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和暖气的年代,民国人是怎么过冬的?

作者&投稿:丁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没有暖气是如何过冬的?~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用具的名称叫做燎炉。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不过,此时的人们已经聪明了许多,御寒取暖的方式也不仅仅是烧炭取暖这一种。秦朝时,在贵族以及皇宫内又出现了“壁炉”和“火墙”等用以取暖。考古学家在咸阳宫遗址的洗浴池旁边发现有三座壁炉,其中两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层则接近最大的一室,应该是秦皇专用的。壁炉里主要是用烧炭来御寒,并且将出烟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烟中毒。另外在秦兴乐宫遗址中还发现了火墙的做法,即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墙的内侧,与灶相连通,已经具备了火炕、暖气的雏形。
在秦汉时,冬天可以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已出现,时称“温调房”。东汉科学家张衡《西京赋》里“朝堂承东,温调延北”一语中的“温调”,说的就是这种温调房。当时一般贵族家庭都有这样的房间,皇家当然更不例外。皇家的温调房空间更大更高级,被称为“温调殿”。冬天,温调殿是皇帝、太后、皇后和妃嫔所居之地,也是皇帝与核心臣僚议事和接待重要来宾的场所。是什么使得房间具有保暖功能的呢?有一种说法是“以椒为泥涂室”。《汉宫仪》称,“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当时花椒已被视为一种防寒保暖材料,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温层。椒房殿的墙壁还挂有锦绣壁毯,地上铺着厚厚的西域进贡毛毯,设火齐屏风,还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帐。在这样的房间里生活,冬天自然不会感觉寒冷。这种奢华的保暖建筑方法,也被后人效仿。据《世说新语》载,西晋全国首富石崇便“以椒为泥涂室”。
古人没有现代的电热取暖器,主要的取暖工具是火盆、炉子一类,其中手炉、足炉、熏炉是中国古人冬天最常用的取暖器具。手炉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精巧玲珑、形状多样,里边放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加罩。手炉甚至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称为暖手炉、火笼。明代时,手炉的样式开始变得繁多起来,也愈发小巧,可放在袖中。明朝时人们越来越懂得享受与养生,在手炉中除了放置取暖的炭灰,还会放些香薰和药材,手炉逐渐成为贵族把玩的艺术品,材料和做工也逐渐考究起来。
宋朝还有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汤婆子”,有,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类似于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这个口子里灌进去热水,临睡前放在被子里。
熏炉是用陶土或铜铁制成的贮火器具,宫里使用的一般为铜质,做工精致,民间多用陶土、铁制作。熏炉又被称为暖炉、红炉,专门用来供室内使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把熏炉称为“别春炉”,有诗云:“暖阁春初入,温炉兴渐阑。晚风犹冷在,夜火且留看。独宿相依久,多情欲别难。谁能共天语,长遣四时寒。”
此外,室内也会设有熏笼。熏笼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熏笼分为盆和笼两个部分,制作十分精美,大的熏笼达数百斤,有一米多高,有的甚至是青铜鎏金的,还有珐琅的。

一场寒流袭来,

全国纷纷入冬。

北方人囤起了大白菜,

南方人也穿上了寒衣。

现代人的冬天有暖气和手机就够了,

那么,在民国

人们是怎么过冬的呢?

冬之饮食

围炉煮茶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

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煮豆腐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

朱自清《冬天》

咖啡店的窗子在帘幕下挂着苍白的霜层。我把领口脱着毛的外衣搭在衣架上。

我们开始搅着杯子铃啷的响了。

......

