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的词法,句法

作者&投稿:生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高中所有文言文的词法,句法,大意整理!~200分!~~~~~~~高考用!!!!!~

.盲苦

有一个盲人过一条干涸的河流。从桥上失足掉下,两只手抓住栏杆,恐惧地握得很牢,心想放手一定会掉下深渊的。路过的人告诉他说:“你不要害怕,只要放开手,下面就是实地。”盲人不相信,抓住栏杆大喊。过了很长时间,力气疲乏了,失手掉在地上。于是自我嘲笑说:“嘻嘻!早知道下面是实地,何必那么长时间辛苦自己呢?”真理的道路本来是很平坦的,但有些人却陷在空想中,抓住某一点而矜持自负,看看这个盲人的故事大概会醒悟了吧!

2. 贵天

齐桓公问管仲说:“做帝王的以什么为贵?”管仲说:“以天为贵。”齐桓公抬起头看天上。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苍茫的天地的天。做君主的,要以百姓为天,百姓拥护他天下就安宁,辅佐他国家就富强,认为他不对国家有危难了,背叛他国家就灭亡了。”《诗》中说:“人主如果不贤良,这一带民众就会怨恨他。老百姓怨恨他们的国君,国家最终不遭到灭亡的,是从来没有的事。”

3. 陈述古祠钟

陈述古(字密直)担任建州浦城县官时,有一个人丢失了东西,(官府)捕捉到一些不知道是否确实偷盗的人。陈述古于是哄骗他们说:“某庙有一口钟能很灵验地辨别小偷。”(他)派人取来这口钟放在后阁祭祀它,传唤所有囚犯站在钟前,自己说:“不做小偷的人,摸它就没有声音;做小偷的人,摸了它就会有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官吏们很严肃地向钟祈祷,祭祀完毕,用帷布围起来,就暗中派人用墨汁涂在钟上。过了一段时间,带囚犯们一个个让他们伸手到帷幕中摸钟。拿出后就验看他们的手,都有墨,只有一个人没有墨,审问他,于是承认是小偷。原来他害怕钟有声音,不敢摸钟。

4. 方子振学弈

人们都说方子振年轻时特别喜欢下棋,曾经在月光下看见一个老人对方子振说:“小孩子喜欢下棋吗?确实喜欢的话,明天应到唐昌观中等我。”第二天方子振才去,只见那位老人已经在了。老人生气地说:“难道曾经有与年老的人约好时间却像这样迟来的吗?应该在明天早晨再在这里约会。”方子振心想道:“这是圯上老人的意思啊。”(我莫非像张良一样在桥上遇到一位老人?)方子振第二天五鼓就去了,看见观门还没开,月亮还斜斜到挂在天上,不一会老人步履轻盈地拄着拐杖来了,说:“这孩子可以同他谈论下棋了。”于是在地上摆上棋局,老人同方子振对弈了四十八变,每一个变化不过十多着罢了,从这以后,方子振在天下于是没有敌手了。我路过清源,于是找到方子振问这件事。方子振说:“这是喜欢多事的人所说的。我八岁时就喜欢下棋,当时已经跟从学校中的老师读书。”经常在日常课程先学完后,就对他的老师说:“现在都是我多余的精力,请你教我学下棋。”老师开始也惩罚我打我禁止,后来不再禁止(禁止不了),每天在书桌下设置棋局铺开棋子计算得失。到了十三岁,天下就没有对手了。这大概是专一于技艺掌握自然规律。管夷吾所说的鬼神才能通晓它,看来不一定只有鬼神(普通人也能通晓)。

5. 仲尼之贤如天高

齐景公对子贡说:“你以谁为老师?”子贡说:“我以仲尼为师。”齐景公又问:“仲尼有道德才能吗?”子贡回答说:“有道德才能”。齐景公问:“他的贤能像什么?”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他贤能,却不知道像什么,可能吗?”子贡回答说:“现在都说天很高,无论年幼年长,愚蠢还是有智慧的人都知道天高。但高到了多少?却说不知道。所以我知道仲尼贤能却不知道贤明到什么程度(像什么)。”

