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这个典故中,明明是迁了两次呀!

作者&投稿:豆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母三迁的典故~

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为孟子创造学习条件的故事。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城北的乡下,他家附近有一块墓地。墓地里,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挖坑掘土。死者的亲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鼓手吹吹打打,颇为热闹。年幼的孟子,模仿性很强,对这些事情感到很新奇,他看到这些情景,也学着他们的样子,一会儿假装孝子贤孙,哭哭啼啼,一会儿装着吹鼓手的样子。他和邻居的孩子嬉游时,也模仿出殡、送葬时的情景,拿着小铁锹挖土刨坑。
孟母一心想使孟子成为好读书、有学问的人,看到儿子的这些怪模样,心里很不好受。感到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决定搬家。

不久,孟母把家搬到城里。战国初期,商业已经相当发达,在一些较大的城市里,既有坐商的店铺,也有远来做生意的行商。孟子居住的那条街十分热闹,有卖杂货的,有做陶器的,还有榨油的油坊。孟子住家的西邻是打铁的,东邻是杀猪的。闹市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行商坐贾,高声叫卖,好不热闹。孟子天天在集市上闲逛,对商人的叫卖声最感兴趣,每天都学着他们的样子喊叫喧闹,模仿商人做买卖。孟母觉得家居闹市对孩子更没有好影响,于是又搬家。这次搬到城东的学宫对面。

学宫是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许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学宫里书声朗朗,可把孟子吸引住了。他时常跑到学宫门前张望,有时还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演习周礼。周礼,就是周朝的一套祭祀、朝拜、来往的礼节仪式。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孟子也和邻居的孩子们做着演习周礼的游戏。“设俎豆,揖让进退。”不久,孟子就进这所学宫学习礼乐、射御、术数、六艺。孟母非常高兴,就定居下来了。

孤儿寡母,搬一次家绝非易事,而孟母为了儿子的成长,竟然接连三次搬迁,可见孟母深知客观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常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点在少年儿童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虽然不是一个人成才的唯一条件,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孟子以后既没有选择墨学、道学等曾经显赫一时的学说,又没有像苏秦等纵横家那样,从个人的权利思想出发,图得个人平生的快意,而是偏偏选择儒家学说作为他毕生奋斗的事业,终于成为一位在现实的人生中,不为一己之身而谋,舍生取义,只为忧世忧人而谋国、谋天下的“圣人”,这与孟母早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猪。孟子见了很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听了,笑了笑,随口说到:“是给你吃啊。”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邻居不是为了孩子杀的猪,我却欺骗了他。这不是在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来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

>
“断机教子”,讲的是孟母鼓励孟子读书不要半途而废的故事。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也很不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坐在机前织布,她问儿子:“《论语》的《学而》篇会背诵了吗?”孟子回答说:“会背诵了,”孟母高兴地说:“你背给我听听。”可是孟子总是翻来复去地背诵这么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母听了又生气又伤心,举起一把刀,“嘶”地一声,一下就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麻线纷纷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才织好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教训儿子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如果不时时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说到伤心处,孟母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孟子很受触动,从此以后,他牢牢地记住母亲的话,起早贪晚,刻苦读书。
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为他以后致力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有没有让你更明白一些呢?

总共是住了三处,所以称为“孟母三迁”;两迁,共三个地方。三地迁移,所以叫白了就孟母三迁,不是所说的搬家。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带孟子到一处地方居住,那地方离墓地很近.....”
“孟母三迁”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个人认为,“迁”指的不是搬家的动作,而是说他们在三个地方居住过。而且人家没准在搬到坟墓之前在其他地方住过的。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带孟子到一处地方居住,那地方离墓地很近.....”

是换了三个地方。

是换了三个地方
坟墓是一个
屠是一个
学馆又是一个

一迁就是说 孟母有一次 搬到了 坟处
你看看故事就知道了,他们不是一直住在坟处的,是搬过去的


孟母三迁是什么典故
孟母三迁的典故出自《论语》中,关于孟子母亲孟母如何教育孟子的故事。故事说,孟母想让孟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便将他搬迁了三次,以便让他有更好的环境来学习。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也深深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念。

孟母三迁是出于哪个典故?
孟母三迁的故事,不仅是关于家庭教育的典范,更是对环境力量的生动诠释。它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塑造不容忽视,一个良好的教育和文化氛围对个体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环境的力量,潜移默化中塑造人格 通过这个典故,我们看到了环境如何在细节中影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它提醒我们,父母和社会环境的选择...

孟母三迁中的三迁分别是什么?
出自《孟子题词》。“孟母三迁”的“三”字的意思为“多次、屡次”解释,而不是简单的“三次”的意思。本典故中孟子的母亲的确是搬迁了三次,即: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市、近于屠、学宫之旁。不过作为引申义,“三”还是虚词,泛指多次。“三”字类似的用法如“韦编三绝”等。3、孟子的母亲,...

