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旗土地荒漠化生态该如何修复和治理?

作者&投稿:勇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土地荒漠化的解决措施有哪些?~

1、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在强化治理的同时,切实解决好人口、牲口、灶口问题,严格保护沙区林草植被。通过植树造林、乔灌草的合理配置,建设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立体防护体系,扩大林草比重。
在搞好人工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加大封禁保护力度,促进生态自然修复。由于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因而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偏远荒沙、荒山地区恢复植被意义更大。
2、在荒漠化地区开展持久的生态革命,以加速荒漠化过程逆转。关键是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如不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制度,是造成我国西北河流缩短、湖泊萎缩甚至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3、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过速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通过开展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认识水平。关心、爱护环境,自觉地参与改造和建设环境,形成全社会的风尚。
同时,国家要有计划地对局部荒漠化非常严重,草地和耕地几乎完全废弃,恶劣的自然环境已经不适于人类生存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
4、扭转靠天养畜的落后局面,减轻对草场的破坏。要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大力推行围栏封育、轮封轮牧,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或人工改良草地,发舍饲养畜。加快优良畜种培育,优化畜种结构。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要求合理配置农、林、牧、副各业比例,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还可利用荒漠化地区蕴藏着多种独特的资源,如光热、自然景观、文化民俗、富余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开发旅游、探险、科考产业等。
6、优化农牧区能源结构,大力倡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利用非常规能源,如风能、光能、沼气等能源,以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坏。
7、做好国际履约工作的同时,加强防治荒漠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资金与外援。
土地荒漠化形成原因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没有植被(保护)等。
以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过程为例,包括发生、发展和形成3个阶段:
1、发生阶段。仅存在发生荒漠化的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等,即潜在荒漠化。
2、发展阶段。地面植被已被破坏,出现风蚀、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风沙活动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包括发展中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积20%以下)和强烈发展的荒漠化(荒漠化土地占土地面积20~50%)。
3、形成阶段。地表广泛分布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其面积占土地面积50%以上,为严重荒漠化。

二、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既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类的不当活动。
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地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植被破坏,荒漠化现象开始出现和发展。荒漠化程度及其在空间扩展受干旱程度和人畜对土地压力强度的影响。
荒漠化也存在着逆转和自我恢复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大小及荒漠化逆转时间进程的长短受不同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水分条件)、地表情况和人为活动强度的影响。

个人以为除了楼上两位讲的外,最主要的是要改变人的价值观,现在很多人为了谋取私利,不惜一切手段到处乱挖矿、无序砍伐,仅靠那一点退耕是不行的,因为大头不在这里。

治理措施

1.健全法制,稳定资金投入

严格按照《防沙治沙法》强化监督管理沙区土地,厉打击盲目开垦、过度放牧、滥砍乱伐、滥采乱挖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制止掠夺式开发经营,在荒漠草原及沙漠边缘,建立禁垦区.稳定资金投入是治理荒漠化和沙化事业顺利开展的保障.

2.建立健全监测和预警预报体系

准确掌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分布、成因和发生发展趋势,并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应加快“数字林业”在防治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作中应用,为治理荒漠化和沙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依靠科技、增加科技含量

加大科技投入,保障科研经费,提高围封草地和草地改良建设标准,提高饲草机械购置标准等.

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治理荒漠化和沙化适用技术及推广.例如:推广抗旱造林技术解决因为干旱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困难地飞播造林技术解决远山大沙飞播难存活的问题.飞播牧草作为大面积治理沙化退化草场最有效的措施,投资少、建设速度快、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4.开发沙产业

翁牛特旗区位优势明显,同时科尔沁沙地处于西辽河流域,地下水十分丰富,沙地蓄水量较大,年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海拔较低,光照充足,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是其他沙地无法比拟的.

本区地处辽河平原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科尔沁沙地西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门类齐全、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沙漠景观与驰名中外的红山文化、独具特色的草原湖泊,蒙古族风情、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草原生态旅游和沙湖旅游资源的开发,非常适合都市消费群体“回归大自然”的旅游需求,是距北京、沈阳、东北、京津等地区最近的沙湖、响沙观光旅游区.因此沙漠旅游业将成为翁旗的重要支柱产业.



退化土地生态修复的工程措施

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土地退化,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工程措施。世界各国都对退化土地的生态修复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案例,也不乏有深度的专著问世。本部分针对土地退化分布最为广泛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渍化和耕地贫瘠化,进行一般意义上的阐述。

(一)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由水力、重力和风力等外引力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而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由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两种土地退化类型的成因和演化机理都有一定差别,但对于生态修复的工程措施而言,有众多相似之处,主要有:①工程技术。主要是通过修筑人工建筑物、改造立地条件来防治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和石漠化等引起的土地退化,包括治坡工程技术、治沟工程技术、小型水利工程技术、沟头防护工程技术、谷坊坝工程技术、各种拦沙坝和淤地坝工程技术、沟道护岸工程技术、修筑梯田工程技术等。


②生态技术。指保护和营造植被生态的技术,通过植被冠层和根系对地表的屏障来蓄水、减流和保土、改土、围土的技术。主要种类有封育、种树、种草、针阔混交、乔灌草混交、营造水源林和防护林、建自然保护区、建防护林带等。③农艺技术。指通过改进耕作方法和技术来防治坡耕地流失的技术。其种类主要有调整种植结构和类型,改良土壤,推广免耕法、间作套种、等高耕作、垄作、耕地覆盖等。④材料技术。根据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对土地中原有团粒结构的破坏,通过施用绿色材料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黏性硅酸盐成分,从而增加土壤中这些成分在量和质方面的缺失,是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土墒生态修复材料含补充土壤团粒结构基质———经特殊工艺处理的具有固水、固肥、硅酸胶结特性的硅酸盐复合成分,可从本质上改善土壤的物理特性。以农副产品秸秆料为主,配备安全的微生物菌剂和已预制好的土墒修复材料及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制成不同大小的“种植绳”与植物种子一起播种,修复土墒条件,达到生态修复土地退化的目标(胡慧慧等,2011)。