6.君子之学美其身

君子学习,从耳朵进,在心里牢记,表现在肢体上(指举止有威仪),体现在动静之间(指行动合乎礼仪)。君子轻轻地说一句话,小小的一个举动,全都可以用来作为他人的法则。小人学习,从耳朵进去,从口中出来(指不求心有所得和用于实践)。口耳之间才四寸距离罢了,哪里能够使自己的七尺之躯具有美好的品德呢?古代求学的人为自己成为君子而学,现在求学的人为取悦别人而学。君子求学是用来美化人的修养的,小人求学是用来把它当作家禽、小牛(取悦他人的)。所以别人不问却告诉别人叫做急躁,问你一个问题却答两个叫做唠叨,急躁是不正确的,唠叨是不正确的,君子应如同声音的回音一样(不多不少)。



作者:古文专家 2007-10-13 18:44 回复此发言

--------------------------------------------------------------------------------

2 高中文言文百段的翻译1-50

7. 运斤成风

庄子去送葬,路过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从者说:“郢都有个人用石灰涂在他的鼻尖上,像苍蝇翅膀(那样薄),让一个叫石的工匠用斧头削掉它。姓石的工匠挥起斧子像一阵风似的,放手砍去,石灰都砍掉了而鼻子一点没受伤。那个郢都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召来姓石的工匠说:‘你试着替我砍一下鼻子上的石灰。’姓石的工匠说:‘我曾经的确能砍过,不过,我砍的对象已经死了很久了。’自从惠子先生死后,我没有用来对象了,我没有跟自己谈论道理的人了!”

8. 立木取信

变法的命令已经拟订完备,但还没有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就在秦国京城市镇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有能把木头移放到京城北门的人,奖给他二百两银子。老百姓对这个布告觉得很奇怪,没有人敢移放。(布告)又说:“能移放的人奖给他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移放了这根木头,(官府)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这才公布变法法令。变法的法令施行了一周年,来至秦国都城诉说新令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正当这个时候,太子触犯了新令。卫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执行,(是因为)从上面的人开始触犯法令。”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于是就刑罚他的老师公子虔,对他的傅父公孙贾处以墨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遵照服从命令。新法实行十年,秦国道路上偶有遗落的东西,也没有人敢捡起私自藏起来,山林中盗贼绝迹,民众为国作战十分勇敢,而对结仇私斗则畏惧胆怯,乡村和城市都很太平。当初说新令不便的百姓,有人来说方便了。卫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法令的分子!”把他们都迁徙到边地去了。这以后没有一个人敢于议论新法了。

9. 苏秦引锥刺股

苏秦向秦惠王上书十次,而游说(连横的主张)未能成功。黑貂皮裘穿破了,携带的百斤黄金用完了,生活所需的钱财费用没有了,只得离开秦回家。缠着绑腿布,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挑着行李,身子又干又瘦,脸色又黑又黄,流露出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妻子不停止纺织,嫂子不给作饭,父母不跟他说话。苏秦叹着气说:“妻子不认我做丈夫,嫂嫂不认我做叔子,父母不认我是儿子,这都是我自己的过错啊!”于是(苏秦)连夜翻出书籍,摆开几十个书箱,找到一部太公阴符的兵法书,伏案诵读,选择重要的熟记,结合当时形势,反复研究它的意义。读书疲倦,想睡觉的时候,就拿个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直流到脚上,说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到他的金玉锦绣、获取卿相尊位的呢?”过了一年,揣摩透了,说:“这回真正可以说服当世的君主了。”于是,苏秦经过燕乌集阙,在华丽的宫殿里游说赵肃侯,两人谈得拍起手掌来,情投意合。赵王非常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给相印,还有百辆兵车,千匹锦绣,双百白壁,二十万两黄金,跟在他的后面,去约集六国合纵,拆散连横,来抑制强暴的秦国。所以苏秦做了赵国的国相之后,秦国通过函谷关与各国联系的交通就断绝了。

