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故乡人》的写作背景 急!!!

作者&投稿:宇文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汪曾祺《受戒》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文革结束后,中断小说创作多年的汪曾祺重新提笔写小说,这一阶段他的小说基本上以早年间在故乡高邮的生活为创作素材。汪曾祺少年时为躲战火随父、祖在乡间小庙住过半年多,当时有一户赵姓人家住在庙的附近。经过40多年的人生积累,年过六旬的他回忆起当时的那段生活经历,感到像小英子那样的农村女孩的感情是健康、美好、富有诗意的,于是产生了创作冲动,决定要把那种美好的情感和生活样态写出来。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9年后历任北京市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干部,《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北京市剧协理事。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戏剧剧本《沙家浜》、《大劈棺》,台湾版作品集《茱萸集》、《寂寞与温暖》,文论集《晚翠文谈》,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等,《汪曾祺文集》(5卷),《汪曾祺全集》(8卷)。
2.主题思想
正如作者在小说结尾所言“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受戒》营造了一个充满自由空气宛若梦境的“桃花源”,通过描写生活在其中的一对小儿女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赞颂了尘世间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揭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主题。
庵赵庄,以赵姓人家多和庄内有座“荸荠庵”而得名。小说通过小和尚明海与村姑小英子纯真的初恋故事,把“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的佛门净地“荸荠庵”与生气盎然的世俗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人间的烟火弥漫在寺宇内外。作品并没有着力于描述宗教对人性的异化过程或结果,而是以幽默的语言风格展示了宗教环境中世俗化的一面:和尚们诸多的人生向往与普通人并无二致,“荸荠庵”里没有神秘玄的气氛,也没有枯寂虔诚的膜拜,更没有道貌岸然的清规戒律。庵内的和尚学会一点做法事的基本功就可以混口饭吃,可以攒钱,可以娶妻,可以斗纸牌、搓麻将、吃水烟。而且和尚们吃肉也不避人,过年时还会在大殿上杀猪。在这里,无所谓清规,甚至连这两个字都无人提起。不独是荸荠庵如此,城里的所谓佛门净地善因寺,也与世俗红尘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充满了人间的情趣和生机,比如善因寺住持自己有一个十九岁的老婆;虽然和尚们吃斋时如果发出声音会被监寺惩戒,但其实他并不是真打人,只是做个样子。总之,在这个旧社会的江南水乡,当和尚不过是谋一个“管饭”的地方,在人们心目中与种地、画画、弹棉花等行当并无实质区别,都是平等自由的谋生职业。
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描述了一个温情浓郁的人性世界。佛教中超然出世的生活原则,在作品所营造的特定氛围中,化作了叙述者对宗教人生的善意的嘲讽和戏谑,而积极入世的生活理想,则与作者所提倡的市民意识紧密相联,突出了民间文化中乐观向上的精神底蕴。正是在这种世界中,明海与小英子的爱情才变得顺理成章,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阻力。
作品表现他们的爱情时,既没有写如火如荼的情感冲突,也没有写悱恻缠绵的爱情纠葛,而是让人物植根于平凡的生活沃土,明海和小英子一起劳动一起嬉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朦胧的爱情。这种清新纯洁的爱情,呈现出人性中健康、美好、天真的一面。
3.作品影响
上承京派小说文脉的《受戒》,曾获得《北京文学》评选的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获奖作品”奖(《北京文学》每年评选的获奖作品分为“优秀作品”和“获奖作品”两种) 。尽管由于题材、风格“另类”,在《受戒》问世的当年主流评论界保持沉默,但是它受到读者的欢迎,一个公社书记对汪曾祺说,他们公社开会时有两位大队书记一边开会,一边默写《受戒》中明海和小英子的对话。时间证明,《受戒》及其后汪曾祺发表的一系列作品跳出了1949年以后文学界主流关注“宏大主题”、“宏大叙事”的藩篱,侧重于关注小人物、小事件、小生活,讴歌人情人性之美,开创了20世纪80年代中小说的新格局,对寻根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2014年,为纪念汪曾祺诞辰94周年,高邮市委宣传部和市广电台联合推出的微电影《受戒》。
4.作品评价
作家阿城:“中国大陆八十年代开始有世俗之眼的作品,是汪曾祺先生的《受戒》……有一天在朋友处翻旧杂志……忽然翻到80年一本杂志上的《受戒》,看后感觉如玉,心想这姓汪的好像是个坐飞船出去又回来的早年兄弟,不然怎么会只有世俗之眼而没有“工农兵”气?《受戒》没有得到什么评论,是正常的,它是个‘怪物’。”
作家李锐:新时期文学的文体自觉是从《受戒》开始的,《受戒》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先锋小说……是当代汉语的一次语言的自觉,一次文体的 自觉。汪曾祺先生用汉语完美、生动地表达了 丰富深刻的文学命题,他告诉大家,我们不一 定非要托尔斯泰化,不一定非得变成卡夫卡。

