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善终,韩信和萧何怎么死的

作者&投稿:厨人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汉初三杰作为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开国功臣,跟随刘邦一起创立了汉朝,不仅在当时,对后世来说也是功不可没。但是面对功臣,尤其是开国功臣,皇帝的心思就各异了,毕竟是跟随自己一起创立王朝的人,有很大的功劳,所以封赏是必须的,但同时也会担心他们权力过大威胁到自己,所以削权甚至是杀掉也都是手段。而在汉初三杰这三个人当中,韩信最惨,萧何次之,唯独只有张良一个人得以善终,这是为什么?

汉初三杰,生动的诠释了保命三计,即上中下三计,这也是历史上开国功臣逃不开的三种选择:功成身退为上计;示之以弱为中计;示之以强为下计。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分别选了上中下三计,结果迥然不同。

一般说来,开国功臣们追随主公征战沙场,就是为了博取一世功德、子孙富贵。在对外战争中获取胜利之时,就该是论功行赏之日。然而这是一个很可怕的误区,因为军阀混战结束后,马上就会进入更加残酷的内部政治斗争。

高鸟尽,良弓藏。这种情形基本上在历朝历代形成共识,尤其刘邦和朱元璋两位草根皇帝最为残酷。然而那些在征战时神勇无比、智谋近妖的功臣们,却都绕不开这个怪圈。能够真正认清开国之初政治斗争本质的人寥寥无几,能够做出正确选择的更是少之又少。

大多数功臣引颈待戮,能做出反抗的都非凡人,下面我们来看看汉初三杰的三中应对,最后附加另外一位神人的神级操作:

1.下计:示之以强

韩信被后世奉为兵仙,其在军事上的成就受到万世景仰。然而他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便是太过高调,已经到了很不给领导面子的地步。他在击败项羽前做过两件事,早已为他的悲惨结局埋下伏笔。

其一,多多益善。这个典故大家早就耳熟能详,一次刘邦与韩信交谈,问韩信各将领的领兵能力,韩信说各有差异。于是刘邦又问韩信自己能领多少兵,韩信回答说陛下可领兵十万,刘邦很高兴,又问韩信他能领多少兵,韩信说,多多益善。

这点其实无需否认,韩信是兵家四势中兵权谋的代表人物,与兵形势代表人项羽不同,项羽打仗在乎少且精,而韩信则是可以充分调动手下所有兵力,无论多少。

大家是不是也被这个话题吸引了?可惜这不是重点,重点的是,刚才问你话的是你的大BOSS,年终奖金多少,升迁有没有希望都系于他的身上,现在你竟然用这种蔑视的语气和他说话,即使这是事实,也一定会招来老板的记恨。

其二,要挟刘邦。荥阳之战,刘邦与项羽僵持不下,眼看就要支撑不住。而此时韩信手握三十万大军在项羽的后方,只要他加入战团,可以左右任何一方的命运。韩信竟然在此时向刘邦提出要求,要做代理齐王,分明就有要挟之意。好在刘邦也是非常之人,在盛怒之余不仅答应了他的请求,还封他做真正的齐王。

从这件事上,刘邦就彻底对韩信起了戒心。于是在建立汉朝之后,刘邦改封韩信为楚王,御守匈奴。

其实到此韩信并未彻底招致杀身之祸,然而他性子中自带的高傲又一次害了他。他在驻守太原时,认为自己还有能力和匈奴一较高下,这样还能够彰显自己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于是他就上书请求将封地的都城迁到离匈奴更近的马邑,以御边患。

结果呢?不仅自己被困,还招致高祖白登之围。如此种种,刘邦岂能不动杀心?都说韩信死于吕后之手,不关刘邦的事。他们两口子,一个红脸一个白脸,这么大的事,怎么会不事先商量好呢?

2.中计:示指以弱

韩信没有搞清楚的状况是,刘邦已经取得了天下,就不需要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了,这样会让君主和子孙都无法掌控。

萧何就很清楚这个问题,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自污名节。

其实萧何最开始也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刘邦出征在外时,派萧何留守,并安排筹集和运送军粮的事宜。刘邦经常会问来人,萧相国在长安都做些什么?来人禀报说萧相国爱民如子,除了督办军粮,还会体恤军民百姓。刘邦听到这个回答默默不语。是啊,我在外面打仗,你却在家里收买人心,莫不是要取而代之?

