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作者&投稿:梁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轼《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 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鉴赏】

  唐代诗歌繁盛,音乐发达。唐人描写音乐美的诗歌,不乏名篇佳构。然而在宋词中,能成功地描写音乐的篇什,则寥寥无几。因为“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张炎《词源》)。而以词刻画无形的音乐,比之描绘花柳虫鱼等有形之物,更是难上加难。可是,苏轼这首咏音乐的《水调歌头》,却写得相当成功。不过,此词是根据韩愈写音乐的名篇《听颖师弹琴》改写的。韩诗原文如下: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韩诗历来受人称赏,以为“写琴声之妙入髓”,“可谓古今绝唱”,惟独欧阳修认为此作“非听琴,乃听琵琶诗”(见词序)。苏轼对老师的意见不便驳回,后来不同意欧阳公见解的人颇为不少,这且不去管它。反正东坡这首词是应章质夫家琵琶手之请,特取韩愈诗“稍加隐括”而成的。韩诗的妙处,在于运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来描摹妙手弹出的音声节奏,而极尽掩抑顿挫之趣。东坡改写成词,依然保存了韩诗的妙趣和神韵。

  开端四句写乐声初发,仿佛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一对青年男女在亲昵地窃窃私语,谈爱说恨,卿卿我我,往复不已。“弹指泪和声”———妙指弹出的声音拌和着眼泪———倒点一句,见出弹奏开始,音调既轻柔、细碎而又哀怨、低抑。“忽变”三句,写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气宇轩昂的勇士,在填然骤响的鼓声中,跃马驰骋,不可阻挡。其音色的雄壮磅礴可以想见。“回首”两句,以景物形容声情,指下的音响,一变而为远天的暮云,高空的飞絮,极尽缥缈幽远之致。接着是百鸟争喧,明媚的春色中振颤着宛转错杂的啁哳之声,此时彩凤不鸣。瞬息间高音突起,曲折而上,曲调转向艰涩,好像走进悬崖峭壁之中,脚登手攀,前行一寸,也要花费很大气力。正在步履维艰之际,音声陡然下降,恍如一落千丈,飘然坠入深渊,弦音戛然而止。

  音乐由低抑幽怨,变而为雄壮高昂,缥缈幽远,和谐宛转,再变为冷涩艰险……读着这首词,宛然置身于响遏行云的妙曲缭绕之中,感情的潮水,不禁随着弦音的颤动而起伏激荡。这表明词人确乎借助于语言,把这位乐师的高妙弹技逼真地再现出来了。

  如果说以上是对乐师高妙弹技和音乐美的正面描绘,那么,末后的五句,则是从听者心情的激动,反映出成功的弹奏所产生的感人的艺术效果。“指间风雨”,写弹者技艺之高,能兴风作雨;“肠中冰炭”,写听者感受之深,肠中忽而高寒、忽而酷热;并以“烦子”、“置我”等语,把弹者听者紧密关联起来。取譬也极简当而生动。音响之撼人,不仅使人坐立不宁,而且简直 难以禁受,由于连连泣下,再没有泪水可以倾洒了。“无泪与君倾”,较之原诗中“湿衣泪滂滂”,更加翻进一层。

  诉诸听觉的音乐美,缺乏空间形象的鲜明性和确定性,是很难捕捉和形容的。但词人巧于取譬,他运用男女谈情说爱、勇士大呼猛进、飘荡的晚云飞絮、百鸟和鸣、攀高步险等等自然和生活现象,极力摹写音声节奏的抑扬起伏和变化,借以传达乐曲的感情色调和内容。这一系列含义丰富的比喻,变抽象为具体,把诉诸听觉的音节组合,转化为诉诸视觉的生动形象,这就不难唤起一种类比的联想,从而产生动人心弦的感染力。末后再从音乐效果,进一步刻画弹技之高。笔墨精微神妙,可说与韩诗同一机杼,同入化境。

  词中隐括体,倡自东坡。隐括前人诗篇有方便处,也有难处。原作虽可在创意、用语上提供凭借,却也为作者骋才运思带来桎梏,因而不易把作品写得自然无迹。然而,东坡的再创作却非常成功。他对原诗句意有删减,又有补充,既保留了原作的精神,又发挥了词体的长处,写来宛转错落,曲折尽意,浑成融贯,全章妥溜,宛如抒写自身的实感,句句从心扉中自在流出。王国维曾赞扬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元唱”(《人间词话》)。也不妨说这首《水调歌头》写音乐,虽属隐括前人诗篇,却宛如新创。这确可表明苏轼驾驭词体,具有过人的功力。




苏轼被贬至黄州的故事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 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

要李白、苏轼、孟浩然的代表作。
67.哨遍(为米折腰) [苏轼] 68.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苏轼] 6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70.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71.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72.水龙吟(小舟横截春江) [苏轼]73.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74.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苏轼] 75.西江月(重九)...

苏东坡的散文(5篇)
·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

苏轼的资料
·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

查询作者孟浩然苏轼辛弃疾的生平主要作品?
·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

苏轼的出生年份是什么?
·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浣溪沙·门外东风雪...

苏轼生平简介简单概括100字左右
苏轼生平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

苏东坡的著名文集有哪些?
《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满庭芳·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氏三父子代表作
1、苏轼《贾谊论》《贾谊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人物评论文,评论对象为西汉初年文帝时期的政治家贾谊。全文紧扣贾谊失意而终展开,对贾谊的人格特质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虚实结合、正反对比,用逐层推进的方式与坚定的语气来凸显贾谊的个性。该文章劝说人君遇到贾谊这样的人才...

苏轼与苏辙的所有诗词
《哨遍·为米折腰》《洞仙歌·冰肌玉骨》《念奴娇·赤壁怀古》《南乡子·霜降水痕收》《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满庭芳·三十三年》《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浣溪沙·细雨斜风作小寒》《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北林区15631164651: 水调歌头这首诗的全部诗句是什么 -
燕舒佳尔: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北林区15631164651: 水调歌头赏析先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苏轼)、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发挥想象和联想,换一种艺术形式来... -
燕舒佳尔:[答案] 写作背景苏轼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北林区15631164651: 水调歌头 苏轼 赏析 100字左右 -
燕舒佳尔: 这首词作于1076年'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他于弟弟苏辙阔别七年'政治上不顺心'叉赶上过中秋节'于是对月思人'尽抒情怀'乘醉而歌'写出了千古绝句-------水调歌头-------花园矿王林安

北林区15631164651: 苏轼《水调歌头》全文及解释 -
燕舒佳尔: 水调歌头 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北林区15631164651: 水调歌头 苏轼原文 -
燕舒佳尔: 苏轼 《水调歌头》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作品】:水调歌头 【内容】: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北林区15631164651: 诗歌鉴赏水调歌头 -
燕舒佳尔: 《水调歌头》赏析 本篇属于长调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节日.作这首词时苏轼正任密州(今山东诸城) 知州.从题序来看,这首词为醉后抒情,为怀念兄弟(子由)所作.本篇除具苏词一般共有的豪迈清雄特色之...

北林区15631164651: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
燕舒佳尔: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

北林区15631164651: 《水调歌头》赏析一定要短一点.短一点, -
燕舒佳尔:[答案] “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

北林区15631164651: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通俗易懂 -
燕舒佳尔: 本词通篇咏月,构思奇拔,畦径独辟,它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