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吗?

作者&投稿:赖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里真的有通假字,还是那是古人写的错别字~

所谓通假,是相对今天的汉语词汇和读音而演变出来的现象。也就是说古代并无通假的说法,因为古代人以读音认字,是以音为主而不是字,这个时候不存在假的问题。但是今天的人不会读,所以说那个字是“假字”。
由于普.通.话读音不是古代汉语语系,因此大量古文出现语音不对的现象,但是以汉音是不会有问题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现代语法专家提出了通假提法,其实是增加了古文的阅读困难。
所以这是语法演变带来的新变化现象,不是古代就有的。

  不是。

  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例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项伯对刘邦说的话:“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即要求对方早点来,别来得太晚了,显得没诚意,不礼貌。显然应该写“早”字,但司马迁却写了个“蚤”字,许慎在《说文解字》P283里面说的很清楚,“蚤”本是“啮人跳虫也”,就是今天的“跳蚤”。我们不能说司马迁不会写“早”P137字,也不能说那时“早”字还没出现,实事上先秦就有“早”字了:


  《左传•昭公三年》:“早世陨命”;又《隐公三年》:“早死”;

  《荀子•非相》:“不先虑,不早谋。”

  《大戴礼记》:“天子之善在於早谕教与选左右。”

  《史记》中也能找到用“早”的例子:

  《孝武本纪》:“天子即诛文成,后悔其早死,惜其方不尽。”

  《留侯世家》:“后五日早会。”

  《三王世家》:“闳王齐,年少,无有子,立,不幸早死。”


  但在先秦、两汉时期,用“蚤”为“早”的例子多得很:

  《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

  《左传•僖公23年》:“子盍蚤自贰焉?”

  《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徧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之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史记•周本纪》:“太子泄父蚤死,立其子林。”

  《史记•始皇本纪》:“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

  《汉书•文帝纪》:“有司请蚤建太子。”

  这两个字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同音字,故而相通假。


  与“早、蚤”同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例如:

  畔与叛——

  《说文•田部》P291:“畔,田界也。从田,半声。”

  《左传•襄公26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韩非子•难一》:“历山之农者侵畔。”

  可见,“畔”指田间界限,即现在所谓“田埂”。

  《说文•半部》P28:“叛,半反也。”

  《尚书•大诰》:“三监及淮夷叛。”

  《韩非子•用人》:“使伯夷与盗跖俱辱,故臣有叛主。”

  但正如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所指出的:“古多假畔为叛”,如:

  《史记•夏本纪》:“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

  《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


  疲与罢(罢)——

  《说文•疒部》P156:“劳也,从疒皮声。”

  《左传•成公26年》:“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

  《韩非子•初见秦》:“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

  《史记•河渠书》:“吾斗疲极,不当相助耶?”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汉军屡疲,秦军必会。”

  可见“疲”就是现在的疲劳、疲累。

  《说文•网部》P158:“罢,遣有罪也。从网、能。网,罪网也。言有贤能而入网,即贳遣之。”就是对犯罪者免于治罪的意思。古文中常见的“罢职”、“罢官”就是从这里来的,即网开一面,只免去官职而不治罪。

  然而,这两个字在上古同属于并母歌部,是同音字(后来由于语音分化而读作两个不同的音了。现在仍有以Pí为读音的,如毛泽东的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所以也经常借“罢”(罢)为“疲”,例如: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罢苦百姓。”

  《吕氏春秋•简选》:“老弱罢民,可以胜人之精士练材。”

  《吕氏春秋•悔过》:“惟恐士卒罢弊与糗粮匮乏。”

  《史记•秦本纪》:“阻法度之威,以责督於下,下罢极。”

  《史记•秦始皇本纪》:“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史记•项羽本纪》:“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


  对以上“早、蚤”“叛、畔”“疲、罢”三组字,现在学术界一般是这样称说的:前面的叫本字,后面的叫通假字。当通假字出现在古书中时,我们现在要按照本字的读音来读(如“罢”就不能读成bà,要读为pí),并按照本字的意义来理解。当然,我们也不难看出,只有当A、B这两个字都同时存在时,才有可能借A代B。


  (二)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明明有本字,为什么作者却不写本字而要写通假字呢?这个问题要从四个角度来认识。

