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见父母文言文

作者&投稿:右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赞美父母的文言文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 男女有别文言文翻译

奴子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读音yan、jian三声,骄傲、傲慢)老儒。一日,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 在树下作针黹(读音zhi 三声,‘针黹’,针线活)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 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夫僮仆读书,可示佳事。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聩(读音kui四声)僻谬,贻害无穷,亦何贵此儒者哉!

翻译;奴仆傅显,喜欢读书,颇懂文义。也稍微知道(些)医药(知识),性情迂腐而迟缓,看上去如同(一个)傲慢的老学士。一天,行走在市场上,逢人就问看见魏三没有。有的人指示(魏三)在什么地方,(就)又迈着幽雅的步履前往。等到相见,喘息半天。(魏三)问他见(自己)有什么事,说:“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困了在打盹。小孩在井旁嬉戏,相距大概只有三五尺,似乎有危险。(因)男女有别,不便叫醒三嫂,所以跑来找您。”魏三大惊跑去,妇人已经趴在井口哭儿子了。

奴仆读书,可以显示出(是件)好事。但读书是用来明理的,明理是用以实用的。食而不消化(学不致用),(反而)致使糊涂乖僻,贻害无穷,又看重这种学士干吗啊!

3. 描写“父母”的文言文有哪些

描写“父母”的文言文有:

《原谷谏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弃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译文:

原谷有祖父母,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此时十五岁,好言规劝父亲说:"祖母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哪里有父亲老了就抛弃的道理呢?这是违背道义啊!"父亲不听从(他的劝告),做了一辆手推车,把爷爷抛弃在野外。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手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 原谷说:"等将来你们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现在先收起来。" 父亲感到惭愧(害怕自己老了也被抛弃),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于是把祖父接回来赡养。

《原谷谏父》出自【元】郭居敬《二十四孝》,讲了原谷用智慧劝告父母,使他们改正错误的故事。

4. 急

父言语重,爱稳如山。

一日,吾食饭之,父见吾喜食肉骨,暗喜:孩喜便需多给之。于是乎,曰:“子食任意块?”吾思:父喜食大多,便曰:“小便之。”父观后望,夹为之最少肉骨。吾见状,呼:“父,此才乃大块也。”父曰:“何也?”吾思而又索,大呼曰:“乃父是否思让之吾也?”父呆愣曰:“吾自不知。”说罢,垂头食饭,不语。

吾呆似木,思:父乃何意?若久,悟得——父思吾食好,方才挑小块也!

父往日虽言语重,但却毫无害心也。思此,方才明了,呼曰:“父言语重,爱稳如山。”

5. 感谢父母的文言文

原发布者: *** 亚

感谢父母文言文【篇一:感谢父母文言文】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

6. 文言文指代男女的词有什么

一、从出生到结婚以前的称谓 1、度:指小儿初生之时。

2、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3、赤子、襁褓:泛指不满周岁的初生婴儿。《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周晬:指婴儿周岁。 5、孩提:本指孩儿尚处襁褓发笑时。

颜师古注:“婴儿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儿笑也。”

《老子》:“如婴儿之未孩。”也作“孩抱”“提孩”。

后泛指孩儿两至三岁。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6、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

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开始学话的小孩。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7、垂髫、髫年、始龀、童龀、总角:泛指幼童时期。古代儿童尚未束发时,短发是自然下垂的,故称之,也称作“垂发”。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女孩7岁换牙称“髫年”,男孩8岁换牙称“龆年”,故有七八岁又有“始龀”“童龀”之称。

有时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童年时期又称“总角”。《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8、黄口:指十岁以下儿童。本指雏鸟发黄的嘴,借指儿童。

古代户籍制度常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儿童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

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9、幼学:十岁儿童。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10、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

《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 11、孺子:儿童。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

《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12、豆蔻年华:指十三岁的少女。

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3、及笄:女子十五岁。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4、碧玉年华、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岁。

《通俗编》:“功成当在破瓜年”。《通俗编•妇女》:“破瓜年纪小腰身。”

乡俗常把女子破身认为是“破瓜”,这处认识其实是不正确的。古文人把“瓜”字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15、弱冠、初冠:古代指男子二十岁。古人男子二十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但这时体犹未壮,故称“弱”。后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16、桃李年华:指女子二十岁。可能出自陆游的诗:“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17、花信年华:指女子二十四岁。“花信”,开花时期。

代指女子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美貌之时。

宋•范大成《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18、红颜:泛指少年或年轻人。

唐•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19、处子、处女:“处子”,指未出嫁的女子。

义同“处女”。成语“静若处子,动如脱兔。”

《孙子•九地》:“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20、千金:对别人家女儿的敬称,多指未婚者。

来源说法不一,一种认为与伍子胥有关,说他“掘楚平王墓”报仇后,要报一女子恩情,但苦于不知道她家地址,于是投千金于她跳水之地。因而用“千金”指代女子。

一种认为,出自元代曲作家张国宾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 21、束发:指男子十五。

古代男子到十五岁束发为髻。《礼记》:“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

22、及笄:指女子十五岁。笄,古代妇女束发用的簪子。

女子束发贯之以笄,表示已经到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国语•郑语》:“既笄而孕。” 23、成童:或八岁以上,或指十五岁以上。

郑玄:“成童,十五以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少有成童之目,九龄作《梅花赋》惊其师。”

24、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龄。“《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爱自待年金声夙振”。

