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揭阳先有槎桥”是为什么

作者&投稿:巨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古揭阳县是广东省最古老的县份之一,其历史悠久,见诸史乘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境内榕江流域地区曾是古粤东、闽南的区域中心和潮汕文化的发祥地。

饶宗颐教授说“稽潮事最古可徵者,当肇於嬴秦之戍揭岭”。

最早见诸史乘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任嚣、赵佗南平南越后,设南海、桂林、象三郡,在南海郡今潮汕地区、梅州市和闽南一部分的区域内设揭阳戍区,这是潮汕建制的萌芽。

秦平南越后,建立郡县和采取戍卒固边、移民实边的措施来强化其有效的统治,实践证明,这是很有效的。

秦设揭岭戍是可信的,只是很短暂就被南粤国的揭阳县取代了。

最早的揭岭县城应在揭岭蓝田隘下的咽喉口原揭岭乡这个地方。

据唐韦昌明《越井记》载:“秦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之与百越杂处”,我们了解到,秦朝设立了揭阳戍,又移秦民万家与越族混居。

同时,也很容易推理,秦朝所设立的揭阳戍周边,肯定不会是完全没有当地土著。

揭阳戍的所在,甚至可能是在越族集中的地方,这样秦朝 *** 设立的戍,才能起到“和辑汉越”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西汉初尉佗戍越,继续实行“和集百越”的安抚团结政策,自称“蛮夷大长”,称帝南越国时,又任越人吕嘉为宰相,使南越稳定下来。

越族人吕嘉担任宰相,说明当地土著民族这个时期与汉族完全是和平共存,不存在现代人识悉的民族冲突。

也说明,越族人在秦汉以后,并未消失,只是加速与汉族相融合了而已。

至隋唐年间,粤东的越族仍然存在,并演化为俚族。

据《旧唐书》卷五十六、《唐书》卷八十七《林士弘传》和吴、周府志所载,唐初武德五年(西元622年),杨世略在唐来使的“招慰”之下,背著林士弘以潮(治所在今潮州市)、循(治所在今惠州市)二州之地降唐。

林士弘遣其弟鄱阳王药师率兵二万围攻循州,杨世略“破斩之”。

这位俚族头领杨世略,历南陈祯明、隋朝至唐,卒于垂拱年间,出生在义安郡海阳县蓝田隘的 飞泉径。

杨世略降唐後,被任命为循州总管。

成为历史第一位循州总管。

在任其间,他促进了潮州、循州的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的进一步融合,为后来的韩愈治潮州奠定了基础。

今粤东人有纪念他平定南疆的功绩,路曰平南路,公园曰平南公园;并为其建祠、立牌坊,上书“飞泉玉露”,以纪念他的出生地及其夫人傅氏。

梅州旧谚有云“未有梅州,先有杨、古、卜”,足见俚人杨姓之地位。

可见,俚族在隋末唐初,势力相当强盛,以至整个潮梅地区还曾一度完全处在俚帅的控制之下,叛隋降唐,唯俚帅之命是听。

秦始皇前后花了5年时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平定南越后,采取种种特殊措施来巩固秦对南越的统治和防止闽越的进攻。

至秦末,诸侯纷纷叛秦,时达南海郡慰任嚣病危,其论析天下及岭南之军事政治,以为岭南可以立国,遂劝赵佗拥兵自立。

任嚣死后,赵佗依言行事,割据岭南,于公元前204年自建南越国,并派史定任揭阳令,于是这里有了县的政权建制。

南粤虽已归入秦朝统治,但其东面的闽越国,则不断有对南粤觊觎的势力。

到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西汉中央 *** 为削弱闽越国的势力,令闽越分出南部一隅,封名织者为南武侯,当民族小国南海国王。

这个“织”,是闽越王族裔,为方主不善平和。

南海国,亦因与西汉 *** 军交战而败亡,俄倾其疆为赵越(南粤)所并。

汉代王莽时期,曾改揭阳县名为南海亭,《汉书地理志??水篇》载“员水又东南千五自里注入南海。”《水经浪水注》又记: “员水历揭阳县。

王莽之南海亭”。

这个“南海亭”,显然与汉高祖时期所建立的南海国存在名字上的继承关系。

有学者认为,南海国首都在今福建省武平县,但南海国疆域其实大体上是继承了秦揭阳戍的地域,故应在粤东地区内。

部分学者认为整个潮汕地区都在“揭岭”以南,那么古揭阳县治可能在潮汕平原地带。

然而,其实梅州也在大海以北,那南海故城也有可能在梅州境内。

汉武帝六年(前111年)八月,赵佗孙赵胡为南粤王时,闽越王郢出兵攻南越,汉遣大行王恢将兵出豫章,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讨闽粤,兵未至,闽越王弟余善杀郢而降,才罢兵还。