10. 乐羊忍食子羹

乐羊做魏国将军,(因此)奉命攻打中山国。他的儿子正在中山国,中山国就把他的儿子悬挂起来让乐羊看,乐羊并没有因此使斗志衰落,反而攻打得更加急烈。中山国于是煮死了他的儿子,并且把肉羹送给他,乐羊吃了一杯肉汤,中山国作战心诚,不忍心再和他战下去,中山国终于被攻下来,乐羊于是替魏文侯开拓了土地,魏文侯奖赏了他的功劳,但对他的心思产生了怀疑,孟孙打猎获得一只小鹿,让秦西巴抱着往回走,那母鹿紧跟在后面鸣叫,秦西巴不忍心,就放还小鹿给母鹿。孟孙很恼怒,就赶走了秦西巴。过了一年,孟孙召回秦西巴,任他为自己儿子的老师,左右的侍臣说:“秦西巴对您是有罪的,现在您将他任命为太子的老师,为什么呢?”孟孙说:“他对于一只小鹿尚不忍心,对我的儿子又怎么能忍心呢?”所以说,机巧诈骗不如笨拙真诚。乐羊因为有功劳而反遭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被信任,原因在于仁爱与不仁爱啊。



作者:古文专家 2007-10-13 18:44 回复此发言

--------------------------------------------------------------------------------

3 高中文言文百段的翻译1-50

11.良桐为琴

工之侨得到了一根质地优良的梧桐木,把它砍削成琴,又安上弦弹奏,发出像金一样的声音,像玉一样的回应。他自认为这是天下美妙的乐器。工之侨把琴献给太常。太常让高级乐器师来鉴别,乐器师说:“(这琴)不古老。”把它丢还给工之侨,工之侨把琴带回家,跟油漆工商量,在琴上画了一些断断续续的纹路;又跟刻字工商量,在琴上刻了一些古代器皿上的文字;然后用匣子装着把它埋到土里。过了一年再挖出它来,抱往街市上去。一个有权势的人经过看到了这琴,用一百两银子买了它,再献给朝廷。管理音乐的官员们,一个传一个地观看,都说:“这琴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工之侨听说了,感叹说:“这个世界真可悲啊!难道是一张琴吗?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

12. 郢书燕说

郢书燕说:楚国郢都有个人,要写封信送给燕国宰相。在晚上写信,灯火不明,于是对拿烛的人说:“把烛举高些”,在信上误写了“举烛”二字。“举烛”,不是信上(要表达)的意思。燕国宰相收到信看到“举烛”很高兴,说:“举烛嘛,以明察为贵的意思。以明察为贵,推举贤能的人担任官职。”燕国宰相告诉了燕王,燕王很高兴,国家因而治理得很好。太平是太平了,却不是郢人写信的原意。现在求学的人,很多和这解说郢书的燕相是相类似的。

13. 物各有所长

甘戊出使到齐国去,(坐船)横渡大河。船夫说:“河水隔开罢了您不能自己渡过去,还能成为国君的说客吗?”甘戊说:“不是这样,你不了解啊。事物各有各的短处和长处。诚实厚道的人,可以侍奉君主却不能带兵打仗。宝马一天能够跑千里,但把它放在房子里,让它捕捉老鼠,连一只小猫都不如。宝剑干将的锋利,天下闻名,木匠拿它去砍木头,还比不上斧头。现在,拿起船桨划船,上下行驶,我比不上您;但是,游说大小国家的君主,您也比不上我呀。”

14.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的治理,总算尽了心啊:黄河北岸的荒年(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去,并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北岸来。黄河以东的荒年(收成不好),我也会这样做。看看邻国的当政者,不如我诚心诚意。邻国的百姓没更少,我的百姓没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作比喻。咚咚地擂响了战鼓,双方已经交锋,(战败的士兵)扔掉衣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用跑了五十步的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不过不到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既然知道这一点,就不要希望您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不准用密网到池塘捕鱼,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就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者没有遗憾了。老百姓养生丧死没有遗憾,这便是王道的开端。”

15.晏子之御者

晏子做齐国的相国,出门时,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做相国的车夫,撑起大伞般的车盖,挥动鞭子赶着四匹驾车的马,得意洋洋,自己很满意的样子。(车夫)回来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去。车夫问他离开的缘故,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

