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资治通鉴》名句及解释

作者&投稿:独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国学《资治通鉴》名句及解释【篇一】

  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木心不直,它的纹理就会歪歪斜斜,用这种木材制造的弓,虽然强劲,可是发射出去的箭矢也不会直飞目标。

  2.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资治通鉴•宋纪》

  释义:能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它,这种长处自然也就属于自己了。

  3.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德行胜过才能,叫做君子;才能胜过德行,就叫做小人。

  4.不诚于前而曰诫于后,众必疑而不信矣。——《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事前不诚实而事后却表白自己诚实,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怀疑而让人不相信自己。

  5.好胜人,耻闻过,骋辩给,眩聪明,厉威严,恣强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争强好胜,不愿意听到别人提缺点,喜欢放开自己的舌尖而驰骋辩才,显示小聪明,对人过于苛刻严厉,顽固不化且自以为是。这六点,都是君主应当特别加以警惕的毛病。

  6.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千钧重的弩弓,不会为了射一只小鼠而开动;万石重的大钟,不会因为一根草茎碰撞而发出声音。指大材不可用在小处,大事不会因小的动静而启动。

  7.聪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聪明通达的人要警惕过于明察;听得少、见得少的人要避免闭塞无知。

  8.得财失行,吾所不取。——《资治通鉴•陈纪》

  释义:获得财物却丧失了德行(得不义之财),这样的事我是不去做的。

  9.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离开自己的职位,或继续留任,都能出于正理,这就是高尚的人了。

  10.夫登进以懋庸,黜退以惩过,二者迭用,理如循环。——《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让他升任,是为了奖励他的功劳;罢免他,是为了惩罚他的过错。这两方面常常可以交替使用。

国学《资治通鉴》名句及解释【篇二】

  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大丈夫答应别人一句话,即使许以千金也不会改变。

  2.凡人之情,穷则思变。——《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人的本性是在到了没有办法之时,就会设法改变现状。

  3.夫表曲者景必邪,源清者流必洁。——《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标杆弯曲,其影子也一定是歪歪斜斜的,源头清澈,水流也一定是清清洁洁的。

  4.老禾不早杀,余种*良田。——《资治通鉴•陈纪》

  释义:残留在地里的头季稻谷不早点割掉,它落下的稻粒必然会使良田荒芜。

  5.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立功的人担心自己的信义不显著,而不必忧虑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不高。

  6.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岂可以独生乎?——《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使人陷入危境,君子必定要和他共患难,怎么可以独自活下来呢?

  7.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听人说的不如亲身经历,亲耳听到不如亲眼见到。

  8.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其任。——《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贤明的君主在用人时,能使有才的人竭尽全力,而不让不学无术的人白白占着位子。

  9.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一辈子连句怨恨的话都不说,这恐怕连圣人也难以做到。

  10.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发怒是人之常情,但不发怒而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这种人是最难让人猜测的。

  11.面从后言,古人所诫。——《资治通鉴•魏纪》

  释义:古人最忌讳的是,表面服从而背后反对。

  12.明者,销祸于未萌。——《资治通鉴•汉纪》

  释义:聪明的人总能把祸患消灭在没有产生的时候。

  13.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资治通鉴•周纪》

  释义:家道贫困的时候就希望有个能持家的好妻子,国家大乱的时候就希望有个治国有方的好宰相。

  14.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周纪》

  释义:才能是德行的资本,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1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唐纪》

  释义: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单听信某方面的话,就会愚昧不明。


“桃李满天下”这一名句出自哪一部名著?
“桃李满天下”这一名句出自《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载: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它比喻一位长者或老师所培养的众多的精英后辈和学生,遍布天下各地,因而称为"桃李满天下"。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

资治通鉴好词好句
见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这两句大意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能明达事理;听信片面的意见,就会愚昧糊涂。此名句是魏征劝告君王纳谏的著名格言,东王符《潜夫论·明暗》就曾说过:“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概括成“~”,词句简洁精警,发人深省。两句从“明”、“暗”两种...

资治通鉴名句佳句翻译
5.出自《资治通鉴》的名言警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1)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就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2)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合...

资冶通鉴的名句解释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赐是名。吸取纪传体优点,避免编年史弊病,遇重大历史事件,不再分见多处,赋予编年史体裁以新的生命力。有“考异”以明史料取舍之故,有目录以备查阅之用,有史论以申评价。注释有宋末元初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清初严衍《资治通鉴补正》等。参见“司马光”。

古人名言名句
(《资治通鉴》) 35、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3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7、举大事者,不忌小怨。 38、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3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40、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41、百闻不如一见。 4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国学经典名句105句
——司马光《资治通鉴》 2、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贾谊《楚辞》 3、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贾谊《楚辞》 4、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纳兰容若《纳兰词》 5、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司马迁《史记》 6、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容若《纳兰词》 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

古代圣贤励志名句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马说》2、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3、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4、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6、不涸泽而...

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20条
3、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英国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行人。——刘备 5、德行的实际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6、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7、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8、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翻译下列名句。。急!!
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堵住老百姓的口,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告诫人们办事要广泛听取...

古代保护环境名句
译文:高山树林是鸟兽的居住地,山林茂盛,那么鸟兽就会回来,山林贫瘠,鸟兽就会离去。树木茂盛成荫,众多飞鸟栖息,没有土地,人民无法安居,没有人民,土地就会守不住。2、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译文:而取时有量,用时节约...

眉县13247602008: 资治通鉴中的名句有哪些 -
闻保加替: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秤砣虽小压千斤,以其德足以教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眉县13247602008: ——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他的.⑤正:只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 -
闻保加替:[答案] 1.(1)用鞭子打,驱赶 (2)担忧,担心 2.B 3.(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到现在也没有发现杰出的人才罢了;后句也可译为“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 4.要重视人才,善于...

眉县13247602008: 《资治通鉴》中有哪些名人名言 -
闻保加替: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诎,是之谓大丈夫.2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不可必也.3,知莫大乎弃疑,行莫大乎无过,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不可必也.4尊其所闻,则高明矣

眉县13247602008: 请写出出自《资治通鉴》的名言警句
闻保加替: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1)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就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2)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合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这是公孙鞅与秦孝公议论变法时说的话,当时他没有得到秦国贵族的赞同) (3)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眉县13247602008: 资治通鉴中的句子翻译
闻保加替: 食品百货价格的高低,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不仅国家获利,而且远近各地的物价也因此控制得很平稳.由于他管辖的地区治安很好,大家都认为是有神的帮助(或者说大家都认为他很神),道路上有东西遗落,却没有人拾起来,占为已有(或者说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淳朴)

眉县13247602008: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旧唐书》里有哪些名句吗? -
闻保加替:[答案]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充国传》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 高帝纪上》 君子独处,守正不挠.《汉书·刘向传》 大风...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后汉书·马援列传》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资治通鉴》 任贤必治,...

眉县13247602008: 资治通鉴第一卷中语句解释意思,并且说明下意义
闻保加替: 战国时期的李构提出了“识人五法”.即:第一,居视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第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第四,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眉县13247602008: 资治通鉴的意思是什么 -
闻保加替: 是一本书主要讲帝王之道的《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眉县13247602008: 《资治通鉴》译文 -
闻保加替: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朝代:三国 吕蒙是东吴的一员战将,但有武无文,孙权就对他说:「如今你是掌管大事的国家要人,应当学些文化以开心智.」为了让吕蒙有效学习,孙权还给他开了书单,有《孙子》、《六韬》、《左传》、《国语...

眉县13247602008: 资治通鉴的意思 -
闻保加替: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