  首先,正如前面所说,这是古人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比如“早”字,司马迁也曾用过,但因古人经常习惯以“蚤”代“早”,所以司马迁也未能免俗。笔者曾利用电脑统计,在《史记》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64次,直接用“早”字才27次;其中“蚤死”14次,“早死”4次;“蚤卒”8次,“早卒”1次。《韩非子》中共出现通“早”的“蚤”字18次,直接用“早”4次;《论衡》中通“早”的 “蚤”6次,直接用“早”36次。所以总的说来,时代越后,通假字越少,时代越早,通假字越多。


  其次,唐代颜师古曾指出,古人在记录语言时因“仓猝无其字”而用了个同音字代替。清赵翼在其《陔余丛考》一书中说得更明白:“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如此写的人固然可以说的写别字,但后人效尤,积非成是,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第三,古书经秦火而几乎被烧光,直到汉惠帝才取消“挟书令”,并从民间征集藏书。但所得甚少。汉代大多数的书籍是靠老年人将脑子里所记忆的背诵出来,写出来,重新“著之竹帛”。由于背诵时只记住一个字的读音,未必能记住它的字形,因而记录时必然会由于方言、口音的差异、记录者的文化程度等影响,而将同一字记成不同的形体。


  第四,其实,古人好用通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认识上的原因,就是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者父子在《经义述闻》中常说的“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他们认为“凡字之相通,皆由于声之相近,不求诸声而求诸字,则窒矣。”“夫古字通用,存乎声音。”他们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音即能表义。读者读出此音,闻者听音则知义。因此,将一个音写成哪一个字形,实在是无所谓的事情。因而古人并不十分在意(更何况当时也没有政府出面来规范语言文字,甚至连一部字典都还没有。所以只好让人随意按照声音来记录)。文盲不识字,请人代读家信,听音即知义。道理就在这里。这种认识是有一定正确性的。因为,说到底,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因而记音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能记录下这个字音,就算是完成记录者的任务了。


  (三)通假与假借

  在现代的一般学术著作或大学教科书里,通假与假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假是本有其字,即有本字而没写,写了个同音的通假字;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例如“而”P196本指人的毛发,所以许慎解释为“颊毛也,象毛之形。”并举出《周礼》中用“而”本义的例子:“作其鳞之而”(即触动了那龙的触须)。但是,几乎在任何一篇古文中,都少不了表示联结的“ér”,人们并没有为这个关联词另造一个字,而是借用原本表示“颊毛”的“而”来记录这个语言中的连词。甚至第二人称代词“女”P258、第一人称代词“我”P267,都是“本无其字”而借用的。第二人称先借用男女的“女”,后来又借用河南省内的一条河流“汝水”的“汝”来表示;“我”原本是古代的一种兵器(1975年已在陕西周原遗址出土),因与语言中的“wǒ”同音而借用 ,人们始终没给它们专门造字。


  但是,在以前,人们对“通假”和“假借”这两个概念区分得并不那么清楚,甚至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也说:“假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的时候,写了一个同音字……第二种是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表示。(校定重排本547页)”但是到了现在,学术界对这两个词的分工越来越明确,不再把“本有其字”的“通假”称为“假借”了。这是我们应该知道的。

我们平时看古文的时候,如果没有注释,经常会遇到阅读障碍,比如句读、语法和字词等。通假字也是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之一,但通假字并不是我们常说的错别字。

我们来看看产生通假字的原因。通假字是指在用字时,用一个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原本要用的字,所以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找到本来应该用的字,才能够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古人使用通假字也并不都是有意为之的,现在会形成通假字的原因有很多。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汉字亦是如此,随着时间的发展,历史能够模糊很多东西,如果没有保护好,就容易产生误差。在印刷术出现之前,古人写的著作如果要传扬,基本上是靠人手抄转录的,人不是机器,很可能会在转录的过程中出现错误。而后人为了保证精准,在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不知道这个错误是否是作者有意为之,故而只能将错就错下去,一直到现在,通假字就这么产生了。而我们现在也不知道那些通假字是在哪一个环节产生了变化的,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将通假字的本字找出来,将借字继续保留下去,以此维护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不断发展向前发展的,我们现在有了基本的汉字使用体系,每一个汉字都有其代表的特殊含义,汉字的使用规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汉字因为各种原因被淘汰,新的汉字也随着时代使用习惯而产生。古人在创作的时候,很可能他想使用的那个字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不得已使用了假借字。而我们今人再去看,就需要注释理解的帮助。