由此可见秦南海郡重点防闽越的必要性和揭岭在粤闽通道和防闽越进攻中的战略地位。

汉武帝元鼎六年平定南越,于原来揭阳的地域建置揭阳县。

隶属南海郡,潮汕地区开始有了直属中原王朝的政权建制,这一建制一直延续到晋义熙九年(413年)分揭阳置义安郡止。

晋成帝咸和元年(326),分南海郡立东官郡,揭阳县属之。

咸和六年(331),揭阳县地域析分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四县。

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又分东官郡,以原揭阳县地域设义安郡,下辖五县:海阳县(今潮安、饶平、榕城、揭东、揭西、澄海等地)、潮阳县(今潮阳、普宁、惠来等地)、义昭(招)县(今梅县、大埔、平远等地)、海宁县(今福建龙溪一带)、绥安县(今福建漳浦、去霄等县),至此,建置600多年的古揭阳县被废止。

南齐时,义安郡又增设程乡一县,共辖六县。

隋开皇十年(590),义安郡并入循州,仅在原郡地设义安县。

翌年,改义安县为潮州。

宋宣和三年(1121),割海阳县的永宁、延德、崇义三乡置揭阳县,县治设于刘黄村(今丰顺阝留隍镇)。

绍兴二年(1132),又废揭阳县,全境并入海阳。

同年,潮阳县也并入海阳,至此,潮州仅领海阳一县。

绍兴十年(1140),揭阳县又恢复建制,县治初设于吉白村(今渔湖京岗)。

后迁至玉窖村(今榕城),元代潮州改称潮州路,揭阳县属之。

今天我们谈晋以前揭阳的历史,就是谈今潮梅地区的历史,这段时期尤其是秦以前揭阳地域的社会怎样,文献记载资料很少,我们只能借助考古资料来了解。

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至今,一代代的考古工作者和文博工作者在粤东这片古揭阳地域做了不少考古勘查和发掘工作,发现了一大批考古文化遗址和遗物,透过这些信息资料,我们可以窥察到古揭阳的社会风貌。

西汉以前,潮汕大部分地区是“大海茫茫水拍天”的地方,在西汉前期,潮汕地区的遗址只有澄海龟山,孤岛般为 *** 所占据。

而在今揭阳境内的榕江北河流域,有比较密集的土著越人遗存,到汉代中后期,汉文化势力似乎已深入到比较内地的榕江南河流域,揭阳白塔宝联寨山的木椁墓葬显示出岭北的文化风格。

而普宁里湖松柏围的汉化越人墓,则说明东汉后期,汉文化的影响进一步向榕江南河上游推进。

澄海龟山虽然发现汉代建筑遗址,但龟山的位置在二千多年前是突出在海边的一座小山,没有扼要的地势,要作辖地幅员上万平方公里的古揭阳的政治中心,是不可能的。

据清人顾祖禹编的《读史方舆纪要》所载:“揭阳故县城在县西北,揭岭之南。

汉置县,以揭岭为名。”“揭阳山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亦日揭岭。

……史禄留家揭岭,或以为即此山也。”结合秦伐百越,汉平南越的路线和秦汉时期揭阳境内的地理形势。

笔者认为揭阳故城址应在古揭阳县境内,北部方向较有可能。

这一点饶宗颐教授在《潮州志??沿革志》中也有提到:“秦汉时自意溪以下,滨海冲积之北,悉为溟渤,而揭阳岭所属远及赣境,故以史禄留家而通道于桂林,吴阳为揭人而入仕于湘西,知汉时之揭阳县,其政治中心应在潮郡以北,而滨海一带,悉为荒陬,尚未开发可断言。” 揭西县河婆4公里的坪上赤岭埔有24座土坑墓,出土二件铜钺、一件铜矛及刀、玉璧和几何印纹陶器等,该镇附近还有古窑址。

但河婆位在今揭阳的西南面,况且河婆地属于博罗县东部边陲,而揭阳戍是从龙川县析出,而非博罗县。

所以,古揭阳在河婆的推论,根本不存在参考价值。

《广东图说》卷四十云:“飞泉岭,城(今丰良镇)西南九十里,一名揭岭,山势嵃巉,最为险阻,往来大道,汤坑水出焉。”《丰顺县志》云:“南礤乡之蓝田隘,一名石硿飞泉径,为秦戍守揭阳岭最南之关隘。