1表现王淡人的恬淡、陶然之心,清贫而不为浮名俗利所累。后半句是作者对王淡人由衷的赞叹,更体现了作者自己的情趣和追求。
2淳朴,敦厚,善良的品格。3“平淡中见神奇”是其作品的语言特点,如有一句自然环境的描写“不一会儿,就有一只钢蓝色的蜻蜓落在他的鱼竿儿上了。” 这虽然是一句很不起眼的自然环境描写,但作者却用意很深。可以看出王淡人追求恬淡闲适生活的性格特点。真实、自然,给读者以强烈的画面感。表达了王淡人热爱生活,却不执着于功名利禄,追求自由和解脱的精神内涵。

1. 作者介绍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出生于1920年3月5日。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略高于“秀才”)。 汪曾祺的父亲汪菊生(1897——1959)多才多艺,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学过很多乐器,也喜欢养鸟。汪曾祺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与他从小看父亲作画有关;父亲的随和、富于同情心,对汪曾祺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1939年——1943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曾先后在昆明、上海的私立中学任教。后又到北京历史博物馆任职。北平和平解放后随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到广州、武汉,最后又回到北京市文联工作。1954年,调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自1950年到1958年,一直任文艺刊物编辑。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张家口地区的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当农业工人,劳动四年。1962年初,调到北京京剧团当编辑。

汪曾祺20岁开始发表作品。年轻时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较深。晚年作品渐趋平实。提倡“回到民族传统、回到现实主义”。但又主张现实主义要容纳各种流派,民族传统要能吸收一切外来影响。汪曾祺的小说乍看似乎不讲究章法结构,然而那是“苦心经营的随便”,因而他的小说被称为“散文化”小说。在语言上,他却非常重视。汪曾祺的语言干净自然,他要求自己“能不说的话就不说”。汪曾祺的小说包括《鸡鸭名家》、《异秉》。1980年8月12日写出了《受戒》,发表于1980年第10期《北京文艺》,在文坛上引起了轰动。之后,作家即一发而不可收拾,陆续写出了《岁寒三友》、《大淖记事》、《王四海的黄昏》、《故里杂记》等,共六十多篇,形成了故乡小说系列。

80年代初,汪曾祺像一颗耀眼的明星出现在文坛上。有人说他重续了中断近四十年的文学传统,重温了废名、沈从文的余热,好似一缕清爽的风,给当代文学启开了一道门,把小说带入到另一种境界。与“伤痕”、“反思”和“改革”文学不同,汪曾祺的故乡系列小说更深入人的内心,显示了“人”的回归,体现了人性的关怀。汪曾祺在71岁那年重印自选集的时候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觉得我还是个挺可爱的人,因为我比较真诚。”

2. 汪曾祺创作风格

(一)汪曾祺的人品和文品都充盈着童心的魅力。童心的生成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汪曾祺的成长历程;二、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童心的浇灌形成了汪曾祺故乡系列小说的审美趣味。综观汪曾祺的人生历程和创作轨迹,“不失赤子之心”的确成了汪曾祺毕生为人为文的不懈追求。

汪曾祺在气质、修养、情趣上深受其父的影响。他像他父亲一样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兴趣,充满好奇心。一颗心总为每一种新鲜的颜色、新鲜的声音、新鲜的气味而跳。生命充满内在的活力。所以他才能洒脱地审视世界,在自己的笔下营造起童年的殿堂。汪曾祺在浓浓的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珠湖的渔舟,大淖的烟岚,戴车匠的车床,小锡匠的锤声,陈四的高跷,侉奶奶的榆树……都给他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回忆。我们可以想像19岁离家以前的汪曾祺纯洁无瑕,不谙世事,他的心灵明净如水。正是这样的童年养成了他善良、优雅、文弱、安分守己的天性。也正是这样的童年决定了他未来的发展道路和成长方向。一个人的童年究竟以何种方式在记忆中呈现,与他以后的生活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每个人对童年的回忆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参照物的。19岁以后的汪曾祺开始踏入残酷的社会,经历各种波折:西南联大肄业;上海失业,陷入困顿甚至想自杀;1958年被强制划为右派,下放农村改造;文革期间,起落沉浮《沙家浜》,政治的魔杖时而使他坐冷板凳,时而把他推向个体荣耀的高峰,汪曾祺因此心灵备受煎熬,痛苦不堪……面对磨难,不同性格的人会作出不同的选择。汪曾祺在饱受磨难之后,采用重返童年的方式与亲切的故土,淳朴的故人融为一体,重新体味失去几十年的亲情,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童年成了他的家园,成了规避之所。童年作为情结成为他创作的动力源,并内化为小说创作的美学机制。