(二)土地次生盐渍化的生态修复


土地次生盐渍化,通常指在自然积盐的背景下,由于人为灌溉措施不当造成的土壤盐渍化过程。土地次生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渍土面积近10亿公顷,每年还有约12万公顷土地发生次生盐渍化(赵其国,2001)。我国土地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西部、黄河河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以及东部沿海部分地区,有数据表明1958~1978年全国有660万公顷耕地退化为次生盐渍土(叶笃正等,1992)。土地次生盐渍化生态修复的工程技术措施,主要包括:①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要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通过种植农作物、植树造林、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种植耐盐和盐生植被、种植绿肥牧草,扩大地表植被覆盖,发挥生物治理盐碱的生态效应。②水利改良措施。主要是采用灌溉淋洗(以水控盐)、排水携盐(带走盐分)两方面措施来调控区域水盐运动,通过井渠结合、深沟与浅沟、沟洫条(台)田、暗管排水与扬水站排水、深沟河网等井、沟、渠配套模式,修复次生盐渍化。③农业耕作改良措施。主要是采取平整土地、深翻改土、耕作保苗、土壤培肥等农业耕作措施,减少地面蒸发,调节控制土壤水盐动态,使之向有利于土壤脱盐的方向发展。④改良剂施用措施。在修复次生盐渍化土地过程中,发生次生碱化土地的修复难度是最大的。由于碱性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苏打及交换性Na+,致使土壤碱性强、土粒分散、物理性质恶化、作物难以正常生长。修复这类土地,除了消除土壤中多余的盐分措施外,主要还应消除土壤胶体上过多的交换性Na+和降低碱性。为此,在水利及农业措施实行的同时,很有必要从化学的角度加以改良修复。通常化学改良主要是施用一些改良剂,通过离子交换及化学作用,降低土壤交换性Na+的饱和度和土壤碱性。改良碱化土壤的化学改良剂一般有3类:第一类是含钙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石灰等,它们多以钙代换Na+为改良机理;第二类是酸性物质,如硫酸、硫酸亚铁、黑矾等,它们则是以酸中和碱为改良机理;第三类是有机质类,是通过改善结构,促进淋洗,抑制钠吸附和培肥等起到改良作用的(张凤荣等,2006)。总体上看,土地次生盐渍化区别于土地“盐渍化”在于次生盐渍土的形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原生的自然地质作用的结果。因地制宜地采用井灌井排、排灌结合、井渠结合、控制灌溉定额,降低地下水水位是次生盐渍土生态修复的有效措施。



要根据这个地方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要改变这个地方的地质地貌,也应该了解这个地方的气候,补充钾肥,磷肥,氮肥,可以适当的多加水。

一定要植树造林,也应该做好绿化的工作,同时也需要注意土壤的盐碱化,然后也应该改善土壤的酸碱性,这样才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修复和治理的作用。

翁牛特旗土地荒漠化的治理过程中,应该尽量退耕还林,多种植一些绿色植物,来防风固沙。改善盐碱地提高土壤肥力是关键。


南谯区15025485541: 地理作业 改善荒漠化的措施 -
竺将益脑: 五项技术可有效遏制荒漠化 1.植物固沙 这是控制流沙最根本且经济有效的措施.固沙植物能为沙区人畜提供燃料和饲料,同时,又可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立人工植被或恢复天然植被;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以阻截流...

南谯区15025485541: 防治土地荒漠化,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你写两条. -
竺将益脑: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建议有设置沙障、合理利用水资源、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1、设置沙障 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篱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铺沙障等.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成挡风墙,以削弱...

南谯区15025485541: 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
竺将益脑: 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措施 一.宏观措施 ①广泛深入地开展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认识水平.关心、爱护环境,自觉地参与改造和建设环境,形成全社会的风尚. ②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督,依法保护环境,促进荒漠化防治. ...

南谯区15025485541: 土地荒漠化现状及治理方法?
竺将益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荒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荒漠化治理,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荒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

南谯区15025485541: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方法 -
竺将益脑: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

南谯区15025485541: 如何良好的处理土地沙漠化 -
竺将益脑: 沙漠化形成与扩张的根本原因,就是荒漠生态系统(包括沙漠、戈壁系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系统、森林系统和湿地系统)的人为破坏所致,是对该系统中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强度开发利用而导致系统内部固有的稳定与平衡失...

南谯区15025485541: 怎样合理治理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 -
竺将益脑: 1、首先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2、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3、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 4、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南谯区15025485541: 治理沙漠化,你有哪些妙招(至少列举2条) -
竺将益脑: 要从根本上治理土地沙漠化,应该从多方面入手.一是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林草建设.栽种植物,在沙漠地区播种沙生植物,以阻止沙漠扩张及改善沙漠土地.二是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科学利用水资源,主要从汲水、输水和节水灌溉等方面考虑

南谯区15025485541: 求土地荒漠化的含义,成因及治理措施. -
竺将益脑: 定义: 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正因为如此,凡是具有发生沙漠化过程的土地都称之为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还包...

南谯区15025485541: 荒漠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和意义是什么? -
竺将益脑: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