“孟母三迁”中孟母的名字是什么
叫三迁 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后人把她与徐母(徐庶母)、欧母(欧阳修母)列为做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孟子3岁丧父,靠母亲 教养长大成人。起初,他家居邹城以北马鞍山下,附近是一片墓地,幼小的孟子便经常学着埋坟头,哭丧。孟母认为住在这里不利于教养孩子,遂...

读了母三件这个成语,你想到了什么?
所以,勤奋刻苦对学习起决定性作用!所以,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努力勤奋刻苦缺一不可!孟母三迁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良好的人为环境对人类的成长和生活而也是实惠重要的。现在的人们不仅要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启发人更多的思维。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长是孩子...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孟母三迁发生在哪里
孟母三迁发生在哪里孟母三迁发生在古时的邹县城,现在的山东省曲阜市,这个典故指的是孟母为了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多次搬迁,从墓地旁到市集再到学宫附近,让孟子在这个环境中修身养性成长为一代大儒,在各种文学著作中广受称赞,影响深远。孟母三迁发生在邹县城孟母三迁发生在邹县城,也就是...

孟母三迁的典故
孟母三迁的典故 孟子小的时候与母亲住的地方与墓地离得很近,于是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这个现象之后,就说道:“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孟母便带着孟子搬家了。孟子的妈妈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搬到集市居住之后,孟子又...

文言文孟母三迁
接下来,孟母决定将家搬到学校附近。在这里,孟子看到官员们每月初一和十五在文庙行礼,恭敬有礼的行为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孟母看到这个变化,满意地点点头,认为这才是儿子学习礼仪和知识的理想之地。这个故事通过“孟母三迁”的典故,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家长应选择有利于孩子学习和品格...

孟母三迁的故事简略点只要100字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2、基本释义:(1)注音:mèng mǔ sān qiān (2)解释:孟母三迁,即孟轲(孟子)的...

龙潭区13725878723: 大家都说孟母三迁 为什么我只找出来两迁
酉雄依美: “孟母三迁”的“三”字的意思为“多次、屡次”解释,而不是简单的“三次”的意思,因为孟子的母亲是在三个地方之间搬迁,即: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屠、学宫之旁,搬迁的次数实际上是两次.“三”字类似的用法如“韦编三绝”等.

龙潭区13725878723: 孟母究竟是三迁还是两迁 -
酉雄依美: 孟母三迁 (三个地方)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

龙潭区13725878723: 为什么是孟母三迁,不迁了两次吗? -
酉雄依美: 总共是住了三处,所以称为“孟母三迁”;两迁,共三个地方.三地迁移,所以叫白了就孟母三迁,不是所说的搬家.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带孟子到一处地方居住,那地方离墓地很近.....” “孟母三迁”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龙潭区13725878723: 孟母才迁了两次?问什么总是称“三迁”?为了凑足音节吗? -
酉雄依美: (原文)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ă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

龙潭区13725878723: 孟母三次搬家的原因 -
酉雄依美: 第一次就是原来住的地方,旁边是坟场,孟子跟小伙伴不学习,把模仿人家上坟祭奠当游戏,所以孟母搬了家.后来搬到了一个集市旁边,那里的奸商很多,孟母怕孟子学会说谎,就接着搬了家.最后搬到一座学堂旁边,孟子跟着那些学生学习,孟母就不再搬家了. 总的原因是周围不同的环境对孟子成长带来的不同影响

龙潭区13725878723: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
酉雄依美: 确是两迁,共三个地方.三地迁移,所以叫白了就孟母三迁

龙潭区13725878723: 孟母三迁词语解释 -
酉雄依美: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孟母三迁”的“三”字的意思为“多次、屡次”解释,而不是简单的“三次”的意思,因为孟子的母亲是在三个地方之间搬迁,即: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屠、学宫之旁,搬迁的次数实际上是两次.“三”字类似的用法如“韦编三绝”等.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以防他学坏.

龙潭区13725878723: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讲了孟母是个什么样地人 -
酉雄依美: 孟母是个懂得教育方法的人,同时也是一个严厉的人 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通过剪断织布(布如果被剪碎了,则失去了它的作用)来说明学习也是一样的,不能中断.这样的教育效果很好.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

龙潭区13725878723: 孟母三迁 主要内容 -
酉雄依美: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

龙潭区13725878723: 《孟母三迁》中孟母三次搬家的原因...急急急急!! -
酉雄依美: 第一次是因为他学玩伴们办丧事,第二次是因为他学商人们做买卖,第三次想让他受到学校的感染认真学习 老班,咱滴回答如何呢?/害羞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