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有哪些传说?

作者&投稿:陆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的来历~

竹山县名的来历,说法有二。—种说法是北朝西魏大将侯景,投降南朝的梁,不久又领兵反梁,攻陷台城(今江苏省南京市郊),梁武帝在台城饿死,侯景又归附西魏,公元552年被杀,史称“侯景之乱”。此事发生以后,西魏进行整顿,对与南朝搭界的蜀楚—带加强统治,将上庸县改为安城县,反映出西魏统治者要保卫领土安全之意。后来南北朝对峙局面日趋和缓,西魏又将安城县改为竹山县。唐朝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志》中说:“县邑之北百里,有黄竹山。昔时山多竹,其色皆黄,故西魏命邑名曰竹山。”
  另一种说法是城西五里有一山,名为筑山。相传汉昭帝(公元前86年——前81年)曾派将屯兵筑口,即是此地。此山四周,各有—眼泉水,一年四季泉水不断,此水清冽,烹茶酿酒,别具风味。数百年后,泉水干涸,筑山之名亦渐渐被人们淡忘,“竹” “筑”两字谐音,于是,筑山就被称为“竹山”了。民间传说此山有两根水桶一般粗的百年老竹,因此,改“筑山”为“竹山”的说法似乎就更有道理。但是,目前我们能够看到的资料,却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这两种说法哪一种对?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是我国古代一部内容较充实、成书较早的地理著作,这部书将唐代十道所属的府、州、县的历史、疆界、山川等等都作了详细记载,千余年来,全国以至州、府、县、村镇的地方志,都按照它的体例、规格来编写,是公认的权威著作。这样看来,我们似乎应该认为李著中对竹山名称来由的解释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见到的县志中没有黄竹山的记载,目前北乡一带人民中也没有关于黄竹山这个小地名的说法,同时李吉甫是唐代著名学者,身居长安(今陕西西安),以当时的交通工具和科学水平而论,他没有可能在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对所掌握的材料一一核实。因此,不能排除以讹传讹的可能。至于“竹山”即“筑山”一说,民间至今仍认定城西五里确有竹山。可惜的是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所以只好认为此说似是而非。
  由于资料的匮乏,目前,我们还无法有把握地肯定这两种说法,究竟哪一种是正确的,只好存疑,把这两种说法交一并介绍给读者,请自行判断。同时也希望对此有兴趣者进一步研究,以期得出正确的结论。
  至于竹山的疆域,历代均有变迁,限于资料,我们无法对这些变动作具体的说明。这里我们只能根据县志的记载,介绍清代竹山县的范围。县城东六十里抵界山,与房县接壤;南四百八十里抵界岭,与四川夔府大宁县官山相交,西一百廿里抵草鞋垭,与竹溪县县河铺为界,北一百八十里,与陕西白河县顺水寺界,又一百四十里抵左吉关,与郧县简池为界。东西广一百八十里,南北袤六百六十里。当时县城至郧阳府陆路三百六十里,水路五百廿里,至省城陆路一千五百六十里,水路二千三百廿里。这样看来,现在竹山县的范围,大体上是清代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确定下来的。

1,开业庆典
开业时要举行仪式。一般都要张灯结彩、贴对联、鸣放鞭炮、挂匾受礼、宴请宾客。店内张贴“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目下一言为定,早晚市价不同”等条幅。



2,行船禁忌
开船时由揽头的燃香、焚表、鸣放鞭炮,划破鸡冠,将其鲜血淋撒船头:太公带领众水手叩拜水神,祈求神灵庇护,一帆风顺。船离岸起航后,由揽头带领喊“号子”。航行期间,忌说“撞、打、沉、翻、搁、难、拖、捞”等不吉利词语。如遇船中老鼠上岸,当天便不开船,另择吉日起航。
3,行业习俗
竹山县手工艺人有铁、铜、金、银、锡、泥瓦、木、砌、石、蔑匠等,这些手工业者多数是上门做活。计工方式有两种,一是按天计工称“点工”;二是按件承包称“包活”。雇主对匠人多以茶、烟、酒、肉招待。其中木、砌工参加造屋时,在开工、立门、竖架时都由主人家设宴席招待。
扩展资料
竹山县饮食文化:
1,懒豆腐
懒豆腐,在河北北部地区和湖北省许多地区(尤其是宜昌、恩施)以及土家族山区,农家人做豆腐过程中,因不用过滤和卤水点制,十分方便,故得名“懒豆腐”。
2,喝茶
以县城、溢水、宝丰、擂鼓、官渡、上庸为甚。竹山县城居民和县西集镇有闲阶层人士早起第一件事便是烧水沏茶。解放前仅有少数地区产茶,茶叶鲜叶经手工炒制成绿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山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懒豆腐