汉六朝均为南北交通之要隘,建有石马营。

迨唐宋,开通瘦牛岭与潘田武宁驿官路衔接,此道废。” 有古城遗址可证。

原揭岭乡的西城,发现一处古城遗址,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城墙周长约1000米,有主城、附城、城池等建筑,现仍存有灰沙结构的古墙基、残墙等。

解放后兴修水利时,在城址内采集有兵器、锡壶等,又在实土1.78米处挖出有长30厘米宽12厘米厚6厘米的火砖一批。

蓝田都一带亦有俗语说“未有汤坑墟,先有马山寨”,这个马山寨距离西城管理区也不远,可见西城附近为汤坑镇周边,城池建筑历史最悠久的所在。

宋初揭阳县城早已迁走,交通官路也已东移至瘦牛岭,唐代韩愈,宋代黄公度、杨万里等都已走的是瘦牛岭这条驿道,瘦牛岭下的“兵营子”,是保护这官道屯兵的地方,所以宋代以後没有必要在蓝田隘下兴建这么大型的建筑。

且这个古城,有主城、附城、城池等布局,这极可能就是揭阳故城遗址。

“西城”可能是晋时取消揭阳县,建立海阳等县,县城东迁归湖后,为原揭阳县城所取的地名。

有秦汉青铜器作物证。

近年来在西城古城遗址附近出土有秦汉时的青铜器:一是秦代的青铜剑,1984年冬附城内岭村李子立等人在虎头岽开輋时,发现墓葬物秦青铜剑一把,长36厘米,柄长7厘米,锥形空心,分三格箍,剑身呈棱形,剑面有网状饰纹,重为0.25公斤。

这种剑在揭阳揭西都曾出土过,说明秦军曾在揭岭南边许多地方活动过。

另一青铜器为汉铜瓦,长19.5厘米,宽10厘米,厚0.3厘米,正面竖刻阳文:“汉朝正殿笔雀铜瓦”,背面阴刻篆体铭文“永宝万年”“至乐莫如读书”。

这些都是证明秦汉时这里曾是军事、政治重镇的有力物证。

丰顺不仅是古揭阳县治所在地,而且是畲族的发源地,以及畲族现实中的第二故乡。

畲族的学者钟伟琪《关于畲族史源考证》认为:广东凤凰山是畲族的发源地。

畲族曾二次抵达粤东地区,第一次公元前1095年周公分封龙麒41代孙在广东潮州丰都县凤凰山为侯,建立诸侯国;公元前195年畲族第二次入粤,与以前迁入凤凰山的畲族先民汇合,成为南蛮五族之一。

潮学论坛认为,畲族抵达粤东还有一次,可推断至少距今约4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粤东的主人,在三代(夏商周)有东夷人(淮海地区)之迁入;秦汉时期,是闽越人、南越人犬牙错杂;俚、僚称雄于南朝隋唐;畲族在唐代曾与陈元光角力,终至退入山区和大量北迁而锐减”。

这个“潮州丰都县凤凰山”的说法,常常被人略作潮州凤凰山,略去丰都县三字,因为人们误以为在潮州地域之内,从来就没有一个叫做丰都的县;而重庆市的丰都县,又不可能冠以“潮州”二字。

其实,这里的丰都县,实际是指丰顺县。

丰顺县在清乾隆三年(1738)建县之前,是潮州府海阳县的丰政都。

所谓潮州丰都县,这个“丰都县”,既是早期民间对丰政都通俗的简称,又是丰顺建县之后,人们对这个新县的县名了解得不够准确,造成的讹误。

潮汕地区,流传着不少俗语,这些俗语,以简接的方式,记录着潮汕地区的历史,往往可信度极高。

其实有一条就是“未有揭阳城,先有槎桥乡”: “未有揭阳城,先有槎桥乡”,就是潮汕槎桥始祖杨绘入潮记录。

据原揭阳县仙桥镇槎桥乡《杨氏族谱》记:“槎桥乡创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至今已有九百多年。

