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课件【三篇】

作者&投稿:米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从一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心理情绪的重要教学环节。下面是 的后续更新吧!

  

【篇一】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课件

  1.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重点难点:

  1.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结尾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教学工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课。

  1.学习了第三单元,我们走近了神奇的大自然,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有一种鸟名叫夜莺,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2.让我们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

  3.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你从文章题目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二、检查预习。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2.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说出你这样划分的理由。

  第12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德国兵发现小夜莺并让其带路,小夜莺的答话虚实结合,颇有童趣,加上顽皮的动作,使敌人相信了他,这是作者叙述的重点,从言行中体现出小夜莺的机智和勇敢。

  第253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聪明勇敢的小夜莺用歌声成功地将敌人领进埋伏圈,并准确地把敌情报告给了游击队员。

  第35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游击队员消灭了敌人。

  第36、37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写小夜莺又投入到新的战斗。

  四、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复习导入。

  二、细读课文,把握人物特点。

  1.自读课文,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的,划出有关的句子。

  2.全班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爱国主义精神)

  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谁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句话既导出了事情的起因,又引出了下文。小男孩学夜莺的叫声,是用来吸引敌人的注意。果然,敌人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发现了他。)

  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反应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定、坦然。)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一语双关,暗地里骂敌人,既不会让敌人察觉,又表达了他对敌人的憎恨。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

  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小夜莺又一次骂了敌人,并把敌人比喻成野兽。侧面揭露了敌人凶残的侵略行径,表达出对敌人的仇恨。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

  有时候学夜莺叫,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这是小夜莺在麻痹敌人,让敌人进一步确信自己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为后面同游击队员联络时不致引起敌人的怀疑做准备,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小夜莺的机敏灵活)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答非所问,把两个完全不沾边的东西扯到一起,消除敌人的疑虑和警觉,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达到诱敌深入的目的。)

  3.了解首尾呼应的方法。

  第1段:使苏联人民深受其害,满目疮痍,一片焦土,连烧焦的树木也垂头丧气地弯着腰,这段话写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同时也说明了苏联人民对德国侵略者的愤恨。

  第2段,停了一会儿,说明小夜莺发现了敌人,新的劲头唱起来说明经过思考决定去吸引敌人。歌声中传达出一种奋斗的力量,点明行文线索,为后文设伏笔。

  第3段,孩子的穿着和动作与后文形成照应,暗示着小夜莺在执行任务。

  第36段,这段与第1、3自然段相照应,说夜莺坚守岗位,认真察看敌情,以便通知游击队再次歼灭敌人。

  第37段,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飞出是要让敌人听见,引敌人上钩,也暗示了孩子完成任务后的欢畅与轻松)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与第2自然段相照应,小夜莺开始执行新的任务。)

  所谓首尾呼应,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这种呼应可以给人首尾圆满,结构严谨的感觉。本文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告诉我们小夜莺在村口放哨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是他和敌人斗争的方式。

  三、朗读课文,体会品质。

  1.找出描写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有关段落读一读,体会小夜莺优秀品质。

  2.分成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

  3.总结全文。小夜莺有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

  四、课后作业。

  1.写一则热爱祖国的标语。

  2.将小夜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篇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课件

  一、学习目标

  ①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③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历史背景、有关故事)

  ②没见过“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③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④回顾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②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

  二、学情调查

  ①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②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

  三、初读课文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③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④交流读后印象。

  四、精读课文

  ①过渡:是呀!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地跃入我们的脑海。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

  ②学生边读边的出相关句子。

  ③研读重点句子。

  a.要求: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德国官兵看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会怎么想。

  b.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交流讨论

  ①交流、讨论内容。

  下列句子应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种新的劲头唱起来。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②交流讨论方法。

  逐句讨论交流。讨论某一句时,先由一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是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最后指导朗读,通过读来反映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时,除上述1、6句外,不要只孤立地读一个句子,可将前后对话连起来读,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

  二、朗读升华

  ①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几个句子,通过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②是呀,越读我们越感到小夜莺真是机智、勇敢。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受分成小组,分角色读读全文。

  ③组织全班性的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对话片断。

  三、安排作业

  ①练写生字,读写、读记“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篇三】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夜莺的歌声》课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课文首尾呼应应写法。

  3.学习生字新词。会用“宛转”、“兴致勃勃”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

  2.了解开头三个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相互照应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二教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文。

  1.学生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的每个段落概括大意。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要求:

  1.在这一段中你了解了什么?