  竹山县,湖北省十堰市的一个县,在鄂西北。
  竹山村,全南县陂头镇的竹山村。
  竹山村,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牛路头管区的竹山村。
  竹山县:
  开启中国古史宝藏的钥匙——庸国 (传说中的“庸人自扰”……)
  庸人自扰、庸庸碌碌、平庸无为……庸,在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含贬义的字,庸人,则是一群没有才干、没有理想、没有智慧的人的代称。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上古时代,正是一群“庸人”建立了一个以“庸”为名的国家。庸国这个古国,在历史上并不平庸。
  盛极一时的庸国
  古庸国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发祥地,与黄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样,同是中华文化之摇篮。在辉煌文明的推动下,古庸国曾经盛极一时。
  庸国的疆土,比早期的秦及周宗姬封侯国及巴国还大,与南方自己崛起的楚国不相上下。周武王在分封土地时,最大的宗姬国不过百里,小者仅五十里,秦在春秋周平王时只有一个赵城,周早期的巴国疆土限于四川的东、北部及重庆的东、西、北部,楚国疆土限于江汉平原至鄂东、南及湖南北部一带。而古庸国,则是一个横跨长江至汉水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
  以前,人们对庸国不是很了解,以为庸国是楚国的附属国。实际上,庸国包括麇(jūn)、儵(shū)、鱼、夔等附属小国,其东部含古麇属地,东南部含鄂西及湖南张家界市及慈利、桑植等县,今巴东、兴山、秭归、建始等县,是古代夔国的领地,当然也是庸国所属。历史上著名的屈原就是秭归人,其先祖就是庸国的一位国君伯庸。
  事实上,商汤至周早期的庸国疆土还应包括现今的荆州市及荆门市的南部到今钟祥一带。楚国国都原本在丹阳(今河南淅川)。今天所说的楚国都城郢(现荆州市北纪南城),原本应为庸国所属,后被楚国侵占。
  庸国的南部包括今天重庆的东北地区,含万洲、开县、梁平以北各县。《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四川首州府,周庸国地……四川大宁、奉节、云阳、万县、开县、梁山(今重庆梁平)皆其地也。”
  庸国的西部应包含现今的陕西省汉中市大部分属地。《华阳国志·汉中志》说:“(汉中)本附庸国,属蜀。”也就是说,汉中原本是庸国属地。
  庸国的北部包含今天的湖北郧西县、陕西旬阳县及商洛东部。郧西县古称上津县,隶属金州(今安康市)。《太平环宇记》、《舆地纪胜》都说,金州“于周为庸国之地。”在史书的记载中,陕西商洛一带在夏商时期的归属并不明了。大概其东部部分地区也属于庸地。据《魏书》记载:“皇兴四年置东上洛,永平四年改为上庸郡。辖商、丰阳二县。”上庸郡就是商洛东部丹凤、商南、山阳一带。名为庸郡,可能与曾经是庸国属地有直接的关系。
  庸国疆土如此之大,在春秋前期少有。这样大的一个独立古老国家,被误解成楚国的附属,是非常可笑的。
  疆域广大的庸国并非是徒有其表,其国力也非常强大,地位、声望都很高。
  庸国在商朝时期,是群蛮之首,湖南北部、湖北西南部的“百濮”都归集在庸国的麾下。这与庸国在当时的政治、军事实力、威望是分不开的。庸国在春秋时期称雄于楚、巴、秦之间,曾打败楚国几次入侵,以至于给楚国造成迁都的威胁。最后的庸楚之战,楚如果不联合巴、秦,单靠某一个诸侯国想灭掉庸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庸国不仅国力强大,其爵位也很高。《礼记.王制》说:“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仪礼》说:“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庸国国君世代为侯伯,其他诸侯国“虽大,爵不过子,故吴、楚及巴皆曰子。”周时分封制度是严格的,非伯者不能称其为诸侯,故楚子威逼周王室给其封号,“欲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庸即为伯,说明其地位很高,也充分证明庸国的强盛。
  庸国大事记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武王伐纣时,周武王联合西土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族和方国,进攻商国。庸国名列于八国之首。
  公元前611 年(楚庄王三年),庸国趁楚国闹饥荒之际兴师进攻。楚庄王联合秦国、巴国反攻,灭亡庸国。
  分历史阶段叙述:
  (一)史记中南蛮领袖时期(神农时代——公元前611年)
  炎帝作为汉水流域文化宗师开创了南方文化新的繁荣时代。考古发掘表明,早在六千年前,秦岭——淮河以南就已经广泛种植稻谷。稻谷的种植大大解放了劳动力,使人们有空闲从事娱乐,文艺就得到发展。那时的文艺以巫术治病走向巫舞傩戏的祈天娱人,因此出现出土文物中的那些石、骨、玉等质地的装饰品和岩画作品。
  居住在堵河沿岸的人群自称为“庸人”,其地方称为“上庸”。上庸得名于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典故,因抟土、炼石,那座称为“天梯”的灵山之巅被削平,《地名志》说:“其上平夷,故曰上庸,乃补天之梯也,在今竹山县西七十里,上庸山是也。”
