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志 · 资治通鉴】司马光论诚信

作者&投稿:月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摘录】

        臣光曰: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

        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读后记】

        司马光的这段有关诚信的论述出自《资治通鉴 · 周纪二》。

        这段论述之前讲的是商鞅变法的故事。

        秦孝公想要尽雪前耻,富国强兵,向天下发出招贤令。公孙鞅西入秦国,通过宠臣景监的引荐,见到了秦孝公。公孙鞅向秦孝公阐述自己富国强兵的计策,得到秦孝公的器重,被任命为左庶长,负责制定变法命令。法令制定后,公孙鞅城门立木,树立威信后再颁布实施。十年后,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乡邑大治,人民不敢私自械斗,为国作战,则骁勇异常。秦国很快国富兵强,开始了积极向外扩张之路。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秦国的崛起源自于诚信。

        因而,司马光在简述了商鞅变法后就附录了这段论述。我不自量力,分析如下:

        首先,亮明观点:诚信是人君最重要的宝物。

        其次,阐述“诚信”对于“使民”及“守国”的重要性。

          接着,以古为鉴,指出古之人君往往因为诚信而成就王霸之业,因不诚信而最终一败涂地,再次论证了诚信的重要性。

        再接着,举列论证,以齐桓公、晋文公、魏文侯、秦孝公四人为例,肯定了他们在诡诈横行的乱世之中不忘诚信、善待民众的做法,进一步论证论点,增强说服力。

        最后,特别强调:当今海内安定,执政者更要注重诚信。

        司马光的这段论述围绕“诚信”二字展开,阐述了诚信对于家国的重要性,短小精悍,说理严密,实乃妙文!

        孔子说:“人无信不立。”  又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

      综上所述,“诚信”,乃立人之本,立家之本,立国之本。

        由此观之,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诚信”啊!“诚信”确实是件宝物。

       

       

       

       

       

       


枣阳市13685289429: 资治通鉴.司马光论正闰中的史学思想 -
成王生华乐: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枣阳市13685289429: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告诉了我们什么
成王生华乐: 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书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体史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

枣阳市13685289429: 从《资治通鉴》中能学到什么道理 -
成王生华乐: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

枣阳市13685289429: 司马光的简介~~和《资治通鉴》的简介 -
成王生华乐: 一、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英...

枣阳市13685289429: 司马光如何编撰《资治通鉴》? -
成王生华乐: 司马光治学勤苦,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chì)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一○六六至神宗元丰七年,公元一○八四).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资治通鉴》是我...

枣阳市13685289429: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从上与群臣论止盗到商旅野宿焉说明了什么道?司马光
成王生华乐: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 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枣阳市13685289429: 146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翻译 -
成王生华乐: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原文:臣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者.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

枣阳市13685289429: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的勤学表现在哪些方面? -
成王生华乐: 《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用他自己话说是:“日力不足,继之以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