  2.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话:

  (1)“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搭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这个孩子是夜莺,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有意地吸引敌人)

  (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在敌人不易察觉中戏弄敌人,体现出他的聪明。)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体现出他的机智勇敢,镇静。让敌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相信他,让他带路。)

  3.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勇敢机智聪明活泼能干自信)

  4.小结。

  五、作业。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习课文,学习小夜莺的品质及爱国的精神

  2.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

  一、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学课文,思考:

  (1)一路上小孩为什么有时学夜莺叫,有时学杜鹃叫?(为了麻痹德国兵,以便后来他用鸟叫同游击队联络是不引起敌人的怀疑。)

  (2)为什么夜莺“有时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为了麻痹德国兵,让他们觉得夜莺还是个孩子,顽皮又贪玩)

  (3)夜莺回答德国军官的突然问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机智,灵活)

  2.交流,朗读。

  3.小结。

  二、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从中能了解到夜莺的什么?(主要讲了游击队是怎样从夜莺那里了解到德国军情况的。从中了解到夜莺与游击队配合的默契,游击队与夜莺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2.读一读表现夜莺机智的句子和游击队的对话,加深理解。

  3.小结。

  三、学习第四段

  1.“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游击队发给夜莺的暗号,让他迅速隐蔽)

  2.游击队是怎样消灭德国兵的?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想一想游击队为什么会全歼敌人。

  3.德国兵被消灭后,小夜莺为什么又坐在原来的河岸边?他在望什么?

  4.课文为什么写孩子穿的衣服是跟树叶差不多的绿颜色呢?(当孩子把敌人带进伏击圈,接到游击队发出的暗号时便于迅速隐蔽。)

  5.小结。

  四、总结全文。

  1.课文紧扣题目,请把出现“夜莺”的地方划出来。

  2.“夜莺的歌声”的含义:

  一是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

  二是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的声音;

  三是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

  3.通过一件什么事反映什么?(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侵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了苏联少年的机智勇敢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4.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互相呼应)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夜莺的歌声

  起因:引敌发现主动接近

  巧答盘问、取得信任

  经过:诱敌进伏击圈、机智勇敢的

  巧妙报告敌情、爱国主义精神

  结果:全歼敌人

  夜莺又叫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23课古诗三首什么意思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的主要内容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城人为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二首第三首我不太记得了。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多少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有: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谁有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范文
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我的傻瓜爸爸 我的爸爸是傻瓜,我爱我的傻瓜爸。 说我的爸爸傻,一点也不假。妈妈成天挂在嘴上,说我爸爸傻人吉相,傻瓜傻福。我也知道我的爸爸确实有点儿傻。他在家里常常做错事……做菜不是忘了放盐,就是忘了放味精。烧饭不是烧糊了就是没有把米煮熟。有一次,他居然吃馍沾...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3.分别抄有第四、五两段课文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一年级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方法,感受文学作品的...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课《天山》主要内容
《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为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标”关于这一组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这篇课文讲述了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八课的近反义词、多音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是《尊严》第八课是《将心比心》《尊严》中的近反义词、多音字如下:【近义词】:寒冷──严寒 疲惫──疲倦 善良──慈善 注视──凝视 灰暗──昏暗 舒服──舒适 【反义词】:寒冷──温暖 善良──凶恶 僵硬──灵活 狼吞虎咽──细嚼慢咽 灰暗──明亮 朴实──浮华 【...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17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互相联系,共同反映教学内容。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参考!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情况分析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八)”、“阅读”、“习作”和“练习”组成。 全册课本安排了...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试卷: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摘要:一、积累,让我的知识更丰富!(53%)1.看拼音写词语。(10分)一、积累,让我的知识更丰富!(53%)1.看拼音写词语。(10分)cháng shèng jiǎng zhāng wān yán bá shè xià hǔ( ) ( ) ( ) ( ) ( )diān bǒ fú lǔ gǎng ào sā...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6课
【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