(二)从对民族文化的历史传承上看,汪曾祺推崇的是一种顺乎自然,超越功利的潇洒的人生态度,汪曾祺从传统文化那里传承来的儒家的仁爱与入世和佛教的超脱、自然,在童心这儿找到了契合点。

(三)汪曾祺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平,但他不暴露“伤痕”,也无心“反思”得失。执着于童年的美满,汪曾祺在自己的文本中体现着童年的和谐。汪曾祺说:“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汪曾祺小说的和谐美首先体现为多重关系的和谐与协调。和谐美直接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多重关系的冲淡协调之中。汪曾祺的小说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表现民间的生活立场和道德观念,并给予认同。又往往在乡土风俗的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传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在艺术表现上,汪曾祺也追求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的作品不是悲剧,我的作品缺乏崇高的、悲壮的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这种艺术表现上的和谐,主要是通过作品内蕴的乐观、文风的平淡及语言的自然得以体现。他的小说中的语言和氛围都充满着富有画意的描绘,它们与人物的情意相契合。所以说汪曾祺小说的和谐美,表现在他纯熟的语言操作技巧上。他说:“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于话与话之间的关系。”“语言像树,枝干内部液汁流转,一枝摇,百叶摇。语言像水,是不能切割的。”汪曾祺小说的语言,近似随笔,自由散漫,像缓缓流淌的清溪一般,宁静平和中显出缜密悠长,随意自然的叙述中自有法度。有苏轼所说的那种“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的洒脱不羁,但又文理自然,话与话之间一气贯通,和谐优美。小说的语言简洁、质朴,清雅隽永,有诗化的倾向,有无尽的蕴味,适应了其抒情性的艺术气质。

(四)正如他的恩师沈从文喜欢写故乡湘西一样,汪曾祺也喜欢描写故乡高邮。在汪曾祺笔下,故乡高邮就是一卷卷别致的风俗画。汪曾祺是在一个张灯结彩民俗氛围很浓的元宵节降生人间的,这使他与风俗结下不解的情缘


灵武市17766991117: 汪曾祺《故乡人》的写作背景 急!!! -
甄饲米托: 1. 作者介绍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出生于1920年3月5日.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略高于“秀才”). 汪曾祺的父亲汪菊生(1897——1959)多才多艺,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是...

灵武市17766991117: 《故乡》写作背景 -
甄饲米托: 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灵武市17766991117: 《故乡人》的读后感 -
甄饲米托: 读完了汪曾祺的《故乡人》,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情.打鱼的夫妇每天一言不发的在水中打鱼,秋天,水是很冷的,但更冷的,是两个人的感情.虽然是夫妻,但天天打鱼,却没有一句话,感觉像陌生人一样,各自干各自的工作.不久,女的病...

灵武市17766991117: 《故乡》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
甄饲米托:[答案] 鲁迅当时处在封建社会,那时候社会十分黑暗,农村被压迫,鲁迅当时回到故乡绍兴时,顿生感慨,于是就写了《故乡》

灵武市17766991117: 故乡写作背景 -
甄饲米托: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灵武市17766991117: 鲁迅的《故乡》的写作背景 -
甄饲米托:[答案]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职政权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

灵武市17766991117: 《故乡》一文的线索是?故事背景是? -
甄饲米托:[答案] 以搬家为线索,以“我”回到故乡的见闻为内容,把现实和回忆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艺术整体;揭示了...关于《故乡》的主题:一直来我们把《故乡》定位在批评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反映旧中国农民的辛苦生活时代背景:1911年,...

灵武市17766991117: 汪曾祺《受戒》的写作背景?受戒写于何时作者为何创作这篇文章他所要表达的深层次的东西有哪些 -
甄饲米托:[答案] 作者汪曾祺在本文结束后署明:一九八0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这一简单的"注脚"实际上为读者提供了一篇"次本文"."次本文"也可以称为"第二本文",是与"正式本文"("正文")平行存在的、对其进行"解构"说明的另...

灵武市17766991117: 急求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17课《少年润土》的写作背景. -
甄饲米托:[答案]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故乡》通过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以及杨二嫂等人的刻画,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农民在封建政权压迫剥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小说是用第一...

灵武市17766991117: 难忘的故乡作者背景 -
甄饲米托: 写作背景 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故乡》选自《呐喊》. 小说作品 作者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