  “上庸”一名的由来固然神奇,但能够懂得这个名词所象征的文化学底蕴的人也许不多。众所周知:庸者,中而平也。守中持平,正是中华文化的真谛。孔子哲学的根底正深植于“中庸”二字里。中庸不是折中主义,不是庸人消极避世,而是在洞悉宇宙大道物极必反的深层真谛后采取的最佳生活态度,即“抱中守一”而臻于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善不恶的解脱化境。
  居中而庸,是生命直趋升华的一条捷径,是人类智慧峰顶上的灿然常开的一朵雪莲。惟有中庸,才能实现天人合一、和合通变、直人大乐的永恒幸福。堵河人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虽然居于文明的峰顶之上,仍然守着中庸的那份清醒、那份慧悟、那份解脱,数千年如一日,冷眼看历史沧桑变幻,一如既往地守候着这方创世的圣地,这块流浪者们最初的旅行驿站。居上而庸,这就是堵河人寄寓在地名词义上的大智慧。
  据王国维对庸史的研究成果和<通志·氏族略>及蒙文通的<古代民族迁徙者>记叙:堵河流域的上庸,尧时是其长子丹朱的封地,丹朱在此发明围棋,与父帝尧战于丹水之浦。“尧时庸人善弈,性狂放狡黠”。围棋,无疑进一步开启了民智:反叛和聪颖。
  在夏商时代,庸人有一些独特的文化风采,比如:因善于铸造青铜器被称为“镛人”,据说商代的许多鼎器、大钟都是庸人的杰作;因善于筑城建房而被称为“墉人”,史载公元前1059年,周请庸人筑都于洛邑,今竹山县文丰乡皇城村的古庸方城遗址的城墙历经三千余年风雨仍然屹立,表明庸人的建筑艺术的确很高;庸人又是史料中所称的最早饮茶的先民,“茶风源于巴山楚水间”。然而最为世人称道的是庸人的军事艺术水平,“惟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古代战事考》)。
  商代,庸为侯国。定都于竹山城东南四十一里的方城山。《括地志》载:“方城山,庸之都城。其山顶上平,四面险峻,山南有城,长十余里,名曰方城”。《湖北通志》载:“方城天险之保障”。《民俗博览》载:“庸人好巫,端公疗疾,其效神验,乃上古遗风也”。在商代崇尚巫风祭祀的时代潮流中,堵河的巫文化得以张扬。
  至周代,庸国因率群蛮伐纣有大功被封子国。《尚书》说:“武王兴兵伐纣,庸率卢、彭、濮等八国以兵相从。”灭商之后,庸国作为南方群蛮的领袖以军事实力奠定了,疆域也拓展为占有今陕西的山阳、镇安、柞水、安康、汉阳、紫阳、岚皋、平利、镇坪,四川的巫溪、巫山、奉节,湖北的竹山、竹溪、房县、神农架、兴山、姊归、巴东等县,即整个秦巴山区的大部为庸之辖属。国都仍在竹山的方城。
  至春秋时代,庸国与楚国抗衡,东威摄楚国的崛起,西牵制秦国的扩张。庸人主要的敌人是楚国。楚国后于庸而崛起,有代庸而为“百濮之长”的态势。
  公元前611年,楚国遇上严重灾荒,饿死不少百姓,楚庄王在韬光养晦“三年不鸣、不飞”。楚之四邻乘其危难群起攻楚。庸国国君遂起兵东进,并率领南蛮附庸各国的军队会聚到选(今枝江)大举伐楚。楚国危在旦夕。
  楚庄王火速派使者联合巴国、秦国从腹背攻打庸国。公元前611年,楚与秦、巴三国联军大举破庸,庸都方城四面楚歌,遂为三国所灭。实现了“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壮志。
  梁启超在评价庸国亡时说:“楚庄即位三年,联秦、巴之师灭庸,春秋一大事也。巴庸世为楚病,巴服而庸灭,楚无内忧,得以全力争中原。”更为重要的是楚人兼并上庸国后吸收了庸先进文化国力大增,据考证,屈原先祖是庸人,庸文化成为楚文化的先河。
  庸国占有逐鹿中原而问鼎的最佳位置,但伐楚未成反成楚之附庸,使楚得以窥中原之虚而入之,实在是“庸人自扰”。究其原因是:庸国人背离了地域传统文化“守中抱一、和合通变”的内在精神,过份张扬武力、得意忘形,以致坐失良机。然而,庸国的灭亡是上层贵族势力的不幸而非堵河文化的溃灭,恰恰相反,堵河地域文化在“朝秦暮楚”的政治动荡中吸取异域的秦、楚文化得以在隐逸中保存下来。自此,堵河以古巫养生为特质的地域文化完全退出政治舞台而隐居于民俗之中绵延下去。
  (二)辉煌后的沉潜时期(公元前611年—公元968年)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秦楚争雄的此消彼长,上庸归属不定,朝秦而暮楚。
  秦汉时期,分天下为郡县,上庸县属汉中郡。大批不满秦朝专制苛政的难民纷纷逃入秦巴山间的上庸郡大山老林中。
  三国时期,为上庸郡。甘露四年(259年)为新城郡,下领堵河流域七县,孟达曾任太守,曾有长诗《上堵吟》著称于世。“魏咸熙元年为公国,封刘后主(禅)”(《华阳国志》)
  两晋时期,上庸郡曾为清河康王子铨封地庸王国”。上庸郡成为逃避战乱和苛政的最佳避难所,这就有上庸郡治下的武陵县渔人闯入桃花源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南朝时期,上庸郡领九县。是为“上庸郡领九县”。
  宋天监四年改上庸置安城县,立罗州。西魏废帝元年(552年),罗州治上庸,以扶猛为刺史,统上庸一郡。废帝改新丰为上庸县,改安城为竹山县。即今竹山县南部为上庸县,北部为竹山县。
  隋开皇十八年(599年),改罗州为房州,领竹山、上庸三县。大业三年废州置郡,郡治在擂鼓与竹溪界边的县河堡,领光迁(房县),永清(保康)、竹山、上庸四县。
  唐朝时期天下分十道,竹山、上庸属山南东道房州,州府设在方城山,贞观十年移治房陵。
  唐贞观十年是个转折点,竹山(上庸)作为秦巴山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了。
  宋开宝年间(968—975),省上庸县入竹山县,奠定了沿用至今的竹山县建制规模范围与名称。“竹山县”的历史开始了。
