,如《绣花灯》、《采棉花》等;有的则以节奏紧凑、音调简洁,似说似唱,善于叙事著称,如《换碗》、《洗衣计》等;有的又因曲调较快、活泼,风格清新 、开朗 ,适于载歌载舞的表演,如《看秧歌》、《...

隆尧秧歌戏秧歌戏
其表演不仅舞台性强,角色设置完整,唱念做打兼备,与普通的民艺舞蹈扭秧歌有所不同。更深入的是,其乡土气息浓厚,表演风格充满地方特色。据统计,隆尧秧歌的剧目丰富多样,已知有二百多出,语言通俗易懂,唱词生动活泼,体现出浓厚的口语民风和简洁明快的唱腔。在伴奏方面,隆尧秧歌早期以鼓锣镲梆等...

无为秧歌有哪些
《摇橹号子》,《满畈春色手上来》等。根据查询本地惠生活显示,无为民歌的歌词语言精练,无为秧歌代表作有《摇橹号子》《满畈春色手上来》《送晚茶》等。无为民歌中的秧歌是土生土长的音乐艺术品种,具有辽阔宽广、质朴悠扬、节奏自由的特点,以高亢洪亮的气势声响彻辽阔的田园山野,演唱形式多为一人...

东北大秧歌短句
东北大秧歌更加突出豪爽、热烈的氛围,有更多令人兴奋、夸张的肢体语言。也许,有人觉得东北大秧歌粗俗,入不得大雅之堂,但它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和无拘无束的洒脱欢畅,我认为,是不需要高雅之势来展示的。简朴中洋溢着平凡的热情,舞动中舒展释放着全身心的快乐。这就是东北大秧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

上蔡县18627646294: “插秧歌”这首诗的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贲子熊胆: 诗的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全家老少齐上阵,有抛有接有拔有插,忙个不停.三、四句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

上蔡县18627646294: 宋诗《插秧歌》的有关问题答案 -
贲子熊胆: 因为他们正在弯腰在田里插秧苗,谁也顾不上回答.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的插秧生活,写农民艰苦和勤劳.他把农民的蓑笠比作战士的盔甲,充分展示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另外,语言清新通俗,流转如珠,使这首诗长期以来为人们所乐道.但由于作者是把这一家农民的插秧劳动只当作自然景色来描绘,没能进一步发掘下去,因此反映现实的浓度还嫌不够.

上蔡县18627646294: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及相关题型 -
贲子熊胆: 高考《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具体规定是这样的: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试卷中的诗词鉴赏试题,选用了24首诗词,设计了37道题目,对考点均有涉及,就题目而...

上蔡县18627646294: 宋·杨万里《插秧歌》是什么意思? -
贲子熊胆: 这首诗是作者在街州乡村见到农民男女老幼冒雨插秧后写的.诗中所写当是亲眼所见,连大儿,小儿都参加了插秧劳动,这无疑是全家总动员性的抢种.小孩子竞能经受住这种紧张劳动的考验,说明...

上蔡县18627646294: 宋 郑樵 插秧歌 的诗意 -
贲子熊胆: 《插秧歌》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全诗写得新、奇、快、恬,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

上蔡县18627646294: 阅读宋朝杨万里的《插秧歌》,完成下列题.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②. 唤渠③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 -
贲子熊胆:[选项] A. 首联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出全家插秧时忙碌混乱的场景. B. “雨从头上湿到胛”写出来雨势之猛,表现出农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C. 本诗的颈联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样,都表现了农民抢抓农时忘我劳动的心理. D. 《插秧歌》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

上蔡县18627646294: 《插秧歌》描绘了怎样的插秧场景? -
贲子熊胆: 该诗题为《插秧歌》,入手即表现了插秧的繁忙.插秧关系到收成的好坏,万不能失时.因而,值此时节,无论男女老少,一齐来到田头,各有所司,不敢稍有懈怠.三四两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刻画,表现了插秧的艰橡碰苦.天公不甚作美,...

上蔡县18627646294: 插秧歌!1.第3和第4句都表现了什么? 2.从“唤渠朝餐歇半霎”感受到了什么? 3.从农夫的语言中感受到了什么 -
贲子熊胆: 劳动者是最光荣的

上蔡县18627646294: 《插秧歌》是什么年代写的? -
贲子熊胆: 《插秧歌》,传为五代时期的僧人契此所作.契此俗姓张,又称"布袋和尚",号长汀子,奉化大桥镇长汀村人, 生于后梁乱世,矢志出家,常背一布袋出游四方,性豪放喜结善缘.契此圆寂时端坐在一块盘石上,说偈语道:"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言讫,溘然而逝.人们这才悟到,原来这位胖大和尚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以后人们便按照他的模样塑成了中国式的大肚弥勒佛,供奉在天王殿中,千百年来取代了佛教中正统的弥勒佛而名扬四海.关于他的传说颇多,部分与济公传说相类. 插秧歌 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

上蔡县18627646294: 诗歌的语言特点,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他们两个相同吗 -
贲子熊胆: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从文体的角度说的,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相对而言. 特点是:语言凝练、常用象征、充满想象、篇幅较短、分行排列、具有抒情性(抒情诗,即使是叙事诗也讲究抒情.) 语言特点:高度凝练,押韵,朗朗上口,常用对偶、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古诗要求更为严格,比如讲究平仄、对仗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