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谐美与综合手段?

作者&投稿:将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和谐美——艺术同化
一、艺术手段的综合性 纪录片是综合性影视纪实艺术,是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的产物。简单者表现为无声片与广播的结合,稍复杂的便是与文学、音乐和美术综合等。
二、多种艺术元素的非独立性 这种互相包容、互为元素的现象并非纪录片所独有。著名美学理论家苏珊·朗格把这种现象称为艺术“互换”、“交叉”、“吞并”,也叫“同化原则”。
三、残缺美营造和谐美 解说词、讲话、音乐、音响等诸声音,是纪录片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部分不仅允许相对“残缺”,而且应自觉以其“残缺”营造完美。
和谐美在艺术美学研究上具有深远的历史历史渊源。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记载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观认为“美是一定数量关系的和谐”。在中国,《乐记》中的儒道两家就将“和”的美学范畴纳入其各自主张的思想。儒家学派的政论以乐之“和”;
道家以乐论天道之“和”。和谐美在艺术中的现实性使艺术作品的魅力更加的整体化。无论是绘画、雕塑、平面设计、环艺设计、服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等,和谐美在其艺术创作实践中具有强有力指导意义和价值。

艺术和谐 和谐美 现实性 实践意
探讨艺术中的和谐美,要先弄清艺术是什么?可以这样说艺术几乎与人类的出现同行,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是人类创造出来专门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1]艺术大概可以分为“美的艺术、流行艺术、民间艺术,亚文化艺术,网络艺术”,[2]这儿的艺术特指的是美的艺术,主要涉及到绘画、艺术设计、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范畴。和谐在这些艺术中对美的体现有着统筹全局的力量。
其次,要清楚和谐美是什么?可以是美的一个范畴,也可以是美的表现形式。所谓和谐其简单字面意思就是融洽、调和之意,“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3]
在中外美学的历史长河中,对于美的探讨并没有一个终结的定论。因为时间、空间、及审美主体的异同,对美也有不同的认识。张玉能的《美学教程》中是这样定义美的:美是显现实践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
那么和谐美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就是将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统一起来,从而使审美主体产生美感。
和谐美的历史渊源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触及美的本质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50)。认为美的本质就是和谐,即“美是一定数量关系的和谐”。美在于“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适当的比例”。除了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也认为,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文艺复兴后许多思想家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范畴。马克思真正把握了“和谐”理念,提倡社会和谐。
在中国,《礼记》是最早的的一部系统性艺术美学著作,“气”“和”“清”“遗。
和谐美在艺术中是一种必然,并且合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它与种种现象联系起来体现它的现实性。中国的传统绘画是一门艺术,讲究的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笔墨”“境界”“气象”“气韵”是体现国画灵魂的重要因素。”是当这些因素和谐的呈现在艺术作品中,那么观事物的景与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的意相融洽的表现,情景交融,体现意趣同生的现实性。从北朝至隋唐的“四家样”工笔人物到明清“南陈北崔”的高古变形;
从展子虔的山水《游春图》到以龚贤为首的“金陵八家”;
从宋代“徐熙野逸”、“黄家富贵”至明代的“青藤白阳”都将和谐美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美在艺术中得以现实。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这是顾城一首诗里那份自然恬静的人生意境,相信当你身处其境,一定会顿生天高云淡,心旷神怡的愉悦之美,对于自然界的花草植被,只要有土壤,水分,阳光,空气,它们就能够自由自在,互不干扰,独立特行地生长,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一定是一幅幅竞相绽放的静美画面,这是自然生态之美,静态之美,它美的自然,美的和谐。

其实,从生命的意义上讲,任何物种的生命状态都有各自的呈现形式,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人类也殊途同归。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发展,人类进入梦寐以求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媒越来越发达,只要你拥有一部手机,不出房门,即便躺在床上也能获取世界各地乃至太空的资讯,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就能“掌行天下,遨游世界”。然而,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早已习惯高楼林立里的大厦生活,即便是住在同一单元的邻里左右,也很少你来我往,似乎这种“独处”方式早已成为一种城市人的标签,似乎这种陌生的美好早已变成了一种新的“文明”,也许久居其中,人们会向往那种炊烟袅袅的乡居生活,因为,或是一座小镇,或是一条小街,或是几个胡同,或是晨起鸡鸣,或是夜半狗叫,或是……,人们在茶余饭后聊天中你来我往,在谈笑风生中热热闹闹,这也许就是人们常常所言的烟火气,此刻还有多少人会羡慕大城市的“静态”之美?


何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不能再建立在“传统的稳定”之上,而是建立在“现代的稳定”之上。传统的稳定是一种静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现状的静止不动,并通过...

小论文;800以上;从近年来,谈谈你对人与自然之间和谐问题的理解?
生态危机作为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标志正在诅咒着人类,威胁着人类的在世生存。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从而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解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正在承受的生态危机苦难,成为时代的呼唤和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味着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意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与自然和谐是一种善,甚至是一...