  自公元前611年到公元968年长达一千五百余年的堵河地域文化史随着中华大地政治风云变幻而进入辉煌后的沉寂。
  然而,竹山一带的《竹枝词》通过刘禹锡的发现介绍给盛唐诗坛吹送了一股强劲清丽的新风。一时间,堵河人口头传唱歌谣成了唐宋以降的大诗人骚客效仿的范本。下里巴人,和者众多。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巴山楚水奉献给华夏文苑的就是这样优美的绝唱。
  堵河文化是典型的自娱型民俗文化,它弃绝了一切的功利主义,它是堵河人内在情感世界的自然流露和无意识渲泄。堵河文化没有文字、书籍作载体,也没有代表性的士族文豪,更没有为皇帝御用的大翰林大学士,它扎根在泥土中,绽放在人迹罕至的秦巴山间。“君子以无名自隐为务”,以致使后人难以借助显态文化表征来给它诠释,只能从口传心授至今的民俗丰富载体中去感悟当年的那份飘逸、那份自由、那份坚实、那份神奇、那份豪野之气。
  (三)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时期(968年一1949年)
  自宋开宝元年上庸、竹山二县合一为竹山县开始,堵河流域的主要地区竹山县建制趋于稳定。此际中国进入稳定的封建时代。
  元代置行省,竹山县属房州襄阳路。明置布政司,竹山属湖广布政司郧阳府。清隶湖北省郧阳府。
  堵河流域位于川陕鄂三省交界处,历来为“秦楚走廊”、“楚蜀通道”。堵河为“通向四川的盐道”和“通向江汉的中药材之路”。这个地区的居民由东西南北流民杂居混成:(1)远古土著先民后裔;(2)庸人后裔;(3)巴人后裔;(4)濮人后裔;(5);蜀中流民;(6)三秦流民;(7)荆楚流民;(8)豫中流民;(9)叛逆巨匪流民;(10)流放士族后裔。多地区、多民族、多阶层、多成份的流民把堵河作为逃避战争、早涝、赋税、瑶役、仇杀的“避风港”和“桃花园”,在这块相对肥沃、偏僻、封闭的土地上共同开拓新的家园。与此同时带来各地区、各民族、各行业独具风格的异域异质文化因子,给堵河文化带来新的冲击、新的形态。
  对堵河文化给予巨大冲击与极大丰富的历史契机有三次。
  第一次是明代成化年间的荆襄大移民浪潮。明朝周洪谟在《创置郧阳府纪》中说:“成化七年,荆襄流民百万,有司逐之,渴疫者过半。天子籍流民十二万三千余户,因割竹山之地置竹溪,割郧津之地置郧西,使流寓、本著参错以居。于是就郧县城置郧阳府,以统房、竹六县。”此次移民仅堵河流域的竹山、竹溪一带即安置七万余户近三十万人。其数目大于土著人一倍。自此,这占人口1/2的荆襄移民自然而然地将江汉平原先进的平川农耕文明和集市商贸文明带进堵河,使堵河土地、资源得到更有力的开发利用,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以中药材等土特产交易为主的对外贸易活动,培育出外向型农业文化。
  第二次是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和白莲教起义军残余大量逃人竹山,以隐蔽形式定居下来,约有5万余人,繁衍为特殊的部族。据《清史稿》载:竹山一直是白莲教和太平军的大本营,也是他们劫后余身的幸存之地。据《竹山县志》记载:“竹山匪患连绵不绝,每三年平均一次大暴动”。农民起义军后裔继承了先辈的刚烈血性,敢于反抗、善于斗争。竹山近一千多年历史上爆发过600余次大大小小的起义。特殊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种族心理培养出李来亨、王聪儿、马二姐、张振武、施洋、熊光文这样的志士。在堵河人血液里涌动的既有“竹枝词”山歌里的那种柔情蜜意,也有施洋怒斥吴佩孚演讲词里的那种匕首投枪。堵河文化温柔敦厚、中庸平和的背后蕴藏着时代飓风的“风暴眼”。阴柔和阳刚的交融构成万物变化的两面性的有机统一,当民族和人民的生存处于危险关头时,刑天舞干戚的金刚怒目正如佛门智者的“狮子吼”,把沉迷于酣梦中的人们唤醒。反叛精神从另一面丰富了堵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加强“穷则变,变则通”的创新色彩。
  第三次机遇是抗日战争时期,武昌、黄冈一带的商人被迫迁徙于堵河,这时,为逃避战乱,约有8万人逃进竹山、竹溪一带定居,带来的是“九头鸟”的商业文化因子和黄梅戏。使得堵河文化得以同站在时代前列的武汉都市相接轨,并产生城关、宝丰、官渡这样较繁华的秦巴集市。与此同时,外面世界的洋货进山了,山里的土特产顺着堵河流进了湖广。
  与移民文化粉墨登场的同时,堵河地方特有的古巫文化在民众中仍保持鲜活的生命力,给乱世、衰世的人们心灵上频添了许多安慰。
  三次移民潮给堵河地域文化带来先进的平原耕作技术,先进的商品经销意识,蔑视权威的反叛精神和大都市的价值观念,使堵河文化在痛苦的蜕变中迈向近代化。
  接受了新因子的堵河文化在经历外来异域文化板块的撞击与挑战后,在时代精神的洗礼中重新进行整合。在文化整合的造山运动中,堵河为辛亥革命奉献出军事总指挥、国民党元勋张振武,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奉献出中国劳工第一位大律师、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施洋,张振武和施洋以秦巴山一般伟岸刚烈、以堵水一般豪迈奔放屹立中国社会大改组、大变迁的最前列,参与缔造民主与自由的新世界的大运动,生动地体现出堵河文化风采和这种特色文化培育出的独具魅力的人格,尤其表现出堵河人强烈的反叛精神和和合通变的革新意识。
  顺应自然,善于养生;改造世界,敢于创新;追求自由,热爱和平;致力幸福,不断革命。——堵河地域特色文化赋予堵河人刚柔相济和合通变的鲜明性格。