杨氏始祖杨绘,生于1032年,卒于1116年,26岁中戌科进士,累任开封府推官、翰林院院士、司谏、御史中丞、中顺大夫。

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参议政事,议行新法。

杨绘却极力反对,先后多次上疏,言及新法弊端,奏请恢复旧法,触怒皇上,遭贬谪流所。

从而创建槎桥乡,比南宋绍兴十年(1140)在榕城建置的揭阳县城要早几十年。

南宋绍兴十年建置的揭阳县,以榕城为县治,成为秦汉古揭阳的继承者。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城乡的发展。

自定为县治以後,榕城逐渐成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署、学宫和俗称“禁城”的内外城墙及双峰、丰化等一批古寺名刹的先后创建。

宋建的棉湖桥、德桥、深浦桥等十数座大跨度石桥及元代始建的仙桥,说明当时的建造技术已达相当水平。

宋绍兴十年(1140)揭阳建县之初,就创建了学宫,是揭阳县正式有县学的开始。

加上乡贤开设的书院、书舍,使揭阳人向学之风日盛。

参加科举和考取科举的人数渐多。

据乾隆《揭阳县志》载,宋代揭阳以“贤良方正,经学优深,详娴吏治”三科而先后得荐辟或登进士者,即有19人之多。

而且出现了一批怀瑜握瑾之士,其中,陈希伋以吏治文行卓著驰誉遐迩,人称“广南夫子”,他晚年在黄岐山开设书院授徒讲学,开揭阳“士知向学”之风;郑国翰与大理学家朱熹为同榜进士,致仕后在汤坑飞泉岭筑蓝田书庄课徒,朱熹亲临讲课;王中行生平以兴学崇化为首务,他编辑的《潮州图经》(又名《潮州记》),为最早的一部潮州史志;还有“志趣超逸”,为二苏(苏轼、苏辙)所交游的高士吴复古,是潮州前八贤之一。

由于文风日盛,名人辈出,所以在宋代,揭阳也负有“海滨邹鲁”之美誉。

纵观古揭阳县历史发展过程,可谓历史悠久。

南宋所建立的揭阳县,虽然不是古揭阳县的所在,秦汉至东晋时的古揭阳,却没有留下多少为後世称道的文化,以致人们连秦汉揭阳的所在,都遗忘了。

也正是在南宋绍兴十年以后的揭阳县,文化发达,人文蔚茂,诞生了“邹鲁之流风,韩赵之遗泽,历代不替”的揭阳县文化,所以说,榕城区不愧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




“未有揭阳先有槎桥”是为什么?
其实有一条就是“未有揭阳城,先有槎桥乡”: “未有揭阳城,先有槎桥乡”,就是潮汕槎桥始祖杨绘入潮记录。据原揭阳县仙桥镇槎桥乡《杨氏族谱》记:“槎桥乡创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杨氏始祖杨绘,生于1032年,卒于1116年,26岁中戌科进士,累任开封府推官、翰林院院士、司谏、御史中丞、...

揭阳杨氏主要分布在那些地方?
杨氏入潮概述 潮汕地区流传有句俗语:“未有揭阳城,先有槎桥乡” (揭阳城系指南宋绍兴十年(1140)建置于榕城的揭阳县城)。 据原揭阳县仙桥镇槎桥乡《杨氏族谱》记:“槎桥乡创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至今已有925年。杨氏子孙蕃衍潮汕及海内外,杨氏始祖杨绘,生于北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卒北宋...

“未有揭阳先有槎桥”是为什么?
回答:古揭阳县是广东省最古老的县份之一,其历史悠久,见诸史乘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境内榕江流域地区曾是古粤东、闽南的区域中心和潮汕文化的发祥地。 饶宗颐教授说“稽潮事最古可徵者,当肇於嬴秦之戍揭岭”。 最早见诸史乘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任嚣、赵佗南平南越后,设南海、桂林、象...

槎桥村位于哪个市
槎桥社区位于榕城区东南部,东接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下辖7个经济联合社,社区总人口9438人,1887户,耕地面积1030亩。社区地理位置优越,西有榕池大道贯穿而过,北有市南环城路通往潮阳坛嘴,境内有紫东工业园区,周边是省仙梅紫晖工业区和民营科技园区。工商业主要是五金、鞋业、塑料、印刷等,还有部分...

潮汕先民南迁史的总结怎么写
从而创建槎桥乡,比南宋绍兴十年(1140)在榕城建置的揭阳县城要早几十年。“未有赤寮先有余”,潮阳在张创大到赤寮建乡之前,已有余氏家族在此定居了。据传早在明洪武初年(1368),赤寮余氏的开基祖余操,是从潮州移居到赤寮来的。他住定下来便择址于上家溪糍前建立祠堂,定名为余氏家庙,祠址东...