萧何的门客于是对萧何说,明公已经位极人臣,赏无可赏,如今还做事如此完美,陛下必定认为你别有所图。萧何闻之大骇,于是听从门客的建议,开始大肆敛财,并且向刘邦讨要赏赐。

后开刘邦虽然以贪墨罪将萧何拘禁起来,但是很快又官复原了。

3.上计:功成身退

萧何虽然得以保住相位,但是以自毁名节为代价,并且晚年也过得战战兢兢。相比之下,张良早就看出,开国之后就已经没有了这些功臣的位置,折腾的越欢,死得越快,于是他选择了明哲保身。

在刘邦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之际,张良就托辞多病,闭门不出,只保留了帝者宾师的地位和待遇,很少插手政事,在刘邦剪除异姓王的过程中也是默不作声,仅在太子之争中出手救了吕后和太子。

如此一来张良不仅在政治风潮中毫发无损,还保得子孙富贵。

4.神计:跳出棋盘

刘邦之所以能够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是因为他的格局和视野远在项羽之上。项羽勇猛非常,左冲右撞,但也不过是棋盘中一子,反观刘邦,联合诸侯、善用手下,分明就是站在下棋的视角。

但是千万不要小看天下英雄,能够跳出棋盘的不止刘邦一人,还有一位,叫陈平。

陈平六出奇谋,屡立奇功,他在楚汉相争中的作用,完全不弱于汉初三杰。然而包括刘邦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刘邦甚至还评价陈平说: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于是对他委以重任,封赏有佳。在韩信身败名裂、萧何战战兢兢、张良隐居不出的时候,陈平依旧能活跃在政治巅峰而不败,着实令人惊异。

其实原因无他,格局不同而已,在刘邦认真下一盘天下之棋的时候,陈平就默默站在刘邦身后观战。所以陈平在汉初最残酷的政治风潮中,做对了几乎每一次选择,投机无比准确。智擒韩信、白登解围、巧释樊哙、明智让位,最终出任汉相,受封侯爵,被太史公评价为善始善终,着实不易。

因此,汉初三杰之所以在开国之后结果截然不同的,正是因为他们定位不同、应对不同。功高盖主之臣,夺取天下之后还在君王面前逞能,那离灭亡就真的不远了。




汉初三杰,萧何屡遭怀疑,韩信身首异处,为什么张良却能安然无恙?_百度知 ...
俗话说:“树大招风”,“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在汉朝开国功臣中,汉初三杰的结局,除韩信因嚣张跋扈遭到吕后毒手外,萧何通过自污(贪赃枉法等方式)打消了刘邦对自己的疑虑,继续为大汉奉献直到生命的终结点。而张良则是选择功成身退,不慕名利,今天我们说说汉初...

汉初三杰是哪三个,分别有哪些功绩
3、汉初三杰的结局 1、张良在刘邦封赏功臣时,谢绝封赏,只要了留这个地方,从此形同隐居,除了在封赏功臣、建都问题上给出建议外,后来在保护太子上发挥了作用。张子房精通黄老之学,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因此使得刘邦一直尊重张良。2、萧何功高位显,引起为人刻薄的刘邦的猜忌,曾经三次怀疑,试探...

汉初三杰唯一的大团圆结局是他的张子房!
几乎所有的开国功臣都没有幸福的结局。但不同的是,“汉初三杰”中,韩信以谋反的罪名被杀,他的三族被灭;萧何也受到了惩罚并被监禁,但留侯张亮却过着平静的生活。俗话说“陪君如伴虎”,刘邦疑心极重,张亮陪皇帝就能自保。这真是一个奇迹!张亮为何能在危机四伏的宫廷斗争中完胜,也成了一个...

“汉初三杰”为刘邦立下大功,张良萧何善终,韩信为何最后被杀呢?_百度...
秦代末年,风云变幻,风雨飘摇。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各路英雄豪杰尽展其才。而刘邦之所以成为最后的胜利者,离不开他的大度宽仁、收人之智、科学决策,更离不开他驭人之术。今天,我们说说刘邦的团队的三个著名人物张良、萧何、韩信,人们称之为“汉初三杰”。在刘邦立国的过程中,张良...

汉初三杰谁的功劳最大?是萧何还是张良?
汉初三杰可以说都是功不可没,毕竟汉朝的建立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而在刘邦看来,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个人当中,功劳最大的是萧何,因为当刘邦在前线打仗的时候,萧何总是能够很好的帮助他稳定后方,提供粮草等。不过对于谁的功劳最大,这一点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对于谋圣张良,就有人...

汉初三杰的结局分别是怎样?
汉初三杰”***也称为兴汉三杰***是指汉朝辅佐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建立汉室江山的三位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和功臣——张良、韩信、萧何。其中张良被称为汉初三杰之首。那么?被刘邦亲自称之为“人杰”的三个人,均功劳盖世,日后刘邦对他们的处置方法却却大不相同。三杰之中,刘邦对韩信从来就没怎么...

汉初的“元功十八侯”中,为何没有“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
回答: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酆侯,食邑八千户。——汉书 元功十八侯其事 封赏完了之后,刘邦又建议评出一个"元功十八人位次"排一下各位功臣的座次。群臣都说"曹参历年征战,攻城略池,身受创伤,功劳最多,应排第一。可是,刘邦想让萧何排第...