也许因为清早或天寒,再没有人走进这咖啡店。在弟弟默默看着我的时候,在我的思想凝静得玻璃一般平的时候,壁间暖气管小小嘶鸣的声音都听得到了。

萧红《初冬》

取暖之道

摇煤球

我是在北平长大的。北平冬天好冷。过中秋不久,家里就忙着过冬的准备,作“冬防”。阴历十月初一屋里就要生火,煤球、硬煤、柴火都要早早打点。

摇煤球是一件大事,一串骆驼驮着一袋袋的煤末子到家门口,煤黑子把煤末子背进门,倒在东院里,堆成好高的一大堆。

煤末子摊在地上,中间做个坑,好倒水,再加预先备好的黄土,两个大汉就搅拌起来。搅拌好了就把烂泥一般的煤末子平铺在空地上,做成一大块蛋糕似的,用铲子拍得平平的,光溜溜的,约一丈见方。

煤末子稍稍干凝,便用铲子在上面横切竖切,切成小方块,像厨师切菜切萝卜一般手法伶俐。然后坐下来,地上倒扣一个小花盆,把筛子放在花盆上,另一人把切成方块的煤末子铲进筛子,便开始摇了,就像摇元宵一样,慢慢的把方块摇成煤球。然后摊在地上晒。一筛一筛的摇,一筛一筛的晒。好辛苦的工作,孩子在一边看,觉得好有趣。

梁实秋《北平的冬天》

童戏

捕鸟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鲁迅《故乡》

放野火

十一二岁的时候,我觉得冬天是又好又不好。大人们定要我穿了许多衣服,弄得我动作迟笨,这是我不满意冬天的地方。然而野外的茅草都已枯黄,正好“放野火”,我又得感谢“冬”了。

在乡下,可不同了。照例到了冬天,野外全是灰黄色的枯草,又高又密,脚踏下去簌簌地响,有时没到你的腿弯上。这样的大草地,就可以放火烧。

矛盾《冬天》

消磨时光

打牌

闲来无事,打打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脚炉暖人。脚不冷则周身不冷。

汪曾祺《冬天》

静听风声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橼缝中却仍有透入,刮的厉害的时侯,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恕号,湖水的澎湃。

夏丐尊《白马湖之冬》

散步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享受冬天

晒太阳、看书

把椅子靠在窗缘上,背着窗坐了看书,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它非但不像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快适。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

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

折腊梅

早起一睁眼,窗户纸上亮晃晃的,下雪了!雪天,到后园去折腊梅花、天竺果。明黄色的腊梅、鲜红的天竺果、白雪,生机盎然。腊梅开得很长,天竺果尤为耐久,插在胆瓶里,可经半个月。

汪曾祺《冬天》

冥想

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是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深夜。

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侯,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已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夏丐尊《白马湖之冬》

如果回到民国,没有手机和暖气,

你要怎么过冬?




中国暖气是啥年代有的?
80年代就有了。

暖气是什么时代出现的
暖气片起步较早发展成熟,当时,还不没有暖气片这个称号,那会一直叫散热器,当属欧洲,尤其是意大利散热器在欧洲成熟出现的年代大家公认为19世纪末,1890年在欧洲贵族宅邸兴起,采用铸铁浮雕单柱形式,价格极其昂贵,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奢侈品流行于上流社会。暖气片历史第一阶段:1900-1920年代,伴随着暖气...

暖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到了十九世纪末的时候,暖气片的前身——铁质浮雕型暖气片开始出现。这种暖气片起源于意大利,很快风靡欧洲,后传播至苏联,又由苏联传至中国。这种暖气片同时兼具了实用与审美两方面功能,因此很快就流行起来。到了20世纪20年代,这种暖气片已经遍布欧洲各地。再后来,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工业流水线的限制使...

八十年代的家居“十大件”,具体都是指的什么?
舒服 中央空调安装在顶面,通过末端出风口将冷、暖气送到不同空间,出风柔和均匀,微湿,不易得空调病。有些中央空调还有除 PM2.5 及甲醛功能,室内空气更健康。相对普通分体机,中央空调内机一般采用直流马达,噪音也更低。浴霸是家庭浴室常用的取暖工具,依稀记得以前,洗澡时打开浴霸,暖暖的灯光就洒...

暖气片何时传入中国
在暖气片式散热器还没有出现的日子里,壁炉是欧洲最常用的冬季取暖方式。暖气片式散热器在欧洲成熟出现的年代大家公认为19世纪末,1890年在欧洲贵族宅邸兴起,当时采用的是铸铁浮雕单柱形式,价格极其昂贵,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奢侈品流行于上流社会。后来,这种形式被传到苏联,再由苏联传至中国。1900-1920...