声名在诸侯中显扬。现在我看他出门时,志向远大、思虑深远的神情,常常有把自己放在别人之下的神色。现在你身高八尺,却只做人家驾车的奴仆,但是你的神态,自己把这当作满足,我因此请求离开。”这以后,车夫变得谦卑恭谨的样子。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把实话告诉了他,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

16.季文子论妾马

季文子担任宣公、成公的国相,妾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仲孙它进谏说:“你是鲁国的上卿,做了两代君王的国相。你的妾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人们恐怕会认为你是一个吝啬的人,并且也不能替国家增添光彩吧。”文子说:“我也很愿意那样做,然而我看见我们的国人那些父老乡亲们吃粗粮和穿破衣服的还有很多,因此我不敢那样做。那些父老乡亲们吃粗粮、穿破衣服,我却把我的妾和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辅佐国君的人恐怕不应该这样做的吧?况且我只听说以高尚的德行作为国家的光彩,没有听说过以妾和马的华丽来为国增光的。”文子把这一切告诉孟献子,献子把他禁闭了七天,从这以后,仲孙它的妾也只穿粗布衣服,他的马饲料也只用杂草。文子听说了这些,说:“有过错却能改正的人,是百姓的榜样。”任命他做上大夫。



作者:古文专家 2007-10-13 18:44 回复此发言

--------------------------------------------------------------------------------

4 高中文言文百段的翻译1-50

17. 永某氏之鼠

永州地方有一个人,怕犯日忌(忌日),对禁忌拘泥得特别厉害(迷信得特别厉害),(他)认为自己出生的年份正逢农历子年,老鼠,是子年的神灵,因而很爱护老鼠,他家里不养猫和鼠,又禁止仆人打老鼠。粮仓、厨房都让老鼠放纵横行,不加干涉。因此老鼠们互相转告,都搬到这一家来,吃得饱饱的,却没有任何灾难。这一家呢,没有一件完好的器具,衣架上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喝的吃的大都是老鼠吃了剩下来的。(那些老鼠)白天一个接一个地与人同行,晚上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发出种种怪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是那个人)始终不讨厌它们。几年后,这一家迁往别州去了;后来的人搬来居住,老鼠的所作所为像以前一样。那新主人说;“老鼠这个在阴暗角落活动的东西,是坏家伙,(这里的老鼠) 偷嘴吵闹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地步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揭开瓦片,用水灌洞,(还)奖赏仆人四面围捕老鼠。杀死的老鼠堆起来像座小山。把它们的尸体扔到偏远的地方,臭味几个月才消失。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又没有灾祸是能够长久下去的啊!

18. 季梁谏魏王

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听说了,从半路上返回;衣服皱缩不伸展,连头上灰尘都来不及除去,就(急忙忙)地去见魏王说:“现在我返回的时候,看见一个人在大路上,正面朝北而手把持着马缰绳,驾着车子,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你要到楚国去,怎么是面朝北呢?他说:‘我的马精良!’我说:‘马虽然精良,这不是到楚国的路啊。’那人说:‘我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啊。’那人又说:‘我驾车的本领高!’ 这几件事情越好,而离楚国就越远。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成为霸王,做一件事就想在天下成善;依仗着王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去攻打邯郸,扩充土地,提高声望。你这样的举动越多,而离称王的距离就越远。就跟要到楚国去却向北走一样。

19. 为人不党

赵宣子在晋侯前推荐韩献子说:“他为人不偏私,治理众人不紊乱,面临死亡不恐慌。”晋侯任命他做了中军尉。在河曲之战中,赵宣子的车冲犯了军队的行列,韩献子杀了他的仆人。人们都说:“韩献子(这下)必死(无疑)了,他的主子早上提拔他,而晚上就杀了主子的仆人,谁能容忍这样的事呢?”战争结束后,赵宣子宴请大夫,请三支步兵喝酒,说:“你们可以祝贺我。”手下人回答说:“不知道该祝贺什么。”宣子说:“我在晋侯面前推荐韩厥,说得不恰当,一定要受刑罚。现在我的车子乱了次序而韩厥杀了我的仆人,可以说是不偏私,这说明我推荐得很恰当啊!”手下人拜了两拜,屈膝下跪叩头至地说:“不但晋国能安享这个福分,就是先祖唐叔也要依仗这样的人,我们敢不再屈膝下跪、叩头至地吗?”

