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守孝?

作者&投稿:郅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父母去世之后儿女为什么要守孝三年?~

  父母去世后要守孝三年是中国古代的风俗传统。

  一,守孝三年的来历;
  说法一:父母亲去世要在灵堂停放少则七天,多则过“五七”(三十五天)后下葬,下葬后其儿子要住在墓旁守孝三年。防止墓中亲人复活,以便及时解救。
  说法二:“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人生下来一般要由父母怀抱两年才能生活自理。加上在娘胎中的一年,共三年。儿女要报答这三年的怀抱之恩。

  二,如何守孝;
  1,三年内不办嫁娶喜事。直系子孙,即便定好了婚期也要更改,有的在老人弥留期间,匆匆把事情办了,还有个说法叫“冲喜”,办喜事能把老人的病灾冲走。还有的因各种原因等三年有困难,就在老人入土后立即办喜事,不贴“喜”字,不放鞭炮不听响(喇叭)。如果是后来要办喜事,也可以迁就着挂三个年头计算。
  2,三年内正月十五不蒸灯。淮北有正月十五蒸面灯的习俗,面灯上分别捏出一到十二个褶子,对应着一年的十二个月,掀锅后,从灯里所蓄的蒸汽水推断月份的旱涝,预测年景。人在三年守孝期间,没有蒸灯的权利,但可以点灯。乡邻们用笼布包三个五个面灯送去,说给孩子点个灯吧。主人答谢。不在于几个面灯的价值,在于人家能想到自己,与自己共同怀念老人。人缘好的能收到数十上百盏面灯。
  3,三年春节不贴门对子(春联)。过春节时,不贴门对子不听响。从门前过路的人一见便知这家有变故,也会为之叹惋,念一声:这家子老的去世了。到第三个春节可以贴黄色或蓝色门对子。亲属的门对子也有讲究,哥哥嫂子死,弟为幼,为长者执礼,大爷大娘死,其父为幼,自己父母健在也当执父母礼。弟弟弟妹死,兄为长,叔叔婶子死,若父母健在,其父为长,均可贴红色门对子。有时堂兄弟之间处理不当,也会反目。
  4,三年没有好时运。说父母去世三年内做事不顺利,凡事要格外谨慎,不冒险,不经营大生意,不与人斗恶。这大概是因为心情极度悲伤,情绪不稳,做事易出差错。有时孝子与人斗恶,人们便用“三年没有好时运”相劝,孝子很容易接受,斗恶的对方也会谦让。

古人的解释也很简单,“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叫做“慈乌反哺”:父母给你生命,所以你要善待父母之生命;父母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你吃饱穿暖,所以你要照顾父母之温饱;你在父母怀抱有三年时间完全不能自立,完全依赖父母而生存,所以父母死后你要守孝三年 。


《二十四孝》影响中国社会600多年,古人盛赞的这“二十四孝”,有多少是我们今天可以做到的呢?“鹿乳奉亲”可以勉强做到,“负米养亲”“亲尝汤药”“拾葚养亲”“行佣供母”“打虎救父”“弃官寻母”等等,也许可以勉强做到。还有一些是我们绝对做不到的了,如“孝感动天”“埋儿得金”“怀橘遗亲”“哭竹生笋”等等。有些我们咬咬牙也许能做到,但已是没有必要了,如“尝粪心忧”“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扇枕温衾”“闻雷泣墓”“卧冰求鲤”“恣蚊饱血”“亲涤溺器”等等。时代不同了,古人能做的,我们未必能做;古人须做的,我们未必必须做;古人做得很好的,我们未必做得到。我们读《二十四孝》,当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他们也许并非看重这些形式,要后人件件照办;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世间还有“孝”之一字!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父母去世了,要守丧三年,三年中因追思父母而常常感到悲痛哀伤,所以要调整居处,并戒绝酒肉。

父母死了没多久,还唱歌跳舞、开开心心,好像怨敌死了一样,这是不对的。这时候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在古代,很多孝子会在三年当中,在父母坟前结个茅棚,为父母守孝。或者再怎么样也要把住处调一下,住得简朴些,同时戒酒戒肉,戒掉不如法行为。