张良作为汉初三杰之一,为什么只被封候?
第二,是因为张良深藏功与名,看淡了名利生死,也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你看,跟随刘邦当年打天下的将士,哪一个是得善终了呢?刘邦给他三万户,他也自知之明的只要了一万户,打消了刘邦顾忌他的念头。名利皆为身外物,只有及时隐退,才可顾全小命一条。第三,是刘邦本身就排斥异性侯,非刘不王,...

将帅之才的汉初三杰后来的下场都怎么样呢?
后人也因此称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为“汉初三杰”。虽然“汉初三杰”中韩信的结局很不好,但把“下场”二字用在总结三人的结局上,是戴有色眼镜来看待刘邦与三人的君臣关系。其一,韩信被刘邦正后吕氏所诛杀,三族被夷。汉六年,也就是刘邦高度评价了时为楚王的韩信一年之后,有人举报韩信意图谋反,...

为什么汉初三杰之一的张亮刺杀秦始皇失败?
汉初三杰之一的,被立邦身边的李封号,也是开国护国大臣。张亮年轻时暗杀了秦始皇,但是是什么导致了他?张亮刺秦是发生在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件大事。张亮出生在当时的韩国,他的祖先是韩国朝廷的官员。但是,朝鲜被秦始皇灭了。此时,张亮还只是一个少年,但他已经在心里种下了复仇的种子。因为他的国家被...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498227852: 汉初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得以善终 -
辉姬参茸: 不知道楼楼你发现没有,张子房在最后的时候,手上的权利其实很小哦 这就是子房的聪明,他的威望绝不比任何人少,但是他不握实权,所以刘邦就对他没那么小心,吕后也只是在意这号人,而不想对他怎样了 子房真的很聪明,所谓明哲保身就是这样 至于韩信、萧何,他们两个,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大将军,谁对他们不会起歹心,就算刘邦、吕后不把他们怎么样,也有的是想上位的人把他们给弄下台 再有就是,子房对刘邦来说,比较特殊,他可以说是刘邦成就这个伟业的一个很关键的契机,不是韩信、萧何这种感觉,而是张良在神话刘邦,说刘邦是龙的儿子,把他的威望提高了,自然追随他的人就多了,这是一个必要的东西,比才干、后援还重要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498227852: 汉初三杰中哪个人是最好的 -
辉姬参茸: 刘邦认为张良、萧何、韩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这三人被称为“汉初三杰”.在汉初三杰里唯有张良可以算得上仁、智、勇三者皆备的完人了.张良的智在刘邦说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这句话里可以得到最好的诠释...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498227852: 汉初三杰 为什么下场如此不同 -
辉姬参茸: 张良直接不从政,四处修仙去,最没威胁的一个 萧何位极人臣,声望极佳,所以自污其名让刘邦放心,得了个善终 韩信桀骜不逊,各种牛逼,天老大他老二,各种不满,所以被杀了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498227852: “汉初三杰”的结局如何? -
辉姬参茸: 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③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人闲事,欲从赤松子④游耳.”乃学辟⑤谷,道引轻身.⑥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闲,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1留侯不...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498227852: 张良为因何不阻止刘邦杀了韩信? -
辉姬参茸: 首先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为大汉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萧何和韩信作为三杰也一样.但三人中,最令刘邦放心不下的是韩信,因为其手中握有兵权.又因其平定天下之时表现出的出色作战能力,使刘邦如骨在喉,不得不防.而韩信虽...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498227852: 历史上一直位极人臣还能善终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 -
辉姬参茸: 萧何算一位.汉高祖,吕后,惠帝三位都一致信赖的第一能臣,临终前惠帝亲往探病并咨询后继者,相比韩信被杀,张良退隐,地位尊贵而能善终,汉初三杰中无人能及.高祖定天下,捐家产,遣子弟,镇守关中,追随高祖,萧何功劳第一.但懂得韬光隐晦,甚至不惜贱买田宅,往身上抹污泥以自保,这个印象最深刻,而且也很少有人能做到.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498227852: “汉初三杰”是哪三人? -
辉姬参茸: 汉初三杰就是张良,字子房,原属韩国公子.后来投靠刘邦,刘邦后来开会是这么夸他的,“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萧何,跟刘邦在当亭长的时候混得就很熟.刘邦日后是这么说的:“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 韩信,攻城略地,攻无不克啊.“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最后刘邦经常在手下面前夸他们:如是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498227852: 为什么刘邦叫张良子房,却不这么叫韩信萧何? -
辉姬参茸: 张良字子房,所以才这么称呼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8498227852: 汉初三杰指的是谁 -
辉姬参茸: “汉初三杰”一般是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 也有说为 汉初三大名将指的是韩信、彭越、英布(即黥布)三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