  堵河以古巫为特质的地域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和同化力将异域异质移民文化纳入自己的旗帜下,贯注以伏羲、女娲伟大的创世精神,蚩尤、丹朱强烈的反叛精神,以及庸人特有的和合通变的文化基因,使整合后的新型堵河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连续性,实现异域移民文化的本土化。
  (四)社会主义时代精神贯注和提升时期(1949—)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堵河地域文化漫长的发展之旅终于矗立起划时代的界碑。一种崭新的意识形态在农民翻身的热烈鼓点声中升起鲜艳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以强大的力量改造着地域文化,下里巴人竹枝词和堵河号子、竹山高腔被赋予强烈的政治内容和时代新生活的色彩;傩戏和巫术被当作封建迷信而受到批判和抛弃;由地域文化中的糟粕所滋生的各种邪教、反动会道门组织受到有力的镇压,新型社会主义农民文化应运而生。这种文化仍然继承了巴楚文化中的浪漫热烈、奔放豪迈的高调浓色。
  地域特色文化怎样才能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这个课题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仍然没有得到很圆满的解决。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思潮泛滥,文化成了政治简单的传声筒,时代精神成了简单的几句政治口号,地域传统文化的精华被当作糟粕抛弃了,从而丧失了自身的特色。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堵河地域特色文化出现复苏的生机。余曼白代表的堵河剪纸艺术进入国际艺坛,展现出堵河地域文化独特的审美视野和表现风格;罗维扬主编的县级文艺刊物《堵河文艺》进入国际文化交流展厅,代表当时中国县级文艺刊物的水准,并以之为阵地培养了一大批文学艺术作者群,乡土文化得以张扬。小荷才露尖尖角,堵河文化以艺术的幼苗显示的是土壤的肥厚。
  九十年代中期,竹山县全面开展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素质,消除精神贫困的十星级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农民自觉地用政治、道德、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十星级创建活动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同当代历史发展对农民的必然要求结合起来,致力于农民的全面发展。
  竹山十星级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受到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各大新闻传媒的重视和关注,1996年冬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把学习“竹山经验”作为主题,由此,“竹山经验”走向全国,成为精神文明创建史册上的一个专有名词。1997年春,竹山县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定为国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示范点,同时成为与张家港、天津和平区、大连并肩的全国“四大文明创建典范”。
  透过社会纷纭复杂的表象,我们透视到“文化力”的巨大作用,“文化力”往往是某些泡沫似的政治运动、文化运动乃至经济运动幕后的导演。竹山作为贫困山区的特困县一举成名并非偶然,实际上是地域文化独特的丰厚底气使然。地域文化发展走势和民众的心理需求构成戏剧性突变的“内因”,而时代精神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发展则是其“外缘”。
  社会主义需要精神文明创建成为群众自觉行动,民众需要精神理念作为生活的目标与动力,地域文化需要在暗河低谷中寻求振起的突破口,三者的内在机制在历史特定时空点跨世纪转折关头终于因缘和合,揭开了地域文化复兴的序幕。
  堵河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文化根的苏生,是世界文化壮丽的回归,让文化更好地为人的自由与幸福服务,推动人类由物我对立的必然王国向物我一体的自由王国进化。——这就是堵河文化始终不渝的神圣使命。
  因此,堵河文化必须重新审视人类文化所有成果并予以最大限度的吸纳消融,在壮丽的回归中重建新型范式;堵河文化必须借助强大的文化复兴浪潮和思想与实践的双重启蒙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堵河文化必须抛弃实用主义和盲目迷信的枷锁,在跨世纪戏剧性矛盾冲突中再度振起,凤凰涅磐。
  《山海经》中的记载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囗,其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兽下,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筓而黑端,名曰豪彘。
  出自《山海经 西山经》


