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造反的关东藩镇臣服于唐德宗,背后是何原因?

作者&投稿:洪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唐德宗之所以能迅速摆平关东地区,主要是因为卷入叛乱的关东五大军区(河朔三镇、淄青、淮西)就是乌合之众。
迫于唐德宗削藩的压力,这五大藩镇很快就能达成共识一起造反。
但是因为藩镇之间无可化解的矛盾,这五大强藩的合作,也很容易被唐德宗用政治攻势瓦解。
各大藩镇之间,有一个问题永远无法解决。那就是与皇帝对抗时,他们应该让谁来领衔呢?无论让谁领衔,这个人也有可能变得一家独大,从而逐步兼并其他人。
如果把大唐帝国打崩盘的结果,就是让一个强藩崛起,渐渐把他们都兼并了,你说他们把头撇在裤腰带上造反,又是所为何事呢?
从这层意义上讲,各大强藩最希望的结果就是维持现状。换而言之,各大藩镇继续保存自己独立自治的地位,绝不是推翻大唐帝国。
大家在反对皇帝削藩时,总是一副兄弟同心的样子。但是当他们真正团结起来挑战中央政府时,矛盾马上又会无可抑制了。
当皇帝的削藩工作眼看就要取得胜利的时候,通常总是会掉链子。因为到了此时,军人集团就会感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他们会实现惊人的默契。
当藩镇大佬把帝国中央政府折腾得大有崩盘之势时,皇帝就又会莫名其妙地夺回主动权。因为到了此时,军人集团就会发现,只有大唐皇帝继续高高在上,他们的既得利益才会更容易保证。
如果真把帝国搞崩盘了,等待他们的就是残酷的兼并战,周边强藩对自己的威胁,恐怕比中央政府的削藩来得更迅速、更残酷。
对于普遍的藩镇而言,皇帝自然是危险的敌人,趁乱崛起的强藩同样也是危险的敌人。
这就进入了一个翘翘板的游戏之中:皇帝强势的时候,藩镇就会联合起来打压皇帝;皇帝弱势了,藩镇又会联合起来帮助皇帝。
大唐的数位皇帝,比如代宗、德宗都陷入莫名其妙的困境,又稀里糊涂地逃出了长安城,可他们总会在绝境中翻盘成功。
现在,皇帝已见识到各大强藩联手后来的力量,如果各大强藩真的继续折腾下去,帝国就有可能崩盘,但整个局势竟然朝着越来越有利于皇帝的方面发展了。
在这种背景下,唐德宗下发了一道罪己诏:过去都是我的错,我以后一定会对于背景特殊的军区保持尊重,在一定范围内,世袭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面对这封罪己诏,关东各大强藩一时都感动了,于是他们纷纷表示要重新做人。
到目前为止,似乎只有幽州朱滔有些骑虎难下,因为他哥哥朱泚现在占据着长安城,而且还称帝了,如果朱滔与皇帝和解,就等于把他哥哥彻底抛弃了。
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朱滔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走,但是其它军区都表示愿意效忠朝庭,区区一个幽州军区自然翻不起多大的风浪。
魏博节度使田悦对朱滔说:“我是想跟随您南下的。只是我手下的将士都不支持我,我实在也没有办法。”
悦见郅曰:“悦固愿从五兄南行,昨日将出军,将士勒兵不听悦出,曰:‘国兵新破,战守逾年,资储竭矣。今将士不免冻馁,何以全军远征!大王日自抚循,犹不能安;若舍城邑而去,朝出,暮必有变!’悦之志非敢有贰也,如将士何!已令孟备步骑五千,从五兄供刍牧之役。”因遣其司礼侍郎裴抗等往谢滔。
朱滔听了这话自然是非常生气:“想当年皇帝要收拾你,我出于义气帮你。当时我哥哥还在中央政府,我为了你背叛皇帝,让我哥哥处于险地。当时你拿城池酬谢我,我不接受,你让我称帝,我也不接受,而是选择与你们平起平坐,现在,你竟然和我玩这一套?”
滔闻之,大怒曰:“田悦逆贼,在重围,命如丝发,使我叛君弃兄,发兵昼夜赴之,幸而得存。许我贝州,我辞不取;尊我为天子,我辞不受。今乃负恩,误我远来,饰辞不出!”
不止是魏博节度使田悦,成德节度使王武俊也开始对唐德宗表忠心了:都怪我一时鬼迷心窍跟着坏人去学坏,现在我知道错了。
当然了,淄清节度使也很快表示自己从前也是鬼迷心窍,现在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王武俊、田悦、李纳见赦令,皆去王号,上表谢罪。
面对此情此景,朱滔抓狂了。
事情发展到现在,幽州不要说与中央政府对抗了,他连现在站在中央政府一边的魏博、成德、淄青三大藩镇也摆不平。
传说中的河朔三镇就是幽州、魏博和成德。现在让幽州单挑魏博、成德两大藩镇,本身就很难看到胜算。
更要命的还在于,魏博、成德两大藩镇背后,还有实力并不逊色于他们的淄青节度使相助,更有强大的中央政府站台。
既然如此,整个战争其实没有什么悬念了,但是幽州的朱滔现在已经没什么回头路了。
他哥哥朱泚在关中折腾得惊天动地,如果朱滔现在突然回头,朱泚必死无疑。
只要朱滔愿意继续和皇帝玩命,以幽州的实力,还有朱泚控制的长安为中心地区,加上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再赌下去也未必就一定会失败。
问题是,几个回合下来,朱滔就被打得一败再败。事实上,此时的朱滔本身就是做着近于绝望的挣扎,现在他想取得胜利,就只能等待奇迹出现了。
在此过程中,似乎也出现了奇迹。比如说魏博节度使田悦被人杀了,而且从当时的情形去看,魏博与幽州合作的概率突然增大了。
面对这种事实,让幽州的朱滔多少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奇迹的。但是很不幸,魏博内部经过简单的博弈,又继续站在唐德宗一边。
在此过程中,朔方李怀光也突然背叛唐德宗,这让朱滔相信,这个世界或许是真有奇迹的。
但是很不幸,这种对他有利的变故,虽然一再出现,但是并不能挽救他失败的命运,于是朱滔越走越绝望,终于只能对唐德宗低头了。
因为幽州是地缘最有利于割据的军区,所以皇帝依然不能把他怎么样了。更主要的是,朱滔死得比较及时,所以也算平稳着陆了。
但是他哥哥朱泚显然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于是只能在穷途末路中死于非命。
总的来说,唐德宗的基本盘实在太大了,具体到任何一个节度使,与唐德宗的实力相比,也相差太悬殊了。
唐德宗的基本盘远比战国时代的秦国实力要强大,因为大唐中央政府控制着关中、巴蜀、江南,而具体到某一个藩镇,显然都不能与战国时代的关东六国相比,因为整个关东地区,有着二三十个节度使。
在这种背景下,只要唐德宗稳住基本盘,分化瓦解了关东节度使,想要居中制衡天下,还是轻而易举的。
这一轮折腾,王俊武成了最大的赢家。
我们理理前面的时间线:最初是李惟岳想世袭成德镇,最后被唐德宗甩了一通政治、军事的组合拳,于是王俊武踩着李惟岳的人头上位。
结果唐德宗趁势祭起了推恩令,想把成德分为三份,引得关东地区大乱,最后关中的泾源、朔方军跟着先后叛乱,唐德宗差点翻了船。
最后,唐德宗平定了叛乱,王俊武开始全面接管成德军区。
经过这一轮折腾,河朔三镇虽然都是公然造反,但只要表示低头,唐德宗就会表示原谅,淄清和淮西两大军区似乎也是如此。
其它军区显然没有这样的好运了,唐德宗的态度很简单,那种势力比较强大、地缘位置比较好的军区敢不服我,我可以试着接受,别人也敢这样和我玩,我就肯定会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否则人们难免会以我是病猫。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关中地区的叛乱主角——泾源节度使姚令言死于非命,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死于非命。各地叛乱的配角也被唐德宗秋后算账了。