20. 买椟还珠

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学者。他身体力行还可以,但他的话多不讲究辞令,为什么呢?”田鸠说:“过去秦王把他女儿嫁给晋公子,要晋国为她修饰服饰,让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女子跟着陪嫁。到了晋国,晋国人喜爱陪嫁的妾却看不起秦王的女儿。这可说是善于嫁妾,却不能说是善于嫁女。楚国有一个到郑国卖珠宝的人,做了一个用木兰做成的匣子,用桂椒之类香料熏木匣子,用珠玉点缀它,用玫瑰珠片来装饰,用翠鸟的羽毛编集。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而把珠宝退还给他。这可算是善于卖匣子,却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宝。现今世上的言论,都说一些巧辩漂亮的话,君主只看到它的华美文辞,却忘记他是否有用。墨子的言论,传达先王的道理,论述圣人的学说,来向人民解说宣扬;如果要修饰他的文辞巧辩,我恐怕人们只爱它的文辞却忘记它的用处,简直因文辞的讲究而妨害他的内容所该起的作用了。这和楚人卖珠宝、秦王嫁女是同样的,所以他的话多不善辩。”

21. 工人善琴

明朝万历末,有个叫詹懋举的人任颍州太守。有一次偶然召了一个木工来,詹正在弹琴,木工站在门外,抬起头指指点点,好象在议论弹得好坏一样。詹把他叫过来,问他说;“你很善于弹琴吗?”木工回答说:“是的。”詹就叫他弹。木工就演奏一遍刚才詹弹的曲子,詹听了十分惊奇,追问他是从哪里学来的。木工回答道:“我家住在西城外,以前常常见到一个老人进城卖柴,担头常挂一口袋装一把琴,于是请他拿出来看,叫他弹琴,心里又很高兴,就向他学习弹琴罢了。”詹(听后)要给他银子,木工不接受说:“我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木工,只接受木工的报酬罢了。”又说:“您的琴都是低劣的木材做成的,我有一把琴,就是老人所赠送的,现在我把它献给您。”詹(一看)果真是把好琴,詹懋举于是跟着怒、木工学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人能及得上他。

(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 (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 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 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 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 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写作此文的原因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 1082 )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

作者是元丰三所( 1080 )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 正音及解词

属( zh ǚ ):劝请。舷( xi á n )

窈窕( y ǎ oti ǎ o )指女子步行舒缓的样子。

少( sh ǎ o )焉:不多一会儿。酾( sh ī )又读 (sh ā i) :斟酒。

冯( p í ng )虚:冯,通“凭”。凌空之意。

倚歌而和( h è )之:按照歌曲的节拍,同声应和。

袅袅 ( ni ǎ o )形容声音悠长婉转。嫠( l í )妇:寡妇。

愀( qi ǎ o )然:忧愁的样子。缪( li á o ):通“缭”,盘绕。

舳( zh ú )舻 (l ú ) :舳,船尾;舻,船首。

槊( shu ò ):长矛。糜( m í ):鹿的一种。

扁( pi ā n )舟:小船。渚( zh ǔ )水中小块土地。

• 内容及结构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它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避的情景。文章通过物描写和主客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全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从篇首至“羽化而登仙”)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快心情。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仅 20 字就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方式,言简意赅。接着便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明丽如画、恬静优美的环境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了初秋时节江上的自然风光,衬托出游人平静爽快的心境。“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作者对明月的喜爱。作者与客人乘坐在小船上,微风拂面,举杯共酌,一时雅兴大发,朗诵起描写明月的诗歌来。从游人这些活动里,逼真地写出了封建社会人士大夫特有的兴致和雅怀。“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两句是写月出的情景。作者突出地写了月出时的动态。“徘徊”一词,用拟人化的手法,使月亮也具有了感情色彩。你看那月亮像游人一样陶醉在良辰美景之中,不愿离去,以致缓缓而行。这就委婉地折射出了游人的意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月下景色。白茫茫的露气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江面,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月光映照着辽阔的江水,水光远接天边,水天连成一片,呈现出极其优美的景致。作者与客人在这样美的江面上怡然自乐,乘坐一叶扁舟,尽兴漫游,任船随水飘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浩浩荡荡,凌空驾风,任意翱翔,不知要飘到什么地方;又好像离开人世而超然独立,像飞到仙境一样。浩荡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一齐浮现在人们眼前,泛舟而游之乐深深感染着读者。