关于山的神话传说精选
山的神话传说篇一:狐山 在滕县的东南有一座山叫狐山,山顶上有一条青石群,在远处看很象一条横卧着的龙。它的四周横七竖八地立着些大石头,猛一看,都象曲在那里的狐狸。要说,这还是个动人物故事呢。在很古老的年代,东海边活动着一只灰白色的狐狸,天长日久,成了精。它想升天成仙,驾云私...

太行山的传说有哪些
1.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关于勤劳、毅力和智慧的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太行山下有一个叫做愚公的老人,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去路,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愚公决定带领家人挖掉这两座大山。尽管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愚公一家人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最终感动了天神,将两座...

东、南、西、北、中五大山岳有什么神话?
4、传说八洞神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恒山修道成仙后,常倒骑一头驴,日行几万里,云游天下。不用时,张果老就将驴叠起来,如同纸厚,放入巾箱,随身携带,既轻巧,又灵便。需要骑坐时,从巾箱取出,喷一点水,马上还原成原来的那头驴,骑上去云游天下。至今,恒山周围还留传着许多张果老的遗迹和神话...

中国传说十大仙山
3. 灵宝山 灵宝山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北部,是中国华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灵宝山以奇峰怪石、清泉瀑布、古刹禅院和佛教文化、武侠文化、民间传说等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而闻名。4. 莲花山 莲花山位于江苏南京市玄武区,是南京市的标志性山脉之一,山高约448米,山势雄峙,素以“秀出金陵第一山&rdq...

