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万物

作者&投稿:伯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本章是对道生育万物的整个过程的简述,因而在整部《道德经》中的地位作用非常重要。但是本章论述过于简略,使人们对于“一、二、三、阴、阳、气”等概念内涵很难把握准。因此我们首先解析一下这几个重要概念。

概念“一”,就是第十四章所讲的“一”。 我们在二十五章、三十九章都对“道”和“一”的概念做了较为详细的对比。

道生"有无"("有无"与道是一对一的关系),"有无"生美好的心境(第二个出生者是美好的心境),美好的心境生包容公正的思维,包容公正的思维生天下万物。

这是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体会出来的。道驱动"有无"变化,人在饱饿、睡醒、动静、呼吸过程中有美好的心境产生,在美好的心境前提下人的思维是包容公正的。这是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得到验证了的。

概念“二”和“三”。

我们认为,“二”就是天,“三”就是地。这是结合二十五章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来理解的。这句话暗含了一个道生天,天生地,地生万物和人的过程。具体讲:天所以要效法道,是因为道生成天;地所以效法天,是因为天生成了地;人所以效法地,是因为地生成了人。因为人是万物的一分子,所以,进一步把概念扩大就是,地生成了万物。所以说,“二”指代的是天,“三”指代的是地。

概念“阴”和“阳”。

“阴”就是地之阴气,“阳”就是天之阳气。这个要从第一段话来解析。因为前面一段话讲完了道生万物的过程,所以随后所讲的“阴”、“阳”,必然是前面这些概念的属性,不可能是全新的、还没有生出来的东西。但是,我们翻遍整个《道德经》,再也找不到其他关于阴阳的论述。所以说,“阴、阳”,必然是和本章的“道、一、二、三”有关系。此外,《道德经》是对天道观的继承和发展,老子并没有专门提出所谓的“常阴、常阳”这些特定概念,所以,这里的“阴阳”应该是继承了《周易》的阴阳概念。《周易》阴爻代表地,阳爻代表天,所以我们推测,这里的“阴”、“阳”,分别表征地之阴气、天之阳气。

概念“气”。

“气”最早出现在第十章“专气致柔”。可见,气的作用是让人的身体、精神变得柔弱的。因为“万物得一以生”,所以“气”必然和“一”有关联。我们知道“一”中含有“精”这样的纯精物质,这个物质获得了“道”的信约,所以“气”可能就是“道”赋予“一”的信约所带的能量。故而气应该为“精”之“气”,即“精的能量”。万物有了这个能量才能生存,天有了这个能量才能清澈。

本章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老子由万物产生的过程,突然引申出“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的“损益观”。

“损益观”是道生篇的核心,其基本观点就是“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就是说,有时候你要帮助一个人,反而害了这个人;有时候你去害这个人,反而帮助了这个人。

所以思维一定要活,不要有思维定势,不要认死理。认死理的人就没有“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的“常德”了。这是因为他把“一”没有抱住,让“一之精气”跑了,阴阳不协调了。

小故事

一个年轻人去寺庙里求签。他很虔诚地敬香,跪拜佛像,然后抽签。一位老和尚站在一旁。

忽然,年轻人欢喜地大叫一声:“谢谢佛祖!”他起身,对老和尚深鞠一躬:“法师,麻烦您给我细解一下这个签,行吗?我知道,这是上上签呀!它怎样指引我去争得成功呢?”

良久,老和尚说:“你现在是做什么的?”年轻人羞赧地揉揉鼻子,说:“一直居无定所,东奔西跑的。”老和尚又问:“那么,你追求什么样的成功呢?”年轻人一下来劲了:“我想经商呀,白手起家,像李嘉诚、比尔·盖茨那样,做一番大事业。”老和尚问:“如果不成呢?”年轻人说:“我曾经想参与保险业,从保险推销员干起,逐步做到总裁……”老和尚笑了:“你很有志向呀,不过,这个也不成怎么办?”年轻人想了想:“说实话,我最初想当作家,写一两本书,畅销全世界,争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老和尚点点头,问:“刚才,你说自己居无定所,东奔西跑,是什么意思?”年轻人说:“因为我这几年失业几次,不得不常常在外奔波,寻找一份工作糊口呗。”老和尚问:“能糊口了吗?”年轻人惭愧地揉揉鼻子:“唉……不过,我不时能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接济。”老和尚宽容地笑了:“我无意反对世人追求成功的心情,但是,生存先于成功、大于成功——佛祖根本就不是为了帮助一个连基本生存都没有解决的人去凭空追求成功的。”

纵观道生篇,乃至于《德经》,老子就是在教导我们不要认死理,所以老子才说“强梁者不得其死”是他在《德经》的教导宗旨,其目的还是告诫人们,要切切实实地明道、进道、处道,紧紧地抱着“一”,“执大象,天下往”。

抱着“一”,天门打开了,与道相通了,从而将人的全身感官全然激活,人就没有思维定势了,就不会认死理了。这就是整个道生篇的主题。


濉溪县13720389483: ***次数:9999999已用完请联系开发者***道教文化:道教?
王秆博尔: 1、“道家三清”是指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

濉溪县13720389483: 道生一(关于道生一的基本详情介绍)
王秆博尔: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2、这里老子说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3、主要讲述了一、二、三这几个数字,并不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4、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5、《淮南子·天文训》是迄今看到的对它的一个最早的哲学上的解释:“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6、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7、照《淮南子》的解释, “二”是“阴阳”,三是“阴阳合和”.

濉溪县13720389483: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什么意思 -
王秆博尔: 这是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首句,是对宇宙起源的一种探索和认识.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老子首先提出的哲学范畴,道是宇宙的本原,同时又是宇宙发展变化的动力和其发展变化所遵循的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说道按着道的法则演化成一种混沌状态,进而生成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交合而生成和气,阴阳二气再加上和气,共同生成了宇宙万物.因此,老子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由三气生成. 供您参考

濉溪县1372038948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下一句是什么?
王秆博尔: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 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 人之所教 ,我亦教之 .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濉溪县1372038948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何而生 -
王秆博尔: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冲气以为和⑤.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⑥,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

濉溪县1372038948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什么意思? -
王秆博尔: 是出自《老子》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最初听到是...

濉溪县13720389483: 道德经原文是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王秆博尔:[答案]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濉溪县1372038948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谁的观点 -
王秆博尔: 老子关于万物起源的思想,语见《道德经》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濉溪县13720389483: 道生万物所属的哲学派别 -
王秆博尔: 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传统的观点认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这里的“道”是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精神,是这种客观精神演化出了万事万物,所以是客观唯心主义.但是从“万物负阴而抱阳”的观点看,我觉得它应该是唯物的观点.阴阳二气是物质的存在,因此这里的“一”应该是指“气”,是二气的和谐(“冲气以为和”)创造了万物,和谐是二气相互作用、运动的规律问题,应该是客观的运动规律.

濉溪县13720389483: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什么意思解释 -
王秆博尔: 完整的应该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原文如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