四年级语文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每一门功课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有它自身的特点,语文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练习中,注意了这些规律和 方法 ,语文也一定会得心应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 四年级语文 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白鹅》知识点 一、多音字 看kàn(看望) 角jiǎo(角落) kān(看守...

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课《桂林山水》,要写的字组词,要常用的。_百度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课文内容)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平果县19440481231: 《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个什么故事 -
梅良小儿: 《夜莺的歌声》主要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本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本文以...

平果县19440481231: 《夜莺的歌声》讲述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
梅良小儿: 一、讲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事.二、《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

平果县19440481231: 小学人教版四年级夜莺的歌声教案 -
梅良小儿:[答案] 学习目标:⒈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勇敢机智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⒉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夜莺”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德国兵的. ...

平果县1944048123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课文题目夜莺的歌声有什么特殊含义 -
梅良小儿: 特殊含义:课文中的夜莺,是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他利用口哨学各种鸟的叫(也包括夜莺),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题,点明了全文的写作线索,赞扬了“小夜莺”的勇敢、机智和活泼.

平果县19440481231: 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和《小英雄雨来》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一定给好评!⊙﹏⊙ -
梅良小儿: 《夜莺的歌声》这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小英雄雨来》主要讲的 就是 小英雄雨来的事情和他的爱国精神,并且告诉我们要向他学习,也做一个爱国的人!!!

平果县19440481231: 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写的是什么? -
梅良小儿: 1、 《夜莺的歌声》全文写的是:通过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侵略者经过的记叙,反映了苏联少年的机智勇敢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2、“夜莺的歌声”含义: 一是小孩叫夜莺,他把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让游击队消灭敌人,夜莺的歌声是胜利的歌声; 二是小孩用夜莺的叫声报告敌人的情况,夜莺的歌声是传递情报的声音; 三是小孩是个爱祖国、恨敌人,机智勇敢的小孩,夜莺的歌声是热爱祖国,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颂歌.

平果县19440481231: 人教版四下语文夜莺的歌声课文为什么写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 -
梅良小儿: 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四下语文夜莺的歌声场景描写是哪一自然段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

平果县19440481231: 夜莺的歌声一文小夜莺有什么精神 -
梅良小儿: 《夜莺的歌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进行记叙,以空行为标志,写了四部分内容:先写“小夜莺”以歌声引诱敌人上勾,接着写“小夜莺”在为敌人带路途中以歌声为游击队员传递敌情,再写游击队消灭德国兵,最后写战斗结束后“小夜莺”在村边小路旁继续吹奏着宛转的歌声.“小夜莺”的歌声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篇课文,危险中充满勇敢镇定,紧急中充满智慧机警,一个勇敢机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平果县19440481231: 《夜莺的歌声》中的“麻雀,乌鸦,猫头鹰”是指什么 -
梅良小儿: “麻雀、乌鸦、猫头鹰、”都指的是敌人. 《夜莺的歌声》主要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本文充分表现了“小...

平果县19440481231: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 夜莺的歌声 小夜莺的形象是什么?年代是什么?文章的结构是什么? -
梅良小儿: 小夜莺的形象是机智勇敢、临危不惧,年代抗战时期,文章结构【1-19】引诱敌人 【20-31】带入包围圈 【32】歼灭敌人 【33】再次引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