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的纵管中池主要储存

作者&投稿:关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题主是否想询问“横纹肌的纵管中池主要储存什么”?肌浆网。肌浆网是骨骼肌中一种特化的内质网,位于横纹肌的纵管(T管)和终池中。SR是一种扁平膜囊状结构,其膜上镶嵌有大量的钙离子泵,具有储存和释放钙离子的功能。


求横纹肌收缩原理
这个把肌细胞的电兴奋与肌细胞机械收缩衔接起来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耦联。具体的耦联过程是:首先,细胞膜的动作电位可直接传遍与其相延续的横管系统的细胞膜。横管的动作电位可在三联管结构处把兴奋信息传递给纵管终池,使纵管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大,贮存于池内的Ca2+便会顺其梯度扩散到胞浆中...

什么是“三联管”?
特点 三联管对于低温、Ca2+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是稳定的。每一横管和来自两侧肌小节的纵管终末池,构成了三联管结构。横管和纵管的膜在三联管结构处并不接触,中间尚隔有约12nm的间隙,说明两组管道的内腔并不直接沟通,但这样的结构显然有利于细胞内外之间某种形式的信息传递。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肌肉收缩机制
原肌球蛋白发生构象改变,使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暴露,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发生扭动,将细肌丝往粗肌丝中央方向拖动。经过横桥与肌动蛋白的结合、扭动、解离和再结合、再扭动所构成的横桥循环过程,细肌丝不断滑行,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过程中能量来源于ATP水解释放的能量。

神经冲动引起肌纤维收缩的生理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
具体的耦联过程是:首先,细胞质膜的动作电位可直接传遍与其相延续的横管系统的细胞膜。横管的动作电位可在三联管结构处把兴奋信息传递给纵管终池,使纵管膜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大,贮存于池内的Ca2+便会顺其梯度扩散到胞浆中,使胞浆Ca2+浓度升高,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从而出现肌肉收缩。当神经冲动...

钙如何控制肌肉收缩
首先,个人觉得你的问题提的很好,看得出,你是一个很爱思考问题的人,下面,我给你解释下:在肌肉收缩过程中,当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钙离子流入细胞内,此时肌肉中的钙离子浓度是肌肉收缩的基本条件。肌浆网是肌肉中钙的主要储存处,而且是最高度发育的钙运输系统,当骨骼肌受到刺激后,肌浆网中大量...

昆虫肌细胞的组成部分
昆虫肌细胞的类型:1、横纹肌:这种类型的肌肉在昆虫身体中广泛分布,主要负责昆虫的各种运动。横纹肌的肌纤维是长条形的,具有明显的交替排列的明带和暗轿郑带,与昆虫的运动和活动密切相关。2、纵纹肌:纵纹肌主要分布在昆虫的飞行肌肉中,它的肌纤维是短而粗的,具有交替的明带和暗带,能够产生强烈...

骨骼肌(1)——肌原纤维
肌管系统:电化学耦合的桥梁<\/ 肌原纤维的肌管系统,如同骨骼肌的神经系统,横小管系统(T-system)和纵小管系统(肌质网系统)交织如网。横小管如丝线般穿行于肌纤维内,而纵小管则如同骨骼肌的神经脉络,与横小管在终末池处交汇,形成三联管,这是兴奋与收缩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骨骼肌的肌原...

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错误的是
【答案】:C兴奋-收缩耦联至少包括三个主要步骤: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即纵管系统)对Ca释放和再聚积。在连接肌质网或终池中,Ca高出胞质中数千到上万倍。ryanodine受体激活可引起Ca2向胞质中释放,是一个顺浓度梯度的过程。而胞质内的Ca浓度升高...

横小管的本质
环绕每条肌原纤维,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肌纤维内部。肌浆网是肌纤维中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其中部纵行包绕每条肌原纤维,称纵小管,两端扩大成扁囊状称终池。每条横小管与两侧的纵池组成三联体,在此部位将兴奋从肌膜传递到肌浆网,肌浆网膜上有肌泵和钙通道。

将肌细胞的兴奋过程与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是()
【答案】:C C[解析]三联管兴奋引起终末池释放Ca2+,肌浆中Ca2+浓度升高后,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C结合时,导致一系列蛋白质的构型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肌丝滑行,触发肌肉收缩。

襄汾县18946176428: 求横纹肌收缩原理 -
茆尝菲讯: 简单来说: 肌肉收缩时,肌球蛋白横桥周期性地与肌动蛋白结合、解离和水解ATP.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转为肌动蛋白细丝的运动.详细说明: 肌细胞的收缩过程如下: 1.肌节的组成肌节由粗、细肌丝组成.粗肌丝主要由肌凝蛋白构成.肌...

襄汾县18946176428: 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与钙离子的关系 -
茆尝菲讯:[答案] 试述神经冲动引起肌纤维收缩的生理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 [考点]神经—骨骼肌的兴奋耦联、传递. [解析]当神经冲动传到肌细胞时,冲动引起轴突末梢去极化,电压门控式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引起囊泡移动以至排放,将其内的乙酰胆碱释放...

襄汾县18946176428: 肌肉中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 -
茆尝菲讯:[选项] A. ATP B. ADP C. 磷酸肌酸 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