杨姓是不是贵族姓?
公元1056年潮汕大多杨姓居民始祖杨绘,晚年弃官南下,来海阳县官溪都定居,创槎桥村。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迁潮汕各地。凤湖杨厝,在揭西县凤江镇,开基祖杨梅轩,先祖杨三阳原居揭阳槎桥乡,后移居揭阳蓬州都外砂乡。至二世杨公道,字程川,明洪武四年因避土匪许之信之乱,再移霖田都棉湖寨...

关于杨姓的来源?
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潮汕大多杨姓居民始祖杨绘,晚年弃官南下,来海阳县官溪都(今榕城区仙桥、梅云一带)定居,创槎桥村。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迁潮汕各地。凤湖杨厝,在揭西县凤江镇,开基祖杨梅轩,先祖杨三阳原居揭阳槎桥乡,后移居揭阳(今属澄海)蓬州都外砂乡。至二世杨公道(...

仙槎古寨地址在哪里?
仙槎古寨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环市南路,具体地址是槎桥综合市场(环市南路)东南侧约120米。这个景点是一个原始的明清古村落,既保留了明代的建筑格局,又融入了清代的风格。仙槎古寨四周环水,城墙和里面的建筑保存得相当完整。其中,东西寨墙是创寨时所筑,至今仍坚固无比,其下部遍布枪孔,显示...

仙桥一共有多少个村分别叫什么
1、仙桥一共有十五个村,分别叫淇美村、顶六村、美西村、美东村、下六村、槎桥村、篮兜村、高湖村、西岐村、禄宜村、湖南村、山前村、桂南村、屯埔村、永东村。2、仙桥位于揭阳市区南部,背倚紫峰山,前环榕江水,区位优越,交通阡陌,人文蔚茂。辖15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是广东省中心办事处...

焕章居地址在哪里?
焕章居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的环市南路,具体在槎桥第一卫生站东北侧约50米的位置。这一地点在揭阳市的榕城区内,临近环市南路,交通便利,方便市民前往。焕章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景点,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岭南建筑的精华。这里的建筑群落错落有致,青砖灰瓦,显得古朴而典雅。漫步...

孟津县19827783320: 揭阳槎桥东洋
原滕冠通: 未有揭阳城,先有槎桥乡

孟津县19827783320: 有哪些是一字多义的? -
原滕冠通: 哪个30课?先告诉你一字多义的意思:多义字在任何语言里都是很普通的现象.越是常用的字,越是意义多,意义的分项也很难有固定的标准,可以分得细些,也可以分得粗些.同一个字,在小字典里也许只...

孟津县19827783320: 为什么汕头叫酡岛? -
原滕冠通: 汕头原是揭阳(后居澄海)海边的一个渔村.元代,在现在的光华埠一带已形成较大渔村,称为“厦岭”.至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现在的外马路老妈宫一带至崎碌已形成沙脊,称作“沙汕”.万历三年(1575年),沙脊积聚成片,称作...

孟津县19827783320: 潮汕话的由来? -
原滕冠通: 潮州方言(Teochew),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正如其他汉语方言,潮州话...

孟津县19827783320: 荆轲刺秦王 全文如何停顿?? -
原滕冠通: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

孟津县19827783320: 为什么百城中没有潮汕赋 -
原滕冠通: 陈少慈此赋,颇具古风.气势雄浑,若苍龙飞天. 的确不错. 百城赋也不过如此.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潮汕,古称潮州,随着近代汕头市的兴起,汕与潮并荣,故习惯上称为潮汕. 现在...

孟津县19827783320: 求得:有关郑成功生平、重大事件及起其评价的历史资料 -
原滕冠通: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

孟津县19827783320: 吕布的性格特点 -
原滕冠通: 吕布 - 个人档案个人资料 性别 男籍贯 [并州]五原郡九原 [今内蒙古包头]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官至 左将军 温侯家族资料 父亲 未知母亲 未知配偶 严氏 貂蝉兄弟姐妹 暂无相关资料子女 暂无相关资料相关人...

孟津县19827783320: 潮汕蚝烙是什么样子的? -
原滕冠通: 菜名: 潮汕蚝烙 主料: 鲜蚝250克,鸭蛋3个,葱头20克,雪粉75克,熟猪油150克,味精1克,鱼露5克,辣椒酱5克. 做法: 1、先将鲜蚝仔用清水漂洗干净,用雪粉水调匀,并将葱头切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