三国时期有一名孝子叫王裒。王裒的母亲生前最怕打雷,所以母亲死后,每次一打雷,他就立即跑到母亲坟前,安慰说:“裒儿在此,母亲不要害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闻雷泣墓”。

“守孝三年”,藏地也有类似的传统。

在藏地,父母死后,比较孝顺的子女,上等者三年内不过年,也不办喜事、不搞庆祝活动,甚至都不打扮;中等者两年内不做这些;下等者一年。父母死了不到一年,就欢欢喜喜过年、唱歌跳舞找乐子,大家会取笑他:“还有这种人!家人刚死,就做这些!”

值得一提的是,藏地一直有念经超度的传统。亲人刚去世,家人要请僧众为亡者念经四十九天;第二、第三年的祭日之前,还要为他念三天经。比如,我父亲今年三月八日去世,明年、后年三月八日前,我们都要请人为他念经。有些情况下念不了三天,一天也可以。如果四十九天的经念了,但第二年、第三年没念,大家还是会说你不孝顺的。

我们不仅对父母,对上师也是如此。老道友们都会记得,在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离世后三年内,整个佛学院几千人冬天不过年,夏天不开娱乐法会,全部取消。当时在上师遗体火化前,学院所有法师都发愿:三年内不离学院,三年后再重新决定未来的管理方法。对一般人而言,以这种方式纪念父母,是尽孝,同时也深化了道德;而对修行人来讲,以此纪念上师,则更多表达了我们对上师的思念、依恋和祈祷。

印度有一位修行人就是在为上师守孝三年期间获得了成就。《密宗大成就者奇传》记载了这则公案:这名修行人叫护喜,是梅志巴尊者的弟子。护喜从小学习并精通各种世间论典,皈依佛门后,依止梅志巴尊者十二年,直到上师圆寂。上师圆寂后,他每日在上师灵塔前哀伤哭泣、供养祈祷,三年没说一句话,一心修行。由于他的诚心忆念和祈祷,有一天,上师的加持完全融入,他证悟了。此后,护喜前往印度南方度化众生,再后来,又不舍肉身进入地下,为非人传法。作者多罗那他说,直到现在,护喜还在那里。

弟子问:“父母去世,守孝三年是不是太久?”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孩子生下来,三年之内都离不开父母的怀抱,吃喝拉撒都要在父母照料下才能完成,为了纪念这一点,守孝三年并不长。再说,守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礼。

《孟子》中也说:“三年之丧,齐疏之服。”三年服丧期间,要穿缝了边的粗麻布丧服。这一传统在中国古代一直被遵循着,就是做官的人,在任职期间父母死了,也要回家守孝。我以前看过《苏东坡传》,里面提到,苏东坡一生经历了两次这种情况,先是母亲去世,然后是父亲,他都分别守孝三年。

可能今天很多人觉得,这些都是迷信、教条,早已被舍弃了。新时代不需要这些,新时代要学新的思想。那学什么呢?学西方。但是,在学西方的过程中,我们是否真正学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好像也不多。所以,还是要重视我们自己的传统。重视传统不一定是完全照搬那样的形式,但本质的东西可以继承。

我是这么想的,古代社会和今日环境虽然不一样,但人是一样的,尽孝以及做人必须遵循的道也是一样的。在家人走世间的道,需要孝,如果不孝,其他的人格或德行就谈不上;出家人走出世间的道,也需要孝,如果不孝,更深更广的菩提心就修不了。所以,以孝为首的我们那些传统不能丢,丢了,规矩没了,用什么约束自己?