北京是什么年代使用暖气的?
90年代开始使用的。

暖气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80年代前 中国较早的供暖系统基本是学习前苏联的系统,在集中供暖区域大量使用铸铁暖气片。当时集中供暖系统多为整栋楼或整片小区统一设计,多为垂直单管的安装方式,无分室或分户温度调控,离供水主管越远的房间采暖效果越差。当时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并不发达,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集中供暖大多...

85年北京四合院有暖气吗
有。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1957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第一热电厂,住宅锅炉供暖的体系自此初步形成,所以1985年北京四合院有暖气。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一定温度,它是解决我国北方居民冬季采暖的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服务。

90年代旅店有暖气吗
有。90年代很多旅店是具备暖气设施的,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但是当时技术和设备水平还没有截止到2023年6月10日这么先进,因此旅店的暖气不够温暖或不方便使用。

北方的暖气是从什么年代开始使用的
老式暖气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铸铁暖气片,历史应该有100多年了,也是最普遍的。另一种是钢制暖气片,早期的串片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开始的时候很贵,所以应用不多,主要用在一些早期的高层住宅或办公楼上。集中烧锅炉供暖的那种是近代才有的,是由俄国传入的,我国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普遍的!

和田县15322138463: 手机在民国时期可以正常用吗? -
佛贾盐酸: 手机是现代社会发展起来后科技产品,在民国时期网站手机等高科技产品都没有,也就不可以正常使用.

和田县15322138463: 没有暖气,日本人怎么过冬 -
佛贾盐酸: 被炉,煤油炉,空调.日本是个用电大国.但是他们绝对不会为了暖气去烧煤,筷子都是进口中国的.最主要的是,日本是地震带上的国家.他们房屋为了应付频繁的地震,建筑材料普遍都是轻型材料.砖木结构不同于钢筋水泥,并不适合铺设...

和田县15322138463: 水电工的定义和功能是什么? -
佛贾盐酸: 水电工就是能做水路和电路的人.基中水路包括家庭用水,工业用水,其他用水;电路也一样.水电工就是给人们带来方便,让生活更美好.

和田县15322138463: 民国时期有手机吗??那侦探们办案时怎么互相联系? -
佛贾盐酸: 民国时期通讯是用有线拨号电话、无限发报机和信件传送信息. 侦探联系是提前计划好步骤或者信息人员徒步或者马匹传送信息

和田县15322138463: 看看民国时期大家怎样过春节 -
佛贾盐酸: 看看民国时如何过春节A-A+2015年2月12日07:08东方网评论 一 从冰心回家看民国春运 1929年12月14日,农历十一月十四,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冰心准备从北京回家过年. 冰心为什么这么早就要赶回去呢?原因有三: 第一,她接到了父亲...

和田县15322138463: 民国时期中国的婚姻有何变化 -
佛贾盐酸: 民国时期是指1912(民国元年)—1949年,这段时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种社会因素都在向近代化方向发展.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结束、民国建立,政治制度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变,社会经济相应...

和田县15322138463: 在民国时期,自由恋爱但不跟男人睡是不是跟古代一样是违反道德伤风败俗的? -
佛贾盐酸: 民国时期已经不很保守了.但是 不随便跟人上床,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优点,你所认为的违反道德不知是什么样的逻辑?还是说你生存的世界和地球是不一样的地方呢.

和田县15322138463: 民国时期人死了有没有火化这一说 -
佛贾盐酸: 当然有.实质上在中国社会中,百姓采纳火葬的历史也非常悠久. 两千年前,自东汉开始,汉民族群体中开始出现了刻意为之的火葬,在那个倡导孝道治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而社会,这种背离了主流土葬方式的异端,是独尊于天下的儒家所...

和田县15322138463: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等于多少人民币?
佛贾盐酸: 约50块吧,当时一个教授一个月250元,可以养一大家子,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30元也可以让一家人温饱,也就是相当现在1500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