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正义刘宝楠翻译

作者&投稿:苍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乎义,而非执巳之见,无伤于和。利~

(清儒刘宝楠,原文)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乎义,而非执巳之见,无伤于和。利者,人之所同欲也,民务于是,则有争心,故同而不和。此君子、小人之异也。
(译文大意)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追求义的人,觉得适宜,各适其宜,尚未在诸多方面(强求一致),所以不同之义也可以和。这样不同之和,而不是执己之见,没有伤及于和。注重利的人,觉得这是人所共同追求的,民众致力于这些,那么有争论之心,所以同而不和。这是君子、小人的区别。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注曰:“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皇侃疏曰: “'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君子之人千万,千万其心,和如一而所习立之志业不同也。”

清儒刘宝楠则云:“和因义起,同由利生。义者宜也,各适其宜,未有方体,故不同。然不同因乎义,而非执己之见,无伤于和。”
网友评论,这几段话,道出了儒家多元观的要义,即各人禀赋不同,环境不同,“所习立之志业”自亦有异,岂可强求一律?所谓义,并非指抽象而固定的教义(即所谓有方体),而是“各适其宜”。所谓未有方体,正是《易·系辞》“神无方而易无体”。

原文如下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追求义的人,觉得适宜,各适其宜,尚未在诸多方面(强求一致),所以不同之义也可以和。这样不同之和,而不是执己之见,没有伤及于和。注重利的人,觉得这是人所共同追求的,民众致力于这些,那么有争论之心,所以同而不和。这是君子、小人的区别。
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追求义的人,觉得适宜,各适其宜,尚未在诸多方面(强求一致),所以不同之义也可以和。这样不同之和,而不是执己之见,没有伤及于和。注重利的人,觉得这是人所共同追求的,民众致力于这些,那么有争论之心,所以同而不和。这是君子、小人的区别。

1、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上学期(早先、原来)跟我学习知识(礼乐)的人,都是本质很好、却什么都不懂的朴野之人;现在你们再跟我学时,都是懂得一定知识的君子了。但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更怀念上学期的你们。”
2、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注释】陈、蔡:均为国名。不及门:门,这里指受教的场所。不及门,是说不在跟前受教。
【译文】孔子说:“曾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地去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受教了。”


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孔子关于道德的名言及翻译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亦有此语。其旨“欲各专一于其职”(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出自论语的哪一篇?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侫人。郑声淫,侫人殆。”译文: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

披发左衽什么意思
清 刘宝楠正义:“中夏礼服皆右衽。”典卷八十四 礼四十四 "凡衣死者,左衽。"典卷八十四 礼四十四 "凡敛者要方,散衣有倒者也。左衽,衽向左,反生时。"《说文解字》:按,凡敛死者,左衽,不纽.《礼记·丧服大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疏曰:皆左衽,大敛小敛同,...

论语中商代贤大夫老彭的介绍
老彭 : lǎo pénɡ 1.《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老彭﹐殷贤大夫。" 2.一说为老聃﹑彭祖的并称。 刘宝楠正义引郑玄曰:"老﹐老聃;彭﹐彭祖。"。 3.后泛指传说中长寿的彭祖。彭祖,一作彭铿,或云姓篯名铿,传以长寿见称。原系先秦传说...

思无邪到底什么意思
(见《礼记正义》) 刘宝楠《正义》中说:“思无邪者,此诗之言。诗之本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也。”包咸,邢丙(上加日字)注《论语》也有类似解释。孔子所谓无邪就是指思想纯正而不歪邪,符合儒家的政治道德标准。孔子对诗人也罢,还是读诗人也罢,他的主张就是“正”而“不邪”,...

孔子说:“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揭示了松柏怎样的品质?_百度...
揭示松柏不畏严寒,苍翠挺拔的品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

论语正义的作者是
《论语正义》的作者是清代经学家刘宝楠。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融合了汉儒旧说、宋人长义以及近世诸家学说,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这部作品是对《论语》的深入研究和解释,体现了刘宝楠对儒家经典的独到见解。《论语正义》(套装上下册)讲述了:自汉至清,经学在各门学术中占有统治的地位。经学的...

论语译注哪个版本好
刘宝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义》之法,作《论语正义》,因病而停笔,由他的儿子刘恭冕(1821―1880年)继续写定。所以这书实际是刘宝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征引广博,折中大体恰当。只因学问日益进展,当日的好书,今天便函可以指出不少缺点,但参考价值仍然不少。4、程树德《论语集释》。此书在《例言》中...

孔子的名言,我要意思
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

《论语译注》内容 特点 影响 评价
《译注》注释第二大特点是在翻译技巧上运用了新的方法。例如: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译注》:孔子说:“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译文按照原文的词序和句法结构,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这就是对译法的运用。它准确地表达出了原文...

嘉峪关市13884097704: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解释 -
冶静甘草:[答案] 后两句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

嘉峪关市13884097704: 孔子 孟子名言名句给个有【译文】的 全集的最好 -
冶静甘草:[答案]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 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

嘉峪关市13884097704: 孔子的名言以及翻译 -
冶静甘草: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

嘉峪关市13884097704: 孔子这一句诙谐的名言什么意思? -
冶静甘草:[答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 “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

嘉峪关市1388409770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怎么翻译? -
冶静甘草: 本来的意思是,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嘉峪关市13884097704: 《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是什么(高中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
冶静甘草: 《论语十二章》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

嘉峪关市13884097704: “乐以冶性,故能成其性,成性亦修身也”出自哪本书? -
冶静甘草: 出自《论语正义》作者:(清代)刘宝楠.孔子认为教育人“成才”不外乎三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正义》将“成于乐”解释为:“乐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

嘉峪关市13884097704: 求翻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冶静甘草: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出处 《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例句 卑职早就打算一个主意,想去回藩台去,又因为是“~”,这种事搁在心上已有多年了.(《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六回)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亦有此语.其旨“欲各专一于其职”(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与此

嘉峪关市13884097704: 翻译下面的文言文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
冶静甘草:[答案]周朝大封诸侯,使善人都富贵起来.“我虽然有至亲,却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如果有罪过,应该由我来担承.”⑴谨权量... 但是刘宝楠《正义》引《汉书·律历志》“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矣”说:“...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