和我们通常的理解不一样,道德的约束不会给人带来痛苦,而是相反,会帮助你产生美德。而一个有美德的人,《二规教言论》里说,不仅会得到世人喜爱,还会得到护法神及喜爱善法的非人、天神的保护。所以,我们应该追求并拥有美德。遗憾的是,如今的很多年轻人不喜爱美德,甚至侮辱践踏美德,也许这是个人行为,但从整个背景来看,也是全体人类的悲哀。由此我觉得,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反省,就像古人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时时省察自己的言行是否偏离了道德。

一个人往外面看、跟着物质世界走很容易,现在科技发达,交通、网络、信息也便利,远超古代。但在这种极度攀缘、追逐潮流的过程中,内在道德很容易丧失。因为外面的东西多,诱惑就多,人心也容易乱,很难有理性把持,而一旦陷入其中,意志就被消磨了。如果说我们被外物欺骗了,也许有人不信,可我们追求的那些东西是不是真有价值,这一点很值得反省。

我经常觉得,我们不应该一味盲目地往前奔,有时也要停一停,回顾一下古人的足迹,看看他们是怎样坚守道德,走过一生的。试着了解人类曾经有过的心灵探索,对于以后我们怎样往前走,应该也是有益的。




什么关系才要披麻戴孝
守孝期非常忌讳寻欢作乐,而且也不能穿着艳丽,要低调一些,穿一些神色朴素的衣服,以表对于逝者的尊敬。忌讳泪洒尸身在入殓的时候,非常忌讳泪洒尸身,所以亲属们注意不要在这个时候,将眼泪落到已逝之人的身体之上,悲伤的情绪也要稍微控制一下。办完丧事以后有哪些忌讳忌直接回家办完丧事之后或者参加完别人的丧事之后,是...

古代时期父母去世时,古人为何都要守丧三年?
以此来看,古人守丧三年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哀思,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古来最讲究的就是仁孝,孝敬父母的衡量标准之一就是对于长辈去世丧仪的规模、伤心程度以及守孝三年的决心和是否能够安分守孝。所以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了守丧三年的行为,并一直被沿用,古代的官员在有长辈去世...

“为父母守孝三年”有必要吗?
“为父母守孝三年”的做法在某些文化传统中确实存在,特别是在古代中国。在古代,子女在父母去世后要守孝三年,这被视为一种孝道的行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文化传统和规矩都发生了变化,守孝三年的必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被普遍认同。一些人认为,守孝三年是有必要的,因为父母养育...

守孝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2、守灵时间:守灵基本上以三天为限,有在住宅内的灵棚、灵堂内守灵的,也有在殡仪馆内租礼厅守夜的。在郊县现在还有“搁三朝”之举。3、守孝三年:古时候父母去世,子女要一般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守孝期间,不可以举行婚嫁之事,也不得举行吉庆之事。丧事常识 死者入敛后,孝子拉着扫帚,拿托命纸...

为什么有人说过年要守孝?
此外,按照民间习俗,老人过世的第一年过年时不贴对联、不放炮,表示在守孝。还有不走亲戚、不串门拜年的,因为,过春节,是个高兴的时候,家家户户人人喜气洋洋,如果来了个“服丧”(亲人去世的人)之人,就是晦气,大家都很尴尬、扫兴,谁也不舒服,谁也乐不起来。再说,服丧之人(逝者的晚辈),...

古代人守孝有什么规矩?守孝要守几年?
古代人非常讲究忠孝,有时候孝甚至还大于忠。古代人的父母如果过世,孩子是需要守孝的,看过古装剧的朋友肯定也知道,古代人对于孝这个东西只多么的看重,死后的葬礼举行的也是非常隆重。那守孝到底有哪些规矩呢?其实还挺多的,如果放到现代可能还会影响你的正常生活。下面就来仔细看看关于守孝的这些东西吧...

死人出殡后,守孝是什么意思,守孝要干嘛的!
是一种传统。守孝,旧俗尊亲去世后,在服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尊亲死后,服满以前,居住在家,断绝娱乐和交际,以示哀思,称“守孝”。《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却说那 刘大娘 到得家中,设个灵位守孝。”清 郑廉《豫变纪略》:“在家为父亲守孝的户部郎中袁枢(袁可立子)出家资,...