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天人互泰”自然观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统一的共同体关系。它辩证地阐明了天人彼此之先后秩序、包容关系、和谐原则、中庸法度及变化规律。强调人的主观能动,呼吁人的自律与反思,唤醒人的德性良知。“天人互泰”是一种现代辩证的哲学理念,是在古代朴素哲学...

什么是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有何意义?
所以,和谐世界需要超越国界,各国真正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多样性并存、和睦相处、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科学发展观本着开放的、宽容的、客观的态度看待目前中国所处的外部世界与外部环境,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既为中国的发展与复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有利于中国充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提高...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百度网盘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caXTSbiPNTe37DygiUDK4A 提取码:ay3j 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如何理解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从二育论、三育论发展到六育论。二育论是指又红又专,三育论是指德、智、体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四育指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五育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六育指德、智、体、美、劳和心理等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 从人的素质构成人的...

什么是和文化
“ 和”文化也是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创建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谐文化的引导下,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政治与和谐的经济,只有用和谐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才能自觉地去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大汉美女纤弱羸瘦,大唐美女却丰腴满盈,中国古人究竟以何为美?
我们通常所说的"美"应该是所有让人感到快乐的东西,比如美味的食物、美丽的风景,即宜人的风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人们对美的探索经历了很大的变化,美学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音乐、饮食、服装等,而且还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而此刻我要追寻的人的美,是以形体美和人格美共同构成的和谐美...

和谐社会对未来发展有何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洪大用提出了理解和谐社会的三个角度。第一,贫富差距的利益分配角度;第二,社会公众的社会共识角度;第三,可持续发展角度,即积极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洪大用认为,社会现在非常关注第一个角度的理解,即从利益分配角度来讲述和谐社会,但是,和谐社会更重要的在于第二和第三个...

艺术美与自然美、社会美有何区别
详细内容:艺术美就是艺术形象之美。人们只有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欣赏,才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之美。人们说,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离开艺术形象的描绘,没有了形象,那艺术本身也就不存在了。艺术形象是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图画,它是广泛多彩的。不能把艺术形象,仅仅理解为...

丹东市19194284018: 对孔孟美学思想的理解
羽张屋尘: 1、和谐美:孔孟美学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他们认为美存在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中,这种和谐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秩序的和谐以及人...

丹东市19194284018: 急求“和谐之美(以毕达哥拉斯对美学的思想理论为主导)”的论文 2000字左右 -
羽张屋尘: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理论是西方古代美学的开端,西方美学史上的一系列重要范畴如模仿、净化、和谐、比例、观照的形成,是与该学派的数理学科中数学和音乐的研究、以及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美学理论却常...

丹东市19194284018: 如何理解古代文学中的"中和之美 -
羽张屋尘: 你好!笑的最美是是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李延年的《佳人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再难得! 写的就是李夫人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丹东市19194284018: 金正昆服务观后感 -
羽张屋尘: [金正昆服务观后感] 金正昆服务观后感 观看了金正昆教授的《服务礼仪》后,对于“做人”和“礼仪”我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金正昆服务观后感.中国乃礼仪之邦,衣食足而知礼仪.那么,什么是礼仪呢?金教授认为,“礼仪者,履也...

丹东市19194284018: 如何理解和谐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
羽张屋尘: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学,而儒学的精髓就是中庸之道、和为贵.所以,和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丹东市19194284018: 古希腊的“和谐”审美观与中国先秦的“中和”审美观有哪些方面的本质区别? -
羽张屋尘: 中国先秦与古希腊声乐的起源上都深受宗教的影响,具有唯心论的特点,在声乐的表现形式上也是类似的,那就是伴有舞蹈的“诗乐”.“乐”具有本体的特征,“声”仅仅是表达音乐的手段之一.在声乐文化的审美观念上,中国先秦“天人合...

丹东市19194284018: 中国古代园林中美学思想的体现有哪些方面 -
羽张屋尘: 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既包括建筑、花木、理水、叠石,也包括绘画、书法、雕塑、诗词,承载着中国美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受此思想的影响,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中国古园林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丹东市19194284018: 什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 -
羽张屋尘: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从十七岁就参加教育工作,直至逝世,在长达35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坚持执教一门课,始终坚持深入课堂听课,始终坚持教育理论的学习与钻研,始终坚持...

丹东市19194284018: 谁能解释和谐要怎么理解????? -
羽张屋尘: 和谐的本来出处,其实源于中国雅乐.也就是古书中常说的五音六律.简单地说,就像我们听音乐,感觉好听不好听一样的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现代所常用的是十二平均律,其实是不是彻底的真和谐律,而是为了合奏方便的权宜之计.中国古人真正常用的是三分损益法而得出的十二律吕.这具体地表现在古琴的制造原理上.如果想要得到感性的认识,不妨多去聆听古琴的演奏.有可能的话,最好自己去动手学修古琴为最好.我想,这是体会和谐的最直接的方式了. 总而言之,中国文化里的和谐是源于乐音的和谐,由此而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仁!这就是中国古圣所提倡中国文化的根本只在仁义的道理,而仁义的外在表现即是礼乐文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