关于“山的民间传说”的故事名有哪些?
1、雁荡山洪武尖的传说 2、象鼻山的传说 3、武夷山”的传说 4、峨眉山的传说 5、娘娘山的传说

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神山有哪些?
中国先秦神话传说中东海外的仙岛,被一片黑色的冥海所包围。传说海上有五山: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最后二山飘去不知踪迹,只剩下方壶(方丈)、瀛洲、蓬莱三山了。3,方丈仙山 古代中国神话及道教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故其所居丹室,亦称“方丈”。神话传说中记载方丈洲...

有关昆仑山的真实传说是什么?
1、昆仑山死亡之谷:传说中只要是进入了这个谷底里面的生物,基本就没有活着出来的,从前一个牧民为了找不慎走到了死亡之谷的马群,于是就冒险进了死亡之谷,可是几天后他没有返回,等到人们去找他的时候,发现他早已经死去多时了,而他尸体的附近,地面上的土都被烧成了焦黑色。2、昆仑山潜龙渊:...

与太行山有关的传说是什么?
与太行山有关的传说是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专家学者根据珍贵的古典文学、文献史料考证发现,华夏文明典籍中记载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神话故事均起源于我们雄奇状美的太行山上,而且世代相传。太行山的传说详解 古代传说中的女娲就是在今长治县上郝村天台山...

