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的而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字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者”什么意思?~

意思是,大鹏鸟要去南海了,翅膀拍击水面激起的波浪有三千里那么高,乘风盘旋而上可以升到九万里的高空。后人都拿大鹏来比喻志向远大,前途不可限量,比如成语,鹏程万里。扶摇而上更是用来形容读书人当官后飞黄腾达。所以有人认为,庄子的这句话就是描述追求功名的的宏伟志向。这跟道家的逍遥自在的自然思想是完全背道而驰的。道家追求的是“无为”,庄子写大鹏鸟,就是希望能像大鹏鸟一样自由飞翔于天地,而斤斤于功名,为世俗所羁绊,这岂是道家所推崇的思想,更是不屑为之。语出《庄子,逍遥游》: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显然是用了夸张手法,但既然文章前面塑造了鹏这样一直大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那么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也是可以理解的。

意思:鹏迁徙到南海去,拍水(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大风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原文:《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出处:《逍遥游》
拓展资料: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庄子指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至人游处于天地间,其精神与宇宙一体化,自我无穷地开放,向内打通自己,向外与他人他物相感通、相融合。达到这种境界,物我的界限便可消除,时空的限制无复感觉。“游于无穷,彼且恶乎待哉!”至人是个自由超越者,他从形相世界的拘限中超脱出来,获得大解放,达到“无待”的境界——心灵无穷地开放,与外物相冥合。如此,则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随遇而安,自由自在。庄子对至人的描述,体现出逍遥游理想人格的一些特点。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而释义:而且。

原文: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大鹏鸟在飞往南海的时候,水溅起来的浪花就有三千里之高,两个翅膀乘着盘旋向上的旋风而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大鹏飞离时是凭着六月的大风。

出自庄子《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庄子天才卓绝,聪明勤奋,“其学无所不窥”,并非生来就无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虽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腐败社会使他不屑与之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又使他无法一展抱负。

人世间既然如此污秽,“不可与庄语”,他追求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而且。

1、出处:庄子《逍遥游》

2、原文: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译文: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此一飞在六个月后方才停歇下来。

4、抟(tuán):回旋而上。一作“搏”(bó),拍。

5、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6、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7、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去以六月息者也”指大鹏飞行六个月才止息于南冥。一说息为大风,大鹏乘着六月间的大风飞往南冥。

扩展资料:

古代汉语中“而”字的用法

1、相当于“之”。

《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君子以说的多做的少为耻。

2、表语气。略近于“兮”。

《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译文: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党政的那些人危险极了!

3、如同、好像。

《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

译文:那些都城的人士,衣带下垂飘左右,那些贵族的女儿,发如蝎尾翅在首。”

4、因而、所以。

《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译文: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润泽,深水潭生长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5、如果。

《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意译为:两个翅膀乘着盘旋向上的旋风,飞上九万里的高空。
"而"在这句子里,是一个连接词,表示顺承的语境,扶摇并向上。

这里的而是修饰,并非顺承


逍遥子中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中的九万里源自哪个神话故事
逍遥子中抟扶摇而上九万里中的九万里源自《山海经》神话故事。《庄子逍遥游》中描写鲲鹏展翅: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而是什么意思
而且。根据查询古诗词官网显示,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的“而”表修饰,意思是而且,属于连词,这句话的意思是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出自庄周的《逍遥游》。

缇可里面鹏鹏念的:鲲鹏展翅九万里,扶摇而上。求原文!
缇可里面鹏鹏念的:鲲鹏展翅九万里,扶摇而上。求原文! 庄子的《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全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九万里是什么意思
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所以,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九万里是出自先秦·庄周《逍遥游·北冥有鱼》里面的诗句,水击三千里指的是水流的距离,表达了水流长远而不停息的特性。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则是指风的能力,风能够扶摇直上,突破九万里的高度。那么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九...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诗 文言文翻译...
白话译文: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原文 上李邕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白话译文 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

阁下何不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哪里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上李邕》,全诗原文如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白话文意思是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

扶摇直上九万里前一句是什么?
前一句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是李白在《上李邕》诗中化用了《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意思是鲲鹏乘风可以自下急遽的盤旋而上九万里(九万里是夸张的说法,意在言鲲鹏之志)《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划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

大鹏展翅,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哪里?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出自文言文《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集中代表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

求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译文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扶摇是什么意思
盘旋而上。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扶摇是盘旋而上、腾飞的意思。比喻仕途得意。整句话意思是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沈河区18998275330: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而”"者" 的用法和意义是? -
杭胀比适:[答案] 而,连词,表修饰;者,助词,表停顿.

沈河区18998275330: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的而是什么意思? -
杭胀比适: 而且. 1、出处:庄子《逍遥游》 2、原文: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译文: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此一飞在六个月后...

沈河区18998275330: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而翻译
杭胀比适: “而”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一个连词,表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假设、修饰、因果等多种关系.在这句话中的而,连词,表修饰;者,助词,表停顿.

沈河区18998275330: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而”"者"的用法和意义是?
杭胀比适: 而,连词,表修饰;者,助词,表停顿.

沈河区18998275330: 文言文中,“而”表示连词时,表修饰和表顺接的例句各1句,并说明为什么这句中表顺接,那句中表修饰.顺接和修饰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
杭胀比适: 虚词用法: 而:化而为鸟——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怒而飞——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与被修饰的连词.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因而” 水浅而舟大也——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沈河区18998275330: 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 -
杭胀比适:[选项] A. 犹且从师而问焉. B.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沈河区18998275330: 文言虚词“而”犹且从师而问焉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三句中儿的用法和意义是什么. -
杭胀比适:[答案] 第一个表递进 第二个表修饰 第三个表因果 望采纳

沈河区18998275330: 文言文中而字用法 急用急用 注意质量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扶凌云而盘桓 《滕王阁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逍遥游》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 -
杭胀比适:[答案] 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承接关系,不译.扶凌云而盘桓:连词,表承接关系,不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表修饰,同上.而后乃今将图南:【而后】,才,方才,然后.枪榆枋而止:连词,表修饰.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表承接.三餐而反...

沈河区18998275330: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是什么意思如题 -
杭胀比适:[答案] 水击,指鹏初飞时,距水面还近,翅膀在水面上扇动.抟,环绕着飞向上空.扶摇,旋风.去,离开.息,气息,此指大风.六月息,即六月海动时产生的暴风.一说“息”指休息、息止.☆《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三...

沈河区18998275330: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是什么意思 -
杭胀比适: 水击,指鹏初飞时,距水面还近,翅膀在水面上扇动. 抟,环绕着飞向上空. 扶摇,旋风. 去,离开. 息,气息,此指大风.六月息,即六月海动时产生的暴风.一说“息”指休息、息止. ☆《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环旋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求采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