灭亡唐朝的罪魁祸首唐僖宗,黄巢不过是帮手而已
州县兵少,加以承平日久,人不习战,一与盗遇,官军多败。唐朝也算作到头了。 官逼民反不得不反,55岁多次考“公务员”不成,私盐贩子黄巢率数千起兵造反,终于联手敲响了唐王朝的丧钟 。那时候贩卖私盐和现在贩毒一样都是恶性犯罪。唐僖宗继位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所有的危机已经全部爆发了,而唐僖宗...

淝水之战后,慕容垂拒绝杀符坚,是道德考虑,还是策略考虑?
豫州刺史毛当尚镇许昌,荆州刺史都贵踞襄阳,苻晖镇洛阳,苻丕镇邺,慕容垂感到造反无把握,所以想再等一等。 这些看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仔细一琢磨,都是漏洞百出:姚苌后来杀了苻坚,也没成众矢之的,各支势力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姚苌与赫连勃勃都是恶名昭彰,也没妨碍他们成就一方霸业,而且,...

求唐朝的相关资料 图文结合
在晚唐时因为政治腐败,爆发了唐末民变,其中黄巢之乱破坏江南经济,使唐朝经济完全瓦解,导致全国性的藩镇...安禄山掌握重兵,在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很快就

隋唐的隋唐历史
迁移关东世族与江南世族到大兴城,以加强控管。经济方面,减轻刑罚与徭赋,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以及人口调查以掌握赋税来源,统整货币与度量衡以整顿贸易环境。...听信卢杞谗言,诛杀杨刘两臣。政治的败坏使藩镇逐渐轻视,最后爆发乱事。同年,成德李宝臣去世,其子李惟岳不被唐室同意继任,他就联合魏博田悦与淄青李纳举兵...