女子为什么要为丈夫守孝,多少年合格
为父亲守孝是27个月,“首尾三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的本意就是说守孝的。“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本意是出嫁之后,就跟从丈夫守孝,丈夫穿什么级别的丧服,妻子就穿什么级别的。如果丈夫死了,就从子,也就是跟着儿子和未嫁女,因为儿子和未嫁女需要为父服斩衰,所以做妻子的才要...

家里老人去世,后代应该怎样守孝?
  古时候父母去世,子女要一般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守孝期间,不可以举行婚嫁之事,也不得举行吉庆之事。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论官做得多大,父母去世后,都要请假回祖籍守孝,称为“丁忧”。如果官员不回乡守孝,就可能受到御史弹劾,受到处分,严重者甚至会永不录用。&#...

古人为何都要为父母守孝“三年”,而不是四年五年?
而在父母死后,他们觉得:父母已经养育了自己那么多年,为父母只守孝一年两年的话,肯定不足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所以他们就把自己成长的这三年定为了他们的守孝期,也就是至少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在古代的时候,守孝期一般被定为三年是因为古代的人们一般都是三岁才学会走路,离开父母的怀抱。

宾阳县15840825850: 古代人的父母死了,儿女要守孝三年,这是为什么? -
闫鬼右丙: 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古代的时候是非常注重忠孝的,所以通过手下三年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和长辈的哀思,也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宾阳县15840825850: 为什么要守孝 -
闫鬼右丙: 儒家文化使然,你不守孝也不所谓,只要老人在时好好孝敬他们,就是最大的孝了!

宾阳县15840825850: 为什么要“孝”? -
闫鬼右丙: 孝字的解释会意,形声字 解: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 其义有: 1.善事父母之道曰孝.如《孝经·开宗明义》...

宾阳县15840825850: 父母死后,儿子为什么要守孝三年 -
闫鬼右丙: 杜康做酒柳林醉,醉死三年百又还生.中华文明八千年,三年守孝人人知.在中国上至宰相下至平民都知道:家里有人去世都要发丧守孝,尤其是父母亲去世要在灵堂停放少则七天,多在五七三十五天后下葬,下葬后其儿子要住在墓旁守孝三年...

宾阳县15840825850: 为什么古人的父母亲死了要回家守孝三年 -
闫鬼右丙: 《孟子》这部书中有明确的记载“三年之丧,齐疏之服”意思是说,守丧要守三年,丧事期间要穿素服. 顺便说一下,唐高宗时期,根据皇后武则天的提议,母亲死亡也要守孝三年.

宾阳县15840825850: 老人去世,子女是否要守孝? -
闫鬼右丙: 守孝,旧俗尊亲去世后,在服满以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子女是否需要守孝,可以根据各地的风俗和家庭的文化背景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守孝是一种表示敬爱和怀念亲人的方式,也是彰显家族传承和道德伦理的一种行为.在某些地区和家庭中,子女需要守孝一定的时间,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感恩之情.现代社会在不断变化,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也在逐渐改变.因此,对于守孝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无论如何,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和家庭风俗,同时也要关注现代社会的现实需求和个人意愿.

宾阳县15840825850: 为什么要戴孝三年? -
闫鬼右丙: 百善孝为先,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在古代,忠孝被看作是衡量一个人人品的重要标准.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子女要为父母守孝三年,这点让很多人不能理解,人死了入土为安就好,为何还要守三年呢? 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

宾阳县15840825850: 为什么老人去世要守孝穿白孝鞋三年 -
闫鬼右丙: 对老人的尊敬,和孝顺

宾阳县15840825850: 为什么古人在父母去世后要守孝3年,而不是5年或者是其他多少年呢? -
闫鬼右丙: 因为你生下来 三年不能离开父母半步,他每天给你喂奶,晚上抱你大小便,现在父母不在了,你守孝三年 就是为了报答 父母那三年的恩情 .懂了吗?

宾阳县15840825850: 古人有云:守孝三年 -
闫鬼右丙: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把“善事父母”看作是道德的根本和核心,看作是一个人的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孝经》中更明确地指出“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中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