《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25、幼艾:泛指美貌的青年男女。

《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26、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

《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有室,女子生命而愿为有家。”朱熹集注:“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27、怨女: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28、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男子。出处同上。

二、中年的称谓 1、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

唐•魏征《是渐不克终疏》:“贞观之初,时放克壮。” 2、而立之年:三十岁。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举。” 3、不惑之年:四十岁。

出处同上。 4、知命之年:五十岁。

出处同上。五十岁的人还常谦称为是“未知之年”。

5、耳顺之年:六十。出处同上。

6、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7、艾:五十岁 8、耆:六十岁。

7. 古文中的父亲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用文言文写几句,父亲期盼望女成凤的喜悦和不安
俗云:"女为父贴身之祆″,故家有女者,人之大幸也。人皆视女若掌上之明珠,怜爱有嘉。含于口,恐其溶;举于头,恐其惊。为父亦然。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常情也。为父唯冀小女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勤于学,明于志,通古而达今,精四书而通五经,知天文而晓地理,寻翔...

父亲母亲文言文
描写“父母”的文言文有: 《原谷谏父》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弃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译文: 原谷有...

用文言文写父母
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从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两手作拜用头扣地祝您平安幸福。 .cn\/b\/13118082 3. 用文言文给父母写封信 双亲大人在上: 儿已成年,家中诸事凡力之所及者,还望尽请托吾,儿当尽力而为. 至此初夏,遥想彼年寒时,父之腿受风邪侵体,而今仍时阵痛不已,见此景儿每每恨不能代父受之,能不心...

孝亲文言文
2. 关于亲情的文言文 孟母三迁 列女志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

文言文介绍父母
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4. 关于母亲的文言文 1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

有关想爸妈的文言文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 描写“父母”的文言文有哪些 描写“父母”的文言文有:《原谷谏父》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弃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

孝敬母亲的经典文言文
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2. 有谁知道古人孝敬父母的文言文呀 古人二十四孝 \/f?kz=116046003这里有你要的。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文言文陪伴父母
3. 求关于感恩父母的文言文作文,400字 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十月怀胎,给予了我生命;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辛勤汗水,哺育了我成长;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用深切教诲,教会了我做人。父母给予了我们的太多太多,我们这些作子女的却不知从何做起。也许,没事时为父母分担些家务,父母下班后为他们倒上一杯水,父母不舒服...

文言文表示感恩母亲
5. 感谢父母的文言文 原发布者: *** 亚 感谢父母文言文【篇一:感谢父母文言文】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孟...

呈贡义犬的翻译
母惊怖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邻里相助,亦无济。是夜其幼女之父母悲痛欲绝,以为女或溺水,或堕井,或为狼所食。凌晨,复邀邻人寻之,见女卧大树下,犬倚偎在旁,乃不死。此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祯的年号)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选自杨振中《文言文启蒙读本·犬救幼女》)译文:呈...

乌鲁木齐县13163948632: 有篇古文 内容是 一女子和一书生相恋 女父母不允 两人相约偷见在一桥下 男子先至 时辰以至 然女子未至 -
将翠费舒: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乌鲁木齐县13163948632: 恭敬父母这篇文言文的翻译 -
将翠费舒: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乌鲁木齐县13163948632: 春节放假回家乡,见到想念已久的父母个朋友很开心,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求把上述文字翻译成文言文. -
将翠费舒:[答案] 春节返乡,顿慰乌鸟之思,又见故友,快慰何极.喜庆之气,在在皆是.

乌鲁木齐县13163948632: 表达子女对父母的爱的古诗有哪些 -
将翠费舒: 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别老母》【清】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

乌鲁木齐县13163948632: 我认为那是我最快乐的时期用古文怎么说 -
将翠费舒: 这些很多都可以表达,你以后可以选用.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

乌鲁木齐县13163948632: 翻译一下钱钟书《围城》里的两断文言文. -
将翠费舒: 这真是挺困难的,仅供参考 1.近来容易触动情绪而伤感,开心愁苦都很多,内心里具有凄凉的气息.每次拿着镜照自己,容貌消瘦不是长寿的面相.私下恐怕我不亲自查阅(某物),周女士也许会贻误终生.尚且希望大人你弯下身体,把情感下...

乌鲁木齐县13163948632: 想念父亲却见面说不出话文言文怎么表达 -
将翠费舒: 相顾无言而思之深远

乌鲁木齐县13163948632: 如此暴殄文言文翻译 余小时见家人请客........... -
将翠费舒: 是不是下面这篇啊:余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①、肴五品②而已.今寻常宴会,动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前有一士夫③请赵循斋,杀鹅二十余头,遂至形于奏牍.近一士夫请袁泽门,闻肴品计有百余样,鸽子...

乌鲁木齐县13163948632: 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语文文言文翻译 -
将翠费舒: 他们的父母看到后便会可怜他们,又没有办法,只好喊他们离开,此情此景,岂不令人心如刀绞!

乌鲁木齐县13163948632: 文言文翻译(在线等)! -
将翠费舒: 虽幽忧疾痛居松江甫里,多所论撰.得书熟诵乃录,雠比勤勤,讲论不倦.根据上下文,应该是“虽然忧虑劳累,朱黄不去手,赀无十日计,不少辍也.文成,所藏虽少,其精皆可传.借人书,篇帙坏舛,必为辑褫刊正.乐闻人学,窜稿箧中,或历年不省,为好事者盗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