起兵造反的关东藩镇,怎么会臣服于唐德宗?
朱泚和李怀光的不臣之路越走越窄,这与大唐中央政府在关东地区的行动有关。唐德宗之所以能迅速摆平关东地区,主要是因为卷入叛乱的关东五大军区(河朔三镇、淄青、淮西)就是乌合之众。迫于唐德宗削藩的压力,这五大藩镇很快就能达成共识一起造反。但是因为藩镇之间无可化解的矛盾,这五大强藩的合作,也很容易被唐德宗用...

重新臣服于唐德宗的关东藩镇,为何会这么做?
朱泚和李怀光的不臣之路越走越窄,这与大唐中央政府在关东地区的行动有关。唐德宗之所以能迅速摆平关东地区,主要是因为卷入叛乱的关东五大军区(河朔三镇、淄青、淮西)就是乌合之众。迫于唐德宗削藩的压力,这五大藩镇很快就能达成共识一起造反。但是因为藩镇之间无可化解的矛盾,这五大强藩的合作,也...

唐宋之际社会的变革以及经济文化的高涨
平时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打起仗来,将军得照着由皇帝事先制定的方案作战,没有不失败的道理。 忌讳武人,北宋王朝转而大力任信文臣。宋代基本延续了隋唐科举制度,并多加改进,使之日趋严密。每次开科取士的人数较盾代大大增加,考试及格马上录用,不及格者,则可以由皇帝“恩赐”进士出身。对士大夫的优礼,也空...

能介绍一下唐宋变革吗
此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全国都有负责府兵...唐代之所以有藩镇的尾大不掉,也是起源于它的边疆政策。唐玄宗因受奸相李林甫的愚弄,执迷不悟地信任...唐宋两代南北经济交流十分活跃,陆路交通之外,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沟通着当时的关东与关中,东南与西北;长江...

秦汉唐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 稍微详细点的 谢谢
秦汉唐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情况 稍微详细点的 谢谢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隋朝结束了三百年的南北分裂,重建丁统一的帝制国家。隋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的政治制度,在唐代得到了继续和补充。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

秦汉、唐代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相关内容。详细的哦。 谢谢~~
因为北宋建军思想过分借鉴了唐代藩镇割据的教训而陷入严重的局限。唐代之所以有藩镇的尾大不掉,也是起...中唐以后则更多地指向地主,北宋初年王小波提出的口号是“均贫富”,以后造反甚至是要“替天(“天”指...唐宋两代南北经济交流十分活跃,陆路交通之外,隋朝修建的大运河沟通着当时的关东与关中,东南与西北;长江...

湘潭市19499496659: 写《一步与一生》这篇作文可以举哪些历史人物来论证:勇敢迈出一步便能成就一生!的事例.
在炒呋布: 1 李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都还是楚国上蔡的小吏,后来经过两只老鼠的启发,不顾他人的嘲笑与劝阻,毅然放弃了这份类似于今天的公务员的优越工作,拜在荀子门下学习,学成后来到秦国,终以一介布衣,成为了大秦帝国的相国. 2 刘邦也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还是一个亭长(地方小官),毅然踏上了造反之路 3 明朝的朝鲜(那时还不叫朝鲜,此外,当时还包括今天的韩国)当时在明灭元之后还臣服于元,朱元璋出兵攻打,朝鲜国王明知打不赢,还要打,最终,他的部下李成桂,一咬牙造反了,成就了朝鲜的“李氏王朝”,臣服于明,朱元璋这才收兵,避免了战争. 4 朱棣,在未来未卜的情况下(当时建文帝在削藩),毅然实行了靖难之役

湘潭市19499496659: 诸葛亮不给赵云加官进爵的原因是什么 -
在炒呋布: 诸葛亮不给赵云加官进爵的原因是什么 民间赵云的地位是很高的,在西蜀号称是五虎上将之一,同时又是刘备的四兄弟,因此常常有四千岁的称呼.不过在正史中,赵云的地位很低,似乎和他武艺高强智勇双全很不相称.那么刘备诸葛亮为何不...

湘潭市19499496659: 谁能介绍姜姓的来历? -
在炒呋布: 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四.寻根溯源 姜姓起源有三:1、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居地姜为姓.2、出自桓氏改姓.据《通志...

湘潭市19499496659: 其为制,公之大者也...是什么意思 -
在炒呋布: 出自《封建论》中: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秦朝用废除分封诸侯的办法来作为制度,是最大的公;它的动机是为私的,是皇帝想要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臣服于自己.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用此来作为制度,是公正的.

湘潭市19499496659: 孟获造反后哪个太守没有造反? -
在炒呋布: 虽然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之事,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但是诸葛亮听取了马谡的建议,平定了南中叛乱,这是毫无疑问的.南中少数民族一直就是蜀中政权头疼的问题,或者说就是后方不安定因素.诸葛亮南征之后,大部分地区相对安定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