本段重点表现漫游之乐。表现的手法极其巧妙,全段不曾出现一个“乐”字,但字里行间充满乐的气氛,使人们具体形象地感受到乐在其中。

第二部分(从“于是饮酒乐甚”至“泣孤舟之嫠妇”)写由乐转悲的感情变化,表达了作者惆怅失意之情。

本部分以“饮酒乐甚”开头,承接上段,把游人之乐推向一个高潮。在“乐甚”情况下,自然是“扣舷而歌”了。作者在政治上屡屡受挫,长期郁结心头的苦闷在酒的刺激下,也要有所流露。这就是“饮酒当歌”。借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桂掉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用的是骚体诗,文字优美,思绪缠绵,含义深刻。以“桂棹”、“兰桨”喻自己的品质高洁,用“溯流光”喻百折不挠、决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性格,以“望美人”来表达自己朝夕所思慕的人(及终生所追求的理想)。在此氛围中,接着又写客人依着歌声伴奏起凄凉的洞箫来,“其声呜呜然”,好象哀怨,好象爱慕,好像哭泣,好像申诉,余音缭绕,经久不绝。郁闷凄凉的箫声,使潜伏在深渊中的蛟龙舞动起来,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落泪。作者一连用了 5 个比喻,两个夸张,把失意哀伤之情引向深入。

第三部分(从“苏子愀然”至“托遗响于悲风”)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一阵呜咽悲凉的箫声之后,引起了作者强烈反响。从作者“愀然”的面部表情里,可以看出作者已被那悲凉的箫声深深打动。接着是“正襟危坐”的端庄举止,惊异之下的发问,自然地引出了客人的回答,以此作为对立面,便于表达作者苦闷、矛盾的心情。这样来写,不仅为行文的过渡很好地创造气氛,而且也为下文突现文章的意义起了促进作用。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描绘赤壁一带的山川景色,追忆当年曹操的英雄气概,连用两个带有启示性的发问,不仅使行文泛起波澜,更重要的是引起人们怀古之情。当年不可一世的曹操,亲率几十万大军,就是在这赤壁之下惨败的。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转眼间就消失了,何况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呢?我们在江边打鱼砍柴,以鱼虾麋鹿为伴,像朝生夕死的蜉蝣一样短暂,像沧海里的一粒小米一样渺小。因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幻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可是作者这种愿望是不能实现的空想,所以才把悲伤寄托在悲凉的萧声里。

在这一段里,作者通过吊古伤今,处处表达了一个“悲”字:凭吊英雄人物,自己感到悲;哀叹人生短促,自己感到悲;幻想无法实现,自己感到悲。作者层次清楚地道出了悲的三个原因。

第四部分(从“苏子曰”至“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随遇而安的乐观态度。

本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文章的主旨所在。本部分三层,步步深入地进行议论,阐明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万物的看法以及应抱的处世态度。第一层,作者即景生情,就眼前的水和月作比,发出议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认为,若以不变的观点看事物,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的。既然客观世界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又何必去羡慕滔滔长江的无穷尽呢?何必自寻苦恼去哀叹人生的短暂呢?由此,作者的忧愁得到解脱。这番含有哲学意味的议论,说得多么旷达超脱!可使人们的胸怀开阔,从人生无常的苦恼中解脱出来。当然,作者受时代的限制,其“变”与“不变”的观点,不是唯物的,是老庄哲学中虚无主义思想的表现,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第二层,作者进而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的观点加以论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而莫取。”在这里表现了作者自己洁身自爱的高尚品质。假如不是属于自己所有,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强取。

第三层,主客认识有了飞跃,思想上的也矛盾也解决了,出路在哪里呢?这就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所给予的美景,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宝藏,是永远享受不完的。只有忘怀得失,才能知足常乐,这是作者解脱苦闷的对症良药。