黄山历史传说故事有哪些
黄山,作为安徽的旅游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光。黄山的历史传说故事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传说:1. 夫子峰(狮子峰)的传说:夫子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之一,其名源于汪家桥村旁的夫子峰。传说峰顶埋葬着父子两人,后误传为“夫子峰”。另有一说,明代儒学家朱熹曾游览此地,后人因此...

武夷山的传说有那些·?
武夷山”的传说 1.武夷山:传说尧舜时期这里是一片荒芜之地,更没有什么武夷山这个名字了。后来彭祖一家人来到了这里居住,当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彭祖儿子彭武和彭夷,在此开山挖河,疏通洪水。从而涌现出这一片美景胜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们挖的河就是九曲溪,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就把这一带的山峰...

上虞市19623157891: 竹山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尔陆新天: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属十堰市.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陕西旬阳县,南接神龙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山地占总面积80%以上.南部山地尤为险峻,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仅中部河谷有狭小坪坝.堵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中部,主要支流有深河、霍河和苦桃河.县城东北距十堰市城区158公里,东南距武汉市638公里.总面积3587.8平方公里.辖9镇8乡279个村,总人口43.87万人,有汉、回、壮、蒙、满等8个民族.竹山历史悠久.传说竹山是创世神话女娲炼石补天的圣地.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因境内茂林修竹、山清水秀而改称竹山.

上虞市19623157891: 挑花源在哪!!? -
尔陆新天: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桃花源】 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境内森林茂盛,地势险峻.《竹山地名志》记载,桃源村名始于晋代.从官渡镇桃园村波渔沟乘小木船沿堵河(古称武陵河)逆流而上,行约半小时,猛见一座孤山从河心突起.山背...

上虞市19623157891: 山海经:竹山的译文……急啊 -
尔陆新天: 【原文】: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chún)于江,无草木,多瑶碧(yáo bì).激水出焉(yān),而东南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zǐ)蠃(luǒ). 【译文】: 泰山再往南三百里有座山,名叫竹山.这座山雄踞江边,山上光秃秃的,寸...

上虞市19623157891: 湖北竹山的民俗,故事,方言等
尔陆新天: 不让复制http://www.zhushan.gov.cn/bflm/xqjj/200509/2821.html

上虞市19623157891: 竹山县特色美食有什么
尔陆新天: 竹山县特色美食有什么有合碗席、五香豆腐干、面面饭、竹山懒豆腐、三鲜汤、柳林腊肉、臭豆腐皮等.1、合碗席:是竹山盛行上千年的传统饮食文化习俗,历史悠久,...

上虞市19623157891: 十堰的竹山有那些旅游景点? -
尔陆新天: 竹山的五大风景区: 一是桃花源风景区.主要是官渡的桃花源、太平观、驴头峡和梯仙园遗址 . 二是女娲山风景区.包括宝丰的女娲山,得胜的圣母山、金莲洞,竹坪的高家花屋和金花娘娘庙等. 三是南水源风景区.主要是县城周围的木鱼湖、莲花寺、郭家山、龙背山等. 四是沧浪山风景区.包括楼台的沧浪山、双台的石佛寺等. 五是堵河源风景区.包括九华山、鲁班峡,柳林的墨池、长春坝等景点.

上虞市19623157891: 竹山县秦古镇竖旗村罗家坝有什么历史传说
尔陆新天: 星期天

上虞市19623157891: 关于“山的民间传说”的故事名有哪些? -
尔陆新天: 1、雁荡山洪武尖的传说 2、象鼻山的传说 3、武夷山”的传说 4、峨眉山的传说 5、娘娘山的传说

上虞市19623157891: 万载竹山洞的资料 -
尔陆新天: 万载竹山洞位于县城南马步乡洞口村境内,距县城10公里.该洞为喀斯特溶洞,全长3985米.穹隆高大,洞道幽深,一水逶迤穿洞而过,潺潺流水,终年不息,属地下水位型溶洞(俗称水洞),系江西最长的水洞之一,也是江西“十大特色美...

上虞市19623157891: 竹山有哪些特色? -
尔陆新天: 产茶叶,香菇,木耳,最近小水电工业发展不错.之前很穷现在发展的很快了,房价比丹江口市涨的还厉害呢.给分吧,我就是丹江口市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