老师说过这不是错别字,只是不会写的时候,古人用来替代的字。

当然不是错别字了,只不过是那时候人们用字的习惯而已。

其实不是,通假字是古人用于提笔就忘来代替的字体,不是错别字。

古时许多字没出现,所以出现许多通假字,不是错别字。


为什么古人写错了字叫“通假字”,而我们写错字叫“错别字”呢?
在进行古文的阅读的时候,如果细心一点的人应该会发现文中出现的绝大多数的通假字几乎和他所同的字以及读音都十分的相似。甚至是一样的。古人之所以这样做只不过是利用了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来互相代表,然后放在当时不同的语境当中来表达而已,这个不同于我们现如今的写错字体,我们现在写错了字那就是...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呢?
记得人教版中学文言文第一课,是《论语》十则,开篇就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中,“说”不读“shuō”,而读“yuè”。老师说这是通假字,可学生心中总是愤愤不平,认为这是错别字,只不过是古人写的错别字而已。《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真的是这样吗?先...

古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的错别字???
通假字 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 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② 举错不可不察也。(《张释之传》) ...

“通假字”是不是古人所写错别字的雅称?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

为什么古人写错了字叫“通假字”,而我们写错字叫“错别字”?
坚信绝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都会对语文课本上的“词类活用”造成蒙蔽——为什么古代人写的便是词类活用,而我们自己写的就变成“错字”呢?实际上,错字便是错字,词类活用便是词类活用,写下词类活用的古代人也是很无奈的。古代人书写有“错别字”,多有和后人汉字不一样处,就是通假状况。所说通假...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因为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的思维却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通假字到底是怎么回事?
分类: 人文学科 >> 中国文学 问题描述:很多古文里面都有通假字,但到底是为什么啊?是错别字吗?还是什么原因?解析: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 为什么会...

古人写错字叫通假字,为啥我们写错字就是错别字?
原因有二:一、为了尊重文化关于通假字的争论其实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在上小学的时候,最大的疑问就是,“凭什么我写错了就是错了,古人写错了就是通假字?这不公平!”对于这个疑问,我是经历过各种解答的。小学的老师说:“就你废话多。”初中的老师说:“因为字是古...

我国古文当中为何常有通假字?古人为何故意去写错字呢?
但是古人所写的这些通假字在古代并不是错别字,也不是故意而为之的去写一些错别字。古文所出现通假字是由于古代文字使用情况与现在我们的文字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差别。而为了帮助人们更好的学习文言文,在研究的过程不断健全了这些字的使用,从而有了通假字的出现。

现我们写错字叫错别字,古人写错字为何叫通假字?
通假字分本有其字和本无其字两种情况。前者是因为古代本来字就不多,加上有的抽象概念很难造一个适当的字,就形成本无其字的情况。至于后者,请看下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规范化的正确性提高了效率。犹其是进入计算机时代,规范化就更具操作性。这是时代的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逐渐增多,...

高唐县15044357560: 通假字是否就是古代的错别字? -
言枝口服: 是,因为古代的知识没有那么关,所以有很多字不知道写就用别的字代替那个不知道的字 百科上说是: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高唐县15044357560: 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对吗? -
言枝口服: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

高唐县15044357560: 通假字是不是就是古人所写的错别字? -
言枝口服:[答案] 不是.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例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项伯对刘邦说的话:“...

高唐县15044357560: 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在写错别字 -
言枝口服: 通假字绝非错别字! 古文的通假字有两原因: 1、汉字数量不足.古汉字的总量比现在少得多,很多字必须“兼用”. 2、古汉字的字义有一个发展完善到规范的过程.其间,一些字义分工不明确,有的相互交叉.在那种情况下,出现一词多字的现象很正常.

高唐县15044357560: 古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的错别字? -
言枝口服:[答案] 通假字 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 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② ...

高唐县15044357560: 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错了? -
言枝口服: 有的是因为都是手写本 所以抄录的时候写错了 就成通假字 但是大部分不是这样的 六书中有一个叫假借 就是借用别的自来表达这个字的意思 这是取字义一个方法

高唐县15044357560: 古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的错别字??? -
言枝口服: 通假字 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 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

高唐县15044357560: 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的错别字 -
言枝口服: 不是的. 汉字也是不断地发展、演化.最古时候,汉字数量不多,通假字在所难免.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不断地更新、添加、专业化了.比如有机化学中的字、建筑学中的字、医学中的字,等等.

高唐县15044357560: 通假字是不是就是古人所写的错别字? -
言枝口服: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高唐县15044357560: 通假字到底是什么? 是古人的错别字吗? -
言枝口服: 1、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通假字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2、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例如:“女还,顾反为女杀彘.”(《曾子杀彘》)句中“女”就代表“汝”.3、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加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