第五部分(从“客喜而笑”至结束)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

主人(作者)的一番议论说服了同游的客人,从他们饮酒作乐、醉于山水的一系列动作中,具体地勾画出这些文人雅士洒脱的精神气质,酩酊大醉之后的精神状态,以及泛舟夜游,陶醉在山水风月之中的欢快心情。这段舟中尽心饮酒的结尾,与开头泛舟饮酒遥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显得紧凑。综合全文,作者写作此赋 , 旨在展示对被贬的不满和与现实抗衡的心迹,以旷达乐观的态度表明自己决不妥协

(四)《前赤壁赋》的艺术特色

1 、多种表现方法综合运用

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巧妙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浓的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赋中先通对对清风的徐来,水波的不兴,明月的升起,大江的辽阔等叙写和描绘,寓情于景,渗透了欢快之情,达到了“飘飘乎”“羽化而登仙”的程度,可见乐到了极点。接着,叙写了对思慕之人的怀念,描绘了阵阵悲凉的箫声,传出了不可言状的哀伤。以主客对答的形式揭示了哀伤的原因,最后集中进行仪论,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从思想上得到了解脱。

作者根据所见所闻和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不断变换表现手法,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得十分巧妙、自然,创造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产生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2 、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作者把组成文章的材料,即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感情的线索,有机地组合成文。不管是事件的叙述,景物的描写,还是感情的抒发,或对人生的的议论,都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为基点来构思全篇的:先写泛舟夜游,饱赏秋景,是乐;次写吟诗听箫,吊古伤今,由乐转悲;再写悲中求解,自我安慰;最后写转忧为喜,开怀畅饮,以致酩酊大醉。整篇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乐 —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缝。

3 、语言形象生动,准确优美。

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优美,对文字的锤炼达到了炉火纯表的地步。如开头一段写景,好词比比皆是。以“清”形容风的清爽宜人,用“徐”描绘清风的微微吹拂,用“不兴”描绘水波的平静。眼前这幅安谧宁静的画面,使人感到舒适畅快、爽然无比。写月用“徘徊”一词,既写出了月亮升起时的真实情况,又赋予月亮以人感情。“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白”、“横”、“接”,写出了江面上白茫茫的雾气和月光下水天相接的情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用“纵”、“凌”,二字描绘小舟在宽阔的江面上自如地随意荡漾的动态。

词类活用现象:

• 引得潜藏在深涧里的蛟龙起舞,惹得独守在空船上的寡妇抽泣。“舞”“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 “使……起舞”“使……哭泣”

• 何况我和您像渔人和樵夫一样,生活在江湖与山野之间。“渔、樵”本为名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打鱼、砍樵”。

• 同鱼虾做伴侣,跟麋鹿交朋友。“侣”“友”原为名词,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 .从“泛”字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船漂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

2 .“徘徊”一词用的是拟人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更重要的是,“徘徊”一词还透露出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

3 .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是从近处看;月光下三水光遥“接”天边,是往远处望。一“横”一“接”,就像中国画的大写意,准确、简洁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景。

4 .从“纵”字我们又好像看到了小船已经放开,毫无拘束地冲向前去;“凌”字又让我们体会小船在波峰浪尖飞快掠过的动态,衬托了愉快的心情。

小结: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它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避的情景。文章通过物描写和主客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作者介绍: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他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中了进士后,登上仕途,早年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后又因写诗讽刺而被以“诽谤新法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到司马光执政时,尽废新法,苏轼也激烈反对。王安石、司马光死后,他又因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被一贬再贬,最后贬到了海南岛,直到63岁遇赦北归,第二年在常州病逝。
在文学艺术领域里,苏轼诗词、散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代四大书法家。他论画主张神似,擅长画竹。
在思想上,苏轼博通经史,一方面,他仰慕屈原、贾谊、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改革弊政。他在长期担任地方官期间,在“仁政爱民”的思想指导下,做了许多好事。另一方面,他又酷爱陶渊明,喜读《庄子》。他一生政治生涯,先后经历了两次沉重的打击,对庄子的思想容易产生共鸣,表现在:一是旷达超脱,一是玩世不恭,甚至消极出世。这也是形成苏轼世界观复杂化、经常陷入“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家的世界观必然会影响到他的创作实践,从而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风格。在苏轼的文学作品中就明显地留下了庄子影响的痕迹。庄子散文洋恣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而苏轼散文也具有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气势,他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苏轼散文还在《孟子》、《战国策》以及贾谊、陆贽等人作品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的论政、论史的散文,大多笔力雄健,有行云流水之势,因而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宋代欧阳修领导的复兴古文运动的主将。

题解: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 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简介“赋”和本文题解:

赋是汉代形成的文体。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性质,形式铺张扬厉、夸饰,有大量的描述。
汉初的赋,继承骚体传统,并逐渐向新赋转化。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文赋的形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体现了新体赋的成熟。东汉后期出现了抒情小赋。魏晋六朝赋朝骈文方向发展,称为骈赋或律赋;接近散文的叫“文赋”。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览城西北的赤壁(又名赤鼻矶),对景抒情,前后写了两篇《赤壁赋》。本文是其中一篇。本文通过玩游赤壁时的所见所感及主客的不同见解,反映了作者由旷达到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苏轼身处逆境时超脱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这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诗化的,美文化了的哲学。文学是其形式,哲学是其灵魂。他将自己融会儒道、释哲学而形成的自由主义人生哲学通过优美的文学形式加以阐发,表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特质。

写作背景: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如何理解文言文语法教学的地位
掌握了文言文中多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构成整齐句式这一特点,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翻译时最好要保持原文言句式整齐的结构关系和风格),还可帮助我们快速高效地记诵文章,如郦道元《三峡》、《滕王阁序》、《兰亭集序》、《赤壁赋》等。 第三、分析词语所在的句子的语法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文言词句的意义 ...

语文阅读理解有什么技巧啊!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x0d\\x0a\\x0d\\x0a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

文言文在课标要求中的体现
必修一:荆轲刺秦王(背诵易水送别)必修二: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兰亭集序; 赤壁赋; 游褒禅山记(背诵第2——3段)必修三:蜀道难;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琵琶行; 寡人之于国也(背诵全文) 《孟子》 劝学(背诵全文) 《荀子》 过秦论(背诵最后三段) 贾 谊必修四:念奴娇•赤壁...

求高一上半学期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一词多意,虚词以和而的用法 这些的整...
又如“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和“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句子结构都是主语+谓语(友)+宾语,“毋友不如己者”的意思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友” 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而“友麋鹿”的意思是“把麋鹿当作朋友”,是意动用法。由此可见,形容词意动用法就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

初中文言文常用字词用法归类
像《兰亭集序》、《赤壁赋》、《归去来兮辞》那样的文本,是应该引起充分重视的。题型主要是:阅读选择;句子翻译;名句填空。将来可能增加鉴赏评析。另外,“古诗文鉴赏”题要求的能力也与文言文有关。大约涉及30分。7.考试时遇到没学过的知识成为解题的障碍,怎么办?答:你首先要判断这些知识是不是...

速度的速度的~~~初一语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速度,质量!~!!!
一类是以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议论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等,且内容多为介绍学术论点及其分论点,论据,背景和意义。一类是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现新认识,主体文字若干段落...

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的练习中也要求学生背诵《兵车行》《蜀道难》《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古代诗词以及《过秦论》《师说》《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劝学》《逍遥游》《师说》《阿房宫赋》《赤壁赋》等散文名篇(段)。《高考语文大纲》也明确要求“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

怎么教文言文阅读
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

文言文重音词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十一、【也】 (...

该怎么样用文言文
像《兰亭集序》、《赤壁赋》、《归去来兮辞》那样的文本,是应该引起充分重视的。 题型主要是:阅读选择;句子翻译;名句填空。 将来可能增加鉴赏评析。另外,“古诗文鉴赏”题要求的能力也与文言文有关。 大约涉及30分。 7.考试时遇到没学过的知识成为解题的障碍,怎么办? 答:你首先要判断这些知识是不是真的成为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